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作业: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作业含解析
2018高中历史选修3作业: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作业含解析
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说明()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A、①②④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如果……战争”可判断①④正确.2、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这幅漫画反映了()A、柏林危机B、“马歇尔计划”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紧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3、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修建的民主德国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联邦德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主德国人逃入联邦德国B、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D、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解析:选A.依据所学可知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由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故A理解不正确.4、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解析:选B.考查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尼克松的语言看,是要进行战略防御.5、20世纪70年代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1968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B、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C、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D、苏联的“缓和”战略放弃了意识形态的斗争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1972年5月,美苏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等文件,此后两国首脑的一系列的互访和会谈把美苏“缓和”推向了高潮.6、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问题上达成协议,这说明()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③美苏在战略核武器上竞争重点发生转移④苏联经济已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苏联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小,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所以①④不正确.7、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中、美、苏三国关系示意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三国分别是()A、中国、美国、苏联B、美国、中国、苏联C、苏联、美国、中国D、美国、苏联、中国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争霸,两国关系一直处于对抗状态,三幅图中的甲、丙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故乙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苏结盟,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由此可知丙是苏联.故选B.8、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③绕过了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本题可用排除法,③属于其不利的影响,故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材料二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时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美苏为什么争相发展核武器?(2)材料二中的“对方”是指谁?对方为什么首先眨了眼睛?(3)谈谈你对美苏军备竞赛下和平问题的认识.解析:第(1)问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美苏双方战略核力量对比.第(2)问关键在于理解“眨眼”的含义.第(3)问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去全面认识核军备竞赛对人类和平的影响.答案:(1)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美苏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展开了军备竞赛,而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所以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2)苏联.苏联自知军事力量处于劣势,加上核战争的巨大破坏性,不想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3)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竞争,使人类一直生活在核火药桶上,处于战争的边缘.但美苏形成核均势态势,加上核战争不存在最后的胜利者,因此美苏竭力避免直接碰撞,维持了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4.3 美苏争霸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4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解析:选C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赫鲁晓夫的这一段话反映出他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所以选C。
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我们可以知道,苏联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争霸处于第一阶段,并非由对抗走向对话,所以排除B项;D是表象,不能表明实质。
2.和平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对苏联采取“和平战略”策略的美国总统是()A.艾森豪威尔B.约翰·肯尼迪C.尼克松D.里根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时间和美国历任总统的对外政策措施方面去分析。
3.右图是一位同学所画的关于美苏争霸的漫画,它反映的史实发生在20世纪的哪一时期()A.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50年代末期D.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理解能力。
注意图片信息,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因此这一时期应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
4.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综合国力强大B.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D.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美国调整对中国和亚洲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服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集中力量在欧洲同苏联对抗。
2017-2018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精选学习文档
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说明()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A.①②④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如果……战争”可判断①④正确。
2.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
这幅漫画反映了()A.柏林危机B.“马歇尔计划”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紧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
3.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修建的民主德国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联邦德国。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主德国人逃入联邦德国B.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D.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解析:选A。
依据所学可知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由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故A理解不正确。
4.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解析:选B。
考查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尼克松的语言看,是要进行战略防御。
5.20世纪70年代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1968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B.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C.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D.苏联的“缓和”战略放弃了意识形态的斗争解析:选C。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四单元 第3课 美苏争霸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清单一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错误!美苏对峙错误!1。
背景(1)美国: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表现(1)戴维营会谈:形成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3)柏林墙:由于柏林问题的加剧,苏联在柏林修筑“柏林墙”。
(4)古巴导弹危机: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秘密导弹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对,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苏联让步。
②影响: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此后,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错误!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
