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大地震,在灾难面前,涌现了一批英雄少年。

为表彰他们,2008年6月27日晚“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出席颁奖晚会并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

教育部指出,受表彰的学生有的冒着危险从废墟中救出同学和老师;有的组织同学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有的在废墟下鼓励同学坚定获救的信念;有的面对死亡威胁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赢得生命。

受表彰集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团结互助,井然有序地实现了安全转移。

灾区中小学生的纯朴、善良、坚强、勇敢、乐观、智慧感动了全中国,展现了当代中小学生的时代风貌,成为了可歌可泣、催人奋进抗震救灾英雄谱中的重要篇章。

教育部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灾区学生表现出的精神和品德,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师、爱同学,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积极向上,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把抗震救灾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的感人事迹作为生动教材,通过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于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这一单元中有了《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学情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这一重大事件震惊世界,举国悲痛。

我校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全校师生积极开展了捐款献爱心活动,至今我校还在关注着当地的小朋友,为他们进行“广汶一家亲,彩虹爱心接力传递”义卖活动。

时隔一年,学生对这事还是比较熟悉,但毕竟不是在灾区,与灾区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没有亲身体会地震的灾难,因此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够深。

教学目标
1、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勇敢顽强、珍爱生命的英雄少年,了解并学习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

2、感受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机智勇敢、无私无畏、互助互爱、珍爱生命的精神,对坚强乐观、互助互爱、珍爱生命的优秀品质的向往;感受爱心传播,从中树立一个榜样。

3、学习英雄少年的生活智慧,并懂得一些地震后自护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事迹和地震知识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2、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重、难点
学习英雄少年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强乐观、互助互爱、珍爱生命的优秀品质并形成珍爱生命的态度,提高安全自护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预设
活动意图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优美的卧龙风景图片、配乐引入。


到这么美的景色,有什么想说?
2、播放地震视频;看到这样的画面,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有什么感觉?欣赏、观
看、回答。

学生观看
卧龙风景
通过教师
优美的话
语,让学
生感受美




3、出示地震后的图片:看到这样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想说? 过渡:无情的地震留给我们的是一幕幕生离死别的场面,在这次地震中有许多像你们这样的同龄人来不及逃生,已经永远在天堂安息,能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在灾难面前,涌现了许多的优秀少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今天,让我们一齐来追寻这群英雄少年的足迹。

出示课题: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 图片、观看地震视频、观看地震后的景象图片。

好事物,调动学生
情绪,激
发对美好
生活的向
往。

通过观看
地震视
频、地震
后的图
片,让学
生了解地
震的可
怕,把学
生的情感
调动起
来。

二追寻英雄少年的足迹 1、老师配乐讲故事。

(失去手臂也能笑对生活的可乐 男孩——薛枭)听了薛枭的故事,你想对他说什么? 过渡:是啊!这么坚强乐观的人谁不敬佩、谁不喜欢呢?薛枭在灾难来临那一刻表现得那么顽强与勇敢,和伙伴们生死不离,令国人为之动容,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地震灾害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少年何止薛枭一位,请同学们打开书本84页,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四位英雄少年的事迹,另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地震灾害中的小英雄故事,哪一个英雄少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哪些行为或话语感动了你?你最敬佩他什么?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

老师巡视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你想说说谁? (学生说到哪个英雄少年时,课件出示该少年的故事。

请6-8个学生汇报)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讲述下面小英雄: ▲林浩 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你佩服小林浩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老师还知道他在北京奥运会时与姚明一齐当护旗手。

过渡:林浩人虽小,比我们都小,但他勇敢,与同学友爱互助。

▲王佳明、申龙 学生可能会说我很敬佩他、我很喜欢他等。

学生在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学生讲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故事,谈感受,表达对他们的敬
佩。

学生介绍
林浩、申
龙、王佳
明、童世
强、何亚
军、张春
玲、邹雯
樱等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激发学生对英雄少年顽强勇敢、坚强乐观、珍爱生命等好品质的敬佩。

课件 音乐
课件 音乐


英雄少年们不但坚强勇敢,互助互爱,还彰显了镇定机智,有指挥才能。

老师还知道申龙、王佳明分别被保送升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童世强 他在第一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后本可以离这场灾难远一点,但他毅然地返回险地勇敢救人。

他为什么这样做,你们有思考过吗?
▲ 何亚军
被救援的50个小时给同学喂水120次,假如是你,
你做得到吗?
从她身上看到了感恩,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既是
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又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

▲张春玲 或许面对这张照片,你也许难以置信,
她被人们称作“美丽的天使”?
过渡:外在美是暂时的,是不可靠的,只有内在美
才是真正的美、永恒的美。

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位外
表美丽,内心善良的女孩。

▲邹雯樱
她,就是邹雯樱,这位活泼美丽的女孩,已悄悄地
走了,可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面对灿烂笑容的她,此时,你最想给送给
她的一句话是?
师:(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其他英雄少年的事迹)
每一位英雄少年都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创造了
许多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无畏
的爱,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这些少年是我们学习的
榜样。

其他同学
与之互
动、交流。

三、寻找一个学习榜样 1、 以他为榜样 师:我的榜样是——薛枭,我要像他那样笑对困难,笑对生活。

你的榜样是谁呢?你心中的地震灾害中的小英雄是谁?你想对他说什么? 他的特征是什么?英雄少年的行为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做,是怎么想的呢? 老师请4-5个学生汇报。

2、祝福表真情 师:每一个英雄少年就是一个榜样,每一个英雄少年的故事里都蕴含着太多的爱,让我们把这一切化为对灾区同胞的默默祝福、深深祈祷…把你最敬佩的一位小英雄的名字写上,并写下一句话,表达你对他的深深祝福。

