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药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药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类型,抗血小板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其治疗中,其中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然而,存在一部分患者对这两种药物产生抗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丢失,严峻影响患者预后。
因此,及早检测抗药性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药性的检测方法、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关键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抗药性、检测1. 前言脑梗死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在临床上需接受多种治疗手段。
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常规的脑卒中治疗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其中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然而,一些患者对这两种药物产生抗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丢失,严峻影响患者预后。
因此,及早检测抗药性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药性检测方法2.1 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功能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抗药性检测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体外试验,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反映血小板活性及对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产生抗药性。
血小板功能检测包括全血凝血时间检测、激动试验检测、血小板凝聚率检测、血小板释放率检测等多种方法。
2.2 基因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不息进步,基因检测在抗血小板药物抗药性检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当前有许多与血小板功能相关的基因已被发现,而这些基因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抗药性有关。
例如,P2RY12、ITGB3基因等。
利用PCR、基因芯片等技术,可以检测相关基因是否存在突变等异常现象,为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时提供参考。
3. 反抗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机制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抑止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抑止血小板的功能。
其中,拜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止血小板COX-1酶和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缩减血栓的形成;而氯吡格雷则是通过抑止P2Y12受体的功能,阻止ADP作用于血小板上的P2Y12受体,缩减ATP的释放,从而达到抑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摘要】目的:检测入组患者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阿司匹林用药相关基因多态性,以便根据不同基因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为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方法经验。
方法:运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入组患者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阿司匹林用药相关基因多态性。
结果:根据不同基因型及其意义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
结论:本研究通过抗血小板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最终显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对照组。
【关键词】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58-02为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本研究运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入组患者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CYP2C19*2 CYP2C19*3、PON1)、阿司匹林用药相关基因(GP IIIaPI A2、PEAR1、PTGS1)多态性,以便根据不同基因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旨在为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方法经验。
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2016年7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老年病科就诊的临床资料齐全的首发未经过治疗的老年(65岁以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1例,其中个体化治疗组50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用药种类及剂量),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78.56±7.61岁;传统治疗对照组21例(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或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80.00±7.69岁。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配制NH4Cl稀释液、50uLSNP分析保存液、相应编号的耀金分试剂(北京华夏时代基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因分析仪(北京华夏时代基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作为主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
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
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片、肠溶胶囊、泡腾片和栓剂等多种剂型,以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形成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各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设备、新方法也应用到了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中,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1国内外药典中阿司匹林原料药的质量检测1.1鉴别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阿司匹林加水煮沸、水解生成的水杨酸能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紫堇色络合物进行鉴别。
美、英、日药典也用类似方法鉴别。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煮沸、水解生成水杨酸钠。
放冷后,加过量的稀硫酸析出水杨酸的白色沉淀并释放醋酸。
BP (1993年)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按上述操作生成的水杨酸经水洗、干燥后测定熔点。
JP规定在滤除水杨酸沉淀后,再加乙醇和硫酸,加热产生乙酸乙酯的香味。
3)红外光谱法鉴别。
1.2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阿司匹林应检查溶液的澄清度、游离水杨酸、易炭化物、炽灼残渣和重金属。
水杨酸是从原料带来的杂质或水解产生的杂质,加稀硫酸铁铵指示液显色后,用比色法检查,《中国药典》规定其限量为0.1%。
BP(1993年)规定水杨酸的限量为0.05%。
除上述检查项目外,BP(1993年)还检查有关物质,以控制酚类杂质的限量。
酚类是可能存在于水杨酸中的杂质。
BP在水杨酸的检查中未检查酚类,故在此处检查。
USP还根据国情检查氯化物(限量为0.014%)、硫酸盐(限量为0.04%)和有机挥发性杂质。
GP1BA、PTGS1、LTC4S、ITGB3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阿司匹林使用
