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气环流与气候(知识讲解内容)
第二节(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高压 低压
暖
空
空
气
气
冷
被
却
抬
下
升 极地东沉
风带
90 ° S 60 ° S 30 ° S 0 ° 30 ° N 60 ° N 90 ° N
极地高 副极地低 副热带高 赤道低 副热带高 副极地低 极地高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低纬环流 低纬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低压 高压
空
暖
气
空
冷
气
却
被
下
抬
极沉地东
升
风带
低压
高压
低压
空 空气 气受 堆热 积膨 下胀 沉上 东南信风升带
空 气 堆 积 下 沉
赤
道
低
气
压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6.夏季,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 ,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 所
切断,其中
亚洲低压
(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从而
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仅保留在海洋上
30°N 副
气流 上升
热 热陆亚升亚低欧温洲 压大快带
高 夏高威气压夷
亚速尔 高压
2020/5/31
西
风
带
(三)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 •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和气候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和气候知识点[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纬广流圈珞流圈沙衣流圈高低玮受战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喻中:做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小为赤道低气底带(D七个气压带c为鼠痣带用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为栈池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B为信氏一(2)六个风带,为盛行西风带F为极地一风帚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疑难辨析1】气压带的形成都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吗?提示不是。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
但是,由于地球上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
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疑难辨析2] 季风仅仅存在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这种说法对不对?提示不对。
非洲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但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单一控制赤道低气压带热市网林气候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地中海气候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第二章大气环流与气候 大气科学基础培训班课件
三、地表性质的影响
在地表均匀的假定下,全球平均纬向环流都具有
环绕纬圈的带状分布特征。实际上,地表性质的 不均匀性会使沿纬圈环流的带状特征受到很大的 破坏,从而导致全球大气环流更为复杂。对大气 环流影响最大的是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和高大地形
的作用。
1 海陆分布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季,陆地 形成相对热源,海洋形成相对冷源;冬季则相 反。这种冷热源分布直接影响海陆间的气压分 布。具体表现为:
明显作用!
冬季:大陆东岸(大洋西岸)出现低压槽,大 陆西岸(大洋东岸)出现高压脊。
夏季:大陆东岸(大洋西岸)出现高压脊,大 陆西岸(大洋东岸)出现低压槽。
2、地形因子的影响-青藏高原等大地形的作用 地形起伏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尤
其是高大山脉和大高原的影响更加明显。 其 影 响 包 括:
3)7月,北半球大陆低压:印度低压(亚欧非大陆)、北美 低压;海洋高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副高)、北太平 洋副高。四个中心纬度偏南(低纬)。南半球高纬度,由 于海洋影响,40S以南地区等压线几乎与纬圈平行,带状 明显;在其北侧仍为南太平洋副高、南大西洋副高、印度 洋高压。
4)各个活动中心和气压带的位置随季节不但有 南北移动(冬南移、夏北移),而且整个环流 还有明显的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如冬季高、低 纬间,海、陆间水平温度梯度大,气压梯度也 大(等压线密集),环流强;夏季相反。
仅在某些季节经常出现的大气活动中心称为半 永久性的活动中心。大多出现在大陆,是大陆 上的季节性气候区,冬季出现高压,夏季出现 低压。如亚洲大陆上,冬季蒙古高压,夏季印 度低压。北美大陆上,冬季出现北美高压,夏 季出现北美低压。
➢ 海陆分布对西风带高空环流形势的影响 北半球的海陆都是东西相间分布,大洋西岸(大陆东岸)和大洋东岸(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北半球)
400N
大 洋
大
甲
陆
大 洋
30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夏季受北 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冬季,西风带南移。(北半球)
西 风 带 大 洋
大
400N
大 洋
300N
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陆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冬季受南 移的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冬季,东北信风带南移。(北半球)
东 北 信 风 带
甲
0 0N 甲地,冬季受南移的东北信风带控制,进入干季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东南信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高温,有明 显干湿季之分的热带草原气候
极低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4)西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陆
大
大
甲
洋
乙
陆
甲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洋
大
大
甲
陆
乙
洋
甲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南 北 半 球 的 暖 冷 气 流 从 北 方 来
20°S 60°N
40°S 40°N
陆地
60°S 20°N
山东版202地理复习四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精练含解析
