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艺术需要这样的掌声
二人转主持串词开场白范文

二人转主持串词开场白范文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
二人转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
那么与二人转有关的主持串词有哪些?下面就是给大家的二人转主持串词,希望大家喜欢。
男: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女:我和我老公来拜年啊男:回头看真新鲜啊哎哟哟哟看的我发了呆啊范文先生女:(白)咋的拉?发哈呆啊?男:(白)媳妇啊,平时没注意,你这一收拾,可真神经啊!女:(白)去,咋说话呢?男:(白)哦,错了,是精神,一不留神整成神经了女:(白)意思可差远了男:头上抹的光溜溜桂花油啊女:脸上扑的红嘟嘟的粉啊男:描的眉啊女:画的嘴啊男:哎哟哟哟哎哟哟瞅一眼勾人魂那啊哎哟哟哟哟瞅一眼勾人魂那哎呀女:(白)什么老爷们啊,拿自家媳妇在这坷碜呢?男:(白)媳妇啊,别生气,这不是开玩笑嘛女:叫一声啊情哥哥啊范文先生男:叫声我的我的亲媳妇啊女:咱两口啊,快给朋友拜大年啊哎哟男:也不用啊骑白马啊哎哟哟哟女:哎哟哟也不用坐汽车啊男:手机一拿哎哟哟哟女:哎哟哟(合)发个消息拜大年啊啊哎哟男:一祝你啊身体康健那女:再祝福你生活比蜜甜呀啊哎哟药生活比蜜甜呀哎男:猴年大吉,万事如意女:工作稳定,家庭幸福(合)不会下了岗啊啊哎哟吆工资往上涨啊哎哟男:要说起这xx年啊女“喜事说不完啊哎哟男:国家的大事不用我们说啊女:新闻节目整的全啊男:说一说咱这身边新鲜事啊女:几天几夜说不完啊男:隔壁老王83啊女:身体健康能撒欢啊男:老家的农民发了家了女:顿顿能吃小鸡炖蘑菇啊男:说完了好事也有烦心事啊女:提起来就让人心里酸那男:我的同学张二六啊女:今年他买断下了岗啊男:钱给的不算多啊女:一家老小要生活啊男:想起来都作难啊女:改革趋势是大流啊男:领导咱们去上市啊女:善后工作要做好啊男:人人都能心中安啊女:这才是有苦有甜人生滋味全男:这才是各用各的方式过大年女:好坏咱且不论他男:好运就在xx年女:希望那下岗的再就业没房的有房住没钱的有钱花清廉的做好官为恶的得罢免(合):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好人一生都平安啊哎咳哟男:小两口发完消息拜完年啊女:老白干咱整两盅啊男:心情好啊酒也不上头啊哎哟哟女:咱二人喝的透心爽啊男:烦心事扔一旁啊啊哎哟哟烦心事扔一旁啊女:咱们呀只顾呀眼呀么眼前乐啊男:改什么革啊上什么市啊女:哎哟哟哟:哎哟哟让领导去忙啊男:老百姓啊图一个啊女:和和顺顺生活安康啊哎哟哟(合)啊哎哟吆和和顺顺生活安康啊哎哟男:回头我叫声妹啊女:抬头我喊哥哥啊男:咱两口啊慢喝酒啊女:(白)哦,干哈呀?男:咱们去上网啊女:见一见那天南地北咱的好朋友啊男:问一声新年好啊女:多亏啊有了网啊男:好哥们遍天下啊女:也不论那男和女啊男:也不管那俊和丑啊(合)啊哎哟吆请他们一起来喝酒啊再把那喜歌唱啊哎哟吆乐乐呵呵过七天啊哎哟哟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晚上好!!男:时光流转,浩宇苍茫,青春的画笔涂抹又一年绚丽景象。
主持人要掌声的俏皮话有哪些

主持人要掌声的俏皮话有哪些在各类活动和节目中,主持人是连接现场与观众的重要角色。
而作为一个有趣俏皮的主持人,懂得运用一些幽默的俏皮话能够有效引起现场观众的注意,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主持人可以用来调动气氛,引起观众掌声的俏皮话。
1.开场白–早上好,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满满的热情,化作掌声和欢笑,为今天的活动开启一个精彩的开始吧!–大家好,我是你们心中的主持人大大,今天我可要充当起你们的快乐引路人啦!–嘿!大家别走,好戏即将上演,我负责扣动观众的笑点,你们也要跟着我一起享受这个令人期待的时刻哦!2.介绍嘉宾–下面,我要给各位大家介绍一位极具才华的嘉宾,他/她可不仅仅只是帅气或美丽,更是才华横溢呢!来,请掌声热烈地迎接……–他/她不仅美貌动人,才艺出众,更是我们的骄傲!请大家为嘉宾送上最热烈的掌声!–颤动舞台的时刻即将来临,让我们大声欢呼,为这位无与伦比的嘉宾奉上最热烈的掌声!3.互动环节–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个有奖问答环节。
答对的幸运观众将有机会获得我们准备的精美奖品!准备好了吗?来,让我听到你们的热情呐喊和掌声!–接下来,我们请观众上台参与互动游戏,奖品非常丰厚哦!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听到你们的好运呼声和掌声吧!–请拿出你们的手机,参与我们的手机投票环节!你们的投票决定着活动的结果,让我们听到你们的力量和掌声!4.舞台表演–接下来,让我们欢迎我们的舞台表演节目!他们精心准备了许久,现在就让我们为他们呐喊和鼓掌吧!–跳舞、唱歌、表演……现在,请欢迎我们的表演团队上台,让我们为他们带来的精彩献上最热烈的掌声!–千呼万唤始出舞台,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迎接表演者的精彩演出吧!5.结束语–今天的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感谢大家的踊跃参与和热情支持!让我们用整齐有力的掌声告别今天,期待下一次的再聚!–此刻,让我们用掌声传递感谢与祝福!愿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并带着满满的笑容离开!–在大家的热情掌声中,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我们下次再见!以上就是一些主持人可以使用的俏皮话,用来调动气氛和引起观众的掌声。
二人转主持词

