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反思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反思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反思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历经了一段艰难而漫长的道路,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和优化。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的转变、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首先,在教育目标的转变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传统上,中国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考试成绩,强调的是应试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教育目标也应朝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养成的方向进行转变。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和应付考试。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其次,课程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过去的教育体制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一致性,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和细分学习领域。

如今,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和虚拟实境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开放的课程选择。

通过引入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的挑战和问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从教育开始。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启示是,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经验,引入项目制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

通过实践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创业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然而,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近代中国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改革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从中我们也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教育改革需要坚定的领导力。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了领导力的推动。

例如,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只有教育才能救中国"的重要思想,这为当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而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表明,在教育改革中,具备坚定的领导力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教育改革需要深入调研和分析。

教育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更需要对社会现状和教育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只有深入了解教育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才能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

例如,在教育改革初期,中国教育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改革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外,教育改革需要注重全面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只有注重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例如,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这使得中国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利用。

此外,教育改革需要注重公平与公正。

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应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然而,在过去的教育改革中,公平和公正并不完全得到保障。

一些地区和人群仍然面临巨大的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因此,今后的教育改革需要注重公平和公正,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的教育权利。

最后,教育改革需要与时俱进。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社会发展同步更新。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经验就是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

例如,中国的教育改革着眼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推动了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教育心得体会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磨难,民族危机深重。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教育成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重要途径。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洋务运动时期的“自强不息”,到戊戌变法时期的“废科举、兴学堂”,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教育”,中国近代教育在摸索中前行,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我结合个人学习经历,谈谈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强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倡导“以科学求真知,以教育救亡图存”,强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教育家和学者积极倡导“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培养了大批具有独立人格和民族自豪感的人才。

民族精神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兴办新式学堂,为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时期,我国废除了科举制度,实行新式教育,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素质教育,使教育更加人性化。

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教育公平的重要性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强调“普及教育”,使教育惠及更多民众。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废科举、兴学堂”,打破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束缚,使教育更加公平。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教育家和学者积极倡导教育改革,关注弱势群体教育,使教育更加公平。

我国近代高等科学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我国近代高等科学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二、 维新运动时期 高等科 学教 育的发展
中 E 甲午 战争 之后 , 国人 对传 统 高等 教 育进行 t 中
学生 到欧美 国家 学习西 方 的先进技 术 。 8 2年 京师 同 16
文馆 的 创 办 , 中 国 近代 第 一所 新 式 学 堂 , 是 旨在 培 养 “ 识 外 国文 字 , 解 外 国语 言 之 人 ” 被 看 作 是 中 国 认 通 , 近 代高 等教 育萌 芽 的标 志 ,开始 时 只授外 语 和汉 文 ,
事 三种 类 型的学 校 。这些 新式 学 堂虽 然数 量少 , 模 规


洋 务 运 动 时 期 高等 科 学教 育 的 萌芽
小 , 自独立 , 带有 浓厚 近代第 一批 新 式专科 学 校 , 国近代 高 等科 学教 育 中 由此发 轫 , 西方 科 学 的传 人 提 供 了 契机 , 为 培养 了一
作 者简 介 : 陈琳 (9 4 )女 , 族 , 夷 学 院 人 文 与 教 师 18- , 汉 武 教育学院 , 究实习员 , 研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等 教 高
育研究。
是 全 国最高 的教 育行 政机 关 , 志 着我 国的高 等教育 标 进入 了创建 和确 立 阶段 。这一 时期 , 等科 学教 育 的 高 课程 设置 、 体制 规模都 有 了很大 的扩展 。例如 , 京师大
日本 , 以定 学 制 ” 主 张省 府 立专 门高 等学 校 和 大学 , , 京 师 设 大 学堂 , 习 内容 主 要是 本 专 业课 程 , 时也 学 同
学 习测 量 、 图绘 、 言文 字等 基础课 程 , 求在 更 深更 语 要
广 的范 围内引进 西学 , 养 中西贯 通 的政 治人 才 。 同 培 时 , 们 将 西 学 进一 步 地 分 为艺 和 政 两部 分 , 者 指 他 前

中国高等教育变迁与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变迁与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变迁与启示导言:目前在我国内地分布着8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75所,中央其他部门所属院校几十所,其余大部分院校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这些高等学府中,有许多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

