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资源管理复习资料PPT相关章节标记⽰例“(1.0)”表⽰第1篇⼆、主观部分:(⼀)名词解释1.⼈⼒资源⼈⼒资源是⼈⼒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概念,它不同于⼈⼝资源、劳动⼒资源、⼈才资源,它是指在⼀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劳动和体⼒劳动能⼒的⼈们的总和,⼈⼒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内容。

2.⼈⼒资源管理⼈⼒资源管理作为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概念,是指特定组织(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以及⾮盈利组织)中⼈员管理的所有活动与职能,是对组织中⼈⼒资源进⾏管理、调配、奖励、开发的理念,制度,程序和活动,它表现为识⼈,招⼈,⽤⼈,励⼈等活动,其⽬的是在提⾼企业和个⼈绩效的同时,达成员⼯的满意和成长。

⼈⼒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事管理。

3.⼯作⽣活质量企业在提⾼效率、取得财富的同时,应该关注除股东和经营者之外的相关利益主体,员⼯是组织经营活动的⼀个⾮常重要的相关利益主体,员⼯追求⾃⾝的权益,包括有意义的⼯作、有竞争⼒的报酬、组织内良好的沟通与群体氛围、合理的制度、良好的⼯作条件,等等。

这些员⼯的诉求与追求可以通过“⼯作⽣活质量”这样的概念来涵盖,⼯作⽣活质量是⼈⼒资源管理的另外⼀个⽬标。

4.直线经理在组织中,往往存在⼀些这样的经理⼈员,他们被授予权⼒来进⾏组织运营某⼀特定阶段(如⽣产、设计、营销等)的最后决策,他们的决策对组织价值的产⽣具有直接的影响,他们往往处于⼈员管理的第⼀线,具体执⾏、控制和反馈各项⼈⼒资源管理政策,他们被称为直线经理。

5.职能经理在组织中,往往存在⼀些这样的经理⼈员,他们应⽤咨询技能来辅助管理或监督直线经理完成组织⽬标,他们没有直接的权⼒来指挥其他⼈员的⼯作,也不能做出最后的决策,他们仅仅发挥⽀持作⽤,他们被称为职能经理。

6.⼯作分析⼯作分析就是分析⼯作,分析岗位,分析岗位内容与任职者,它是对⼀项特定⼯作所完成的任务以及能成功承担此项⼯作所必须的个⼈特征进⾏细化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定的程序,来确定某⼀⼯作的任务和性质以及哪些类型的⼈可以承担这⼀⼯作。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2017-07-14《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职能(P9)(1)人力资源计划:①人员需求预测②人员供给预测③供给与需求的平衡④制定计划与实施:人才储备、人才流动(2)招聘、选拔:①招聘决策②发布招聘信息③招聘测试④面试(3)培训与发展:①培训需求分析②新员工上岗引导③员工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④员工开发(4)评估与报酬:①绩效计划阶段②绩效辅导阶段③考核及反馈阶段④薪酬制度与激励(5)员工关系:①劳动政策法规②安全与健康③员工福利④员工沟通3第二章1、人力资源规划(1)基本概念:根据企业的未来发展和环境变化,对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和规划,对可能的人力资源进出途径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

(2)内容:①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最主要的内容:供给和需求的比较结果,也可以称做净需求,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就是得出这一结果。

②人力资源业务规划:它是总体规划的分解和具体,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工资激励计划、员工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1)含义:指以组织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等进行预测的一种人力资源规划活动。

(2)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①企业内部因素:企业的发展、现有人力结构状况。

②企业外部因素:宏观经济环境、技术的发展状况、市场竞争状况。

③人力资源自身状况:如退休、辞职、合同终止、解聘、死亡或休假等。

(3)预测方法:①德尔菲法:指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也就专家预测法。

②工作负荷法:基于对员工个人生产效率的分析来进行的一种预测方法。

③趋势预测法:趋势分析法是指预测者根据组织过去几年的员工数量的历史数据,分析它在未来的变动趋势,从而来预测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在培训过程中,衡量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评估方式是()。

A、学习评估B、反应评估C、行为评估D、结果评估2、对于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比较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A、猎头公司B、人才交流中心C、校园招聘D、招聘洽谈会3、福利是一种(),它往往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员工,而是以更多的服务或实物的形式支付给员工。