二人转主持词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个舞台上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二人转表演。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将会见证两位独具特色的艺术家为我们展现出他们独特的才华和精湛的技艺。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的表演嘉宾,他们分别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拥有多年的表演经验。
他们的大胆创新和逗趣幽默的表演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艺术翘楚,让我们热烈欢迎——李玉刚和张小雷!李玉刚先生,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饰演过《小兵张嘎》中的小兵张嘎的他,凭借活泼生动的演技和出色的喜剧表演能力,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他的表演风格幽默风趣,总能给观众带来笑声与欢乐。
还有我们的另一位嘉宾张小雷先生,一个活力四溢的艺术家。
他擅长于表演常见的小品形式,通过他对角色的塑造和灵活多变的演技,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小品作品。
他的表演如一把锋利的刀,在观众的心灵深处激起涟漪。
李先生和张先生今天将为我们带来一段颇具代表性的二人转表演。
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同进入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吧!(表演开始)精彩的演出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这段表演中的笑料接连而来,让我们忍俊不禁。
李先生和张先生的默契配合和生动形象的刻画让整个表演更加精彩,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表演已经来到了尾声。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感受到了二人转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魅力和魂魄。
感谢李先生和张先生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演出,感谢观众朋友们的聆听和支持。
最后,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向李先生和张先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愿他们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笑和感动!感谢大家的观赏,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谢谢!。
二人转活动作文

二人转活动作文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城,二人转可是一项备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每当有二人转演出的时候,那场面,简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记得有一次,听说城里来了一个特别有名的二人转班子,要在广场上搭台表演。
这个消息一传开,整个小城都沸腾了。
那天,我也怀着满心的期待,早早地就来到了广场。
离演出开始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可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
有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他们带着小板凳,安静地坐在一旁,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有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表演;还有一群小孩子,在人群中穿梭着,嬉笑打闹,那欢快的笑声就像一串串银铃。
我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找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位置,站定之后,便开始好奇地四处张望。
只见舞台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红红绿绿的灯光闪烁着,音响里传出阵阵欢快的音乐,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
终于,演出开始了。
两位演员穿着鲜艳的服装,一蹦一跳地上了台。
男的头戴一顶夸张的帽子,女的手里拿着一块花手绢,那模样真是喜庆极了。
他们一开口,那独特的东北腔调就把全场观众都逗乐了。
男的声音洪亮,女的嗓音清脆,配合得十分默契。
他们唱的是一段经典的曲目,讲述的是一对小夫妻之间的有趣故事。
演员们不仅唱得好,表情和动作更是丰富极了。
那男的一会儿挤眉弄眼,一会儿又夸张地扭着屁股,把台下的观众逗得哈哈大笑;女的则娇嗔地跺着脚,挥舞着手中的花手绢,眼神里满是风情。
在表演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特别精彩的环节,就是男演员的绝活——翻跟头。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助跑几步,然后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地翻起来,那动作干净利落,就像一只灵活的猴子。
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都被他的精彩表演折服了。
除了唱歌和表演绝活,二人转还有很多有趣的互动环节。
演员们会时不时地走下舞台,和观众们握手、拥抱,甚至还会邀请观众上台一起表演。
有一个胖乎乎的大叔被邀请上台,他那笨拙的动作和认真的表情,让全场观众都笑得前仰后合。
在演出的间隙,女演员还会和观众们唠唠家常。
“小老艺人”:三代家传童子功