㊃论 著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9455.2024.07.014G P 1B A ㊁P T G S 1㊁L T C 4S ㊁I T G B 3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阿司匹林使用*冯 淳1,姚 杨2,甄拴平1,王 慧1,赵家骏3,王 华1ә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检验科,陕西宝鸡,721001;2.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陕西宝鸡721004;3.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陕西宝鸡721001摘 要:目的 对陕西宝鸡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与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率㊂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阿司匹林药物相关的4个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 α多肽(G P 1B A )基因㊁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 T G S 1)基因㊁白三烯C 4合酶(L T C 4S )基因㊁糖蛋白Ⅲa (I T G B 3)基因]进行检测,然后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㊂结果 各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 a r d y -W e i n b e r g 平衡定律,G P 1B A c .482C >T 基因型分布频率C C>C T>T T ,I T G B 3c .176T>C 基因型分布频率T T>T C>C C ,P T G S 1c .-842A>G 基因型分布频率A A>A G>G G ,L T C 4S c .-444A>C 基因分布频率A A>A C >C C ;不同性别㊁年龄的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 对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辅助性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㊂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阿司匹林;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 α多肽基因;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基因;白三烯C 4合酶基因; 糖蛋白Ⅲa 基因; 个体化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 44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7-0929-05G P 1B A ,P T G S 1,L T C 4S a n d T G B 3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t e s t i n g f o r g u i d i n g a s p i r i n u s e *F E NG C h u n 1,Y A O Y a n g 2,ZH E N S h u a n p i n g 1,WA N G H u i 1,Z HA O J i a j u n 3,WA N G H u a 1ә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B a o j i M u n i c i p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B a o j i ,S h a a n x i 721001,C h i n a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p r o d u c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B a o j i M u n i c i pa l M 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C a r e H o s p i t a l ,B a o j i ,S h a a n x i 721004,C h i n a ;3.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l o gi c M e d i c i n e ,B a o j i M u n i c i p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B a o ji ,S h a a n x i 72100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fg e n o t y p e s o f a s p i r i n d r u g -r e l a t e d g e n e s i n B a o j i a r e a o f Sh a a n xi ,a n d t o d e f i n i t e t h e m u t a t i o n r a t e o f a s p i r i n d r u g-r e l a t e d g e n e s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475i n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 g a s p i r i n t r e a t m e n t i n t h e c a r d i o l o g i c m e d i c i n e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a o j i M u n i c i p a l H o s p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f r o m J a n u a r y 2022t o M a y 2023w e r e s e l e c t e d .T h e f o u r g e n e s r e l a t e d t o a s pi -r i n d r u g s (G P 1B A g e n e ,P T G S 1g e n e ,L T C 4S g e n e ,I T G B 3g e n e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t h e t i m e -o f -f l i gh t 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e r ,a n d t h e n t h e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o f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e s u l t s w a s a n a l yz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f r e q u e n c y o f e a c h g e n e w a s i n l i n e w i t h H a r d y -W e i n b e r g e q u i l i b r i u m r u l e ,G P 1B A c .482C >T g e n o t y p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f r e q u e n c y C C >C T>T T ,I T G B 3c .176T>Cg e n o t y p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T>T C >C C ,P T G S 1c .-842A>G g e n o t y p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f r e q u e n c y A A>A G>G G ,L T C 4S c .-444A>Cg e n o t y p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A>A C>C C .T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g e n o t y p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d if f e r e n tg e n d e r s a n d a -g e s .C o n c l u s i o n A s p i r i n d r u g -r e l a t e d g e n e t e s t i n g f o r th e p a ti e n t s w i t h a s p i r i n d r u g tr e a t m e n t c o u l d p r o v i d e t h e a u x i l i a r y g u i d a n c e f o r c l i n i c i a n s t o f o r m u l a t e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t r e a t m e n t r e gi m e n f o r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h i c h h a s a n i m po r t a n t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K e y w o r d s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 a s p i r i n ; G P 1B A g e n e ; P T G S 1g e n e ; L T C 4S g e n e ; I T G B 3g e n e ;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t r e a t m e n t心脑血管缺血事件二级预防的主要障碍是高血小板反应(H T P R ),而引起H T P R 的主要原因之一为㊃929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7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pr i l 2024,V o l .21,N o .7*基金项目: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021-42)㊂ 作者简介:冯淳,男,技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㊂ ә通信作者,E -m a i l :1020329451@q q.c o m ㊂阿司匹林抵抗(A R )[1]㊂阿司匹林在临床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被广泛使用[2],临床发现部分血栓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后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再次出现血栓[3],从而引起预后不良,因而有必要对引起患者A R 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完善的药物治疗方案㊂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 α多肽(G P 1B A )基因㊁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 T G S 1)基因㊁白三烯C 4合酶(L T C 4S )基因㊁糖蛋白Ⅲa (I T -G B 3)基因的异常表达会通过活性㊁功能等对血小板产生影响[4-5]㊂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近年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资料,探讨G P 1B A ㊁P T G S 1㊁L T C 4S ㊁I T G B 34种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临床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意义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 20130087)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其中男322例㊁女153例,平均年龄(66.3ʃ10.7)岁㊂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㊂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㊂1.2 方法 先对临床送检的患者全血标本进行核酸提取,然后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 C R )对目的基因进行体外扩增,最后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扩增产物中的药物基因位点进行检测㊂全血基因组D N A 提取: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的乙二胺四乙酸(E D T A )抗凝血2m L ,利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的N P 968-C 型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全血基因组D N A 提取试剂盒(20T /盒)提取全血基因组D N A ,并用T h e r m o F i s h e r 公司的N a n o D r o p On e 检测D N A 水平,将D N A 水平ȡ10μg /μL 的标本贮存于-20ħ冰箱待测㊂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浙江迪谱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的D P -T O P 飞行时间质谱仪及其配套的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试剂(心血管药物基因检测试剂盒,384T /盒),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基因检测位点主要包括G P 1B A c .482C>T ㊁I T G B 3c .176T>C ㊁P T G S 1c .-842A>G ㊁L T C 4S c .-444A>C ㊂抽取随机标本对阿司匹林药物相关4个基因位点使用S a n g e r 测序技术进行验证:使用4组引物对4个位点进行P C R 扩增,外送至浙江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㊂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㊂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飞行时间质谱平台与S a n ge r 测序法检测结果比较 分别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仪与一代测序仪,抽取随机样本进行阿司匹林药物相关4个基因位点检测(G P 1B A c .482C >T ㊁I T G B 3c .176T>C ㊁P T G S 1c .-842A>G ㊁L T C 4S c .-444A>C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㊂见图1㊂注:箭头所指为飞行时间质谱与一代测序检测结果一致处㊂图1 4个基因位点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结果2.2 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型分布频率 475例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患者,药物基因分布如表1所示,㊃039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7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pr i l 2024,V o l .21,N o .7其中G P 1B A c .482C >T 基因型分布频率C C >C T >T T ,I T G B 3c .176T>C 基因型分布频率T T>T C >C C,P T G S 1c .-842A>G 基因型分布频率A A>A G >G G ,L T C 4S c .-444A >C 基因型分布A A >A C >C C㊂2.3 阿司匹林药物相关等位基因分布频率 475例患者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见表1㊂各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 a r d y -W e i n b e r g 平衡定律㊂表1 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n (%)]基因位点分布频率G P 1B A c .482C >T基因型C C429(90.32)C T46(9.68)T T0(0.00)等位基因C 904(95.16)T46(4.84)I T G B 3c .176T>C基因型T T 469(98.74)T C 6(1.26)C C 0(0.00)等位基因T 944(99.37)C6(0.63)P T G S 1c .-842A>G基因型A A 470(98.95)A G 5(1.05)G G 0(0.00)等位基因A945(99.47)G5(0.53)L T C 4S c .-444A>C基因型A A 336(70.74)A C130(27.37)C C9(1.89)等位基因A 802(84.42)C148(15.58)2.4 不同性别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分布情况 对322例男性患者和153例女性患者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型分别进行分析,不同性别的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2㊂2.5 不同年龄段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分布情况 将47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为<55岁(72例)㊁55~70岁(218例)和>70岁(185例),发现不同年龄组的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㊂表2 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与性别的关系[n (%)]基因位点性别n 基因型分布频率χ2PG P 1B A c .482C >T男322C C 287(89.13)0.5570.456T T 35(10.87)女153C C142(92.81)T T 11(7.19)I T G B 3c .176T >C男322T T 320(99.38)0.2550.614T C2(0.62)女153T T 149(97.39)T C 4(2.61)P T G S 1c .-842A >G男322A A 319(99.07)<0.01>0.999A G 3(0.93)女153A A 151(98.69)A G 2(1.31)L T C 4S c .-444A >C男322A A 229(71.12)2.0090.366A C 90(27.95)C C 3(0.93)女153A A 107(69.94)A C 40(26.14)C C6(3.92)表3 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与年龄的关系[n (%)]基因位点基因型基因型分布频率<55岁组(n =72)55~70岁组(n =218)>70岁组(n =185)χ2PG P 1B A c .482C >TC C64(88.89)195(89.45)170(91.89)0.6670.717C T8(11.11)23(10.55)15(8.11)I T G B 3c .176T>CT T 71(98.61)217(99.54)181(97.84)2.7930.247T C1(1.39)1(0.46)4(2.16)P T G S 1c .-842A>GA A 71(98.61)215(98.62)184(99.46)<0.01>0.999A G 1(1.39)3(1.38)1(0.54)L T C 4S c .