A、激励性报酬B、计划性报酬C、补充性报酬D、必要性报酬4、培训效果的四层框架体系是指()。

①反应层面,即受训者对培训科目、教材以及自己的收获感觉②知识层面,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能否回忆和理解培训的概念及技能③态度层次,即通过培训,员工的工作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④行为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受训者是否应用了所学的概念和技能⑤结果层面,即培训对工作成果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5、如果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需求付员工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

A、100B、150C、200D、3006、由于()对各个职位所必需的任职资格条件做了充分分析,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减少了主观判断的成份,有利于提高招聘录用的质量。

A、工作分析B、绩效考评C、自我评价D、职业规划7、一名工人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外,质量、原材料消耗率、能耗、出勤,甚至团结、服从纪律等硬、软方面的表现,都需要综合考虑,逐一评估,这体现了绩效的()的特点。

A、多因性B、多维性C、动态性D、不确定性8、企业对新员工上岗前进行的培训称为()。

A、培训B、岗前培训C、脱产培训D、在职培训9、下列属于外部招募方法的是()。

A、选拔法B、布告法C、熟人推荐D、档案法10、反映企业支付薪酬的外部竞争性的是( )。

A、薪酬数量B、薪酬结构C、薪酬水平D、薪酬形式1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录用、绩效考评、员工培训、员工职业发展、员工激励、()等。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_普通用卷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_普通用卷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一单选题 (共5题,总分值5分 )1. 薪酬调查主要需要了解()(1 分)A. 其他行业同种职位的薪酬B. 本行业同种职位的薪酬C. 其他地域同种职位的薪酬D. 本行业其他职位的薪酬2. 通过职称或资格认证来达成的职业生涯路径是()(1 分)A. 专业技术型B. 行政管理型C. 横向发展型D. 核心发展型3. 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1 分)A. 德尔菲预测技术B. 回归分析方法C. 劳动定额法D. 比率法4. 人事部经理准备将一职工提升为车间主任,这一规划属于人力资源中的()(1 分)A. 补充规划B. 晋升规划C. 招聘规划D. 培养开发规划5. 下列绩效考评指标中不属于能力考评项目的是()(1 分)A. 知识B. 经验阅历C. 技能熟练程度D. 工作质量二多选题 (共50题,总分值50分 )6. 绩效标准的特点是()。

(1 分)A. 定量性B. 完整性C. 协调性D. 比例性7. 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有()。

(1 分)A. 劳动合同期限B. 工作内容C. 劳动报酬D. 试用期限8. 相对于招聘申请表而言,下列选项中,()不是个人简历的优点。

(1 分)A. 易于评估B. 体现应聘者的个性C. 费用较小D. 展示书面交流能力9. 工作分析的原则主要有()。

(1 分)A. 系统原则B. 动态原则C. 岗位原则D. 激励原则10. 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方法主要有()。

(1 分)A. 接班人计划B. 转移矩阵C. 对雇佣人员和应聘人员进行分析D. 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分析E. 建立人力资源档案11. 现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

(1 分)A. 适龄就业人口B. 就学人口C. 未成年就业人口D. 失业人口E. 老年就业人口12. 定量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

(1 分)A. 工作负荷法B.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法C. 多元回归预测法D. 趋势预测法E. 人员替代法13. 先将企业中岗位价值最高与最低的岗位选择出来,作为高低界限的标准,然后在此限度内,将所有岗位按其价值进行逐一排序,这种岗位评价方法是()。

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共5篇)

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共5篇)

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共5篇)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一、单选题1.人力资源的关键特征是()A.能动性B.时效性C.可变性D.稀缺性E.可变性2.人力资源可变性是指()A.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存在变化B.工作中个人的想法会发生变化C.个人的工作会发展变化D.个人的收入会发生变化3.适龄就业人口是指()A.处于劳动年龄之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B.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C.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D.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即将从事社会劳动的人4.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是()A.工作分析B.招聘甄选C.培训开发D.绩效管理5.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A.取得人力资源的最大实用价值,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B.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C.提高工作效率 D.建立良好的员企(员工—企业)关系AAAAA 6.在人员短缺时,通常应当先考虑采用()A.内部调剂B.外部补充C.招聘D.借调7.招聘工作的提出的确定开始于()A.招聘需求B.招聘供给C.招聘计划D.招聘目标8.对于高级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的获取的招聘据渠道选择时,主要采用()A.猎头公司B.内部招聘C.内部提升D.借调9.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联系快捷方便,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招聘方式是()A.网络招聘B.外部招聘C.内部招聘D.广告招聘10.内部渠道就是从企业内部选拔合适的人才来补充空缺或新增的职位,以下属于内部渠道的有()A.岗位轮换B.亲属关系介绍C.招聘广告D.委托猎头公司AAAAA 11.招聘需求通常是由()提出的 A.用人部门B.人力资源部门C.高层管理者D.一线员工 12.企业招募、选择、录用和安臵员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称为()A.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B.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C.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D.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 13.招募专业性人员时,应选择的最佳广告媒体是()A.专业性的杂志B.地方性的报纸C.广播电视D.全国性的报纸14、绩效评估主要是员工的()对员工本人的工作状况和工作结果的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从内涵上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与社会进展的具有智力与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与。

