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治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合集下载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摘要】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病的疾病概述和流行病学调查,然后详细描述了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

在强调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方向。

总结指出,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增加人们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并促进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

【关键词】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防治、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方案、预防措施、控制措施、重要性、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疾病概述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奶牛中。

该病由原虫巴贝斯亚梨型虫引起,属于血液原虫病。

该病的发病机制是蜱类寄生于感染了巴贝斯亚梨型虫的野生哺乳动物,当蜱叮咬奶牛时,会将梨型虫传播给奶牛,导致奶牛感染。

感染后,奶牛的红细胞会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状态。

在牧场中,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繁殖季节和草场多蜱的地区。

及时了解该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对牧场的健康管理和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对该病的疾病概述,可以更好地认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和发病机制,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流行病学调查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该病的传播规律和危害程度的重要手段。

根据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同程度的流行趋势,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气候湿热、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而在发达国家,由于养殖条件较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与环境因素、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牛羊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中西结合诊治

牛羊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中西结合诊治

2016年第6期(总第193期)者出现者可按病牛治疗。

5.4药物治疗病牛按青霉素钠10000IU单位/kg,链霉素15mg/kg,5%安痛定50ml,肌注,2次/d。

病情较重的,同时用25%葡萄糖500ml、VC2g、10%安钠咖2g;5%碳酸氢钠500-1000ml,静脉注射,2次/d。

对心律过快病牛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4mg,肌注,1次/d。

对咽喉水肿的病牛用速尿注射液按1mg/kg,肌注,1次/d。

?待病牛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用抗生素治疗2-3天,以巩固疗效。

6体会6.1加强放牧牛群饲养管理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大多由各种不良诱因所引起,放牧时应注意避开过度阴湿的草场,要饮用干净的水源,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做好放牧牛群的防风、防雪、保暖等措施。

实施好划区轮牧,在枯草期适当补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平时做好预防消毒,定期对畜舍、场地、用具等用10%生石灰乳或生石灰粉喷洒。

6.2做好免疫接种牧民防疫意识淡薄,疫苗接种不及时和不规范,是造成甘南牧区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加之该病发病急、死亡快、病死率高,所以每年春、秋两季做好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6.3合理用药,加强护理早发现、早治疗和加强病期护理是病牛康复的关键,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嘧啶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有条件时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好的药物如环丙沙星等进行治疗,一般经过十余天的治疗,病牛的症状会明显好转和康复,疫情得到控制。

症资料2016年6月中旬至8月底,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部分乡镇农户饲养的奶牛,山羊发生一种以渐进消瘦,流涎,磨牙,采食减少。

倦怠喜卧,流卡他性鼻液·呼吸浅快,奶牛产奶减少至无奶拉稀,体温39.5°至40°以上的疾病,孕羊有的早产,孕牛有的产后发低热不退。

5-6月龄后备奶牛因贫血消瘦衰竭死亡。

成年母牛,产仔羊卧地瘫倒不起淘汰。

相关畜主户对自家病牛,病羊用了退烧消炎药,有的请了兽医输液,输药。

一起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起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治疗

42 血 液 涂 片 染 色镜检 .
取加有抗凝剂颈静脉血液涂片 ,用姬姆萨氏和 瑞氏染色 , 在油镜下观察。姬姆萨氏染色 , 虫体呈圆
形 、 月形 、 圆形 的 紫红 色虫 体 ; 氏染 色 红 血 球 半 椭 瑞 表 面 有 多种形 状 的紫 色 虫体 ; 染色 法 均表 现 红血 2种 球 凹 凸不平 , 呈锯 齿状 。当微调 时 , 由于 遮光 现 象 , 虫 体 发 亮 , 如 空泡 。 状
红 细胞 体病 阳性 牛 。
月 2 发 病 牛数 量增 加 到 9头 ,发 病 率 为 5% ; 81 3 6 先 后 死 亡 3 , 亡率 为 1%。 头 死 9 兽 医在给 l 头有 上 述症 状 的牛 输 液 时 ,发 现 病
根据发病情况 , 临床症状 , 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
断, 确诊 为奶 牛附红 细胞 体病 。
一起 奶牛牛等 多种 动红 细胞 表 固。病 初粪 便 干 , 诊 的加 长和 治 ,疗 、 羊 附 物红 细 胞 体 病 的 随着 病程 断 , 开始腹 泻 粪便 恶
及 家 畜 的 附 红 细 胞 体 病 头 临产 奶 牛产下 犊 牛后死 亡 , 头 怀孕 5月龄 的奶 牛 1 一 争 夏贺 兰县畜 牧局 0 0 . 同 心县畜 牧局 18 一 0 宁夏 3 ( 寄生 虫病 ) 。 流产 。 20 年 7月 1 3, 06 4 1 贺
5 2 预 防 .
养殖技术顾 问 20 . 08 9
1发病情 况
贺兰县 金贵镇 关 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某 户 , 自家 渔池 的黄 牛 圈 在
中饲 养 7月 1 从 外 县 某 01 3
4 实验 室诊 断 41 耳 尖血 直 接 压 片镜 检 .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牛巴贝斯亚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奶牛的红细胞,导致贫血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这种疾病对奶牛的生产力和生存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养殖业中,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贫血、发热、厌食、消瘦、运动不适和产奶量减少等。

