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_高新民
心灵哲学中的功能主义划分与探索
心灵哲学中的功能主义划分与探索作者:盛士涛何珊珊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研究取得了进步,一直以来,与其有着紧密连接的心灵哲学的研究,在计算心理学家们看来,在人工智能和科学主义研究盛行的时代,其中对待心灵和智能,采用机能主义的方式,认为心理过程是能够被精确说明的过程,而心理状态则取决于它们与感觉输入、动作行为以及其他心理状态的因果关系,被认为是当前心灵哲学所要研究的4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认知科学;心灵哲学;心理状态一、当代心灵哲学的科学主义研究当前,心理学的新的研究课题是通过关联的作用将人类的心理事件同整个神经系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20世纪以前的心理学家们迫切地想要使自己从哲学的“阴影”中走出来,而心理学的研究在生理现象的基础上成功地完成并形成了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继承了传统的经验主义实在论的哲学家们,把逻辑主义观点所衍生出的科学客观性,包括实在性等观点,也同样地得到了较之以往更大的发展,以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凸显了科学实在理论的存在。
恰恰证明了那些认为可以将科学和哲学相剥离的观点是不现实的。
最近几十年里,心理学哲学的兴起极大地影响着哲学以及科学,甚至是更多的学科领域,都受到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哲学的影响。
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科学以及心脑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一种以科学主义倾向的心灵哲学,其主要研究探索心灵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科学发展之上,因此,也为心灵哲学探索出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心灵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在方法论的研究是多元化的,从费格尔、斯马特等人倡导的当代心身同一论,到普特南、福多等人的“心灵看作是大脑内的计算机”的功能主义的心灵研究,以及罗蒂、斯蒂克等人所带来的取消民间心理学的研究理论。
无论是以突现论的观点来阐释心理想象的斯佩里、邦格等哲学家们的理论来源和出发点,还是支撑这些思想内容的形式各有不同或者说毫不相干,但是这些思想、理论却有着一些共同的倾向,其目的是想要寻求一种普遍的规律,一种能够使心灵哲学理论能够得以参考的普遍规律,所以,尝试运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阐述和解答心灵哲学中的某些现象是研究的最终目标。
戴维森真之理论对其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
戴维森真之理论对其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戴维森真之理论是20世纪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提出的一种对真实性的理论。
戴维森认为,真实性不是一个简易的观点,而是一个复杂的观点,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他的真之理论是一种哲学观点,提出了真实性的一种重要诠释。
戴维森将真实性诠释为“理解的合理性”,强调了理解和语言之间的干系。
戴维森的理论对问答型学派的哲学、认知和语言哲学和形而上学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关键词: 戴维森真之理论、真实性、问答型学派、理解、语言哲学、形而上学正文一、简介戴维森真之理论是20世纪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提出的一种对真实性的理论。
在戴维森的理论中,真实性不是一个简易的观点,而是一个复杂的观点,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他的真之理论是一种哲学观点,提出了真实性的一种重要诠释。
戴维森将真实性诠释为“理解的合理性”,强调了理解和语言之间的干系。
戴维森的理论对问答型学派的哲学、认知和语言哲学和形而上学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二、戴维森真之理论的内容和特点戴维森主张真实性并不是某一事实或某一主张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是指一个表述或者主张(意图)能够在整个信仰论系下以及个体的全部信仰体系下得到支持。
戴维森认为,理解与言语之间有着深刻的干系,并将真实性诠释为“理解的合理性”。
他主张,人们的言语行为是在某一个言语体系中进行的,因此,一个表述是否具有真实性不能单单从它的内部特点来裁定,而要看它是否与整个言语体系相符合。
只有当一个信仰符合一个人的整个信仰体系,即在这个信仰体系下,这个信仰是真实的,才能认为它具有真实性。
三、戴维森真之理论对问答型学派的影响问答型学派是20世纪初期受约翰·狄尔泰影响的哲学流派,其核心哲学观点是语言可以表达事实,人们对这些事实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信仰。
戴维森的真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问答型学派的思想,戴维森主张,真实性是一种整体观点,一个表述是否具有真实性不能单单从它的内部特点来裁定,而要看它是否与整个言语体系相符合。
