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水是怎样变热的》教学设计
《水是怎样变热的》科学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的》科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量、温度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量的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 温度的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量?什么是温度?2. 讲解热量和温度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它们。
3. 进行简单的温度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温度变化。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量和温度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
我们将深入探究水是怎样变热的。
第二章:热量传递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量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传递。
2. 热量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讲解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热量传递过程。
四、教学步骤:1. 讲解热量传导的概念和实例。
2. 讲解热量对流的概念和实例。
3. 进行热量传递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热量传递过程。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通过实验和实例,我们观察和分析了热量传递过程。
下一节课,我们将探究水是如何通过这两种方式变热的。
第三章:水的热量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在不同热量作用下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加热:水在吸收热量时的变化。
2. 水的冷却:水在放出热量时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在不同热量作用下的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水的加热和冷却的概念。
2. 进行水的加热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小学科学第2课《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
小学科学第2课《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水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是物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 掌握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物理特性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水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概念及特点。
2. 实验方法的设计和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水银温度计、铝制勺子、锅、火源等。
2. 实验材料:冷水、热水、冷、热和温热的物体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向学生提问:“你们曾经在哪些情境中感受到水的温度变化?”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Step 2:探究水的热传递方式1.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热传递方式的实验。
2. 第一组:在实验器材中加热水,用水银温度计测试水的温度变化。
3. 第二组:用烧杯盛满冷水,将冷水注入另一个烧杯并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4. 第三组: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水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特点。
Step 3:理解水的热传导1. 向学生解释水的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粒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2. 进行热传导实验,将一根冷的铝制勺子的一端放入热水中,观察铝制勺子的变化。
3.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Step 4:理解水的热对流1. 向学生解释水的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液体或气体中物体的运动传递的过程。
2. 进行热对流实验,将一根冷的铝制勺子的一端放入温热的水中并观察。
3.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Step 5:理解水的热辐射1. 向学生解释水的热辐射是热量通过辐射传递的过程,不需要物质介质。
2. 进行热辐射实验,将一根冷的铝制勺子的一端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Step 6:复习与总结1. 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用自己的话总结水的热传递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热传递方式?”3.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
【核心素养目标】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学设计(1)实验材料烧杯、水、三脚架、火柴、石棉网、黑芝麻(沉于水)、木屑(漂浮水面)、酒精灯等。
(2)实验过程①将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水②将黑芝麻(或木屑)放入水中③将烧杯放到石棉网上④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⑤观察现象⑥结束后,熄灭酒精灯(3)温馨提示◆观察时要注意距离◆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结束后要用酒精灯灯帽盖两次熄灭酒精灯(4)实验现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沉在烧杯底部的黑芝麻开始逐渐向上移动,而飘在水面上的木屑开始逐渐向下移动,并重复这种上下的移动直到水沸腾后黑芝麻又沉在杯底,木屑又重新飘浮在水表面。
(5)分析现象烧杯中的水在被加热时上下不停的流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明确:当加热时,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
3、实验2:将热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室温水中(1)热水、冷水和温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放到一起怎样才能区分开来?提示:为了便于观察,将热水染成红色,冷水染成蓝色。
(2)实验材料水槽、温水、热水和冷水。
(3)实验方法①将水槽中装入室温水②将热水、冷水染色个轻的物体认识实验材料亲手实验,观察现象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观察示意图,试着解释动脑思考,想办法。
认识实验材料注意教师演示实验步骤,观通过亲手实验,亲自体会水循环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的成因。
知道热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室温水中,热水在上,冷水在下。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十二课 液体热胀冷缩丨冀教版
三、教学设计特色和评价: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 学生为本,按照学生的学来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教。摈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 式、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穿插交融而互动的教学模式。
,,,, ,,, 、、、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水、醋、牛奶、啤酒、果汁、酱油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 缩小,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能力目标: 1、经历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过程。 2、经历用此装置探究水、醋、牛奶、米酒、橙汁、酱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 过程。 情感目标:从水到其他的液体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五、教学重点:探究水、酱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六、教学难点: 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每组准备烧杯(分别盛热水和冷水)两个、透明试管一个;小烧 瓶、瓶塞各一个;水彩笔一支;每组实验记录表两张;牛奶、橙汁、可乐、醋、酱油、 米酒……
气却保护了水中的生命,严冬到来以后,千
里冰封,池塘、湖泊、河流等表面都冻结了,
冰块都浮在上层,但河水深处依然保持着
4℃ ,鱼虾便在那里过冬。
让学生了 解并不是所有 的液体都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 质。
六、作业 设计。
一、亮眼睛,巧判断!
