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词
关于描写桃源的89个诗句
![关于描写桃源的89个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53360c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1.png)
关于描写桃源的89个诗句1.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2.一返桃源路,别后难追寻。
——陈子良《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3.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云满药田。
——张可久《双调·湘妃怨·武夷山中落》4.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戴叔伦《过友人隐居》5.三峡桃源浪,九夏冰严霜。
——程珌《三月十八日锁试童子侍其行卷萧然无事成二十》6.黄山峰壑几千曲,客游先就桃源宿。
——施闰章《白龙潭上桃花源作》7.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8.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送崔九》9.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10.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杜甫《北征》11.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李白《拟古·其十》12.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13.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14.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15.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16.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骆宾王《畴昔篇》17.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18.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寻张逸人山居》19.杏花村沽酒客,桃源洞打鱼人。
——张可久《越调·寨儿今·春晚次韵红》20.桃源访仙宫,薜服祠山鬼。
——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21.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22.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
——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23.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涉《赠长安小主人》24.少年抱琴为予来,乃是天台桃源未归客。
——黄庭坚《西禅听戴道士弹琴》25.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716d5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6.png)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1.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寒暑。
2.桃花谷口之石,化为我门户之槛。
3.采桑者歌声入竹,驻马听之过我桃花源。
4.曾经人来此,复道如何?5.桃花春水间,喜见人来。
6.郭外桃花源,复道还家门。
7.桃花谷中世外仙,醉卧听秋风。
8.青青桃花谷中路,古人愿在此。
9.桃花源无尽春,那可羡天台。
10.桃花源里人,文章游乐之者。
11.行至桃花源,此去何时复之。
12.山光日影,桃花谷口,几日来发。
13.桃花源中人,不知归路。
14.桃花源中路,雪后篱边人。
15.隔溪桃花源,人世间从何去。
16.桃花源里怡,红亭绿槛。
17.桃花源里云风长在,桃花源中足可乐。
18.莺花鸥鸟伴,桃花源中人。
19.芳勤私此道,春蚕渐复成。
20.古人桃花源间,游赏有余。
21.桃花缤纷绽放春色,清溪潺潺伴鸟语。
22.山间幽径通桃源,流水潺潺鸟啼声。
23.桃花盛开香满径,繁花似锦绕山隈。
24.青山绿水围桃源,夜莺啼鸣清幽林。
25.古道桃花春意浓,山水清幽鸟语鸣。
26.桃花如锦满山谷,翠竹幽静鸟啼声。
27.山谷幽深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28.桃花盛开如梦幻,清泉嬉戏伴鸟鸣。
29.桃花烂漫春意浓,山水清幽鸟啼声。
30.幽深山谷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31.桃花似锦如云烟,清泉潺潺鸟啼声。
32.山谷幽静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33.桃花翠竹映清泉,鸟鸣声声入梦魂。
34.桃花盛开春意浓,山水清凉鸟啼声。
35.桃花似火春光艳,山水清幽鸟鸣声。
36.桃花葳蕤满山谷,翠竹幽深伴鸟鸣。
37.古道幽深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38.桃花似火烂漫春,山水清凉鸟啼声。
39.桃花如梦春光艳,翠竹幽静伴鸟鸣。
40.桃花深处是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41.桃花映水红如锦,绿草成茵美伦美奂。
42.山间小径通桃源,幽静清幽如仙境。
43.花开花落无人问,太平山水自己赏。
44.山水桃花共一色,人间仙境在眼前。
45.桃花源里繁花盛,鸟语花香映水影。
46.林深谷幽桃花开,仙境福地人人夸。
七年级八九年级必背诵的古诗词60篇
![七年级八九年级必背诵的古诗词6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e0c16a16fc700aba68fc46.png)
1.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观沧海3. 次北固山下 5.天净沙秋思曹操(东汉)王湾(唐)马致远(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孤藤老树昏鸦,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小桥流水人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大全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600a5f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e.png)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大全诗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认同而感发的愤怒和不满。
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
我在此整理了魏晋南北朝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魏晋南北朝古诗词11桃花源记陶渊明〔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2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描写桃花的古诗词 关于桃花最出名的诗句
![描写桃花的古诗词 关于桃花最出名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b1385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d.png)
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关于桃花最出名的诗句描写桃花的诗句古诗整理如下: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2、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3、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4、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唐寅《落花诗》5、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谷雨前。
——李虚己《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6、锦城鲊送蒲茅白,玉盌酒泻桃花红。
——贝琼《立夏日》7、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
——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8、桃花无限思,留客看清明。
——止庵法师《题桃花小禽图》9、柳叶桃花雨夜干,今年寒食在长安。
——高叔嗣《晚出都门登寺閤》10、第六桥头香十里,桃花风起叠琉璃。
——袁宏道《宿朱仙镇·青骢挽断绿杨丝》11、淮南枫叶落,灞岸桃花开。
——卢象《送綦毋潜》12、枫叶宁栖楚客林,桃花不问秦人树。
——杨慎《薛畏齐兵宪望鹤楼吟》13、古堤老柳藏春烟,桃花水下清明前。
——欧阳修《送宋次道学士赴太平州》14、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
——王之道《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芳草池塘处处佳》15、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