真、彻底的解释和整体论原则——戴维森意义理论之镜
个 预先 的 把握 。塔 尔斯基 的真之 定义 体现 了人 们
关 于真之 概念 的那 种 直觉 , 了 回避 自然 语 言 中 的 为
语 义悖 论 等难 题援 用语 言层 次 理论 给 出了确定 某 一
对象语 言 中真语 句 的外 延 的方 式 , 因而 也 从 某 种 意 义上 揭示 了 自然语 言 的结构 形式 特征 。这 一点 正符 合戴 维森 组合 性意 义理 论 的原则 要求 。鉴于这 两 点 主要 特征 , 维森 毅 然 选 定 约定 一T 作 : 戴 勾他所 期 望
式表 征 时表现 为影 响语 义 的语 言 系 统 原则 , 经 验 在
讲 ,一 种 塔尔 斯基 式 的真之 定义 提供 了 我们迄 今对 “
意义 理论 所要 求 的 全 部 东西 。[ 戴 维 森 也 清 醒 地 ”1
认 识 到 , 有逻 辑形 式 上 的真还 不足 以通 达意义 , 仅 对 这 种 真理 论 的检 验 与普 通 的经 验 理 论 没什 么两 样 ,
的那种 意 义理 论 的形式 表征 , 因为 , 是 从这两 点上 正
意义 和信 念结 成 的对 子 , 付对 子 指 出 了意 义 理 论 这
的经验解 释 模 式 ( 底 的解 释 ) 在 这 一 理 论 框 架 彻 。 中, 真之 概念无 论 是 在 表征 模 式 还 是 在 解 释 模 式 上 始终 充 当着核 心概 念 的作 用 ; 底 的解 释 适 当 地 回 彻 答 了戴维 森构 造 的真 之语义 论 如何具 有解 释力 的问 题; 贯穿 整个理 论 的是 “ 整体 论原 则 ” 这 一原则 在 形 ,
6
隐喻的含义与解读——基于戴维森隐喻理论的考察
中图分 类号 : 0 0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8 72(010 - 12 0 H —6 ・ 人文
隐喻的含 义与解读
基于戴维森 隐喻理论的考察
口方
摘
兴
( 武汉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英 文 系 , 湖北 武 汉 4 07 ) 30 2
一
1 2 — 2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01 ) 1 年第 3 2 期
●哲学・ 人文
戴 维森 之所 以反 对 这种 认 为 隐喻具 有 除 了
说 过 ,托 尔斯 泰是 一个 伟 大 的进 行道 德说 教 的 “
字 面意义之外 的某种意 义的传统 观点 , 因为他 婴儿 ” 是 。对 这个 隐喻 的把握关 键在 于要 理解 托尔 认 为 隐喻与 其他 言说 的差 别 在 于语 言 的使 用 而 斯 泰在什么含 义上类似 于一个婴儿 作家 , 而这一 非语 言的意义 。对于戴维 森而言 , 喻仅仅属 于 隐 语言使用 的范 围 , 它是 通过对语 词和语句 的富于 想象力 的运用 而造就 出的某 种东西 。区别 出隐喻 的不是 意义而是 使用 。戴维 森举例说 , 当现代读 者 阅 读 约 翰 顿 的 “ s u l dl or t b gt A r o bus o ee o bo a sit ( p i ” 我们 的血液辛 勤劳作 以孕 育精神 )这一 rs 诗句 的时候 , 们往往会 从 隐喻 的角度来 理解句 他
一
从 而使 它 区别 于其他平铺直叙 的话语 。然而 , 戴 维 森认 为 , 设定 语词 具有 “ 比喻性 意 义” 即所 谓 , 的隐喻意义 , 对于说 明隐喻如何在 言谈 中发挥作 用和人们如何理 解 隐喻是无 济于事 的。相反 , 倘 若有所谓 隐喻意义这种东西 的话 , 它们反而有赖 于我们对隐喻的使用和理解 。他指出 :一旦我们 “
心灵哲学中的新唯物主义研究(专题讨论):心理现象是真实属性还
2017年第8期(总第265期)学习与探索Study & ExplorationNo.8,2017Serial. No.265•当代哲学问题探索•心灵哲学中的新唯物主义研究(专题讨论)编者按:在揭示唯物主义的发展动因和规律时,恩格斯曾精辟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或物理主义基本上是按这一规律演变发展的,即随着自然科学诸领域的创造性发展以及对心灵哲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探讨的深入,唯物主义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其突出表现是,出现了许多崭新的理论形态,如随附物理主义、解释主义、取消主 义、构成物理主义、先天物理主义、后天物理主义、个例物理主义,等等。
本期刊发的这一组文章对国内关注不 够而又有不可多得借鉴意义的唯物主义新形态做出了创新性解读,供学界参考。
心理现象是真实属性还是人为归属?—-解释主义对物理主义的发展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武汉430079)摘要:解释主义既是一种解释学,同时又是一种具有革命和叛逆意义的心灵哲学理论,认为精神或心灵不像自古以来人们天经地义地认识的那样,是实在地进化出来并自在存在的,而是人们为解释的需要而归属于人的。
这些观点从特定的角度发展了物理主义,至少为物理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解释主义在解答心灵的本质问题时提出了一种革命性、建设性的思想。
它引出的新的有意义的但过去被掩盖、遮蔽的问题是,人们关于心理现象的认识究竟是实在的反映,还是归属或解释的产物?解释主义的最大的理论功绩是对心理因果性问题做了大胆的探索,尽管仍有种种问题,但为唯物主义进一步具体说明心理的能动的反作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解释主义对物理主义的发展还体现在新解释主义对它的新的回应和解读之中。
解释主义从特定的角度发展了物理主义,至少为物理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客观上有活跃物理主义研究的作用,因此有理由说它为物理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在发展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思考和借鉴。