1、甜甜在商场里看到瓶装饮料都装得
满满的。 ( )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缩冷胀的性质
2、出示温度计,通过刚才的实验,现 在谁能猜猜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吗?(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回答。)
3、提问:通过实验和温度计的工作原 理能不能说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引导学生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 5、出示课件:
学生可能产生 各种疑问。
学生根据自己 的生活实践进行 描述说明。
三年级科学教案-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是怎样变热的-“黄冈杯”一等奖
12、水是怎样变热的执教:邓端清教学内容:固体材料是怎样传热的p38。
教学目标:1、探究:通过实验,了解固体的传热方式及特点。
2、知识: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
3、情感: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
教学准备:CAI课件实验材料:铝片、圆铁片、火柴棍、凡士林、木筷、铜丝、玻璃棒、橡胶管、开水、记录实录单等。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等。
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对烧开水并不陌生了,我们知道在烧开水里面隐藏着许多的科学知识,我们已经知道,烧开水会使水的温度增加、水位会上升,那么你还想知道烧开水的哪些科学知识呢请看视频(课件展示烧开水视频)。
你想知道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水是怎样变热的这个科学知识。
板书课题:水是怎样变热的二、新知探究1、请同学们猜一猜,水究竟是怎样变热的呢2、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嗯,你们回答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火究竟是怎样通过壶底将热传递给水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3、大家知道,吹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铝)那么铝又是怎样传热的呢4、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探究铝片传热的实验装置:有一块铝片,上面用凡士林粘了三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铝片的一端加热。
(教师解释:凡士林遇热就会融化)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铝片在传热)哪根火柴先掉为什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5、为了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一起动手实验吧!学生四人一组,选好小组长,并分好工,认真观察,作好记录,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强调酒精灯的使用安全)6、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7、教师最后小结(课件展示)铝片热传递的过程:热是从高温传向低温。
并热板书:高温低温8、现在你们明白了吗火是怎样从壶底将热传递给水的吧。
找学生起来说一说。
9、除了铝片传热外,其他的物体也能传热吗教师出示一个玻璃杯,里面倒入热水,过一会儿,用手去摸,感觉怎么样(烫)说明什么(玻璃也传热)(其实,除了这两种物质外,任何固体都具备这种传热的性质,只是,不同的物体他们传热的能力不一样罢了)10、课件展示:铜棒、铝棒、铁棒、玻璃棒、木棒,大家猜一猜,他们哪一个传热最快哪个最慢11、教师出示实验仪器,请同学们讨论实验方案,并说一说。
教师备课: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教师备课: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在小学科学中,水的性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特别是在水的加热和冷却知识点上,更是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以保证教学效果。
本文就将分享一份小学科学中水的加热和冷却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三种状态,理解温度的变化对水的状态的影响。
2.掌握水从液态到气态以及气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时,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水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液体、固体、气体);2.加热和冷却对水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3.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模拟水的不同状态、水的热胀冷缩等现象。
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体会到不同状态下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水的三种状态及转化(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教师讲解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然后采用示范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水的三种状态转化的过程:将水放在冰箱中冷藏,观察水的变化;将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水的变化。
3.加热和冷却对水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15分钟)通过多媒体或者实物,探究水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其状态和温度的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STEM活动,让学生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进一步体会温度对水状态和体积的影响。
