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概述及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一、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二、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押韵、平仄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一联 首联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二联 颔联
第五句 第六句
第三联 颈联
第七句 第八句
第四联 尾联
律诗基本格律——押韵
押韵的特点及要求: 1、韵母完全相同的两个音节为押韵(钟功空虹) 2、韵母中主要韵母相同也可为押韵(阴森金晴)
(注意古今读音的演变) 3、押韵的音节对应的字为韵脚字 4、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5、一首诗一般只押一个韵 6、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曲
散曲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曲)许多曲子(小令)组成了套数
分 类
《夜行船》(秋思)
杂剧《窦娥冤》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石鱼湖上醉歌 [唐]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 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 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转:对诗意的跳宕转折,在律诗中多指颈联,在词曲中多指“过 片”。(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
合:收束全诗, 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 情、言志、阐理;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 折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
“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
①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
结构
(段落)
单调(只有一段) 双调(有两段)(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
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三叠或四叠(分三段或四段)
词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小令(58字以内) 字数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豪放词
风格
婉约词
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又称词 余。有曲牌和题目。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三情曹丰:富曹的操特点、。曹丕 、曹植(人称“建安之 杰”。建他安的时代诗的歌作“家骨,气摆奇脱高了,儒学词的采束华缚茂,”注)意 建作安品七的子抒:情性孔,融再、加陈之琳处、在王战粲乱的、年徐代干,、思想感 情是建更常安常诗文是表所阮现具瑀有的、慷的应慨明玚激朗、昂刚。健刘建的桢安风风格骨。主要指的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4.南北朝时期 (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北朝民歌: 文学特征:
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代表作:《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
成就)
4.南北朝时期
鲍照: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 满。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创造七言歌行。
谢眺:“永明体”代表作家。诗歌合律自然, 出语天然,情味深长
五、唐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1.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继
承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改变宫体诗,题材主题 由共同的淫糜变为都市繁华和正常男女之爱,由台阁 应制扩大到江山之美、边塞之情;风格由纤柔卑弱变 为明快清新。
☆陈子昂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
2.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李:想象奇特,手法夸张 杜:沉郁顿挫(诗史)
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2.盛唐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汇总,建议收藏!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汇总,建议收藏!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被归入各种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
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大有裨益。
【屈宋】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离骚》等。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
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三曹】三曹指汉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南朝三谢】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谢姓名士的称呼,分别是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元嘉三大家】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ppt课件(13页)
五.唐诗三剑客
2.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林野老,现实主义 诗人,诗圣。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上层社会的奢靡 与社会危机。安史之乱爆发,弃官入川。生活颠沛流 离,最后死于从长沙到岳阳的一条小船上。 留诗有1500多首,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称 “诗史”。 代表作: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蜀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九.元明清诗
1.元代:小令,元散曲的一种。关汉卿、张养浩、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杨维桢“铁崖体”。
2.明代:高启,“前七子”、“后七子”。
3.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江左三大家”、“国朝六家”。 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花。 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格降人才。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来自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1.西周初(前11世纪)——春秋中期(前7世纪),约500年时间。 2.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305篇。汉代被尊为经典。 3.按音乐分:风(民歌)、雅(典范音乐)、颂(宗庙祭祀音乐)。 4.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2)、兴(起兴)。 5.精华:十五国风,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 6.句式:四言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 7.语言:双声叠韵,修辞巧妙,韵律和谐。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诗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建安七子:建安,汉献帝年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 3.田园山水诗人:陶渊明、谢灵运。 4.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
五.唐诗三剑客
1.李白(李花怒放一树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浪漫主义诗人,诗仙,24岁出川,仗剑游天下。742 年,供奉翰林,给皇帝(唐玄宗)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 左右,成了御用文人。744年与杜甫在洛阳相遇。后来求仙 访道。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南逃,757年入军营,兵败入 狱,后流放夜郎(贵州),759年遇天下大赦,顺长江而下 (《朝发白帝城》),后死于金陵(南京)。 留有诗歌10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意境奇特,语言奇妙,浪漫清新。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2014-05-12 希望石阅 25623 转 325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一、古代诗歌体裁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的诗歌。
包括“诗经”“楚辞”、“乐府”等。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实用文档中国古代诗歌分类一、.古代诗歌按体裁分:古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1.古体诗特点: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
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自由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仗。
2.古体诗包括:(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2)楚辞:六言为主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五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
(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二)近体诗1.近体诗特点:出现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 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
诗:诗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是由(四)联(八)句组成,每联两句,第一联被称为(首联),第二联被称为(頷联),第三联被称为(颈联),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
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根据每联的字数,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
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
(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曲:曲特点:(1)曲盛行于元代。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
