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新1500字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新1500字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新1500字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主要研究古代文献的内容、形式和传播等方面。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文字非常重要,并且有着丰富的文献传统。

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古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文献,还可以了解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

一、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1.文献的分类:中国古代文献多种多样,包括儒家经典、佛教经典、道家经典、史书、诗书等多种类别。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些经典文献的内容、结构、流传、影响等方面。

2.文献的解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对经典文献进行解读,研究文献中蕴含的思想、哲学、道德等,探究文献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3.文献的传承: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传承和影响,了解文献对后世的影响和启迪,以及古代文献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4.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法:中国古典文献学还研究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法,探索如何对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1.文本研究法:通过多个版本的文献比对,研究文献的文字、拼写、标点等方面的变异和演变。

文本研究法可以还原古代文献的原貌,了解文献的真实内容。

2.传抄学:通过对文献的传抄、复制和删改等情况的研究,了解文献的流传路径,揭示文献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和影响。

3.文献学与历史学的综合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通过对文献与历史事件的关联研究,可以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和解读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4.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文献的内容和形式,揭示文献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古代文献的特点和意义。

5.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还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比如与哲学、宗教学、史学等学科进行结合研究,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献,提出更全面的解释和理解。

总之,中国古典文献学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探究文献的内容和意义,揭示其与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关系。

通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本研究法、传抄学、史学研究等,可以对文献进行准确解读和理解,从而促进古代文献的传承与研究。

【全】大学古典文献学重点知识精整

【全】大学古典文献学重点知识精整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一章:总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释义(1)“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征也;殷商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佂之矣。

”(2)《礼记:礼运》篇有类似的文字:“言便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可见孔子所谓“文献”,实际是基于“礼”而言。

(3)儒家的“礼”是囊括国家典章制度、历史文化乃至个人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庞大概念。

如果细分,则号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如此广泛的内容,代代相承延续,显然既需要有成文的记录,还要有熟悉相关掌故和具体操作规程的贤才。

故郑玄注《论语·八佾》篇:“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就是以文章、贤才诠释“文献”。

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典策,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皆谓献也。

”由此可见,文献的早期含义,包括历史典籍、档案等文字资料和博学多识、熟悉掌故的贤才两方面。

所谓贤才,主要是着眼于其文化记忆和口传议论,实际相当于活材料。

(4)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最早以“文献”题作书名。

该书自序阐释文献的意义云:“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文献学基础知识速记

文献学基础知识速记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的概念:《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郑玄注:“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杞,夏之后。

宋,殷之后。

征,证也。

文,典籍也。

献,贤也。

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

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也。

”文献意义的产生——《国语》:小不从文。

韦昭注:文:诗书也。

《学而》:行有余力则学文。

马融注:文者,古之遗文也。

《尔雅·释言》:献,圣也。

《玉篇·犬部》:献:贤也。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宋元之际马端临《文献通考》这里“文献”指的是对历史的记载与人们的种种议论。

后来“文献”的概念变为单指历史上的各种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据我国的现行国家标准“GB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学是以文献为本体的学问,就其主干来看,可以说是关于文本的学问。

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第二章文献的载体1、文献的载体有哪些载体就是承载文献的物体,有甲骨、金、石、竹木、帛、纸等等。

2、甲骨文发掘及重要研究著作及意义甲骨——现存最早的文献载体清末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都城遗址所在地,发现大量刻字甲骨。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重要研究著作:刘《铁云藏龟》,第一次将甲骨卜辞公布于世。

1904年,孙诒让做《契文举例》两卷,成为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三大主干知识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三大主干知识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三大主干知识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学科,主要包括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分析以及文献学方法的探讨等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三大主干知识包括文献的分类、文献的考证和文献的价值。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大主干知识进行详细阐述。

一、文献的分类文献的分类是古典文献学的基础,它是根据文献的性质、内容和特点进行的。

中国古典文献主要包括政治文献、经济文献、文化文献、历史文献等多个类别。

其中,政治文献主要记录了古代政治制度、政治事件以及政治家的言行;经济文献则主要反映了古代经济活动、商业贸易以及物价变动等方面的内容;文化文献则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历史文献则是对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录。

