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中译本
里尔克短诗精选十首
题目:里尔克短诗精选十首——探寻内心的迷宫导语:里尔克的短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婉约的词句,温暖人心,引导我们思考和探寻内心深处的迷宫。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探索里尔克短诗的丰富内涵,揭示人类情感与存在的奥妙,让读者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一、《你渴望飞翔》身心俱疲的你,在繁忙的生活中渴望自由和飞翔。
而飞翔,不仅仅是超越实体的束缚,更是内心的一种高涨,一种追求更高层次的渴望。
这首诗揭示了人类的困惑和追求,启示我们要勇敢地追寻自由和真正的力量。
二、《宇宙无穷》在宇宙的浩瀚中,我们是如此渺小。
然而,里尔克告诉我们,即使在人类短暂的存在中,我们仍然能够体味到无穷的美丽和无限的可能性。
通过挖掘内心的宇宙,我们能够发现属于自己的星辰。
三、《奥秘》人类对奥秘的渴望始终存在。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押韵,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奥秘。
对于生活中种种未解之谜,我们不必追寻答案,而是应该将目光转向内心,去体验那些永远无法被揭示的奥秘。
四、《消息》这首诗以朴素而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观察和思索。
人类始终在寻找生命的意义,然而,我们往往错过了生活的真正精华。
生命的真谛不是通过追逐永恒的存在,而是融入当下的瞬间,并从中汲取力量。
五、《思念》人们常说,“思念是一种美丽的痛苦”。
里尔克深切感受到了思念的力量,他用叙事和意象描绘了思念的缠绵和痛楚。
思念是一种对过去美好的追忆,是对亲密关系的温暖呼唤。
正是这种痛苦与快乐的矛盾,使得人类情感更加丰富多样。
六、《孤独的人》孤独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伴侣。
然而,我们可以像里尔克所写的那样,将孤独转化为内心深处的静谧和力量。
孤独的人可以与自己对话,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感受到独特的自我存在。
七、《美丽的秋天》在这首充满诗意的短诗中,里尔克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秋天的美丽和变迁,引领我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
秋天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类生活的起伏和无穷的变幻。
八、《拥抱黑暗》人们常常将黑暗与恐惧联系在一起,然而里尔克认为黑暗是一种光明的源泉。
世界名著翻译最佳中文版本大全
世界名著翻译最佳中文版本大全·俄国·《战争与和平》草婴,短期无法超越。
(可惜由于草婴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
)《战争与和平》高植,也很好。
(上海译文八十年代)《高尔基短篇小说选》瞿秋白巴金耿济之伊信《猎人笔记》丰子恺《猎人笔记》冯春,未知如何。
契诃夫作品汝龙《当代英雄》翟松年《静静的顿河》金人《普希金诗选》查良铮《家庭的戏剧》巴金《死魂灵》满涛《一个人的遭遇》草婴《阿列霞》蓝英年《日瓦戈医生》蓝英年张秉衡《雨果诗选》程曾厚雨果戏剧许渊冲《包法利夫人》李建吾,短期无法超越《包法利夫人》周克西(译文),也很好。
《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欧也妮葛朗台》傅雷《高老头》傅雷《幻灭》傅雷《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郑永慧《恶之花》钱春绮《茶花女》王振孙《红与黑》郝运《少年维特之烦恼》郭沫若《席勒戏剧诗歌选》钱春绮等《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冯至姚万昆·英国·《唐璜》查良铮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傲慢与偏见》王科一《孤星血泪》王科一《牛虻》李俍民《卡斯特桥市长》侍桁《性心理学》潘光旦群众出版社的《福尔摩斯》《简·爱》方平·美国·《瓦尔登湖》徐迟戴欢《傻瓜威尔逊》张友松《永别了,武器》汤永宽《飘》傅东华《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红字》侍桁·西班牙·《堂吉诃德》杨绛,短期无法超越。
·丹麦·《爱的教育》夏丏尊《斯巴达克斯》李俍民《十日谈》王永年《十日谈》方平王科一《约婚夫妇》王永年《约婚夫妇》吕同六·捷克斯洛伐克·《好兵帅克》萧乾·保加利亚·《轭下》施蛰存·希腊·《古希腊戏剧选》罗念生杨宪益王焕生《尤利西斯》人文金堤译林肖乾的也较好《傲慢与偏见》译文王科一《苔丝》人文张谷若译文郑大民的也不错《悲惨世界》人文李丹短期无法超越译文郑克鲁的也很好《巴黎圣母院》译文管震湖人文陈敬容的也很好《海上劳工》四川人民罗玉君(可惜以不出),译文陈乐译本也很好《莫泊桑小说》花城出的王振孙人文郝运的也较好《契诃夫小说》译文的全集和人文的选集都是上选《一生漂亮朋友》王振孙译人文和译文均出《安徒生童话》当然是人文或译林的叶君健译本,短期无法超越《包法利夫人》当然是人文李建吾的短期无法超越不过译文周克希的也很好《约翰克利斯朵夫》《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当然是人文或安徽文艺傅雷的。
《红与黑》四个中译本的比较
《红与黑》四个中译本的比较从1831年开始,许多译者都尝试着将法国作家斯特林格尔(Stendhal)的经典小说《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翻译成中文。
然而,由于文学作品中涉及到法国文化和历史,以及语言多样性和文学风格的差异,译者们无法做到完美的翻译。
这里将简要介绍四个最受欢迎的中文译本,为读者提供参考。
首先是张沛仪(P.Y.Chang)于1952年发表的《红与黑》译本。
张沛仪将法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现代汉语,他的翻译特征是流畅、简洁。
他善于表达精神层面的内容,但有时也可能会丢失一些细节。
张沛仪的翻译版本最受欢迎,他做到了既符合目标语言也维持了原著风格,很多读者都喜欢它。
其次是陈正春(Chen Cheng-chun)于1960年发表的译本《红与黑》。
他把新潮的简洁语言用于描写法国文学,但他也把一些文学手法和细节遗漏了,使得他的译本不如其他译本真实地反映了原著的风格。
第三个中文译本是熊建文(H.C.Hsiung)于1978年发表的《红与黑》,它比其他译本更接近原著。
熊建文主要用实用的汉语表达原著的精神,他的翻译既实用又精确,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原著的文学精髓。
最后一个版本是明斯特(Minser)于1982年发表的《红与黑》。
明斯特是一位能够理解原著风格的熟练译者,他在翻译中注重保留文学风格,他也做出了一些创新,使得他的译本比其他译本更精辟有力。
自1831年以来,已有许多译者将斯特林格尔的经典小说《红与黑》翻译成中文。
