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合集下载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是一种衡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以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名字而命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除非有外力施加,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

根据这定律,假设没有任何外力施加或所施加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运动中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

物体所显示出的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这性质称为惯性。

所以,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之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里,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当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二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拓展:物理必修一牛顿定律知识点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3)注意点: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2、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易错现象:(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高中物理公式(二)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质点的运动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Vo?=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高中物理公式(三)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清单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清单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清单牛顿第三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的本质规律。

这一定律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具有关键地位,也在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F1 = F2 (其中 F1 表示作用力,F2 表示反作用力)这意味着,如果物体 A 对物体 B 施加了一个力 F1,那么物体 B 必定会对物体 A 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F2。

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1、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

它们不会有先后之分,只要一方施加了力,另一方立刻就会产生反作用力。

例如,当你用手推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推力的瞬间,桌子也同时对手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推力。

2、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

如果作用力是摩擦力,那么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如果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是弹力。

比如,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产生的是弹力,那么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弹力。

3、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存在单方面的力。

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以拔河比赛为例,甲队拉乙队的力和乙队拉甲队的力就是一对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独立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产生的效果不会相互抵消。

例如,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向左和向右的两个大小相等的力,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但它们不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而是会使物体分别产生向左和向右的加速度。

三、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行走当我们走路时,脚向后蹬地,地面对脚就会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我们前进。

(2)划船划船时,桨向后划水,水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船向前行驶。

2、体育运动中的应用(1)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脚用力蹬地,地面对脚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帮助运动员跳起。

牛顿三大定律的概念及应用

牛顿三大定律的概念及应用

牛顿三大定律的概念及应用_牛顿三大定律的概念及应用牛顿三大定律是在力学当中重要的定律,在这里,我们一起来回顾学习一下牛顿三大定律的概念解读及其应用。

一、概念及解读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解读: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直至受到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外力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解读:(1)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质点的运动。

(2)表达式为:F=kma(k=1)=ma,这是一个矢量方程,注意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3)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常用的两种方法:①合成法;②正交分解法:已知受力情况时,正交分解力;已知运动情况时,正交分解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读: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1)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在两个物体上,一定是同性质力。

而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两个力不一定是同性质力。

(2)一对平衡力中的两个力不一定同时存在,可以单独存在,但一对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二、应用例1.(牛顿第一定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臵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答案:C。

解析:AB、除了在静止车厢外,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车厢内,跳起后,由于水平方向的惯性,人在水平方向依然保持原来的速度,故也将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牛顿三大定律。

这些定律就像是物理界的“三驾马车”,带着我们走进了力和运动的奇妙世界。

提到牛顿,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碰巧砸到了他的头,虽然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可见牛顿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

他的定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我们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没错,就是这么重要!2. 牛顿第一定律2.1 静止与运动的“懒散”首先,让我们从牛顿的第一定律说起。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简单来说,就是“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懒得动的朋友。

比如说,你躺在沙发上追剧,谁也别想让你起来,除非有外力,比如外卖到了,或者电视坏了,那你才会被迫动一下。

再说说运动的物体。

如果一辆车在平坦的路上开,司机松开油门,车子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时间,直到摩擦力把它停下来。

这就是惯性在作怪,运动的物体也不想停下来呢!2.2 外力的重要性牛顿第一定律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外力的作用可真是“不可或缺”。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一个无摩擦的冰面上滑行,那感觉就像在滑冰场上飞翔,简直太爽了。

但是,一旦碰到墙壁,你就得乖乖停下来,这就是外力的作用。

牛顿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能凭空发生,总有力量在背后推动,或者拉着你回来。

3. 牛顿第二定律3.1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聊聊牛顿的第二定律。

这条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简单,假如你想把一辆重重的车推起来,肯定得使出吃奶的力气,不然你就像个在沙滩上堆沙堡的孩子,怎么也推不动。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在操场上玩推车比赛,你们分别有不同的体重。

你朋友体重较轻,推得车很快,而你推得慢,因为你更重。

这个就是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当然了,前提是你使出的力是一样的!3.2 实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汽车加速时,油门踩得越狠,车子跑得越快;而如果你带着沉重的书包跑步,可能就会觉得“哎呀,我是不是在跑马拉松?”这就是力和质量的对抗,牛顿在这里也是个“生活观察家”,给我们指出了关键的关系。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简要说明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简要说明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简要说明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

这三大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解释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至关重要。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的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简而言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会继续保持运动状态且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时才会改变。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关系。

具体来说,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为作用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加速度。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是引起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第三定律是牛顿力学中的反作用原理,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它指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的、方向相反的。