4.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15分钟)讲解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如用来制造工艺品、热水器、水管等。
5.课堂练习(10分钟)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测试或练习题,测试学生掌握情况。
6.课后作业(5分钟)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布置一道与本节课程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研究在家中使用的水管与水龙头等水器,如何防止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了水的不同状态、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等知识点。
《水壶是怎样传热的》教学实录反与思
《水壶是怎样传热的》教学实录反与思执教:周伶鑫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本课内容选自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饮用水》单元《水是怎样变热的》一课的第一部分。
旨在通过用学生熟悉的厨房里物品水壶来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中发现与认识金属热传导规律。
一、课前游戏师:(一手拿金属片,一手拿一根火柴)我能让这根火柴自己稳稳地立在金属片上,大家信吗?生:不信。
师:(往金属片上滴上蜡烛油,然后迅速把火柴摁在上面)怎么样,立住了吧。
我还是用蜡烛,能让火柴自己倒下来。
生:我知道,用蜡烛在金属片下面烧。
师:是吗?试试看(用蜡烛加热金属片),真如大家所说,火柴真的倒下了。
那大家能告诉老师,蜡烛为什么能让火柴立起又倒下吗?生:蜡烛油滴下后冷了就会收缩把火柴粘住立起来了。
再一加热,蜡烛油就化了,所以火柴就倒下了。
师:真聪明,你不但会观察,还会思考。
二、聚焦问题师:老师听说小朋友们很能干,那你们在家里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吗?生:做过。
师:那你烧过开水吗?生;烧过。
师:我在家里也经常烧开水,不过昨天在家里把一壶水放在煤气灶上烧时遇到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我。
问题是这样的:烧开水时,我一不小心手碰到了壶壁,壶壁象是被火烧过一样,滚烫滚烫的,当时我就想,这火烧在壶底,壶壁怎么这么烫呢?生:是从下面传上来的。
师:照这么说水壶是可以传热的?,这很有意思,那它到底是怎样传热的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研究一下好吗?(板书课题:水壶是怎样传热的)生;好。
三、充分猜想师:(一手拿着个水壶,一手指着壶底一点)我在这个位置持续加热,一分钟,二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
(手指壶底加热点以外的几点)这个位置热了吗?生:热了。
师:这个位置呢?这个位置呢?生:热了,也热了。
师:整个壶呢?生:全热了。
师:我又没有用火烧它们,这些位置怎么全变热了呢?生;热是从火烧的位置传过来的。
师;那请同学们再来猜测一下,给壶底持续加热的这一点获得的热量在整个壶上是怎样传开的呢?生:从中间向四周传播的。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什么,水的性质以及水的用途。
2.了解水是如何变热的,掌握加热与冷却的基本知识。
3.学会科学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记录数据。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水是如何变热的原理。
2.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三、教学内容1. 前期准备1.复习水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明确学生入手的问题:水是怎样变热的?3.准备温度计等实验所需材料。
2. 实验步骤1.将几个水杯倒满水,使其温度相等。
2.把三个水杯放在桌子上,一个不动,一个用火机从下面加热,另一个用手拿住杯子冷却。
3.每过一分钟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 实验操作1.将温度计放在水中,水的温度会显示在温度计上。
2.使用实验记录表记录每一个杯子的温度变化情况。
4. 实验结果1.加热水杯中的水,水温会逐渐升高。
2.用手拿住水杯冷却水中的水,水温会逐渐降低。
3.温度计可以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1.老师用保温杯和玻璃杯来比较水的保温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用途以及保温是什么原理。
2. 实验操作1.老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3. 分析实验结果1.老师询问学生实验的结果,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可以记录在哪里?2.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探讨水是怎样变热的。
4. 实验应用1.探究人类生活中水是如何被加热的。
2.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记录数据。
五、实践作业1.学生个人白名单上报,电子邮箱发放。
2.要求学生使用组装的温度计测量其他物体的温度,记录并上报数据。
六、教学反思1.本方案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实验方式落地教学概念。
2.组织实验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对于加热和使用热水,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避免烫伤。
3.在实验结束后,要充分利用实验结果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水是怎样变热的-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知识目标
•理解什么是水的“温度”
•掌握水的变热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水的温度变化
•掌握水的变热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
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引出主题,问一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热水和冷水。
那么,水是怎样变热的呢?
