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三语文二模试题
职高高三语文二模试题
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歼.灭悭.吝草菅.人命缄.默无言B. 瘠.薄辑.录亟.待解决佶.屈聱牙C 挑剔.孝悌.感激涕.流风流倜.傥D.症.结诤.友云蒸.霞蔚铮.铮铁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集腋成裘眉目清秀为虎作伥明察秋毫B一张一弛察颜观色相辅相承心劳日拙C 挺而走险长备不懈长篇累牍汗流浃背D 鞭长莫及名门旺族刚愎自用心猿意马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________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_____.。
A暴发抚养盈利 B 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盈利 D爆发抚养营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丹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股民的心理预期对股市的走向作用很大,去年下半年股市的持续下滑,股民们对国家经济过度悲观的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第14界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淳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把鸟粪做成的粉末掺在护肤品中,涂到脸上,这一做法听起来古怪可笑,甚至有点不拘一格....,反而刺激起现代人的好奇心。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 )A.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怨,我倒更喜欢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烈。
B昨日,武汉工业学院三名学生宣布:他们经过连续奋战,已经找到了三种简便快速检测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方法,可见普通市民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测奶粉中有无三聚氰胺。
C.为给地铁2号线和4号线让路,武汉市最大的广场-------洪山广场将被拆除重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本来的广场怎么建?那里的几百株树木将怎么办?D.“绿动未来2008”环保方案评选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大赛组委会征集到高质量参赛方案367份,内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绿色经济、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新技术等诸多方面。
2024 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告罄.(xīn)臆.造(yì)差.遣(chā)淳.朴(chún)B.囫.囵(hú)劫.持(jié)参禅(..chán)佝.偻(gōu)C.肤.浅(fū)诽谤.(pàng) 推诿.(wěi)嫉.恨(jì)D.蹂躏.(làn)酷.爱(kù)芜.杂(wú) 吝啬.(sè)答案:B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腼腆闲遐笑靥相应成趣B.辐射寒暄苍穹言简意赅C.惆怅渎职睿智乐不可支D.徜徉缥缈休憩相濡以沫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C、学校广播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小明同学获得市跳高比赛第一名。
D、孤芳自赏....并不能代表美丽,也不能说明绚烂。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新春元宵文旅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慕名而来,街上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B.如今的莆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事业欣欣向荣,人居环境优美宜人,一幅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C.风雪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人铭记一生。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中,瓜州人民用他们的善良与纯朴,为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做“人间大爱”。
D.人类的发展不应是各国独自美丽,而应是各国携手同行....,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个国家,这些正与强调平等互利的“上海精神”不约而同。
答案:D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的文化创造才能被记录下来。
在汉字之前,虽然也会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也就无法进入历史记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留。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记录文化,在它的构形中,也蕴含了很多历代的文化信息。
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见证者,可以和历史记载相互印证。
我们也由此可知,汉字在保存中国文化、保存历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应文化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变发展。
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汉字记载的文献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解析汉字的结构和系统,来捕捉中华文化的精神。
汉字是书写汉语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从未间断的、因义构形的文字系统。
它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汉字中,可以追溯中华文化的种种原生态!首先,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汉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产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谋生,如何顺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
职教高考模拟试卷语文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落大方(fāng)B. 惊涛骇浪(hài)C. 恣意妄为(zì)D. 畸形发展(j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浪费。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
变换后:我已经把这本书读了两遍。
B. 原句: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0颗卫星。
变换后:50颗卫星已经被我国成功发射。
C. 原句:他为什么迟到了?变换后:他为什么没有按时来?D. 原句:她工作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很好。
变换后:因为她工作非常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很高兴,因为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
B. 他去过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很有爱心。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他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D. 这条河,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在田野间。
