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马克思·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六讲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 同年,他与刚结婚不久的妻子迁居弗来堡,韦伯担任弗来 弗来 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在这里,他与当时的哲学家、新 堡大学 康德主义弗来堡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凯尔特 李凯尔特交往甚密,深受 李凯尔特 后者影响。 • 1896年,韦伯担任海德堡大学 海德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这一时期 海德堡大学 他完成了重要著述《交易所Ⅰ-Ⅱ》(1894—1896)。 • 1898一1917年整整20年间,由于严重的神经疾病,韦伯 不得不脱离教职。 • 1900年以后,韦伯成为德国社会学杂与资本主义精 • 神》(1905)。 • 1909年1月,韦伯与滕尼斯、齐美尔及桑巴特一起,建立 建立 德国社会学学会,成为该学会的核心人物。 德国社会学学会
• 严格区分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 的又一重要特点。 • 韦伯认为,价值相关性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的,研究者在选题收收 价值相关性 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之后, 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 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依据其所在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 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 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 选择经验中的某一部分题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特定时代的价 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探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价值中立性” • 所谓“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 价值中立性 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 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 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事实 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 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 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 • 对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分,也就是对”实际如此 应该如此” ”实际如此”与“应该如此 应该如此 的区分。因为对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其科学研究本身不在于 教人应当做什么,而在于使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将要做 什么。 •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他只能向人描述和说明事实,而不 科学研究者, 科学研究者 是叫人进行价值选择,只有当他作为一个公民或一个政治家 公民或一个政治家时,这样 公民或一个政治家 做才是允许的。
马克思~韦伯
浅谈韦伯理解社会学及其方法论摘要:韦伯所构建的体系庞大的理解社会学,不仅为德国人文主义社会学铺设了最重要的一段基石,而且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学的思想财富。
韦伯认为社会学就是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这种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为了保证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他提出了“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的方法论。
在社会学界引起轰动,至今其学说为后人所敬仰。
本文主要就其理解社会学及其方法论进行讨论。
关键词:理解社会学、价值中立、理念类型、马克思·韦伯(1864-1920)是社会学学界公认的“社会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的学说始终闪耀着魅惑而迷人的光芒,他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影响着哲学、法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学者们。
同时,韦伯也是个多产作家,其著作覆盖面非常的广泛,涉及各个学术领域。
我在此主要讨论韦伯的理解的概念与其方法论理论。
尽管他在这些方面的学说依然是备受争议,甚至为此形成的两大阵营,事实上,这种争论恰恰又推进了韦伯方法论向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韦伯的方法论,形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探讨一个理论。
应该将其置于当时的环境下去理解,看韦伯是如何解释他的那个时代,而其现实意义,则是随着时代发展得到的验证与实用,与我们今日现实处境的相关性,亦或说是借鉴意义。
我们称韦伯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依然在研究的问题。
韦伯的思想始终在“现实性”的背景之下长期被关注,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理解社会学韦伯曾说:“社会学是一门与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有关,并因此与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联系说明有关的科学。
”[1]这也就是说,在韦伯看来,社会学是一门理解社会行为的科学,人的行为具有一种内在的可理解性,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2],而理解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面对社会事实,研究者应该先去理解这一文化现象,行动者、行动者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之后才能去说明、去解释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及评价:马克斯·韦伯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构建了庞大的社会学理论,同时也在法律社会学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他关于法律的论述以其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为出发点,同时立足于对合理性的创造性阐发,从目的合理性这一社会行为出发,构建了其形式主义的法律观。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法学;社会学。
一、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的背景。
马克斯·韦伯生活的时代,正是德国从封建的、分裂的、相对落后的社会状态向统一的且强大的资本主义状态迅速发展的时代,因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
同时,也是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海外的市场争夺日益激烈,最终引发了爆发了世界大战。