在临床检查中,可观察到奶牛的眼结膜、口唇和乳头等部位呈现淡黄色、贫血的表现,常伴有腹泻和腹部积气等症状。

在疾病晚期,奶牛可出现意识模糊、萎靡不振、瘫痪等严重症状。

如果发现奶牛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病。

1. 血液学检查:通过对被怀疑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病的奶牛进行血液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贫血和红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以及寄生虫在红细胞内的存在。

2. 血清学检查: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到被感染奶牛的血清中是否存在附红细胞体病原虫抗体,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该寄生虫。

1. 疫苗接种:目前已经有附红细胞体病的疫苗可以接种给奶牛,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

2. 定期体检:对奶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和血液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奶牛,减少疾病的传播。

3. 合理饲养管理: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牛舍和饮水、饲料的清洁卫生,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4. 药物治疗:一旦确诊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病,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病情并控制疾病的传播。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对奶牛的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做好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要加强对奶牛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保持牛舍和饮水、饲料的清洁,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奶牛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风险,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摘要】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伯塞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在奶牛养殖业中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本文将从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和并发症风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对该病的全面了解,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识别病情、进行及时治疗,从而减少奶牛的死亡率和疾病传播风险。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保障牛群健康和生产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对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深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治疗、预防、并发症、临床表现、红细胞体、病理、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概述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又称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于奶牛群中。

这种疾病主要由Escherichia coliO157:H7等致病菌引起,其毒素可导致红细胞破坏和肾功能损害。

奶牛感染该病后,常表现出腹泻、贫血、黏膜出血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通常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培养等方法。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生素、输液和支持疗法,以减轻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检查奶牛健康状况和避免水源污染等措施。

注意饲料卫生、饮水卫生和隔离感染奶牛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性在于其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甚至生存。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集中在病因的深入研究、疫苗的研发和病例报告的积累,以提高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最终目标是降低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2. 正文2.1 临床表现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发育受阻:患有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奶牛在生长发育方面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生长缓慢,体重增长不良,甚至出现发育停滞的情况。

2. 贫血症状: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红细胞生成受抑制,导致贫血症状明显,如粘膜苍白、乏力、食欲下降等。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奶牛附红细胞体病(Babesiosis)是一种由红细胞体虫属寄生在牛体内引起的疾病。

该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在温带地区也有发生。

病原体寄生在牛体内的血液系统内,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发热、贫血、黄疸、浅层呼吸、食欲下降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该病可导致多器官的损害和死亡。

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诊断:1. 体检初步诊断可通过对患病牛的体检来完成。

体检可以包括测量体温,观察牛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等。

有时候,患有红细胞体病的牛可能表现出贫血、黄疸、脾肿大、肝病变和菌落扩散等症状。

这些症状都可以被体检发现。

2. 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是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最可靠的方法。

这可以通过镜检血液样品来完成。

检测时,可以观察到血细胞内的病原体。

在某些情况下,检查血液样品可以诊断出其他常见的血液疾病。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DNA。

这可以通过PCR或ELISA等方法进行。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更少的病原体,但它需要先从患牛获得合适的样本,如血液或组织样本。

治疗: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给牛抗红细胞体虫的药物,例如乙胺丁磺胺、吡嗪酰胺等。

但是,这些药物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问题,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病原体耐药性。

因此,应该遵循以下建议来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1. 应该立即诊断病情,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2. 应该使用正确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在完全恢复之前持续使用药物。

