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纳·玛利亚·里尔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奖不给最好的作家
•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错过了20世纪最 重要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同样,她也没有颁发给各主要语种公认的 (自该奖设立以来)最好的作家:英语里 的乔伊斯、法语里的普鲁斯特、西班牙语 里的博尔赫斯、德语里的卡夫卡或里尔克、 俄语里的托尔斯泰,以及希腊语里的卡瓦 菲、甚至瑞典语里的斯特林堡。
第一个创作高峰
• 这段时间里尔克与罗丹密切交往,而后与 另一位知名画家塞尚也有着频繁的来往。 1905年到1906年期间里尔克一度担任罗丹 的私人秘书。而后因为诗人的父亲在1906 年5月去世;罗丹对里尔克越发信任工作量 也有所增加,而诗人自己又需要极大的时 间、空间去完成自己的创作。因为这样种 种理由里尔克与罗丹的雇佣关系就这样解 除了。
• 在1901年4月里尔克与克拉拉结婚并于同年 12月诞下一女露丝。1902年夏天里尔克接 到一份专题论文的工作而来到巴黎,这部 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大师级雕塑家罗丹,因 为克拉拉曾经师从于罗丹的关系,所以里 尔克得以顺利与罗丹会面并完成作品。
• 在这段时间里里尔克在朋友的帮助下对于 艺术有了新的见解,而结识文学家托尔斯 泰、画家列昂尼德· 帕斯捷尔纳克(即《日 瓦格医生》作者之父)、雕塑家罗丹、特 鲁勃茨科依(Paul Trubezkoi)等人,这 对其日后创作帮助良多。罗丹在其中尤其 重要,里尔克时常在书信里向人提及罗丹 的名言Il faut travailler!(必须得干活!)
诗人蜕变的内外
• 随后一战爆发,因为身在德国的诗人多年来唯一 的固定居所在法国,交战关系令里尔克不能回到 巴黎。所以在整个一战诗人流离于德国和奥地利。 而巴黎的居所也因为无法交纳租金而被政府发付 处理,里面连同里尔克大量的资料和文件。 • 1916年里尔克被迫应征入伍,可幸运的是里尔克 在他的贵族朋友帮助并没有被派往前线,而只留 在慕尼黑和做文书工作。
• 在1900年秋天,莎勒美决定和里尔克分手, 于是里尔克来到了不莱梅附近的沃尔波斯 维德。并结识了画家海因里希· 沃格勒 (Heinrich Vogeler),奥托· 莫德索恩 (Otto Modersohn)和妻子保拉· 莫德索 恩-贝克尔(Paula Modersohn-Becker) 以及卡尔· 霍普特曼(Carl Hauptmann ) 雕塑家克拉拉· 威斯特霍夫(1878-1954)。
“...在他(指里尔克)无助、困惑的时候,她变成了他的贴心的知 己、慈祥的母亲。” ——弗洛伊德悼念莎勒美的文章,1937
• 里尔克与莎勒美在1897年秋天确定了关系, 随后两人住在柏林郊区的一栋复式公寓里。 1898年两人第一次海外旅行的目的地是意 大利,两人共渡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随 后里尔克两次随莎勒美和她的丈夫安德烈 斯前往俄国,并于1899年在莫斯科遇到了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1900年(5月8日)里 尔克又单独同莎勒美游历俄国,这次去到 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今天的里尔克
• 里尔克计划 • 在音乐上里尔克诗歌的影响力促使了“里 尔克计划”。这个计划主要的组成部分就 是将里尔克的诗歌改编成抒情歌曲。到目 前为止已经有三张CD出版,许多知名的演 员与音乐家对此做出了贡献。
冯至
• 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 • 12岁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 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 始写诗。 16岁考入北大德文系。 • 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 人”。
诗人最后的日子
• 1926年12月29日,里尔克与世长辞。医生诊断为 肝脏功能衰竭及白血病。1927年1月里尔克被埋 葬在瓦莱西边的小镇Visp,在平滑的墓碑上写着里 尔克生前为自己所作的墓志铭(因里尔克死于白 血病,一说是由于玫瑰针刺感染。所以在墓志铭 中提到了谋杀伟大诗人的凶手-玫瑰): 玫瑰,噢纯粹的矛盾,欲愿, 是这许多眼睑下无人有过的 睡眠
• 诗人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并不和睦,因为比 里尔克更早一年出生的女儿刚出世便夭折 了。一直到6岁菲娅都将里尔克当作女孩来 教育,留长卷发、穿女式洋装以及提供布 制玩偶作为玩具。 • 这也成为了诗人日后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 题。
• 1885年里尔克被父亲送往一家军事学校, 而一系列体力化的训练令里尔克不堪重负。 终于在1891年因病离开了军事学校,转向 一家商校。1895年首先就读于布拉格大学, 而后于1896年转往慕尼黑大学。期间一直 主修都是哲学,文学和艺术史。
莱纳· 玛利亚· 里尔克 Rainer Maria Rilke
莱纳· 玛利亚· 里尔克 像 作者:保拉· 莫德索恩-贝克尔
Emil Orlik笔下的里尔克画像
据说梦露爱读著名诗人里尔克
出生
1875年12月4日 波希米亚布拉格
逝世
1926年12月29日 (51岁) 瑞士
职业 国籍 创作时 期
诗人、小说家 奥地利 1894年—1925年
诗人的孩提时代
• 里尔克1875年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2月出生于布拉格,这里当时属于 的奥地利(因为奥匈帝国于1918年解体,分为奥 地利和匈牙利)。 • 父亲:约瑟夫· 里尔克是个身体虚弱而脾气暴躁的 人,仕途不顺后退伍谋得一份铁路局小吏的工作。 • 母亲:索菲亚· 菲娅· 恩特兹是一个为上流社会生活 所着迷的女人,婚前生活在布拉格一个中产的制 造业家庭。在她因为婚姻无法满足她过上流的奢 华生活而忍无可忍时于1884年与丈夫离婚。而期 间的种种不满导致了夫妻关系不合,也对诗人的 幼年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 毕业后到哈尔滨第一中学教国文,兼北大 德文系助教。 • 1930年底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攻读文 学、哲学与艺术史。 • 1939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德语教授 • 1946年7月至196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 系,1951年后兼系主任。
• 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当 选为作协副主席。 • 1985年民主德国授与他格林兄弟奖,1987 年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与他艺术奖, 1988年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语言文学研究 院授与他宫多尔夫奖。 • 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又精通欧洲文学
诗人进步的数年
• 1897年里尔克在慕尼黑遇到了那个聪慧异常且对文学有 着过人见解的莎勒美后不久便深深的爱上了她。虽然莎勒 美是一个已婚的女人,却也爱上了里尔克,于是乎两人就 将这样暧昧的关系一直保持到了1900年。 • 在两人分开后,莎勒美也被证明是里尔克最为重要的良师 益友。在里尔克困惑的时候经常予以帮助和提点。他们这 样的关系在1912年至1913年的一次心理学精神分析会上 被标上俄狄浦斯情结(因为莎勒美比里尔克年龄大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