它应包含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多选)1、不可剥夺性是最根本的特征(单选)2、时代性3、时效性4、生物性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单选)5、能动性6、再生性7、增值性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宏观:是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

微观:是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书讲的是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操纵与调整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操纵等活动。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简答、论述要加宏观微观的概念)1、人力资源管理最终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务必为组织战略服务。

2、为了实现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通达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技术方法的运用,达成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管理,继而达到间接管理生产过程的目的。

4、人力资源管理在注重人与事的匹配上,并不是被动地使人消极地习惯事件的需要。

5、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与操纵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操纵与调整。

6、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简答)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达到有效管理员工的目的。

2、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关系的管理,在实现人员管理的同时,达到组织体系、文化体系协同进展的目的。

3、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多选)1、获取这一过程包含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等环节。

(单选)2、整合3、保持这一过程要紧表达在薪酬与考核制度里。

(单选)4、开发这一过程要紧包含日常工作指导、技能知识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单选)5、操纵与调整这一过程要紧表达在绩效管理里。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考试复习重点归纳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的构成(一)人力资源的数量1)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绝对数量的构成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

等于: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适龄就业人口②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人口③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④求业人口或待业人口⑤就学人口⑥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⑦军队服役的人口⑧其他人口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定义: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

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的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代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因素: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尤其是: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一)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的活动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意义1。

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2。

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3.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4。

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感。

1 、任人唯贤的原则:任人唯贤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才干,安排其在适合的岗位,做到适才适用。

并根据才能的变化,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2 、注重实绩的原则:是指评价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能力高低,只能以其工作的实际成绩为依据。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一、1.人力资源的双重性特征是指生产性和消费性。

2.一个完整的平衡计分卡的实施过程包括:描述战略,评估战略和管理战略三个阶段。

不能简单地将平衡计分卡认定为只是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3.组织绩效一般是由实体形态的效率和价值形态的效益两个方面共同体现的。

4.人力资源的可变性是指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会有所变动。

5.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载体是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6.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7.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预测是整个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8.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主观能动性。

9.工作丰富化能使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增进不同工作之间的员工的相互理解,提高协作效率。

10.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总体层面的规划和业务层面的规划。

11.评价中心、面试、自我评价和体能这四种甄选工具中,效度最高的评价中心。

12.在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岗位评价法是海氏评价法。

1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14.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智力+体力的总和。

15.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组织未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以及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过程。

16.员工招聘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多样性和高效性。

17.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时,内部招聘能在解决这种情况地同时,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8.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体现在战略契合性。

19.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是可变薪酬。

20.在工作说明书中,描述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明确该工作是做什么的部分是工作概要。

21.年薪制制度适用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22.根据表现形式不同,薪酬被划分为货币和非货币薪酬。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总称。

强调质量和数量。

2、人口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具有的人口数量,主要表现最为数量。

3、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的劳动力人口的总称,是人口资源中拥有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人,这一人群必和须具有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偏重数量。

4、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矫情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或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

突出质量概念。

5、天才资源通常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特殊才华的人,他们在这一领域具有十分独特的创造发明能力。

6、包含关系: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天才资源7、比例关系:正常的是灰色关系、极端状态下有白色(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占总人数的比例较高)和黑色关系(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占人口总数的比率很低)8、人力资源的构成内容:P10页表9、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国家、地区、家庭、企业个人通过正规国民教育、在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各种类型的培训、启智等服务,从而达到培养各类人才、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质量的目的,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合格人才。

10、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全社会(或一个部门)的各阶层、各类型的从业人员的招募、录取、培训、使用、周转、升迁、调动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的管理,研究他们在工作的全过程中,如何合理调动、开发其智能、智力,充分发挥其作用并推动社会的迅速发展。