简单来说,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物体会相互作用,并且使得我们能够理解许多复杂的力学系统。

总的来说,牛顿的三大定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描述物体运动的框架。

它们不仅对于经典力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方式提供了基础。

通过这三大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推导出各种概念和方程,进一步探究自然界的奥秘。

在牛顿的三大定律的指导下,物理学家们不断探索着世界的运动规律,不断深化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这些定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解释周围发生的种种现象。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及表达式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及表达式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及表达式一、牛顿三大定律内容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为物质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描述方式。

它们分别是: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也就是说,物体具有惯性,即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物体运动的改变量等于作用力与时间之积。

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方式。

3.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的相互性,是牛顿力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定律之一。

二、牛顿三大定律表达式1.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0(或者d(mv)/dt=0),其中F表示外力矢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矢量,t表示时间。

当外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不会改变。

2.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矢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矢量。

这个公式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方式,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

3.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F',其中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矢量。

这个公式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牛顿三大定律的提出标志着经典力学的诞生,对人类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三大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为后来的物理学和工程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

具体来说,牛顿三大定律的意义和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描述物质运动的统一框架:牛顿三大定律为物质运动提供了统一的描述框架,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

这一框架在后来的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大全(供参考)

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大全(供参考)

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一、牛顿三大定律一、牛顿第必然律: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任何物体都维持静止或沿一条直线做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外力方向一致。

运动的转变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而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的直线的方向上。

3、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作使劲和反作使劲老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乍用在—条直线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事转变、同时消失、性质总相同。

对于每一个作用,总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与之相反;或说,两个物体之间对各自对方的彼此作用老是相等的,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二、开普勒三大定律一、开普勒第必然律,(轨道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核心中。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绕以太阳为核心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三、热力学三大定律一、热力学第必然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借是一个系统与环境孤立,那么它的内能将不会发生转变。

)热力学第必然律的数学表达式也适用于物体对外做功,向外界散热和内能减少的情况,因此在利用:△U=-W+Q时,通常有如下规定:①外界对系统做功,W>0,即W为正值。

②系统对外界做功,WvO,即W为负值。

③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即Q为正值④系统从外界放出热量,Q<0,即Q为负值⑤增加,△U>0,即厶U为正值⑥系统内能减少,△UvO,即厶U为负值是不消耗任何能量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械。

其不可能存在,因为违背的能量守恒定律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

牛顿三大定律重点知识归纳牛顿三大定律的重点知识归纳一、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会保持其现有的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

如果物体静止,则它将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该定律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性质,为后续的运动定律提供了基础。

例如,如果没有摩擦力的存在,一个滑行中的小车将会一直滑下去,直至受到外力的干扰。

另外,牛顿第一定律还解释了为什么在车辆急刹车时乘坐的人会向前倾斜,因为人的身体具有惯性,在车辆突然减速时保持了原有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 - 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将产生加速度,并且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工具。

通过测量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预测物体的加速度。

这对于理解和探索各种物理现象和工程问题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的加速度,或者推导出飞机在不同速度下的升力和阻力。

三、牛顿第三定律 - 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作用力的施力对象上。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反作用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时,他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下的力,而地面会对他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上的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可以站在地面上而不会下沉。

另外,作用-反作用定律还可以解释一些其他现象,如火箭发射时的推力和反冲力、游泳时手划水产生的推力和水对手的反作用力等。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以下是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大全:1.动力学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未受力或受力平衡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即。

F=ma。

(3)牛顿第三定律:若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部位。

2.动量和能量公式。

(1) 动量p=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冲量J=FΔt,其中F为作用力,Δt为作用时间。

(3)动量定理:一个物体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其速度会发生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义,可以得到动量定理的表达式:J=Δp=mv2-mv1。

(4)机械能定理:当只有重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总机械能守恒。

即。

E = U + K = const.其中E为总机械能,U为重力势能,K为动能。

3.电学公式。

(1)库伦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F=k(q1q2)/r^2。

其中k为常数,称为库伦常数。

(2)电势能公式:两个电荷之间在距离r处的电势能为:U=k(q1q2)/r。

(3)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是受力电荷q的电力F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E = F/q = kq/r^2。

(4)电势差公式:电势差是电场对电荷移动的做功和电荷的大小之积之比,可表示为。

ΔV=W/q。

其中W为电场对电荷的做功。

4.热力学公式。

(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表示为。

ΔU=Q-W。

其中ΔU为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量,Q为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所获得的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表示为。