“小老艺人”:三代家传童子功作者:李锦华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年第24期在第三季“中国美丽乡村快乐行”的演出中,有个段子属于“此处必有掌声”。
在记者看来,除了掌声,此处还必有叹服。
那就是小王刚与搭档燕儿的一个绝活——女士下腰,男士站在女士腰上,两人继续高歌。
演出每每进行到这一阶段,现场都会爆出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可以看出,与记者一样,观众同样被这一绝活征服了。
如果说下腰在各种文艺表演中屡见不鲜,那么脚蹬10公分的高跟鞋去做下腰撑人、侧抬腿单脚站立等高难度动作则实属不易。
看着燕儿把右腿慢慢侧抬直至耳边,再看着她缓缓地放开给右腿力量的右手,双手抱于胸前,记者每次都紧紧盯着那只不停摇晃以平衡分量的左脚,在心里为她捏把汗。
在后台采访过燕儿,记者才明白,自己的紧张实属多余。
除了搞笑逗乐的桥段,二人转作为一种地方戏曲,也有硬功夫,一旦找好使力的角度,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并不费力。
但这需要演员从小开始练功并常年坚持,一旦间断,容易偏废。
“我从13岁开始练功,穿高跟鞋练功也有五六年。
最早是我爸教的,前两年最疼,不想练偷懒的时候,爸爸就用鞭子揍。
现在想想多亏了那条鞭子,否则练不出来。
” 燕儿告诉记者,如今她不穿高跟鞋练功反而觉得不稳。
燕儿出生在二人转世家,爷爷、姥姥、爸爸、妈妈都是唱二人转的。
十三岁那年,她不顾家长的反对,因为喜欢,坚定地选择走上学习二人转的艺术道路。
或许是耳濡目染,或许是天赋异禀,听了一个月的戏,燕儿就能背下整本古文戏像模像样地上台演出。
父亲看她确实有学二人转的天赋,才同意她女承父业,成为家里的第三代二人转艺人。
“我小时候看过姥姥、爷爷辈唱二人转,后来跟着父辈演出,到如今自己登台,已经算经历过三代二人转表演了。
”燕儿虽然年纪不大,但三代人的演出经历让她成为了“小老艺人”。
“最早的时候,女人唱戏要被看低,所以姥姥就女扮男装演,翻跟头唱男腔样样精通。
但二人转不能缺女角儿,所以我爷爷当年也有男扮女装的演出经历。
东北二人转朋友圈文案

东北二人转朋友圈文案1、二人转,是东北独有的艺术奇葩,它集戏曲性、说唱性和歌舞性为一身,采用边歌边舞这种活泼的艺术形式,来叙述故事,评论是非,塑造人物。
同时,又不受场地和环境限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在前几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反映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及其续集中,二人转则贯穿全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东北农村的现实生活。
在东北,曾流传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一说。
可见,人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
2、唢呐声声传来,会高速集合村里屯外的妇幼翁婆,围拢在草垛和柈子堆旁。
那些委婉的传说会缘歌而上,碰撞在心灵之间,被吟歌和听歌的人收藏。
有阳春白雪,亦有下里巴人的东北二人转,每逢你的歌声掠过心头,掠过村东头的白桦林开始记录故事,男人与女人约会的情景,比那唱词里的还独具韵味。
伴你而眠的是鼓掌的潮声,而我,是永远不会退去的海潮,贴在你左边的胸口上,倾听你浪漫的黑土调子。
3、一声声唢呐吹破了天,一支支东北风情小曲唱出了人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段段精彩纷呈的二人转小帽逗得人们乐翻了天。
唱美了喜气洋洋的五彩缤纷,张灯结彩的喜地欢天;唱乐了欢声笑语的春满人间。
一把彩扇舞出了高歌劲舞的狂欢,把五谷丰登的喜庆蹁跹;一条红手帕把幸福,快乐轮圆,甩出笑声、掌声不断。
4、在我的记忆中,这种演出一般在春播前和挂锄后的农闲季节里进行。
那时候,每当听说二人转剧团要来演出,村里人头三、四天时间便奔走相告,周围十里八村可说是家喻户晓。
到了演出的那天,更是盛况空前,家家户户早早地就吃好了晚饭,一家家,一户户,扶老携幼,有拿着手电筒的,有拿着火把的,有唱着歌的,也有喊着号的。
满天星光,伴着一弯明月挂在天空。
银色的月光,铺洒在充满生机的绿色田野里。
河里的青蛙、树上的知了,草丛里的蝈蝈阵阵的叫声,组成了美妙绝伦的田园交响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5、腊月里,喇叭锣鼓大西厢小拜年老早便从乡间小路亮到县城的野台子上了。
台子十分简单,全无幕布,只在台子的两边竖拉两道窄窄的边幕边幕后粉头人影全都一目了然。
二人转主持词范文

二人转主持词范文
主持人A: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节目!我是主持人A。
主持人B:我是主持人B,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个愉快的时刻。
主持人A: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二人转表演。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个节目的内容。
主持人B:是的,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的二人转演员XXX 先生和XXX女士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
他们将通过幽默的对话、逗趣的动作和激情四溢的演唱为大家带来欢乐。
主持人A:二人转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表演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情味和幽默感,深受观众喜爱。
主持人B:没错!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将会看到他们通过对话来表达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同时也透过表演来传达情感和心情。
主持人A:而且,他们的演唱也是节目中的一大亮点。
他们将会用动情的歌声为我们带来多首经典的二人转曲目。
主持人B:是的,这些曲目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优美,希望大家能够全情投入并享受这个独特的演出。
主持人A: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请XXX先生和XXX女士上台为我们演出。
主持人B:请大家热烈鼓掌,欢迎XXX先生和XXX女士!
通过以上范文,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一些修改和调整,使其更符合你的个人风格和要求。
主持人要掌声的俏皮话怎么说