6. 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比喻决心战斗到底,不回头。
B.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C. 艳阳高照:形容阳光明媚。
D.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
7. 下列各句中,字音、字形、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dǎo)B. 谈笑风生(shēng)C. 呕心沥血(lì)D. 一举两得(dé)8.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按时起床。
变换后:他每天按时起床。
高职高考模拟二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毛遂自荐(suí)B. 莫衷一是(zhōng)C. 奋发图强(fèn)D. 美轮美奂(h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增设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辅导课。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C. 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这个科研项目被迫暂时搁浅。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出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B. “我要去图书馆借一本书。
”小华说。
C. 小明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并不骄傲。
D. 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写着作业。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B. 雅俗共赏C. 面面俱到D. 轰轰烈烈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的讲话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深受大家喜爱。
C.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B. 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赢得了冠军。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今天上午的会议推迟到明天下午举行。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他并不骄傲。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D. 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语文试题职业类二及答案概要
高三模拟语文试题一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加点字形、音有误的一项是()A.提.防(dī)勾.当(gòu) 骨.朵(gū) 地壳.( qiào)B.档.案(dàng) 召.唤(zhào)憎.恶(zēng) 混淆.(xiáo)C.整饬.(chì) 干涸.(hé) 绰.号(chuò) 晌.午(shǎng)D.布衾.(jīn) 公姥.(mǔ) 嗔.怪(chēn) 瞋.目(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焦燥不安矫揉造作杳无音讯融会贯通B.繁冗拖沓步履惟艰索然寡味细至入微C.人迹罕至枉费心机美芹之献指陈弊病D.墨守成规走头无路如座春风轰堂大笑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形、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步当.车(当做)悲天悯.人(怜悯)少不更.事(经历)B.间.(偶尔)或诤.(直言规劝)友荟.(草木繁茂)集C.吹毛求疵.(毛病)毛骨悚.然(害怕)倩.影(美丽)D.既.望(既然)罗衾.(被子)不经.之谈(正常)4、下列四组词语中都含形声字的一组是()A.忙碌开启迷惘精湛B.伦理浓烈验证淋漓C.简练相信蹉跎悔恨D.松弛筹码笔墨雕刻5、下列四组词语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吃饱白布怪事不学无术B.挂满水杯天黑披星戴月C.飞行分寸动员理屈词穷D.冬至心悸事变唇齿相依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统计数字必须准确无误,任意扩大缩小数字,都会使生产受到损失。
②参加植树活动的有工人、干部解放军大众学校的学生。
③一年来,文艺评论方面的文章,他在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
④他在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在大庭广众之中呢?A.和以及对于何况B.或及其对于况且C.和及其关于况且D.或以及关于何况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最近到了上海、北京,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的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2023年盐城市职教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3年盐城市职教高考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4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荚.果(jiá)瞋.视(chēng)芜.蔓(wú)悯.默(mǐn)B.甄.别(zhēn)遛.鸟(liū)狩.猎(shòu)僚.属(liáo)C.憎.恨(zēng)吞噬.(shì)萌蘖.(niè)水泵.(bèng)D.引擎.(qíng)侦缉.(jí)硬喙.(huì)拈.断(liān)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刮垢磨光亦步亦趋天纵大材灯火阑珊B.卓尔不群豁然开朗无可辨驳花枝招展C.孽根祸胎引吭高歌按步就班前瞻后顾D.无动于衷荒谬绝伦寥若星辰想入非非3. 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不伦.不类(同类)自鸣.得意(表示)销声匿.迹(隐藏)B.神乎其.神(那样)声色俱厉.(严厉)痛.改前非(痛心)C.天理昭彰..(明显)坚忍不拔.(移动)迁延顾.步(回头看)D.满面春风..(笑容)似是.而非(对)不可一世..(一时)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去年那株“天然杂交水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水稻”,探索出其中规律,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
A.因为如果那么就也B.既然既然只要就也C.因为既然那么也那么D.既然如果只要就那么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红楼梦》结构完整,笔法细腻,语言优美生动,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达到了艺术高峰。
高职高考模拟试卷语文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默、寡)B. 恍若隔世(恍、隔)C. 惊心动魄(惊、动)D. 纷至沓来(纷、沓)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为了使产品质量合格,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C.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教育事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D. 他的发言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深受大家的欢迎。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它那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C.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陶醉。
D.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仿佛是一块银镜。
