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外投资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最新企业会计准则2022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企业的投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投资业务会计核算是企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会计准则。
1. 投资分类标准的变化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要求,投资应当按照其目的进行分类,分为可供交易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等。
而在过去的会计准则中,对于投资的分类标准相对较为简单。
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企业对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
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新会计准则进一步推广了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对相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其他综合收益。
这一变化使得企业在处理投资收益时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公允价值的计量和变动的记录。
3. 投资关联企业会计核算的变化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投资关联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做出了一系列的修改。
新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对控制权的判断标准,并对于报表列示和披露要求进行了修订。
这些变化将影响企业对于关联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相关披露。
二、应对策略1. 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信息准确面对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复杂性和变化,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确保投资业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准确无误。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流程,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符合新的会计准则要求。
2. 灵活应对,合理处理投资分类新会计准则对于投资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式有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应当灵活应对,合理处理投资的分类和计量。
新旧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比企业会计准则是指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披露和财务报表编报的标准规范。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是一种财务会计规则的体系,其规定了企业应如何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
这些规则和标准制定了一系列财务报表的基础和标准化,以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改革和发展下,新旧两个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一直存在着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立法依据旧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负责行政机关和财政审核机关责任法》的基础上,旨在保证企业的财政管理及其政策的正确性。
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建立在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
2.制定部门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国务院颁布,但在制定过程中参与主要是财政部门。
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通过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评审等方式确定,参与其中的多为财政部门、证券市场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利益相关方。
3.会计处理方法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重视账面价值和稳健性原则,企业需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计算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项目,在报表中不能直接体现企业的内部效益和潜在风险信息。
而新准则更加注重信息披露和市场化原则,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以及利润表的可比性,使企业报表更直观、更能反映出企业内部运营,为各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的管理信息。
4.会计处理影响旧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处理可以使企业暂停部分的在建工程,通过延长投资周期控制税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企业税负;将额外的成本或负债计入账面报告,降低企业的信誉度。
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处理要求企业从更加全面的财务数据中分析其日常运营情况、流程和效率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在较长时间段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
新旧会计准则指的是会计准则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被新的会计准则所取代的旧的会计准则。
而企业会计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规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会计规定和制度。
在中国,旧的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制度》,它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而新的会计准则则是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它于2024年实施,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
1.理论依据:旧的会计准则主要以“货币计量”和“事项计量”为基础,强调资产负债表平衡和利润表真实性;而新的会计准则则主要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强调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计量方法:旧的会计准则主要采用原价,即历史成本来计量资产,而新的会计准则则允许根据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
例如,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而旧的会计准则则按原价计量。
3.会计确认与计提:旧的会计准则将重点放在产生交易的发生时间,即交易确认,而新的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和会计过程,强调经济活动的实际发生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4.补充报表与披露要求:新的会计准则对补充报表和披露要求有更为详细的规定,要求企业披露与业务相关的重大会计政策、业务风险、估计不确定性、关联交易等信息,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
尽管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差异,但其目标都是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企业在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时,需要进行内外部的培训和沟通,确保全面理解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做好制度和流程的调整,以适应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
同时,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强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监督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确保企业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最全版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最全版新旧会计准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Old Accounting Standards, OAS)和企业新会计准则(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NAS)。
OAS是我国2000年以前使用的会计准则,而NAS是在2000年后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对于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性而言,比较和分析这些差异非常重要。
首先,新旧会计准则在资产确认与计量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OAS 中,资产确认相对较为宽松,资产重要性界定相对较低,而NAS对资产确认设置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在OAS中,资产的计量方法可以是成本或现值,而NAS强制要求采用成本法。
此外,NAS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确认也有更为具体的规定。
其次,新旧会计准则在准备财务报表的方法和要求上也有所不同。
OAS的财务报表企业会计格式灵活,而NAS对财务报表的格式和要求则更加严格。
例如,OAS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合并列示,而NAS需要分开列示。
另外,NAS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OAS则没有这一要求。
此外,新旧会计准则还存在着对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上的差异。
OAS对于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相对较为灵活,而NAS对财务会计处理方法有更为严格的规定。
例如,在收入确认方面,OAS没有具体规定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间,而NAS则要求收入必须能够可靠计量,并且能够与其相应的费用匹配。
最后,新旧会计准则还在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方面存在差异。
NAS要求企业编制附注和财务报告包括更多的信息披露,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此外,NAS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要求也更加详细和严格,其中包括更为具体的报告格式、报告要素和披露要求。
综上所述,新旧会计准则在资产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的准备方法与要求、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对于企业而言,及时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准备财务报表、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以及更好地满足相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解读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解读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规则和标准。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是指旧准则(原有准则)和新准则(修改或修订后的准则)之间的比较。
在国内,中国会计准则的修订是由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而国际上则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IASB”)负责修订国际会计准则(IFRS)。
1.归类标准: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新准则在数字体系、计算处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方面进行了合并和简化。
新准则采用“多功能模板”以替代旧准则的各种分类,使会计处于同一资产负债表分类下的债务和权益性工具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来计量和披露。
2.会计估计方法:旧准则中存在较多的可选择的会计估计方法,而新准则中则更加强调基于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的公允价值计量。
新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为核心原则,对涉及多个相关方的交易和经济行为进行管理和确认。
3.信息披露要求:新准则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
新准则强调披露的完整性和内容的重要性,增加了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全面性。
4.会计处理方法:新准则对不同业务、交易和经济行为的会计处理要求更加明确。