这些历史绵长的百年学府屹立于象牙塔林,一直都是学子和家长们竞相向往的圣地。

下面就请跟随本专题的脚步,追寻历史的回音,探寻现实的发展,去拜访这些百年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核心提示:大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现代教育发展起步较晚。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有着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情境和路径,本质上是在一个反传统与否定过去的循环之中,而非立基于经验的传承。

它不是中国社会内部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而是在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转换而成,由于政治动荡、社会急剧变革等外在因素,高等教育频繁变化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突出特点。

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难免疑惑:为何今日中国的大学会有如此布局;为何某个大学的某个特定专业具有难以匹敌的办学优势;为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很多院校忙着更名、合并,甚至理工科大学开始兴办文科,打出“恢复传统”的旗号?布局、优势、传统,这些和各大高校休戚相关乃至决定中国高等教育命运的关键问题,我们只有到历史中寻求答案。

美国教育学家卡扎米亚斯说过这样一段话:“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时期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

”或许这句话,用来描述我国百年高校的发展变化,再恰当不过。

中国近代大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这种教育的现代化并不是直接由传统教育的内部需求自然演变而来的,而是在外力的压迫下强行生成的。

我国大学的历史始于清末的“洋务运动”和后来的“维新运动”,前者创建的主要有由著名“洋务派”领军人物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公学”(天津大学前身)和稍后的“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台湾交通大学的前身);后者创建的主要有“京师大学堂及其师范馆”(今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用炮舰打我们;我们后来学会制造炮舰抵抗侵略..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觉悟水平提高了;认识到中国落后不仅仅在器物上;还在制度、文化上;因此有维新运动、革命运动、文化运动相继发生;使反封建斗争不断发展..相反;如果人的素质觉悟没达到应有的水平;反帝反封建都会是无力的;或者可能出现偏差;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有这种因素..现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发展教育;重视人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可以长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近代教育教学实践(3篇)

近代教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

近代教育教学实践,是指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在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与改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近代教育教学实践。

一、教育理念的变革1.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近代以前,我国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地位。

而近代以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育理念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这种转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近代以前,我国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代以来,我国开始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转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育方法的创新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近代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主要包括提问、讨论、案例教学等手段。

2.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近代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教学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学习体验。

三、教育内容的拓展1. 综合课程改革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内容不断拓展,综合课程改革成为重要趋势。

综合课程改革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课程。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近现代,中国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从封建时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中国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与进步。

本文将分析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探讨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近现代教育的萌芽近现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1862年,福建船政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校,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初步发展。

此后,许多洋务学堂和政府学堂相继建立,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鸦片战争后的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教育纲要》,确立了以“以民为本,以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

此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是义务教育的推进。

1921年,国民政府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制度。

这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分配,为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次是教育内容的改革。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文言文教育,开始普及使用现代汉语拼音和现代科学知识。

同时,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得到了发展,为培养高级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再次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1927年,中国实施了高等教育自由招生制度,取消了科举制度。

这一改革不仅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近现代教育的挑战与变革然而,在近现代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变革。

首先是中外合办学校的兴起。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与外国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

这种合办学校的兴起使中国教育受到了西方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教育的包容性问题。

其次是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近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革,这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与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传统的儒家教育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中国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磨砺与改革,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之一。

一、传统儒家教育的困境中国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对德行、礼仪、孝道等传统价值观的培养。

然而,在近代化进程中,传统教育模式面临了一系列的困境。

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其次,传统教育存在严重的精英主义问题,只有少数有财力和地位的人能够接受教育,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再者,传统儒家教育对女性的教育机会非常有限,限制了女性的发展空间。

二、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变革19世纪末,随着中国社会与世界接轨,近代教育开始兴起。

西方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近代教育的兴起使得教育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得以发挥。

近代教育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机会也逐渐扩大,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可能,大量农民和工人子女得以接受教育,这为社会的流动和发展创造了机会。

三、近代教育的挑战与改革虽然近代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近代教育的不平衡发展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城乡教育差距、地区差异等问题仍然存在。

其次,应试教育的独大地位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学生们长时间背诵、刷题,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不利。