通过对文献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文献的考证文献的考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对文献的比对、分析和研究,来确定文献的真伪、时代和作者等方面的问题。

文献的考证需要运用到各种研究方法和技巧,如文献源流考证、文字考证、编年体系等。

其中,文献源流考证主要通过对文献的来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来确定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文字考证则是通过对文献中使用的文字、词语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来确定文献的时代和作者等问题;编年体系则是通过对文献中的记载和事件的比对,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时间体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献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

三、文献的价值文献的价值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包括文献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

文献作为古代社会的记录和见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以为后人了解古代社会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同时,文献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可以推动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此外,文献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三大主干知识包括文献的分类、文献的考证和文献的价值。

通过对文献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文献的考证可以确定文献的真伪、时代和作者等问题;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文献所蕴含的史料、学术和文化价值。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古典文献学1、传说中最古老的典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2、最早的传世文献:《易经》《诗经》《尚书》3、儒家早期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4、三豕己亥5、汉成帝河平三年,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领校中秘藏书,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

6、叙录汇编成《别录》,起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巨大作用,开创中国古典目录解题的范式。

刘向、刘歆父子中国古典目录学、校勘学的奠基人。

7、《别录》《七略》散失,但分类思想基本内容保存在班固《汉书·艺文志》8、东汉定经书文字,“熹平石经”蔡邕隶书东汉灵帝熹平四年,朝廷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校书官和书法家蔡邕亲自书写于碑,使工用汉隶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取正经文,史称“熹平石经”该石经六朝后渐散亡,现有残石存世。

9、三玄《周易》《老子》《庄子》10、《汉书·艺文志》确立的六分法转变为经史子集四分法,史部是新增加的一大类别,四部分类法成为中国古典书目的主流。

11、三体石经:又称为正始石经。

魏废帝齐王芳在正始二年,安排人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完整刊立的有《尚书》,《春秋》,未刊全的《左传》12、唐代《史记》学上的代表人物是司马贞和张守节,分别著有《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与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13、李善和五臣的《文选》注本,研究《文选》在唐朝成为专门学问,号称“《文选》学”14、唐代的石经提议与大和元年,开雕于大和九年,雕成与开成二年,故称开成石经,其规模在唐前石经中是最大的。

15、李昉、徐铉《太平御览》(综合性类书)《太平广记》(专科性类书),《文苑英华》(诗文总集)上续文选,王钦若、杨亿《历代君臣事迹》称为宋代四大书。

16、金石考据学,欧阳修《集古录》,金石学著作赵明诚《金石录》吕大临《考古图》17、公私目录学。

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

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

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中国古典文献学绪论文献与古典文献学“文献学”一词始见于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 年)。

最早以“文献学”名其书者,为郑鹤春、郑鹤声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 年出版)。

文献,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古典文献学要学习些什么?1. 应熟悉古典文献:古典文献指1911 年之前(白话文兴起前)产生的以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即古籍。

2. 应掌握古典文献学学科构成核心内容: 目录、版本、校勘3. 熟悉并利用古典文献,可深入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知识系统观和文明系统观。

如《致蔡鹤卿太史书》(林纾):“鹤卿先生太史足下”为何称“太史”?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第一节古典文献的载体一、甲骨甲骨:龟甲和兽骨。

“甲骨卜辞”、“殷墟卜辞”(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记载多是占卜之事,记事年代从殷商盘庚到纣王末期。

1. 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情况是怎样的?(1)甲骨文最早的整理、辨认,以刘鹗、孙诒让等人的工作为代表。

刘鹗《铁云藏龟》(1903 出版,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收甲骨文献1051 片,考释正确干支、数目字34 个。

孙诒让《契文举例》(1905 年撰成,1917 年出版,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全书分十类,考释正确的文字有185(2)近代“甲骨四堂”成就最为卓著:“四堂”指四位甲骨文献研究专家,即王国维(号观堂)、罗振玉(号雪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

