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养大纲知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教师职业素养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和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永恒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扩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一)基本理念

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

(二)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

1.教育信念与责任:A.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

B.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

C.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

2.教育知识与能力:A.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B. 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C. 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与能力

3.教育实践与体验:A. 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B. 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C. 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课程设置

1.儿童发展与学习

2. 小学教育基础

3.小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

4.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5.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6. 教育实践

(三)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

1.加深专业

2. 解决实际问题

3. 提升自身经验

三.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心理素质

1.教师的素质结构

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素质是人特有的;素质具有基本、稳定、内隐等基本特征;素质的形成是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素质具有基础、发展、衍生等基本功能。

A. 教师的生理素质: 主要是人脑的特点,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在教师素质中起基础作用。

B.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

a.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中活的灵魂,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b. 科学文化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C. 教师的心理素质(一般、职业):

表现为心理品质。处于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层次,起中介和核心作用。

2.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

A.认知品质: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

a.敏锐的观察力

b.准确的记忆力

c.丰富的想象力

d.优良的思维品质

e.善于分配注意力

B.个性品质: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居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

a.成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

b.教师的情感特征: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

教师应有的情操(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教师的责任感(对学生,对社会)

c.教师的意志特征

d.教师的动力特征(成就动机,求知欲)

C.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

反映。

a.自我定向适应性: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

b.社会定向适应性: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境适应,职业角色适应

3.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

A. 职业意识: a.教师的职业需要(献身倾向,成就倾向,兴趣倾向,实利倾向)

b.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c. 教师的职业道德

d. 教师的职业气质

B. 职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技能结构

C. 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训:

1. 内容:动力和操作

2. 途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体化,制度化

(形成层次分明的职前,入职和之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3.培训模式:(1)校本培训模式(技能型,实践型,评价型,理论型,研究型)

(2)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PDS)(3)入职教育模式

(二)教师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在对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的认知和体验基础上,不断调节自身行为,力求达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1.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1)结构与类型

从意识活动的特点来分析: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分析:知、情、意三个维度。包括自我认识和评价、自我感受和体验、ok

自我监督与控制。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从意识活动的自我观念来分析: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2)作用,内容和特点

作用:A. 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能力等。

B. 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内容:教师自我意识的内容除了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之外,主要指向其对自身教育教学的意识,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意识。具体表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