2. 导入(10分钟)
•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水的状态,有的是开水,有的是冷水。
从图片中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
•通过手指触摸不同温度的水,让学生感受水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3. 探究-观察(20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验现象,例如:将水倒入锅里,先开火,当水的温度变热时,会产生气泡。
•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亲身体验水是怎样变热的。
4. 深化-讨论(30分钟)
•在深入探究后,学生们可以自己讨论一下,如果要让水变热,都有哪些方式?
•让学生们逐一列举出自己了解的水变热方式,让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5. 总结(10分钟)
•教师讲解水的变热方式,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汇总,确认有效答案与未得出的答案。
•让学生们总结发现,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
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将所学内容做好笔记。
参考素材
•没有参考素材
扩展
•若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增加拓展课程,给学生更多实验体验和探究机会。
例如: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会形成什么样的温度?不同温度的水会形成什么样的冰?。
水是怎么热起来的+示范教案
《水是怎么热起来的》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空气与固体的传热方式是不一样的。
2.认识水和空气的传热方式,即认识热对流现象。
二、科学探究目标1.交流与制定研究热对流现象的探究计划。
2.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关于水是怎样传递热的。
三、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对流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养成以事实为依据的意识。
3.在小组合作时,积极沟通与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水和的传热方式。
【教学准备】黑芝麻、木屑或纸屑、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食用色素等。
【教学过程】发声什么现象?3.演示实验:为了更加清晰地区分热水和冷水,将热水染成红色,将冷水染成蓝色。
4.小结:我们看到热水袋浮在室温水的水面上,说明它比较轻;冷水沉在室温水的水底,说明它比较重。
(三)实验3:混合热水和冷水1.提问:如果将热水和冷水混合会怎样?请你预测一下,如果热水在上,冷水在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冷水在上,热水在下,会出现什么现象?2.演示实验。
3.集体总结实验现象结论:热水在上时,抽掉塑料片,热水仍然在上面,冷水在下;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预设1:无论热水在上还是冷水在上,水都会在塑料片抽出时马上混在一起。
预设2:冷水在上时,冷水会向下流。
……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预设:也会发生热对流现象。
观看视频。
的空气,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7课。
本单元以“水”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各种形态、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沸腾了》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水的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对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往往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水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和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奠定基础。
同时,这一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聚焦:通过提出“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水的沸腾。
2.探索: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预测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活动二,给水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和特点。
3.研讨: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变化特点,总结水沸腾的条件。
4.拓展:让学生思考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2.理解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温度保持不变。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变化。
2.能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
3.能基于证据和推理,对水沸腾的原因进行解释。
(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水的沸腾现象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能以事实为依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和创新。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水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烧开水、煮饭等。
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发明了蒸汽机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水沸腾了》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等过程,深入理解水沸腾现象及其原理;2.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提炼科学概念;3.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养成合作、分享、尊重实证的科学精神;4.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以上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观察和分析沸腾过程中的气泡变化。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气泡在沸腾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举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大小、上升速度等,分析其变化原因,从而理解气泡与水沸腾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水沸腾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水烧开时的情况?”(例如:水是如何从平静变得冒泡沸腾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水沸腾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水沸腾的现象及其特点。学生需要掌握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包括水温逐渐升高、气泡产生及变化等,并认识到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
举例:讲解水加热过程中,水温上升、气泡由小变大的现象,强调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
(2)掌握水沸腾的条件。学生需要了解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沸点),并且需要持续吸收热量。
此外,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也需要调整。实验操作环节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小组未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水是怎样变热的》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水是怎样变热的》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会做热对流的实验,初步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的方式。
2、喜欢大胆想象。
3、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回顾猜想,揭示课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烧开水时热在壶底的传递方式,老师现在想请个同学来说说热在壶底是怎样传递的?
生: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底的地方。
生:壶底变热后就把热传给壶内下部的水。
师:壶底变热后,那壶里面的水又是怎样变热的呢?