(3)罗振玉的甲骨文献研究尤为突出:① 罗氏搜集、保存、印行了大批甲骨文献。

② 考释出大量的单字。

③ 率先正确判定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

④ 首创卜辞分类研究的方法。

3. 我们如何查阅、了解甲骨文字?需要使用甲骨文释字方面的工具书:孙海波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 年版。

高明撰:《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 年版。

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

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

一、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1、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2、传统文献学又叫做校雠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所开创。

3、古典文献学的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4、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5、古典文献按照问世或流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

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出土文献是商代的甲骨文,最早的传世文献是《易经》《诗经》《尚书》.6、刘向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著有〈别录〉一书。

刘歆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著为〈七略〉。

7、两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是郑玄。

8、魏晋玄学以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风尚.9、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两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和汲冢竹书的发现。

10、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

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词律》。

11、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文选》12、《百川学海》刻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流传较广,是中国最早刻印的一部丛书。

13、《古今说海》是我国最早的小说专门丛书。

14、《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型的综合性丛书。

15、我国最早的书目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制》《四库全书总目》16、中国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广韵》,它代表了汉语中古语音系统.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撰的《佩文韵府》;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汉语大字典》。

1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

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历代著名的类书有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18、十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19、.我国最早的一书目录是《易·序卦传》2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汉书·艺文志》。

古典文献学的定义、知识结构与价值体现

古典文献学的定义、知识结构与价值体现

古典文献学的定义、知识结构与价值体现古典文献学是研究经典古籍的学科,其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对古籍的
文字、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探究,达到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籍内
容的目的。

古典文献学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1.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古籍的分类、版本、润饰、校勘等。

2.史料学:研究古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如经史子集中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等。

3.文学学:研究古籍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如诗词、散文、小说等。

4.语言学:研究古籍的语言特点和语法规律,如音韵、词汇、语法等。

5.美学:研究古籍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创作特点,如形式美、意义美等。

6.文化学:研究古籍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意义,如宗教、哲学、
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古典文献学的价值体现在:
1.丰富人类文化:古籍是人类文化的宝库,研究古籍能够丰富人们的
文化知识和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

2.传承历史文化:古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古籍能够帮助人
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

3.提高人类智慧:古籍所包含的智慧和思想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研
究古籍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视野,提高人类智慧。

4.引领时代文化:古籍是时代文化的源头,研究古籍能够理解时代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脉络,引领时代文化的发展。

中国历史文献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献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献学知识点总结一、文献学的基本概念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它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辑等内容。

文献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的书籍、碑文、简牍等史料,通过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二、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人对古代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比如《尚书》就是我国最早的文献学作品之一,它对周代的历史、制度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记载。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文献学也不断得到发展,唐代的《新唐书》、宋代的《宋史》和明代的《明史》等作品,都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代表作品。

三、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主要内容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辑等方面。

其中,文献的收集是文献学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广泛的搜集古代文献,可以为后续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史料。

文献的整理是文献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可以使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文献的内容和特点。

文献的研究是文献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可以为后人对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提供重要的参考。

文献的编辑是文献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修订和校对,可以使古代文献更加全面、准确。

四、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主要方法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考古学、史志学、碑学、考证学等方法。

其中,考古学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考古发掘,可以为文献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

史志学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为后人了解古代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碑学是研究碑文的学科,通过对碑文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考证学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五、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重要成就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比如《尚书》、《新唐书》、《宋史》和《明史》等作品,都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重要成就。

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哪些

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哪些

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哪些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其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基础为研究者提供了方法、视角和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理、保护和利用古代文献。

首先,目录学是古典文献学中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目录学就像是为古代文献编制的“地图”,它通过对文献的著录、分类和编目,使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献的数量、内容、版本等重要信息。

