贵州省喀斯特景观分类及退化喀斯特景观研究
贵州高原喀斯特景观特征简述
贵州高原喀斯特景观特征简述
杨明德
【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贵州是喀斯特非常发育的省区,位于中国的西南,约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间,全省土地面积17.61万km^2。
1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贵州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喀斯特化的高原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四大特点:第一、贵州处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间的分水岭地带,形成了一个海拔较高,地势内部分异较大,深受河流切割的高原。
贵州平均海拔为1100米,但是由西向东。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杨明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31.5
【相关文献】
1.贵州绥阳地质公园白云岩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J], 韦跃龙;罗书文;陈伟海;欧阳志宏;罗劬侃;李成展
2.贵州高原喀斯特景观及其旅游形象 [J], 李兴中
3.册亨县秧庆万重山喀斯特景观旅游资源特征 [J], 左佳丽;宋普洪;陈伟
4.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景区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J], 韦跃龙;李成展;陈
伟海;吴忠;罗劬侃;翟秀敏;白冰
5.广西都安地下河地质公园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J], 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引言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N-9°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1.76*105km2。
[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1.1成因研究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
[3]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
[4]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是中国山水甲天下的一座美丽省份,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其中,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以其奇特的形态和壮丽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本文将介绍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探讨其形成原因以及为人们带来的价值与意义。
一、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和特点喀斯特地貌是指由于溶蚀和崩塌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地带所特有的地貌景观。
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域,这里有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例如溶洞、天坑、峰丛、峡谷等。
喀斯特地貌最显著的特点是地形陡峭、起伏不平、洼地众多,给人一种奇特而壮观的感觉。
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石灰岩的溶解性有关。
贵州地处亚热带和喀斯特地貌的过渡地带,年均降雨量较多,而石灰岩又是一种容易溶解的岩石类型。
长期以来,雨水的侵蚀作用使得石灰岩地层逐渐溶解,形成了大量的岩溶洞和地下河道。
同时,由于地下河道的冲刷作用,地表上的土壤和石层容易发生崩塌,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天坑和峰丛。
三、喀斯特地貌的景观价值1. 自然景观: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与众不同,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
独特的峰丛和峡谷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流连忘返。
2. 文化遗产: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与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
这些少数民族在喀斯特地貌区域辟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并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3. 科学研究: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也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和生态学家前来研究。
通过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可以对地质变迁和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深入探讨,对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喀斯特地貌的保护与利用1. 加强科研与保护:喀斯特地貌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地貌类型,在旅游开发利用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
同时,加强对喀斯特地貌的科学研究,促进对其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的深入认识,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
应制定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合理规划景点布局,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区
旦世至晚三叠世早期 , 贵州沉积 了巨厚 的海相碳 酸盐岩为 主要 的地层。因此 , 分布 广泛、 育完 发 好、 质优厚大的碳酸盐岩是贵州喀斯特地貌 的雄 厚 物 质基础 , 而新 近纪 以来 地壳 的 间隙性 、 差异 性
贵州 处 于我 国 西 南 部 连 片 喀 斯 特 的 核 心 部 位, 露 面积约 l 出 1×1 k 占 全 省 面 积 的 0 m, 6 . % 。它不 仅是 贵 州 地 质 生 态 环 境 的 主 体 , 19 更 6.% )连片 出露 、 19 、 岩类齐全 、 因多样 、 度很 大 成 厚
