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阅读《消息两则》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一单元消息二则课件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一单元消息二则课件26张PPT
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 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了一种 什么样的情感?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等词语
描绘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防线崩溃。万船齐放、
直取(对岸)、突破(地阵)、占领、进击、
英雄式的战斗等描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
战。“英勇”流露出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
美之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六要素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 山 风 雨 起 苍 黄 ,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 虎 踞 龙 盘 今 胜 昔 , 天 翻 地 覆 慨 而 慷 。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
不 可 沽 名 学 霸 王 。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 人 间 正 道 是 沧 桑 。
1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作战兵力
课 文 结 构
导语: (第1、2两句)
渡江概况
渡江区域 (从三个方
面总领全文) 战况全局
中路军: 中路军首战告捷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主体: (剩余部分) 西路军: 东路军战绩辉煌 (重点) 东路军:
芜湖 芜湖
江阴 江 阴
安庆 安庆
九 九江 江
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补充①: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主标(也叫正标):概括与说明主要事
实和思想内容。
引标: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 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在主标之上) 副标: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 要。(在主标:由主到次地组
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 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 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新闻(消息)有三个特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34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34张)

新闻
定义:又称消息,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 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它用事实说话, 及时报道最新产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 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从狭义上讲,就是指 消息。
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标题:引题、主题、副题。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真实准确、凝练是消息语言的两个特点,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
真实准确
凝练
西起九江(不含)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读过三十万人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冲破敌阵 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对照:就已经) 这一路现已占领 (对照:现在已经) 至发电时止 (对照: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对照:余下的部队)
【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 势力被迅速摧毁。
读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从标题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提示:找六要素)
何人: 我三十万大军 何事: 胜利南渡长江
读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交代了哪些信息?和标题相比,包含的要素更多
还是更少?
何时: 二十一日 何地: 长江 何人: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 何事: 渡过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对比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同样表述结果,为何第二篇用“横渡”,而不是直观的“南渡”?
“横渡”的意思是横穿水面到达彼岸,不仅说明了客观事实, 还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勇往直前,而且这个词读来更有气势, 又表达了胜利的豪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8张PPT)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 敌情一样,所以先说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而东线 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最后说东路军激战,更能突 出中心。
6、“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
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 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当时尚未解放 。去掉不行, 语言不准确。
正确理解消息的结构: 标题: 包含引标、主标、副标;一篇消息可以三标齐
全,可以没有主标或副标,但不能没有主标; 导语: 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
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 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 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2、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句。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3、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中的 “已”和“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的意思,表明解放 军约有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 “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而不是确数。
导入新课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 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 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 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二则来自于解放战 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 激扬的硝烟岁月吧。
走近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 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 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革命家、 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 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 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 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 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 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 了新闻语言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 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3.“国民党的 广大 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了新闻语言 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 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 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 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 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 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 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 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新闻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应是中立、客观的,不带 作者主观倾向和看法的。再次浏览全文,说说你从两则消息中看 到作者的主观看法和情感没有?
词语集锦
• 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 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锐不可当 • 泄气 督战 歼灭 要塞 业已
解题——何为消息
报道事情 概貌 而不讲述详细经过和细节,以 简要 的 语言文字传播新近事实。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 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 内容准确真实(客观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课件:1 消息二则 (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课件:1 消息二则 (共21张PPT)
dù( 渡 ) 解释:锐不可当
要塞 sài 荻港dí kuì( 溃 )退 Dǐ( 抵 )抗 业已
整体感知
• 1.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
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 2.主体部分分为哪几个层次?并加以分析。 • 3.你读出了怎样思想感情?
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全文? 渡江作战兵力
请你填表格
时间 中路军 20日夜起,24小时 内 21日下午五时起, 至发电时止 21日下午至22日下 午 地点 安庆 芜湖段 人数 30 特点 首战告捷
西路军
九江 安庆段
35
所向披靡
东路军
南京 江阴段
35
战绩辉煌
•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的内容。 • 2.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 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我来说六要素
• • • •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 经过与结果:
• 中路军 首先突破芜湖 安庆线,三十万人全部突破,占领长江南岸。 •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以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
•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 • • • 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30万大军 事件:突破敌阵,占领南部广大地区。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
消息的特征 六要素
1.真实性 2.及时性 3. 简明性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 因、经过、结果。
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和抒情。
新闻的作用 报道国内外最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 气象。
6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不__能__,__这__样__写__表__明__材__料__真__实__准__确__,__报__道__及__时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__冲__破__敌__阵__,__和__横__渡__长__江____。
势力被迅速摧毁。 •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
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11
三、探究板
1、诵读课文,找出本则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 这则消息的要素。
诵读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
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
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 3.节奏明快——节奏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 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9
4、字词积累
溃退 kuì 执行 zhí 魁首 kuí 鳌头 áo 诞生 dàn 横渡 héng 诸城 zhū 歼灭 jiān 签订 qiān 要塞 sài 芜湖 wú 督战 dū 荻港 dí 授予 shòu yǔ 摧枯拉朽 cuī 锐不可当 dāng
10
字词释义:
•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 业已:已经。 • 督战:监督作战。 •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4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4张)
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 容和层次。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 披靡的气势。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新课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
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
了一个庞大的新视闻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
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 内外各种即时的新闻的报道,它使我们足 不出户,便遍知天下事。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背景资料
一九四九年初, 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 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 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 在对长 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 于4月20 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 令》, 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 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 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 战况。22日夜, 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 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
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 24小时内即已渡
过30万人。 21日下午五时起, 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 该路35万人
民解放军已渡过2/3, 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
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
广大南岸阵地, 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
情一样,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 1
一、这篇新闻的六要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7张PPT)