ΔS=Q/T。

其中ΔS为系统的熵变,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T为系统的温度。

(以上公式中,Q表示吸热量或释放热量,W表示获得功或做功,Δ表示变化量,k表示常数,r表示距离,E表示电场强度,V表示电势差,U表示电势能,F表示力,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J表示冲量,a表示加速度)。

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

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

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

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

怎样才能理解一条物理规律1、明确形成规律的依据、方法和过程。

这不仅对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的科学发展规律,对我们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也是及其重要的。

2、明确规律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述。

包括:该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该规律所反映的物理本质,明确规律表达中的关键词句,明确规律的数学公式的物理含义等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500字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力与运动、运动的规律、机械能守恒等。

1.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若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F,则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

2. 静止与运动静止:物体的速度为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即物体正在发生运动。

3. 动能与势能动能: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势能是系统中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转换为动能需要经历物体的运动。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的总量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第二章: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及物体热力学性质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温度、热能转移、理想气体等。

1. 热量和温度热量: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能量转移。

温度:温度是物体温度与热平衡状态下的物质性质相关联。

2. 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以分子间的碰撞传递能量的过程。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发出电磁波的方式向外界散发能量。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物体内外的流体通过对流传递能量的方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学表达形式,它指出,在一个系统内,在一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的功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内部能量变化之和。

4.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来描述气体的性质。

PV=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量,T表示气体的温度。

第三章: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场、磁场和电磁现象的学科。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总结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定律。

以下是高中物理必修二中关于引力定律的公式总结。

1.牛顿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有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

公式如下:F=G*(m1*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引力常量,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2.引力常量3.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在地球表面,重力的大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重力F=m*g其中,F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4.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在地球上每单位质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力的大小。

近似可将重力加速度取为9.8m/s^25.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在重力场中的位置上所具有的势能。

其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Ep=m*g*h其中,Ep是重力势能,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的高度。

6.万有引力势能万有引力势能是两个物体之间因引力而具有的势能。

其数值计算公式为:万有引力势能Ep=-G*(m1*m2)/r其中,Ep是万有引力势能,G是引力常量,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7.离心力离心力是物体在旋转或做曲线运动中所受到的向外的力。

其计算公式为:离心力Fc=m*v^2/r其中,Fc是离心力,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r是离轴距离。

8.万有引力加速度万有引力加速度是物体在因为引力而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到的加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万有引力加速度a=G*(m1*m2)/r^2其中,a是万有引力加速度,G是引力常量,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二中关于引力定律的相关公式总结。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理解物体间引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在重力和万有引力场中的运动情况。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记忆举例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记忆举例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记忆举例(2009-02-08 03:45:46)闲云闲语之- 物理定律,
标签:记忆术闲云记忆力想象力物理牛顿定律教育分类:记忆实践物理定律,公式记忆举例
举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力为零时,原先静止者恒静止,原先运动者恒沿着直线作等速度运动。

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记忆:牛要么静止不动,要么匀速沿着直线前进,这是他一贯的惯性。

=ma。

〉记忆:牛加速跑的速度取决于你用鞭子抽它力的大小,
和牛的重量(质量)成反比:牛越小,跑的越快。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当两物体交互作用时,彼此互以力作用于对方,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这定律又称作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记忆:两头牛顶架时,相互作用的力量是相等的,力方向相反。

注:核心词形象转换。

牛顿-牛
加速度-用鞭子打牛,牛加速度跑。

万有引力定律:
F=G M 1M2/r*r
G= 6.6725985x 10 -11方
记忆:万有引力用谈恋爱的男女吸引力来来代表。

男女的吸引力取决于男女的质量(个人能力的质量即素质),
当然和两个人离的距离成反比,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G= 66 72 59 85 -11
江青涂指甲给白袍巫师,白袍巫师在跳芭蕾舞,脚踩高跷。

(他跳的很厉害,可是也脱离不了地球引力)
72我的人物的动作是涂指甲
59我用白袍巫师,(骑兀鹫59,魔戒里的人物)85芭蕾舞
11高跷。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归纳
1. 运动学方程:
- 平均速度:v = Δx/Δt
- 匀速直线运动:v = v0 + at, x = x0 + v0t + 1/2at^2, v^2 = v0^2 + 2a(x - x0) 2. 牛顿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当ΣF = 0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ΣF = 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 动能与势能:
- 动能公式:K = 1/2mv^2
- 动能定理:W = ΔK = (1/2)mv^2 - (1/2)mv0^2
- 重力势能:Ep = mgh
4. 力学功与功率:
- 功:W = Fs cosθ
- 功率:P = dW/dt = Fv
5. 矢量力学:
- 矢量:矢量位移Δr,矢量速度v,矢量加速度a
- 矢量加法:A + B = C
- 夹角:A·B = |A||B|cosθ
6. 循环运动与万有引力:
- 圆周运动:v = rω, a = rα, ac = v^2/r
- 万有引力:F = G(m1m2/r^2)
7. 波动与光学:
- 基本波动原理:s = λf
- 光的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 镜公式:1/f = 1/p + 1/q
这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大全,涵盖了一些基本的物理公式。