再者,教育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也亟待解决,培训班、竞赛班等成为了教育资源的竞争点,使得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受到质疑。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教育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在逐渐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化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在推动教育公平与资源合理分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刘献君房保俊摘要:在近代1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

正是在一系列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

今天,我们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鉴古以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强国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以来,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已百年有余,就时间而言,可谓久已,但是对于一个从零开始,同时背负千年传统文化与思维包袱的新制度发展而言,其实是相当短暂的,若再与欧洲千年发展的经验相比较,这段时间只能归之于过渡时期。

通过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诞生于风雨飘摇之清末、成长于政权更迭之民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表现在大学的发展上,除老牌的北大外,还形成了中大、清华、协和、武大、浙大等一系列名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何以能够在不甚理想的环境中取得如此成就,外部原因如人才储备、社会结构、政府扶持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支撑与引领,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驱力,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无不是理念作用于实践的产物。

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历史回顾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着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情境和路径,这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洋务教育,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主要由政府推动,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及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项目编号:08QG01005、AGA08034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至今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其中涵盖了多个不同的时期和阶段。

这一过程受到了许多因素和影响,其中包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教育政策、大学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逐步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历史背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恰逢中国历史的低谷,列强入侵,国家疲弱不堪,教育和科技发展严重滞后。

1901年,清政府颁布了己未维新变法,通过实行洋务运动,大力发展工业,开发科技。

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5年秦淮书院抱志社成立,是中国近代办学中的开端。

后来又成立了复旦、北洋大学、上海大学等高等学府。

随着护国战争的胜利,这些学府逐渐发展壮大。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高等教育又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许多学校被炸毁,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二、教育政策的演变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与教育政策密切相关。

从清朝的科举制度到近代的新教育制度,再到现代的加入世界教育,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政策。

1.科举制度在清朝时期,所有官员都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而来。

科举制度是以“经义文、策论、会试、殿试”四个环节为主,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智力选拔模式。

但是,这种制度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出现了诸多问题。

它一方面追求的是大量的学问,而非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致力于从基层选拔官员,而高等教育往往需要选拔技术精英和学术秀才,这也是一个矛盾之处。

2.新教育制度新教育制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一制度早在清朝末期就已经提出,但是真正落实起来是在民国时期。

在新教育制度下,教育分为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同时,教育除了政府出资,还有私人和社会组织的投入。

3.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中更是一个质的飞跃。

从大学理念的变迁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从大学理念的变迁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从大学理念的变迁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摘要】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大学理念一直不断演变。

传统大学理念强调文史传统和学术研究,而现代大学理念更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中国,大学理念的变迁主要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也成为必然。

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包括教学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科建设的优化。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呈现出高速发展和不断提升的趋势,未来高等教育改革有望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大学理念、变迁、发展、展望、现代、传统、目标、方向、重要性、中国、现状、未来。

1. 引言1.1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高等教育也是推动社会繁荣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可以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培养人才,更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2 大学理念的演变大学理念的演变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大学所承载的理念和使命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的过程。

在古代,大学的理念主要是强调传授经典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强调“文以载道”的传统教育理念。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的理念也逐渐发生转变,开始注重实用性和专业化培养,强调“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现代大学理念逐渐成为主流。

在中国,大学理念的变迁也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传统时期的大学注重儒学经典的传承和教育功能,强调“敦品致知”的教化目的。

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大学开始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追求卓越和创新。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传统教育体系被彻底颠覆,新兴的教育理念、体系在不断涌现。

这场革命性的教育运动对中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1.教育传统和教育革命传统中国的教育体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对礼仪、道德和文化传统的传承。

学生们被灌输着“读书为治国安邦,教育为国之重任”的观念。

但这种教育体系在近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它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近代教育的革命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育理念,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民主意识的培养和实用技能的训练。

同时,传统教育体系的固化、官僚化也成为了近代教育革命的对立面。

2.教育制度的变革新教育运动首先通过改变教育制度实现了革命。

清朝晚期,中国一些先进的学者、教育家推动教育体制变革,创办了“私立学校”,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先声。

随着清帝国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教育制度也经历了重大改革。

1912年,孙中山创立的国民政府成立了第一所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这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3.尊重个性、注重实用近代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个性的尊重和实用性的强调。