比如,我国古代的《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等目录著作,为后人研究古代学术的源流和演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通过目录学,我们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的文献,了解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的文献概况,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版本学也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在古典文献的流传过程中,由于抄写、刻印等原因,会产生众多不同的版本。

版本学研究的就是这些版本之间的差异、源流和优劣。

通过对版本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文献的真伪、完整性和可靠性。

比如,对于一部古籍,不同的版本可能在文字、内容、排版等方面存在差异,版本学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哪个版本更接近原著,哪个版本经过了后人的篡改或增删。

这对于准确理解文献的原意至关重要。

校勘学则是保证文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由于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讹误、脱漏、衍文等问题,校勘学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对、考证和订正,力求恢复文献的原貌。

校勘学家们运用各种方法,如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对文献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这种严谨的工作有助于我们获取更准确的文献信息,避免因错误的解读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文字学和音韵学在古典文献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文献往往使用古代的文字和语言书写,对于其中的生僻字、异体字、通假字等,需要借助文字学的知识来解读。

音韵学则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读音和语音变化,对于研究古代诗歌、韵文等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通过音韵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押韵规律和格律特点。

训诂学为解读古代文献中的词义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古典文献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古代文献的流传、整理、鉴定、编辑及其学术意义。

其学科门类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文字、篆刻、书法、纸张、墨水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就古典文献学中的一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阐述。

一、古代文献传承1.《尚书》的出土和价值《尚书》是传统的六部之一,大约在周朝形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典籍。

这部书最早记载于汉代《汉书·艺文志》中,然而,却很难找到其传本,一度被认为已经失传。

直到清末民初,陈寅恪等学者的努力,才在殷商时代的荀子家庙中出土了木简式《尚书》。

其价值在于,它是对已有《尚书》与公元前330年作为太庙押藏之文书的衔接,从而也是对六国文献的补充和衔接。

对于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2.《三礼》的传承《三礼》是关于礼仪的总称,有《礼记》和《周礼》两部分。

《周礼》是古代礼制典籍,涉及礼制法纪、军制、官制、地方行政等内容。

《礼记》是一部笔记体的书,记录了古代各种活动的礼仪规范,由于《礼记》多以论说、传奇等形式予以记述,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礼》中的文字传承主要有古代的记述、竹简、石刻、之后的纸书文本和刊本等。

其中,《周礼》和《礼记》都曾失传,唐代大书法家怀素,据据西晋文学家王弼手抄本书写刻板上,得到了《周礼》和《礼记》三十卷的残本。

可见传承和保存的重要性。

二、重要古籍的编辑1.《周易》的汇编《周易》是我国古代典籍之一,被誉为“天人之经”。

《周易》的文本出现在西周前期,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了汉朝以后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

唐代太宗贞观年间,司马昭调集众多学者编辑成九卷。

焦元壹、邵雍在宋代对其进行了注释,并写成百篇。

2.《书经》的修订《书经》是一部最早的汉字字源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书经》的原本是由大量的骨胳、卜辞和鬼谷子的文字零散组成而成。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物的流失,许多文字被遗失。

唐朝时,隶书书法家欧阳询、经学家李善注等人,依照魏晋时期残本辑录成十三篇版本,并给其加以注释。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主要涉及古代文献的鉴定、分类、整理和研究等方面。

总结古典文献学的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古代文献的分类:古代文献可以按照内容、载体、形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按内容可分为历史文献、哲学文献、文学文献等;按载体可分为竹简、帛书、木简等;按形式可分为记载文字的文石、石刻、金石铭文等。

2. 古代文献的鉴定:古代文献的鉴定是指确定古代文献的真伪和时代的过程。

鉴定古代文献需要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并结合实物的保存状态、字体特点、用料工艺、内容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

3. 古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古代文献的整理是指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整编、校勘等工作,以便于后续的研究和利用。

古代文献的研究则是对文献的内容、作者、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过程,旨在了解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 古代文献学的方法与工具:古代文献学依靠各种文献学的方法与工具进行研究,如讲究校勘、注释、编索、考辨等。