第二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全球性大气环流在示意图中,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考查形式:选择题、综合题均会出现考查内容: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候(气温、降水)、全球气候变化都是常考内容考查频率:考查频率较高,往往会与人类活动结合考查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本部分知识是大气环境内容,是自然地理部分的核心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中还是在高考命题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视“六风七带"“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各个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气候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结合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释常见的自然现象【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全球性大气环流下图为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
该月份最可能是()A.1月B。
4月C。
7月D。
10月答案C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答案B知识2气候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
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C。
四种气候类型 D。
五种气候类型答案B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3.下列地点与图中代号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A.惠灵顿—②B。
巴黎-③C。
威尼斯—④ D.开普敦-⑤答案C知识3全球气候变化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热力环流--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热力环流一、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定义,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掌握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理。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学习指导知识点一:热力环流(阅读P38,完成右框内容。
)[注意]在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
一、热力环流1.大气的运动分(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和(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
2.热力环流是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形式。
3.热力环流的形成分析(1)C、E两地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形成气压,其高空的空气密度大形成气压。
(2)B地冷却,大气收缩(上升或下沉)。
在高空形成气压,在近地面形成气压。
高空空气就从处流向处;近地面的空气就从处流向处,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4.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太阳辐射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38页图2-2-6,想一想气压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分布规律?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凹凸有什么对应关系?知识点二:海陆风(阅读课本P38,完成右框内容)二、海陆风海陆风是由于引起的,白天,近地面风从吹向;夜晚,近地面风从吹向。
【即时训练】1.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①陆地白天增温快②海洋白天增温快③陆地夜晚降温快④海洋夜晚降温快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三、山谷风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风由吹向。
四、城市热岛环流---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城市风:近地面风由吹向2.由于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在郊区,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即时训练】1.如果某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km,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此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距离是离城市()A.5-6km B.12-13km C.16-18km D.100-150km三、巩固诊断1. 下列不属于热力环流实例的是()A.山谷风 B.海陆风 C.城市热岛效应 D.温室效应2.下图所示的常见热力环流模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3.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中的气压状况是热力因素引起的。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 鲁教版必
答案:(1)甲 低 乙 高 (2)B、D、E A C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等压线图中风向、风力的判读
问题导引
天气预报中可能会有以下内容:受冷空气影响,今天至明天,渤海
探究一
探究二
(2)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以上步骤绘出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 下:
探究一
探究二
二、风力大小的判定技巧 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 大;反之风力越小。 3.同等图幅的等压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 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 之,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 大于绿洲。
F、P
F、P、f
受力 状况
只受 F(水平气 压梯度力)影 响
受 F 和 P(地转偏向 力)共同影响
受 F、P 和 f(摩擦力) 共同影响
风向(v) 与等压线垂直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一二
思考讨论 假设北半球不同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高空和近 地面风速有何差异? 提示:由于高空没有摩擦力,所以高空的风速大于近地面。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的空气或某些气体比 如氢气或氦气的密度低于气球外的空气 密度以产生浮力飞行。热气球主要通过自 带的机载加热器来调整气囊中空气的温 度,从而达到控制气球升降的目的。热气球 的飞行动力主要是风。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如何判断 风向?