治疗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用药量。

3. 与医生密切合作,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在治疗期间,应该定期检查血液中的寄生虫数量。

4. 注射药物针头需要采用无菌技术,注射时要注意并发症,并进行角膜保护。

预防:预防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有多种途径,包括:1. 新买入的牛必须定期进行检疫。

如果有发现病例,则需要开始隔离观察、治疗,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摘要】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本文主要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病因分析指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是由于饲料不合理、环境卫生不佳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包括贫血、压力增大、食欲减退等症状。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血液检测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疗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饲养管理、定期检测等措施。

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和控制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病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预防、治疗、病因、临床表现、结论1. 引言1.1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噬血虫属寄生原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牛病。

这种疾病的发生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奶牛的生命。

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工作,一般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包括观察奶牛的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等,以及检查血液样本中的寄生虫和红细胞数量。

在诊断时,还可以借助其他检查手段,如血液涂片、骑士-勒文森染色等,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针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补充营养和调整饲料等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奶牛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为了预防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养殖户应注意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和除虫等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和感染机会。

科学合理地营养配餐,增强奶牛的免疫力,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工作,需要养殖户和兽医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奶牛,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2. 正文2.1 病因分析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牛红细胞体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牛群中。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作者:哈斯巴根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6期哈斯巴根(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通辽 029114)摘要: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由于附红细胞体主要寄生在血细胞中,造成血细胞功能受到影响,血液细胞遭受破坏,所以临床上患病牛会表现为体温升高、贫血、急性黄疸,防控不及时还会造成严重死亡,使养殖场死淘率显著增高。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很容易传播流行,该种疾病治愈难度较大,会给整个奶牛养殖产业造成巨大危害。

该文主要论述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关键词: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6.045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perythrozoonosis in Dairy CattleHasibagen(Centre for Integrated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Bayartua Hussain,Jarud Banner,Tongliao City,Inner Mongolia,Tongliao 029114,China)Abstract:Eperythrozoonosis is a kind of hematozoonosis caused by eperythrozoonosis,so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sick cattle will be high temperature,anemia,acute jaundice,prevention and control not in time will also cause serious death,so that the farm mortality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Eperythrozoonosis of dairy cattle is a common and high incidence disease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arms.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perythrozoonosis in dairy cows.Key words:eperythrozoonosis in dairy cows,diagnosis,treatment0 引言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主要借助昆虫吸血进行传播,因此该种疾病传播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在每年夏初季节发病率较高。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沉值为 1.8耀 2.2m L袁 每升含有 1伊 104耀 2伊 104 个白细胞尧 2.5伊 106耀 4.5伊 106 个红细胞曰 而健康牛 1h 血沉值为 0.9耀 1.1m L袁 每升含有 7.5伊 103耀 8.2伊 103 个白细胞尧5.5伊 106耀 6.5伊 106 个红细胞遥
取一滴待检血放在载玻片的中央袁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 进行稀释袁 放上盖玻片后使用 40 倍显微镜对红细胞形态进 行观察袁同时检查血浆尧红细胞表面以及红细胞内是否有寄 生虫遥 病牛血压片中超过 80% 的红细胞表面附着有逗点状尧 球状的小体袁少数呈短杆状遥 红细胞呈现不同的感染强度袁通 常超过 8 个袁部分甚至在整个红细胞表面布满袁导致红细胞 呈不规则形状袁如锯齿状尧星状尧菠萝状尧菜花状等遥 而健康牛 血压片中只含有非常少的以上虫体袁且红细胞呈现小强度的 感染袁多时只有 2耀 4 个遥 红细胞通常呈双面凹陷的圆盘状袁 且具有变形性尧可塑性遥 红细胞呈弥散状分布袁无其他寄生 虫遥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袁存在于健康动物 的上呼吸道黏膜袁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病遥 在动物饲养环境不 卫生袁且在闷热尧寒冷尧气候骤变尧阴雨连绵尧圈舍潮湿尧通风 不良尧过度拥挤尧营养不良尧突然更换饲料尧严重疲劳以及长 途运输等诱因下袁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袁此时该菌就会趁 机侵入体内袁并开始大量行姬姆萨染色尧瑞氏染色后 使用油镜镜检袁对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袁检查血浆中尧红细胞 表面以及红细胞内是否存在寄生虫遥 检查结果和鲜血压片镜 检结果相同袁 虫体通过姬姆萨染色呈深蓝色或者蓝紫色袁通 过瑞氏染色呈紫红色遥
取待检血分别在营养琼脂尧 兔鲜血琼脂上接种袁37益 培 养 24h袁无细菌生长遥 4 综合防治
草食动物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杨诚

