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中知识女性情感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磨砺》中知识女性的情感倾向摘要小说《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展示了她另类的情感生活和行为,而这一切正是作者德拉布尔笔下的知识女性的情感生活的真情告白,蕴含着德拉布尔独特的女性主义倾向,也是对未来女性的社会角色的探索和寻求。

关键词:《磨砺》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知识女性情感倾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是英国文坛上一位久负盛名的小说家,24岁时发表了处女作《夏日鸟笼》即一举成名,迄今为止已有十多部长篇小说及若干短篇小说问世。她曾获得布莱克纪念奖、罗斯纪念奖、爱·摩·福斯特奖等多项文学大奖,并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获英国女王所授cbe勋位之殊荣。自60年代进入文坛之后,因为熟悉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所以反映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知识女性的生活现状和情感历程就成了德拉布尔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如《夏日鸟笼》中的莎拉和露易丝、《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针眼》中的贵妇人罗丝等,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多为美丽聪颖、开放上进的年轻女性,她们对现代知识女性的社会身份与价值进行积极探索,从男权中心文化中进行精神突围,在“嫁个学究还是当个学究?”的问题上纠结着,体现着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精神追求,所以能在女性读者中唤起强烈的共鸣。

出版于1965年的长篇小说《磨砺》所讲述的是单身女博士罗莎

蒙德的情感生活。1963年,美国女权主义活动家贝蒂·弗里丹发表了《女性的奥秘》一书,提出了对女性身份的质疑。弗里丹认为正是性别的差异才会把妇女禁锢在家庭的牢笼里,使其牺牲了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一生都在单调乏味的家务度过,从而丧失了自我。弗里丹《女性的奥秘》拉开了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帷幕,影响到了整个欧洲的知识女性,促使其对自身的命运和女性的处境进行深度思索。此时的德拉布尔正值大学毕业,她是在经历了婚姻之后开始文学创作的,而其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去探索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创作风格,正契合了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的时代脉搏。因此小说《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展示她的另类的情感经历,正是德拉布尔笔下的知识女性的真情告白,蕴涵了德拉布尔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也是对未来女性的社会角色的探索和寻求。本文将从如下三个方面对《磨砺》中知识女性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

一崇尚自由拒绝婚姻

在当时的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受波伏娃《第二性》影响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欧洲知识女性,都会对传统的婚姻怀着不满情绪,正如德拉布尔在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我发现许多妇女正在经历完全相同的过程。它令我惊奇妇女的工作自由和生儿育女,使她们同时充当两个角色而精疲力竭”。可以看出,小说《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所代表的这一代知识女性所进行的对女性人生的思考,是她的母辈所从未经历过的,也是对历代女性传统的社会分

工的一种反叛。基于对自己身边的亲属的过于平淡的婚姻的反感,女博士罗莎蒙德对婚姻生活充满敌意,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要结婚,即使在和某位男士亲近接触时,也只是把他当成情感游戏的对象而不是结婚的对象。而有着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罗莎蒙德完全有着拒绝婚姻的条件:“在各种研究项目中所得的报酬、奖励等,每年有500英镑左右”,再加上父母为其提供的舒适的免费住所,更支持着罗莎蒙德实现自己的独立空间,使她这样的女性不愿像母辈那样牺牲自己的追求而受缚于家庭的牢笼。在这种主观和客观的条件支持之下,所产生出来的只能是正式婚姻生活的背叛。为此,罗莎蒙德简直成了一个现实婚姻生活的旁观者,她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人的婚姻,她嘲笑前男友哈米什“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到处和人发生性关系”;她轻蔑地谈到现任男友乔的妻子是“呆在美国上大学那几年里随便找的,谁也没有见过她”;她还认为自己哥哥姐姐的婚姻都是一种没有思想的表现。为了不让“家庭‘过分’健康的气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所羁绊,以及放弃做一个“解放了的女性”的自由,罗莎蒙德“设法建构起一个绝妙的体系——这一做法对他人不失公平,而自己又可能最大限度地受益”。这个体系就是让自己在乔和罗杰之间周旋,构建着表面热烈多彩、实则空虚无聊的三角恋爱关系,以使自已既不至于太孤独,也不至于落入婚姻的桎梏之中。显然,罗莎蒙德对自己的这种情感生活很得意,她认为“我在生活中都非常成功地避开了那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最大程度地获得了自己的空间,最大可能地实现自

我。

二过分强调自我的重要性

女博士罗莎蒙德的这种过分强调自我的作法,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就是一种“自恋”倾向。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自恋者首先想强调她自己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的《论自恋:导论》中亦指出:自恋“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妄自尊大和转移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女性,尤其长相俱佳者,发展为一定的自鸣得意

(self-contentment),补偿了强加于她们对象选择的社会限制”。自恋的结果是这些容貌美丽的女性“只去关心反映在她身上的荣耀”,几乎无视别人(既使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倾向,而处处以展示自我为目的。

《磨砺》里的女博士罗莎蒙德显然具有上述“自恋”特征,容貌姣好的她虽然也在内心向往像正常的女孩子那样“渴望在台阶上被人亲吻”,但在行为上却采取着极端的措施:“我一直穿着胸前绣有醒目红a字的衣服东奔西走,不过我这个‘a’作为第一个字母,代表的是禁欲,而不是放荡。”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来是将自己置于各种激情热烈的派对之外,将自己置于男性的猎物之外,而实际上却是内心里对自我欣赏的外露形式。罗莎蒙德将自己“机智的谈吐,我那继承来的某种声望,我那套可以举办派对的公寓,还有我那双漂亮的大腿”看成她人际交往中的资本,还有她的学术地位和未来的声誉都成为她自恋的理由。罗莎蒙德认为自己智力超群,“在学术领域里还没见过比自己更优越的人”;她漫不经心地评论自己的

工作是“以校订16世纪某些诗人的完整而乏味的资料为业”,她居高临下地评价别人的文学创作,“不时写点评论,同时大量阅读朋友们的剧本、诗歌、小说和报道,给他们提提意见”。她毫不留情地批评朋友狄克的作品,认为“没有发表价值,……具体情节不行,尤其糟糕的是时间的安排。……整个一本糊涂帐!”弄得狄克“根本不明白我的意思,反倒对我的意见表示惊讶”。她评论女友莉迪娅是“脾气不太好,喜欢咬手指、眨眼睛,苍白而美丽”,特别是莉迪娅借住于罗莎蒙德的公寓,更让罗莎蒙德的自我优越感增添了许多。这些细节都说明罗莎蒙德具有“自恋者首先想强调她自己的重要性”的特征。

因为太重视自我的存在,罗莎蒙德几乎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也无法容忍别人的观点。再加上父母灌输给她的独立意识,使她把“依靠别人当成致命的罪过”,所以罗莎蒙德更会把他人对自己的善意劝告当成是对她的强迫和挤压。当她得知自己怀了乔治的孩子之后,她也曾想过要打掉这个孩子,而她的朋友罗杰和乔都曾劝她放弃这个孩子,以免去今后的麻烦。特别是姐姐出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在信中力劝罗莎蒙德不要生下这个孩子,因为这意味着“责任,担心和经济上的焦虑”“必须为另一个人操心”,而且更可怕的是,孩子“要一辈子蒙受私生子的耻辱”。正是在过于看重自我的思维之下,罗莎蒙德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自己给自己提建议”,所以“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对我的孩子提出什么建议”。罗莎蒙德决定要留下孩子并独立培养孩子长大,以表示“对自己的特殊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