11、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在组织一切力量,有效地全社会的成员开发智力,更注重于宏观、整体,注重于全社会的启智。

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重在国家部门或企业的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的范围更广,人力资源开发是根是本,而人力资源管理师果子是收获。

1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优化原理、激励强化原理(企业管理者应对遵守企业行为准则并对企业做出贡献的人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激励,鼓励他们继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并努力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反馈控制原理、弹性冗余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利益形容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含多项选择)1、下列不包括在现实的人力资源数量内的是( B )A未成年就业人口 B暂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C适龄就业人口D老年就业人口2、下列选项中现实的人力资源数量是(A、C)A失业人口 B暂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C老年就业人口 D其他人口3、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正确的是(D)A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源B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人才资源C人才资源>人口资源>人力资源D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4、人力资源的特征有(A、B、C、D、E)A能运性B时效性C生物性D社会性E双重性5、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有(A、B、C、E)A识才B用才C人才开发D激励人才E留住人才6、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有(A、B、C、D、E、F)A制订人才资源计划B招聘人员C培训与教育员工D绩效考核E薪酬管理F劳动关系管理7、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工作内容B工作职责C工作关系D工作效率8、企业进行工作分析是因为出现了(A、B、C、E)A新建企业或新组的部门为满足组织设计与人员招聘的需要B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发生变化C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企业想看新制定薪酬激励制度E企业完善员工培训机制9、工作说明书包括(A、B、C、D)A工作内容B工作职责C工作环境D工作任务E任职者所需的资格要求10、工作规范一般包括(A、B、C、E)A一般要求: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B生理要求:包括健康状况、力量与体力、运动的灵活性、感觉器官的灵敏度等C心理要求:包括观察能力、集中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D工作任务要求E考核项目和标准11、工作说明书编写的原则有(A、B、C、D)A统一规范B清晰具体C范围明确D共同参与12、业务规划是指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各种专项业务规划,具体包括(A、B、C、D、E)等内容。

A人员补充计划B人员配备计划C人员培训开发计划D薪酬激励计划E员工职业发展计划13、(B)属于企业人力资源中期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 复习提纲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 复习提纲资料

一章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承担的活动人力资源职能所扮演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雇员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

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一家企业的综合评价卡会产生何种影响3.支持高绩效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什么4.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一个简单的阐述二章战略人力资源管理1.战略形成和战略执行之间的区别2.战略管理过程的构成战略的形成阶段,战略规划群体需要通过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外部的机会和所受到的威胁以及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来决定企业的战略方向。

接下来,他们还需要列出各种可能的战略选择,并且对这些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方面的能力进行比较。

战略的执行阶段,企业就要按照已经选定的战略开始贯彻实施。

这包括对组织进行设计,对资源进行分配,确保企业获得高科技能的雇员以及建立起能够促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报酬系统。

3.人力资源和战略形成两者间的联系4.描述各种异向性战略相联系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以及实践集中战略:HR培训保持技术,报酬留住技术人才,绩效考核注重行为内部成长战略:HR招募调动提升员工,绩效注重行为和结果,薪酬对增长目标达成的奖励,培训拓展创新所需人才合并和兼并战略:对冲突技能的培训,对两个不同企业的文化和环境进行一体化的调整,对工资结构保持一致性。

裁员战略:对工作绩效不大的员工进行裁员,提升裁员后员工的士气,摆脱陈腐气氛建立新型积极的劳资关系。

5.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为了在企业成为一名战略伙伴所需具备的能力三章职位分析与职位设计1.对一个工作流程进行分析,确认出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过程中所包括的产出、活动、以及投入分别是什么。

2.理解工作分析在战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了解工作流程,确认需要完成那些工作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具备何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重要性。

管理者要通过了解工作来作出明智的雇佣决策。

确保每一位雇员令人满意地完成工作。

3.为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选择适当的工作分析技术4.了解工作设计的不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考试复习重点归纳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的构成(一)人力资源的数量1)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绝对数量的构成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

等于: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适龄就业人口②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人口③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④求业人口或待业人口⑤就学人口⑥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⑦军队服役的人口⑧其他人口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定义: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

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的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代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因素: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尤其是: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一)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的活动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意义1.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2.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3.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4.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感。

二、传统人事管理vs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以事为中心;1、以人为中心2、静态管理;2、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3、制度控制物质刺激手段;3、对员工实行人本化管理4、是战术性管理;4、战术与战略性相结合的管理5、照章办事,机械呆板;5、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6、被动反应型,按部就班;6、主动开发型7、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7、以信息管理为主;8、被视为是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可言。