浅析奶牛附红体病诊断及治疗

浅析奶牛附红体病诊断及治疗

2019年第10期 吉林畜牧兽医97·畜牧科学·XuMu KeXue附红细胞体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附红细胞体在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或骨髓、血浆中寄生而引发的疾病。

奶牛在每年的夏秋季节出现附红体病的可能性较大,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体温升高、贫血、皮肤黄染或苍白等[1]。

1 临床症状病牛在患病初期体温会明显升高,大约在41~42 ℃之间,以稽留热为主。

病牛不愿意多走动、精神时常萎靡不振,日渐消瘦,背毛比较蓬乱,由此会极大地降低产奶量。

许多病牛还会腹泻,可视黏膜比较苍白,乳房皮肤会出现轻度黄染或苍白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病牛在患病初期有食欲,后期会逐渐消退,且四肢乏力、喜卧,有些病牛会咳嗽或喘息,尿液颜色以橘黄色为主,后期颜色会变为红黄色,若治疗不及时,则衰竭死亡的可能性较大[2]。

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形式主要是隐性感染,不具备临床症状,必须经过血涂片检查才能发现,抽检发病区域内的健康奶牛,红细胞畸形奶牛抽检率为46.7%,畸形细胞呈锯齿状或星芒状,在红细胞中大约有30%~80%。

2 剖检病变通过剖检死亡奶牛可见口腔黏膜、眼结膜、腹壁肌苍白的情况,颈下部和乳房部皮下的胶水冻样浸润呈淡黄色,淋巴结水肿的情况存在于腹股沟,切面多汁。

心肌比较松软,心包存在积液,血液如水一样稀薄且不会凝固;肺存在瘀血、水肿的情况;肝脏比较肿大、黄染;胆囊比较充盈且膨大,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大,胆汁比较稀薄;脾脏稍肿,存在出血斑;苍白的肾脏;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存在出血的情况,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膀胱中有积液,红黄色的黏液。

3 实验室诊断3.1 细菌培养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取病牛肝脏,按常规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兔鲜血琼脂培养基,在37 ℃环境下进行连续24 h 的培养,结果未发现菌落生长。