生:加热时水在流动。
生:肯定是下面的水先热,热水就跑到上面去了,上面还是冷水就流下来了,然后又变热了,又上去了。
师: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既然有了猜想,那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生:做实验。
2【讲授】二、设计实验,实验验证。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是怎样变热的》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是怎样变热的》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讲解水是怎样变热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2.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 * 冷水和热水的感观差异。
2.2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为一节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
3. 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变热过程,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10分钟):鼓励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
5. 活动延伸(10分钟):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过程,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和小组活动等。
五、教学资源和学具准备5.1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 课件PPT:包括相关的知识点和实验演示步骤;* 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温度计、水壶等。
5.2 学具准备本节课所需的学具包括: * 学生课本:用于学生跟随教学内容阅读; * 学生实验记录表:用于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_水变热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科学_⽔变热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变热了》教学设计教学⽬标:1、能对“煮稀饭”“烧开⽔”的现象认真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实验结果解释假设,能利⽤图形表⽰⾃⼰的研究成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能利⽤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活中的⼩问题。
3、知道液体和⽓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
课前交流:教师准备:烧杯、三脚架、⽯棉⽹、酒精灯等学⽣准备:课前观察,煮稀饭时⽶粒在锅⾥的游动情况。
教学过程:⼀、对⽐设疑,导⼊新课1、同学们煮过稀饭吗?见过你的⽗母住过稀饭吗?在煮稀饭的过程中,你发现锅⾥有什么变化?2、如果把⼀条活蹦乱跳的鱼放在锅⾥煮,结果会怎样?(学⽣回答)3、⽼师今天能让鱼在沸腾的⽔中⾃由⾃在地游来游去,你相信吗?4、教师演⽰“沸⽔活鱼”实验: 在平底烧瓶⾥放⼀条⾦鱼,然后在平底烧瓶的瓶⼝处加热,直⾄沸腾。
5、提出问题:烧瓶上⾯的⽔都沸腾了,⽽⾦鱼还能⾃由⾃在的游来游去,(出⽰课件)同样是给⽔加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6、学⽣猜测:究竟⽔是怎样变热的呢?⼆、合作探究,认识对流活动⼀:实验探究热在⽔中的传递⽅式1、猜想:你认为热在⽔中是怎样传递的呢?2、提出问题:你有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正确吗?学⽣:给⽔加热,从容器底部给⽔加热……3、学⽣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及时引导,⽔是⽆⾊透明,不容易清楚的观察运动过程,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热⽔的运动过程呢?学⽣可能想到:给⽔加上⼀些颜⾊或在⽔⾥加⼊其他物体如⽊屑、茶叶等,通过⽊屑在⽔中的运动,观察到热在⽔中的传递⽅式。
)4、学⽣汇报实验⽅案,并交流实验注意事项。
(学⽣⾃由回答,教师要强调酒精灯的使⽤⽅法,并提醒学⽣加热时不要⽤⼿去接触三脚架和烧杯,观察过后,不要⽴即取下烧杯,应先熄灭酒精灯,待其冷却后在取下杯⼦,实验中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同时将记录卡发给各⼩组。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2课《水是怎样变热》ppt课件
有什么发现?
人们为什么用这些材料做加热的容器?
用下面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根据实验结果,把各种材料按传递热的难以程度填写。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利用材料的传热特点的?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对又多。
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壶内的水是怎样传递热的?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水受热后会发生流动,水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的。
现在能说说壶中的水是怎样变热的吗?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后传递给底部的水,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的冷水流过来拓展资料,然后又受热而又上升,这样使冷水和热水循环不断的相对流动,产生了对流的形式,通过对流,容器里面的水就变热了。
4.注意安全,小心别烫着手。
热传递的实验记录
实验方案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铁片
铁棒
铁线
总结
返回
中
边
返回
中
边
返回
将火柴棍用蜡烛粘在铝片上,从铝片的一角火中心加热,观察火柴棍倒下的顺序是怎样的?
返回
1
2
3
4
中
左
右
返回
1
2
3
4
返回
1234 Nhomakorabea返回
水是怎样变热的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同学们,你们烧过开水吗?
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火在外面烧,里面的水怎么会越来越热?
会不会是火先把壶烧热,壶再使水变热的呢?
怎样用实验来验证?