同时需要广泛运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5. 古代文献在研究中的价值:古代文献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思想等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古代社会制度、文化传承、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古代文献的研究也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人文理解、学术发展等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总的来说,古典文献学是一门探究古代文献的学科,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类、鉴定、整理和研究等过程,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问,它涵盖了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为您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您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古典文献的载体1、甲骨甲骨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其内容多为占卜记事,对于研究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金石金指青铜器,上面的铭文称为金文;石主要指石碑,刻有文字的石碑称为石刻。

金石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简牍竹简和木牍是古代常用的书写材料,用笔墨书写。

其使用时间跨度长,对于研究先秦至汉代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4、缣帛缣帛是丝织品,质地柔软,便于书写和携带,但成本较高,未能广泛使用。

纸张的发明和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文献的传播和保存。

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开始,纸张逐渐成为主要的文献载体。

二、古典文献的形制1、卷轴装将纸张粘连成长幅,以木棒等为轴,从尾向前卷起存放。

这种装帧形式在唐代以前较为常见。

2、经折装将长幅纸张折叠成册,形如折扇。

这种形式便于翻阅,多用于佛经的装帧。

3、旋风装将书页按照一定顺序粘贴在一张底纸上,翻阅时书页如旋风般展开。

4、蝴蝶装将书页对折,以中缝为准,将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对折,再将各页中缝对齐,用糨糊粘连书脊,最后以硬纸包裹作封面。

这种装帧形式使书页展开如蝴蝶展翅。

5、包背装与蝴蝶装类似,但书页的文字面向外对折,装订时将书背用糨糊粘连,再用硬纸包裹书背。

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用线将书页装订成册,经久耐用,美观大方。

三、古典文献的版本1、善本指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版本。

通常包括年代较早、刻印精美、内容完整准确、传承有序等特点的版本。

2、稿本作者的原稿,分为初稿、修改稿等。

3、抄本以手写方式复制的版本。

4、刻本通过雕刻木板印刷而成的版本,又分为官刻、家刻、坊刻等。

5、活字本使用活字排版印刷的版本,如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等。

6、影印本通过照相技术复制的版本。

中国古典文献学 (2)精选全文

中国古典文献学 (2)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古典文献学古典文献学1、文献: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2、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1)甲骨:所谓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是古典文献载体的一种。

具体地说,甲,指龟甲的腹板;骨,主要指牛的肩胛骨或腹骨,也有猪和羊的肩胛骨。

人们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文献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又称甲骨文。

2)金石:金,指青铜器,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金文又称为“铭文”“铭辞”,铭辞被赋予了有意识进行历史记载的性质,其文献性质也得到加强。

《后汉书·蔡邕传》称:“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

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又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刻儒家经典于石上,世称“正始三体石经”。

3)竹木: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

简牍作为文献载体的使用,据说早在殷商时就出现了,但从出土文献考察,主要集中在战国至汉晋这一段时期。

东晋以后,纸张使用取代了简牍。

4)缣帛:缣帛即丝织品,类似的织物还有“素”,即白绢等.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的出现,有其自身的优点,平整易于舒卷,长短便于裁剪。

5)纸张6)电子文献3、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刻写:甲骨时代—金石时代—简牍时代书写:简牍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1)*刻写:是最原始的自然方式。

古人在甲骨、青铜器、石头、玉器等坚硬物体上传抄文献只能采取刻写(刀刻或铸刻)的方式。

2)*书写:即用笔在各种材料上写,是迄今为止的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传抄方式。

与简牍、缣帛、纸张有关。

4、古典文献的类型1)总集:总集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

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文选》2)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古典文献学_复习资料

古典文献学_复习资料

古典⽂献学_复习资料1 .⽂献”定义⽂指⽂章;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约相当于今⽇之谓“活字典”。

(⽂章、典策)⽂献”由“典籍与贤才”到专指“典籍” 。

(贤才、秉礼之贤⼤夫)现代定义:“⽂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价值或与某学科相关的图书⽂物资料。