3.2 血液检验3.2.1 血液悬滴镜检对处于高烧期的病牛采集1滴静脉血,并放置在载玻片上,加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在混匀的情况下加载玻片,利用400倍镜进行观察,可见许多活动小体,即附红细胞体在血浆中呈旋转摆动、翻滚运动,当小体在红细胞壁上附着时则运动停止,且具有折光性[3]。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杨玉奇1杨华2杨蔚3邹丰才4*1.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大理671011;2.云南省大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671000;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00;4.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㊁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发热㊁溶血性贫血的一种人畜共患病[1]㊂有关资料显示,人和畜的附红细胞体同目㊁同科㊁同属但不同种,所以其感染特性存在严格的种间特异性㊂但人接触患病牛后,可能会因消毒不严而携带病原,若再接触其它牛就可能传播该病㊂该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春㊁夏季居多;不同年龄奶牛均可发病㊂吸血昆虫如虱㊁蚊㊁螯蝇等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媒介[2]㊂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必须以流行病学㊁临床症状㊁实验室检查为依据进行综合判定[3]㊂自2013年5月份以来,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等地的奶牛出现了以长期发热㊁气喘和贫血为主要症状的顽固性疾病,使用多种抗生素和抗焦虫药物治疗均无效㊂为此,笔者团队到疫区采集血样,进行了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了7个治疗方案,现将发病状况及7组药物的治疗效果介绍如下㊂1发病情况自2013年5月份以来,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等地的奶牛出现了以长期发热(体温39.8~41.2ħ)㊁气喘和贫血为主要症状的顽固性疾病,使用多种抗生素和抗焦虫药物治疗均无效,奶牛呈现渐进性消瘦㊁贫血和黄疸㊂大理市上关镇此次发病主要集中于夏季(5-7月份),发病牛占总存栏数的4.0%,流行区域隐性感染率达到46.7%,部分地区发病较集中,还有些地区散发㊂2临床症状2.1临床表现型该型多为亚急性,根据临床症状可大致分为初期㊁中期和后期3个时期㊂初期(轻度不适期,发病的前15d):发热(体温39.8~41.2ħ,以40.5ħ左右居多,呈稽留热),气喘症状明显,采食量㊁产奶量及体况变化不明显,精神稍差,流少量浆液性鼻液,可视黏膜由潮红逐渐变为苍白㊂中期(典型症状期,发病第16~40天):体温39.8~41.2ħ㊁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采食量和产奶量下降,贫血症状加重(可视黏膜苍白㊁黄染,血液稀薄),气喘症状明显㊂后期(体力衰竭期,发病41d后):体温39.8~ 41.2ħ㊁呈稽留热,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产奶停止,起卧困难,可视黏膜苍白㊁黄染,血液稀薄如水,呼吸困难,卧地不起,死前体温下降至正常体温以下,淘汰率高㊂2.2隐性感染型该型为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感染形式㊂缺乏临床症状,通过血涂片检查才能发现㊂发病区域内健康奶牛的抽检结果显示,红细胞畸形的奶牛占抽检总数的46.7%,畸形红细胞呈星芒状或锯齿状㊁占红细胞总数的30.0%~80.0%㊂㊃72㊃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9期疫病防控. All Rights Reserved.收稿日期:2013-08-16*通讯作者杨玉奇,男,1961年生,中专,高级兽医师㊂3 实验室检查对上关镇以及附近乡镇(邓川和右所镇)的发热㊁气喘和贫血奶牛(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进行抽样,共67头,其中上关镇45头㊁邓川镇9头㊁右所镇13头;然后再对上关镇疑似健康奶牛进行抽样,共15头㊂取奶牛耳静脉血涂片,进行瑞氏-姬姆萨染液复合染色,并用油镜观察(10ˑ100倍)㊂3.1 临床表现型病例临床表现型病例血涂片的镜检结果,如表1㊁图1㊁图2和图3所示㊂表1 临床表现型病例的发病情况项目发病早期发病中期发病后期合计上关镇抽样头数4271445邓川镇抽样头数0639右所镇抽样头数19313红细胞畸形率/%20~4040~100100-附红细胞体形态散在密集密集-合计抽样头数5422067图1感染初期图2感染中期图3 感染后期初期:由表1和图1可知,红细胞形态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红细胞边缘折光率略高于正常,部分红细胞呈星芒状㊁占红细胞总数的20%~40%;红细胞感染率为30%~60%,被感染的红细胞表面附着数个附红细胞体㊂中期:由表1和图2可知,在红细胞表面能观察到环状㊁杆状㊁逗点状的蓝紫色附红细胞体,折光率较高,星芒状㊁锯齿状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40%~100%;红细胞感染率达100%;视野中每个红细胞表面附着6个以上甚至数十个附红细胞体,部分红细胞表面有多个附红细胞体聚集成团㊂后期:由表1和图3可知,红细胞感染率达100%,95%以上红细胞呈齿轮形㊁星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红细胞表面附着大量呈蓝紫色的附红细胞体;较多红细胞表面有多个附红细胞体聚集成团㊂3.2 隐性感染型病例隐性感染型病例血涂片的镜检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 