十 地点 在芜湖、安庆之间

大 人物 约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胜 利
起因

渡 长
事件
南渡长江
江 结果 突破敌阵,占领长江南
岸广大地区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时间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到
二十二日下午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 阴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比一比:从下面两组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 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这些四字词语很有表现力, 人民解放军 语言表达既准确而又生动。
英勇无畏 势如破竹
锐不可当
(侧面)
既可见敌人的狼狈,又可体现 我军的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评析新闻 第2课时
活动一:学做评论员
这两则消息好在哪里?除了时效性外,两则 消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方?你从新 闻的背后还读出了什么意味?让我们选择几个角 度来评价一下,一个小组一个选题。
排一排:第二则消息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 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 两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 所以中、西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军单写在后。先写中路 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 路军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 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 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找一找:这两则消息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 去掉这个词,句子意思基本没有变化。请你把 它找出来,并谈一谈这个词的作用。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体:从“二十日夜起”到课文最后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何事: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 何故: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 如何:取得作战胜利,封锁长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找出消息的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结语。 2.勾画出这则消息的几个要素: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 3.思考电头有什么作用?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知识卡片: 消息
1.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特点: 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篇幅短小。 4.写作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来自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沁园春. 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约三十 万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也从 侧面反应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整体感知
自学任务
自读课文,完成:
1.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2.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 《消息两则》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 《消息两则》课件(共28张PPT)