比较这四个最受欢迎的中文译本,张沛仪的译本最受欢迎,他体现了原著的风格和实用性;陈正春的译本语言流畅但遗漏了一些原著细节;熊建文的译本更接近原著,尽量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文学精髓;而明斯特的译本则突出了原著的文学风格,非常精彩。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译本都只能有限地表达原著的内容和风格,而且大多数译本也会稍有不足,甚至丢失一些细节。
在比较各个译本时,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斯特林格尔的小说,更完整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容。
(德语毕业论文)诗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里尔克《秋日》各汉译本对比研究
最新法德韩语专业外语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韩语毕业论文)对赵明熙的小说《洛东江》的研究(德语毕业论文)Unterschiede zwischen dem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Krankenversicherungssystem(法语毕业论文)浅析法国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法语毕业论文)浅谈中法“勒内”现象(韩语毕业论文)论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盛行的原因(德语毕业论文)中德小学课程与教学对比分析(法语毕业论文)浅谈圣—埃克苏佩里小说的艺术特点--以《小王子》为例(韩语毕业论文)中韩送礼文化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La comparaison du mode du management des ressources humaines entre les groups hôteliers chinois et ceux de la France(韩语毕业论文)中韩俗语的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La Tragédie d'une Femme Chimérique—L’Analyse d’Emma dans Madame Bovary(德语毕业论文)浅析特奥多尔•施托姆小说《茵梦湖》中爱情悲剧的原因(德语毕业论文)功能翻译视角下德语说明书的汉译分析(法语毕业论文)详细题目对应提纲和论文,请联系Q1:805 990 749互相交流学习(韩语毕业论文)中韩亲族称呼语的扩大化使用的对比研究(韩语毕业论文)与“夫妻”有关的韩中谚语比较研究(德语毕业论文)“闪电战"的优点和缺点--失败的原因在执行(法语毕业论文)“地下巴黎”对法国文学的影响(韩语毕业论文)中韩拟声词•拟态词的对比研究—以拟声词的形态和功能为研究中心(韩语毕业论文)《春香传》人物性格分析(德语毕业论文)德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德语毕业论文)浅析迪伦马特悲喜剧《老妇还乡》中怪诞的艺术风格(法语毕业论文)L’Analyse Culturelle de l’Influence de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sur la France au Dix—huitième Siècle(韩语毕业论文)从韩国语表现形式中看男尊女卑现象(法语毕业论文)埃米尔•左拉对自然主义的影响(德语毕业论文)从电影《窃听风暴》小议德国的再次统一(法语毕业论文)法国唐人街的形成与发展(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年汉诺威世博会对德国的影响(德语毕业论文)论德国的汽车文化(韩语毕业论文)从“我们”看韩国人的共同体意识(德语毕业论文)《莱辛寓言》中的动物形象(韩语毕业论文)中韩送礼文化的对比研究(法语毕业论文)《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与爱情(德语毕业论文)Über die Lüge-Frage im Roman Masken von Max von der Grün(韩语毕业论文)韩国语"主体敬语法"的误用分析(德语毕业论文)托马斯•曼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同性恋主题(韩语毕业论文)李光洙《无情》小说中表现的思想性(韩语毕业论文)中国学习者对韩国语中表“原因”的连接词尾的误用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法语毕业论文)论法国文化在华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启示(法语毕业论文)浅谈莫泊桑小说《俊友》透露出的批判精神(韩语毕业论文)中韩客套话的比较(韩语毕业论文)《春香传》中的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法语毕业论文)赏析法国小说《局外人》(法语毕业论文)狐狸形象的分析--《列那狐传奇》与《小王子》的对比(法语毕业论文)中法爱情观之比较(法语毕业论文)L'Analyse des Oeuvres de Rimbaud qui Vont Contribuer àEnvisager Pourquoi un Prodige a AbandonnéTout(韩语毕业论文)《船歌》中所表现出来的金东仁的唯美主义(法语毕业论文)《巴黎圣母院》折射出的审美研究(韩语毕业论文)从旗袍和韩服看中韩两国不同的审美观(韩语毕业论文)中韩“身体部位惯用语"的对比研究(法语毕业论文)《巴黎圣母院》中的三个“雨果"(韩语毕业论文)中韩综艺节目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追溯断头王后的悲情根源(法语毕业论文)解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小说《猫与鼠》中的猫鼠意象(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克莱斯特《海尔布隆的小凯蒂》人物形象极其童话因素(德语毕业论文)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德语毕业论文)从德语国家德比文化中探析其社会主要矛盾(法语毕业论文)Luc Besson et l’analyse de ses films(韩语毕业论文)崔曙海短篇小说中的中国人物形象研究(韩语毕业论文)中国儒家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朝鲜时期女性和儒家文化为重点(德语毕业论文)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歌德的诗与画(韩语毕业论文)韩流入侵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韩语毕业论文)中韩朝鲜族传统婚礼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法语毕业论文)浅析中法咖啡文化(德语毕业论文)《再见列宁》影片中的自由和信仰(德语毕业论文)德国大学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韩语毕业论文)中级韩国语考试中易混淆连接词尾的误用分析(韩语毕业论文)关于韩文中的辅助谓词(法语毕业论文)法国圣诞节与中国春节比较(法语毕业论文)《局外人》在中国(德语毕业论文)《除了幽灵,别无他物》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法语毕业论文)Inspirations