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
(3)曲有曲牌。
(4)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叶儿)和套数两种二、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1、写景抒情诗;2、即事感怀诗;3、咏物言志诗;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6、惜别送别诗;7、思乡怀远诗;8、山水田园诗。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
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公开课】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42张PPT)课件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
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骼形态,二者密不可 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 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 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 激昂。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体
诗诗
绝句
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
五言律诗(五律)
律诗 七言律诗(七律)
(
)
排律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词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陶渊明《归园田居》 等作品,语言朴素自 然,充满了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对污浊社 会现实的憎恶,给人 以含蓄隽永、意境醇 美的享受。
饮酒
东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述) 比(比喻) 兴(起兴)
★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句式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语言双声叠韵。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五、隋唐五代
盛唐(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现实 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派、山水田园诗 派,各呈异彩。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 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 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 怀,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 得以体现。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 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 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 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 恶,给人以含蓄隽永、意境醇美的享受。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与课本同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
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
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丽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
三、汉代——汉乐府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 诗”或“乐府歌辞”。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
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 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但它又与《诗经》发歌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发 歌以叙事为其特色。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五、隋唐五代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 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 风格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
王(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才气横溢,不满
☆陈子昂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 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 弃 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 “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 子。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五、隋唐五代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晚唐五代时,词已成为与“诗”并行的新诗体。 温庭筠、韦庄的词都有所成就。 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在艺术上造诣颇高,降 宋以后的作品,脱去了游乐淫靡的宫廷生活气息, 国破家亡的感慨和个人悲惨遭遇之隐痛充盈其间。
唐代的五、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进一步成熟,讲 求声调韵律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最后形成,诗歌形 式百花齐放。到盛唐时代,众多的诗人把诗歌创作推 向高峰,壮阔的山河,优美的田园,繁华的都市,苍 凉的边塞,惨烈的战争,都在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特别是李白的充满狂放激情、猛力抨击现实的浪漫 主义诗篇和杜甫关注国家命运、悲悯民生疾苦的现实 主义诗篇,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歌是 中国文化中的一宗瑰宝。 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收入2200多位作者 的48900多首诗(佚失的不知其数)。在不到300年的 时间,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也 是绝无仅有的。其中相当多的优秀诗篇,以多姿多彩 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历代读者,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类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类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最为悠久、辉煌的文学之一,其中的诗词曲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曲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文体,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进行分类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一、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其简练、优美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四大类:古体诗、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1. 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五言和七言句式为主。
古体诗的代表作品有《诗经》和《楚辞》等。
这些作品以其质朴、自然的风格,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2. 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五言和七言句式为主,但在格律和韵脚上相对宽松。
近体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长恨歌》和宋代的《青玉案·元夕》等。
近体诗以其流畅、婉约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3. 律诗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它以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而著称。
律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白日依山尽》和宋代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律诗以其规整、精巧的结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绝句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它以四行、五言或七言的句式为主。
绝句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静夜思》和宋代的《题西林壁》等。
绝句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二、词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文体,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中国古代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唐词和宋词。
1. 唐词唐词是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唐词的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唐词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爱情、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2. 宋词宋词是宋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述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述: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风、雅、颂、赋、比、兴”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其作品还有《九歌》(共十一篇)、《天问》、《九章》等。
3.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最基本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4.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
其代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明。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论_有典型作品