和掀斜 性 面型 隆升 和 表 生 带 复杂 的地 质 作用 , 则 形 成 了 贵 州 丰 富 多 彩 的 喀 斯 特 地 貌 。 李 兴 中
( o 1 按 碳酸 盐 岩发 育 的地 层 分 为 中下 三 叠 统 、 zo )
成若干类。但贵州碳酸盐岩岩石 中 C O含 量较 a
高 , 均为 4.3 , 些 层位 的纯灰 岩 C O含量 平 89 % 一 a
东掀 斜 , 有 间歇 性 、 异性 和掀 斜性 的特 点 , 具 差 形
特地貌进行分类 , 以主体地貌形态为依据对贵 并 州连 片 出露 的喀斯 特地 貌进 行地 貌分 区 。
1 贵 州 喀 斯 特 地 貌 形 成 条 件
喀斯特地貌形成 除具有可溶性碳 酸盐岩外 , 还受 构造 运动 、 表生 地质 作用 的影 响 。
下 石炭 统上部 至上 石炭 统 和 中二 叠 统 、 中上 寒 武 统 三个 碳酸盐 岩 组 , 者 试 图对 贵州 喀 斯 特 地 貌 笔 形 成条 件进行 分 析 , 组 合 形 态 特征 对 贵 州 喀斯 按
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喀斯特山区,是贵州省一个引人注目的地理景观,也是多民族聚集地。
这一区域的山岳峰峦、丰富的水源和特殊的地质构造造就了其独特的地貌,同时也孕育了多样的民族文化。
本文旨在探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从而了解这一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社会生活。
一、地理特征贵州喀斯特山区位于中国南方,呈现出层峦叠嶂、峡谷纵横、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
该地区的山体多以石灰岩为主,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溶洞和地表溶蚀现象。
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为该地区的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提供了独特的发展环境。
二、民族多样性贵州喀斯特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包括苗、侗、瑶、土家等多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也为乡村聚落的形态塑造提供了多样性。
在这些传统聚落中,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三、建筑特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这是由于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应山地环境的需要决定的。
同时,各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也体现了自然环境和文化特点。
例如,在苗族聚落中,可以看到高脚楼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态既符合了防洪排水的需要,又能够充分利用墙体上的竹枝、藤条等材料,展现了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社会生活喀斯特山区的乡村聚落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这些聚落中,可以看到人们世代相传的社会习俗和活动形式。
例如,每逢节日,当地居民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比如舞狮、舞龙、刺绣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贵州喀斯特山区的乡村聚落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传统乡村聚落不仅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聚落形态,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六、结语贵州喀斯特山区的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多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融合。
贵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以清镇红枫区、毕节鸭池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区为例
贵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以清镇红枫区、毕节鸭池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区为例周晓芳;周永章【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feature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karst terrain,Guizhou Province, three typical landform types study area are select, they are Hongfeng in Qinzhen City (plateau-basin), Yachi in Bijie City (plateau-mountain) and Huajiang river between Zhenfeng County and Guanling County (plateau-cayon). Firstly,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of settlement in study areas to the centeral area a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regional gravity centre analysis, aggregation dimension and the double logarithm coordinates plotting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n, by analyzing the Moran I and Local Moran's I coeffici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catter plot based on GeoDa softwar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local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clustering features in settlements in the plateau basin and plateau mountain, but their agglomeration degrees are different. It clusters to the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 in plateau mountain, but to the resident gravity center in plateau basin, and the gathered or half-gathered settlements mostly appear in plateau basin. As the karst terrain is quite complicated in relief,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horizontal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every study are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rule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is found as follows(from aggregate to dispersed): the plateau basin>theplateau mountain> the plateau valley.