que nous pouvons puiser des publicités d’intérêt général pour celles chinoises(德语毕业论文)Das Oktoberfest in München --die deutsche Bierkultur(韩语毕业论文)从韩国俗语看韩国女性的传统社会地位(德语毕业论文)从克莱斯特小说《O侯爵夫人》看当时妇女的地位(韩语毕业论文)韩国语中表示从属关系连结词尾的研究(韩语毕业论文)韩国小说《你爱香草吗》汉译文中出现的错误分析(韩语毕业论文)与“眼睛”有关的中韩成语、谚语对比(德语毕业论文)浅析路德维希•蒂克《金发艾克贝特》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德语毕业论文)中德职业教育比较(韩语毕业论文)中韩结婚风俗比较研究(法语毕业论文)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法语毕业论文)漫画《高卢英雄》反映现代法国人特点(韩语毕业论文)鱼玄机和黄真伊的比较研究(德语毕业论文)科技德语的词汇和句法特点(韩语毕业论文)尹东柱诗中表现的害羞美(德语毕业论文)浅析布伦塔诺诗歌《纺织女的夜歌》(韩语毕业论文)韩国中秋节的研究(法语毕业论文)通过悲惨世界分析雨果的思想感情(韩语毕业论文)韩国传统用餐礼节缺失的原因探析(法语毕业论文)中法酒文化(法语毕业论文)L'Aliénation des Esprits dans Boule de Suif(韩语毕业论文)韩国传统饮食文化研究(法语毕业论文)从《情人》看杜拉斯的女性主义思想(韩语毕业论文)韩语汉字词人称接尾词的研究--以‘者'‘家’为例(韩语毕业论文)从韩国传统民居看韩国的历史文化(德语毕业论文)认知隐喻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法语毕业论文)解读《你好,忧愁》中的爱与孤独(德语毕业论文)中德文化对比-—探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及其文化差异。
【里尔克豹】
【里尔克豹】——在巴黎植物园《豹》是里尔克咏物诗中的代表作,也是其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我们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里尔克为呆在动物园笼子的豹子写的自白书和抗议书:我们(豹子)需要草地和自由,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而不是“千条铁栏杆”围成的“宇宙”。
当然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人类的宣言。
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现代生活中,被无数的垃圾碎片信息所裹挟,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以为是掌握了自己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生活。
事实上是我们就像《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一样,别人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生活在一个孤岛上,新闻被选择性的告知我们,我们却以为自己了解了世界。
刷新一下屏幕,“于是有一幅画像浸入”,而后“又一幅画像浸入”,时间久了,我们的眼睛厌倦了,不但眼睛,神经也跟着厌倦了。
看到再骇人听闻的消息我们也不觉得震撼,伴随着麻木而来的便是对周围生活的漠视。
说完了这首诗的内容,再看这两首诗不同的译本。
上边是绿原的,下边是冯至的,不用我说,只用读一遍,高下立判。
用词方面:“视力”与“目光”的选择。
还有“视力”与“困乏”该如何衔接?总没有“目光”“疲倦”来得好。
再看上边诗歌单单一节中“世界”一词就重复两次,而下边只用“宇宙”一词便将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并且不失诗歌原有的意味。
上边第二节的译文虽说没有冯志的精彩,但也可说的过去。
至于第三节,我不知该怎样评价,杂乱无章,诗歌不是多拐几个弯,多分几行就可以的。
真理不辨不明,译文不比不知道,比较对照之后才知道,什么才是大家。
冯至先生的译文应该可以说达到了“雅”的境界。
如果这样还不足以证明这一事实的话,我可以再找来一首来作为参照。
附:里尔克的诗《豹》: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的那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杆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步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画像浸入,浸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
里尔克《秋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里尔克《秋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曲名:秋日的私语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专辑:A Comme Amour风格:纯音乐,钢琴曲年代:1978唱片公司:Delphine介绍:《秋日的私语》原名《à Comme Amour》(法语),曲名意为如情似爱。
由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作曲,他们是法国达芬唱片公司(Delpnine)的负责人,理查德·克莱得曼是原演奏者。
我们熟悉的《水边的阿狄丽娜》、《梦中的婚礼》都出自音乐魔术师保罗·塞内维尔之笔。
一句有时我琢磨,一首好诗如同天赐,恐怕连诗人也不知它来自何处。
正是《秋日》这首诗,使里尔克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北岛◆◆◆秋日作者/里尔克,译/北岛主啊,是时候了。
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
早期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
1897年遍游欧洲各国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开始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
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
作者简介北岛说:这是一首完美到几乎无懈可击的诗作。
然而我们应该怎样来领略这样的完美呢?首先我遇上的就是译诗与原诗能否通融的问题,我一直怀疑一首德语诗歌被译成中文后,会失去原诗的精确与质感,神韵与音乐。
显然,在读了北岛著的《时间的玫瑰》之后,这样的感觉更加强烈。
里尔克的诗《豹》赏析
《豹——在巴黎动物园》赏析本诗发表于1903年,后收入《新诗集》,为“咏物诗”的代表作,堪称里尔克最负盛名的佳作。