-444A>CA A 46(63.89)155(71.10)135(72.97)4.2500.373A C 25(34.72)60(27.52)45(24.33)C C 1(1.39)3(1.38)5(2.70)㊃139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7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pr i l 2024,V o l .21,N o .73讨论阿司匹林作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以通过乙酰化血小板C O X-1的丝氨酸529位点,阻止花生四烯酸进入酪氨酸385处酶的催化部位,进而抑制血小板依赖性血栓素A2的形成,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6-8]㊂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已经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广泛使用[9],但是有5%~45%患者存在A R[10],A R发生的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报道指出A R与细胞及遗传等因素有关[11]㊂G P1B A基因编码的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G P1b)是由两个二硫键连接的α和β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12]㊂G P1B A作为糖蛋白抗体可以对血小板细胞膜产生针对性作用,该基因异常会影响血小板的活性㊁免疫性及功能等[13]㊂G P1b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和α-凝血酶的主要受体,其α和β亚基可以和血小板糖蛋白Ⅸ㊁血小板糖蛋白Ⅴ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G P1b-Ⅸ-Ⅴ),该复合物与VW F结合促进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下膜的黏附,并且还启动血小板内信号传导,促进血小板活化㊁止血或形成血栓[14]㊂研究发现G P1B A基因145T h r突变为M e t(即5792C>T)后对阿司匹林敏感性增强,A R发生风险降低[15]㊂本研究结果显示,475例患者中,C C基因型429例(90. 32%)㊁C T基因型46例(9.68%),等位基因C占95.16%㊁T占4.84%,表明G P1B A基因在本地区人群中大多数为野生纯合型C C,即A R风险增加,临床应该关注患者G P1B A基因型进而实现精准用药治疗㊂I T G B3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受体,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表面,有调节细胞黏附㊁凋亡㊁迁移和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连接的功能[16],I T G B3可以诱导血小板生成素活化,激活造血干细胞(H S C)并维持其活性,促进血小板合成,当血小板受到活化刺激后,G PⅡb/Ⅲa复合物就会发生空间构型改变从而暴露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部位,促进血小板聚集[17]㊂G PⅡb/Ⅲa 是血小板㊁血栓形成的共同通路,然而不同个体血小板表面受体表达存在差异,尤其是I T G B3基因突变后会导致A R㊂I T G B3基因r s5981(P1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 R有关,基因突变后引起药效下降甚至无应答[18]㊂本研究中,I T G B3基因T T型有469例,占98.74%,T C型有6例,占1.26%,说明该基因位点在本地区人群中大多数是阿司匹林低抵抗型,对于少数药物高抵抗者建议临床选用不受I T G B3基因多态性影响的抑制血小板药物,如血栓通等㊂P T G S1活性部位第530位丝氨酸乙酰化后抑制花生四烯酸与乙酰位点结合,进而阻止血栓素A2合成,这是阿司匹林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之一[19-20]㊂P T G S1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其蛋白构象有所影响,其通过引起启动子连接部位变化及氨基酸替换,影响内显子和外显子功能,进而使其对阿司匹林产生抑制作用㊂P T G S1基因突变会催化前列腺素I2生成异常,导致血管收缩㊁血小板聚集,进而影响阿司匹林治疗效果[21-22]㊂本研究的475例患者中,A A基因型占98.95%,A G基因型占1.05%,说明本地区P T G S1基因突变率较低,但是单基因单核苷酸突变并不足以说明体内整个药物代谢过程,还应该对药物代谢过程中的其他基因从整体过程全面研究㊂L T C4S是半胱酰白三烯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半胱酰白三烯广泛参与多种炎症病理过程,是很强的炎症介质,半胱氨酰白三烯能激活半胱酰白三烯受体1和受体2,改变内皮细胞通透性以及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介导平滑肌痉挛㊁微血管渗透等㊂L T C4S c.-444A>C突变会增加冠状动脉的钙含量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该基因位点突变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3]㊂研究表明L T C4S基因-1072A A 可以增加脑血管的患病风险,相反444C C可以降低脑血管患病风险[24]㊂本研究发现L T C4S基因C C型仅占1.89%,C等位基因频率为15.58%,说明本地区人群中低风险基因型占比很少,所以应该以基因检测作为精准诊疗的基础㊂本研究针对本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4种基因进行了分型,发现基因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会导致药物代谢的个体化差异㊂因此,对患者进行药物基因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相关治疗提供辅助性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㊂而且本研究所涉及的阿司匹林药物相关4个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杨公强[25]报道的枣庄地区相关基因分布相似,但与刘少波等[26]报道的东莞地区以及钱剑宁[27]报道的肇庆地区基因分布有所不同㊂阿司匹林药物相关的这4种基因分布是否具有南北方差异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型分布的地区与种族差异性研究,并建立本地区相关基因数据库,为本地区的精准诊疗㊁精准用药提供参考㊂人体内药物代谢过程较为复杂,后续也需要更加完整㊁全面的关键基因来解释个体化用药差异,为精准医疗提供理论基础㊂致谢:浙江迪谱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朱雨晨女士对本文提供的帮助㊂参考文献[1]F I O L A K I A,K A T S A N O S A H,K Y R I T S I S A P,e t a l.H i g h o n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t e l e t r e a c t i v i t y t o a s p i r i n a n d c l o p i-d o g re l i n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㊃239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7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4,V o l.21,N o.7a n a l y s i s[J].J N e u r o l S c i,2017,376:112-116.[2]P O L Z I N A,D A N N E N B E R G L,S C HN E I D E R T,e t a l.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a s s a y i n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a s p i r i n a n t i-p l a t e l e t e f f e c t s[J].P h a r m a c o l o g y,2019,103(1/2):23-29.[3]F E R R E I R A M,F R E I T A S-S I L V A M,A S S I S J,e t a l.T h ee m e r g e n t p h e n o m e n o n of a s p i r i n r e s i s t a n c e:i n s igh t s f r o m g e n e t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u d i e s[J].P h a r m a c o g e n o m i c s,2020, 21(2):125-140.[4]楚明明,王强,张喆,等.西南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效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9,28(18):15-17.[5]李雪红.G PⅢa基因缺失/插入致血小板无力症家系调查并基因缺陷文献复习[D].南昌:南昌大学,2021.[6]F I N N E R A N M M,G O N Z A L E Z-B R OWN V M,S M I T HD D,e t a l.O b e s i t y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y a s p i r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h i g h-r i s k p r e g n a n t w o m e n t r e a t e d w i t h l o w-d o s e a s p i r i n[J].A m J O b s t e t G y n e c o l,2019,220(4):385.e1-385.e6.[7]Z HA O Y X,Y A N G S J,WU M.M e c h a n i s m o f i m p r o v i n ga s p i r i n r e s i s t a n c e:b l o o d-ac t i v a t i n g h e r b s c o m b i n ed w i t h a s p i r i n i n t re a t i n g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J].F r o n t P h a r m a c o l,2021,12:794417.