%为探索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空闻分布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清镇红枫区(高原盆地地貌区)、毕节鸭池区(高原山地地貌区)以及关岭-贞丰花江区(高原峡谷地貌区)三个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区域重心分析的方法,以聚集维数和聚集维数图来分析各研究区的聚落在区域重心上的集聚程度,再进一步通过GeoDa软件,使用MoranI和Local Moran's I 数及相应散点图分析区域聚落整体和局部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山地区和高原盆地区聚落均存在集聚性,且集聚程度存在内部差异,其中高原山地区聚落向入口重心集聚,高原盆地区聚落向住宅重心集聚,集聚和半集聚聚落在高原盆地区最多.由于喀斯特地形复杂,各个研究区内部聚落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依照集聚程度不同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的分布规律为高原盆地区>高原山地区>高原块谷区.【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1(030)001【总页数】8页(P78-85)【关键词】农村聚落;空间分布;喀斯特地区;贵州【作者】周晓芳;周永章【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广东,广州,510631;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1.8由于喀斯特地貌广布,贵州地理环境片段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环境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很大,聚落空间结构有着强烈喀斯特的地域基因和分布特点,特别是农村聚落,不仅规模、形态、密度、分布及空间格局各不相同,而且居住文化也存在巨大差异,被称作“文化千岛”[1],聚落景观处处呈现独一无二的原生态和少数民族特色,充满着吸引力。
贵州施秉喀斯特景点介绍
贵州施秉喀斯特景点介绍
贵州施秉喀斯特景点是贵州省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施秉县境内。
这里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景区,拥有着独特的地质景观和自然风光,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景区内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喀斯特溶洞,这里有着丰富的地下河流和石钟乳,还有着各种奇特的石柱和石笋,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中。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喀斯特溶洞内的各种景观,还可以进行探险活动,感受一下地下世界的神秘之处。
除了喀斯特溶洞,景区内还有着许多其他的景点,比如说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森林、喀斯特湖等等。
这些景点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质景观,让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景区内还有着许多娱乐设施和活动,比如说漂流、攀岩、滑草等等,让游客可以在玩乐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同时,景区内还有着各种餐饮和住宿设施,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美食和舒适的住宿环境。
贵州施秉喀斯特景点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度假的好去处,这里有着独特的地质景观和自然风光,还有着各种娱乐设施和活动,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如果你想要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不妨来到这里,感受一下喀斯特地貌的神秘之处。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六 种 主要 娄 型 。 谷地 聚 落 因峰 丛 洼 地 环 境 容 量 小 , 成 散 珠 状 小 聚居 的 形 态 和 独 形 特 的垦 殖 文 化景 观 ; 坡 村 聚 落 因 喀 斯 特 L 地 环 境 的 影 响 , 成 依 山而 建 、 半 l 』 形 聚族 而 岳 、 型 的 吊脚 楼 民 居 建 筑 等 特 征 ; 边 村 聚 落 因峰 林 坝 地 环 境 容 量 较 大 , 河 形 典 溪 沿
的集聚型村落 , 石文化、 南文化、 事 文化有机结 合。通过探讨 各类型 聚落 文 将 江 军
化在 聚 落 规 模 、 落布 局 、 落环 境 、 筑 、 活 习俗 等 方 面 的 特 征 , 为 合理 开 发 聚 聚 建 生 可 贵州 喀 斯 特 聚 落 文化 提 供 依 据 。 关 键 词 : 斯 特 ; 落 文 化 类 型 ; 落 文 化 特 征 ; 州 喀 聚 聚 责
化旅 游开 发及 研究 具有 重要 意 义 。
1 贵 州 喀 斯 特 聚 落 文 化 的 组 成
聚 落 文 化 从 本 质 上 说 是 一 种 地 域 文 化 , 域 文 化 地
中 最 小 的 要 素 是 文 化 冈 子 , 化 冈 子 义组 成 不 同 的 文 文
贵 州 是 一 个 喀 斯 特 广 泛 发 育 的 内 陆 山 省 份 , 其
化层 , 般 可组 成物质 文 化层 、 为文化 层 、 神文化 一 行 精 层 i个 部分 , 个 层 次 在 文 化体 系 中既 相 对 独立 , 不
基 金项 L : 州 省 科 学 技 术 厅 、 州 师 范 人 学联 合科 技 基 金 资金 资 助项 【 ( 科 合 J7 KS 2 0  ̄ 3号 ) i贵 贵 J黔 L E094
浅谈喀斯特地貌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浅谈喀斯特地貌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摘要:喀斯特地貌是一把双刃剑,给贵州带来美丽自然景观的同时,也给贵州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省上下提高认识,齐心协力,为贵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努力和贡献关键词:喀斯特地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