奥古斯特·施塔尔对本诗的一句评语可以视为本诗的创作背景:“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
”本诗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仿徨和苦闷的心情。
”(杨武能) 埃德加,奈斯认为本诗的特点在于诗人“从动物的内心状态出发进行叙述,仿佛他与它化为同一”。
全诗“圈出了豹的本质”,刻画出“对令人绝望的无聊和单调的想象”。
“诗的中心含义在第二段第3、4两行,它们勾勒出这一尊贵动物的本质和命运:最充沛的力量和潜能,但是被压抑,陷于‘昏眩’——通过铁栏后的关押,通过监禁,通过剥夺自由,而它是属于自由的。
”希珀则认为:第三段乃是高潮所在:“豹的灵魂在这里变得清晰可见;仅仅一幅图像:慢慢睁开的眼睛,然后‘四肢的‘静寂’,最终‘心’——被监禁的动物的存在‘在那里’完整无缺。
”袁可嘉将里尔克的创作方法归入“思想知觉化”。
他分析本诗说:“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
”各家评论对本诗的解释基本相同,即诗人通过与“豹”的“同一化”反映了“豹”同时也是诗人自已“被监禁”的感觉。
可是,“咏物诗”的宗旨在于揭示事物自然、真实的内在本质。
如何解释这一内在矛盾呢?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把它看作里尔克对“咏物诗”的新的创作手法——“客观的忠实描写”以及这一手法所包含的艺术原则所作的图解。
试比较被称为《图像集》(1902)的美学纲领的《入口》(1900)一诗:不管你是谁:傍晚你踱出那一间你所熟稔的陋室;远处唯余你的小屋:不管你是谁。
你的目光已倦于摆脱破旧的门槛,此刻它缓缓升起一棵黑色的树,置它于天际:窈窕、孤单。
创造一个恢廓的宇宙,如一声话语在沉默中成熟。
现代诗选泰戈尔里尔克
第十課現代詩選中國現代詩的興起與發展,可說是從五四時代引進的西方思潮中得到養分,而其中又以浪漫主義和象徵主義的影響最深。
浪漫派詩人如:英國的威廉·華茲華斯、雪萊、拜倫及約翰·濟慈;又如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領導者,也是西方浪漫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俄國著名作家普希金、果戈理早年都是浪漫派;美國代表作家包括華盛頓·歐文、沃爾特·惠特曼和愛倫‧坡,愛倫‧坡還和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共同被尊為象徵主義文學的先驅。
象徵主義則從法國擴及英、美、德、意、俄等國家和地區,發展成國際性文學思潮,並在20世紀20年代達到高潮,著名詩人如:美國的艾略特、愛爾蘭的葉慈,奧地利的萊納·瑪利亞·里爾克是象徵主義在德語文學中的代表。
本課選錄泰戈爾與里爾克,作為這二大文學思潮的代表。
一、泰戈爾(一)生平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印度加爾各答人,生於1861年,卒於1941年,年八十一。
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
對泰戈爾來說,詩是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
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泰戈爾生長在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婆羅門種姓,8歲就寫詩,並展露出非凡的天才,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
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開始管理農場,並自辦學校。
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
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
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
1912年訪英,次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
外国文学名著最佳中译本
外国文学名著最佳中译本俄国《战争与和平》--草婴,短期无法超越。
(可惜由于草婴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
)《战争与和平》--高植,也很好。
(上海译文八十年代)《战争与和平》--刘辽逸,人民文学版。
《安娜卡列尼娜》--草婴《安娜卡列尼娜》--罗稷南(三联)《复活》--汝龙《复活》--草婴,这两个译本都是经典。
《前夜》--丽尼《贵族之家》--丽尼《父与子》--巴金《卡拉玛佐夫兄弟》--耿济之《罪与罚》--朱海观王汶《白痴》--南江《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南江《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刘辽逸楼适夷陆风《高尔基短篇小说选》--瞿秋白巴金耿济之伊信《猎人笔记》--丰子恺《猎人笔记》--冯春,未知如何。
契诃夫作品--汝龙《当代英雄》--翟松年《静静的顿河》--金人《普希金诗选》--查良铮、戈宝权《家庭的戏剧》--巴金《死魂灵》--满涛《一个人的遭遇》--草婴《阿列霞》--蓝英年《日瓦戈医生》--蓝英年张秉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谁之罪》--楼适夷《苦难的历程》--王士燮《往事与随想》--巴金,上海译文79年版。
法国《悲惨世界》--李丹方于,短期无法超越。
《悲惨世界》--郑克鲁,也很好。
《巴黎圣母院》--陈敬容《海上劳工》--陈筱卿《笑面人》--郑永慧《笑面人》--鲁膺,上海译文,也相当不错。
《九三年》--郑永慧《冰岛的凶汉》--陈筱卿《雨果诗选》--程曾厚雨果戏剧--许渊冲《包法利夫人》--李建吾,短期无法超越《包法利夫人》--周克希(译文),也很好。
《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欧也妮葛朗台》--傅雷《高老头》--傅雷《幻灭》--傅雷《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郑永慧《恶之花》--钱春绮,最近大家多看郭宏安作品,感觉也不错。
上次郭先生来做的讲座,挺好。
《茶花女》--王振孙《红与黑》--郝运《巴马修道院》--郝运《都德小说选》--郝运《一生漂亮朋友》--王振孙《吉尔•布拉斯》--杨绛《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建吾《娜娜》--焦菊隐《基督山伯爵》--蒋学模德国《浮士德》--郭沫若,1959年人民文学版《浮士德》--董问樵,1983年复旦大学版《浮士德》--钱春绮,1982年上海译文版《浮士德》--绿原,人民文学版《少年维特之烦恼》--郭沫若《席勒戏剧诗歌选》--钱春绮等《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冯至姚万昆分国别列表:英国《唐璜》--查良铮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傲慢与偏见》--王科一《孤星血泪》--王科一《牛虻》--李俍民《卡斯特桥市长》--侍桁《性心理学》--潘光旦《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一九八四》--董乐山《鲁滨逊漂流记》--徐霞村《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无名的裘德》--张谷若《还乡》--张谷若《大卫考坡菲》--张谷若《呼啸山庄》--张玲张扬《名利场》--杨必,不过最近都是看荣如德的译本比较多《傲慢与偏见》--张玲张扬《福尔赛世家》--周煦良《董贝父子》--祝庆英美国:《永别了,武器》--汤永宽《飘》--傅东华《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红字》--侍桁西班牙:《堂吉诃德》--杨绛。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哀歌一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哀歌一译者:Luciena 原作者:Rainer Maria Rilke我若叫喊,天使序列中谁将听闻?倘若有一位突然摄住我心魂:我便将在他更加强大的此在中消殒。
