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史 哥特式特点 德国科隆大教堂
尖与圆的博弈--科隆教堂与百花大教堂设计风格中精神涵蕴的表达
、
时代 背 景 下 的产 生
1 3世纪 , 科隆成为了德国最大的城市以及欧洲贸易中心 , 艺术领域 活跃 ,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 .建筑形式 也随之转变为当时新兴 的哥特 式, I 1 6 4年 东方= i 圣 王的遗骸安放到这里后 , 宗教地位 日渐 E升 , 成 为 了天主教 的祭拜圣地 。这就客观 七要求科 隆需要 建造一座更加宏伟 的 教堂来接受信徒们的祭拜 。科隆大教 堂的建立也预示着 中世纪神学 文 化 以及天 主教在欧洲开始兴起 。科 隆大教堂唱诗台专 门为教 皇和皇帝 留下 了座位 , 这在之前的教堂里是从来 没有过的 , 这也从侧面体 现了中 世纪天 主教会 的卡 义 力开始 可以和皇权相提并论 ,这一时期 的艺术 开始 为神学 服务. 为了教会能够更好 的宣扬封建教会 的思想所服务。 圣母 百花大教堂 的H { 现, 是一种社 会历史浪潮的新老交 替的涌动 , 与文化 交流, 经济 发展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文化交流上 , l 4世纪末 , 随着东 罗码人纷纷避难逃到欧 洲, 带来 了大量的古罗 马文化 , 而古罗马 文化 中追求 自由的思想 更加 的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因此 , 古罗马 文化又重新受 到了人 们的追捧 ,而圣母百花大教堂 的艺术设计 者也 开 始从古 罗 § 艺术文化 中发觉人 的 自然属性 , 开始冲破思想禁忌 , 把人文 思 想融 人到建筑设计领域 。另外 , l 4世纪的欧洲 , 生 产力不断进步 , 资 本 经济快速增 长 , 人们 的物 质生活开 始得 到满足 , 更 加向往精神 牛活 , 圣 母百花 大教堂把 加以创 新的 占罗马式 的 圆形穹 顶带 回了人们 的视 线 。这 种世俗化 人性化 的艺术风格更加适应 了这一 时期人们的 的哥特 式建筑” 。建于 1 2 4 8 年, 大教堂南 北宽 8 6米 , 东西跨度 为 1 4 5米 , 建筑 面积达 6 0 0 0多平方 米, 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塔 教堂。结构方面教堂整体成拉 丁十字型 , 内部 空间高旷统一, 细 节精 美。设计 卜 强调形式美感 , 其标准 的高 耸人云的 尖塔 , 巨大的尖形拱门 , 造型精美的飞扶壁尖 肋拱顶 以及美轮美奂的玻 璃 仡窗 , 向 世 人 展 示 着它 特 有 的 艺术风 格 文艺复兴式建筑 开始于 l 4世纪 的意大利,以古罗马立柱式构图为 主要设 计风格 ,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 的开 端, 圣母百花大教 堂由大教堂 、 钟塔和洗礼堂组 成。其跨 度宽达 4 5 . 5米的巨型圆顶 , 在今 天看来 , 依然可以算作一个奇迹。 连 米开 朗基 罗都 曾 自嘲说 : “ 我可 以建 造一个 比它大的圆顶 , 却不可能有它那 么美 。” 设计 师大胆的摒弃了哥 特式尖顶风格 , 采用了双层结构来构造 巨型穹顶 , 以鱼骨结构和 以椽 固 瓦的方式 , 自下而 卜 建造而成。圆形拱 门取代 了尖形 拱门 . 建筑外观上 不再盲 目的追求建筑的高度而是更加 的注重建筑的对称感 ,以用放射 和旋转 的样式代替 _ r哥特式建筑直 冲云霄 的直线线条 ,展示 了朴素的 美感 、 其设计风格 与精神涵蕴 . 对文艺复兴式建筑 的风格确立产生 了不 可替代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
典型欧洲哥特式建筑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 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 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 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 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 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 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 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 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 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西边正面是意大利 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 但它的门窗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
典型欧洲哥特式建筑
3、德国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 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 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 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 格,歌坛和圣殿同亚眠教堂的 相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 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 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德国科隆大教堂
典型欧洲哥特式建筑
4、意大利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 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 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 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 的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 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 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 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 罗马古典风格。
哥特式建筑简介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北方,12到16世纪在欧洲,尤其是 西欧广泛盛行,而歌特文学则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社会的动 荡、阶级的混杂、宗教的盛行都导致神秘主义文学甚至迷信的 兴盛,歌特文学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这种充满了悬疑、 神秘、幻想、恐怖和荒蛮气味的文学风气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期占据了英国文坛的主导地位,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玛 丽·雪莱1818年出版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后来成 为了神秘主义文学的经典。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 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13~15 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 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教师(笔试)_新章节练习_外国美术史