3、回忆爱心行动 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榜样或心目中的小英雄。

学生写祝福语请同学读,贴在黑板上,围成心形 引发学生对英雄少年优秀品德的向往,潜移默化地形成对英雄少年的敬佩之情,并引以为榜样。

这种
源于学生
生活实际
的教育活
动,必将


课件
地震过去一年了,我们在追寻着英雄少年,除了祝
福,我们可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呢?(课件出示我校师生为四川灾区举行的爱心活动。


师:对,灾区的重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我们非常愿意帮助灾区同胞度过难关!
学生回
忆有写慰
问信、捐
款、捐物、
慰问、寄
爱心包
裹、皮革
义卖等爱
心活动。

引发他们
内心的道
德情感,
必将引发
他们真实
的道德体
验和道德
认知。

四、学习英雄少年的生活智慧过渡:英雄少年的事迹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
示?为什么在危难面前他们首先想到要救人,同时也千方百计去自救?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他们珍爱生命,他们勇敢顽强,他们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英雄少年的身上我们学到了许多,尤其是面对灾难的态度、方法,我们是未成年人,当地震灾难来临时,我们该怎样做?
师:说出你知道的方法。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学习英雄少年
的优
秀品质,做高尚的人、做友爱互助的人,够了吗?不够,我们是未成年人,我们还要学会自我保护、自救,提高我们自护自救的能力,让生命多一份保障。

学生汇
报当地震灾难来临时应采取的方法、态度。

让学生了解地震防护的小知识,提高未成年人自护自救的能力,与单元学习目标相结合。

五、总结提升:让世界充满爱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引导学生汇报学习英雄少年优秀品质,强化安全自护意识。


我们不仅学习英雄少年的坚强乐观、互助友爱的好品质,生命赋予我们的意义不仅仅这些,我们是未成年人,我们还要学会珍爱生命,在心中有他人的同时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地震灾难,让我们看到一个个勇敢面对灾难,顽强乐观、互助友爱、热爱生命的英雄少年;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好榜样;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们热爱生命,我们奉献爱心,让爱心在我们身上延续,让世界充满爱!生汇
报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再次感受英雄少年优秀品质。

六、布置作业把你知道的地震灾害中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
和地震知识向你的家人、朋友宣传,或做一份防震知识手抄报在校内展示。

学生
宣传小英
雄事迹,
或做一份
防震知识
手抄报在
整合
课内外资
源,加深
对英雄少
年的认
识。

校内展
示。

教学反思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纯朴、善良、坚强、勇敢、乐观、智慧感动了全中国,展现了当代中小学生的时代风貌,成为了可歌可泣、催人奋进抗震救灾英雄谱中的重要篇章。

为此,教育部对他们进行了表彰。

另外,教育部要求把抗震救灾优秀学生的感人事迹作为生动教材,并通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这一课重点是学习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机智勇敢、无私无畏、互助互爱的精神,对坚强乐观、互助互爱、珍爱生命的优秀品质的向往,激发学生对英雄少年的敬佩,并引以为榜样。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从生活中发掘,制定合适目标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这一单元中《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这一课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教育部指出,受表彰的学生有的冒着危险从废墟中救出同学和老师;有的组织同学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有的在废墟下鼓励同学坚定获救的信念;有的面对死亡威胁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赢得生命。

教育部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灾区学生表现出的精神和品德,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师、爱同学,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积极向上,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及《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单元目标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勇敢顽强、珍爱生命的英雄少年,了解并学习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

2、感受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机智勇敢、无私无畏、互助互爱、珍爱生命的精神,对坚强乐观、互助互爱、珍爱生命的优秀品质的向往;感受爱心传播,从中树立一个榜样。

3、学习英雄少年的生活智慧,并懂得一些地震后自护自救的方法。

二、从情境导入,调动学生情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中,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因此我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着重让学生运用体验学习,先让学生观看优美的卧龙风景图片,(有优美景色的图片、可爱的熊猫图片),老师娓娓动听介绍:那里有苍翠欲滴,殷红如火的山林;有明静如镜、倒映云天的河川;白纱掩映着雪山,熊猫嬉戏在奇丽的故乡……学生正陶醉时,老师突然话锋一转,是啊,这里是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

但这奇丽的人间仙境,顷刻间灰飞烟灭,给中华大地蒙上了一层惨烈的云雾。

接着播放地震视频和出示地震后卧龙的图片,配上哀伤的音乐和老师沉痛的语言,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三、从活动中体验,引领学生感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
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

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因此在“追寻英雄少年的足迹”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地震灾害中的小英雄的故事,再集体交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交流:哪一个英雄少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哪些行为或话语感动了你?你最敬佩他什么?使之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

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在学生对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有了进一步了解后,自然而然地会在心中产生“以英雄少年为榜样”的感情,所以“以英雄少年为榜样”这一教学环节是“追寻英雄少年的足迹”这一环节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以英雄少年为榜样”教学中我设计了“祝福表真情”这个环节:“把你最敬佩的一位小英雄的名字写上,并写下一句话,表达你对他的深深祝福。

”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四、注重拓展延伸,加深学生感受
《品德与社会》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资源,或者意识到从生活中捕捉教学资源,是目前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个素质。

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的、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整体,它应不限于课堂或某一方面,而是辐射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课后拓展,加深认识”环节提出“把你知道的地震灾害中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地震知识向你的家人、朋友宣传,或做一份防震知识手抄报在校内展示。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深感受到灾区中小学生的纯朴、善良、坚强、勇敢、乐观、智慧,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全中国,也感动了我的学生,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的同时提高了自护自救的意识,懂得了对生命的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