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2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2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一课时)

苏州新区实验初中毛娟英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内容。依据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1、建立以尊重生命为基础的开放的课程理念。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应是一个学生切实参与并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探求新知识、认知到每个个体生命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教师课前引导学生分组调查校园草地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设计能体现以学生为发展的生命教学过程。对于重点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教师精心设计好能充分调动学生活动课前环节,上课时又却充分给予学生交流、反馈、讨论的时间。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讨论教室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给学校池塘的设计提意见等环节能充分体会到自己在这堂课中的重要作用,能在学习中得到较大乐趣。

3、创设合作学习中资源共享的生命氛围。在分组调查过程中,各组同学分工细致,各展所长,在课堂汇报过程中,学生不只锻炼了表达能力,也深刻体会到了合作学习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这个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而对周边

生物甚至自己的生存环境有一个反思的空间。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以小见大,从身边的环境入手,以生活中常见的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要求学生在充分调查身边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调查设计为人人参与的活动,主要目的是让每位同学都体验科学调查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过程,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密切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

分割的观念。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节关键:通过回忆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过程,比较校园内外人工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理解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的密切

关系。逐步建立环保意识。

对关键问题的处理

1.调查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2.课前让学生调查校园草地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课上分析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判断教室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比较校园内外人工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等环节理解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章后,对某些生物生活的特定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及生物能影响环境等内容后,对本节内容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不难理解。然而如果只是以图片等形式来展示某个生态系统,学生因为没有真正再接触,再体验这个生态系统的过程,课堂容易产生以下问题:整个课堂气氛不易调动起来,学生认为枯燥乏味;教学内容如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等学生很难深刻理解。所以按照书上提议,课前指导全部同学进行实地调查,然后课堂上分组展示调查成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至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判断教室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比较自然池塘生态系统和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之间的不同等环节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思辩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科学调查过程,感受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和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密切相联的关系,树立生物和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发展的生命个体对象的理念。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他们积极主动地汇报调查结果,生态系统的组成也因此很快就归纳出来,体现了生命科学教学中的科学知识如何具体呈现的过程。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呈现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即“判断教室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在争论的过程中,对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由于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所以指导学生利用生物学原理分析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才是体现科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里,是一个用生态系统基本观念指导思考和分析现实出现的现象的过程。如为什么学校小池塘的水容易变质,怎样才能使之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该设计放置怎样的动植物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最主要是在活泼轻松的氛围内,在表达交流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发展,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