今为记录知识的各种载体的统称,即以⽂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段记录⼈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帛、纸张、胶⽚、磁带、磁盘、光盘等)。

”2 “古典⽂献学”定义古典⽂献学:研究我国古典⽂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法及其利⽤的⼀门学科。

⽂献学是以⽂献和⽂献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的是为了更好的利⽤和保存⽂献资料。

版本、⽬录、校雠(校勘)等为传统⽂献学的主要部分。

3 “古典⽂献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趋向其研究对象包括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

1980s以来,古典⽂献学出现⼀些新的趋向,分⽀⽂献学和专科⽂献学受到重视,如⽂学⽂献学、⽂学批评⽂献学、⽂献⽬录学等。

古典⽂献学的研究对象:古典⽂献。

古典⽂献,⼀般指“五四”运动以前⽤雕版、活字和⼿抄的古籍⽂献,同时包括⽂书、卷册、碑铭、拓本等。

凡是近代铅印出版物以外的⽂字材料,均属古典⽂献的范畴以内。

4 古典⽂献学的知识范围古典⽂献学的主要范围:⽬录、版本与校勘古典⽂献学的其他内容:辨伪、辑佚、标点、注译、检索等5 古典⽂献学的意义⼤⽽⾔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化;对国家历史政治⽂化之重⼤意义。

⼩⽽⾔之,对个⼈了解历史⽂化,从事学术研究,⽂献学均为基础必备之知识。

6 中国古典⽂献学发展概况(1)先秦两汉古典⽂献学的主要成就①孔⼦及其弟⼦(⼦夏等)⽂献整理之功②秦及楚汉之交对⽂献的破坏③西汉对⽂献的恢复与整理(刘向、刘歆⽗⼦等)④司马迁特殊的⽂献整理贡献⑤后汉郑⽞等⼤儒的⽂献整理⑥熹平(173-178)⽯经:最早之官定儒家经本(2)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古典⽂献学的主要成果①魏晋南北朝⽂献破坏与整理(破坏:西晋灭亡;萧梁灭亡。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

古典文献学知识点整理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问,它涵盖了从文献的产生、流传、整理到利用的全过程。

对于喜欢历史文化、从事学术研究或者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了解古典文献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古典文献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典文献的载体在古代,文献的载体多种多样。

最早的文献载体可以追溯到甲骨,古人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占卜和记事。

随后出现了青铜器,上面的铭文被称为金文,往往记载着重大的事件或祭祀等活动。

竹简和木牍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将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串联起来。

帛书则是写在丝织品上的文献,相对昂贵,但质地柔软便于书写。

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逐渐成为主要的文献载体,极大地促进了文献的传播和保存。

二、古典文献的类型1、总集是汇集多人作品的文献,如《诗经》《楚辞》等。

2、别集是个人作品的结集,如李白的《李太白集》、杜甫的《杜工部集》。

3、丛书把多种书籍汇集在一起,冠以总名,如《四库全书》。

4、类书是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或韵部编排,以供查检和引用,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三、古典文献的版本版本学是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分支。

版本指的是一部书经过传抄、刻印等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

1、善本通常是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版本,如精校精刻本、名家批校本等。

2、稿本作者的手稿,具有很高的原始性和权威性。

3、抄本手写的副本,有传抄本和影抄本之分。

4、刻本雕版印刷的本子,又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四、古典文献的校勘校勘是对古籍进行整理和研究的重要手段,目的是纠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校勘的方法主要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对校法是将一部书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本校法是以本书前后内容互证,判断是非;他校法是用其他相关书籍来校勘;理校法是根据逻辑推理来判断正误。

五、古典文献的目录目录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及其叙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献的存佚、内容和流传情况。