传统的一些东西和现代发生了冲突,在价值观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社会处于严重的渴望和焦虑的矛盾之中,韦伯的思想中心在于探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术语“理性化”,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社会各阶层的组成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变迁,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和军事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等等。
因此韦伯的研究和表述及其宽泛,影响较大。
二、韦伯社会学法学的基本内容。
(一)韦伯关于法律的概念。
韦伯认为,“如果一种秩序的效力由一种可能从外部保障,这种可能性是指一个专门的社会组织可能对行为者施以强制,以使各种社会行为合乎这个秩序的要求或对反对者给予处罚这种秩序就是法。
”①从韦伯关于法律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法律包含五个因素,即社会行为、强制性、强制性机构和执行人员、强制手段和强制对象以及秩序。
同时,韦伯淡化了法律的范畴,强调国家的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绝对作用,把一般社会规则纳入超国家法的范畴,他重视法的强制性,也指出了强制性的有限作用,强调人们遵守法律的多重动机。
(二)价值无涉与理想型。
在价值无涉方面,他认为社会学家一旦根据自己的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那么在其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就不得再使用自己的或是来自他人的价值观念,要根据资料的引导,把结论从事实中概括出来。
浅谈对马克思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理解
浅谈对马克思·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理解——以其宗教社会学思想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专业 曹象梅)要】对于许多社会学家来说,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是一位伟大的导师。
作为社【摘 要会学界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及其著作也成为人们研究评论的焦点。
正如柯林斯所说:“没有争议也就没有韦伯。
”[1]他系统的阐述了一个理论上包罗万象,其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文主义社会学体系。
本文以其宗教社会学思想为例,简单阐述出笔者对马克思·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理解。
】理解社会学,社会行为,宗教社会学关键词】【关键词一、社会学方法论简述(一)学术渊源学术渊源韦伯的学说阐述了一系列对立的主题,如目标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职责伦理与信念伦理、文明进步与文化演进的悲观主义等等。
但由于受到其父母的不同影响,韦伯试图在政治与学术、行动与反思、现实与道德、享乐与禁欲等两极端求解决,他那多重取向的智力工作便是这种冲突的结果。
另外,他还有一些志同道合,学有所成的好朋友,他的许多观点也深受他许多同仁的影响。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韦伯的思想及其学术旨趣与现代德国的历史主义(狄尔泰)、新康德主义(李凯尔特,齐美尔)及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这几大思潮有甚深的关系。
首先,他的社会科学代表了一种以历史主义观点超克实证论者的自然主义的努力。
在他看来社会科学是典型的历史科学,他也强调他的努力旨在获取社会事实之历史方面的知识。
其次,韦伯接受了新康德主义的一些重要的观点,尤其是接受了典型的李凯尔特与齐美尔的问题:选择历史材料,并将之组织为一种有意义的整体,它并非简单的反映事实,而是认识主体的一种创造,并且认识主体须采用适当的认识工具及精确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韦伯思想的第三个来源。
在韦伯看来,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一切有关现代社会的理论都必须考虑马克思的成就。
韦伯在对古代世界经济史的最初研究时,他既利用了马克思在个别问题上的假设,又讨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问题。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引言:马克斯·韦伯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说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韦伯提出了许多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阐述和理解,并探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工具理性的概念及特征工具理性,又被称为目的理性,指的是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工具理性逐渐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
它包含了以下几个特征:1. 目标导向: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和行动。
这些目标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无论如何,都是基于合理性和效率的考虑。
2. 理性计划: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根据事前的计划和分析来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他们会审慎地评估各种可能的手段,以确定哪些是最能达到目标的。
3. 清晰分工:工具理性要求社会组织和行为分工明确。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迅速,每个人都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来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二、价值理性的概念及特征价值理性是韦伯对人类行为的另一种解释,它指的是人们根据信仰、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来决策和行动的一种模式。
与工具理性相比,价值理性更强调人的主观选择和感性的决策过程。
价值理性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 主观选择:与工具理性依循客观事实和合理性不同,价值理性更加关注个体主观意愿和个人情感。
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决策受到内心真实的诉求和情感需要的驱使。
2. 信仰与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导的基础,价值理性建立在人们对宗教信仰、道德准则或个人价值观念的坚守上。
这些信仰和价值观不同于经济利益和功利考虑,更多地关注人性中的正直、善良和真诚。
3. 情感与情感表达:价值理性所强调的是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行动和决策过程中,人们会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感受和直觉,而不只是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一、本文概述1、介绍马克斯·韦伯及其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其学说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韦伯的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他对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权威、官僚制、理性化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两部主要作品《经济与社会》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