二战以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于是苏联开始着手调整其外交政策,开始加紧与美国的争夺,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
清单二美苏争霸的演变错误!从对峙走向缓和错误!1。
原因(1)侵越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2)苏联的综合国力提高。
2.表现(1)尼克松调整政策:①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同中国、苏联协调关系.(2)苏联的“缓和”战略: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③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出兵阿富汗为标志,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
(3)美苏开始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4)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
3.缓和下的较量(1)美国: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2)苏联:勃列日涅夫提出不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
美苏在争霸过程中的对抗和缓和都服从其争夺霸权的需要.美苏缓和的真正目的是维护美苏两极格局,实现“利益均沾”,同时也是为了争取喘息机会,为下一轮的竞争做好准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3课 美苏争霸(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人教版选修3:第4单元 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下面是一幅有关美苏关系的漫画《能孵出真诚吗?》。
漫画中,一只和平鸽正在孵化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头部,下面铺着“访问美国”的稻草。
此漫画( )A.揭露了苏联争夺霸权的野心B.说明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加剧C.反映了国际局势已有所缓和D.说明美国希望实现两国和平解析:选C “和平”“访问美国”说明了两国关系的缓和,体现出当时的国际局势有所缓和,故C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2.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解析:选C 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赫鲁晓夫的这一段话反映出他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所以选C项;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我们可以知道,苏联在美苏军事力量角逐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争霸处于第一阶段,并非由对抗走向对话,所以排除B项;D项是表象,不能表明其实质。
3.有学者认为,“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协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该学者旨在强调这一危机的和平解决( )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解析:选A 根据“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可知,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对国际关系的缓和起到了积极作用,故A正确。
4.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修建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4.4含解析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美苏争霸中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受本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答案】 A2.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其人民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B.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C.执政党地位的丧失D.德国的统一;【解析】德国统一是东欧剧变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 D3.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A.国家的联合组织;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D.一个主权国家【解析】“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答案】 A4.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原因。
(1)内因: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因素;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答案】 B5.从“尼克松主义”到“里根主义”说明() A.美国的对外政策已拖垮苏联B.美国的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C.从放弃世界霸权到重新争霸D.美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赶上苏联【答案】B;6.美国在与苏联搞“缓和”的同时,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这表明美国()A.开展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B.对苏联实施文化围剿和渗透C.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D.支持反苏反共组织进行颠覆活动【解析】题干材料所述是“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手段和表现。
2018高中历史选修3作业: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作业2含解析
1、20世纪50年代后期,赫鲁晓夫为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③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④开始实行“缓和”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限定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③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④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故③④不符合题意,不能选,故A项正确。
2、导致“戴维营精神”烟消云散的事件是()
A、赫鲁晓夫访美
B、古巴导弹危机
C、柏林墙的修筑
D、苏联击落美国U-2间谍飞机
解析:选D。
“戴维营精神”是指美苏之间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而苏联击落美国的间谍飞机,在美苏之间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激烈交锋,“戴维营精神”也在转瞬之间烟消云散。
3、时人曾作诗描述古巴导弹危机:“后院洞开美梦醒,海空封锁欲断臂,前倨后恭成笑话,试看天下谁懦夫?”“前倨后恭成笑话”描述的是()
A、美国称霸全球的企图破产
B、苏联力求战略平衡的计划受挫
C、“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泡影
D、美苏争霸使双方国际形象大损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失败,力求战略平衡的计划受挫。
4、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选B。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于1962年,与图片无关,排除A项;冷战格局全面结束是在苏联解体后,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与图片没有关系,排除D项;从“亲切”二字可以看出美苏关系趋于缓和,故选B项。
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第3课美苏争霸(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50年代后期,赫鲁晓夫为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③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④开始实行“缓和”战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缓和”战略是在20世纪70年代,而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均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选项A在时间上是符合题意的,故A项正确。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解析:选B 所谓的“和平”不过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形式,体现出当时的大背景是“冷战”,而不是采用战争的手段来称霸,因此本题选择B项;A项错误,两国之间相互竞争,并不是合作;C项错误,所谓的“和平”都是争霸的幌子;D项错误,这与中国无关。
3.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这说明( )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A.①②④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由“如果……战争”可知①④正确。
故选C 项。
4.导致“戴维营精神”开始烟消云散的事件是( )A.“柏林墙”的修筑B.美国U2飞机事件C.古巴导弹危机D.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解析:选B 1960年5月,苏联导弹击落一架美国U2间谍飞机,生擒飞行员,此事使美苏关系顿时紧张,“戴维营精神”在转瞬之间烟消云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练习-美苏争霸作业
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说明()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A.①②④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如果……战争”可判断①④正确。
2.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
这幅漫画反映了()A.柏林危机B.“马歇尔计划”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紧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
3.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修建的民主德国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联邦德国。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主德国人逃入联邦德国B.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D.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解析:选A。