我国对这类地貌称为岩溶地貌。
因为地表及地下岩石的碳酸钙成分含量比较高,而碳酸钙的特性是易溶于水。
所以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水溶蚀之下,在地面形成了石沟、石牙、峰林、峰丛、天生桥、瀑布等美丽奇特的景观,在地下形成了溶洞、暗河、暗湖、钟乳石等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
其中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约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将近三分之二的面积占比。
是全国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区域,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比较大的省份。
同时,贵州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省份,2017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为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也注入了新动力。
与此同时,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先试的责任也很重大。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为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总体设计,以确保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正确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也是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
作为贵州3856万多人口的成员之一,我们每一个生活、生长以及工作在贵州的人,对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都有责任,有义务。
也都可以尽责任,尽义务。
我们既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也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
因此,在生活中树立生态忧患意识,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对于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认识并了解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及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贵州兴义喀斯特景观特征
的贵 州 荔波 , 以及 以天 生桥 、 地缝 、 坑群 为 代表 的重 天
庆武 隆立 体 喀斯 特 , 区喀斯 特 地 貌 以类 型 多 样 、 该 特
展 。 究表 明 , 研 贵州南 部 喀斯特 地 貌经 历 了漏 斗 、 洼地 阶段 、 丛 洼地 阶段 、 峰 峰林 盆地 阶段 和 由于 地 壳上 升 、 排 泄 基 准 面 下 降 引 起 的 回春 峰 丛 一 洼 地 或 峡 谷 阶 段 [ 。然而 , 究区域 主要 集 中在 贵 州 的安 顺和 水 城 7 ] 研
“ 高原 峡 谷 一 线 天 ” 两 岸 地 表 支 流 、 水 坠入 河 谷 形 成 常 年 瀑 布 多 达 7 ; 泉 0余 处 , 高 瀑 5  ̄ 2 0 构 成 云 贵 高原 一 大 喀 斯 特 水 文 地 貌 奇观 ; 坡 台原 之 上 峰 丛 峰林 密 集 0 0 m, 斜 相 连 , 层 叠 置 , 象 甚 为 雄 伟 壮 观 ; 中 峰体 坡 度 较 缓 的锥 状 喀 斯 特 先 是 在 古 地 层 景 其 理 的 外 动 力 环 境 影 响 下 发 育 形 成 , 又 经 受 高原 抬 升 的 影 响 , 发 育 持 续 时 间、 后 在 环 境 及 其 形 态特 征 上 与 桂 林 峰 林 均 有 所 不 同, 而 成 为 全 球 锥 状 喀 斯 特 发 育 演化 过 因
斯特 , 因复 杂 , 成 景观雄 伟壮 丽 , 同广 西盆 地 中的塔状
喀斯 特形 成鲜 明的对 比[ 。锥 峰 可 以峰丛 的形 式 , 1 ] 也 可 以 峰林 的形 式 , 任 何喀斯 特 负地 形组 合 构成 锥状 与
喀斯 特组合 类 型[ 。 多学者 对该 区的 喀斯 特地 貌形 2许 ]
贵州喀斯特地貌现状及发展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引言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 n-9°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1.76*105km2。
[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1.1成因研究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
[3]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
[4]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思考
23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占冬,等: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思考
地理与规划
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等,造型别致,具有极高的美 学
(
3)古人类遗址 洞 穴:这 类 洞 穴 是 人 类 祖 先 穴 居 的
量就超过 700 个 [8],密 度 大. 规 模 大 多 为 中 小 型 溶 洞,
内占有重要地位(图 1).
洞等均为洞穴体积超 过 100 万 m3 的 巨 型 洞 穴,更 有 洞
穴探明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五位”的巨长溶洞系 统—
处以上,贵州占 5 处,显 示 出 贵 州 喀 斯 特 旅 游 资 源 在 国
2.
摘要:指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 广 泛,发 育 有 大 量 的 洞 穴,目 前 仅 有 小 部 分 洞 穴 被 作 为 旅 游 资 源 进 行
了开发.对贵州喀斯特洞穴发育及分布特征、洞穴旅游资 源 开 发 现 状 进 行 了 概 括 和 分 析,认 为 在 洞 穴 旅 游
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 发 引 起 的 洞 穴 环 境 改 变 及 规 划 设 计 理 念 落 后 引 起 的 同 质 化,造 成 了
F590 文献标识码:
A
使洞穴形态多样.洞穴发育具有以下特征 [4~7].
1 引言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喀斯特地貌面积
344.
3 万 km2 ,西南喀斯特地区以贵州为中心,是世界上
最大的喀斯特连续 带,发 育 有 不 计 其 数 的 喀 斯 特 洞 穴.