新准则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报告过程中要强化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和成本的定义和确认,统一会计处理方法。
5.会计政策选择:新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新准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会计政策选择要求,规定了对财务报表编制期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大影响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要求。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主要体现了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即走向全球一致的会计准则。
新准则以市场为导向,更加强调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透明度和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性。
这也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提高决策者的信息获取与判断能力。
而旧准则相对较为复杂,存在较多可选择的会计估计方法,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较高,会计处理上的灵活性也较大。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对外投资的核算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对外投资的核算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加速了会计事业的发展,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对外投资的核算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试就新会计准则下对外投资的核算进行探讨。
一、对外投资的含义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谋求其他利益,而将其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1]。
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将企业部分资产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通过其他单位使用投资者投资的资产创造效益后进行分配,或通过投资改善贸易关系等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二是将企业的现金投资于一定的金融资产,通过金融资产的买卖使资本增值。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是通过会计准则来规范的,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二、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下对外投资分类的变化旧会计准则按照投资初始目的不同将对外投资简单地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大类。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长期投资是指在一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对外投资,并将长期投资分为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日趋复杂,这样的分类显得过于简单,在此基础上会计核算的信息也不能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适应日趋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新会计准则关于对外投资核算的规定更全面更科学。
按照新准则体系,会计进行对外投资核算时应将对外投资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属于衍生工具[2]338。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对比分析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对⽐分析2019-05-19⼀、基本准则的总体对⽐分析(1)会计准则⽬的对⽐。
旧准则规定的会计⽬的为: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将⽬的修改为:为了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修改后的基本准则⽬标删除了⼝号性的条款,更强调了规范会计⾏为的⾸要⽬的。
(2)制定依据对⽐。
旧准则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遵循本准则;新准则修改为: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基本准则。
(3)准则基本内容对⽐。
旧准则主要强调了会计对象、会计假设及核算⽅法。
新准则在保留旧准则内容的同时,删去了有关会计记录⽂字⽅⾯的要求,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4)适⽤范围对⽐。
原准则适⽤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
新准则适⽤于在我国境内设⽴的企业(包括公司),它在表述上更科学。
(5)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对⽐。
原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
新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权责发⽣制。
(6)新准则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标和使⽤⼈。
⼆、会计计量属性的对⽐分析(1)公允价值的应⽤是新准则的⼀个亮点和新突破。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加的⾦融⼯具、投资性房地产、⾮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货币性交易等必须执⾏的内容。
新准则规定:⾮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价值的差额计⼊当期损益。
由此产⽣的结果是:这⼀交换将产⽣利润。
⽽此前采⽤的账⾯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利润。
这对于投资性地产上市公司则孕育了⼀定机会,由于可能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值反映其账⾯价值,由此将直接⼤幅提⾼每股的净资产,降低市净率。
另外,由于折旧消失,相应会提⾼公司利润,有效提升公司股票的估值⽔平。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
首先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旧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然后对它们进行了区别对比。
接着探讨了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以及影响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因素。
在总结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并探讨了未来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
最后为企业如何合理选择会计准则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主要特点、区别对比、实施意义、影响因素、结论、发展方向、合理选择会计准则。
1. 引言1.1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会计准则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成了重要的课题之一。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包括更加注重市场化、国际化以及透明度等方面,强调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而旧企业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传统的会计原则和规范,对于企业的监管和约束更为严格。
在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对比中,可以看到两者在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确认原则、会计科目分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在于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影响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等方面。
通过比较分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得出结论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为企业选择合适的会计准则提供指导。
2. 正文2.1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是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具有更加规范、透明和国际化的特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更加规范,具有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会计核算内容和流程规定,能够更好地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和可靠性。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的规范性文档,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可比和可理解。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是对两套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和评估,以了解其之间的差异和影响。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其差异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旧会计准则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强调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是以交易金额为准。
而新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公允价值的反映,强调市场价格和市场参考点的敏感度。
此外,新会计准则还更加关注公允价值的披露和信息揭示,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其次,我们来分析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首先,新会计准则对合同的分类和收入确认做出了重大改变。
旧会计准则主要以交货为基础,而新会计准则更注重控制的时间点,即当公司有权利指定商品用途和收取相应收益时,才能确认收入。
这对于一些公司的收入计量和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外,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也做出了调整。
旧会计准则主要以持有期和计量类别为主,而新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公允价值的披露和信息揭示。
这使得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更加准确和透明,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此外,新会计准则还对租赁、金融租赁、减值测试、合同相关的数据披露等方面做出了调整。
这些调整主要是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满足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最后,让我们来分析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企业需要对其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并进行适当的会计准则转换。
这将涉及到会计政策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并可能导致财务信息的重新报告和调整。
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比较和业绩评估。
由于会计政策的变化和财务信息的重新报告,企业的财务比较和业绩评估可能会发生变化。
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需要对这些变化进行评估,并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潜力。
最后,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还可能导致企业的税务影响和合规风险。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企业的投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企业通过投资业务来获取利润,提升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推行,企业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 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在投资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时,需要根据公允价值计量这些投资,因此会计核算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将会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表现。
2. 收入的核算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在投资业务中所产生的收入也需要按照新的规定进行核算。
投资股权收到的股息、红利等收入需要按照新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这将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盈余。