——李商隐《嘲桃》16、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李商隐《嘲桃》17、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18、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划色青。
——王洋《题山庵》19、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王禹偁《寒食出城马上偶作》20、贞元朝士重来晚,不见桃花见菜花。
——朱继芳《次意一先生仙霞壁间韵》21、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22、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
——李白《庭前晚花开》23、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
——陈子良《新成安乐宫》24、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李白《代别情人》25、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桃花源记文言文通用15篇
![桃花源记文言文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a46f1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c.png)
桃花源记文言文通用15篇桃花源记文言文通用15篇在日常过程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文言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花源记文言文1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每句停一处)⑴忘路之远近⑵太守即遣人随其往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⑷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⑴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桃源景区诗词 赞美桃源洞的经典古典诗句
![桃源景区诗词 赞美桃源洞的经典古典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12ddde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a.png)
桃源景区诗词赞美桃源洞的经典古典诗句今天给各位分享桃源景区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赞美桃源洞的经典古典诗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写世外桃源的唯美古诗句有哪些?写世外桃源的唯美古诗句有哪些?《桃源行》——唐代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与世外桃源有关的诗文世外桃源诗十首作者:王洪世外桃源世间山水美如画,外传美名赞声隆。
桃花绽放迎宾客,源涌银浪笑春风。
桃花源记桃李芬芳映山红,花开果实物阜丰。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王安石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世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世,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警相问。
有关桃花源的诗句桃源桃花源诗陶渊明原文: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桃源的诗词桃源的诗词是什么桃源的诗词桃源的诗词是什么世间山水美如画,外传美名赞声隆。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人人尽有生缘,落花流出桃源。
杳杳桃源仙路邈,晴日晓窗红薄薄。
手劚蒿莱三亩园,红云一片小桃源。
桃源阡陌自来往,辋口云山无古今。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桃源行》——唐代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
![《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bff4a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9.png)
《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原诗如下嬴(yíng)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馀荫,菽稷(jì)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mí)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r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狮,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但现在《桃花源记》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译文: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
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
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
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
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
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
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
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
形容桃花林的诗句
![形容桃花林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44fec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c.png)
形容桃花林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形容桃花林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形容“桃花林”的诗句有哪些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释义: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二、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唐代:张旭释义:桃花成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庵歌》明代:唐寅释义: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四、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桃花》唐代:元稹释义: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像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适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五、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唐代:刘禹锡释义: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六、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桃花》唐代:周朴释义: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漂亮的颜色?七、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庆庵寺桃花》宋代:谢枋得释义: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发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八、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晚桃花》唐代:白居易释义: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
由于旁边有茂密的松竹遮挡,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
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释义: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移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艳丽而饱满。
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释义: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二.形容桃花林的诗句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73~252字的古诗词
![273~252字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e6cf6b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a.png)
273~252字的古诗词