二轮复习之大气环流和气候(共66张PPT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 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3~4题。
3.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答案 C 4.夏季,S市主要受 (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案 D
命题法 大气环流和风向的判读 典例 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 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屏障
地形闭塞 ,
四周山岭 屏障
气温垂直 递减,高 度每升高 100米,气 温降低约
0.6 ℃
地势高
命题法2 降水及影响因素 典例2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 由图可看出等降水量线呈南北方向延伸,数值由西向东(由沿海 向内陆)递减,西北部等降水量线稠密,说明降水空间差异大。解答 时,等值线(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从数值递变规律、数值 大小、变化大小等角度描述;影响年降水量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气压 带与风带、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 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3)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 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 如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图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总结地球的大气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其中大气运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期读者对该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大气运动(1)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各大洲、海洋以及热带、温带、极地区域的空气运动。
其中,由于太阳照射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地球表面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大气环流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此外,还有一个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科氏力,对大气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2)季节性气候变化季节性气候变化是大气运动的常见表现之一,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地球自身轨道的偏移所导致的。
比如,赤道低压带由于太阳能的辐射,导致温暖的空气向高空上升,并形成雷阵雨等天气现象;而副热带高压带则相反,因为空气下沉导致地面干燥、晴朗。
此外,由于气压差异,空气受到地球自转和科氏力的影响,形成了持续数月的风,这种风被称为区域风。
二、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成为当前全球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特别是高发的城市化地区。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是燃烧、工业化、交通运输和农业等活动所排放出的废气,同时,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沙尘暴等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1)大气污染物质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六大类,分别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颗粒物和光化学污染。
(2)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环境破坏。
例如,二氧化硫能够刺激眼睛、鼻子等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和心肺疾病;氮氧化物会对大气中的臭氧、硫酸盐等其他化学物质的生成有一定影响,造成雾霾,同时也对人类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
三、预防和治理如何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各国政府和组织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以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管理和控制。
(1)技术控制和治理技术齐全的工厂和机构可以采用当代的技术方法,如氧化还原过滤器、预过滤器、沉淀池和化学稳定器等,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压差异所引起的空气运动。
它是控制全球气候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时间尺度上的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一、大气环流的形成与特征大气环流是由地球的旋转、地表温度差异以及地形和水体分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根据纬度的不同,大气环流可分为赤道区、中纬度区和极地区三个主要环流带。
1.赤道区环流赤道区域的大气环流被称为副热带高压环流系统。
它主要由两个带状的环流组成:南半球的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北半球的北半球副热带高压。
在这两个高压带之间,存在着赤道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是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大量热空气上升而形成的。
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空气下沉产生的。
2.中纬度区环流中纬度区大气环流带是由两个西风带、两个副极地高压和一个副南极高压带组成的。
由于地球自转和赤道辐射更强的影响,中纬度区的大气环流较为复杂。
其中,西风带是大气环流的核心区域,经常受到冷暖气团的影响,天气变化较为明显。
3.极地区环流极地区大气环流是由副极地高压和副南极高压带组成的。
这两个高压带之间是一个低压带,称为极地低压带。
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气温极低,大气环流系统相对稳定。
二、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水分布大气环流决定着降水的分布。
例如,在副热带高压带的下沉气流作用下,地表的降水相对较少,导致干旱地区的形成。
而在西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下,降水较为充沛,形成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
2.气温分布大气环流的不同会导致气温分布的差异。
例如,在极地区域,受到副极地高压的影响,气温极低。
而在赤道区域,由于副热带高压的作用,气温相对较高。
3.风向和风速大气环流的运动也会导致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例如,在西风带的影响下,气流呈现东风和西风的交替,风速较快。
而在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高压的带动下,风速较小。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三 第二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
考点四 全球气候变化
基础知识 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12/10/2021
方法技巧
方法1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示意图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因纬度不同而 不同)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气温由沿海向 内陆递变)
12/10/2021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 心,冬季是温暖 中心)
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 为低温)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夏季 不易散热,下沉 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地势高(气温垂直递减,高度每 升高100米,气温 降低约0.6℃)
12/10/2021