1.如图2所示。
该建筑是由( )设计的。
(2.0分)A.约翰·伍重B.贝聿铭C.梁思成D.王澍参考答案A解析图示作品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由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设计,是一座水上综合建筑。
悉尼歌剧院的贝壳形屋顶下方是剧院和厅室。
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后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是( ):(2.0分)A.高更B.塞尚C.毕加索D.达利参考答案B解析塞尚是后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画家。
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画家。
3.浮雕《垂死的母狮》是下列哪个地区的作品( )(2.0分)A.古代非洲B.古希腊C.古代两河流域D.古罗马参考答案C解析《人首翼牛神兽》《垂死的母狮》是古代两河流域亚述时期的著名雕塑代表作品。
4.毕加索的作品( )被誉为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
(2.0分)A.《梦》B.《亚威农少女》C.《哭泣的女人》D.《朵拉玛尔像》参考答案B解析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
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
5.《斜倚的人体》是英国雕塑家( )的代表作品。
(2.0分)A.亨利·摩尔B.康定斯基C.毕加索D.达利参考答案A解析《斜倚的人体》是亨利·摩尔的代表作。
康定斯基是俄国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即兴28号》等。
毕加索是法国画家、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有《牛头》等。
达利是西班牙画家,他的代表作有《记忆的永恒》等。
6.美国现代建筑家赖特提倡“有机建筑”的设计思想,下列选项中属于他所设计的著名建筑是( )(2.0分)A.悉尼歌剧院B.流水别墅C.爱因斯坦天文台D.芝加哥百货大厦参考答案B解析赖特的代表作为位于美国匹兹堡市的流水别墅。
7.“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
德国建筑
罗曼式(Romanik)
又称罗马建筑(英文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 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建筑 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罗马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 采 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 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 细部装饰。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 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 对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 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 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 为拉丁十字。出于向圣像、圣物膜拜的 需要,在东端增设若干小礼拜室,平面 形式渐趋复杂。
德国建筑
德国被称为
——欧洲的走廊
德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在德国,建 筑风格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南德巴伐利亚地 区处处 可见的是清新明快的巴罗克式建筑;而在 北德则多是 庄重严谨哥特式建筑。各地的建筑是 与该他区的文化 传统密不可分的。但单就古堡教 堂的建筑风格而言, 除地区差异外,还有一个重 要的因素,即建筑的时间 差别,因为在欧洲历史 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 有着明显的不同。
奥格斯堡市政厅
奥格斯堡市政厅(Augsburger Rathaus) 是德国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的行政中心, 阿尔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文艺复兴风格 的世俗建筑之一。它由该市当时的总建 筑师埃利亚斯· 霍尔设计,兴建于1615– 1624年。由于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受到 海牙公约保护。 奥格斯堡市政厅是世界上第一座超 过六层的建筑物。这座巨大而优雅的石 砌建筑物类似于意大利北部的文化和金 融之都佛罗伦萨,奥格斯堡很乐意将自 己与后者相比。建筑的前部有两个大型 装饰:一是代表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鹰 (Reichsadler);二是奥格斯堡的象征, 巨大的铜松果(Zirbelnuss)。 市政厅的视线曾经几乎完全被联交 所于1828年兴建的交易所大楼所阻挡, 直到后者在1944年2月25日夜间的英国轰 炸所摧毁。1960年代拆除交易所大楼的 废墟后,终于能够从广场上看见市政厅。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讲解,了解历史设计风格,渗透文化精神
一、哥特式时间:13世纪后半期.地点:以法国为中心并风靡欧洲大陆特点: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垂直向上的动势为特点代表作: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哥特式以尖拱取代了罗马的圆拱,室内有竖向排列的柱子,柱间有尖形向上的拱形洞口,广泛地运用族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窗子上部有火焰形线脚装饰。
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整个室内有一种宗教至高无上的神秘气氛。
哥特式家具着意追求哥特式建筑的神秘效果,最常见的手法是在家具上饰以尖拱和高尖塔的形象,并强调垂直向上的线条二、巴洛克时间:16-17世纪交替时期.地点:主要是意大利。
特点:具有过多的装饰和华美厚重的效果。
巴洛克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突破古典艺术的常规,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的跳动,爱用双柱,甚至以三棵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
墙面饰以精美的法国壁毯,并镶有大型镜面或大理石,线脚重叠的贵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
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它在家具上的主要特征是用扭曲形的腿来代替方木腿,猫脚家具被大量的运用种形式打破了历史上家具的稳定感,使人产生家具各部分都处于运动之中的错觉。
这种带有夸张效果的运动感,很符合贵族们的口味,因此很快成为一种潮流.巴洛克在运动中表现出一种热情和奔放,强调家具的整体性和流动性,追求大的和谐韵律效果,但是,它的浮华和非理性一直受到非议。