古典文献学重要知识梳理

古典文献学重要知识梳理

积聚与散佚一、古籍亡佚的原因p41、统治者的禁毁2、战乱(“十厄”之二厄)3、水火虫——自然灾害4、藏书家的过失(清代十大藏书家)5、思想观念上的偏差6、贵族殉葬十厄:一厄秦始皇焚书,使商周以来文献典籍大都“扫地皆尽”;二厄西汉末年长安兵起,图书并从焚烬”;三厄东汉西京大乱,“图籍燔荡”;四厄西晋末京华覆灭,“朝章阙典从而失坠”;五厄南朝梁元帝萧绎在兵败国灭时将公私典籍全部焚毁。

补充::隋末江都大乱、唐代安禄山作乱、唐末黄巢入长安、北宋靖康之难、南宋末元兵攻陷临安等造成的五次文化典籍大灾难,连同牛弘所举共为“十厄”清代藏书四大家:清末四大藏书家,又名“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是清朝末年蔚然壮观的藏书习惯形成的最为著名的四大书籍收藏家及其藏书楼。

具体指“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史称“清末私人藏书四大家”。

材料与形式二、甲骨文考古发掘资料证明现存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材料是殷商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最为系统的古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因而用甲骨文记载的历史资料是最早的文献资料。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殷王占卜的记录遗物,距今约3000多年的历史。

因为发现于商的旧都殷墟,故又称为“殷墟文字”或“殷墟甲骨”内容、价值、重要参考书(集大成者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的《甲骨文合集》;近年来,姚孝遂、肖丁合编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与《殷墟卜辞类纂》三、金文的概念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编
辑和研究等方面。

以下是古典文献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总结:
1. 古典文献的分类:古代文献可以分为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两种形式。

口头传承的文
献主要包括口头传统、民间文学、宗教文献等,书面传承的文献主要包括经典、史书、文集、文稿等。

2. 古典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古代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是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集和整理古代文献需要掌握文献类别、文献来源、文献保存和欣赏等知识。

3. 古典文献的编辑与研究:古典文献的编辑是将散乱的文献材料加工整理成系统、完
备的文献选本。

古典文献的研究包括文献的鉴定、校勘、翻译、注释、赏析等方面。

4. 古典文献的价值:古代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资源,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文学和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研究古典文献,可以了解古代人文思维、社
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5. 古典文献学的方法:古典文献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本批评、历史学方法、
文化学方法、比较研究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和解读文献,得出更系统和深
入的研究结论。

总的来说,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要研究古代文献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背景,也要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文献进行编辑和解读,通过对古典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好
地了解和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古典文献学复习要点

古典文献学复习要点

1《辞海》: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

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2古典文献是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3《辞源》: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4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5“中国文献学的开山之作郑鹤声、郑鹤春兄弟。

两人1928年合著的《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6文献学是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问,也就是广义的校雠学,即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所开创,又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是古典文献。

7目录、版本与校勘:文献学三大传统主干知识8目录学最大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9目录即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

10版本,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版本学即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其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问。

11伪书:是指某种文献现存的署名作者及其所属时代并非真实的,存在着作假情况。

12辑佚:把佚文献从诸书中逐一辑出,重新搜集整理,就叫做辑佚。

13清代学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是其门而入。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14学习版本学的重要性:首先有助于读书,它使我们知道读书要重视版本,应选择善本,读书不注重版本会影响我们对原著的正确理解。

