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里尔克 “诗是经验”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里尔克“诗是经验”观
莱纳·玛利亚·里尔克(以下简称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年-1926年)是一位重要的德语诗人,创作了一系列德语诗歌、小说、剧本以及一些杂文和法语诗歌。
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分期:早期诗歌充满浪漫色彩,偏重主观抒情,代表作有《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中期探索诗歌的本质,提出“诗是经验”,这一重要命题。
代表作:《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最为著名的是《豹》这一首短诗。
而在他的晚期的诗歌更多是表现人与世界的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代表作就是其《杜伊诺哀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这两部诗集。
但是纵观里尔克的一生,“诗是经验”的命题是贯穿在他的整个创作中的。
早期的诗歌是里尔克诗歌是然凝聚着他自己的经验的过程,而晚年的思想则是对这一命题的深化使之向“存在”转变。
“诗是经验”是在他的《布里格随笔》中提出的,他的原文如下:一个人早年的诗是这般乏意义,我们应该毕生期待和采集。
如果可能,还要悠长的一生;然后,到晚年,或者可以写出十行好诗。
因为诗并不像大众所想象,徒是情感(这是我们很早就有了的)而是经验。
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许多城许多人许多,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底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僻静,意外的邂逅。
可是单有记忆犹未足,还要能够忘记它们。
当它们太拥挤的时候,还要有很大的忍耐去期待它们回来。
因为回忆本身还是这个“必要等到它们变成我们底血液,眼色和姿势了。
等到它们没有了名字,并且不能别于我们自己了。
那么,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底头一个字来。
1
里尔克认为诗是忍耐孤独,苦心营造,强调回忆和经验的作用,将诗歌审美界定在理性过滤和心理回流阶段,而不是刹那间灵感火花闪现和激情爆发。
诗既不是“经验”,也不是“经验外”而是属于“经验”。
这是站在浪漫主义的立场上,而“经验”之说是和“情感“相对立的。
这也标志着里尔克从主观的,自我的情感世界走向对外观世界。
然而他已经将个体的生命跟客观的世界联系起来。
他穿越事情的表层,用你所有的眼光去看透它。
1黄建华主编《宗岱的世界·诗文》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
在这个基础上里尔克创作了不少的“事物诗“(又称做咏物诗”),都收藏在《图像集》、《新诗集》《新诗集续编》中。
其中这段时间内主要受罗丹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等的影响,把自我的感情和客观事物的本质融合起来。
里尔克在一封信中写道:“只有物在向我说话。
罗丹的物、哥特大教堂周围的物、古代的物,—一切完美的物。
”2他是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来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比如《罗马的喷泉》:以古老浑圆的大理石为边/上下叠放着两个水盂"/有水等待在下面/有水从上面向下倾注,/细语着又相对无言/隐秘在绿荫暗处/仿佛以空手向它指示青天/有如一件未知的事物。
3泉水有如太古的汁液",喷泉象征着人类难以言说的存在之甜蜜与丰盈。
这些诗歌里尔克在巴黎目睹了社会繁荣文明下的贫穷、疾病、饥饿、死亡和道德沦丧等诸多问题下的思考成果。
用诗歌对充满苦难、纷乱无序和谜一般的现实进行逢释。
而在中国,受到里尔克影响很大的诗人冯至则是将其与中国传统的老庄思想结合起来,:“像是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的苦恼一般4。
”而受其影响也比较大的是梁宗岱,他则将之理解为:自我的最高表现和人格的最纯粹的结晶。
不管是哪一种看法代表着中国诗人对里尔克诗学的一种学习和借鉴。
但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也造成了不同的解读。
但是他们对里尔克的本质解读还是趋向一致的。
但是冯至对里尔克的解读中是跟中国的古典文化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逻辑思维来阐述了他的“诗是经验”这一个命题。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仿《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的表现,但是他引发了中国的“俄狄浦斯”问题。
我觉得里尔克的诗学有其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但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
周峰曾经用马克思主义来对你里尔克的“经验学”做一个批评,他认为里尔克诗学是一种形而上的诗学观,反而回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当中。
当然对于这种观点我保留我的看法,还需找寻更多的资料和对诗人进行一个更加深度的理解。
2《里尔克全集》第9卷岛屿出版社1955年版.
3《里尔克诗选》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7页
4《冯至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