主持人要掌声的俏皮话怎么说在各种活动和节目中,主持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幽默风趣和炫耀口才常常令观众捧腹大笑。
作为主持人,如何在引导现场气氛的同时引起观众们的掌声呢?这就需要一些俏皮话的运用。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用于主持人引导观众鼓掌时的俏皮话,让活动现场更加欢乐。
1.“大家小心,赞扬的箭雨就要开始啦!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演员!”2.“不要怂,鼓鼓掌,给予全场最热情的掌声!”3.“不是奥林匹克,但是我们也需要你们的掌声来点亮整个活动!”4.“在这个掌声们欢聚的夜晚,让我们一起呼唤更多掌声的到来!”5.“朋友们,请你们的掌声用力一点,让全场都颤动!”6.“掌声是观众对演员最好的鼓励和认可,现在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给予他们!”7.“我看见你们的双手在颤抖,这是对节目的期待吗?那就用掌声来宣泄吧!”8.“感谢掌声,因为我们知道你们在用掌声投票赞成这个精彩节目!”9.“请用掌声表达你们的喜爱,让我们感受到现场的欢乐!”10.“听说大家的掌声有魔力,那就让我们一起释放出那股魔力吧!”11.“喂,你们的掌声大过了我的心跳声,能不能再给我点肺活量?”12.“掌声是活动的节奏,让我们一起奏响掌声的交响乐!”13.“现在你们的掌声可以改送货了,直接把喜爱送到演员们的心里!”14.“掌声如潮,让这个舞台称之为掌声的海洋!”15.“用掌声让我们的演员飞起来,你们准备好了吗?”以上是一些主持人在活动现场引导观众鼓掌时可以使用的俏皮话。
这些俏皮话不仅可以提升气氛,还能够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让活动更加有趣和成功。
当然,在使用这些俏皮话时,主持人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观众反应来灵活调整。
希望以上的短语能够对您提供一些启发,让您成为一位更加出色的主持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个精彩的活动!。
二人转名词解释

二人转名词解释二人转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以东北农村流行的民间小调为基础,唱腔质朴、通俗易懂。
二人转又名过口、双玩艺、蹦蹦,在早期东北二人转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转椅子”的演出方式。
现在二人转中所指的转椅子实际是演出中武场子中的扎场(大板胡)和走边,当地叫作“旋子”。
转椅子是在二人转演出时,因剧情的需要而临时组成的一个特殊的戏剧表演形式。
一般有五把椅子,正对着舞台,演员坐在每把椅子上,扮演各自的角色,就能连贯地演一个完整的戏。
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两个人完成。
其中一人扮演出主角,另外一人扮演配角。
二人转演员平时训练中也有“串椅子”的形式。
就是说演员在排练时,可以随意地穿梭于几把椅子之间,自然地将自己融入到表演当中。
同时也起到了相互交流的作用。
这些坐在椅子上的演员,后来被称作为“椅子功”,这个表演形式现在已经成为东北二人转舞台表演的标志。
看二人转演员表演技艺时,台下观众要在不干扰演员表演的前提下,适当掌握自己鼓掌、喝彩的力度。
既不能将手中的扇子打开,拍得啪啪直响,也不能目瞪口呆,面无表情,给演员造成心理压力。
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曾多次强调:“好戏一定要捧,烂戏一定要摔。
”意思是说,一部好戏,观众看得非常舒服,必须要有鼓掌声、喝彩声,否则观众会觉得失望;而一部糟糕的戏,即使台上演员如何卖力,台下观众依旧鸦雀无声,那么这样的戏即便台上演员再卖力气,演得再投入,观众也很难为他们鼓掌加油。
如果鼓掌喝彩,反而会影响观众的欣赏情绪,打乱演员的表演节奏,甚至使演员感到难堪。
二人转舞台上的“摔打出手”实际上与京剧表演中的“甩发”、“水袖”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虽然是表现男女之间的亲昵关系,但只限于剧中主要角色间才有,并且在甩发、舞袖等动作中,还包含有打斗内容,例如老丈母娘“夺女婿”的情节。
唱,是二人转演员的最重要的特长之一。
二人转演员必须具备歌唱的能力。
“好嗓子”是衡量一个二人转演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浅议二人转表演的艺术特征