喀斯特洞穴不仅是喀斯特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还
遗址.洞内有珍贵的 石 器、头 骨 化 石 以 及 碗、罐 等 陶 瓷
贵州省喀斯特景观分类及退化喀斯特景观研究
r p y k rta dcp so Guz uP ic eedvd di oi dcp ae oi (o t u t ia krt a dcp ,e t br ia k r ga h ,asln sae f i o rvn ew r iie t f eln saectgr s suhsbrpc as ln sa e c nrl u t pc as h o n v a e o l as o l t
究生态 景观 的很 多 , 主要研 究 内容 集中在 生态 景观 概念 、 格
局、 生态 景 观 的优化 和 调 控 以及 生态 景观 变 化 与 区域 和 全
日照 时数 。 州 高原 多云雾 , 贵 多阴 天 , 多雨 , 因而 日照时 数大 大偏 少 , 贵州 高 原 的年 日照 时数 , 般在 12 0 1 0 。 一 0 ~ 0h 三 4 是年平 均降水量1 贵州 省的降水 量集 中分布在东 南部地 区 , 7 1 。 其 中贵 州的安顺及 黔东南地 区降水量 较为突 出 , 隆 l 、0 晴 53 、 5 最大 月降水 量 、 0年 年降 水量分 别 为 5 98 6 71 6 8 n 5 .、 1.、5 . l 9I n
林 业科 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0 1年第 9期
贵 州省 喀斯特 景观 分 类及退 化 喀斯 特景 观研 究
邵 技新
( 贵州 师 范 学 院 地 理 与旅 游 学 院 , 州贵 阳 5 0 1 ; 贵 州 师 范 学 院 资源 环 境 与 灾 害 研 究所 ) 贵 50 8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研究
贵州是 中国乃至世界热带、 亚热带喀斯特分布 面积最大、 发育最强烈 的高原山区, 喀斯特面积 占 全省 土地面 积 的 7 . % ; 3 8 又是 全 国 唯一 没 有 平 原 支撑的内陆省份 , 山地丘陵面积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9 .%。喀斯特高原 山地峡谷环境 的封闭性一方 25
们深 思 的问题 。
互作用 的综合 结果 , 现 了特定地 域环境 和一定 历 体
史时期 的人 地关 系、 社会 经济 基础 和 民族文 化 等… 。而传统聚落文化是其中具有独特历史 儿 意义与 社会价值 的人类 杰作 , 属 于全人 类 的 自然 是 与文化遗产。但伴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在经济、 旅游 开发活动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 某些聚落独特的文 化形态正在逐步丧失。在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到来 的今天 , 人们忽然发现 已经失去 了很多 自己原有
2 Istt fr mt f nf u ueadN tr ei g , u a g, u h u50 0 .ntue o ei rC l r n aua H rae G i n G i o 50 1,C ia i P eo o t l t y z h ) n
Ab ta t h sp p r e tb ih s Guz o a s s t e n u t r y tm a d p st n ih u k rt sr c :T i a e sa l e i u k rt e t me t l e s s n o i o s Gu z o a s s h l c u e i
文章编号 :0 4 57 (0 0 0 0 0 0 10 - 50 2 1 )3— 14— 5
贵 州 喀斯 特 聚落 文 化研 究
贵州喀斯特地貌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中国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55 X10 4 km 2,也是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一个片区(袁道先,1997 ;杨明德,1998)。
该地区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或结果(熊康宁、黎平等,2002 ;王世杰、李阳兵等,2002)。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关于印发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749号)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等文件精神,西南岩溶石山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其中贵州省有78个(市、区)进入全国451个石漠化综合治理专项县。
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国家决定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摸索石漠化治理模式和不同条件的治理方式,为十二五”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打好基础。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以78个石漠化治理专项县(市、区)为规划区,结合野外训练场,首先建立石漠化不同等级指标对应的遥感影像特征,保证了遥感影像-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准确性。
然后运用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将专题地理信息与遥感信息和工程信息叠加分析,建立了具有3S ”集成技术创新特点的石漠化与工程布局空间数据库,从多角度提高了遥感数据的正判率;通过GIS集成管理,较好地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石漠化与工程布局报表生成数据的集成,使全省石漠化数据与工程布局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
根据系统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针对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速度加剧等主要生态问题,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以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归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以人地矛盾为线索,以县和乡(镇)行政区为基础,以流域为设计和治理单元,通过加强对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抓好蓄水保土工程;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贵州施秉喀斯特景点介绍
贵州施秉喀斯特景点介绍
贵州施秉喀斯特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部的施秉县,是享有“小贡山”之誉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
景区以其独特的峰丛洼地、溶洞玄境、壮丽奇观和原始风情而著名。