戴维森解释主义心灵哲学
戴维森解释主义心灵哲学作者:马晨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戴维森是英语世界中提倡解释主义的著名哲学家,由此引导出的解释主义心灵哲学理论在纷繁复杂的心灵哲学理论中独树一帜,为心灵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它既不同于二元论,认为心灵和肉体是互不统属的相互独立的两个实体,也不同于还原论,认为心灵归根到底是大脑的功能。
因此,研究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心灵哲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戴维森的解释主义解释主义有欧洲大陆解释主义和英美解释主义之分,戴维森属于英美解释主义的积极倡导者。
他的解释主义理论和欧洲大陆解释主义有很大区别。
首先,戴维森解释主义带有明显的整体论的色彩。
他有关本体论、认识论等理论都是蕴含在解释主义大框架之内的,只有认清戴维森的解释主义的基本内涵,才有可能了解他关于哲学分支学科的论述。
整体论最早可追溯到弗雷格,是分析哲学传统重要的基本原则。
弗雷格认为,始终不能在孤立的语词中,而只能在命题的语境中去询问语词的意义。
戴维森继承了弗雷格的理论,认为只有再整个语言环境中,语词才具有意义。
戴维森将命题的语境扩展到了整个语言环境之中,由此深化了弗雷格关于整体论原则的论述。
其次,戴维森解释主义的对象是人的话语和躯体行为,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本,他是在谈论语言的基础上说明他的解释主义的。
通常的认识是探讨对自然对象的认识是如何可能的,忽视对人的言语和躯体行为的讨论。
最后,戴维森主要揭示的是解释和亦可能的非语言条件,这是和他的整体论原则联系在一块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通过语言等活动可以理解对方的行为,又比如,我们除了本国语言外,还可以学会他国语言,甚至同时具备有多国语言能力。
这些便是戴维森解释主义所言解决的问题,即理解是如何可能的?戴维森认为,光靠语言我们是不可能理解对方的,一定存在着解释双方所依赖的非语言的条件,是它保证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较为可靠的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义。
关于戴维森的真与意义理论的思考
塔尔斯基相关理论 戴维森的真与意义理论 戴维森理论的不足和争议
• 戴维森的意义理论是建立在塔尔斯基( AT a r s k i ) 真理语 义学基础之上的。 • 3 0 年代 ,波兰哲学家塔尔斯基提出了真值条件语义论,力 求以现代数理逻辑为手段 ,从语义学角度给真理概念下 一个内容适当、形式正确的定义。所谓内容适当,是指能 表达古典真理定义所包含的内容 ;所谓形式正确 ,是指能把 清晰明确的定义词项无歧义地使用于被定义词项的外延 。 • 他认为要给真理下一个普遍适用于一切自然语言的定义就 会碰到所谓“说谎者悖论” :当克利坦的埃皮米尼德宣称 所有的克利坦人都是说谎者时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他所 说的这句话便是假的。 • 塔尔斯基认为诸如此类的悖论是由于“语义的封闭性” 。 他认 为,要排除这种封闭性,就需要区分语言的不同层次。
恰当意义理论构成条件
• 戴维森认为,一个恰当的意义理论必须对语言中语 句的意义做建构性的解释 ,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 (l ) 它必须能为自然语言 L 中的任何一个语句 S 提供意义。( 赋义性条件) • ( 2 )它必须说明 S 是怎样根据 L 的有限语词和规 则组合而成的。(构成性条件) • ( 3 ) 它必须可由有限的公理合乎逻辑地衍推出 L 中的无穷语句。(证明性条件 ) • ( 4 ) 它必须能通过经验来进行检验。(检验性条件) • 以上四个条件制约着意义理论的内容和形式 。
“语义上升法”(semantic ascent)
• 在具体阐明语言时,戴维森采用了“语义上升 法”( semantic ascent),把内涵表达式逻辑地转换成外延 表达式。 • 他认为有三个步骤: • 1.根据语境原则 ,对任一语词 W 意义的分析都必须以对由 W 和别的语词合适地组成的语句 S 意义的分析作为先决 条件, • 2.恰当的意义理论凭借所论语言中特定的形成规则 ,能够 说明由 W 和别的语句构成 S 的合适性 。由此构成性条件 便能得到满足 , • 3. 用语句 S 取代构成 S 的语词 W ,用语句 P 取代表达 W 意义的任意语词 M ,便将 “W 意谓着 M ”之类的表达式转 换成下述语句类型 :
戴维森的意义理论来源探析
本 质 。格 莱斯认 为语 言使 用者 的认知 心理 因素是
语 言非 自然意 义产 生 的主 要原 因 , 且 对 言语 交 并 际和非 言语交 际 中的意义 阐释起 相 同的作用 。这
为我们的信念或知识体系是一个整体 , 各个学科 的知 识相 互 毗邻 , 构成 一 个 连 续体 。体 系 的最外
层是 和 经 验 直 接 接 触 的 知 识 , 历 史 学 、 程 学 如 工
等 ; 系的 中间层是 离直 接经验 较远 的知识 , 体 如量 子力 学 、 相对论 等 ; 体系 的核心层 是离 直接 经验最 远 的知识 , 数 学 和逻 辑 。 因此 在 逻辑 和科 学构 如 成 的连续 体 中 , 种 知识 以及 对 知识 进 行 表述 的 各 命题 间 的区别 只是 观察成 分和数 理成 分 的多寡而
( asi 的真理 理论 基 础 上 , 维 森 从 “ ” 一 Tr ) k 戴 真 这
分析 命题 和综 合命 题 间 的截 然 区分 ; 是 还原 主 二
义, 即一个有意义 的陈述等值于用于指称直接经 验的语词 的逻辑构造 。蒯 因将分析命题分成两 种 , 种是 逻辑 的为 真 , 二种是 分析 的为 真 。前 一 第
1 引 言 .