66艺术论丛浅议二人转表演的艺术特征王健黑龙江省龙江剧院富裕分院摘要: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与其他艺术不同,既不同曲艺的说唱叙述故事,也不似歌舞通过形体动作抒情写意,更不像戏曲固定人物扮演。
二人转的基本形态和表演特征,是两个中性彩扮演员,又说又唱又扮又舞,转入转出,分包赶角,演人物不人物扮,通过叙述兼代言的表演形式,在于它综合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优长,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表演特征。
关键词:二人转;表演;特征二人转是唱、舞、做、说、绝紧密串连在一起的东北民间艺术。
它不同于大剧种、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灯光布景俱佳,而二人转就是一二个人在不起眼的小舞台上“唱中转”、“转中唱”。
唱,要唱出味;舞,要舞出劲;做,要做出戏儿;说,要说出趣儿;绝,要绝到位。
二人转演员不容易,没两下子还真干不了。
这转来转去却转出了生命,转出了名堂,转出了前景,转出了希望。
.一、二人转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唱,当然以二人转唱腔为主,味要浓,声要甜,有板有眼腔要圆,但这单一的音色还不够要有新的唱功绝活,模仿不同唱法和歌星演唱,名曲名段的学唱,要唱的好,唱的象,尽管累够呛也要接着唱,这叫功夫。
.舞,东北民间舞,秧歌舞,戏曲舞是二人转主体舞,用在上场舞,间舞和下场舞,绝活中的舞必须有别于上述舞,表演一段芭蕾舞、拉丁舞、斗牛舞、肚皮舞是让观众很开心的事。
.做,是指化出化入时的人物塑造。
而绝活中的做,就是对生活中特形人物的模仿和夸开,如:瞎子、瘸子、傻子,及对知名人士的模仿。
.说,是说口,如“疙瘩口”、“套子口”等,要求说得熟,说得流,有板有眼有节奏,妙语连珠扔包袱。
绝活中的说口不管是“绕口”型的,“速度”型的,“模仿”型的都要说的俏,说的妙,“尺寸”讲究没个挑,幽默语言连珠炮,逗得你我嘎嘎笑。
.绝,是指绝活。
最初是指手绢功和扇子功要过硬,玩的妙、耍的俏。
而当今二人转的绝活就多了,可以这样说,传统意义上二人转艺术以外的其它艺术都可称之为二人转的绝活。
二人转主持稿串词

二人转主持稿串词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今天的二人转演出舞台!二人转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幽默诙谐的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今天的演出中,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二人转表演。
我们的演员们将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为大家带来欢乐和笑声。
首先,有请我们的两位主演登场!他们将为大家带来一段经典的二人转段子,让我们一起感受二人转的独特魅力。
(演员表演)
感谢两位演员的精彩表演!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互动环节。
大家有什么想听的段子,或者想和演员们互动的话题,都可以举手示意。
(互动环节)
好的,互动环节就到这里。
接下来,我们的演员们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让我们一起欣赏。
(演员表演)
感谢演员们的精彩演出!今天的二人转表演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次演出再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社团联串词1

女2:首先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晚的第一个节目,由e-power舞蹈社为大家带来的开场舞《call me baby》. 男1:感谢街舞社的同学们用他们时尚与动感的舞姿尽情地诠释了青春的活力4、A::金色年华,青春闪亮,魅力学通,激情飞扬,下面掌声有请大学生通讯社为大家带来的朗诵表演3、B:非常感谢大学生通讯社为我们带来的的精彩朗诵,哎,XXX你知道杯子除了用来喝水还可以干嘛吗?A:还可以很多功能呢,比如说什么倒水,盛水B:停,都不对,咱俩说话没在一个频率,还能奏出优美的曲子杯子在手中转来转去还可以是一种乐器A:好吧,那么赶快有请大学生文艺社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杯子歌B:掌声有请11、A:谢谢这非常精彩的杯子歌,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B:对,文明礼貌并非是个人生活的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是一个民族道德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
同样在我们校园中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影响着我们,展示着我院良好的精神风貌A:下面掌声有请阳光礼仪社带来的礼仪展示A:谢谢精彩的展示,其实这些让“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B:希望让我们每个同学都用友好、诚恳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我们的校园竞相绽放。
A:有了文明礼貌校园多姿多彩,同学们更是多才多艺。
B:下面请欣赏器乐展示5、A:谢谢他们,用器乐演奏的美妙音乐,B:跳跃的音符,旋舞的身姿,让美好在音乐中起飞。
广阔世界因有音乐而变小,音乐世界因有舞蹈而光彩夺目,A:下面掌声欢迎由e-power舞蹈社带来的舞蹈《企鹅哥哥》A:谢谢这可爱的企鹅哥哥舞蹈,B:你喜欢二人转么?A:要说这二人转,那是相当的喜欢,(东北口音说)B:我也喜欢,我相信现场的观众也非常喜欢,对不对。
/10.A:下面快让我们用掌声有请学通社为我们带来的二人转表演,掌声有请A:谢谢这幽默搞笑的二人转表演,社团的魅力真的很大,多才多艺社员们卧虎藏龙,B:真的是,我感觉在这台上呆的都没什么勇气了,A:勇敢一点,怕什么,听勇敢就好了B:掌声有请带来勇敢5、A:谢谢这好听的歌曲,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是文字将它传古至今,对于一个名族来说,文字就是灵魂B::没错,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却是书法将它完美演绎A::书法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接下来有请书画协会带来的《书法欣赏》B::掌声有请/9、A:中华武术名扬海外,中华儿女笑傲天下,作为中国的精魂,千万年来武术被誉为强身健体,伸张正义的民族象征,B:1:今晚有一群好男儿将在这里虎虎生威,下面是跆拳道社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武术表演。
浅谈二人转艺术的表演手段