B. 这条河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D.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夜莺在歌唱。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 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
C. 他的身体()恢复了,可以开始工作了。
D. 这个计划()制定了,大家都表示赞同。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它那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C.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夜莺在歌唱。
D. 大自然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7.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性格()温和,大家都喜欢和他交往。
B. 这个故事()离奇,让人百听不厌。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这个项目()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8. 下列各句中,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晨都坚持锻炼身体,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高职高考试卷语文二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腹诽(fěi)惊愕(è)息息相关(xī)B. 瞬息(shùn)纷至沓来(tà)颠簸(bǒ)C. 惊悚(sǒng)畸形(jī)振聋发聩(kuì)D. 腼腆(tiǎn)拈轻怕重(niān)沦落(lú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B. 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纵:纵览;横:横贯)B. 满载而归(载:装载;归:返回)C. 画龙点睛(画:描绘;点:点缀)D. 鸡鸣狗盗(鸡:公鸡;狗:狗)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君子之交淡如水(交:交往;淡:清淡)B.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每天;秋:秋天)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声:声音;兵:士兵)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青色;蓝:蓝色)5. 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读后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B. 我对这位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感敬佩,他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C. 这场比赛精彩纷呈,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D. 我对他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他能再接再厉。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我的心房。
C. 他的言辞犀利,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了我的心灵。
D.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7.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深感受益。
高职高考试卷语文二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tà)B. 美轮美奂(huan)C. 恣意妄为(zì)D. 遮天蔽日(zhē)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每周安排一节写作课。
B.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C. 我们不能因为天气炎热就取消这次户外活动。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滥竽充数”中的“滥”是指“胡乱”。
B. “披星戴月”中的“披”是指“披挂”。
C. “一鼓作气”中的“鼓”是指“击鼓”。
D. “悬梁刺股”中的“悬”是指“悬挂”。
4.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B. 我虽然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并不感到惊讶。
C. 他因为生病没能参加考试,所以成绩不好。
D. 你只有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B.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普书籍。
C.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调查市场需求;其次,制定生产方案;最后,实施生产。
D.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名句默写,错一字不得分。
①《离骚》中“ ,,。
”描写了作者被放逐的孤独与悲伤。
②《出师表》中“ ,。
”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7. 下列词语,根据拼音写汉字。
③()shū ()jīn ()yǒu ()liǎo8. 下列成语,根据拼音写成语。
④()yíng ()xīn ()sī ()shēng9. 下列句子,修改病句。
⑤原句:他不仅对学习认真,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10. 下列句子,改写句子。
中职语文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伺候(cì)提防(dī)拈花惹草(zhān)B.哺育(fǔ)豢养(huàn)休戚相关(qī)C.嫉妒(jì)落枕(lào)色厉内荏(rěn)D.攻讦(jié)模样(mú)图穷匕见(bǐ)2.(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誉写部署翻云履雨B.装订菽粟得鱼忘筌C.发仞缜密腾挪跌荡D.荫庇肆业礼尚往来3.(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古典诗词的艺术美感是光彩照人、美不胜收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还是不可______和无法复制的。
②张教授把祖辈____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③队员们表示:“下一场比赛胜负难测,但我们尽力而为,______付出的是失败的代价,我们______会时刻认清自己的目标,不会轻易放弃。
”A.超越留传即使也B.超越流传即使也C.超脱留传尽管仍然D.超脱流传尽管仍然4.(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C.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有幸聆听李赋宁教授亲自讲授《英语史》课程。
D.《惠崇<春江晚景>》选自《苏轼诗集》卷四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
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淫雨连绵,气候寒冷的像严冬,等到放晴时,则九十春光,阑珊已尽。
B.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C.“天宫二号”于9月15日晚发射成功,举国人民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D.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坡,俯瞰山下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职高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职高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倜傥(tǐ tǎnɡ)B. 犄角(jī jiǎo)C. 睥睨(pìnì) D. 龃龉(jǔ yù)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精力充沛。