要全面了解高中物理,还需要深入学习相关原理和概念。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公式类题推导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公式类题推导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公式类题推导牛顿运动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定律分别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以及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本文将以公式类题目为例,对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公式进行推导和论述。

一、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一定律在数学表达上可以写为:∑F = 0其中∑F表示合力的矢量和。

对于公式类题目,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合力的大小、方向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以下是一个例子:例题: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盒子被两个力F1和F2分别作用,大小分别为10N和15N,方向相互垂直且夹角为30°,盒子保持静止。

求F1和F2的方向及合力的大小。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绘制力的合成图形。

[插入简略的示意图]根据合力为零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F1*cosθ + F2*sinθ = 0F1*sinθ + F2*cosθ = 0解上述方程组,得到θ的值为60°,即F1与水平方向成60°的角,F2与水平方向成30°的角。

计算合力的大小,代入合力的计算公式:F = √((F1*cosθ)^2 + (F2*sinθ)^2) = √((10*cos60°)^2 + (15*sin30°)^2) ≈ 13.71N所以,F1与水平方向成60°的角,F2与水平方向成30°的角,合力的大小约为13.71N。

二、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二定律在数学表达上可以写为:F = 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对于公式类题目,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施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质量。

以下是一个例子:例题: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受到一个力为5000N的推动力,求汽车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 = m*a我们需要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那可是物理学中的“明星组合”,就像超级英雄团队一样,各有各的厉害之处。

先来说说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公式表达就是:当物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好比一辆在高速公路上畅行无阻的汽车,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和外力作用,它就会一直稳稳地向前跑,速度都不带变的。

我想起有一次坐长途大巴,司机在平坦的公路上定好了巡航速度,车就稳稳地跑着,除非遇到情况司机踩刹车或加油门,不然就一直保持那个速度和状态,这就是现实中的惯性定律体现。

牛顿第二定律,这可是个“大力士”。

公式是 F = ma ,其中 F 表示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加速度。

简单来说,就是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越难改变运动状态。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滑板车,体重轻的小伙伴轻轻一蹬就能滑出老远,而我这个小胖墩就得使好大劲才能跟上。

这就是因为质量不同,同样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不一样。

再讲讲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公式表述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就像你用力推墙,墙也会以同样大小的力反推你,只不过墙没动是因为它的质量太大、摩擦力也大。

有一回我在冰面上推一个小伙伴,我使劲推他,结果自己也往后滑了,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捣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牛顿力学三大定律无处不在。

比如打篮球时,投篮出手的瞬间,篮球受到手的推力飞出去,同时手也会感受到篮球的反作用力;跑步时,脚蹬地的力让我们向前加速,这是第二定律在发挥作用;而当我们急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就是因为惯性,也就是第一定律在“作祟”。

学习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公式,不仅能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还能解释好多看似神奇的现象。

比如火箭为什么能升空?那是因为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推力,克服了地球引力,根据第二定律产生了向上的加速度。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具体内容及简称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具体内容及简称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具体内容及简称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具体内容及简称1牛顿三定律是哪三个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

物体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inertia)。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law of inertia)。

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

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

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惯性参照系的判据。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牛顿第二定律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合=ma几点说明:(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

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公式导出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公式导出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公式导出物理学中,牛顿运动三定律是描述物体在力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

牛顿三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为我们理解和研究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通过推导和分析,介绍如何从基本的物理量推导出牛顿运动三定律公式。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具体地说,它包含了两个要点:物体不会自发改变其运动状态,即物体会保持当前的速度和方向;只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公式:F = m * a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

2.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所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其数学表示如下:F = m * a在这个公式中,F表示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质量越大,所需的力越大,加速度越小;质量越小,所需的力越小,加速度越大。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a = (v - u) / t在这个公式中,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u表示物体的初速度,t表示物体所受力的时间。

这个公式则为我们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力的特性。

它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F12 = -F21其中,F12表示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F21表示物体2对物体1的作用力。

这个公式表明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性质,即它们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也意味着物体之间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性的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