温馨提示:
1.先填写实验方案,根据实验需要领取材料。
2.小组分工合作,实验装置都装好后再加热。
3.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好记录表。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
能够观察和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
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水沸腾的本质。
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杯正在加热的水,提问学生: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出课题。
2.认识水的沸腾现象实验准备:组装实验装置,包括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
实验操作: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烧杯中的水。
在加热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观察现象:随着水温的升高,学生可以观察到水中出现气泡,气泡由小变大,最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的水蒸气。
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沸腾现象。
3.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但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和侧壁。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4.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包括水温的变化、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
学生进行发言,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梳理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特点。
5.拓展与应用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沸腾的知识呢?学生举例回答,如煮食物、烧开水等。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 C——110C)(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 C ―― 110C)【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 25C”,你会读吗?学生试读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例:“ 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是怎么样变热的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水是怎样变热的一、教学目的:1.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
2.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3.认识金属材料传热的特点是:热从受热部位逐渐向非受热部位传递。
4.认识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
5.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
6.喜欢大胆想象。
7.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铝片、火柴棍、蜡、铜勺、木筷、铁丝、钢尺、玻璃棒、橡胶管、水、纸片等。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方框形玻璃管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固体材料是怎样传热的。
(一)引入课题1.提问;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烧开水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研究了“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大家说一说,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同时,板书课题:水是怎能样变热的。
3.学生讨论:自己认为水是怎样变热的。
4.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引入本课的研究主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
(二)实验研究1.让学生猜测:壶底是用金属材料铝做的,想一想,铝片会怎样传递热呢?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有一块铝片(边说边拿给学生看),我们怎样做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呢?3.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4.现在有铝片.蜡烛.火柴棍.酒精灯等材料,我们怎样做实验呢?5.学生分小组做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汇报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
1.学生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小结:壶底把受到的热逐渐传递给没有直接受热的部分。
(四)拓展研究:1.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炊具,看一看做炊具的材料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材料做炊具。
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一样吗?2.实验研究,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想办法做实验研究,看哪些材料传热快,哪些材料传热慢?3.整理实验数据,指导学生按传热的难易程度,给材料排序。
4.让学生说一说,手接触炊具的那一部分为什么是用塑料或木料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是怎样变热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
2、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3、认识金属材料传热的特点是:热从受热部位逐渐向非受热部位传递。
4、认识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
5、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
6、喜欢大胆想象。
7、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铝片、火柴棍、蜡、铜勺、木筷、铁丝、钢尺、玻璃棒、橡胶管、水、纸片等。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方框形玻璃管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固体材料是怎样传热的。
一、引入课题
1、提问;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烧开水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研究了“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大家说一说,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同时,板书课题:水是怎能样变热的。
3、学生讨论:自己认为水是怎样变热的。
4、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引入本课的研究主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
二、实验研究
1、让学生猜测:壶底是用金属材料铝做的,想一想,铝片会怎样传递热呢?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有一块铝片(边说边拿给学生看),我们怎样做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呢?
3、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4、现在有铝片、蜡烛、火柴棍、酒精灯等材料,我们怎样做实验呢?
5、学生分小组做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汇报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
1、学生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小结:壶底把受到的热逐渐传递给没有直接受热的部分。
四、拓展研究:
1、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炊具,看一看做炊具的材料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材料做炊具。
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一样吗?
2、实验研究,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想办法做实验研究,看哪些材料传热快,哪些材料传热慢?
3、整理实验数据,指导学生按传热的难易程度,给材料排序。
4、让学生说一说,手接触炊具的那一部分为什么是用塑料或木料制作。
第二课时
内容:水是怎样传热的。
一、提问引入:
1、壶底变热后,首先把热传给壶内下部的水,那么壶内上部的水又是怎样变热的呢?板书课题:水是怎样变热的?
2、学生讨论:水是怎样传热的?
二、实验研究:
1、讨论实验方法:我们怎样做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呢?
2、用烧杯烧水,水是透明的,我们不易观察怎么办?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如用温度计测,用手摸,在水中放纸屑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方便易做的方法。
)
3、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动手做实验。
三、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
四、实验验证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做第40页上图所示的实验。
五、整理实验结果,说一说,水是怎样传热的?
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
底的水不断受热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下降,壶内的水不停循环,逐步使水变热。
六、让学生完整地描述,用壶烧水时,壶中的水是怎么变热的?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