因为美无非是我们恰还能承受的畏惧的开端,而我们如此钦慕它,只因它安然不屑将我们毁灭。
每位天使都是令人畏惧的。
我于是控制住自己,吞咽下黑暗饮泣的召唤。
啊,那我们究竟该向谁求助?天使不行,凡人不行,灵性的野兽则已经觉察,我们在这被诠释了的世间并不能安然自若。
留给我们的也许有斜坡上的某棵树,让我们每日见到它;留给我们的有昨日的街巷还有我们温驯忠于的某种习惯,它乐意待在我们这里,便留下来不走了。
哦还有夜晚,夜晚,当充满天宇的风撕扯着我们的面庞——夜不曾留驻世间,那被人渴望着的,令人若有所失的夜,夜之将临,于落单的心儿不乏艰辛。
于恋人而言会更轻快些吗?哎呀,他们只管用彼此掩藏各自的命运,这你还不知道吗?将怀抱中的空虚投向我们呼吸的空气吧;鸟儿也许就会用更热切的飞翔去感受那延伸的空间了。
是啊,那些春天大概会需要你。
会有些星要你感知它们。
会有浪涛从过去涌起,或者你若从打开的窗前走过,小提琴便会响起。
那一切都是使命。
可是你胜任了吗?你可不总是因期待而分神,仿佛一切都向你预兆着一位恋人的到来吗?(伟大而陌生的想法的确在你这儿来了又去,时常在夜间逗留,而你要将它们藏在何处?)不过你若是有所思念,就歌唱爱着的人儿吧;他们的情感广为传唱,却远未达不朽的境界。
那些被抛弃的人儿们,你几乎嫉妒他们,你觉得他们远比满足者爱得更切。
一次次重新开始永不圆满的颂歌吧,想想:英雄永垂不朽,即使他的毁灭也是一个存在的借口:他最终的诞生。
然而爱者却总被筋疲力竭的自然收回怀抱,好似它并无第二次力量,成就此般伟业。
那么你对加帕拉·珊帕是否有了足够的领悟,想着某位少女,被恋人抛弃,在升华的榜样中感受到了这位爱者:我也会如她一般么?这最古老的痛楚难道不该最终为我们结出最丰硕的果实?不正是时候了吗,让我们在爱意中摆脱那被爱的并颤栗着承受:如同箭承受弓弦,才能在迸发的一刻超越自身。
里尔克诗选(27首)岩子译
里尔克诗选(27首)岩子译————外译中————一、里尔克诗27首…………………………………………岩子译1)伊始/Initiale2)爱情之歌/Liebes-Lied3)挖去我的眼睛/Lösch mir die Augen aus...4)总是一再地/Immer wieder5)我生活着我的生活/Ich lebe mein Leben6)女神* /La déesse7)别离*8)掌纹*9)海之歌/Das Lied vom Meer10)入口/ Eingang11)夜的边缘/Am Rande der Nacht12)佛之荣光/Buddha in der Glorie13)秋/Herbst14)有如此妙美的白夜/Es gibt so wunderweiße Nächte15)春,又回到了人间/Frühling ist wiedergekommen16)恋爱中的女子/Die Liebende17)致音乐/An die Musik18)孤儿之歌/Das Lied der Waise19)诗人/Der Dichter20)挽歌/Klage21)黑猫/Schwarze Katze22)囚豹/Der Panther23)我如此害怕人语/Ich fürchte mich so vor der Menschen Wort24)春/Frühling25)夏日黄昏/Sommerabend26)秋日/Herbsttag27)严重时刻/Ernste Stunde***注:7-9三首译自里尔克的法语诗集《果园》,标题除《女神》之外均为译者所拟。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奥地利诗人,二十世纪德语诗坛的主将,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
1897年后遍游欧洲各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世界名著翻译最佳中文版本大全
关于外国文学最佳翻译的网上总结有不少,这里且列出一个来做个买书的参考~~(本文来自网上的集合和个人增补,其中很多译本小人有过检验,确无出其右者。
)1强烈推荐草婴译得托尔斯泰。
据读过原文的人认为,读草婴的感觉就像是在读原著。
草婴的中文干净、简练、不拖沓、有韵味。
比如上海译文出的草婴版的《战争与和平》短期无法超越,可惜由于草婴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
另外《战争与和平》上海译文八十年代出的高植译本也很好。
另外还有就是《安娜卡列尼娜》了。
2推荐汝龙的契诃夫,专业到了极点的。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家出版社想出版契诃夫的作品,因与翻译契诃夫作品的专家汝龙谈不拢,便绕过汝龙,邀请了一些俄文专家,试译契诃夫的《套中人》。
大家全都译这篇小说,为了看谁译得好。
结果没有一人能够把契诃夫的味道译出来,最终还得去找汝龙。
好像唱《失空斩》,只有马连良才是孔明的味儿。
汝龙几乎译了契诃夫的全部作品。
早在1952年他就出版了25卷本的契诃夫作品选集。
契诃夫那种感觉——那种悲悯的、轻灵的、忧伤的、精微的感觉只存在于汝龙的字里行间。
还有一种俏皮、聪明、绝妙的短句子,也非汝龙不可。
感觉的事物只能感觉到,尤其是对于契诃夫这种凭感觉写作的作家,只有能够神会到作家特有的感觉的译者,才能去译,否则一伸手就全乱套。
汝龙还译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库普林的《石榴石手镯》,也都译得十分出色,但在人们的印象中他还是契诃夫的专家。
3戴骢的布宁和巴别尔4蓝英年译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5金人译的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6金溟若的三岛的《爱的饥渴》。
此为作家出版社早年内部发行版,强于现今的大陆译本。
真的很好7 李健吾先生译的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真的是非常好的译本。
完全是李先生的一种创作。
8 曹庸翻译的麦克维尔的《白鲸》9 叶渭渠译川端康成的《雪国》和《伊豆的舞女》10傅惟慈译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11周作人先生译的古希腊、日本的作品。
知堂的全部译文都是值得收藏和阅读的佳作12丰子恺的《源氏物语》。
里尔克诗歌《豹——在巴黎动物园》原文及赏析
里尔克诗歌《豹——在巴黎动物园》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里尔克诗歌《豹——在巴黎动物园》原文及赏析【导语】: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外国名著的最佳中译本
外国文学名著最佳中译本推荐(收藏了很久了~)来源:张军glory的日志1、强烈推荐草婴译的托尔斯泰。