依据所学可知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由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故A理解不正确。
4.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解析:选B。
考查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尼克松的语言看,是要进行战略防御。
5.20世纪70年代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1968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B.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C.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D.苏联的“缓和”战略放弃了意识形态的斗争解析:选C。
历史选修3课堂探究: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含答案
课堂探究探究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开展“缓和外交”史料导入……我认为,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应当十分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例如我们根据东南亚条约组织对泰国的条约义务;但是,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自己承担起解决的责任.—-尼克松在关岛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1969年7月25日)互动探究根据史料,指出“尼克松主义(关岛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这一新外交方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提示:内容: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但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美国鼓励盟国自己承担起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
背景:美国实力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
目的: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调整对外政策,实行战略收缩。
名师精讲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开展“缓和外交”的背景1.从美国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严重下降,侵越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2.从苏联看:苏联借助有利的国际形势,着力提高综合国力,尤其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大致平衡.3.美苏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苏联则开始推行“缓和”战略.美国以“谈判”加强与苏联的抗衡,希望通过军事协议和经济关系制约苏联;苏联则以“缓和”同美国争夺,赢得时间加强其军事和经济实力,改变美苏战略均势。
【例题】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尼克松对这次访问非常重视,除了派安全特别助理基辛格博士和先遣组来华磋商访问事宜外,他对访问细节也作了精心的安排。
临行前,尼克松和夫人翻阅了不少介绍中国的书籍,学用筷子,还专门学习了中文。
他特别吩咐秘书要选好赠送毛主席的国礼.经过多次精选,尼克松选定大型烧瓷天鹅艺术品作为珍贵国礼。
尼克松这样做意在( ) A.承认以前封锁新中国的政策错误B.缓和中美关系,维护美国利益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指导:尼克松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的自身利益,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主动地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3课美苏争霸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62年10月28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用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
”苏联以上态度表明()A.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 B.苏联暂时放弃争霸世界的政策C.苏联将重点转移到进行民用工业建筑上 D.苏联决定同美国合作2、促使美苏对外争霸攻守态势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中国的关系如何 B.第三世界的兴起C.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3、1985年,美国决定投入巨资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这一战略从根本上讲是一种()A.霸权战略B.科技战略C.经济战略 D.军事战略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出在美苏争霸中苏联战略变化的态势是( )A.由战略进攻到全面收缩 B.由战略防御到全面进攻C.都处于战略收缩阶段 D.都处于战略进攻阶段5、读下面图片——《戈尔巴乔夫(右)和里根》,当时苏、美争霸的特点是()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 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C.美国居战略优势 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6、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苏联在战略上弱与美国,表现在()A.古巴导弹危机 B.放松对东欧的控制C.签署反导条约 D.修筑“柏林墙”7、美、苏关系出现“第二次缓和”的主要标志是()A.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 B.《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的签署C.苏联开始提出“新思维”理论 D.美国正式制定星球大战计划8、与“尼克松主义”相比,里根对苏政策发生的新变化是()A.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主张实行缓和政策C.多种手段遏制苏联 D.力求维持既得成果9、下列事件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是()A.欧安会召开B.苏联入侵阿富汗C.提出“卡特主义” D.提出“新思维”10、二战后标志着美苏关系缓和进入高潮的是()A.尼克松访苏B.欧安会召开C.《赫尔辛基宣言》签署D.“尼克松主义”提出11、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说明()A.阿富汗再次沦为殖民地B.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C.美苏争霸的中心已由欧洲转向波斯湾和中亚D.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发展至顶峰12、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既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对峙,也有握手言欢的缓和与对话;既有政治军事上的对抗,也有经济上的较量。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4:第3课 美苏争霸练习
第3课美苏争霸基础巩固1.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重大调整。
这一调整的前提是() 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高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答案B解析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上,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2.造成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柏林墙检查哨A.古巴导弹危机B.美苏争霸C.美苏关系恶化D.苏联出兵阿富汗答案B解析通过两幅图及图解,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柏林墙的修筑,导致了柏林的一分为二,而其根源则是美苏争霸。
3.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
”这封信反映了()A.赫鲁晓夫在外交上推行冒险政策B.苏联与美国平起平坐C.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D.美苏之间相互妥协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判断是古巴导弹危机,在美国的压力下,赫鲁晓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导弹,说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4.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综合国力强大B.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D.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答案B解析美国调整对中国和亚洲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服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集中力量到欧洲同苏联对抗。
5.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
这幅漫画反映了()A.柏林危机B.马歇尔计划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紧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
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 第四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选修3)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和平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对苏联采取“和平战略"策略的美国总统是( )A.艾森豪威尔B.约翰·肯尼迪C.尼克松D.里根解析:据“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这位美国总统是肯尼迪。
答案:B2.导致“戴维营精神"开始烟消云散的事件是()A.“柏林墙”的修筑B.美国U—2飞机事件C.古巴导弹危机D.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1960年5月,苏联导弹击落一架美国U—2间谍飞机,生擒飞行员,此事使美苏关系顿时紧张,“戴维营精神”在转瞬之间烟消云散.答案:B3.(2011·上海高考)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
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A.结束越南战争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C.撤出古巴导弹D.签订《华沙条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撤出古巴导弹表明苏联的实力仍然弱于美国,体现了苏联的退缩,C项符合题意。