传统教育体系注重能力的评价,而新教育运动则推崇“实用主义”。

教育家陈独秀提倡学生应该拥有“电气灵敏的眼、准确判断的头脑、创造性的头脑”,并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育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1. 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民始终有着重要的意义,古老的语言、经典的著作、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这些传统文化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被替代,此前覆盖在亲情、婚姻、友谊等领域的传统文化信念,也被移除。

这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化融合和传承教育变革使得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成为了必然,同时这种融合还加速了文化的转型。

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

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

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教育思想经历了多次演变,从刚开始的照本宣科到现在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思想及实践上的巨大转变。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以及未来展望两方面探讨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历史演变1.传统教育阶段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主要以“四书五经”为基础,将教育内容浓缩在少量书籍里。

这些书籍完全自成体系,孔子及其早期的学生所著,被称为“国学经典”。

古代中国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倡导“以文化传教育、以教育传道德”的教育理念。

2.改良教育阶段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运动也就随之而来。

为了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中国开始重视知识的发展,对教育进行大力改革。

尤其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有意识地转向教育改良,近现代的教育改革大概可以追溯到晚清光绪年间。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胡适等爱国知识分子推崇西方教育体系,发起了留学运动和维新运动,试图以破除传统教育的种种阻碍为前提,推进教育的现代化。

3.近现代教育阶段近现代教育发展走向包括了“场域多元化”、“课程拓展化”、“知识向现实化”等多种趋势。

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资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优化,学校和教学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化,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区别和特色也变得更加明显。

二、未来展望如今,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的教育历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在未来,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改革的投入,发展更具有前瞻性和创意性的教育思想。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未来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再单纯地重视分数和各种证书,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培养其综合素质。

2.创新教育模式未来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教育模式的创新,尝试“深耕学科,宽展精英”、“引导学习、体验学习”、“协同学习、群体学习”等多种新模式,以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3.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未来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演化及其特点分析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演化及其特点分析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演化及其特点分析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演化是中国现代化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学术知识也开始逐渐被推广。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舞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就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演化与特点进行分析。

一、由西方传来的现代大学教育在近代,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相对成熟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落后和西方文化的强大吸引了大量的留学生前往海外学习,不少留学生将西方的现代大学教育知识引进中国,促进了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

1895年,田纪云、严复、林则徐、康有为等“百日维新”领袖提出了用现代制度来改革国家,同时也提出了办学的思路。

此后,像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一批早期留学生纷纷返回国内,成立了自己的学派和社团,并开办了一些私立大学,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东吴大学堂”等。

这些大学堂基本上都是由早期的新思想派系或教育活动组织创立的,它们办学目的既有传播近代知识,又有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要求。

20世纪初,时任清政府外交代表的胡思敬所举办的育才书院和孙中山主张的党学院,大量采用了西方大学教育体制,并系统地实行了制度改革。

它们对现代大学教育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背景。

二、国家重视大学教育的标志在中华民国时期,对大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

1912年,袁世凯主持国务印制局印制的《大学规程》,正式规定了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

此后,新闻人士吕志摩更是发表《致大学声》,提出了巩固大学重要性的观点。

这些标志着国家意识和大众认识的正面进步。

在教育行政上,近代中国大学教育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集中化。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部,成为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和颁布教育法令的行政机构。

同时,国家还成立了一些大学,如南京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为近代中国的大学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一、清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清朝时期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在官学和书院进行的。

官学是由官方设立的学校,招收官员子弟和士子,培养他们的才能。

书院则是由私人或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学习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文学艺术。

官学和书院在清朝时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只针对一小部分人,普及程度较低。

二、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些变革。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确立了学校教育的自由原则。

同时,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成归国,提出了一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许多现代高等学府相继成立,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新中国政府将教育列为国家发展的优先领域,进行了教育的全面改革。

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成立了许多新学校,同时将原来的士子教育改为全民教育,为更多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许多大学和高等学府相继成立,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

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不断向国际化发展,与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五、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学科设置更加多元化,涵盖了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

同时,高等教育也在拓宽招生渠道,采取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六、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内涵建设。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

这些高校在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术成果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高等教育的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大学理念的发展及其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大学理念的发展及其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摘要: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观等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在西方从纽曼到洪堡再到范海斯,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与服务相结合的大学理念。