1. 岩溶景观区:景区内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就是世界特有的喀斯
特景观,包括洞穴、石钟乳、石柱、石笋等。
景区内有大量的溶洞,如华果岩溶、虬江岩溶、圆洞山等。
2. 瀑布景观区:景区内的洛阳河是一条非常漂亮的河流,游客
可以在此进行漂流、垂钓等活动。
景区内有大量的瀑布,如金竹瀑布、赤壁瀑布、匡亚明瀑布等,都是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观。
3. 点景观区:景区内还有很多小而美的景点,如徐家大院、池
塘梅园、楼观等等。
这些景点都是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人文气息,让游客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施秉喀斯特景区以其美丽的景色、独特的地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度假。
.如何看待喀斯特地貌与贵州生态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喀斯特地貌与贵州生态之间的关系引言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地貌类型,包括石灰岩溶和岩溶塌陷。
贵州省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之一。
本文将探讨喀斯特地貌与贵州生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喀斯特地貌主要由石灰岩溶和岩溶塌陷构成,具有以下特点: 1. 地表地下具有丰富的溶洞、地下河系和地下水资源。
2. 地表地下有多样的地貌形态,如奇峰、峡谷、天坑等,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景观。
3. 存在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4. 喀斯特地下水系统使周边土地具有丰富的水源。
贵州生态的特点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其特点包括: 1. 土地资源具有丰富的植被覆盖,包括森林、草地和湿地等。
2. 水资源丰富,具有众多的湖泊、江河和地下水资源。
3. 动植物种类丰富,拥有多样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4. 保护区体系较为完善,包括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
喀斯特地貌与贵州生态的关系喀斯特地貌与贵州生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环境的关系喀斯特地下水系统是贵州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贵州省的水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喀斯特地下水丰富而稳定,为附近地区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同时,由于喀斯特地下水系统的特殊结构,污染物容易进入地下水,并对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喀斯特地下水资源是维护贵州水环境健康的关键。
2. 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喀斯特地貌和贵州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喀斯特地貌提供了丰富的生境,使得贵州拥有众多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这些物种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部分喀斯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威胁。
因此,保护喀斯特地貌和贵州的生物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3. 气候的关系喀斯特地貌对贵州的气候具有一定的影响。
喀斯特地表地下水的存在使得贵州的气候相对湿润,降雨量较大。
喀斯特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研究——以贵州为例
次 单一 , 映 自然 生态 文化 和 民族 文化 生态 的高科 技 反
含 量和 高文 化 品位 的品牌 旅 游产 品缺乏 , 致旅 游产 导
景观 之 一 , 主要 包 括 漏 斗 、 蚀 洼 地 、 溶 喀斯 特 盆 地 、 干
谷 和 盲 谷 、 丛 、 林 和 孤 峰 、 沟 、 芽 、 水 洞等 , 峰 峰 溶 石 落
宁 (9 8 ) 15 一 ,男 .重 庆 市 人 .贵 州师 范大 学 地 理 与 生 物 科 学 学 院 教 授 。
景观 景类 四
基金项 目: 州省“ 贵 十五, , 攻关项 目[ 黔科合农社字 (O 1 1 3 ] 贵 州省优秀科技教育 人才省长专项 资金项 目[ 2 0 ) 2 o ) 10 ; ( 0 0 3号] . [ 收稿 日期3 0 60 — 9 2 0 — 30 [ 作者 简介] 肖时珍 ( 8 1 卜 9 ) 女 ,贵州黎平县人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 物科学 学院 2 0 , 0 4级旅 游资源开发与规 划方向硕士 研究生; 熊康
J n ,0 6 u . 2 0
[ 旅游 开发 与建 设 ]
喀斯特 旅游 资源体 系构建研 究 。
— —
以贵 州 为 例
肖 时 珍 ,熊 康 宁
( 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 贵州 贵阳 5 0 0 ) 5 0 1 [ 摘 要] 以贵州为代表的 典型喀斯特地 区旅游资源十分 丰富, 但开发主要 局限于喀斯特 自然 景观资源 , 对其他 喀斯特 旅游
和4 5个 景型 ( 1 。 表 )
一
贵 州具 备 洞穴发 育 的 良好条 件 , 布着 数 以万计 分 的洞 穴 。 在地 下 水垂 直循 环带 中发 育的溶 洞 多是 垂直 的 , 模 较 小 ; 水 平循 环 带 中形 成 的 溶 洞 多是 水 平 规 在 的 , 模相 对 要大 。 地壳 多次 间歇 抬 升 , 规 若 就会 出现 多 层溶 洞 。 些溶 洞 内经 常 充满水 , 成地 下 河 、 下 湖 有 形 地 和地 下 瀑布 。在洞穴 内 , 众多 洞穴 沉积 、 积物 , 有 堆 形 成 一 些 特 殊 形 态 , 以 化学 沉 积 物 形 态 最 为 绚 丽 多 尤 彩 , 同构 成 喀斯 特 旅游 资源 中 的重要 部 分 。包括 观 共 光 洞穴 景 型 、 科考 洞 穴 景 型 、 险 洞 穴 景型 和 文 化 洞 探
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以贵州为例
的内涵 , 进行旅游产 品的设计。 关键词 : 喀斯特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价值 ; 旅游开发 ; 贵州 中图分类号 : 9 F52 文献标识码 : A
全球 喀斯 特集 中分布 的地 中海沿 岸 、 南亚地 区 东
和 加勒 比海地 区等三 大 片区 都 曾经孕 育 了高度 发展
的 文化文 明 , 欧洲 的古 希腊 和 古 罗马 文 明 , 美洲 如 南 的玛 雅文化 , 两大文 明已经成 为历史 , 这 所不 同的是 , 在 以贵州为 中心的华南 喀斯 特地 区, 喀斯 特 人地关 系
1 喀斯特文化
“ 自然条 件或 自然环 境与 文 化 , 特别 是 与物 质 文
和水平 , 具有 较高 的旅游属性 价值 。
2 1 喀斯特 文化旅 游资源类 型 .