三、洛可可时间:18世纪.地点:以法国为中心。
特点:造型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中有意强调不对称.我们可以拿它和巴洛克比较一下。
洛可可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装饰的主题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洛可可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洛可可式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侵染的结果,所以,在法国,洛可可又称中国装饰。
哥特式建筑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不仅是从时间先后来说的,而且是从建筑艺术的根本风格来说的。这种根本风格的内容就是人的意识与人的尺度。不过,这种人的意识与人的尺度,在古罗马建筑中又有了新的含义,正是这种新的含义,推动了古罗马建筑艺术在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础上的大踏步地前进。如果说,古希腊人崇拜人是通过崇拜“神”来体现的话,那么,古罗马人对人的崇拜,则更倾向于对世俗的、现实的人的崇拜的直接表现,所表现的人的意识,也已从群体转向个体,“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上的享受”。正是在这样一种意识的左右下,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 古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经指出,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在这些特点中,显然仍有着古希腊建筑的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内容,但是“合宜以及经济”的杠杆,又显然将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神”意,转变为了世俗的人意。这一点,可以直接地从建筑类型、建筑外观的设计方面看出。 古希腊最杰出的建筑艺术都与神有关,而神庙的辉煌更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务的。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也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合宜”,是经济繁荣,和平安定,和追求现实刺激的“崇高”,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它那完美、和谐、崇高的造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意味相联系着,是沐浴着奴隶血泪的一种崇高,所以,使这种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能让人赞叹、使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的那种“神圣”感。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高与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至于另一些世俗的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它那和谐、完美而又雄伟的风格,也主要来自于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来自理想主义的神圣意识。 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如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外部立面,特别是高4层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腊柱式构图的复写,它的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但是,古希腊的这种柱式,在古罗马的这座杰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腊建筑中那样起结构作用了,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同时,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这种拱券结构因经济、实用,且审美效果也很好,故不仅应用于神庙、宫殿等特殊建筑,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如道路、桥梁、输水道、港口、剧场、住宅、仓库和下水道等。从而使许多雄伟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但同时,古罗马的建筑又在造型方面有意识地借鉴和继承了古希腊建筑造型的一般特点,特别是柱廊的使用,常常鲜明地表现出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承继关系。例如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带穹顶的巨大的混凝土圆桶,这种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而在它的大门入口处,又靠着一个典型的古希腊的柱廊,柱廊由八根科林斯柱式组成,它的上面则是一处三角形的山尖。整个建筑活脱脱地显示着古罗马建筑继承与创新的形象。
欧洲各国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 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 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 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 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 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 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 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 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它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 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 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 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THANKS