浅谈二人转艺术的表演手段二人转,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之一,以相声、段子为主要表演形式,通过对歌唱、对足色、对唱、对骂等形式,以及言词、动作的表演来表现内容。
二人转是一种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表演艺术形式,其鲜明的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使得在戏曲体系之中起到了一种特殊的作用,是中国曲艺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非常多样,可以通过言词、动作、情绪等多种形式来展现。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二人转艺术的表演手段。
一、言词言词是二人转表演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人转在表演中善于运用对口的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交流对话,以及快速的台词转换,来展现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二人转的台词往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社会烙印,通过幽默的语言方式来表现小人物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对话中,言辞幽默、机智、诙谐是二人转常用的表演手段,能够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二人转中的言词也常常与音乐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感。
通过精妙的语言运用,表演者可以使得观众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二、动作动作是二人转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二人转中,表演者通过精准的动作表演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这种动作往往具有夸张、夸张和富有情感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而且二人转的动作表演往往需要表演者具备丰富的表演技巧和经验,能够在舞台上通过动作表达出各种复杂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二人转的动作表演也要求表演者具备较强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能够通过精准的动作表演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产生共鸣。
三、情绪情绪是二人转表演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二人转表演中,表演者需要通过表演技巧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情绪的刻画往往需要表演者具备丰富的表演经验和功力,能够通过细腻的情感变化来让角色更加生动和真实。
而且在情绪表演中,表演者需要能够准确把握角色的情感走向,能够在舞台上通过细腻的情感变化来打动观众,唤起共鸣。
二人转主持串词开场白优秀2篇

二人转主持串词开场白优秀2篇人转主持串词篇一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晚上好!男:时光流转,浩宇苍茫,青春的画笔涂抹又一年绚丽景象。
女:流光溢彩,乐舞飞扬,漫天的飞雪携来下一季明媚希望。
合: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我们xxxxxx学院xxxx系xx晚会。
男:首先由我来介绍莅临本次晚会的学院领导:女:合:请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男:今夜,我们相聚在这里,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时光,一起用心来感受真情,用爱来融化冰雪。
女:今夜,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
男:于此同时感谢xxxx、xxKTV、xxxxx对我们晚会的大力支持女:我们带着美好祝愿、带着未来的期望,向大家宣布20xxxxxxxx学院xxxx系元xx会合:正式开始。
一、开场舞《ALONG》男: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而青春,是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女:让理想的奇妙火炬,点燃青春的熊熊火焰,发出夺目的光辉。
从东升的太阳中寻找节奏,从葱绿的森林中寻找色彩,从宏亮的鸡鸣中寻找韵律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along》!二、突然想起你男:在玻璃窗上,呵出你美丽的名字寂寞来袭,旧雨衣到底放在哪里。
女:想念著你,我的念头应该想到哪里。
有什么方法,让两个人不分离。
合:下面有请2号选手xx带来歌曲《突然想起你》大家欢迎。
三、海航赞歌男:接下来请听诗朗诵《海航赞歌》,朗诵者:xx四、芦花女:用形体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历来是舞蹈的追求,也是对舞蹈者的考验,舞蹈《芦花》是否能征服我们呢?请大家拭目以待。
男:那么赶快请出我们xx2-xxx班xx为我们带来舞蹈表演《芦花》。
五、理想情人六、游戏环节七、GEE男:少� 形象,听着这样活泼的音乐,跟随着这舞蹈,跳起来,让你一天都精神满满。
女:请大家欣赏xx等带来的舞蹈《Gee》。
八、《双簧》女:协调产生美、配合出力量。
赞美二人转的句子

赞美二人转的句子
1. 二人转大师的表演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2. 二人转的表情和动作完美地展现了角色的个性。
3. 二人转的幽默时而直接时而婉转,令人捧腹大笑。
4. 二人转的艺术魅力源于其精湛的口才和身手。
5. 二人转演员的默契配合让人赞叹不已。
6. 二人转扎实的基本功让人敬佩不已。
7. 二人转的台词字字珠玑,工整而富有感染力。
8. 二人转的表演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9. 二人转演员的铿锵有力的音色令人陶醉。
10. 二人转的激情表演让人震撼心灵。
11. 二人转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勾起了观众深深的共鸣。
12. 二人转的幽默妙语总能让观众开怀大笑。
13. 二人转的曲艺技巧闪耀着无穷的智慧和创意。
14. 二人转演员的舞台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描写二人转的作文300字

描写二人转的作文300字
夜色朦胧,灯火阑珊,二人转舞台那叫一个热闹!红绸子飘啊飘,鼓点敲得人心都跟着跳了。
演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脸上涂得跟个戏班子似的,一笑一颦都透着那股子地道的民间味儿。
男角儿嗓门儿大得跟唱山歌似的,女角儿声音又软又甜,听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观众们掌声不断,笑声一片,这二人转真是让人看了又想看,听了还想听!
舞台上的光影变化着,故事一个接一个地演。
那些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仿佛就在眼前上演。
听得人心里一阵阵地揪着,感觉就像回到了东北老家,闻到了那股子熟悉的乡土味。
夜深了,灯光渐渐暗下来,但二人转的歌声还在耳边回荡。
这不仅是东北人的骄傲,更是咱们中国民间艺术的宝贝。
它的魅力,真的让人无法抗拒,看了还想再看,听了还想再听!。
二人转打板技巧