根 据旅游 资源 的国家标 准分类体 系[, 8 喀斯 特文 ]
基金项 目t 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0 6 A 1 9 、 20 B C0A0 )贵州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 ( 校科青 2 0 - I 0 ) 0 4 - 6
87
表 1 喀斯特环境对文化 的影响
Ta . e i a to h a s n io me to u t r b 1 Th mp c ft e k r te v r n n n c l e u
影响 文化类型
方 式
喀斯特环境对文化 的影响
农耕
喀斯特地形影响耕作形态和耕作制 度。深度发育 的华南 喀斯特 内部 洼地和谷地成为主要 的耕地 , 而峡 谷区则多被 开垦为梯田 ; 一些洼地 、 谷地, 夏季由于常被 洪水淹 没, 只能在冬季进行耕种 喀斯特环境 为民居建筑、 宗教建筑和桥 梁建筑提供 了丰富 的石材 [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喀斯特景观分类及退化喀斯特景观研究
摘要按照≥10 ℃活动积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并结合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地貌,将贵州省喀斯特景观分为5个景观大类(南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中亚带喀斯特景观、北亚带喀斯特景观、暖温带喀斯特景观和中温带喀斯特景观)和28个景观亚类。
同时,结合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逆向退化特征,将两者有机结合,分析得出喀斯特地区的退化生态景观类型。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10 ℃,the annual average sunshine hours,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topo-graphy,karst landscapes of Guizhou Province were divided into five landscape categories(south subtropical karst landscape,central subtropical karst landscape,north subtropical karst landscape,warm temperate karst landscape and warm temperate karst landscape)and 28 landscape subgroups.At the same time,ecological landscape types combining reverse vegetabal ecosystem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scape categorie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karst landscape;classification;degradation;Guizhou Province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是由气候、水、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地域综合体。
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生态景观的很多,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生态景观概念、格局、生态景观的优化和调控以及生态景观变化与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关系上,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以及西北干旱生态生态脆弱区。
从查阅资料的情况看出,对我国具有典型地貌代表性的西南喀斯特生态景观研究甚少。
目前国内对贵州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和机理的分析以及生态景观格局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宏观尺度的研究,即把贵州喀斯特景观统一按照亚热带和温带喀斯特来考虑。
但由于贵州喀斯特峡谷分布在高原区两侧或周围,是喀斯特地貌的迭置和向深性发育区[1-2],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岩溶作用发育强烈,地形起伏大,是峰丛深洼地、峰丛峡谷的主要分布区,形成特有的喀斯特生态景观,微观尺度生态景观复杂。
因此,对贵州喀斯特景观进行细化分类以及在生态景观细化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生态退化问题,对喀斯特地区生态景观系统的演化和喀斯特退化生态景观的恢复和调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研究区概况
西南岩溶区是全球三大连片岩溶发育区之一[3],贵州省正处于西南岩溶区的腹地,其岩溶面积约为12.96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完全、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4]。
全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地较少。
2喀斯特景观分类
喀斯特景观区的划分依据是水分状况、热量状况和地形地貌的差异性。
具体参考指标如下[5-6]:一是≥10 ℃活动积温。
依据各县(市)标准立地上≥10 ℃活动积温。
二是年平均日照时数。
贵州高原多云雾,多阴天,多雨,因而日照时数大大偏少,贵州高原的年日照时数,一般在1 200~1 400 h。