[8]S C H RÖR K.A s p i r i n a n d p l a t e l e t s:t h e a n t i p l a t e l e t a c t i o n o f a s p i r i n a n d i t s r o l e i n t h r o m b o s i s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p r o p h-y l a x i s[J].S e m i n T h r o m b H e m o s t,1997,23(4):349-356.[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10]C HA D HA D S,S UMA N A B,K A R T H I K E Y A N G,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o f a s p i r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A s i a n-I n d i a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t a b l e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J].C a t h e t e C a r d i o-v a s c I n t e r v,2016,88(4):E126-E131.[11]R E V I A K I N E I.N e w h o r i z o n s i n p l a t e l e t r e s e a r c h:u n d e r-s t a n d i n g a n d h a r n e s s i n g p l a t e l e t f u n c t i o n a l d i v e r s i t y[J].C l i n H e m o r h e o l M i c r o c i r c,2015,60(1):133-152.[12]B E R N D T M C,G R E G O R Y C,K A B R A L A,e t a l.P u r i f i-c a t i o n a nd p re l i m i n a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f t h eg l y c o p r o-t e i n I b c o m p l e x i n th e h u m a n p l a t e l e t m e m b r a n e[J].E u r J Bi o c h e m,1985,151(3):637-649.[13]常升,王铭,奚志,等.A T1R及M C P-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6):1448-1452.[14]杨秀峰,刘净,乔馨,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抵抗阿司匹林干预与G P1B A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8):1251-1253.[15]MA T S U B A R A Y,MU R A T A M,WA T A N A B E G,e t a l.E n h a n c i n g e f f e c t o f t h e145M e t a l l e l e o f G P I b a l p h a o np l a t e l e t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o a s p i r i n u n d e r h i g h s h e a r c o n d i t i o n s [J].T h r o m b H a e m o s t,2008,123(2):331-335.[16]UM E MO T O T,MA T S U Z A K I Y,S H I R A T S U C H I Y,e ta l.I n t e g r i nαvβ3e n h a n c e s t h e s u p p r e s s i v e e f f e c t o f i n t e r-f e r o n-γo n h e m a t o p o i e t i c s t e m c e l l s[J].E M B O J,2017, 36(16):2390-2403.[17]杨承志,李再利,孟新颜.血栓通与阿司匹林对I T G B3基因多态性药物抵抗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5):493-496.[18]K N OW L E S J W,WA N G H,I T A K U R A H,e t a l.A s s o c i-a t i o n o f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i n p l a t e l e t a n d h e m o s t a s i s s y s t e mg e n e s w i t h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A m H e a r t J, 2007,154(6):1052-1058.[19]S C HWA R Z B A C H S V,M E L O C F,X A V I E R P L P,e ta l.M o r p h i n e,b u t n o t m e t h a d o n e,i n h i b i t s m ic r o s o m a lp r o s t a g l a n d i n E s y n t h a s e-1a n d p r o s t a g l a n d i n-e n d o p e r o x-i d e s y n t h a s e2i n l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s t i m u l a t e d h o r s e s y-n o v i o c y t e s[J].B i o c h i m i e,2019,160:28-33. [20]刘盈盈,易兴阳,王淳,等.C O X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西部医学,2019,31(6):883-888.[21]S I V A P A L A R A T N AM S,M E L I S S A H,L E N T A I G N EC,e t a l.C o n g e n i t a l a s p i r i n-l i k e d e f e c t a s a r e s u l t o f a u t o-s o m a l r e c e s s i v e v a r i a n t s i n P T G S1[J].B l o o d,2018,132(S1):1156.[22]许海宁,秦润祥,李俊飞,等.P T G S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抗血栓疗效的相关性[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1,28(6):646-650.[23]邓淑敏.C Y P4F2㊁C Y P4A11及L T C4S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24]F R E I B E R G J J,T Y B J A E R G-HA N S E N A,S I L L E S E NH,e t a l.P r o m o t o r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i n l e u k o t r i e n e C4s y n-t h a s e a n d r i s k o f i s c h e m 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J].A r t e r i o s c l e r T h r o m b V a s cB i o l,2008,28(5):900-996.[25]杨公强.枣庄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相关药物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3,21(4):53-57. [26]刘少波,黄灿,钟婉平,等.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1,31(10):79-83.[27]钱剑宁.P T G S1㊁L T C4S㊁G P1B A基因多态性与肇庆地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阿司匹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8):181-183.(收稿日期:2023-09-22修回日期:2023-11-28)㊃339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4月第21卷第7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p r i l2024,V o l.21,N o.7。
药物基因检测位点及意义
病,高血压、脑卒中、偏头痛、痴 呆、动脉硬化、静脉血栓、精神疾
病,胎儿发育异常等。
01CYP2C19*2(G>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2 型,代谢酶
02CYP2C19*3(G>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3 型,代谢酶
1、 治疗胃食管反流、胃溃疡、根 除 H.pylori 等,PM 、IM 疗效好;
胰岛素 霉酚酸酯 他克莫司 环孢素 A
126IRS1(C>T) 胰岛素受体底物 1,靶点
T 等位基因者,胰岛素抵抗 检测胰岛素抵抗
85IMPDH2(7766A>G) 肌苷 5'-单磷酸脱氢酶 2,靶点 (用免疫抑制剂,需测)
98UGT1A8*2(518C>G) UDP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1家族,多 肽 A8 的 *2 型,代谢酶 (脏器移植患者,可选择性检测) 94TNF- α (308G>A)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308位点,药物 效应基因 (脏器移植患者,选择检测)
阿司匹林的制备与其含量测量
少量冰 水洗涤
收集滤液
盐酸 冷却析晶 少量冰 减压 烘干
酸化
水洗涤 抽滤
晶体
2.1.3 注意事项: (1、)加入浓硫酸时一定要充分振摇,否则水杨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会生成副产
物水杨酰水杨酸酯等。
(2、)仪器要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