B. 由于天气原因,会议不得不推迟举行。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望着村庄。
D.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白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那座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造型美观。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B. 他的知识渊博,像海洋一样深。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__。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和结果。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2024年河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职教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罪愆(yǎn)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渗透(sèn)贻笑大方(yi)兢兢业业(jin)C.伺候(shì)不谙(yīn)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i)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前合后偃(yǎn)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莫名苍桑浩瀚永往直前B.狼籍侥幸笃诚微不足到C.殉职谛听贫瘠不言而喻D.装订荃释誊写格物至知3.下列作家、作品以及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小说B.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散文C.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D.朱自清-《荷花淀》-散文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欣赏丹江水的浩渺,便想武当山的灵秀;探寻野人谷的神秘,就思五龙河的清幽。
十堰风光美如画,怎能不让人见异思迁?B.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有学生用一纸空文为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画上句号。
C.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
5.下列古诗词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礼记》合称为“四书”。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小说。
D.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舒婷的《致橡树》是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作。
2024届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2.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忖度(cǔn)轻佻(tiào)悲悼(dào)眩惑(xuàn)B. 遏制(è)榆荫(yīn)蓓蕾(lěi)形骸(hái)C. 喟然(kuì)吞噬(shì)攥紧(zuàn)引擎(qín)D. 压轴(zhóu)樊笼(fán)谬种(miù)豆秸(jiē)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甘拜下风明查秋毫含蓄蕴藉风箫声动B. 肆无忌惮衣衫褴褛醍醐灌顶留芳百世C. 荒谬绝伦旌旗蔽空人所不耻顾盼神飞D. 烟熏火燎珍馐美味称心如意淋漓尽致3. 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 攻城略地(掠夺)危如累卵(堆积)人才济济(众多的样子)B. 势均力敌(相等)向隅而泣(角落)刚愎自用(倔强固执)C. 弱不禁风(承受)授人以柄(接受)天真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D. 提纲挈领(衣领)相形见绌(不足)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写人离不了事,______所有的事都发生在一定的时代,时代是人生存的坚实土壤。
______离开了时代,______无法表现人的独特心理。
这样写人,______使作品内容成了无源之水,______使作品的阅读价值削弱。
A. 因为如果就不仅而且B. 并且因为所以不是就是C. 因为如果就不是就是D. 并且因为所以不仅而且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激发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歼.灭悭.吝草菅.人命缄.默无言B. 瘠.薄辑.录亟.待解决佶.屈聱牙C 挑剔.孝悌.感激涕.流风流倜.傥D.症.结诤.友云蒸.霞蔚铮.铮铁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集腋成裘眉目清秀为虎作伥明察秋毫B一张一弛察颜观色相辅相承心劳日拙C 挺而走险长备不懈长篇累牍汗流浃背D 鞭长莫及名门旺族刚愎自用心猿意马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________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_____.。
A暴发抚养盈利 B 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盈利D爆发抚养营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丹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股民的心理预期对股市的走向作用很大,去年下半年股市的持续下滑,股民们对国家经济过度悲观的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第14界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淳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把鸟粪做成的粉末掺在护肤品中,涂到脸上,这一做法听起来古怪可笑,甚至有点不拘一格....,反而刺激起现代人的好奇心。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 )A.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怨,我倒更喜欢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烈。
B昨日,武汉工业学院三名学生宣布:他们经过连续奋战,已经找到了三种简便快速检测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方法,可见普通市民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测奶粉中有无三聚氰胺。
C.为给地铁2号线和4号线让路,武汉市最大的广场-------洪山广场将被拆除重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本来的广场怎么建那里的几百株树木将怎么办D.“绿动未来2008”环保方案评选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大赛组委会征集到高质量参赛方案367份,内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绿色经济、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新技术等诸多方面。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一般情况是,鸟儿如果想在如今的城市里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嗓门,以免自己的声音不被噪声淹没。
C、宋楚瑜表示,经过50多年的隔阂之后,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比如对大陆的大改变和进步,台湾民众如果不亲自来看看,是不会清楚的。
D、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读有所得,写有所得。
7.依次填入横线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这么一种人,________,但整体在闲逛、无思、昏睡,做着白日梦。