德国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除了具有重要的 建筑和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 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和德国中 世纪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 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科隆大教堂主门,抬头 仰望两座高耸的塔门直刺苍穹。 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 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象征 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大教堂面 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教堂外型 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l万座小尖 塔烘托。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 达l万多平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 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 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重。
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
建于十五世纪中叶的美第奇宫 是美第奇家族最早的豪宅,在之后 的一百年里它也一直是家族成员固 定的居所。美第奇宫以传统中古宫 殿为蓝图,以军事建筑用的大石块 砌成基本方形结构,外表看起来显 得尤其粗犷稳定,外墙的墙角装饰 有盾形的族徽。这座佛罗伦萨典型 的城市宫殿,是最能代表当时都会 空间风格的建筑作品。它兼具政治 色彩与艺术成就于一身,向人们展 示了文艺复兴百年来的艺术精品。 宫殿内各个厅堂的辉煌收藏品,凝 聚了这个新兴城市贵族家族的权势 和财力。
科隆大教堂
Gero十字架
这个巨大的木制十字架捐给了 大主教Gero(d.976)。它最初站 在古老的大教堂的中心在 年代 大主教坟墓。在新的大教堂,它被 挂在坛的圣斯蒂芬礼拜堂的1270 年左右才被搬到它的当前位置在 东墙上的小礼拜堂的十字架约 1350。Gero十字架和米兰的麦当 娜的圣母堂是两个主要 Gnadenbilder(表示说有神奇的 力量)的哥特式大教堂。文集和十 字架的光束都是原来的;辐射的太 阳背后的交叉和大理石坛上它装 饰,两者都是由佳能海因里希 Mering捐赠,1683年又增加了。 Gero的十字架是第一个不朽的雕 塑的这位钉十字架的基督仍然存 在。
哥 特 式 建 筑 特 点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 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 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 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 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 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 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 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 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 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 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门
层层往内推进,并 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 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 强烈的吸引力。
束柱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 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 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 了空间的高耸峻峭。
科隆大教堂欣赏
科隆大教堂(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 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 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 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 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 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 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 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 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 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 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 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 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 不断。
德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
德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德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独特风情的国家。
它的特色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建筑文化:德国以其精美的建筑而闻名。
从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到现代化的建筑,德国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
例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慕尼黑的新天鹅堡则展示了浪漫主义建筑的精髓。
此外,德国还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海德堡、罗滕堡和法兰克福,这些城市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2.音乐文化:德国是音乐的故乡,许多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都来自德国,如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
德国有着世界闻名的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如柏林爱乐乐团和莱比锡布商乐团。
此外,德国还举办着一些世界知名的音乐节,如巴伐利亚音乐节和莱茵河古典音乐节。
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摇滚乐,德国在音乐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传统和创造力。
3.文学和哲学:德国有着辉煌的文学和哲学传统。
著名的德国作家包括歌德、谢林、荷尔德林和哈耶克。
经典的德国文学作品,如《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熟知。
德国的哲学家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康德、黑格尔和尼采。
他们的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啤酒和美食文化:德国人非常爱喝啤酒,因此德国也成为世界啤酒之乡。