他提出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和“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两个概念,不仅在社会学领域,而且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工具理性强调行动的效率与手段,而价值理性则关注行动本身所承载的价值。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工具理性的过度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失范。
韦伯对于权威类型的划分也极具启发性。
他区分了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这一分类框架至今仍是理解和分析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工具。
韦伯对官僚制的研究也颇具洞见,他认为官僚制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但同时也指出了其固有的弊端,如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
在宗教与社会关系方面,韦伯提出了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命题,认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观点对理解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思想深刻而广泛,他的理论框架和观点为后世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韦伯的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
2、阐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及其在韦伯社会学思想中的地位韦伯,作为德国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社会学思想深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影响。
社会学概论
题型:单选(10分);连线(9分);名解(21分);简答(30分);实际分析(30分)一、填空选择1、社会学在各科中的地位:社会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2、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翻成《群学肆言》的学者:严复3、社会学基本要素:社会构成、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地域社会、社会分层、社会制度4、下列不正确:(C)A.文化特质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小单元B.文化模式是互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丛的构成方式及稳定特征C.主文化和亚文化相互排斥D.反文化是指一种否定和排斥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主流文化的文化5、心理学家把什么称为人的“心理上的断乳期”:“逆反心理”6、基本群体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的:C.H.库利7、当一个警察要在或者执行命令逮捕他的老朋友或者为了友情不执行命令之间作出选择时,他便处于角色冲突之中。
8、教会属于哪类组织:宗教组织9、下列错误的是:(B)A.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保持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分层结构,增加社会成员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促进社会公民之间的差异缩小B.社会流动越多越好C.社会流动有助于拓宽社会阶级之间的接触界面,加强社会整合,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D.社会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10、社会制度的概念系统是理解和解释一种社会制度的核心部分,被成为制度的“灵魂”。
11、社会学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性12、在文化的层次构成中,最小的文化单位是:文化特质13、哪种家庭形式是人类赖以生和发展的最稳定的社会形式:核心家庭14、医生属于哪种角色类型: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表现性角色()15、医院属于哪类社会组织:文化组织16、本原社会制度是什么: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17、我国的现代化过程属于哪种类型的社会变迁:社会渐变式的社会变迁18、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多角度的,他采用了3个指标来衡量和划分社会阶层,这三个只表示财富、声望和权力19、它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社会控制手段,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社会规范,这一表述在社会规范中属于:习俗20、“对个人和个人启示或制定的规范秩序的超凡神圣性,英雄气质或非凡品质的献身”,这在韦伯划分的权威三种理想类型中,属于:魅力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二、下列理论的提出者1、社会有机体理论:斯宾塞2、社会事实论:迪尔凯姆3、第一个提出“共同体”概念:卢梭4、社会安全阀理论:刘易斯·科赛5、社会学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6、理解社会学:马克思·韦伯7、精英循环理论:帕累托8、“差序格局”理念:费孝通9、首先提出社会流动的概念:索罗金三、名词解释1、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主文化又叫主流文化,是在一个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第一节马克斯•韦伯的生平马克斯•韦伯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富特市。
他的父亲是出身于威斯特伐利亚纺织业实业家兼批发商家庭的一位法学家。
1869年他携眷迁居柏林。
后来成为柏林市议会议员。
他的母亲海伦妮.法伦斯坦-韦伯是位很有文化修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
她在1919年去世。
她对她的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的感情。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他的父母亲的客厅里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
1882年,18岁的马克思•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在法学院注册,开始接受高等教育。
他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并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辩论会。
19岁在海德堡大学学习了三个学期之后,韦伯在斯特拉斯堡服了一年兵役,先是普通士兵,后来晋升为军官。
他为曾经担任过帝国军队的军官一直引以为荣。
1884年进入柏林大学和格丁根大学继续深造。
1886年通过高等学校法学考试。
1887-1888年多次参加在阿尔萨斯和东普鲁士举行的军事演习,成为由关心社会问题、具有种种不同倾向的大学生组织的“社会政治联盟”的成员。
该组织是施穆勒于1872年创建的,受“社会主义者讲坛”领导。
1889年在柏林获法学博士学位。
论文题目是《中世纪商业企业史》。
同年,开始学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
登记为开业律师。
1890年再次参加法学考试。
应“社会政治联盟”的要求开始调查东普鲁士农民的境况。
1892年提出关于东德意志农业劳动者境况的报告。
1893年与玛丽安妮.施尼特格尔结婚。
1891年《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公法和私法的意义》发表。
这篇论文以及他和莫姆森教授进行的答辩使他获得了教授资格,在柏林大学谋得了一个教席。
从此,韦伯开始他的大学教授生涯。
1894年担任弗里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发表论文《东德意志农业劳动者境况演变的趋势》。
第6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国家、公司、民族的行为是不是社会行动?