139-140℃馏分。
(3、)反应过程温度需控制在 70-80℃左右(水温控制在 90℃左右),温度过高
会加快副反应的进行。 2.1.4 产品产率计算:
理论上阿司匹林的质量:m=m 水杨酸/M 水杨酸*M 阿司匹林=4/152*198=5.2g 实际阿司匹林的质量:m=0.6347g 产率%=0.6347/5.2=12.18%
2.2 阿斯匹林的鉴定——外观、熔点及纯度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数据:
1.2 阿司匹林合成反应原理
COOH
OH + (CH3CO)2O
H+
水杨酸
1.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反应原理
COOH
OCOCH3 + CH3COOH
阿司匹林
第2页
阿司匹林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指导教师:赵老师、王老师
COOH
+
OCOCH3
NaOH
COONa + +
OCOCH3
第5页
阿司匹林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指导教师:赵老师、王老师
(2)、临近终点时,应轻轻摇晃至溶液置粉红色并持续 15s 不褪色。
(3)、控制水浴加热温度及时间,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2.2.5 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1
2
m 阿司匹林/g
0.2021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分析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分析刘磊磊;叶民;丁新生【摘要】目的分析CYP2C19、GPⅢa、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共159例患者基本信息,检测CYP2C19、GPⅢa 、PTGS1、GP1BA基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5.32 ± 12.71)岁,其中男 112例(70. 4%),女 47例(29. 6%).CYP2C19*2G681A基因中 GG 58例(36.5%),GA 82例(51.6%),AA 19例(11.9%);CYP2C19*3G636A分型:GG 141例(88.7%),GA 18例(11.3%);CYP2C19*17C806T分型:CC 155例(97.5%),CT 4例(2.5%);GPⅢa基因:TT 157例(98.7%),TC 2例(1.3%);PTGS1基因:AA 159例(100%);GP1BA基因CC 136例(85.5%),CT 23例(14.5%).除PTGS1外,余基因型的频率没有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型:氯吡格雷超快代谢者2例(1.3%),快代谢者47例(29.6%),中间代谢82例(51.6%),慢代谢者28例(17.6%);阿司匹林抵抗型2例(1.3%),敏感型157例(98.7%).结论基因型分型提示氯吡格雷慢代谢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抵抗型.%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polymorphisms ofCYP2C19,GPⅢa,PTGS1,GP1BA genes.Method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159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7 to November 2017 was collected. CYP2C19、GPⅢa、PTGS1、GP1BA gene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65.32+12.71)years old,including 112 men (70.4%)and 47 female (29.6%). As for the CYP2C19*2G681Apolymorphism,there were 58 GG-genotype carriers,82 GA-genotype carriers and 19 AC-genotype carriers. For theCYP2C19*3G636Apolymorphism,there were 141 GG-genotype carriers and 18 GA-genotype carriers,for the CYP2C19*17C806Tpolymorphism,therewere 155 CC-genotype carriers and 4 CT-genotype carriers. For the GPⅢa polymorphism,the TT genotype had 157 carriers,and the TC genotype had two carriers. For the PTGS1 polymorphism,there were 159 AA-genotype carriers.For the GP1BA polymorphism,the CC genotype had 136 carriers and the CT genotype had 23 carriers. The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fitted the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for all the polymorphisms,except those of PTGS1.Phenotypes:there were 2 clopidogrel ultra metabolizer (1.3%),47 extensive metabolizer (29.6%),82 intermediate metabolizer (51.6%),and 28 poormetabolizer (17.6%). For aspirin,2 resistance (1.3%)and 157 sensitive (98.7%).Conclusion Clopidogrel poor metabolize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spirin resistance.【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31)006【总页数】4页(P414-417)【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作者】刘磊磊;叶民;丁新生【作者单位】210019 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神经内科;210019 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神经内科;210019 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3近年来,卒中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四大病因,是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疾病,其中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80%左右[1]。
阿司匹林的制备与其含量测量
3.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 由上述可知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为 88.98%。
3.3.1 分析原因: (1)、加热过程中,酚酞的颜色会随着加热时间而逐渐变浅,在滴定过程时没 有对酚酞指示剂进行调节,导致误差。 (2)、在操作过程中读取数据时,存在一定的读数误差。
会加快副反应的进行。 2.1.4 产品产率计算:
理论上阿司匹林的质量:m=m 水杨酸/M 水杨酸*M 阿司匹林=4/152*198=5.2g 实际阿司匹林的质量:m=0.6347g 产率%=0.6347/5.2=12.18%
2.2 阿斯匹林的鉴定——外观、熔点及纯度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数据:
1.2 阿司匹林合成反应原理
COOH
OH + (CH3CO)2O
H+
水杨酸
1.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反应原理
COOH
OCOCH3 + CH3COOH
阿司匹林
第2页
阿司匹林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指导教师:赵老师、王老师
COOH
+
OCOCH3
NaOH
COONa + NaOH 加 热 OCOCH3
COONa
+
OCOCH3
关键词: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含量测定 两步滴定法 显色反应
1.前言:
1.1 阿司匹林的概述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1898 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通过 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 年德国拜尔仁厂正式生产这种 药品,取商品名为 Aspirin(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 2-(乙酰氧 基)苯甲酸,又名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分子式为 C9H8O4 结构式为
阿司匹林精准治疗指南
阿司匹林的精准治疗20150425阿司匹林单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联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支架血栓的发生等。
一、阿司匹林基因位点:1、GPIIIaPlA1/A22、PEAR13、PTGS14、GP1BA5、GSTP16、LTC4S二、警告:1、LTC4S:AC、CC基因型,使用阿司匹林发生荨麻疹的风险较高。
建议不用阿司匹林。
2、GSTP1:GG和AG型,使用阿司匹林,消化道出血风险较高,建议不用阿司匹林。
3、易出血人群,消化系统溃疡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肝肾功能衰竭,痛风患者禁用阿司匹林4、妊娠期后三个月禁用。
5、同时使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会加重粘膜刺激造成出血等不良反应。