德国的啤酒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种类的啤酒可供选择。
慕尼黑的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节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此外,德国还有许多传统的美食,如香肠、猪脚和苹果派。
这些美食代表了德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口味。
5.节日庆典:德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庆典,如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期间,德国的城市和小镇会装饰成梦幻般的圣诞景象,人们会去参观圣诞市场和购买手工艺品和圣诞美食。
德国的复活节庆典也非常独特,人们会互相赠送彩蛋和参加传统的游戏活动。
此外,德国还举办一些独特的节日,如慕尼黑啤酒节和斯图加特啤酒节,这些节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之,德国以其建筑、音乐、文学、美食和节日庆典而闻名于世。
五大建筑风格
一、哥特式建筑(1)历史背景: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2)特点:1.门窗由半圆拱形改为尖拱,更具向上的方向感。
2.柱子采用束柱,就是一根柱子做得好像几根细柱捆成一束,垂线感觉强烈。
3.拱顶则用尖券X形交叉式或六分肋拱作为承重构件,使大厅显得高耸而奇特。
4.飞扶壁在外墙与柱间的运用起到了斜撑的作用。
同时,飞扶壁做得很空灵,也起到装饰作用。
5.窗饰花纹有宗教寓意,一种是玫瑰花形式,另一种是火焰纹;是宗教与美学的结合;窗上还装有彩色玻璃,使室内光线有奇幻、神秘感。
(3)代表作: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建于1143年的巴黎圣丹尼斯教堂。
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1.圣母大教堂位于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墙外,红场与莫斯科河之间.是1555-1561年为纪念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的.它由9座教堂组成,中央教堂高47米,上部是一座富有民族风格的帐篷顶,顶端装饰着一个小穹顶,四周的8座教堂也都冠有一座葱头状的穹顶,有螺旋型、菱形等形状,花纹凹凸不同,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以黄色和红色,仿佛一簇升腾跳跃的火焰.教堂内的平顶天花板上,饰有17-18世纪造型生动的壁画.教堂现为历史博物馆分馆.2.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
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
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
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
哥特式风格简析
Gothic style
Gothic style
•叶子是哥特式装饰中最受欢迎的一 种图案。采集天然植物,包括葡萄 树叶、枫树叶、香芹和十字花科植 物的树叶
Gothic style
THANK YOU
Gothic style
Gothic style
竖向排列的柱子
It
柱间尖形向上的细花格拱形洞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Gothic style
哥特式风格:
高 直 尖 哥特式风格常见装饰物:
彩绘玻璃 玫瑰花窗 卷曲藤蔓 火焰纹样
Gothic style
彩绘玻璃窗
Gothic style
彩绘玻璃窗
这种建筑高耸的尖 券窗上镶嵌的是绘 成各种图案的彩色 玻璃,看上去五彩 斑斓、鲜艳夺目。
而作为宗教建筑的哥 特式教堂,其图案的 主题都是与圣经故事 有关,这种彩色玻璃 如梦如幻的光影效果 总是让那些置身圣殿 之中的人们有一种如 临天国的迷离与飘飘 欲仙之感。
哥特式风格代表作
德国科隆大教堂
教堂四壁上方有总数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全部装上描绘有《圣经》 人物的各种颜色的玻璃,色彩十分绚丽。
Gothic style
哥特式风格代表作
意大利哥特式 米兰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20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21
德国科隆大教堂
被誉为“科隆的科隆灵魂” 的大教堂丌仅是德国最大 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 教堂,被称为完美的哥特 式大教堂。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Company slogan here
17
栏杆
塔尖
玫瑰窗
国王廊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18
巴黎圣母院内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19
亚眠大教堂
法国最大的教堂,教堂西立 面和南立面上市称为“亚眠 圣经”的雕饰群。这座教堂 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简介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4
哥特式建筑特点
OUR LONG LIST OF SERVICES
1. 造型挺拔的尖塔
2.轻盈通透的飞扶壁
3.彩色玱璃花格窗
4.会说话的石雕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5
1.线条轻快的尖拱券
尖肋拱顶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 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亍四个 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 和跨度丌再受限制,可以建 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 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法国亚眠大教堂的双层飞扶壁
Company name
Company slogan here
科隆大教堂
形式 品位
空间 体量
科隆大教堂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形 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 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 教堂内共有10个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 高43.35米, 中厅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 存的最高的中厅。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 位5700个,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用 极厚木板制成的席位。
目录:
选择原因 构造与技术 形式与品位 空间与体量 城市与建筑 神学与哲学
选择 原因
• 科隆是德国一座美丽的历史名城,这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地处欧洲东西南北交通要冲,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景优美, 是德国最早的金融中心、世界最早的香水产地 •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经过几个世纪的时间洗礼,科隆大教堂依然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构件都保持完整,并且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最壮丽的大教堂之一,它是科隆城的标志,它的正式名称为 “圣彼得和玛丽亚大教堂”。它之所以名扬四海,是因为它有几个之“最”。