骆宾王 咏鹅(七岁时作)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陈子昂 高峻雄浑、刚健有力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张若虚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 宕,富有情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 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 人传诵。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高二语文组 王峰
•先秦
•>>《诗经》楚辞<<
•>>乐府<< •>>民歌<< •>>律诗绝句<< •>>宋词<< •>>元曲、诗歌<<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发 展
•汉
•魏晋南北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隋唐五代 •宋 •元明清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收诗305篇,分“风”、 “雅”、“颂”3部分,都是可以配 乐演唱的。“风”是带有地方色彩 的乐歌; “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 基础和艺术底蕴。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春秋时期的民歌—楚辞的源头
越人歌
最早的译诗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pi好兮,不訾zǐ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六义 重章叠句
四言
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lǚ zī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zhuóqiào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
行行重行行(文人五言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形式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这首词的字数、句 数和平仄声韵。大部分词可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分类:
一、隋末唐初:敦煌词(民间词)
最早产生于隋末唐初。在开元、天宝年间逐渐流行。
在敦煌壹文学中有许多歌辞作品,称之为敦煌词,以民间词为主。 目前存世为《敦煌曲子词》。
2.古诗十九首
(汉末文人五言诗) “五言之冠冕” 《涉江采芙蓉》《西北有高楼》《行行重行行》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yé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líng
夫 君
江水为竭,
子 之
冬雷震震,
行
夏雨 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雪,
天地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
《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淮南子.造應訓》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而随着人类思维几语言能力的发展 提升,在這些呼声中添上有意义的词语 便形成正式的歌谣。
魯迅论述诗歌的起源:
“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 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 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 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 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 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是创 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 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 派”。 ”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 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 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 被容纳。
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 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 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生命的共感
辛弃疾写过两首词,他说一松一竹是真 朋友。山鸟山花是好弟兄。
你怎么忍心践踏草地, 戕害那些个植物和动物。所 以学古典诗歌的无用之为用, 其可贵之处,正在与此,我
是说有一种生命的共感。
“ 叶先 生就是中国古典 诗词诗意与美雅 的一个象征。”
五、诗歌的发展
㈠、上古——口头歌谣
㈠、上古——口头歌谣
叶嘉莹,1924年出 生于北京。
17岁时,以优异的成 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20世纪 50年代任台 湾大学教授,60年代, 叶嘉莹应邀担任美国哈 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 学客座教授。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PPT课件
简称七古)
杂言诗(可归入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王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出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於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布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边塞诗派(浪漫情怀)
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 辛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 使》,与高适(作品《燕歌行》《别董 大》)并称“高岑”。
李白
陇西人。字太白。自称青莲居士。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 难》《将进酒》《行路难》《望庐山 瀑布》《静夜思》等。 地位:诗作雄奇豪迈,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歌的巅峰。世称“诗仙”。
李商隐:《锦瑟》《无题》等。“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如干”“身无 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均为其 名句。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宋代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主要表现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 表作:《关山月》《书愤》《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著有《剑南 诗稿》。 杨万里:号诚斋,其诗被称为“诚斋 体”。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文天祥: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代表 作《正气歌》《过零汀洋》。
熟
3、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
曹氏三父子
★建安文学
风骨遒劲
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田园诗派 陶渊明 闲适冲淡
★南北朝 山水诗派 谢灵运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中国诗歌分类大全
[中国古代诗歌(shīgē)的分类]中国诗歌分类大全一、音韵(yīn yùn)系列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yī zì)韵诗。
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言(qī yán)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
3、间韵诗(变体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dānjù)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假设干韵。
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那么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7、犯韵体: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
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
古诗中也有句全平、一句全仄的。
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
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一个声调,偶句为另一个声调。
10、双声诗:又叫吃语诗、口吃诗。
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言诗: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人诗: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
二、嵌名系列:原那么是“要当字那么正用,意须假借〞。
16、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归芳已歇 。
《王孙游》
秋来南向飞。
《重别周尚书》
隋唐时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经济 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 是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极盛时期。 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 唐四个阶段。
初唐:初唐( 618 年-- 712 年)时期,号称初唐 “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 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 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 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 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
晚唐
公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 的时代。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合 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 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 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 是爱情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 有争论。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高三诗歌复习
莫 言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上古诗歌----口头歌谣
《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宍(ròu 肉):"--现实主义源头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 (除此之外还有 6 篇有题目无内容 , 即有 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因此又称《诗 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诗经》,并沿用至今。