做饭、看书是不是社会行动?
纯属反应性的模仿行为是不是社会行动?
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原则
个人是社会行动的基本承担者。
非整体化的研究倾向。整体没有独立意志,不
具有可供理解的主观意义。
社会学和心理学都关心个人动机,但心理学只
是描述性、个别化的理解,而社会学是类型化
对加尔文教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加尔文教的命定说蕴含的潜台词——基督徒的 尘世活动包括职业劳动,只是为了遵从上帝戒 律、完成上帝旨意,这是人们建立获救信心的 唯一手段。由此为世俗活动的意义找到了答案。
合理化趋势,力图用发生学和比较的方法,从科
学、技术、文化、艺术、法律、社会组织、政府
管理等各个方面阐明合理性这个问题。
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一、世纪之交的方法论之争
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之争,焦点是自然科学与
社会科学的区别及社会科学的性质。
反自然主义:人类社会和历史是由非理性的生命 的活动构成的,且不可重复,只有对个人直接的 生活“体验”和主体移情式的“理解”,才能领 悟到作为生命体现的人类文化和历史的真谛。
传统型统 传 统 道 终身、世 传统社会
德 、 风 袭 俗习惯 个人魅力 超 凡 的 终身非世 动荡时期 型统治 个 人 魅 袭
受传统制 封建君主
力
法理型统 法 律 规 任期制 治 则 现代社会
有创新性
非人格化、 裁判法官 受规则约 束
三、科层制
也译为文官制、官僚制。法理型统治形式中最纯 粹、最典型的形式,被韦伯视为现代资本主义社 会组织形式的理想类型。
课件: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内容
导论 韦伯的生活和著述 社会理论与社会科学 韦伯的社会学遗产
导论
1864-1920;致力于把社会学建立成一门严肃、 科学的学科;风格和内容上与涂尔干截然不同 更强调个人主义路径:社会分析的对象应该是 个体的行动VS社会集体作为分析单位 更强调社会行动者的文化方向:观念和价值 (宗教、政治、经济和美学)激发行动因此更 加重要VS历史唯物主义
将方法运用于话题广泛的经验性研究:宗教、 政治、组织、经济、分层、法律 两个持续的主题把韦伯的著述连接在一起
对社会行动(尤其是权力关系)的形式与社会秩序 的类型之间关系的兴趣:社会制度(科层制、国家 和世界宗教)支持一定形式的权力关系;由一种社 会秩序激发的社会行动能导致其他领域里的根本性 转变:宗教能促进经济互动中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整 个经济系统的变化 社会生活中理性的逐渐扩张:个体的社会行动越来 越受到所有生活领域中有意识的成本/获益计算的 引导;标志着理性增长的是社会体制(国家和企业) 的重组和形式化,由此增加效率、问责及公正 人们不再受到传统社会原则的约束;可能会引起生 活深层意义的丧失
社会理论与社会科学
直接与德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环境(论战) 相连:恰当地做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仿自然科学,寻求主导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强 调对客观社会条件的因果解释 对社会行动的解释必须植根于历史环境:寻求对行 动者在具体情境中的主观动机的描述性解释 韦伯:克服这种分化的立场
社会科学应该寻求因果解释由此概括过去的任何特殊个 案(尽管要建立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不可能的) 由于训练和性格特征,更与“历史主义学派”相近:强 调恰当的分析对象是社会行动 – 任何特殊行动的意义存 在于行动者的头脑之中,社会学必须关注一个行动发生 的环境:对主观动机的阐释性理解
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及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及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实证主义产生以后,经验研究方法逐渐普及,但与之同时它的弊端也日渐显现,为了寻找更好的方法,社会学中理解的方法被提出。
本节主要介绍的有古典解释学,维科、施莱尔马赫、李凯尔特的理解思想,最后介绍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理解问题的起源就是古典解释学,解释学其实就是一门隐晦的含义显现出来,是人能清楚理解的学问,一开始是神学解释学,通过语言解释《圣经》,后发展成为用语言等表现形式的文献解释学,这一时期的解释学还只是宗教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宗教改革时期要求对《圣经》重新解释,这推动了解释的发展,从而运用到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维科是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他只要强调深灰科学研究的历史理解问题,认为数学推理方法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提出只有事物的创造者才能对事物进行理解,自然界的创造者是上帝,只有上帝能够了解,历史的创造者是人,人类有能力理解发展的历史。
他认为社会科学是“人类理念的历史”,研究历史得从人类是心灵的变化去研究,谁创造力是就由谁来叙述历史,用理解的方法研究历史,理解的可靠手段是语言,充分显示人类思想和思维的变化,是正确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后来德国人阿斯特、沃尔夫也对社会科学的理解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阿斯特认为文字研究不等于文字考据,他的核心是把握古代文化的精神,精神的理解是对作品的最高理解。
沃尔夫虽然不完全同一阿斯特的观点,但他也认为理解的目的是把握作品的语言,进入解释者的思想境界。
在解释学的不断发展中,施莱尔马赫是解释社会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释义学的康德”,他对理解方法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理解是一种普遍的解释,希望理解规则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其次,他也认为理解的最终目的是理解作者的精神思想状态,而理解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层次,语法解释和心理学的解释,两者相辅相成,达到理解作者精神的状态,语法解释注重的是理解语言的共性,而心里解释注重解释作品的独特性,最后他提出解释循环问题要运用到心里解释中去。