而我国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大学理念,经历了蔡元培、梅贻琦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以及形成了西南联大独特的大学理念。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与我国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力求从中获取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有益启示,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理念发展高等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在追求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却变得功利化、庸俗化,这些做法与大学的理念和使命是相违背的。

要改变当前中国高校逐利庸俗的情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建设就必须回归大学理念、重铸大学灵魂。

如此,大学的发展才有可能在利益驱动的浮躁中坚持大学的功能定位。

从而把大学的发展牢固地建基于大学理念之中。

1大学理念的内涵对于大学理念,韩延明作了如下界定: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是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①王冀生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其核心主要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这几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人们对大学总的看法。

②学者刘亚敏认为,大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内部制度以及课程观等微观层面的思想指南,具有强烈而敏锐的时代气息,这也是大学的社会地位逐渐中心化的根本原因。

③综上,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观等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包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及其所持的思想和哲学观念。

大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是大学立校与发展的核心精神。

2大学理念在西方的发展当代著名教育家克拉克·科尔说:“任何地方的大学,都无法超过英国尽量为本科生考虑、德国尽量为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考虑、美国尽可能为公众考虑的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优势和挑战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近年来进入了一个较为蓬勃发展的阶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到2017年,中国累计拥有本科高等教育机构2632所,硕士点60773个,博士点13344个。

并且,中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数目不断创新高,2017年仅本科毕业生就达到了784万人。

这一进步得益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从1978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改革开放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教育制度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在最近十年中,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此时,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不同的机遇。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成就,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教育财政投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财政保障。

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学校的建设提供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资助政策及奖学金的设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高校深造。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中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高校建设,尤其是一流高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校园内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配备先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3.与世界接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向国际化方向拓展。

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世界上的优秀高校保持着联系,相互交流和学术合作,这也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向国外先进经验借鉴和学习。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挑战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1.教育质量问题尽管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2018年中国入围QS全球大学排名中的高校达到了根据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的第四位。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近代的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近代的理念变迁及其启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近代理念变迁及其启示【摘要】理念创新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先导。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的规律表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以史为鉴,遵循科学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基于本土性、合乎目的性、富于创造性,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

【关键词】近代;高等教育理念;统计分析;教育强国一个国家的教育史也是一部追求教育理想、践行教育理念的发展史。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探索与实践,以超常规的速度实现了由乱到治、由弱至兴的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步履迅捷、成就斐然。

当前,国家确立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两个战略目标,形成了两大战略支柱,并适时提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新的历史使命,这意味着,一种新的理念正在打开中国高等教育战略设计的视野。

理念创新是改革的先导,回顾六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演进历程,从历史与现实中把握未来,是探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体系的先决性条件。

一、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法国著名学者涂尔干在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时提出:“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

”[1]这也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取的角度。

笔者认为,六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大致可以改革开放为界,前后划为两大时期,根据理念变迁的特点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包括两次重大历史转向。

第一阶段:1949-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念的初创探索期。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环境的重大变革促使高等教育进行第一次整体转向——从旧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教育,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教育理念体系,强调教育服务政治与培养“专才”。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教育理念与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和工业化建设是相适应的,突出表现为政治意识与教育的嫁接,由此开辟了一个以政治家的策略和理想为主导的时代。

近代中国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近代中国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专门史指导教师:***20030501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简而言之就是传统高等教育向现代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是大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即办学思想,是大学校长通过对时代的理性思考,所形成的对教育理念、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

从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角度来考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发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今天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教育,正确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1862年创立京师同文馆为起点,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即洋务运动时期、维新运动时期、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政府时期。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在中西文化冲击、碰撞、交汇rf|不断变革、更新、转换的历史过程;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借鉴西方教育,改革、更新传统教育,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历史过程。

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著名大学校长在这一历史性变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以其独特的治校理念分别领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起着示范性作用。

他们的办学思想、办学实践和办学业绩,至今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与发展的要求;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直接或间接支配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校长首先应成为教育思想家,应具有科学的治校理念。