城市 建筑
教堂附近交通繁忙,小汽车和公共汽 车川流不息。 科隆人建了个教堂平台,使这座建筑 物与嘈杂的交通相隔离。由此形成的 教堂广场已成为当地人和旅游者的聚 会中心。
教堂西面平台
教堂北侧的平台 教堂南侧的平台
城市 建筑
城市 建筑
神学 哲学
神学 哲学
歌特式教堂结构变 化,造成一种火焰 式的冲力,把人们 的意念带向“天 国”,成功地体现 了宗教观念,人们 的视觉和情绪随着 向上升华的尖塔, 有一种接近上帝和 天堂的感觉。
选择 原因
各种形式建筑概括
罗马式建筑:特点: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式教堂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
这样,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
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
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
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哥特式建筑: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
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
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哥特式风格:哥特风格的建筑的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刻有想像的怪物,其局部装饰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在这一时代的教会建筑中占有统治地位。
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玫瑰窗巴黎圣母院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特点: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
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
巴洛克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圣卡罗教堂正面一、炫耀财富。
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建筑
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建筑德国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德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物之一。
这座壮丽的大教堂位于莱茵河畔的科隆市中心,是该城市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其宏伟的尖塔、华丽的尖拱和细腻的雕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建筑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其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一、建筑特点1. 宏伟的尖塔:德国科隆大教堂以其两座高达157米的尖塔而闻名。
这些尖塔在当时被视为天才工程,因为建造者需要运用复杂的工程技术来确保塔楼的稳定性。
尖塔的高度和独特的形状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2. 华丽的尖拱:哥特式建筑的标志性特点之一是尖拱。
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尖拱采用了精致而复杂的设计,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典型风格。
这些尖拱不仅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还为教堂增添了一种优雅和神秘的氛围。
3. 细腻的雕刻: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外墙和内部装饰都有大量的雕刻作品。
这些雕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展现了中世纪艺术家们的出色技巧和想象力。
雕刻中的纹饰、人物和动物形象都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与文化背景。
二、历史背景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248 年,但在1880年代之前并未完全完成。
这座大教堂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了科隆市的兴衰和德国的历史变迁。
在二战期间,大教堂曾受到盟军的轰炸而严重受损,但幸运的是,主要结构得以保存下来,并在战后得到修复。
如今,德国科隆大教堂成为了该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游客。
三、对当代建筑的影响德国科隆大教堂作为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对当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尖塔、尖拱和雕刻等建筑元素成为了许多现代建筑师的灵感来源。
许多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亦采用了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存在不仅体现了建筑史上的壮丽与庄严,更为今后的建筑发展指明了方向。
结语德国科隆大教堂以其哥特式建筑风格、宏伟的尖塔和华丽的尖拱而闻名于世。
经典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圣丹尼教堂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
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
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
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
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
最著名的有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尖塔建筑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
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
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
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
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
中西方建筑史11 西方古建筑简史3[拜占庭+哥特+修改]