三是年平均降水量[7]。
贵州省的降水量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其中贵州的安顺及黔东南地区降水量较为突出,晴隆15、30、50年最大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分别为559.8、617.1、658.9 mm和2 019.6、2 177.9、2 293.2 mm,都匀15、30、50年最大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分别为557.0、626.6、677.3、1 892.8、2 044.9、2 155.8 mm[7]。
四是地形地貌。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3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在此基础上,喀斯特地区地形地貌有可细分为峰丛、峰林,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洼地、喀斯特丘陵等微型地貌。
根据以上景观的划分标准,将贵州省喀斯特景观分为5个景观大类,28个景观亚类,名称以热量带和地形地貌命名,其中Ⅰ南亚热带喀斯特景观:南亚热带喀斯特石漠化景观;南亚热带喀斯特峰林(峰丛)景观;南亚热带喀斯特洼地景观;南亚热带喀斯特峡谷景观;南亚热带喀斯特地下景观;南亚热带喀斯特丘陵景观。
Ⅱ中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中亚热带喀斯特石漠化景观;中亚热带喀斯特峰林(峰丛)景观;中亚热带喀斯特洼地景观;中亚热带喀斯特峰丛山地景观;中亚热带喀斯特峡谷景观;中亚热带喀斯特地下景观;中亚热带喀斯特丘陵景观。
Ⅲ北亚热带喀斯特景观:北亚热带喀斯特石漠化景观;北亚热带喀斯特峰林(峰丛)景观;北亚热带喀斯特洼地景观;北亚热带喀斯特峰丛山地景观;北亚热带喀斯特峡谷景观;北亚热带喀斯特地下景观:北亚热带喀斯特丘陵景观。
Ⅳ暖温带喀斯特景观:暖温带喀斯特石漠化景观;暖温带喀斯特洼地景观;暖温带喀斯特峰丛山地景观;暖温带喀斯特地下景观;暖温带喀斯特丘陵景观。
Ⅴ中温带喀斯特景观:中温带喀斯特石漠化景观;中温带喀斯特峰丛山地景观;中温带喀斯特丘陵景观。
3喀斯特植被景观退化特征及退化生态景观分类
3.1喀斯特植被景观退化特征
喀斯特地区的景观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的退化减少和地表水土流失等方面,其退化特征见表1。
3.2喀斯特退化生态景观分类
按照喀斯特地区区域尺度景观的分类,结合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逆向退化特征,分析得出喀斯特地区的退化生态景观类型见表2。
4结语
贵州的喀斯特生态景观可以按照≥10 ℃活动积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并结合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地貌,将贵州省喀斯特景观分为5个景观大类(南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中亚带喀斯特景观、北亚带喀斯特景观、暖温带喀斯特景观和中温带喀斯特景观),28个景观亚类。
依据植被的外部景观特性和生态群落的物种组成,将喀斯特地区的生植被态景观的退化按照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特征分为原始生态密林—人工、原始混交林—人工疏林—灌丛—草丛—裸岩。
并按照每个逆向演替阶段的结构、功能、水土流失状况、人类活动干扰等变化状况,分析其退化特征。
按照喀斯特区域尺度景观的分类,结合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逆向退化特征,将两者有机结合,分析得出喀斯特地区的退化生态景观类型。
本文研究生态景观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定量化和定性的描述,对景观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数据的缺乏,未能将具体的景观类型与空间相对应,这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下一步,应与遥感和GIS技术相结合,借助其空间叠加和分析技术,将生态景观的细化与分类同空间位置相结合,以便提高对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景观恢复与治理的指导价值。
5参考文献
[1] 杨明德.论喀斯特地貌地域结构及其环境效益[C]//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 但文红.喀斯特峡谷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岩溶,1999,18(3):251-257.
[3] YUAN DAO-XIAN.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Karst of South China[J].Z Geomorph N F,1997,12(2):108-110.
[4] 楚文海,苏维词,鄢贵权.脆弱生态约束下贵州岩溶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5-9.
[5] 王岩松,沈波.松辽流域景观分类研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6):36-40.
[6] 王霞,王青.贵州的南亚热带气候[J].贵州科学,1998,16(4):298-301.
[7] 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8] 韦复才,时坚,唐建生.西南岩溶区生态退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101-1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