与意义 有关 的研 究是 西方 语 言哲 学 的核心 内 容 和 主要课 题 , 言 哲 学 家对 意义 进 行 了广 泛 而 语 深 入 的探讨 , 尔 ( ye 曾对 这 种 现 象 做 出这样 赖 R l) 的评 价 :可 以把 哲 学 家们 对 意 义 理 论 的专 心致 “ 志 的研究 , 说成 是 2 纪盎格 鲁 ・ 0世 撒克 逊 和奥 地 利 哲 学家们 的一种职 业 病 。 l1 ”1 与语 言学 家对 意 j 义 的研 究不 同 的是 , 言哲学 家从 真理 性 、 语 确定性 等 角度 考察 意 义 的 内容 , 致 力 于 回答 关 于 意义 并
语言意义新阐释_戴维森的语义外在论初探
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们用来指称实在并与实在打交道的存在物,其本质就是意义。
语言正是同意义联系在一起,才同客体发生了指称与被指称的关系,语言之所以能指称、标志客体,也正是因为有意义作为中介。
在语言的“意义”问题上,哲学家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的意义从何而来”的问题。
对意义来源的不同回答可以大致分为内在论与外在论。
由于人类所特有的言语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通过人的意识来表现,因此,有些哲学家认为意义依赖于人的意识,取决于人的心灵、大脑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内在属性。
例如,哲学家洛克就指出:“语言所以有表述作用,乃是由于人们随意赋予它一种意义,乃是由于人们随便来把一个字当作一个观念的标记。
因此,字眼的功用就在于能明显地标记出各种观念,而且它们固有的,直接的意义,就在于它们所标记的那些观念。
”[1] 与此同时,另一些哲学家则强烈反对这种把个人的心理意象或观念看作是意义来源的内在论主张,因为“意象往往充满了情感,它的各个部分变化不定,即使对于一个人来说,同一种含义也并不总是伴随着同一意象”,[2]人们所能具有的意向状态依赖于他们与外部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语义论的论争中,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戴维森所持的立场就属于这种与内在论相对立的语义外在论。
与内在论不同,语义外在论主张信念的内容和语句的意义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心灵(大脑或者神经系统)之外的因素。
在哲学史上,有许多哲学家都曾经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对外在论进行过阐述,形成了不同的外在论。
其中与戴维森的外在论密切相关的是社会外在论和知觉外在论。
社会外在论认为,社会的角色和语言规范决定心灵的内容,一个人语词的意义和思想的内容部分地是由他所在的共同体的语言实践决定的。
例如,哲学家伯吉就认为,个体概念或意义的个体化要依赖于个体所进行的社会互动。
如果我们要完全理解个体的言语和概念,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与个体构成互动的他人的语言和概念。
个体的思想是通过语言的社会性使用得以发展的。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前沿问题研究(三篇)——科学成果的新解读与神秘主义的二元论
科 学成 果 的新 解 读 与神 秘 主 义 的 二 元 论
高新 民
( 华 中师范大学
提
政法学院, 武汉 4 3 0 0 7 9 )
要 : 现 当代 是科学至上的时代 , 只有一致 于科 学的理论 才有存在 的资格。热衰 于心灵哲 学研 究 同时叉有神秘主 叉
主持 人 : 高新 民
( 华中师范大学政 法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 持人 语 : 当代 心灵 哲 学研 究 出现 了众 多前 沿 问题 。这 些 前 沿 问题 使 得 心 灵哲 学 的研 究开辟 出 许 多新领域 和 产 生许 多新 问题 , 而对 这 些 问题 进 行 深 入研 究 , 可 以把 当代 心 灵哲 学的研 究 引 向纵 深
点之 外 , 心灵哲学的新神秘主 义还有不 同于 别的领域 的神秘 主 五状态 , 其表 现是人们 在三昧 ( 即佛教 所说 的正定 )、 开悟和 清
哲学中反对物理主义的典型理 由之一, 它的提 出遭到各种物理主义的强烈反对, 但到后期杰克逊本 人的思想却发 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放弃知识论证转而支持物理主义。第三个是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 自 然主义理论究竞融合还是冲突问题 。随着 自然主 义成为 当代 西方心灵哲学家们共 同的理论选择之 后, 但 由于对 自然主义概念的理解上存在 着分歧 , 导致在 心灵 自然化的过程 中哲学 家们分裂成科学 自然主义与 自由 自 然主义两大理论阵营。他们在面对“ 意识的 困难 问题” 时, 既怀有寻 求某种融合 的、 统一 的 自然主 义理 想 的 美好 愿 望 , 又不得 不 面对 当前各 种 不 同 自然 主 义理 论 形式 之 间 内在 冲 突 、
论形 态中的一种 ) 为个案 , 探讨 西方心灵哲学的现状和走 向 , 尤 所以是新 的, 是因为围绕心身问题而 出现 的各 种神秘 主义 理论
戴维森解释理论的社会性、私人性与客观性
Sociality, Privateness and Objectivity in Davidson's
Interpretive Theory
作者: 李文杰[1]
作者机构: [1]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求是学刊
页码: 57-6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解释理论;三角测量;社会性;私人性;客观性