8、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1 、任人唯贤的原则:任人唯贤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才干,安排其在适合的岗位,做到适才适用。

并根据才能的变化,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2 、注重实绩的原则:是指评价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能力高低,只能以其工作的实际成绩为依据。

工作人员工作的实绩,是选拔、奖惩以及职务升降的主要依据。

3 、激励原则:就是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竞争原则:引入人才竞争机制,让领导者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放开手脚,展开竞争。

5 、精干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机构大小,按岗位的职责、任务配置工作人员,做到以事设职,以职选人。

6 民主监督原则.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探索的新措施1 改善奖酬福利及所有权参与;2 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3 为员工合法权益提供保障;4 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机会;5 发展民主参与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第二章人力资源计划一、人力资源计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计划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状况,为了满足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的需要,在引进、保持、利用、开发、流出人力资源等方面所做的的预测和相关事宜。

二、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程序1 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2 调查阶段(1)对于影响外在(企业外)人力资源供需的各种因素的调查。

(2)对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供需和利用情况的调查。

3 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4 确定企业人员的净需求,制定行动方案5 评价人力资源计划(1)应反映企业内部和外部目标的变化;(2)明确相关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及必要的职权;(3)应有适当的弹性;(4)与其他经营计划的相关性。

三、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戴尔菲法操作程序:1.确定需要咨询的内容并转化为意义十分明确的预测问题2.将预测的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形成书面的问卷形式3.将问卷函寄给已经选定的各位专家4.专家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回答预测问题,寄回问卷5.组织者对专家的回答进行梳理、归纳,将归纳结果邮寄给各位专家6.专家们结合归纳的结果重新考虑,归纳结果,结果再次寄回7.组织者再次梳理,归纳并再次寄回。

如此反复三到四次反馈,专家意见趋于集中优点:避免了人际关系、群众压力以及难以将专家在同一时间集中在同一地点的困难。

操作关键点:1.如何提出意义明确的预测问题2.如何将专家的意见进行梳理、归纳。

(二)定量法1.总体需求结构分析预测法NHR: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的人力资源P :现有的人力资源C :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增减的人力资源(可正可负)T :指由于技术提高或设备改进后节省的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成本分析预测法TB: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预算总额S :目前每位员工的平均工资BN:目前员工的平均奖金W :目前每位员工的平均福利O :目前每位员工的平均其他支出a%:企业计划每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的平均百分比T :指未来一段时间的年限3.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法P :目前现有的人力资源b%:企业计划平均每年发展的百分比c%:企业计划人力资源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百分比差异T :指未来一段时间的年限四、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1.人口因素①本地区内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率;②本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2.经济与教育因素①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②本地区的教育水平3.劳动力市场对供给预测的影响①本地区同一行业劳动力的平均价格、与外地相比较的相对价格、当地的物价指数;②本地区劳动力的择业心态与模式、本地区劳动力的工作价值观;③本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④本地区地理位置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4.科学技术的因素①掌握高科技的白领员工供给量增长②中层管理者的供给量相对缩减③服务业劳动力供给的增加5.制度因素五企业人力资源的平衡(一)人力资源缺乏的政策1)对企业各部门的人员结构重新调整,将人员补充到空缺岗位;2)实行加班加点方案,延长工作时间;3)培训员工,使他们掌握需要的能力与知识;4)提高设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5)招正式职工、临时工和兼职人员;6)将部分工作交给其他公司完成;7)增加新设备,用设备替代一部分人员的短缺。

(二)人力资源富余时的政策1)扩大有效业务量,例如提高销量、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售后服务;2)培训员工;3)提前退休;4)降低工资;5)裁员。

第三章工作分析(Job Analysis)一、工作分析的定义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即从事该工作的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然后加以系统、科学的描述和规定的活动。

简言之,就是一个确定工作(职务)的任务、活动和责任的过程。

二、工作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1.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2.确定工作分析需要的信息类型3.确定工作分析所需信息的形式(定性和定量)4.确定收集信息的方法5.确定收集信息的人员和工具(二)调查阶段1.针对工作本身2.针对人员(三)分析阶段1.仔细审核、整理获得的各种信息;2.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关键成分;3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