例1 (2018吉林长春上学期质检一,6)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导致图中① 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 ( )
全年都受 赤道低气压 终年高温多雨(2 000
带 控制
mm以上)
12/10/2021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 气候
南北纬30°—40° 夏季受 副热带高气压 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
大陆西岸
控制,冬季受 西风 带控制 雨(300—1 000 mm)
12/10/2021
(4)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在降水量柱状图上,两种气候的降水量分布是一致的。 不同点:南半球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呈波谷状分布,即7月份是最低气 温,雨热不同期;而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呈波峰状分布,雨 热同期。
12/10/2021
重点难点 1.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分布于温带地 区( 台 风 雨 分 布 于 中低纬大陆东岸)
㊀ ㊀ 1.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海陆分布㊁洋流) 等ꎮ 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㊀ ㊀ 2.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20 ㊀
5 年高考 3 年模拟㊀ B 版( 教师用书)
第二节㊀ 大气环流与气候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49
考点一㊀ 大气环流
㊀ ㊀ 1. 气压带㊁风带 (1) 形成与分布
大陆
(2) 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ꎮ 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 亚欧大陆ꎬ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 太平洋ꎬ 海陆间的
发生位置移动ꎬ一般来说ꎬ 北半球夏季ꎬ 气压带㊁ 风带北移ꎬ 冬季 南移ꎮ 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 移动规律: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ꎬ气压带㊁ 风带也会
分布和风向如图所示:
(1)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ꎬ 北半球冬㊁ 夏季气压中心
������������������������������������������������������������������������������������������������������������������������������������������������������������������������������������������������������������������������������������������������������������������������
温度较低ꎬ 冬 季温 度较 高ꎬ 故在 7 月 份ꎬ 全 球海 洋 等 温 线 向 南 凸出ꎮ (3) 地形㊁地势: 一般情况下ꎬ 海拔越高ꎬ 气温越低ꎬ 受其影
响ꎬ等温线多与等高线平行ꎻ冷空气在山前堆积ꎬ 温度低ꎬ 山地背 风一侧ꎬ因地形阻挡温度较高ꎮ (4) 洋流:受暖流影响的地区ꎬ温度较同纬度相邻地区高ꎬ 等
㊀ ㊀ 二 ㊁降水
降水类型
������������������������������������������
坡度 强度较小ꎬ 历时 较长ꎬ范围广
锋面雨
冷暖空气相遇ꎬ 暖空 气 沿 锋 面 爬升
温带地区心 旋 转 上升
强度较小 ( 台风 雨强度大)
(1) 日变化: 一般情况下ꎬ 一天中ꎬ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 (2)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气温 7 月最高㊁1 月最低ꎬ 北半球海 (3) 气温日较差分布的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 > 海洋性气候ꎻ
平原( 山谷) > 山地( 山峰) ꎻ晴天 > 阴天ꎮ 2. 空间变化
(1) 总体上ꎬ气温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ꎮ
1 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明显的弯曲ꎮ ( 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ꎻ 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ꎬ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ꎮ) 3. 影响因素
(2) 南半球等温线基本上与纬线平行ꎬ而北半球等温线呈现
线多与纬线平行ꎮ
(1) 纬度位置:是决定气温高低的首要因素ꎬ 受其影响ꎬ 等温 (2) 热容量:一般来说ꎬ 水域较多的地区ꎬ 热容量较大ꎬ 夏季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㊁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风向 源地 成因 性质 比较 冬季 西北风 亚洲内陆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寒冷㊁干燥 夏季 东南风 太平洋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炎热㊁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考点二㊀ 气温与降水
1. 时间变化
㊀ ㊀ 一 ㊁气温
后ꎬ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 即当地地方时为 14:00) 左右ꎮ 洋气温 8 月最高㊁2 月最低ꎮ
������������������������������������������������������������������������������������������������������������������������������������������
海拔高的地区( 如青藏高原) 因空气稀薄ꎬ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较差ꎬ 故导致日温差大ꎬ 但 因海拔高气温低ꎬ故这样的地区一般年温差小ꎮ
7 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第三单元㊀ 地球上的大气 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ꎮ 向内陆减小ꎮ 少 多
21 ㊀
季风源地( 大陆冷高压) ꎬ气温相对较低ꎻ等ꎮ
(5) 其他:如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区温度较郊区高ꎻ 靠近冬 ㊀ 海拔高对气温的影响是日温差大ꎬ年温差小
������������������������������������
������������������������������������������������������������������������������������������������������������������������������������������������������������������������������������������������������������������������������������������������������������������������������������������������������������������������������������
③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ꎬ 降水呈现 少的分布规律ꎮ 在背风坡ꎬ随着高度的降低ꎬ 降水呈现
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ꎮ (2) 微观看特殊
������������������������������������
地区多ꎻ凸向数值大的地方ꎬ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ꎮ 域为迎风坡ꎮ
①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ꎬ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 ②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ꎬ 降水多的区 ③如果某一区域内ꎬ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ꎬ 则
热力性质差异最大ꎬ 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ꎮ 东亚北部为 东亚㊁南亚季风的比较见下表:
季风类型 东亚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ꎻ 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ꎮ
南亚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 东北风 亚洲内陆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温暖㊁干燥 夏季 西南风 印度洋 气压带㊁ 风带的 季节移动 炎热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