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化学思维导图1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质谱法MS 仪器分析章节归纳总结思维导图-高清脑图模板

质谱法MS 仪器分析章节归纳总结思维导图-高清脑图模板

c.离子阱式
d.飞行时间
优点:测离子的质核比没有上限;可获得高分辨质谱,不 同质荷比离子可同时检测,可实现快速的离子传输,结构 简单,便于维护
缺点:要求离子尽可能同时开始飞行,需要脉冲开关
5.离子检测器
接收离子束,将微小离子流放大
a.质量范围
6.主要性能指标
b.分辨率R:质谱仪刚好分开相邻两质谱峰的能力 c.灵敏度
zeV=1/2mv 2 式中,z为电荷数,e为离子的电荷单位,
m为离子的质量,v为离子被加速后运动的速率
表示方法
质谱图/棒图:以质核比为横坐标,以相对强度为纵坐标 质谱表/表格
质谱仪
1.真空系统
避免离子散射以及离子与残余气体分子碰撞引起能量变 化,减小本底与记忆效应
2.样品导入系统
将样品气化送入离子源
β-H转移到饱和杂原子上,伴随α键的断裂 常见于醚,酯,酚,胺,酰胺等化合物质谱中
3.四元环过渡态重排βH+α
简单裂解 重排裂解
分子式确定 裂解类型
质谱法MS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将样品分子离子化后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正离子在磁感应强度H的磁场作用下作垂直于磁场 方向的圆周运动。其动能与加速电压V及电荷z有关。具有速率v的带电粒子进入质量分析器的电磁场中,根据所选择的不同分 离方式,最终实现各种离子按m/z进行分离,按各离子的m/z顺序对各离子信号相对强度大小进行记录的图谱即为质谱图。
m+
=(m2+
)2

/m1+

主要离子 谱图解析
同位素丰度比
4.同位素离子(计算分子式):含有重同位素的离子(由 同位素离子产生的不同质量的质谱峰称同位素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走进化学实验室》思维导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走进化学实验室》思维导图课件

典例精析
【例1】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相应位置。
典例精析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E ; (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B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A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G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H ;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F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D ;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C 。
走进化学实验室
思维导图课件
考情分析
考查重点
• 化学实验。
命题角度
• 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连接、 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托盘天平的使用等。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解读——常用仪器的分类
常用仪器的分类
(1)存放仪器൝滴广瓶口(少瓶量(固液体体)、)、细集口气瓶瓶(液(气体体) )
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 (2)取用仪器൞ 以防止酒精挥发,故C图错误。
典例精析
【例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
A.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典例精析
【解析】该题是考查学生能否正确选用仪器完成实验的情况, 解题思路从需加热的液体量开始考虑,150 mL液体用试管做容器 加热是不可以的,因为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应该用烧杯,但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又需夹持固定装置,这就自 然想到除需用酒精灯外,还需用石棉网和铁架台。
思维导图解读——洗涤玻璃仪器
(1)洗涤的方法 ①普通洗涤法: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 掉,反复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 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一、物质及其变化1. 物质的结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分子结构: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晶体结构: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涉及物质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化学性质:涉及物质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

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自由电子云形成。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化学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解释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四、化学计量学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表示物质中含有的基本粒子数,单位为摩尔。

摩尔质量:表示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2.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及其量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和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焓变: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单位为焦耳。

反应热: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为焦耳。

五、溶液与胶体1. 溶液溶液的定义: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单位为摩尔/升。

2. 胶体胶体的定义: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的混合物,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介于分子和宏观粒子之间。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等特性。

六、酸碱反应1. 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高中化学思维导图教案

高中化学思维导图教案

高中化学思维导图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化学思维导图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化学思维导图的示例,引导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讲解:解释思维导图的绘制规则和技巧,包括主题中心、主干框架、分支思维、关键词汇等内容。

3.演示:老师现场演示如何绘制一个化学思维导图,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将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组织和表达。

4.练习:让学生自行绘制一个化学思维导图,选择一个化学概念或知识点进行呈现。

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或自行查找资料。

5.分享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让同学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提出改进建议。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思维导图的作用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多加利用思维导图。

7.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绘制化学思维导图,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化学主题展开。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绘制化学思维导图的过程和结果,评估其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梳理和分类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化学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锻炼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