隐性感染型病例红细胞形态变化项目正常红细胞畸形红细胞合计检查头数8715红细胞形态圆形㊁表面平滑星芒状㊁锯齿状-附红细胞体无偶见-所占比例/%53.346.7100.0由表2可知,53.3%的病例,红细胞表面光滑㊁形状规则;46.7%的病例,红细胞呈星芒状或锯齿状㊁畸形率为50%~100%,红细胞表面偶见附红细胞体㊂4 药物治疗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药物资源,制定7组治疗方案㊂第1组:10%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简称 磺胺六甲 )150m L ㊁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m L ,静脉注射,1次/d,连用3d ㊂第2组:注射用四环素3g ㊁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m L ,静脉注射,1次/d ,连用3d ㊂第3组: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20m L ,分2点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 ㊂第4组:黄色素(盐酸吖啶黄)1g ㊁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m L ,静脉注射,只用1次㊂第5组:三氮脒2g ,用20m L 注射用水溶解,㊃82㊃疫病防控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9期. All Rights Reserved.分2点肌肉注射,1次/d ,连用3d ㊂第6组:锥灭定400m g,用20m L 注射用水溶解,分2点肌肉注射,只用1次㊂第7组:安锥赛2g ,用20m L 注射用水溶解,分2点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 ㊂疗效判定:分别在停药后的第3天和第20天测量奶牛体温㊁观察其精神状况㊂停药后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判为有效,停药后第20天体温正常㊁精神状况恢复判为治愈;否则判为无效㊂各组药物的治疗效果如表3所示㊂表3 各组药物的疗效比较组别药物治疗头数有效头数有效率/%治愈头数治愈率/%第1组磺胺六甲4312.300.0第2组四环素6734.50.0第3组土霉素372259.41437.8第4组黄色素47510.624.3第5组三氮脒56712.547.1第6组锥灭定782835.92126.9第7组安锥赛452562.21942.2合计3739124.46016.1由表3可以看出,常用抗生素对该病基本无效(土霉素除外);抗焦虫药物(黄色素㊁三氮脒)治疗该病疗效不明显;抗锥虫药物(安锥赛㊁锥灭定)对该病有一定疗效,但达不到良好的治愈率㊂根据治疗效果,推荐使用土霉素㊁安锥赛治疗,可采取交替用药(用土霉素3d 后,再用安锥赛3d )或联合用药(同时注射土霉素和安锥赛,连用3d )的方法㊂5 小结与体会1)2013年5月份以来,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等地发生的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形式为:携带病原的吸血昆虫如虻㊁螯蝇将病原远距离传播给当地奶牛,蚊㊁蝇叮咬发病奶牛后携带病原,之后再叮咬健康奶牛产生二次传播,故感染密度较大㊂此次发病奶牛大部分为成年牛,后备奶牛和犊牛发病较少,可能是幼龄牛对该病不易感或多呈隐性感染㊂区别该病初期症状与气温高引起的奶牛的气喘的依据是体温升高(当地健康奶牛体温38.2~39.2ħ)㊂2)该病前期症状不典型,仅有发热㊁气喘症状,奶牛精神状况和生产性能基本正常,农户很难意识到疾病的发生,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致多数病例到中后期病情严重时才得到重视,此时奶牛体质较差㊁对药物的耐受力下降,恢复困难㊁治愈率低㊂另外,该病气喘症状突出且典型,即使是发热程度较低的时候亦如此,其原因为大量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破坏了红细胞的正常携氧能力,降低了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的功能,使机体缺氧㊂3)血涂片检查是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必要手段之一,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㊂在临床诊断中,还应考虑附红细胞体与焦虫混合感染的可能性㊂同时,在附红细胞体病流行区域,由于牛群中存在较大比例的隐性感染者,所以不能单凭血液涂片中出现畸形红细胞就作出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而应结合流行病学㊁红细胞表面的附红细胞体感染量与感染率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并以临床表现型作为开展治疗的依据㊂4)积极预防是防止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发生的基本措施,包括改善奶牛营养状况㊁增强抵抗力;改善奶牛圈舍卫生条件及采取防吸血昆虫叮咬措施(如在夏初至秋末定期使用杀虫剂喷洒圈舍和奶牛体表),以杀灭蚊蝇㊂本文得到云南农业大学段纲教授的指正,在该病诊断与治疗工作中得到上关镇29位村防疫员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参 考 文 献[1] 李玉文,李彬,秦建华,等.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研究[J ].中国奶牛,2007(11):38-40.[2] 李桂清,彭远义.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奶牛,2007(4):32-35.[3] 钟孝洁,张清林,刘洪明.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 ].饲料博览,2012(6):53-54.(责任编辑:郭会田)㊃92㊃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9期疫病防控. All Rights Reserved.。