A项有利于苏联的战略扩张,与题意不符;B项指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应该属于苏联战略扩张的史实,与题意不符;D项是为了对抗北约成立,属于苏联主动战略对峙.答案:C4.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①③ 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等国组建的,与美国无关;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是为了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抗。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9:第3课 美苏争霸练习
第3课美苏争霸一、选择题1.造成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古巴导弹危机”B.美苏争霸C.美苏关系恶化D.苏联出兵阿富汗2.促使尼克松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因素有()①国内经济增长缓慢②侵越战争遭受严重挫折③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④发生古巴导弹危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他收缩的重点是()A.美洲B.欧洲C.亚洲D.非洲4.1961年,民主德国和苏联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5.20世纪70年代,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1968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B.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C.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D.苏联的“缓和”战略放弃了意识形态的斗争6.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7.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8.有学者认为,“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协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该学者旨在强调这一危机的和平解决()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9.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3美苏争霸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四单元第3课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曾对美国记者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这些话表明()A.苏联为维护和平,愿与美国真诚合作B.苏联要争取世界的绝对霸主地位C.苏联要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D.苏联要与美国合作,震慑战争犯解析:20世纪50年代,苏联经济取得很大成就,国防工业有了很大突破,于是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答案:C2.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A.维护世界的稳定与繁荣B.放弃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C.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D.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解析:肯尼迪的“和平战略”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救援、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削弱东欧国家与苏联之间的联系,以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答案:C3.苏联出现如图(2)格局的前提是()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提高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解析:图(2)显示苏联处于攻势,这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上,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赶超美国,勃列日涅夫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答案:B4.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角逐激烈,在美洲导致古巴导弹危机。
下列对此历史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苏联首先向古巴运送导弹B.通过双方的谈判与协商,苏联答应撤走导弹C.美国出动军队,封锁古巴D.由于苏联态度强硬,引发了直接武装冲突解析:首先了解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由于后来苏联撤走导弹,双方最终没有引发直接武装冲突,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D5.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见右图)在1970年声称:“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说明()
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
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
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如果……战争”可判断①④正确。
2.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
这幅漫画反映了()
A.柏林危机
B.“马歇尔计划”
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
D.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紧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
3.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修建的民主德国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联邦德国。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主德国人逃入联邦德国
B.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
D.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解析:选A。
依据所学可知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由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故A理解不正确。
4.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
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
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
解析:选B。
考查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尼克松的语言看,是要进行战略防御。
5.20世纪70年代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A.1968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
B.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C.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
D.苏联的“缓和”战略放弃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
1972年5月,美苏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等文件,此后两国首脑的一系列的互访和会谈把美苏“缓和”推向了高潮。
6.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问题上达成协议,这说明()
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③美苏在战略核武器上竞争重点发生转移④苏联经济已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
A.②③B.①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
20世纪70年代,苏联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小,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所以①④不正确。
7.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中、美、苏三国关系示意图。
“—”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
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中国、美国、苏联B.美国、中国、苏联
C.苏联、美国、中国D.美国、苏联、中国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争霸,两国关系一直处于对抗状态,三幅图中的甲、丙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故乙是中国。
20世纪50年代中苏结盟,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由此可知丙是苏联。
故选B。
8.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
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
③绕过了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D。
本题可用排除法,③属于其不利的影响,故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
国家洲际导弹(枚) 潜射导弹(枚) 战略核弹头(枚) 战略轰炸机(架)
美国 1 054 656 4 000 550
苏联 1 300 240 1 700 150
还是对方先眨眼了。
”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美苏为什么争相发展核武器?
(2)材料二中的“对方”是指谁?对方为什么首先眨了眼睛?
(3)谈谈你对美苏军备竞赛下和平问题的认识。
解析:第(1)问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美苏双方战略核力量对比。
第(2)问关键在于理解“眨眼”的含义。
第(3)问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去全面认识核军备竞赛对人类和平的影响。
答案:(1)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美苏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展开了军备竞赛,而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所以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
(2)苏联。
苏联自知军事力量处于劣势,加上核战争的巨大破坏性,不想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3)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竞争,使人类一直生活在核火药桶上,处于战争的边缘。
但美苏形成核均势态势,加上核战争不存在最后的胜利者,因此美苏竭力避免直接碰撞,维持了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