四、强化训练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 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能去掉,“不含”指不包括,表明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不包括“九江”这个 地点,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 际情况了。“不含”一词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
二、新课讲解
写作背景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 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由于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 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在西起 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 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五、拓展延伸
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几句话: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一、新课引入
第二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概括介绍了人物、 地点以及全局的战况,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 面总领全文。 主体:二十日夜起,……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单元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 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2.通过观察与选择采访目标,捕捉新闻线 索,抓住新闻热点。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 习惯;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的表 达。
新闻阅读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知识链接
定义
特点
新闻
六要 素
表达 方式
知识链接
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 了课文的内容;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 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标题 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涨”至7万多只 导语 近年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
足2万只“涨”至7万多只。
背景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境内的可可西里,被誉为
“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上世纪80年代,藏羚羊在可 可西里遭到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达哇卓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
(1)准确: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评价任务三:精读课文,分析六要素的 具体内容,感受解放军的精神品质。
新闻通讯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
第二则消息是第一则的延续和扩展,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 全面报道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足见这一战役的磅礴气势。这两则消息在时间 跨度、事件广度、内容深度上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两则消息都能而且都要刊发。
活动设计
活动二:学做播音员
点我放消息播报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
把握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 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 散文、诗歌,有强烈的情感。新闻中 很少用到叹号、问号等,所以播报的 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另外,要读 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 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 像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播报的 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
“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 “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 “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 “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品析语言
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不好。“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 个地方。
写法探究
1.议论性强。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 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 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 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有很强的政治性,从而使这则 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整体感知
1.阅读这则消息,找出消息的六要素,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何__时__ 1949年4月20日夜到22日22时 何地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_何__故__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为中、西、东路横渡长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47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47张)
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 核心内容(或者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kuìtuì
( 溃退 ),毫无斗志。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
和平,都很 xièqì( 泄气 )。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
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
梗酉③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注释】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 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 分)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窜;人 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 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何时 (2) _1_9_4_9__年__4_月__2_0__日__夜__—__2__1_日__夜_______________
何地 (3) _长__江___(__在__芜__湖___、__安__庆__之___间__)______________
何事 (4) _大___约__三__十__万___人__渡__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
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战斗英雄:①_我__们___的__渡__江___过__程__是__非___常__顺__利___的__,__但__是___战__斗__也___ _十__分___猛__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4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4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输入标题文本
情境导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第一部分
输入标题文本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写作背景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输的入伟标大题胜文利本,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 由于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在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新华社播发 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
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
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
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 正文
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
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品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要求: 1.理解重点词语,语音准确; 2.思考从标题得到哪些信息; 3.知晓消息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理清消息的结构。 4.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语言魅力
浅谈从标题获得哪些信息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 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 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 含义,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 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 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结语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 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 二十日夜起……无锡段铁路线。 背景: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结语: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 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 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 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 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表达方式 议论
结构 作用
属于“背景”部分, 分析了“敌溃我胜”的 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准确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慷而慨。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主体
导语
主标题 副标题
摧毁。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交代通讯社名称、
分析发结电构地点和发我电时三间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著时名电通讯社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新二华十社一(日中已国有)大约美三联十社万人
渡过长表江明。材 (美国) 主体: 渡料江真战实斗、于报二十日路午透夜社开(始法……国现)正向塔繁斯昌社、
20日夜-21日夜 安庆-芜湖 30万
30万
21日下午五时22日22时
九江-安庆
21日下午五时22日22时
芜湖-江阴
35万 35万
三分之二 (约24万)
大部
东路军 中路军 西路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的“我”表现 了作者怎么的态度和倾向?类似的用词还有哪些?
英勇的、英雄式、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
中路军:二十日夜起……渡过三十万人。 西路军: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东路军:汤恩伯认为……无锡段铁路线。
中路军是最先发起渡江作战的,所以先写。西路军和中 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抵抗甚为微弱,所以接着写西路军。东 路军和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且所遇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是渡江的高潮部分,所以最后才写。
二十日午夜起
二十日午夜起
芜湖、安庆之间
长江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渡江战斗打响
南京拒绝和平
解放军万船 齐放,直 取对岸横渡长江
三路军均冲破敌阵,大部已 渡过长江
为什么按中、西、
东的顺序人写?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铜道陵及、时青。阳、荻港(、俄鲁罗港斯诸)城进击中。 背结景 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共己同的社英(雄日式本的)战斗,坚决地
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分析结构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区域。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 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 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 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 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 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 100人之一。
2017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阅读《消息两 则》
新闻知识
什么是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通过报纸、电 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 息的一种称谓。
新闻知识
新闻体裁
1、新闻报道: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 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 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 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新闻知识
新闻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 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4.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新闻知识
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 因、经过、结果。
新闻知识
新闻的结构
1.标题:主标、引标、副标 2.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3.主体:正文部分,导语内容具体化。 4.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结束语(有时会和背景一起暗含 在主体中)。
读读写写
kuìtuì xiè qì dū zhàn yào sài yè yǐ
溃退 泄气 督战 要塞 业已
cuī kū lā xiǔ
摧枯拉朽
ruì bù kě dāng
锐不可当
溃退:失败而退却。 泄气:1、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2、放
屁,犹放屁;3、泄劲;4、出气;5、讥讽差劲,
没有本领。 督战:在前线监督作战。 要塞: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 业已:已经。 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
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 纷溃退、甚为微弱、泄气
高度赞扬 嘲讽和蔑视
下列句子红色用词体现了新闻什么特点?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 十三日可渡完。 4、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