他也读书,________,脑子不动,不思不想。
他身体健壮,但他的思想已发霉,__________,灵魂正生蛆!①他自称是知识分子②作为一名知识分子③但整整一天翻不了几页④但眼睛从字面上溜过去⑤精神在腐烂⑥精神被腐烂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③⑤8修辞方法不同于别项的一句是( )A.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B.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C.祥林嫂老了,四叔正骂她。
D.同志们杀敌,挂了花。
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
9.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达有错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
B.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C.曹禺,原名万家宝。
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和历史剧《屈原》。
D.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融写景、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人们把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
10.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蒙故业,因遗策B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C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D而崛起阡陌之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1、对这首词中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鹧鸪天”又名“思佳客”“于中好”等,是词牌的名称,双调,按字数多少有人把它归为小令。
B、上半阕中,“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在点染早春的乡村景象。
C、“斜日”是说晨辉斜照,“暮鸦”即黄昏的乌鸦,一早一晚,另有情趣。
D、“城中桃李愁风雨”,用了拟人修辞格,“愁”字用得格外传神。
1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半阕着意写景,下半阙由景及人,使词有生气、灵性。
B、“城中桃李愁风雨”和辛弃疾的《摸鱼儿》里的“匆匆春又归去”表达的情感一致,都是抒发作者伤时忧国的情怀。
C、“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句,作者由悲苦转到寄予希望。
这希望是由作者在乡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
D、这首词写得有起有伏,虽然从首尾看基调是愉快的,但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低沉消极的情绪。
二、单项选择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麦当劳,虽然在北京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其中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却有很大的不同。
在北京,麦当劳的"快捷"慢了下来。
光顾北京麦当劳的中国顾客平均就餐的时间远远长于在美国麦当劳顾客平均就餐的时间。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被美国大众视为价廉的麦当劳餐食,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的地方。
对北京和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
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北京的麦当劳还专门在店堂相对僻静的地方设有被人们称之为"情人角"的区域。
在北京所有的麦当劳店内,都为儿童顾客设有被称之为"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
北京儿童通常是最忠实的麦当劳迷。
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
为了使中国文化的意义得以在他们店里得到更多的表达,他们在店堂里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想想历史上所有其他外来文化的传入,不都有着相似的过程吗不论是外来的有形器物或是外来的无形思想,不论是硬件或是软件都有被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的火药传到西方就被变成了制作快枪利炮的材料。
中国的指南针传到西方就成为他们远航殖民扩张的工具。
中国百姓日常用的笤帚到了西方往往变成挂在墙上的艺术品。
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
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这和20世纪初源于西方的中山服被赋予革命的象征有其相似之处。
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13、下列对美国麦当劳在北京发生的变化的阐述,错误的一项是()A、从便捷快餐店变为悠闲消遣的场所。
B、从大众化就餐的地方变为作为庆典仪式和读书写作的场所。
C、从价廉餐食店变成中产阶级就餐的地方。
D、在中国人的眼中,麦当劳的价格并不低廉。
1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体验。
B、麦当劳是美国文化的代表,通过麦当劳可以全面了解美国文化。
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人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麦当劳营销策略的一项是()A、价格低廉,吸引大众消费。
B、开设相对僻静的“情人角”,吸引年轻的恋人。
C、开设“儿童乐园”,吸引儿童。
D、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16、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麦当劳在中国被赋予的意义与其在美国祖源地已完全不同。
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体验外国文化。
D、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是多向的。
三、单项选择Ⅲ(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晒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7.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夫子晒.之哂:微笑B.异乎三子者之撰.撰:陈述C.吾与.点也与:赞同D.因.之以饥谨因:因为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如会同,端.章甫A.使其从者衣.褐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得佳者笼.养之D.吾妻美.我者,私我也19.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不吾知也B.加之以师旅C.则何以哉D.大王来何操2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译:靠礼治国,但他的话却不谦虚(不合乎礼)。
B.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译:伤到哪儿了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C.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在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归来。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译: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待贤人君子。
四、填空(每空1分,共5分)2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22.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