据读过原文的人认为,读草婴的感觉就像是在读原著。
草婴的中文干净、简练、不拖沓、有韵味。
草婴译的《战争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
另外《战争与和平》上海译文八十年代出的高植译本也很好。
另外还有就是《安娜卡列尼娜》了。
2、推荐汝龙的契诃夫,专业到了极点的。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家出版社想出版契诃夫的作品,因与翻译契诃夫作品的专家汝龙谈不拢,便绕过汝龙,邀请了一些俄文专家,试译契诃夫的《套中人》。
大家全都译这篇小说,为了看谁译得好。
结果没有一人能够把契诃夫的味道译出来,最终还得去找汝龙。
好像唱《失空斩》,只有马连良才是孔明的味儿。
汝龙几乎译了契诃夫的全部作品。
早在1952年他就出版了25卷本的契诃夫作品选集。
契诃夫那种感觉——那种悲悯的、轻灵的、忧伤的、精微的感觉只存在于汝龙的字里行间。
还有一种俏皮、聪明、绝妙的短句子,也非汝龙不可。
感觉的事物只能感觉到,尤其是对于契诃夫这种凭感觉写作的作家,只有能够神会到作家特有的感觉的译者,才能去译,否则一伸手就全乱套。
汝龙还译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库普林的《石榴石手镯》,也都译得十分出色,但在人们的印象中他还是契诃夫的专家。
(转)下面再补充两位,这三位被称为“短篇小说三大家”赵少侯先生翻译的莫泊桑不错,笔者还看过刘鸣九先生翻译的莫泊桑,可能第一次看的就是他的版本,至今难忘!王永年先生翻译的欧亨利,还不错,另外牛振华先生也翻译过,没读过。
3、戴骢的布宁和巴别尔,还有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此外安徽文艺《蒲宁文集》也译的非常不错.4、蓝英年译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转)5、金人译的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现在译林社新出版了力冈译的6、金溟若的三岛的《爱的饥渴》。
此为作家出版社早年内部发行版,强于现今的大陆译本。
真的很好。
现在市面上的都是唐月梅的,此版本一般,不过只有这个了.7、李健吾先生译的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给青年诗人的信》:Embraceyoursolitudeandloveit.
《给青年诗人的信》:Embraceyoursolitudeandloveit.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书是《给青年诗人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Poet),作者是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里尔克是著名的德语诗人,与叶芝、艾略特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
里尔克于1875年生于布拉格,曾在布拉格大学学习艺术史、文学史和哲学。
他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西班牙、瑞士、北非等等,在不同的地方写下了许多名作。
其中巴黎对里尔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他担任过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秘书,和法国画家塞尚也有密切来往。
他在巴黎经历了创作高峰:《新诗集》《续新诗》《安魂曲》,还开始创作笔记体小说《马尔特手记》。
1926年,里尔克因白血病逝世,享年51岁。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一本书信集,包含了里尔克在1903-1908给青年卜卡斯写的十封信。
卜卡斯是一个年轻军官,喜欢写诗,便写信向他的校友里尔克请教。
里克尔在回信中细细阐释了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看法,文笔优美,娓娓道来。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评价道:“里尔克的每一封信,处处洋溢着他对年轻人的理解、支持以及充满睿智的建议,闪耀着慈爱的光芒。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中的精彩句子吧~“Perhaps all the dragons in our lives are princesses who are only waiting to see us act, just once, with beauty and courage. Perhaps everything that frightens us is, in its deepest essence,something helpless that wants our love.”也许我们生命中所有的龙都是公主,只等着看我们带着美与勇气去行动,一次就好。
里尔克诗选《严重的时刻》《秋日》《豹》
Wer jetzt lacht irgendwo in der Nacht,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笑 ohne Grund lacht in der Nacht,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lacht mich aus. 在笑我
本诗的一句评语:“自然的生活空间 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 的一个重要题目。”
《豹》
——在巴黎植物园 冯至 译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DerPanther SeinBlickistvomVorübergehnderStäbe somüdgeworden,dassernichtsmehrhält. Ihmist,alsobestausendStäbegäbe undhintertausendStäbenkeineWelt. DerweicheGanggeschmeidigstarkerSchritte, dersichimallerkleinstenKreisedreht, istwieeinTanzvonKraftumeineMitte, inderbetäubteingroßerWillesteht. NurmanchmalschiebtderVorhangderPupille sichlautlosauf-.DanngehteinBildhinein, gehtdurchderGliederangespannteStilleundhörtimHerzenaufzusein.
里尔克秋日欣赏里尔克秋日
里尔克秋日欣赏里尔克秋日下面是分享的里尔克秋日。
供大家参考!里尔克秋日秋日(冯至译)主啊!是时候了。
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秋日》是里尔克于1902年9月21日在巴黎写的,收录在诗集《图像集》中。
那年里尔克仅27岁,对生活还是很迷惘的,这种情绪在诗中可以看出来。
我用了北岛的译本。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领略“秋日”。
诗人开篇就确定了谈话的对象是上帝,“主呵,是时候了”这语气短促而庄重。
“夏天盛极一时”,显然是一种感叹,即不可一世的夏天终于过去了,迎来了新时代。