关键词:大学校长治校理念高等教育近代化AbstractInbrief,tilemodernizationoftheChinesehighereducationISaeducationtothechangecourseofhistoryfiomthetraditionalhighermodernhighereducation.TheideaonDianagementofaunivers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刘献君房保俊摘要:在近代1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其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政治意识形态是决定因素;历史传承是路径选择;社会需求是直接诱因;由被动模仿到自觉探求是发展轨迹。

正是在一系列高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令世人瞩目。

今天,我们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创新是重要的前提,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鉴古以知今,体现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

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强国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以来,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已百年有余,就时间而言,可谓久已,但是对于一个从零开始,同时背负千年传统文化与思维包袱的新制度发展而言,其实是相当短暂的,若再与欧洲千年发展的经验相比较,这段时间只能归之于过渡时期。

通过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诞生于风雨飘摇之清末、成长于政权更迭之民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表现在大学的发展上,除老牌的北大外,还形成了中大、清华、协和、武大、浙大等一系列名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何以能够在不甚理想的环境中取得如此成就,外部原因如人才储备、社会结构、政府扶持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支撑与引领,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驱力,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无不是理念作用于实践的产物。

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历史回顾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着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情境和路径,这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洋务教育,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及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项目编号:08QG01005、AGA080340)阶段性研究成果。

1本文中近代一词,特指从1898年~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

作者简介:刘献君,男,1945年生,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房保俊,男,1983年生,山东济宁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08级博士研究生。

功利出发、主要由政府推动,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另一方面,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逐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

与欧美相比较,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本质上是在一个反传统与否定过去的循环之中,而非立基于经验的传承。

它不是中国社会内部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而是在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转换而成,由于政治动荡、社会急剧变革等外在因素,高等教育理念的频繁转换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突出特点。

纵观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探索之路。

从1898年到1949年,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1年,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转换,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虽依旧根深蒂固,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已开始逐渐萌发。

第二个阶段从1912年到1927年,由于缺乏统一的中央政府,导致民国前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自由放任,从高等教育理念看,这一时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第三个阶段是从1928年到1949年,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高等教育理念烙上了强烈的国家主义色彩,开始日趋保守。

总体来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理念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多次变迁,但从理念的形成机制看,无外乎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理念的概括和阐释,对大学发展历程和大学观发展的反思与提炼;二是新型理念的生成和提出,是现实社会各种思潮在教育发展中的反应与借鉴。

从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看,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二是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

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将以理念变迁的时间为经度、内涵为纬度、形成机制为线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理念进行一个历史梳理。

下文中,前三个理念回答的是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后三个理念则回答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发展。

1.忠孝为本,经世致用清末,中国高等教育在外力撞击和内力驱动下走上了变革之路,引进西方大学制度。

这一时期以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等为代表的一批近代大学开始建立。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开始实施新学制,新学制从形式上看效仿日本,但究其实质,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就其人才培养的理念来讲,仍是培养能够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卫道之士,使其自觉地遵守圣教之伦纪,既无离经叛道之言,又无犯上作乱之事。

诚如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重订学堂章程折》中所言:“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捭学生心术壹归于存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1】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既有物理、法律、化学、理财等现代西方课程,但经学、史学、掌故等旧式课程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丝毫没有放松。

从毕业生的出路来讲,学校奖励毕业生对其出身的作用与科举无异,如高等学堂毕业生为举人,可授内阁中书、各部司务、知州、知县等官职;分科大学毕业生为进士,可授编修等职,培养目标仍是行政官吏。

甚至在毕业典礼上都烙上了浓厚的忠孝色彩,以京师大学堂招收的第一批速成科学生为例,1907年期满毕业时,在毕业典礼上,全体师生在总监督的率领下分别向“万岁牌”和“圣人位”行三跪九叩礼,毕业证书上还印有光绪皇帝的“整理学风上谕”。

“忠孝为本,经世致用”这一教育理念是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在千年封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结合新政时期对实用人才的现实需求所提出。

忠孝是实施教育之根本,礼法是教育和训练之准则,西学则是致用治生之工具。

这一理念达到了统治者维护“三纲五常”之目的,也满足了传统知识分子“修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之愿望,在当时中国被作为中西文化结合的方式而为许多人所接受。