第六讲:马克思·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 (三)统治类型与合法性 ? 1、统治与合法性 ? 2、合法性的三种类型 ? 传统型、卡里斯马型、法理型
? (四)科层制的特点和影响 ? 1、特点 ? 2、影响
? (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1、资本主义精神 ? 2、新教伦理之影响
四、评价
? 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对韦伯的学术渊源和成就赞誉说:“韦 伯的头脑容量大得惊人,影响他思想的因素多种多样。他 不是哲学家,但在大学读书时就熟悉大多数古典哲学体系。 他不是神学家,但他的著作表明他广泛阅读过神学书籍。 作为经济史学家,他几乎读遍了这个领域以及经济理论的 一切著作。他具有第一流的法律头脑,对法律的历史和原 理了如指掌。他对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东方社会的历史具 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当然,他专心研读过当时所有重要 的社会学论著,就连那时还鲜为人知的弗洛伊德的著作也 为他所熟悉。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用一句话赞扬韦伯:“历来登上学术 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22因果多元论因果多元论主观恰当性主观恰当性因果恰当性因果恰当性客观可能性客观可能性33价值中立价值中立中立判断中立判断学术与政治学术与政治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方向的选择44理想型理想型概念概念实质实质二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二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11社会行动及其类型社会行动及其类型目的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传统行动22社会行动的合理化社会行动的合理化形式合理性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实质合理性三统治类型与合法性三统治类型与合法性11统治与合法性统治与合法性22合法性的三种类型合法性的三种类型传统型卡里斯马型法理型传统型卡里斯马型法理型四科层制的特点和影响四科层制的特点和影响11特点特点22影响影响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1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22新教伦理之影响新教伦理之影响四评价四评价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对韦伯的学术渊源和成就赞誉说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杰出的德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杰出的德 国社会学家,被公认为西方现代社会学的 奠基人之一。由于他将社会学建立在对社 会行动作“解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 会行动作“解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 之上,因而人们称他的社会学为“ 之上,因而人们称他的社会学为“理解社 会学” 会学”。
第三节 关于统治类型的研究
韦伯关于统治或权威类型的研究是他 政治社会学的一项重要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并且,在他 的整个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因为关于统治或权威类型的分析是他关于 西方合理化进程论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 基本概念的论述 韦伯首先对“权力” 韦伯首先对“权力”、“统治”、 统治” “纪律”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 纪律”
二、 基本概念 社会行动 理想类型 权力 统治 纪律 传统型统治 个人魅力型统治 法理型统治 科层制 天职 资本主义精神
三、 思考题 1、韦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他是如 何围绕这一中心问题阐述其理论观点的? 2、试对韦伯社会学方法论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作一分 析。 3、谈谈你对韦伯“科层制”思想的看法。 、谈谈你对韦伯“科层制” 4、韦伯宗教社会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
3、 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1)目的合理 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1 的行动;(2)价值合理的行动;(3 的行动;(2)价值合理的行动;(3)情感的或 情绪的行动;(4 情绪的行动;(4)传统的行动,即按照习惯而进 行的行动。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之间有着相互联 系和区别。 4、韦伯将统治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传统型统治、 个人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统治。它们各自赖以建 立的基础不同,行使权力的机制和形式也不同。 5、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 式。韦伯认为,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管理 机构,从功能上说是严密、合理和有效的。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马克思主义者将社会科学视为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和解释,而韦伯则不同,他追求一种更全面的理解社会现象的方法。