6、服药期间禁止饮酒或摄入酒精。
三、出具个体化治疗报告时,还应注意:阿司匹林个体化治疗,在临床常面临以下情况:报告结尾,还应写明以下两点:1、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2、本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四、阿司匹林单药个体化治疗建议(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1、在无阿司匹林抵抗的前提下,可使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但需高度关注出血风险。
尤其是消化系统出血(应根据既往史、GSTP1基因及临床反应判断)。
2、如存在出血高危因素(如既往出血史、GSTP1基因的GG和AG型、严重贫血、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低、低白蛋白血症或低凝血因子血症者),则:(1)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但需关注不同基因型对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或换用双嘧达莫;(2)联合使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或使用H2受体阻断剂如法莫替丁或PPI类药物(如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应建议使用雷贝拉唑)。
3、上述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五、阿司匹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建议(一)如基因未发生突变,可按正常剂量使用。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以及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药物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基因多态性检测有望成为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重点关注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患者风险。
这一研究为个性化医疗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高危脑梗死治疗、有效性研究、药物代谢、指导作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危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病变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导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危害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在高危脑梗死的治疗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治疗,具有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再梗塞风险等作用。
不同个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存在差异,这部分差异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座上至少有两种等位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高于1%。
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基因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转运蛋白基因、炎症基因等。
基因多态性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代谢速率、药物的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基因多态性检测作为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高危脑梗死患者时选择最优的药物和剂量,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基因多态性检测在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正在逐渐被认识和重视。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探讨其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在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中药物代谢酶活性及药物作用的差异,以期能够通过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基因检测报告 pdf
基因检测报告
尊敬的客户,
我们非常荣幸地为您呈现这份详细的基因检测报告。
这份报告是基于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手段,全面解读您体内基因的信息,为您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一、基因检测概述
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个体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及其变异情况,评估个体的遗传信息,预测其可能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以及评估其对特定药物的反应。
本报告主要检测了与常见疾病和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变异。
二、基因变异解读
BRCA1/2基因变异:检测到您携带BRCA1/2基因变异,这可能增加您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乳腺和卵巢检查,并考虑采取预防性手术。
APOE基因变异:您携带APOE e4等位基因,这可能增加您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考虑参加认知训练活动。
ACE基因变异:检测到您携带ACE基因的DD型,这可能增加您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并考虑使用ACE抑制剂药物。
三、药物反应评估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我们对您可能对某些药物的反应进行了评估。
对于阿司匹林、华法林和氯吡格雷等常用药物,您的基因型提示您可能对它们的反应良好。
然而,对于他汀类药物,您的基因型提示您可能对其有不良反应的风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四、结论与建议
本报告提供了您基因变异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预测您可能面临的风险和疾病趋势。
对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及应用
对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及应用钱豪英,李榕,后晓群,蔡沁雯,周剑斌,舒薇*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上海200070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给药、安全用药及指导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5〜8月的药物基因检测报告,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后,在阿司匹林使用患者中,21例(12.14%)更换了治疗方案,3例(1.96%)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在氯吡格雷使用患者中,95例(58.28%)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及药物更换;在华法林使用患者中,2例(18.18%&进行了剂量调整;在他汀类药物使用患者中,5例(4.88%)进行了剂量限制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卡马西平使用患者中,3例(37.5%)需要警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并更换治疗药物。
结论: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开展必要的药学服务,予以指导临床用药,并促进个体化用药$关键词药物基因检测;临床药师;个体化用药中图分类号R96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806(2020)06-438-05国家卫计委在2012年发布的《临床药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中,提出药学部门应对临床开展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和指导叫临床药师可以对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内容包括药物相关基因突变与治疗药物药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由此将解读结果提供给临床并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预警药物不良反应。