是时候了,是“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让风吹过牧场”的时候了,既是丰收的时候了。
诗中这两组意象有一种奇妙的对位关系,即你的影子与风,日晷与牧场在上下文中彼此呼应,互为因果。
你的影子是有形的,而日晷是通过影子的方位确定时间的;风是无形的,牧场是日晷在时空上的扩展,风是时间变化的线索,风吹是时间的变迁。
另外,说到诗歌的方向性,这首诗是个很好的例子,是由近及远从中心到边缘展开的。
日晷是中心,而上帝的影子为万物定位,从这里出发,风吹向广阔的牧场。
诗的第二段是虚写秋日果实的成熟,之所以说虚写,是因为这些意象全是诗人对秋日的臆想。
而带动这一层次转变的是风,是风促成段落之间的过渡。
这一段最微妙的是一系列动词的层层递进:让-给-催-压。
这其实是葡萄酒酿造的全部过程,被这几个动词勾勒得异常生动。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若进一步引申,这里说的似乎不仅仅是酿造,而是生命与创造。
第三段是全诗的高潮。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这两个名句几乎概括了里尔克一生的主题,即他没有故乡,注定永远寻找故乡。
第二讲材料——里尔克:时辰祈祷(于是)
《时辰祈祷·朝圣》之一(1-20)[奥] 里尔克著 Dasha 译1.Dich wundert nicht des Sturmes Wucht你并未惊异于风暴的力量,——你已经目睹了它的成长;——树在奔逃。
树的奔逃创造出步履蹒跚的林荫道。
你知道,树所逃避的,是你正走向的,是你伫立在窗前,你的感觉在歌唱的。
夏日一派安宁,树的汁液上升;此刻你感觉到,树液渴望落入万物的根源。
当你手握果实,你确信已经认出了那力量,此刻,它再次变得神秘,而你,再次成为过客。
夏天曾经如同你的房屋,你熟悉里面的一切——此刻,你必须离开它,走向自己的内心,如同走向荒野。
强烈的寂寞来临,岁月变得黯淡,自你的感觉里,风卷走尘世如同拾起枯叶。
透过空茫的枝条,是你拥有的天空;此刻,成为尘世吧,成为暮歌,成为大地,被天空等候。
此刻,你当谦恭如一个事物,向着真实成熟,——于是那个,我们听闻的那一个,当他握住你,他便感受到你。
2.Ich bete wieder, du Erlauchter我再一次祈祷,尊贵的你,你能够再一次在风中听见我,因为话语滔滔不绝的我心深处无比强大。
我曾被零散;我的碎片散落在仇敌身上。
主阿,所有笑的人都在笑我,所有饮的人都在饮我。
庭院里我将自己收集,从垃圾中,从碎玻璃里,我用残缺的嘴向你断断续续地诉说,你,来自和谐的永在者。
我将残缺的双手在无名的祈祷中举向你,于是我重新找到凝望你的双眼。
我曾是烈火之后的一座残屋,里面只有凶手偶尔酣睡,曾经,他们在大地上被饥荒的惩罚追杀;我曾是海边的一座城,被一场瘟疫来袭,像一具沉重的尸体手牵着孩子。
我曾对自己陌生得如同路人,我仅仅知道,当我年轻的母亲怀胎有我,他曾伤害了她,那时她被缚的心,异常痛楚地敲击着我。
此刻我被重新拼凑用我的耻辱所有的碎片,我渴望一根纽带,渴望些许理解,将我视作一个事物,——我渴望你的心灵的伟大的手——(哦,愿它们临到我)我计数着自己,我的上帝,而你,你有权,将我虚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1929~2008)傻按:最初整理这个“系年”,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阅读的路标、记录自己的阅读的足迹。
此次应林笳教授要求而爬梳钩沉,则意在大致描绘出里尔克的文字在汉语世界里随时间之流生根开花的图景,以裨爱好者寻根溯源,拣选所需。
然而,在笔者自身,终不免井蛙陋见;于外部环境(出版业的繁盛),必定挂一漏万。
所以,最终的完成,只能留待汉语文本的全文电子化的最终完成。
整理这个“系年”,以笔者手中收集的资料为主,以网络检索为辅,更参考了卫茂平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卫茂平著.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张松建的《里尔克在中国:传播与影响初探,1917-1949》(/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04)和李魁贤的《里尔克在台湾》(《笠》诗刊,第163期1990年,127-137页;里尔克诗集(卷1) / 李魁贤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1月初版, 239-254页)。
体例说明:1. 以里尔克文字的译本为主,辅以传记;研究、评介文字(包括学位论文与专著),种种原因,概不录入。
2. 专著,录一版一印、更换出版社(含出版社更名)或有修订的再版;杂著、合辑,以刊行首译文本为选择标准;期刊、报纸,1949年以后的,不复录入,感兴趣的读者诸君不妨在网络上稽考CNKI、维普、万方、龙源期刊乃至读秀。
琐记:文学,文字之艺术者也。
辗转迻译,言意必致亡失——得谁人之鱼、忘谁人之筌?刘小枫的硕士论文《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场罚 谒恼隆缎吕寺 旱木蚱稹⑵渌己秃艋健罚 跣》阒? 《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10,第184-212页)中,对里尔克有大量的评述,中间引文,多自冯至(《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和梁宗岱。
但如“唯有大地上歌声如风/ 在颂扬,在欢呼”句、《杜伊诺哀歌》片断等,刘氏称“《诗化哲学》中里尔克的一些诗出自张旭东的译笔”(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 上海三联书店, 2001.前言第9页),颇多灵性。
惜未有完整译文,故不列入。
此书尚有台湾版本:刘小枫著;《浪漫·哲学·诗:诗化哲学的试探》; 台北: 风云时代出版公司, 1990。
上海三联书店的“刘小枫论著系列”中有此书修订版的书目,但迄今似乎未见出版。
曾专门研究荷尔德林、译过汉斯立克(Eduard Hanslick)《论音乐的美》(V om musikalisch Schönen. Ein Beitrag zur Revision der Ästhetik der Tonkunst)、《德汉词典》主要编写人员之一的杨业治,译有里尔克《旗手克里斯托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载于《国外文学》1981年第4期(P70-76)。
斯人已杳,专著无存。
“早期台湾诗坛的现代派大将”郑秀陶先生,尚据德语译有十首“Duineser Elegien”并里氏其它诗若干,惜目前仅存于诗刊《新大陆》中,未见书籍出版。
此外,尚有两种研究里尔克的专著:崔建军著《纯粹的声音:倾听〈杜英诺悲歌〉》(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12),十首“哀歌”为李魁贤译本;冉云飞著《尖锐的秋天:里尔克》,成书于1996年,最早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后多次在大陆、台湾重版,译文引自多家。
此二书作者,皆不通德文,研究所据,皆汉语译本,徒水中捞月耳,是以不录。
2006年2月1日,蒙大兄惠赐大业书店版叶泥著《里尔克及其作品》,延宕月余Dasha方始有勇气阅读。
2006年8月5日,蒙大兄惠赐皇冠出版社版施颖洲译《现代名诗选译》(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民58])2006年10月12日子夜,感谢任真书友(Blog链接被大陆屏蔽)劬劳,代为借阅、扫描并传递方思译《时间之书》。