基于这种理念,韦伯提出了两种理性的概念: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这两种理性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广泛运用以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工具理性在韦伯的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指的是根据可观测的规律和目标来选择和实施手段的方式。
工具理性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追求最大化的效益。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通过理性选择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获得最大利润。
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然而,工具理性并不能解释一些重要的社会行为,尤其是涉及价值观和信念的行为。
韦伯认为,人们的行为通常是基于一种基本的信仰系统,这种信仰系统构成了人们的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指的是人们根据一系列的信念和价值观来选择行为方式。
这些信念和价值观可能是宗教、道德、道德、传统等文化影响的结果。
价值理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动力,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而且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规范。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相互作用,共同解释了社会现象的多样性。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企业家可能在经营过程中使用工具理性,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制定营销策略,以追求最大利润。
然而,同时他可能也受到个人的价值理性的影响,在商业决策中考虑自己的道德底线,并追求企业的社会责任。
同样,在政治领域,政治家的决策可能既受到工具理性,如选举结果和民意调查结果的影响,又受到价值理性,如他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的影响。
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不仅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框架,还对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历史、经济和政治等。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摘要: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成就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韦伯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为社会学奉献终生的必然,他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其学术成就之宏大精深,影响之深远,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他用毕生的努力,集智慧于对社会学的研究之中,致力于推动人类的社会进步之上。
关键字:韦伯理想类型韦伯把自己的社会学叫做“理解的社会学”。
他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根据韦伯的这个定义,我们认为,韦伯把“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韦伯从研究中认为个人赋予社会行动的那种意义,主要是指个人的主观意义和主观价值及目的,而不是所谓“最高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他所讲的社会行动是一种意向性行动。
主要包括行动者本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行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就是,行动是以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期望的那个人的行动为目标。
因此,行动的目标指向性是指向外。
这样,个体的行动就体现了社会交往的性质。
一,韦伯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在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
他的父亲是出身于威斯特伐利亚纺织业实业家兼批发商家庭的一位法学家,后来成为柏林市议会议员。
韦伯的母亲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
她在1919年去世,她对她的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的感情。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他的父母亲的客厅里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
1882年,18岁的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在法学院接受高等教育。
他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并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辩论会。
韦伯及其理解社会学
•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权力、统治与权威
统治
权力关系
纯
自
粹
愿
强
服
力
从
权威
科层制特点
• 1、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有服从官职的义务; • 2、处于固定职务等级制度之中; • 3、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 • 4、根据契约受命,即(原则上)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 • 5、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考试
• 思考题: • 韦伯和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差异?