元曲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元
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 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 “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 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 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 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 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 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汉末文人五言诗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 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 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 要地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 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 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 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 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莫
奠基人:屈原
代表作品:《离骚》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 诗。《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 情诗。《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 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 五百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 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 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 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屈氏的太祖叫做伯庸。 岁星在摄提格的建寅之月, 当 庚 寅 的 一 天 我 便 降 生 。 太祖根据我初生时的气度, 通过卦辞赐给我嘉美的大名 赐给我的名为"正则",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
承唐启宋,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史上有 自己特殊的地位。 一些比较著名的诗人: 西蜀:韦庄 欧阳炯 南唐:李璟 冯延巳 李煜
宋代
宋诗: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 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 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宋代诗歌依时间先后可以 分为六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其成就不如唐诗﹐但对后 世的影响仍然很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
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所谓元曲,其实包 含两个部分: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 是元代的新体诗,杂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 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分;双方 关系非常密切,但它们却各有诗与戏剧的独立生 命。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 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 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 句。
六个时期:沿袭期、复古期、革新期、 凝定期、中兴期、飘零期 代表人物分别是:王禹偁(cheng) ;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陈与义 ;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朱熹;文天 祥。
宋词:一般将宋词分为三大流派: 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人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 疾、张孝祥、张元干等人为代表的 豪放派;以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人为代表的醇雅派。不过一般都是 分婉约派和豪放派 。
盛唐 公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这 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 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 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 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 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 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 象”。
盛唐诗人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 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 以写边塞诗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 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 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 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诗歌
田园诗
歌咏、恬淡的田园生活的诗歌;
山水诗 以山水、景物为题材的诗;
讽刺诗 嘲讽和揭露落后或丑恶现象的诗歌;
诗
歌
按 表 现 内 容 分
史诗 牧歌 颂歌 哀歌 哲理诗
着重反映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以古 代传说为内容,歌颂当时的首领或英 雄人物,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描写牧人生活或农村生活的短小抒情诗 表达对描写对象的崇敬,追慕,赞美之情 的诗歌; 表达对描写对象的哀伤、哀悼之情的诗 歌;
言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魏晋南北朝时期
建安文学
代表人物:三曹、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 代表人物: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 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余 曰 灵 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赐 给 我 的 字 为 “ 灵 均 ” 。 我已经具有这样多内在的美德, 我还要培养优异的才能。 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 又编织起秋兰佩带在身。
又重之以脩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秋 兰 以
为
佩
。
两汉时期 汉乐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莫 言 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深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 之说。“四始”指《风》、《大雅》、 《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 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 《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 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 兼有杂言。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诗 歌
以高度凝练的语 言、形象地表达 作者丰富的思想 感情,集中地反 映社会生活,并 具有一定的节奏 和韵律的与散文、 小说、戏剧并列 的一种文学体裁。
按内容有无完整 的故事与人物分
抒情诗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的描写抒情 叙事诗 数、句数、节数、平仄、音调、 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诗。其字 格律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乐 古代乐府(掌管收集、整理民间歌谣、 民间文学的政府部门)采集编制各种 府 乐曲而配乐演唱的诗歌。标题上有的 诗 加“歌”“行”“引”“吟”等名称。
绝句(五绝;七绝) 近体诗 律诗(五律;七律)
词 曲
歌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间) 长调(91字以上) 散曲(小令;散套) 戏剧(杂剧;传奇) 新诗(自由诗;散文诗;现代格律诗)
按 形 式 分
自由诗: 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
方面都较自由的诗。
散文诗:用散文的语言表达抒情诗的内容。
按历史时期分 按表现内容分
往往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 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诗
按 历 史 时 期 分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古 诗 体 诗
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中唐(762年--827年)诗人中的佼佼者有
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 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 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 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 大读者所喜爱。 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 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 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 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 倾向、伤感情绪。
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陶渊明、谢灵运 南北朝时期: 南朝民歌:《西洲曲》《子夜歌》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北朝民歌:《木兰辞》《敕勒歌》
文人诗创作
代表诗人:鲍照、谢眺、庾信 绿草蔓如丝, 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 阳关万里道, 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
表现诗人的哲理观点,反映哲学道理 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