摘要:戴维森在《彻底解释》一文中提出一种从零开始的解释理论原则,并在其后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其设想和解说.他的工作沿两条线索展开:其一是信念与意义的整体性关系.信念和意义这二者都是不可观察的,但结成整体后,就能够生成可观察持真态度.信念和意义两个私人性的分量,结合在一起能产生戴维森意义上社会性的矢量,这也是戴维森对语言社会性不同角度解读的体现.其二是三角测量.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两个人共享外部世界,共享环境刺激,构成了保证客观性的第三个点.戴维森这两条线索都是以语言的社会性、私人性和客观性为核心展开的.。
自我:心灵哲学新的聚焦点
自我:心灵哲学新的聚焦点作者:高新民胡水周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第04期〔摘要〕自我研究最近在心灵哲学中异军突起,经历了语言学、认识论和现象学三种转向的洗礼,当然一般都不回避关于自我的形而上学。
当前正上演的是最低限度自我论、叙事自我论、索引词方案和生态学自我论等的角逐。
西方学者尽管在这一领域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但空白、问题很多,因此这是我们能为世界心灵哲学做出我们的奉献、填补国际学术空白的极好契机。
要推进这一研究,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比较研究,把被比较方、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有关思想弄清楚。
自我的秘密就在意识之中,因此重视意识的深度解剖也很重要。
〔关键词〕自我;心灵哲学;叙事自我;索引词方案〔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8)04-0103-08①许多学者认为,亚洲哲学尤其是佛学西渐构成了西方文化史上的“第二次文化复兴”。
参见瓦雷拉等《具身认知》,李恒威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8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 )〔作者简介〕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水周,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9。
当今西方心灵哲学空前活跃,仅就意识、感受性质的研究而言,短短两三年就诞生了60多万项科研成果,意向性这一焦点领域的战绩也毫不逊色。
最近,自我研究异军突起。
有些人认为,这得益于佛教自我论在西方的传播。
①就切入的路径和方法论而言,它真的遵循了“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原则,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并进。
从学科角度看,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精神病学等不同维度。
当然,心灵哲学是这一格局中的主角和中心。
从问题角度看,研究者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实证研究等不同角度展开对其中包含的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语言哲学问题和科学问题的研究。
解释理论:解构二元论的有价值的尝试
作者: 高新民[1];吴胜锋[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页码: 28-32页
主题词: 二元论;解释理论;D解构
摘要:论述了二元论的产生、发展及其表现,考察了当今心灵哲学领域中解构二元论的四种经典尝试,随后着重说明戴维森、丹尼特的解释理论,并指出戴维森、丹尼特的解释理论是解构二元论的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案.二元论是错误的,应予抛弃,但不能连同民间心理学一同抛弃.我们的任务是:重构关于心理的运动学、动力学和结构论.。
取消论、实在论和解释主义——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围绕意向性本体论地位的争论及其思考
作者: 王世鹏;高新民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48-5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意向性;取消论;实在论;解释主义
摘要:意向性是当今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但意向性是否真正存在却纷争不断。
取消论在整体上否认并要求取消意向性概念;实在论肯定意向性的存在地住,但对它以何种方式存在却又见解不同:解释主义另辟蹊径,把意向性归结为一种解释性投射。
这三种关于意向性本体论地位的理论触及到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尽管存在各种缺陷,但仍为我们了解心灵奥秘、拓展哲学研究视野提供了宝贵借鉴。
目的理解的进化论转向及其意义——以博格丹的温和选择主义为例
目的理解的进化论转向及其意义——以博格丹的温和选择主义为例高新民; 张舟【期刊名称】《《中州学刊》》【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8页(P117-124)【关键词】目的; 目的论; 温和选择主义; 进化【作者】高新民; 张舟【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作为哲学范畴的“目的”在过去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概括说有三大类。
一是带有唯心主义性质的理解,如神学目的论、拟人化的目的论等就是如此;二是近于唯物主义的目的理解,如牛顿和达尔文把目的理解为事物内部的一种客观作用;三是将目的限于高等动物特别是人,同时借助精神力量和事物的内在客观物质力量予以说明,认为目的指的是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
这种目的作为观念形态,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这些理解的共同之处在于,把目的作为解释某类对象或整个世界的图式,试图用本原意义或拟人论意义或隐喻意义的目的来解释所要解释的对象,同时都要用到目的论语言或这样的形式构架,如“为了……”“为着……”“意图”“目的”“以利于”“以便”等。