讲授提纲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 三、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 • 四、理性化与现代性 • 五、政治社会学:统治类型和科层制 • 六、宗教社会学
• 1、韦伯社会学的“理解” • 2、因果关系 • 3、价值中立、价值涉入与价值关联 • 4、理想类型 • 5、社会唯名论和个人主义 • 6、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方法 • 论之比较
• 1、德国历史主义(狄尔泰)的理解和解释
• 解释——因果关系——自然科学——逻辑层面 • 理解——行动意义——人文科学——心理层面
• 2、韦伯的“理解”
• (1)观察性理解 • (2)解释性理解
移情明晰的 合理明晰的
再体验 理性的
• 3、小结
• 理解和解释不是相对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理解是解释的 前提,理解是能被解释的。
•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
第三节、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
• 一、社会行动的界定
• (1)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有行为动机。
• (2)行动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他人的联系, 即要针对他人 。
二、社会行动的类型
• 1、目的合理性行动或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
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精)
实质合理性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公平
第三节 统治类型和科层制
一、统治与合法性
1.基本概念:
权力: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抗 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统治: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 权力强调支配方和被支配方互动关系中单向性和自上而下 的强制性;而统治则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同时涉及到统治 方的统治心理和被统治方的服从心理,这里权力获得合法 性的基础上,变成了权威。 纪律: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 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使统治关系中的 一种情况。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 韦伯的生平简介:
1864-1920,德国管理学家、社 会学家 大学主修法律,获博士学位,担 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作 家等 著述主要有:《经济与社会》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科学 理论论文集》《社会科学方法论》 等
第一节 社会学的方法论
一、理解与理解社会学 1. 社会行动和社会学定义 (1)韦伯认为: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 因此,有着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的个人行 动被称为社会行动。 (2)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 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 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的合理化 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是韦伯从目的与 手段的角度对社会行动所做的区分,当从 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区分时,社会行动又可 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与实质合理性行动:
1. 实质合理性行动 实质合理性行动是指在人类的经济行动中, 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建立在“解放全 人类”等外在于经济系统的道德理想之上 的用价值合理性或实质上目的合理性的观 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结果的社会行动的理想 类型。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简介马克思·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主要著作《经济与社会》《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科学理论论文集》《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一节对社会的认识与社会学方法论的构建一、社会行动和社会学定义韦伯认为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
有着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的个人行动被称为社会行动。
而只有具有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才是可以理解的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但仅有理解是不够的,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才是具有价值的。
这种经验上的验证是要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率的规律。
由此,韦伯给出了他的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二、理解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本质是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那么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就不能借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而只能是理解和说明。
