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别》译文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君别》译文赏析
【摘要】中英文翻译中,诗歌的翻译一直是个难点。本文以孟凡君副教授翻译的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诗作on monsieur’s departure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翻译中字、词、句的处理,以及中英文意境,诗歌形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该领域的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风格;意境;修辞
【原诗】
on monsieur’s departure
queen elizabeth [1533-1603]
i grieve and dare not show my discontent,
i love and yet am force to seem to hate,
i do, yet dare not say i ever meant,
i seem stark mute but inwardly do prate.
i am and not, i freeze and yet am burned,
since from myself another self i turned.
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
follows me flying, flies when pursue it,
stands and lies by me, doth what i have done.
his too familiar care doth make me rue it.
no means i find to rid him from my breast,
till by the end of things it be suppressed.
some gentler passion slide into my mind,
for i am soft and made of melting snow;
or be more cruel, love, and so be kind.
let me float or sink, be high or low.
or let me live with some more sweet content,or die and so forget what love are meant. 【译诗】
与君别
哀恸时却不敢流露烦怨,
欢爱处亦惟有假作寇仇,
举止若素反将本意遮掩,
缄口无言却在内心祈求。
自性难持,冰心还欲焚,
本我已失,此身属何人?
牵挂,如同日下的身影,
游移不定,却进退相随,
或立或卧,尽显我身形。
感念君殷勤顾恋辄生悔。
直至长情难抑胸中缠绵,
方知晓违心相忘已枉然。
心辕意马滑入柔情缕缕,
柔肠百转人已冰雪消融,
忍心断情?或倾心相许?
徒让人芳心荡漾起迷泓。
若不能甜甜蜜蜜爱一场,
宁可舍此生将真爱遗忘。
(孟凡君译)
译文赏析
本首《on monsieur’s departure》的作者是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即是英国的一位君王,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她将英国文化推向了顶峰,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黄金时代”。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孟凡君老师对本首诗歌进行了自己精彩的演绎。
英诗可分为不同种类,史诗、戏剧诗、故事诗、民谣、抒情诗(又可分为颂诗、悼念诗、田园诗、爱情诗)、说理诗。本诗就是典型的抒情诗当中的爱情诗。
从题目的翻译我们不难看出,译者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另有一番新意,巧妙的三个字就表达了本诗的主题,简单却极具画面感,似乎看到一位女子泪眼盈盈的与心爱的人依依不舍。法语单词monsieur是先生的意思,作者用古汉语当中的“君”来表述,使人立刻联想到古诗词当中的许多经典诗句,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让读者产生共鸣,创造了一个英国与中国共同的文化意境。
grieve译做哀恸,表现的女子悲哀之重,哀伤之至,七分悲情,三分无奈。
hate是一个经常见到的普通单词,译者并没有按常规译法,如“仇恨”“怨恨”“埋怨”,而是“寇仇”,语言稍稍晦涩,但不失神秘,引人思考女子复杂的心理状态,悲伤之时有几分烦怨,却不想诉说,回忆往昔的美好却顿生恨意,译者语言隽永,耐人寻味。
i do, yet dare not say i ever meant,此句浅显易懂,但如何翻译出美感却是个难题,译者采用了严式风格译文,不仅在格式上讲究,语言形象生动,女子欲言又止,难以遮掩的真实感情跃然纸上,爱之深,情之切,惟妙惟肖。难得的是,译者在语言饱满、隽永的同时还注重了建筑美,韵律美。从译文的风格上讲,诗歌译文可以有两种形式,即严式风格译文和宽式风格译文。严式风格,格律性较强,形式较为工整。宽式风格,格律性较弱,或没有格律,形式较为随意。从翻译的实践上看,翻译的方法也有两种,严式翻译的方法和宽式翻译的方法。严式翻译,是大体上既从形式上也从内容上尽量尊重原诗之风格和寓意的翻译实践活动。而宽式翻译,是尽量遵循原诗之意,用相对宽松的语言、形式和韵律(甚至不用韵律)去转达原诗之意的翻译实践活动。其实,严式翻译和宽式翻译也各有其优缺点(以下主要相对于原诗为韵体诗来说)。严式翻译的优点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原诗的风格,至少说它体现了与原诗类似的风格和美,体现了后顾的翻译原则。当然,绝对追求韵律的对整是不必要的,这种遵循与体现将是以牺牲活泼易懂的语言为代价的。就像以上的二种严式译文或其他名家的严式译文一样,读起来多少都有些拗口,压抑和不自然(当然,这也与译者的水平
有关)。所以,我认为严式风格的译文只要大体从韵脚上尊重原诗即可。如果不能保证语言的流畅,如果不能避免语言的晦涩,那就不必刻意追求格律的对整(原诗为无韵体的,不存在此问题)。而宽式风格译文虽然语言活泼生动,但它是一种较原诗相对遥远且不对称的美,它没有严格地遵循原诗的风格(原诗为无韵体的,正恰恰相反。),而只是译者用另一种符号(语言)和大体相对应的文体形式对原诗作了意义上转达的一种语言文字活动,但这也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体现了前瞻的翻译原则,当然,不管是严式还是宽式,都是前瞻与后顾的结合,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有所偏废。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译者将care译为牵挂恰合诗人的心意,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旨在将心中的牵挂比喻为影子,游移不定,却进退相随。诗歌的语言是形象性的语言,富有艺术魅力,为了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修辞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明喻、暗喻、换喻、提喻、拟人、夸张、含蓄或淡化等。let me float or sink, be high or low,此句单从字面上是让我浮还是沉?高或低?作者摒弃直译的方法,在揣摩了诗人的情感,和纵观诗歌全文以后,曲译为:忍心断情?或倾心相许?这是在离别之际,女子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对上述复杂的心理状态的一个总结,也是诗歌的主题句,女子在经过感情历练后,选择勇敢面对爱情。
译者通过再创造的艺术形式,对这首爱情诗展开了想象和诠释,紧密结合主题和诗人情感,深化了诗歌的内含,意境哀婉、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