二人转打板技巧
二人转打板,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演出技巧。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二人转打板的技巧。
一、音乐节奏感
在演出时,注意节奏掌握,要与音乐节奏相协调,要有明确的节奏感。
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可以给现场观众带来极佳的视听享受。
二、手法技巧
在演出时,手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重手指间的技巧,手指必须要非常灵活,够柔韧,才能将打板的技巧表现的完美。
同时,手法需要根据音乐的需要灵活变化,让观众感觉到整个演出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呼吸掌握
在演出的喜庆场合,演员们经常会在演出时喜欢哄堂大笑,这会使演员的呼吸方式变得异常。
所以,演员在演出中要注意呼吸掌握,以便在高潮过后快速调整呼吸。
四、舌头的运用
打板时,演员的舌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舌头咯吱作响的动作,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打板的气息和节奏,从而吸引现场观众的注意力。
五、身体语言
二人转中的身体语言对于演员的表演也是非常重要的。
演员的动作要有明确的表演意图,既要符合歌词的意思,又要和打板的节奏相协调。
六、嗓音掌握
打板的演员必须要有嗓音掌握的能力。
在演出中,声音的音高、音量、发音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掌控,这样才能唱出清晰而生动的歌声。
七、眼神交流
二人转演出中,眼神交流也很重要,通过对视可以增强二人之间的默契度。
同时,演员还需要注重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做到和观众有良好的互动,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演出中。
以上就是二人转打板所需注意的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把整个演出做得更加完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萨满文化创作的“二人转”作品《狼妻》
在闭幕式演出的现场,首个演出节目是吉林省一个县城艺术团选送的节目《狼妻》,结合了萨满文化和二人转传统唱功的节目和演员现场拿捏准确、到位的演出,让人们毫不吝啬地给了他们热情真挚的掌声。负责组织这次艺术节的吉林省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兑现了他们的承诺“把兼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送上舞台”。
惟其如此,他对二人转的解读、剖析与论述,才能这样深刻、独到,见解不凡。
二人转表演在各地“热”着,媒体上经常看得见热辣的字眼,诸如“走红”、“火了”、“掌声笑声爆棚”、“风靡大江南北”等等。不容回避,也有截然相反的评论和严厉的批评,说什么当前的一些二人转演出不过是“小丑的晚会”、“喧闹的杂耍”,甚至不乏“低俗”、“黄色”、“下流”等抨击。
对一种艺术样式的不同看法应该说是正常的,但如此大相径庭的评价却是不多见。这说明对此种文化现象的嬗变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明白,更缺乏系统全面、理性谨严的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二人转审美描述》的出版,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在这部厚积薄发的著述中,紧紧抓住戏曲审美描述这样一条主线,不是孤立地阐述二人转的诸种现象,而是把二人转置于当代宏阔的戏曲文艺背景下,追寻它的萌动产生、发展流变的历史轨迹,深入二人转的内在肌理,在挖掘与比较、分析与探索中,总结二人转的本体特征和内在规律,并“着眼一种全新的审美理论体系的构建”。
作者感人的学术勇气不仅表现在矢志不移的探索精神上,更渗透在学术见识与理论创新上。书中相当大的篇幅是对二人转本体本色的论述,说到底,本体本色就是事物的本源、本性,这就抓住了研究阐述的根本。作者凭借扎实的中外戏曲理论功底,和对二人转深入骨髓的理解与领会,在二人转与中国其它戏曲的异同点上做文章,巧妙地撑起二人转的美学框架。作者着眼于艺术样式的本体本色的戏剧观、结构特征、文本品性、剧种溯源等关键点,准确地概括出二人转“演人物又不人物扮”、“非角色化”、“象征性”艺术观,以及“双线缠绕的动态结构”等规律性认识。作者对于二人转赖以生长的“戏场”氛围的描述别开生面,对丑角本色的价值确证令人信服,尤为难得的是,在二人转音乐、唱腔的审美求证中,始终坚持以事实说话,从实证角度对音乐的民间养成,对它的八面来风、撷取借鉴其它文艺样式的唱腔,以及充溢于音乐之中的人性特征、情感色彩等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判断。这一切,都使人能够从著作中对二人转这一戏曲形式得到十分丰富而有益的认识与启示。
这本著作文风扎实,文笔生动,把作者对二人转的深情挚爱、独到认识、特别体悟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而又不挟褊狭,不媚流俗,客观平实,虚心静气,直抒己见,不少论述精彩、精到、精辟,读起来丝毫不感到枯涩,一些章节、段落细细品味不啻是一种精神享受。
二人转是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任何艺术都是循着由俗到雅、由稚嫩到成熟的路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而今天的一部分二人转表演在所谓“原汁原味”、“大俗就是大雅”、“观众笑就是一切”等似是而非的招牌下,追求庸俗、低俗甚至伤风败俗的旁门左道,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逆向躁动的现象。究其根由,抛开一部分人对文化市场的错误理解、娱乐时代的媚俗跟风、迎合落后群众意识诸种因素,当下对二人转的研究、批评和理论建树的空疏与缺失,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原因。《二人转审美描述》的出版,开辟了二人转深入研究的先河,提供了有价值、有新意、有力度的理论成果,我们在向作者真诚祝贺的同时,也期待作者和所有有志于民间艺术蓬勃发展的专家、艺术家都能关注二人转的历史与现实,并有更多更好的研究论述发表,为二人转的健康成长、扎实进步贡献力量。