最近,对西方心灵哲学的目的理解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其表现之一是:目的论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术语,如目的论语言、目的论的东西、目的论解释等,在英美心灵哲学中极为流行,俨然成了心灵哲学中的主流话语或重要范式,有关的研究俨然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关的讨论广泛辐射到了心灵哲学的本体论和语义学等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的理解的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以得到重新阐释的进化论或生物学为基础,进而目的不仅被当作是一种必要的、根本的解释框架,而且由于被看作是有机体身上类似于计算机程序一样的东西,因此摇身一变成了自然化的一个基础。
而这种基础在自然主义的解释框架中被看作是一种神圣的力量。
这些对于我们完善和发展对目的的理解、建构关于目的的真正的哲学,无疑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意向性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
Progressive Way for Philosophy of Mind in
Intentionality Research
作者: 高新民[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页码: 47-55页
主题词: 意向性;宽窄问题;自然化;非存在对象;因果相关性
摘要:现当代西方的意向性研究呈现出两大走向。
以分析哲学和认知科学等为基础的英关心灵哲学沿着不同于传统和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路径,不仅创新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而且在保留、挖掘传统意向性问题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和进路。
在揭示意向性的个体性根源的过程中,内在主义、外在主义、内容二元论、二因素论和“修正主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和运思路线进行着意向性活体解剖,并在激烈争论中实现了认识的跨越式发展。
在根据自然科学成果说明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和存在现状的过程中,诞生了意向取消论、生物学自然主义、信息语义学、因果协变理论、目的论语义学和功能作用理论等新颖别致的理论。
对意向性因果相关性、非存在对象和宽心灵观等的探讨,不仅深化了该领域的研究,而且为解决有关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乃至具体科学的问题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与启迪。
智者的佛教解释学及其对佛教解释的清原正本
The Wise's Buddhist Hermeneutics and His Radical
Reform of Buddhism
作者: 高新民[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解释学;理解;解脱;实义
摘要:在文本意义问题上,智者不仅认为存在着客观、自在的意义,还从佛教解释“不达圣意”或“得文失旨”的现实出发,通过分析法本、教本、行本、义本各自的本质及诸本之间的
关系,探讨佛教文本意义的实质、特点,以及客观理解此意义的可能性,揭示接近、会通“大旨”的解释学条件、原则和技术——形态学方法。
把理解与解脱统一起来,既是智者佛教解释
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其世界观、本体论和解脱论乃至全部人生哲学的轴心或拱顶石。
不注
意到这一点,既不能理解他对佛教“大旨”、佛出世本悟的解释,也不能理解他自己的人生哲
学和人生实践。
因为“理”指的是万事万物的实相或谛理。
而谛理是“诸佛所师”,开示悟入
此谛理是诸佛出世的唯一的“大事因缘”。
佛之所以为佛,就是因为他彻底解了、证得了这谛理,故智者说:“相尽解极,即是为佛。
”这种解是诸种理解中的最高的理解,即“顺理”之解。
故智者常说:“顺理为解”。
做到了顺理而解,甚至达到了“解极”是体,其用是“累尽
苦灭、寂然永乐”,是彻底、究竟的解脱,亦即超凡人圣而成佛。
反之,“邪心观理”必迷
理,而迷理必“倒相纷然”,执幻虚我法为实际,远离自己本具的谛理,生起见爱等种种烦
恼,直至轮回六道。
戴维森意义理论对当代哲学的主要贡献和影响
戴维森意义理论对当代哲学的主要贡献和影响
梁义民
【期刊名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35)1
【摘要】戴维森意义理论的问世,标志着真值条件理论这一新语义论的诞生,开辟了一条旨在探索意义理论经验验证的新途径——彻底的解释,从而丰富了当代语义学的理论宝库;戴维森和达米特引领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显示了意义理论发展的一条主线,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戴维森意义理论的逻辑实用主义研究风格,以其自身的优势已显示并将继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空间;戴维森意义理论与一些重要的大陆哲学家的相关思想具有明显的融通性,由此成为联结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的一个重要节点,显示其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突出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使得戴维森意义理论堪称当代语义学一项巨大的革命性思想成果,戴维森本人在某种程度上堪称继蒯因之后最重要的哲学家.