为了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基因检测工作中的作用以及该检测在药物个体化用药治疗中的意义,现将本院临床药师参与解读的2019年一时段的429例药物基因检测报告作回顾性统计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5~8月本院临床药师参与解读的药物基因检测报告病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查阅实施药物基因检测患者的解读报告,分别归纳患者的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药物开展基因检测的总体情况,包括检测品种数、检测例次、科室分布情况、患者基因型分布等& 1.3基因检测本院与上海美吉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该公司的标准化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实验室”,作者简介钱豪英,男,主管药师E-mail:qhy_fox@P通讯作者舒薇,女,主任药师E-mail:收稿日期2020-07-01修回日期2020-08-27和该实验室配备的Applied Biosystems3730XL DNA Analyzer检测仪进行药物相关的基因检测。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阿司匹林抵抗基因筛查)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
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尽管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仍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即阿司匹林抵抗,其发生率约50%~60%且存在明显种族差异性。
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GPIIIa P1A1/A2、PAI-1 4G/5G和PEAR1基因多态性。
GPIIIa P1A2是阿司匹林抵抗主要基因,该基因突变使得GPIIb/IIIa受体结构发生改变,使血小板之间发生交叉连接,导致血小板聚集。
研究发现,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携带P1A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且P1A2/A2纯合突变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疗效均不良。
携带突变型P1A2等位基因患者行支架术后,其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是P1A1纯合野生型患者的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达到抗凝效果。
PAI-1是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主要抑制剂,PAI-1基因研究较多是PAI-1 4G/5G插入或缺失多态性。
4G等位基因与PAI-1血浆水平升高有关,导致血小板聚集趋势增加,导致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携带4G等位基因的患者比5G心肌梗死风险高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
PEAR1 GG等位基因对阿司匹林应答好,AA或AG基因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或结合氯吡格雷),其心肌梗死和死亡率高。
因此,建议在使用阿司匹林前检测GPIIIa P1A1/A2、PAI-1 4G/5G和PEAR1,临床药师将针对患者基因型对患者进行疗效预测,并对高风险患者提前干预,以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该项目收费为1200元(医保、新农合报销),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
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检测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
通过相关基因多态性和脑梗死发病关系研究,阐述不同药物在治疗脑梗死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药物选择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进一步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药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论述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将为优化脑梗死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检测、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急情况,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脑卒中是全球导致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
在脑卒中的各个类型中,脑梗死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缺血性神经细胞死亡引起的。
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是利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等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再发性血栓形成。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会存在差异。
一些患者对某些药物可能没有良好的反应,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探讨其在个体化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具体目标包括:1.系统总结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为药物选择提供参考;3.评估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药物选择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4.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高危脑梗死患者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
因检测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阿司匹林抵抗基因筛查)
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
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尽管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仍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即阿司匹林抵抗,其发生率约50%~60%且存在明显种族差异性。
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在阿司匹林抵抗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
GPIIIaP1A1/A2、PAI-14G/5G和PEAR1基因多态性。
GPIIIaP1A2是阿司匹林抵抗主要基因,该基因突变使得GPIIb/IIIa受体结构发生改变,使血小板之间发生交叉连接,导致血小板聚集。
研究发现,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携带P1A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且P1A2/A2纯合突变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疗效均不良。
携带突变型P1A2等位基因患者行支架术后,其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是P1A1纯合野生型患者的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达到抗凝效果。
PAI-1是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主要抑制剂,PAI-1基因研究较多是PAI-14G/5G插入或缺失多态性。
4G等位基因与PAI-1血浆水平升高有关,导致血小板聚集趋势增加,导致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携带4G 等位基因的患者比5G心肌梗死风险高5倍,需要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
PEAR1GG等位基因对阿司匹林应答好,AA或AG基因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或结合氯吡格雷),其心肌梗死和死亡率高。
因此,建议在使用阿司匹林前检测GPIIIaP1A1/A2、PAI-14G/5G和PEAR1,临床药师将针对患者基因型对患者进行疗效预测,并对高风险患者提前干预,以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该项目收费为1200元(医保、新农合报销),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
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检测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目前我院在用的阿司匹林:
一、进入“检测申请单分类”项下“按检验科室分类”中“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二、单击“药剂科——化学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可显示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如患者需要进行阿司匹林基因检测,单击“阿司匹林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提交即完成检测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