作者实际上还将二人转艺术史清晰、完整地呈现在著述之中,行文中让人真切感受到的是坎坎坷坷、行走艰难的二人转发展历程,那些凝结着一代代二人转艺人心血劳动的经验与教训,自然而然地要思考它的当代命运。这就把论述置于一个制高点,时时引人思索一种戏曲的整体生命,而对美的寻找,即是对它命运的殷切关怀与守望,对它生命力的热切期盼与呼唤。它提醒人们,当一些戏剧走向衰退甚至消亡的时候,二人转一时的“风光”并不能让人高枕无忧,它的显在的与潜在的危机就在眼前。面对当前对二人转浮躁的热炒,人们需要的是文化的冷静与自省,决然不能漠视艺术样式本身在热热闹闹之中正在悄然丢失的东西。不少二人转演出存在的有模仿无创造、有丑角无艺术、有说口无遮拦、有“绝活”无情节、有音乐无唱腔等现象,是对二人转本体特征和艺术传统的背离。因此,重要的是坚持二人转作为一种戏曲样式的根本内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能割断二人转的艺术血脉,不能丢弃二人转代代相传的艺术精神。
“二人转”艺术需要这样的掌声(图)
中广网 2009-09-21
中广网长春9月15日消息(记者 毛更伟) 9月15日下午,位于长春市“关东大剧院”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在吉林省第四届二人转戏曲小品艺术节闭幕式演出中,一台台内容健康向上、节目编排精彩纷呈的二人转演出迎来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作为吉林省第四届二人转戏曲小品艺术节的参赛内容,这样的演出已经持续八天,场场都赢得群众满堂彩。
《二人转审美描述》序
吕钦文
读完田子馥先生的《二人转审美描述》书稿,心情激动而又充满敬意。令我激动的是如此厚重、坚实地论述二人转的著作并不多见,实在是戏曲界的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更敬佩他数十年执着地投入二人转研究,锲而不舍,如痴如迷,甚至可以说,二人转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筋骨血肉。
参赛“二人转”作品《狼妻》
新剧目推广活动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二人转编剧、编曲、导演、表演、舞美、理论研究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为东北三省及内蒙部分地区的所有二人转剧团提供了一批又一批新创剧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今,二人转已经成为文艺舞台最活跃的民间艺术。吉林二人转不仅在东北三省辽阔的黑土地上牢牢地扎下了根,艺术家们还把二人转带到了北京、上海,带到了广州、深圳,也带到了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将东北二人转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届艺术节的圆满成功也向所有的观众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只要是人民喜爱的艺术就能健康茁壮成长,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广播网吉林在线 责编:王真
对二人转艺术生命的守望与呼唤(2009-06-05 18:36:46)
标签:杂谈
对二人转艺术生命的守望与呼唤
虽然二人转产生已经270多年,但是,在研究中可以借鉴、依傍的成熟的理论成果仍然是凤毛麟角,能够看到的常是前人艺术实践经验总结,而且大都着力于演出方面的心得与体会。这些资料当然是宝贵的,但仅仅依凭于此而对二人转展开审美研究,其准备显然是不足的。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作者愈益增强了理论建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一种要“穷尽”当下资料的态度去钩陈索引,苦苦寻觅;更借助20多年来自己坚持不懈的田野调查收获,细细梳理。这一切构成著作的源头活水,不竭养料,因而观点和论据显得充盈、丰富,同时也树立了谨严认真、一丝不苟从事研究工作的良好的典范。
曾几何时,“二人转”艺术被归入到“下里巴人”的行列,艺术评论家和观众给了“二人转”一个概括“俗”。二人转艺术其实在东北已有近300年的发展历史,是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吉林省作为二人转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为这门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给这门东北土生土长的艺术正名,更为了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吉林省几代文艺工作者做出了艰苦努力。自1979年吉林省文化厅举办全省第一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评选活动,共创作出新剧目1200多个,演出40多万场,推广了150多个优秀剧目。其中像东北观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回杯记》、《马前泼水》、猪八戒拱地》、《包公断后》、《锯大缸》等。及时反映百姓生活的新创现代剧目《倒牵牛》、《墙里墙外》、《老男老女》、《二老扌汇 改嫁》、《傻柱子接媳妇》、《偷祸》、《同桌的你》等也都演出几千场。一批新编古代故事剧《二姑爷拜寿》、《佛祖封官》、《胡知县断案》、《生财有道》、《韩琪杀庙》等剧目也与现代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这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拉场戏《写情书》、《离婚夫妻》、二人转《胡知县断案》,还荣获了文化部文华奖。
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