2006年10月31日,感谢金文政前辈并远在英伦的嫂夫人,Dasha终于得获渴慕已久并久已绝迹的J. B. Leishmann & Stephan Spender与John Linton英译本。
2007年3月24日,感谢杨曦,代为复印绝版已久并渴慕已久的《慕佐书简》(Briefe aus Muzot)和吴兴华译《黎尔克诗选》。
2008年4月16日,收到“淘宝”上订购的《慈母的悲哀》(王显庭译上海:世界书局, 民国十八年五月初版)翻拍图片CD,虽属于商业行为,亦感谢这位操劳者(当然,如今国图也提供此书的“文献传递”啦)。
终于可以说集齐了迄今的里尔克汉译的书籍文本,人生一愿得偿,欢欣自不待言。
是为之记。
2008年4月25日,感谢劭农兄惠寄黄瑞华译《关于上帝的故事》。
2008年7月19日,感谢子不将胡品清的《现代文学散论》扫描并制作成精美的PDG格式电子书。
Dasha,2005年6月24日整理;2008年11月12日修订1929 慈母的悲哀/ 王显庭译. 上海: 世界书局, 民国十八年[1929]五月初版收《慈母的悲哀》([Esthonian]Friedebert Tuglas),《祖母》([Swiss]E. Rod),《屋顶老人》([Austrian]R. M. Rilke)等3篇外国短篇小说。
封面署名“王显庭译”,版权页署名“编译者新文化学社”。
书中无前言、后记,不知原文所据。
根据国籍拼写,当转译自英译本。
标称Rainer Maria Rilke的《屋顶老人》,根内文,为《上帝的故事》(Geschichten vom Lieben Gott,亲爱的上帝的故事,好上帝的故事)中的“Eine Szene aus dem Ghetto von Venedig”(威尼斯犹太人聚居区一幕)。
据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卫茂平著.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第193-198页)介绍,此书中的译文,为里尔克文字第一次被翻译成汉语。
1931 华胥社文艺论集/ 华胥社编. 上海: 中华书局, 1931年收有梁宗岱译《罗丹》1934 《沉钟》第32期(北平沉钟社, 1934年1月30日)482-487页,冯至节译“马尔特·劳利得·布里格随笔”1936 西窗集/ 卞之琳著.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6年3月收卞之琳据Sussane Kra法译本转译《旗手》。
据“卞之琳主要著译书目”(卞之琳代表作/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第271-272页),似乎卞仅译过里尔克此种。
按:此Sussane Kra,未查初版《西窗集》,但考此版《西窗集》并安徽教育《卞之琳译文集》及其他卞译本,当为卞之误,正确为Suzanne Kra。
所据法译本即La Chanson d'Amour et de Mort du Cornette Christoph Rilke. Transcrite par Suzanne Kra, Paris, Kra, 1927一切的峰顶/ 梁宗岱辑译. 上海: 时代图书公司, 民国二十五年初版新诗库第一集第二种。
收《严重的时刻》、《这村里》《新诗》1936年第1卷第3期(上海: 新诗社)285-302页“里尔克逝世十年祭特辑”,是冯至早年的全部里尔克译诗并一篇纪念文字《里尔克》。
1937 一切的峰顶/ 梁宗岱辑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上海时代图书公司该书,补进《军旗手底爱与死之歌》。
亦见湖南文艺出版社“诗苑译林”丛书《梁宗岱译诗集》。
梁译“旗手”,缺里氏原文的“作者题记”。
1938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冯至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8年中德文化丛书之七。
“十封信”外所附录的《论“山水”》,即里尔克的“Von der Landschaft”。
1939 《星岛日报·星座》第三一八期(1939年6月23日)徐迟选译《里尔克战时书简》1940 《中国文艺》2卷2期(1940年4月1日)20-21页,丙子译《布里格随笔》。
落款“译自M. R. Rilke: Gesammelte Werke第四卷”,为“Die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第16章1943 交错集/ 梁宗岱译. 桂林: 华胥社, 1943年2月译有里尔克《老提摩斐之死》、《正义之歌》、《欺诈是怎样到了俄国》、《听石头的人》。
按:此四则均出自《亲爱的上帝的故事》(Geschichten vom Lieben Gott)。
《时与潮文艺》创刊号1943年3月138-141页,徐迟《里尔克礼赞》。
《中德学志》5卷1-2期(中德学会, 民国32年5月)71-87页,收有吴兴华著述的《黎尔克的诗》和节译的《述罗丹》(Auguste Rodin)罗丹/ 梁宗岱译. 南京: 正中书局, 1943年《交错集》、《一切的峰顶》、《罗丹》,再加上《诗与真》(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中题为《论诗》的致徐志摩的信中有里氏《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马尔特·劳里德斯·布里格手记,第13章)片断译文,乃宗岱先生译里尔克全部。
据刘志侠先生考证,梁译里尔克,犹转译自法语(参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梁宗岱著译精华插图本”相关卷册)。
1944 黎尔克诗选/ 吴兴华译. 中德学会,1944年中德对照丛刊第三种。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曾出版《吴兴华诗文集》,独不存《黎尔克诗选》;此外,臧棣编《里尔克诗选》(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9,第96-150页)收有27首。
1947 春情曲/ 林凡译. 南京: 正风出版社,1947年74-81页,据英译本转译,译有里尔克《爱情》(实际为《新诗集》中的Liebes-Lied,爱的歌曲、恋曲)、《先知》(实际为《图像集》中V orgefühl,“预感”)、《寂静》(实际为《图像集》中的Ernste Stunde,“严重时刻”)、少女之祷二首(实际为《祝贺我》中组诗Gebete der Mädchen zu Maria中的两首:第3、17首)。
林凡于“题记”中说“在付印之前,蒙宗白华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将这集子,批阅一遍,又用德文原文部分的校对”。
《诗创造》1卷第1期带路的人(1947年7月)徐迟译《钢琴练习》(据张建松:杨业治又将这首诗重译一遍,与另一首诗《诗人的死》一同发表在杨振声主编的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第43期(1947年6月8日)。
另,张建松还记载:唐湜主编的上海《文汇报》副刊雅善介绍西方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此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里尔克的名诗《静寂的时候》之中译本,译者是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