(四)完成阶段此阶段的任务就是根据工作分析规范和信息编制“工作描述书”与“工作说明书”。

步骤:1.根据工作分析规范和经过分析处理的信息草拟出工作描述书和工作说明书;2.将草拟的工作描述书和工作说明书与实际工作对比;3.根据对比结果,决定是否修正和如何修正甚至是否需要再次调查研究;4.若需要,则重复2-3步骤;5.形成最终的工作描述书和工作说明书;6.完善“两书”;7.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两书”归档。

三、观察法:由分析人员运用感觉器官或其它工具,观察员工的实际工作过程,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并加以分析和归纳总结。

(一)观察法的使用原则1.观察员工作相对稳定;2.适用于周期短,体力活动;不适用于脑力工作;3.注意工作本身的代表性;4.尽量不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5.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二)观察法的缺点1.分析人员难以控制可能影响工作活动的外部变量,造成观察结果不准确2.使用对象有局限,容易观察以体力为重的工作,以智力为主的工作特点难以观察3.观察结果难以用数量表示,大部分以文字形式表现,不利于统计分析4.观察的样本数通常较少,而且观察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影响所需信息的时效性和全面性第四章员工招聘(Recruitment)第一节员工招聘概述一员工招聘的含义和意义(一)含义:是指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计划和职务分析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发现和吸引有条件、有资格和有能力的人员来填补组织的职务空缺。

(二)作用①员工招聘有助于改善组织的劳动力结构与质量;②员工招聘有助于员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③员工招聘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④员工招聘有助于组织知名度的提高。

二现代招聘的特点1.招聘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双向选择过程,即是一种的双向选择;2.招聘内容上除了强调职务申请者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满足组织的需求外,还强调申请者的人格、兴趣和爱好应适合工作说明书、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要求;3.职务申请者更多地考虑组织环境、组织技术、组织发展及能否发挥自己的潜能;4.在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用人部门;5.注重从组织内部发现挖掘人才;6.员工甄选和聘用方法的科学化;三招聘的程序1.制定招聘计划2.发布招聘信息①信息发布的范围注意:②信息发布的时间③招聘对象的层次性3.应聘者提出申请4.接待和甄别应聘人员(选拔)5.发出录用通知书(录用阶段)招聘成本的评估6.对招聘活动的评估录用人员的评估第二节员工的来源与招聘方式一、利用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的利弊优点:①准确性高;②适应较快;③激励性强;④费用较低。

缺点:①可能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②容易造成“近亲繁殖”;二、外聘的利与弊利:(1)给组织带来新观念、思想、技术、方法;(2)外来人员能较客观地评价组织的工作,洞察组织的问题;(3)能很经济地聘用到已受过训练的急需员工;(4)组织可以更灵活地与外部人员签定合同,提供短期或临时工作;弊:(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2)进入角色慢;(3)招募成本高;(4)决策风险大;(5)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三、面试的种类1.结构性面试(1) 定义:在面试前已设立面试内容的固定框架或问题清单,主考官按这个框架或清单对每个应聘者分别做相同的提问并控制整个面试的进程(2) 优点:由于对所有应聘者均按统一标准进行,因而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的信息,全面分析比较,同时也减少了主观性,而且对于考官的要求也较低缺点:过于僵化,难以随机应变,因而所搜集信息的范围受到限制2.非结构性面试(1) 定义:面试前无需作面试问题的准备,主考官主要掌握组织职位基本情况即可,主考官在面试过程中提出带有很大隐蔽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其目的在于给应聘者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与潜力的机会(2) 优点:由于其灵活自由,问题可因人因情境而异,可深入浅出,因而可得到较深入的信息缺点:由于其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因而易带来偏差,而且对主考官的要求较高,要求主考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素质3.压力面试(1) 定义:在面试开始就向应聘者提出敌意的具有攻击性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以了解应聘者承受力、情绪调整能力,测试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较长运用于招聘销售人员、公关人员、高级管理人员(2) 优点:可以较真实的测定应聘者承受压力和情绪调整的能力,为诸如销售、公关及高级管理层等需要上述能力的职务人员招聘提供了较好的招聘方式缺点:问题较难设计,对主考官要求较高四、面试中的提问技巧1 合理安排提问内容;2 合理运用简单提问;3 合理运用递进提问;4 合理运用比较式提问;5 合理运用举例提问;6 客观评价提问;五、主考官应具备的素质1 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应聘者;2 良好的表达能力;3 善于倾听应聘者的陈述;4 敏锐的观察力;5 善于控制面试进程,使面试始终处于一个良好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