3. 投资成本的变动二、应对策略1. 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在应对新会计准则对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时,首先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投资业务的管理和监督。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投资业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投资业务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学习新的会计准则和规定,及时掌握新的核算方法和技巧,保证财务处理的准确和规范。
3. 强化内部控制4. 寻求专业顾问的帮助在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时,企业也可以寻求专业顾问的帮助。
专业顾问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企业的投资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企业在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时,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强化内部控制、寻求专业顾问的帮助,加强风险管理,从而确保投资业务的稳健和健康发展。
相信随着企业的不断努力和改进,企业在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时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企业会计新旧准则差异比较

11.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2.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 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3.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 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 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3、规范了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的会计事项 4、规范了新的会计业务,原有的表外项目纳入表内核算
例如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 5、体现了重要的特殊行业有关的准则
金融、保险行业、油气开采、农业等 6、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控制,防范利润调节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一经提取,不得转回 “存货”、“金融工具”准则并不适用该条款 7、财务报表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具体
3、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原准则: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即以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量的 标准。
新准则:对初始成本的确定分为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 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 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 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 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调整的,调整留存收益。新准则以取得被投资方所 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为投资的初始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投资方在购 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负债以及发行的权 益证券的公允价值,即以付出的资产等公允价值。 (3)非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基本一致,也是以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企业将一批闲置不用的材料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占被投资企业20%的股权。
材料公允价值为l20万元,账面价值100万元。
则投资成本=120+120x17%=140.4(万元),被投资企业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800万。
按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60万(800*20%)贷:原材料100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20.4万营业外收入20万投资收益19.6万(160-140.4)旧准则处理:投得少占得多计资本公积;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60万贷:原材料100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20.4万资本公积39.6万3、减值预备不得转回第十四条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其他按照本准则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资产减值缺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4 、因追加投资等缘故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操纵或重大阻碍但不构成操纵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该准则是一项新准则,用于规范土地、房产中专门用于投资(而不是自用)项目的处理。
在会计报表中将单列“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会计处理能够采纳成本模式(与固定资产差异不大)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
同时规定如有活跃市场,能确定公允价值并能可靠计量,也能够采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者减值预备。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的范畴变化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经济林木和产役畜等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对外投资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最新企业会计准则
2022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
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相比,2006年2月15
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发生了较大变动,
新准则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及其信息披露,更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从而取代了旧投资准则。
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长期股权投资在核算范围、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核算方法应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新旧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方面的主要差异及影响
旧准则下金融工具一般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新准则对不同类别的金
融资产及负债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及计价模式,并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的
计量模式和相关估值技术。
显然,新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采
取更能反映金融工具本质属性的计量方式,必将大大提高金融工具的信息
质量。
二、新旧会计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方面的主要差异及影响
(一)核算范围差异
新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法适用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
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
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旧会计准则中,成本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可见,新准则将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情况由原来采用权益法核算改为采用成本法核算,但编制财务报表时应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在权益法下,若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该差额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若相反,则该差额需调整股权投资成本,并计入当期损益。
而在旧会计准则中,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差额需要摊销,摊余成本形成合并价差。
(二)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差异
旧准则规定取得投资时应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初始计量按照是否是由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分为合并形成和非合并形成两种,而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又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在合并日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帐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按其差额调整投资企业的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在购买日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因此,新准则下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再确认股权投资差额,即商誉不再摊销,可能增加企业收益,且贷差直接计人收益对当期损益会产生较大影响。
(三)核算方法差异
1.投资的入账价值
旧投资准则的投资计价以投资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新准则规
定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初始投资成本
的确定前面已述。
权益法下做相应调整入账。
2.成本法核算下的后续计量
旧准则下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只有在
分得被投资单位现金股利时,才确认投资收益;新准则下被投资单位宣告
分派现金股利时,就确认为当期收益,但仅限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净
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应作初始投资成
本的收回。
3.权益法核算下的后续计量
旧准则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直接根据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确
认投资损益,即以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
而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以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对被投
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后确认,同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
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
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将增加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当
期的损益。
4.资产减值损失
旧准则下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在价值回升时可以转回。
新准则
下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不能转回,这将使企业利润减少。
另外由于超
额亏损及减值准备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发生超额亏损时,确认超额亏损的金额可能增加,从而降低企业利润。
三、会计准则改变对企业筹资政策的影响
执行新准则后,公司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较大变化,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也会有改变,这种改变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
在准则执行之初,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债权人的高度关注。
因此公司在进行耐心解释的同时,需适当调整公司的筹资策略,采取合理的筹资方式,调整筹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