其次有助于引书和校书。

我们在写作和研究中经常要引用文献,而引用文献必须注意版本,这里既有文献学的专门训练,又有学术规范的一般要求。

至于用各种版本来校书,对于版本学的讲究,更无需多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目录学的价值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 榷》: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 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 而入。
.
2、目录的内容 书名、篇卷、时代、著者、提 要、大小序(《师说》)
.
3、目录学发展简史 第一、创始:汉代刘向刘歆父 子及其班子的“六分法”
.
《汉书》:“刘向司籍,九流 以别,爰著目录,略述鸿烈”。
.
朱贵
旱地忽律 旱地葱律
旱地葱
.
一、古文献不同版本之间,文本差别较 大
二、文本差别会影响我们阅读、理解作 品
三、读书治学,选择善本
.
1、文献的载体:
.
甲骨:龟甲和兽骨
.
金:青铜器 (礼器、乐器、日用器、兵器……)
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 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 类、职官类、政书类. 、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 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 类、艺术类、谱录类(器物、食谱、 草木鸟兽虫鱼)、杂家类(杂学、杂 考、杂说、杂品、杂篆、杂编)、类 书类、小说家类(杂事、异闻、琐 语)、释家类、道家类
.
.
.
.
文本差别对读书治学的影响:
不同版本《红楼梦》为例:
脂评本系列: 程高本系列: 脂砚斋评语: 正文后文写到:
.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 玉会秦钟”:
焦大说到:“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 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 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 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 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 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 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
“是醉人口中文法 ”
红刀子进去 白刀子出来
.
白刀子进去 红刀子出来
.
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个,揪翻捆 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 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 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 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听他说 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的魂飞魄散,也不顾别 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 一嘴。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
李景梅
.
一、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1、了解文献的分类及阅读的基 本知识,知道怎么样找书。
2、换种思想看文学,文学可以 大不同。
.
二、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
.
第一讲 、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要
.
.
一、何谓文献?何谓文献学?中 国古典文献学的传统类目包括什么?
1、文献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 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 矣。”
.
东晋李充《晋元帝书目》, 对调乙、丙的位置,四部格局确定。
.
《隋书·经籍志》: 经:易、书、诗、乐、春秋、孝经、 论语、纬书、小学。 史: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
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 传、地理、谱系、簿录
子:儒、道、法、名、墨、纵
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 五行、医方
集:楚辞、别集、. 总集
朱熹《四书集注》:“文,典籍也, 献,贤也(贤人或贤. 人的言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献”指原始记载、官府典 籍,也可引申为书籍,通常泛指具 有一定价值的文章和图书。
.
2、文献学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 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
3、古典文献学的传统类目 目录学 版本学 校雠学(校勘 学)
.
二、目录学
研究目录工 作形成和发展的 一般规律的科学。
.
几个与文本版本相关的问题
•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自哪?
是何人所说? • 各种版本《红楼梦》内容都是一样的吗?
.
脂砚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红楼梦》 脂评本系统 程高本系统
.
以 《 水 浒 传 》 为 例
不 同 版 本 之 间 的 差 别
.
1、1952年出版的《水浒》,71回 2、1954年出版的《水浒全传》,120回 3、1975年出版的《水浒传》,100回
道经(附):经戒、饵服、房 中、符箓(均不列书目)
佛经(附):大乘经、小乘经、 杂经、杂疑经、大乘律、小乘律、 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记 (共十五类)
.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分法集大成 的最后代表。: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
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 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
1.成书背景 文字狱:庄廷鑨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年羹尧 : “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 2.《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
其来源有四:一、政府藏书(敕撰本、内府 本)。二、公私进呈的遗书(各省采进、私人 进献、通行本)。三、《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书。四、临时编纂加入的书。共收书三千四百 五十七种,七万九千零七十卷,一部《四库全 书》装订三万六千册。
.
• 修书与毁书 • 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 笑谈欲洒盈腔血” 。 • 《四库全书总目》及其学术评价
.
.
私藏
宋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张之洞《书目答问》
.
三、版本学: 版本: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 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 不同本子。版本过去大多指书籍 的雕版印本,后来含义扩大,包 括影印本、铅印本等。
.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 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词集、 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
.
4、现存官私目录学要籍 官修: 宋 王尧臣《崇文总目》(残本) 明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 清 于敏中《天禄琳琅书目》、彭元 瑞《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纪昀等《四 库全书总目》 民国 张允亮《故宫善本书目》 1949年后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 目》、《中国丛书综. 录》
《汉书·艺文志序》:歆于是总 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 略》,有《六艺略》,有《诸子 略》,有《诗赋略》,有《兵书 略》,有《术数略》,有《方技 略》。
.
第二、发展:从复杂到简单,从 多类到“四分法”: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分为四部: 甲部:六艺、小学 乙部: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 家、数术 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