《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课本原文
![桃花源记课本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dff2a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2.png)
桃花源记课本原文桃花源记课本原文《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下面为大家带来桃花源记课本原文,快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陶渊明像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八上古诗词 (1)
![八上古诗词 (1)](https://img.taocdn.com/s3/m/4419e35b2b160b4e767fcf58.png)
课内: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核舟记(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描写春天桃花的唯美诗词
![描写春天桃花的唯美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65d68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c.png)
描写春天桃花的唯美诗词描写春天桃花的唯美诗词(精选165句)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词吧,诗词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那什么样的诗词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春天桃花的唯美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春天桃花的唯美诗词11、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2、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秦观《点绛唇·桃源》3、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4、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紫薇花》5、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李白《久别离》6、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7、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李白《长歌行》8、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9、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苏轼《少年游·咏红梅》10、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李持正《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描写春天桃花的唯美诗词21、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
礕礕数片帆,去去殊未已。
——贯休《上冯使君五首》2、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4、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岑参《春兴戏题赠李侯》5、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常建《戏题湖上》6、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7、何处桃花源,何源出桃花,桃花堪折兮,寂寞桃花缘。
8、这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十里桃林十里桃花,漫山遍野的灼灼芳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胜靖节诗,其叙事转却处圆活人神。
《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象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园田归居三(魏晋·陶潜)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之五(魏晋·陶潜)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魏晋·陶潜)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自然也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桃花源古今诗钞
第一部份 古人题桃花源的诗
桃花源诗(魏晋·陶潜)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10)聊:暂且。陇亩民:耕田之人。
阮郎归(北宋.司马光)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桃源行(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唐·刘禹锡)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
《唐诗归》:
钟云:将幽事寂境,长篇大幅,滔滔写来,只如唐人作《帝京》、《长安》富贵气象,彼安得有如此流便不羁?钟云:“不知远”,远近俱说不得矣。写景幻甚(“坐看红树”句下)。钟云:“散”字写景细(“近入千家”句下)。钟云:此处已是绝妙结句,因后一结更妙,故添一段不厌其多(“世中遥望”句下)。钟云:依然就“桃花水”上加“遍是”二字,写出仙凡之隔,又是一世界,一光景。下“不辨”句即从此—字生出。妙!妙(“春来遍是”句下)!
试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吧。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饮酒(魏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所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记忘言。
归园田居一(魏晋·陶潜)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萌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榆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二(魏晋·陶潜)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2)瞻望:仰望。
(3)邈:遥远。逮:赶上。
(4)秉耒:手持农具。解颜:面带笑容。劝:勉励。
(5)平畴:平旷的平野。
(6)怀新:生意盎然。
(7)岁功:一年的收获。
(8)即事: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9)行者无问津:用长沮的故事。意谓:现在没有象孔子那样有志于治理社会的人来问路了。
桃 源 行(宋.王安石)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未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东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歇,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呤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作者: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有《靖节先生集》。
清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浮霭起苍葭。轧轧渡水桨,连连赴林鸦。
叫阍道非远,赐环期自赊。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
桃源行(唐·刘禹锡)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唐贤三昧集笺注》:
多参律句,尚沿初唐体。顾云:叙事展怀,段段血脉,段段景象,亲切如画,殊非人境,令人忘世。流丽醇雅。收尽而不尽。
《唐贤清雅集》:
长篇提缀铺叙,不板不浮,气体入妙。“空论”两句作纽,顾盼前后成章法。回环往复,去路杳然。
《网师园唐诗笺》:
初入景光,写来便妙(“行尽清溪”句下)。叙述简尽(“樵客初传”句下)。
《庚溪诗话》:
武陵桃源,秦人避世于此,至东晋始闻于人间。陶渊明作记,且为之诗,洋矣。其后,作者相继,如上摩诘、韩退之、刘禹锡、本朝王介甫,皆有歌诗,争出新意,各相雄长。
《剑溪说诗》:
《桃源行》四篇,摩诘为合作,昌黎、半山大费气力,梦得亦澄汰未精。
《石洲诗话》:
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固不必言矣。然此题咏者,唐宋请贤略有不同,右丞及韩文公、刘宾客之作,则直谓成仙;而苏文忠之论,则以为是其子孙,非即避秦之人至晋尚在也。此说似近理。盖唐人之诗,但取兴象超妙,罡后人及益研核情事耳。刘宾客之作,虽自有寄托,然逊诸公诗多矣。郭茂倩并取入《乐府》,似未当。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成了酿“酒”的原材料,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象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你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酒”的醇味,也就蕴含其中了。接着,我们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