它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通识为本,协调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开始着手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原则和方针,从国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以培养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主,如在1929年4月所通过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中第四点明确规定:“大学及专门教育,必须注重实用科学,充实学科内容,养成专门知识技能,并切实陶融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

”【2】专才教育固然重要,它能够迅速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但片面狭窄的课程设置,则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严重失调,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

正如曾两次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朱家骅所指出:“一个大学的功能齐全所以要各科系的打通,注重基本的功课,要使大学毕业生具有普通的常识,了解基本的理论”,“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所,其所研究之学科,必须由基础而专门,作有系统之研究,倘轻重倒置,先后失序,轻于基础而重于专门,先于基础而后于专门,则学生先已毛其门径,研究学术,安得有济。

专门学术之研究,就体系而言,决非大学四年之教育所能为功,必待学生于毕业后继续不断作专门之研究,方得有济。

”【3】无独有偶,自1931年始,担任清华大学校长长达17年之久的梅贻琦也是通才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坚持对大学生的通才教育。

他认为,通才大于专才,大学应承担培养通才的任务,而培养专才的任务应由大学中的研究院、各级高中级专门学校以及社会事业本身来承担。

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梅贻琦“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而‘不贵乎有专技之长’,即使是学工程的,对‘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都得知道一点’,否则他就是只能做一个‘高等匠人’,而不能做一个‘完人’。

就会完全变成一个极能干的工人,而不配称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极完美的常识。

”【4】1938年陈立夫出任教育部长,开始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来推行通识教育理念,课程调整原则第二条规定:“先注意于广博基础的培养,文理法各科的基本科目,定为共同必修,然后专精一科,以求合于由博反约之道,使学生不因专门研究而有偏固之弊”【5】。

在具体的实施中,大学各学院第一学年注重基本科目,不分学系,第二学年起分系,第三、四学年视各院系性质酌设实用科目,以为出校后就业的准备。

通识教育的实施,对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方面都有所兼顾,使得大学生的知识不至于狭隘,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术德兼修,文武合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一个阶级、任何一个政党都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以后,就始终把培养具有封建道德品行、政治上能维护国民党统治的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外强入侵,使国民党要员们深感重视文武合一,术德兼修之重要。

蒋介石指出:“现在的教育,忘掉了这个最紧要的道理,文武完全分途,文人不学艺事,武人不知文事,甚至养成重文轻武的习惯,结果各个人最多也只知道一半的道理,因此,也就没有完全的学问,也就没有完全的人格,不能完全尽到他做人的责任。

”【6】具实施过程时,主要是通过在学校中恢复“礼义廉耻”等固有社会之道德教育,以培养健全之人格。

蒋介石还进一步指出,无论为学做人,无论要挽救国家、复兴民族,都要首先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道德。

因此,在教育中,应以养成学生之健全人格为第一要义。

陈立夫指出文武合一的教育目标,文使人人笃行主义,武使人人具备能力。

在推行过程中,最为明显的是在学校中大力推行训育制度与军事化管理,将学生按军队编制进行组织,学校每周三学时进行军事教育课程,每年暑假集中三星期进行严格的军训。

“术德兼修,文武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抗日战争中对动员国民共赴国难、灌输国防观念、养成健壮之体魄很有必要,但利用儒家传统道德宣扬封建思想,托古改制,借助军队训练方法以期管制学生言行,大肆宣扬要使青年学生的“全部生活都合乎礼义廉耻”,要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品德,实则是要实现国民党“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法西斯专制统治,使这一教育理念又带有一定的虚伪性和反动性。

4.教育独立,政学分途早在清朝末年,章太炎即提出了教育独立的设想:“学校者,使人知识精明,道行坚厉,不当隶政府,惟小学与海陆军学校属之,其他学校皆独立。

”【7】其主旨是力求摆脱清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干预,以保证学术和教育的自由发展。

王国维更明确强调:“学术之发达,存乎其独立而已”。

【8】从政治大环境上说,正是由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再到辛亥革命等政治改革的一再失利,使人们看到了政治改革的局限性,教育在改造社会人心方面的优先作用更加突出,20世纪初高等教育因受军阀政治的牵连而变得朝不保夕、政治沦为阻碍教育进步的障碍,这一现实助长了这样一个信念——高等教育必须脱离现实政治的无端干涉、走向独立才有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