【总页数】7页(P106-112)
【作者】梁义民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19
【相关文献】
1.论戴维森后期意义理论与"Knowing How" [J], 谢佛荣
2.塔尔斯基真理论对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影响 [J], 梁义民;谭伟静
3.塔斯基理论框架下戴维森自然语言意义理论探析 [J], 李高新
4.塔斯基理论框架下戴维森自然语言意义理论探析 [J], 李高新;
5.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及其对话辩证法思想 [J], 方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心身二元论的量子力学路径
作者: 高新民;熊桂玉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53-6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 新心身二元论;本体论;量子自我;泛心论
摘要:西方心灵哲学的一个新的动向是,心身二元论现在不仅死灰复燃了,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论证、走向和样式。
借鉴、利用量子力学的成果,根据心灵哲学的需要重构"新物理学",以之说明意识的本质及其与物体的关系,是新二元论的多种路径中的一种。
它的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是形而上学的运思方式,特点是根据量子力学成果修改不利于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原则,二是实证的运思方式,特点是根据对量子力学具体成果的特定的解读,或者直接论证二元论的结论,或者改进、充实二元论的论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高新民 殷 筱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重视对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研究是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特点。
其实,在英美尽管没有出现像德法那样的“席卷各个角落”的解释学“风暴”,但也有对之重视的表现,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解释理论或解释主义(inter p retivis m )。
倡导这一理论的都是一些如雷贯耳的大家,如戴维森(D.Davids on )、丹尼特(D.Dennett )等。
当然,英美流行的解释主义在解释的对象、旨趣和哲学的性质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就拿戴维森的投射性解释主义来说,首先,尽管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释、理解如何可能这类问题,但它关心的解释对象不是书籍、绘画之类的文本,而是人的话语和别的躯体行为。
其次,解释主义要揭示的解释何以可能的条件主要是非语言的条件,尤其是心理条件。
第三,解释主义是带有整体论性质的哲学理论,正如戴维森把他所要把握的任何对象看成是具有整体论性质的东西一样,他所建立的哲学、所提出的任何一种理论也都具有整体论的性质。
他从不把他的某一论著或某一学说看作是某一哲学分支内的成果。
他对解释的哲学研究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绝对地把它划入本体论或认识论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
在他的解释理论中,他似乎只是在研究理解或解释这样一个非常专门的问题,但是他在由此切入进去以后,试图回答的则是极为广泛、而且非常重大的哲学问题,例如意义问题、行动哲学的问题、心灵哲学的问题,当然还有解释学、认识论、本体论的问题。
因此英美哲学家正在探讨的解释理论是具有复杂哲学意义的理论。
就此而言,我们既可以说它是一种解释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又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本体论理论、认识论理论,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语言哲学、语义学、行动哲学或心灵哲学。
作为一种心灵哲学理论,解释主义另辟蹊径,为解决传统的心身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耐人寻味的思路。
它不直接思考心灵是什么、与物理过程是什么关系,而把回答理解和解释人的言语行为如何可能这一问题作为它的出发点,经过对解释条件、根据的丝丝入扣的探讨,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心灵哲学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人本无心灵,本无意向状态,它们是我们的解释性投射的产物;质言之,精神或心灵不是像自古以来人们天经地义地认识的那样,是实在地进化而来的,而是人为了解释的需要而设定的。
一、“彻底的解释”与心灵的解构在观察人际交流时,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人们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言语和行为,每个人既是说者、被解释者,又是听者、解释者。
不仅如此,人们还能对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人及其言语作出解释,例如理解外国人及其言语行为。
这样的解释就是戴维森所谓的彻底的或从零开始的解释(radical or fr om scratch inter p retati on )。
因为在解释之前,解释者对说者的语言和心理状态一无所知。
要理解这种话语,哪怕是其中一个句子,解释者必须学到理解所需的一切条件或知识,尤其是・67・非语言的知识,而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掌握了母语之外的语言。
即使是完全不懂外语的人,面对一种从未接触过的、完全陌生的语言,也能在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时,对操这种语言的人的言语和行为作出理解和解释。
这也就是说,彻底的理解是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是,理解、解释他人的话语和行为是如何可能的呢?这一问题就是戴维森的解释理论的出发点。
这里应注意的是,解释的问题有经验的和哲学的之分。
戴维森强调说:“我并未把下述经验问题与哲学问题混同起来,所谓经验问题即我们实际上是怎样理解说者的,所谓哲学问题即这样一种理解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我强调后一问题,不是因为我认为它让我们有可能接近关于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心理学,而是因为它有助于澄清交流的重要的哲学意蕴,这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以前所不知道的。