牛附红体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用什么药治疗

牛附红体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用什么药治疗

牛附红体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用什么药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体引起的,涉及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各科的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称为“百病之源”。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牛附红体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1、牛附红体病的一般症状牛附红体病以贫血、消瘦、虚弱、异嗜、拉稀,夏季发热为特征。

(1)患牛易疲乏,依绳或抵槽而睡,鼻流稀薄清亮、黏的鼻汁,长期腹泻,多不愿吃料或不愿吃草,有吃土喝尿等异嗜,贫血,消瘦,易患褥疮和蹄病。

(2)高产奶牛产后45天左右,奶产量突然大副下降,并开始排稀、异嗜,产后长期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及数日不排卵。

有的个体卧地后从阴门中流出清亮液体,无黏性。

(3)乳腺浮肿,尤其底部明显,挤奶困难,乳汁呈酒精阳性。

产奶量达不到预产量,有些头胎牛高峰期日产30千克,第二胎、第三胎不升反降。

2、牛附红体病的治疗要点(1)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杀灭蚊蝇,预产期前三周左右,泌乳高峰期适当药物保健性调理。

需以驱杀附红体为主,辅以补糖、补充维生素、中和体内酸性状态、驱酮保肝的综合治疗。

(2)治疗方法处方:10%葡萄糖1000-1500毫升,10%樟脑磺酸钠30-40毫升,20%硼葡萄糖酸钙80-100毫升,维生素b1克,维生素b25毫克,利凡诺0.6-1.0克,维生素c5-10克,5%碳酸氢钠500-1000毫升静脉注射,连用3-4天,每天一次。

酮病康(氰钻胺)30-50毫升,肌注隔2-3天再重复一次。

另外,也可选用三氮红、红引杀、长效土霉素等。

从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观察,采取综合调理的方法,具有改善食欲、提高奶产量、消除临床症状的良好效果。

3、牛附红体病的流行特点(1)黄牛、肉牛、奶牛均可感染本病,无性别、年龄差异。

(2)垂直感染的新生犊牛,夏季以体温升高和喘息为主。

(3)黄牛、肉牛常无临诊症状,呈阴性感染。

(4)高产奶牛受到各种因素应激,即可表现阳性反应。

(5)发病不受季节影响,一旦感染,任何季节受到应激均可发病。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 进的技术和经验,推动奶牛附 红细胞体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 展。Βιβλιοθήκη THANKS感谢观看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及 时给奶牛接种疫苗。
04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等,以杀 死病菌。
对症治疗
根据奶牛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如补充 体液、缓解高热等。
护理治疗
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如保持牛舍清洁、提供充 足的水和食物等,以促进奶牛的康复。
隔离与消毒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加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 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重视 程度,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 全措施的落实。
深入研究奶牛附红细胞体 病的发病…
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 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该病 提供科学依据。
研发新型疫苗和药物
针对当前疫苗和药物存在的问 题,积极开展新型疫苗和药物 的研发,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 果。
04
4. 结论
应加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 和控制工作,特别是在高温高湿 季节要采取措施降低发病率。
案例三:某兽医门诊部的治疗经验分享
1. 诊断经验
根据奶牛出现的高烧、贫血、黄疸等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 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2. 治疗经验
采用贝尼尔、咪唑苯脲等药物治疗,同时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牛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支持疗法:为病牛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如提供充足的水和优质的饲 料。
案例二
01
1. 调查目的
了解该地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 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
依据。

奶牛附红体病诊断及治疗

奶牛附红体病诊断及治疗

2019.24·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114 ·2019.24病症状,该养殖场共养殖奶牛76头,其中成年奶牛53头、犊牛23头。

病情先是从犊牛和哺乳奶牛群体中传播流行,并在较短时间内向整个牛群传播蔓延,造成严重的死亡和发病。

出现发病症状后,养殖户尝试将患病牛单独隔离养殖并采用抗菌类药物进行治疗,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反而加重病情的传播蔓延,造成严重的危害,养殖户面临较大经济损失。

进一步分析原因主要是该养殖场没有构建比较完善的疫苗免疫程序。

每年春秋两季重特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中,经常存在逃避免疫的行为。

养殖户认为自己养殖的动物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就表示健康,不需要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2 流行病学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传播流行不受品种和年龄的影响,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均可以受到感染,其中妊娠母牛对该种致病原最具有易感性。

尤其是哺乳阶段的母牛,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附红细胞体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通过直接接触或者昆虫叮咬进行水平传播。

也可以通过交配和胎盘实现垂直传播。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传播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常发生于每年的夏秋季节,特别是潮湿多雨的天气。

该种疾病传播流行除和气候环境、养殖场的昆虫数量有关外,还和养殖场的其他饲养管理有密切联系,如果热量营养价值较低,牛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整个养殖环境较差,养殖密度过大,免疫不科学,疫苗免疫,会促使病情发展。

3 临床症状不同年龄的牛感染附红细胞体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成年牛大多呈现出隐性经过,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

年龄较小的牛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

该种疾病的潜伏期2~45 d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采食欲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到41 ℃,最高升高到42 ℃,每分钟呼吸次数高达120次,便秘和腹泻症状交替出现,体表淋巴结显著肿大,在皮肤表面会出现出血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