理解的确定性基础:1,理性的理解方法(如根据已接受的思维模式推出逻辑序列),具有高度的确定性。
2,重新体验的方法,人们通过同情的参与能恰当的把握行动发生的情感环境,从而对别人的行动和动机进行有效的把握。
(如移情和艺术欣赏)理解的操作类型:1,对主管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
即理解行为“是什么”或“干什么”,以及理解逻辑命题。
2,解释性理解,即通过理解理解行动者的动机(“为什么”)来把握行动意义的理性理解过程。
三、价值中立与理想类型(社会学研究中的客观性问题)1,价值中立的概念价值判断是价值中立的对立面,应理解为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即实践判断。
假如在研究过程中有价值判断,科学就没有客观性,并且科学研究也无法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
所以,价值中立就是要在研究过程中不作任何价值判断。
2,理想类型的概念理想类型是主观构建出的一个超越感觉并远离现实的、精确而有效的概念体系,具有逻辑上的完备性,旨在为研究假设的构造提供指导;为对现时的描述提供明确的表达手段。
马克斯·韦伯:超凡魅力权威的社会学性质
马克斯·韦伯:超凡魅力权威的社会学性质一、超凡魅力权威的社会学性质官僚制与家长制在许多方面都是对立的,但是,它们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同样具有连续性。
在这个意义上说,两者都是日常生活的结构。
特别是家长制,它的根基就在于必须满足不间断的日常需求,因此,它的首要立足点就是经济领域,确切地说,是那些与满足日常需求有关的部门。
家长在日常生活事务中是天然的领袖。
在这方面,官僚制仅仅是家长制的理性对应物。
官僚制也是一种恒定结构,它有自己的理性规则体系,它的取向是以普通的寻常手段满足可以计算的需求。
一切超常的需求,即超越了日常经济轨道的需求,始终都要以一种完全异质的方式—在超凡魅力基础上—加以满足。
我们越是回溯历史,这一点就越是突出,其中的含义如下:只要出现危难局面,不论那是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伦理的、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危难局面,此时的“天然”领袖就既不是被任命的官员,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人”(即在训练有素的特殊专长基础上从事一种“职业”以获取报酬的人),而是肉体与灵魂都具有特殊天赋,被认为是“超自然”的人(意思是这些天赋并非人人可以企及)。
这个背景下的“超凡魅力”一词应当具有完全价值中立的用意。
北欧的狂暴武士(berserker),传奇般的爱尔兰平民英雄库秋兰,或者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他们的英雄迷醉就是一种疯狂大发作。
比如狂暴武士,他会像条疯狗一样咬进自己的盾牌,咬向他周围的一切,直至进入嗜血狂的状态。
长期以来,据说这种状态都是借助药物人为所致。
拜占庭就曾豢养了许多这种“blondbeast”,一如古代的战象。
萨满教僧的迷醉则是与体质性癫痫联系在一起的,得了癫痫并通过考验即可证明超凡魅力资格。
在我们看来,以上两种迷醉形式都没有什么教化作用,见于摩门教圣经中的神启也同样如此。
如果我们不得不对这种神启进行评价的话,也许只能把它叫作十足的骗术。
但社会学并不关心价值判断。
重要的是,摩门教教主和那些“英雄”与“巫师”,在他们的信徒眼中已经证明了自身的超凡魅力,他们就是利用这种天赋(“超凡魅力”)—在神的观念已经明确成型的地方还会利用他们自身能力中的内在神性使命—作法并行使权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著作
1、《经济与社会》 2、《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3、《科学理论论文集》 4、《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
三、主要理论观点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理解与理解社会学 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 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 理解:(1)理性的方法 (2)重新体验的方法。
(三)统治类型与合法性 1、统治与合法性 2、合法性的三种类型 传统型、卡里斯马型、法理型
(四)科层制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2、影响
(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资本主义精神 2、新教伦理之影响
四、评价
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对韦伯的学术渊源和成就赞誉说:“韦 伯的头脑容量大得惊人,影响他思想的因素多种多样。他 不是哲学家,但在大学读书时就熟悉大多数古典哲学体系。 他不是神学家,但他的著作表明他广泛阅读过神学书籍。 作为经济史学家,他几乎读遍了这个领域以及经济理论的 一切著作。他具有第一流的法律头脑,对法律的历史和原 理了如指掌。他对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东方社会的历史具 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当然,他专心研读过当时所有重要 的社会学论著,就连那时还鲜为人知的弗洛伊德的著作也 为他所熟悉。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用一句话赞扬韦伯:“历来登上学术 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2、因果多元论 主观恰当性 因果恰当性 客观可能性
3、价值中立 中立判断 学术与政治 研究方向的选择
4、理 1、社会行动及其类型 目的合理性行动 价值合理性行动 情感行动 传统行动
2、社会行动的合理化 形式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
第六讲:马克思· 韦伯的 理解社会学
一、生平
1、1864、4 -1920、6,生于图林根的一位犹律 师家庭。 2、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后服兵役,1884年入 柏林大学学习,1889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3、从1892年开始一边做律师,一边在柏大学教 学。 4、1894年任弗莱堡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96 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1898年因精神疾病离职, 1919年任慕尼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