”(Davids on,1994,p.3)在他看来,这个不为人知道的东西主要是解释所依赖的非语言的条件,因为一个人能对一个外国人的言语行为形成理解足以说明:存在着一些非语言的知识资源。
戴维森认为,解释者之所以能够理解说者的话语,首先,是因为解释者有这样的非语言的知识和假设,即说者是有理性的,他与解释者有共同的世界。
戴维森把这种知识资源称作宽容(charity )原则或“合理接纳”(rati onal accommodati on )原则。
他说:它“是表述下述事实的一种方式,即具有思想、价值和言语的造物一定是有理性的造物,一定像我们自己一样是相同的客观世界的居民,一定像我们一样具有他们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同上,1984a,p.18)。
由上可以看出,宽容原则有三个预设,一是强调说者是有理性的,即合理性假说;二是强调主体间性,强调说者与解释者有共同的、主体间的世界,说者的话语就是指向这个世界;三是关于共同的价值观的预设。
宽容原则是他的解释理论的基本预设。
如果没有这些设定,解释就是不可能的。
就拿第一个预设来说,解释者之所以能判定说者的言语行为有意义,根源在于前者断言后者有这样或那样的信念,因为有信念才会赋予言语以意义。
之所以如此,又是因为说者是有理性的。
因此,“我们在不具备关于说者的信念的大量知识或没有作出这种假设的情况下甚至无法迈出朝向解释的第一步。
”(戴维森,1974年a,第127页)再拿共同世界预设来说,它设想,人作为人一定在世界中有其定位,即一定要处在与世界的关系之中。
这个世界不是因人而异的,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大家共有的、主体间的世界。
说者的话语一定与之相关联的对象和事件就是说者和解释者一定共有的世界。
他说:“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言语,我必须能够思考他所思考的同一个东西;我必须拥有他的世界……因此交流依赖于每一个交流者拥有对方所拥有的关于共有的、主体间世界的概念,并正确地加以思考。
主体间世界的概念就是关于客观世界、关于每个交流者都能对之有信念的世界的概念。
”(Davids on,1985,p.480)其次,要理解说者及其言语,离不开复杂的能力,其中首要的能力是能把听到的话语与真值条件关联起来,即有能力把说者的句子与真值条件(truth conditi on )联系起来,知道句子为真时存在的事实是什么,如你要理解“天在下雨”的意思,你就得知道天真的在下雨,用更专门的术语说就是:“天在下雨”为真,当且仅当天在下雨。
换言之,你要理解说者的话语的意义,你首先得有关于待理解话语的真值理论,你能把真值条件归之于说者所说的或可能说出的句子。
戴维森说:“对于说者而言的真值理论就是一种意义理论,……关于那种理论的明确知识足以使人理解那个说者的话语。
”(同上,1990,p.312)现在的问题在于,即使我们知道说者把他的话语与真值条件关联起来了,知道他认为什么样的语句为真,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为真,但还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如此,还是不知道他的话语的含义和信念是什么。
而这恰恰是解释理论所要知道的。
解释的这一难题类似于决策论中的下述难题:“假定只给出了他的选择,我们如何能够既得出他的信念又得出他的相对值呢?”(戴维森,1974年b,第87页)戴维森认为,解释理论碰到的这个难题不仅类似于决策论的难题,而且解决的办法也是类似的。
・77・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因为对两种可供选择的偏好“相应于解释时人们认为某句话为真的态度。
决策论的实际选择相应于解释中的实际表达”。
(戴维森,1974年b,,第87-88页)因此接下来,戴维森对决策论作出了细致的考察。
假如某人正在考虑晚上该干什么,他面临着这样两种选择,一是去看电影,一是去散步。
这两种选择对他有不同的利益,即与他的愿望有不同的关系,可能都符合他的愿望(即有主观的值或效价)。
在这种情况下,他究竟偏向哪种选择则取决于他的信念:如果他相信下雨的可能性不大,他便可能去散步,否则就会去看电影。
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他所作出的选择,那么我们便能借助推论知道他的信念(主观或然性)和期望(效价)。
因此戴维森说:“对某种特定偏好(即选择)作出说明包括完成对各种值的比较和对或然性的估计这个任务。
”(同上,第88页)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知道说者认为某个句子为真,那么便可能知道他有什么信念和想表达什么意思,或者说知道把什么命题态度归属于他。
“总而言之,我的论点是我们应当把意义和信念看作同一个理论的两个相互衔接的构成物,正如我们已经把主观值和主观或然性看作决策论的两个相互衔接的构成物一样。
”(同上)这也就是说,解释者在解释说者的话语时必须有某种能力或解释理论,而意义和信念则是其中必不可。
他说:“我们可以把这些概念当作理论上的构想。
”(Davids on,1984b,pp.222-223)换言之,词语、意义、指称尤其是信念、愿望之类的命题态度是解释者的解释能力中的构想,正是它们,使得他对说者的解释成为可能。
他说:“使解释成为可能的东西是这样的结构,即思想、愿望、言语和行动的规范特征加之于把态度正确归属于他人的结构,以及加之于对他们的语言的解释和对他们的行动的说明的结构。
”(同上,1990,p.325)这里有一种情况,即一个说者的一句话可能成为许多解释者的解释对象。
而许多解释者运用自己的决策理论、真值理论以及宽容原则会对同一句话形成不同的乃至相互对立的解释。
而且,它们可能都是正确的。
戴维森也承认这一事实,把它称作解释的不确定性。
他说:“因为存在着许多不同、但同样可接受的解释行为主体的方法,因此如果愿意的话,我们便可以说:解释或翻译是不确定的……。
同样,我们也能说重量或温度的不确定性。
”(同上,1991a,p.161)正是从解释不确定性这一命题中,戴维森引出了重要的心灵哲学结论,即关于心灵的投射理论。
他一反传统的实在论的、镜式的心灵观,认为,我们关于心灵及命题态度的观念,不是关于客观存在的心理状态、属性、过程的反映,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信念之类的心灵状态。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解释说者时尽管可以说“他有某某信念”,但它并不是陈述句,而是归属语句。
信念等是解释者为了解释他人的言语行为而“强加”或“投射”于人的。
在这里,戴维森发起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哥白尼式转变”。
戴维森主要借助与测量图式的类比说明这一点。
他强调,在解释中,对命题态度所作的归属,类似于对温度、长度或位置所作的归属。
在后一类归属中,我们利用的是简单的公理系统中得到的有序组织的数量属性,如“28℃”、“5米长”等。
说地球有经度、纬度,这都是我们加之于地球的。
同样,把命题态度归之于人,或说人有信念,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之所作的解释,而解释之所以出现,首先又是因为我们每个正常人都有一种“解释理论”。
有这种理论,就意味着知道怎样把说者所说的与特定的意义和真值条件联系起来,就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把某一信念、愿望归属于要解释的对象,就知道怎样解释预言他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