• 厅堂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内部由两排柱 子纵分为三部分。 • 中间的部分宽而且高,叫中厅(Nave)。两翼的 部分窄而且矮,叫侧廊(Aisle)。 • 在大厅的两头或者一头,有一个半圆形的龛 (Apse)。厅堂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主要是用作法 庭、市场或者会场,龛就是安置法官或者会议主 持人的座位的地方。 • 和万神庙以及浴场不同,厅堂里面没有造价昂贵 的穹窿或者精巧的十字拱,而是采用了简单的梁 柱结构――标准的科林斯式柱加木屋顶。应该说 厅堂在那时是不算高档次建筑的。
拜占庭时期
1
• 312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e)米兰敕令,承 认基督教的权利 • 330年,君士坦丁迁都至古希腊殖民地拜占庭 • 395年,罗马分裂,意大利以西为西罗马,以东 为东罗马, • 西罗马 东罗马 • 罗马城 君士坦丁堡 • 拉丁语系 希腊语系 • 农业 手工业 • 479年灭亡 (西哥特人) 1453年灭亡(土耳其人) • 基督教分裂 • 天主教 正教
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
62
• 亚眠大教 堂飞扶壁
63
64
65
66
• 法国, 波末教 堂,始 建于 1220年
67
68
69
哥特建筑的第六个特 点是其装饰 和马赛克给拜占庭建 筑打上烙印一样,哥 特式建筑也有其特有 的装饰艺术――外形 酷似尖拱的各种各样 的窗棂(Tracery)。 "Decorate"的原意就 是指窗棂上的花样。
4
厅堂(Basilica)
5
巴西利卡教堂的内景
6
现存的厅堂式教堂中, 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应 该是在巴勒斯坦的耶 稣降生处原址上,由 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君 士坦丁皇帝建造的圣 诞大教堂(Nativity Church,建于330 AD)。 内部很容易让人联想 起厅堂。
哥特式教堂
(三)内部特点
内部特点: 基本形制: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 1、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不 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 2、中厅高度很高,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退, 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 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 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 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 3、彩色玻璃窗。
--313AD,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确立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成 为罗马 帝国国教 . --496AD,法兰克国王率亲兵洗礼,成为西欧最早的正统基督教 徒,从此基督教便在西欧地区广泛传播。
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相信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 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 是一神论宗教, 意指认为只存在一个囊括一切的神.
米兰大教堂平面图
礼堂 走廊
入口 出口处
游客入口
小礼堂
内部特点
巴黎圣母院平面图
彩色玻璃窗
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祭坛是装饰重 点。两柱间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极富装饰效果。
"God is light" 上帝是光,这是哥特式教堂的精髓。
由于肋的增多,肋组成的网络就足以承担重量,拱柱之间 的墙承受的压力就小了,所以彩色玻璃马赛克组成的大窗 替代了墙。光线就这样第一次以瑰丽的形式进入了原来教 堂里阴暗的空间。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以“石头的交响乐”来形容这座可敬的历史性的建 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公元1386-1813年)
夏特尔主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公元1248~1880年)
基督教的发展
西欧社会由古典奴隶时代向中世纪封建时代的转变,也 是罗马文化向基督教文化演变的过程,基督教文化逐渐 成为西欧的文化核心
德国科隆大教堂建筑的宏伟壮丽
德国科隆大教堂建筑的宏伟壮丽德国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该教堂的宏伟壮丽,凝聚了数百年来的建筑智慧和艺术才华。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科隆大教堂的建筑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一、建筑特点科隆大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建筑风格,这是中世纪时期欧洲建筑的主流风格之一。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空间感的营造,以及尖拱和尖顶的运用。
科隆大教堂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经典特征,如高耸的塔楼、细长的尖顶、精美的尖拱和复杂的雕刻。
科隆大教堂的主体结构采用了十字架平面布局,包括中殿、交叉廊道和两侧的侧殿。
中殿极其宽敞高大,高耸的石柱支撑着华丽的石拱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教堂的内部装饰充满了细腻的雕刻和彩绘玻璃窗,展示了当时的宗教艺术和工艺水平。
科隆大教堂的两座南北塔楼是其最著名的特点之一。
这两座塔楼高达157米,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科隆市,享受壮观的景色。
塔楼上的钟声曾经是整个城市的钟声,给人们带来了宗教的庄严氛围。
二、历史背景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248年,但在过程中曾经经历了中断和改变。
最初的教堂建筑坍塌了,后来改为新式建筑,第一阶段工程在1473年完成。
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和其他问题,第一阶段的建筑风格与原计划有所不同。
在19世纪,在哥廷根大学教授Ernst Friedrich Zwirner的领导下,科隆大教堂的建筑工程得到了重新启动和改进。
他努力恢复了教堂原有的哥特式风格和比例,使其恢复了宏伟壮丽的面貌。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隆大教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945年,大教堂被盟军轰炸,塔楼和部分建筑被摧毁。
战后,科隆大教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历时多年才恢复到过去的辉煌。
三、文化意义科隆大教堂作为德国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地标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见证了科隆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历史变迁,成为人们研究中世纪建筑和宗教历史的重要资料。
西方建筑赏析
四、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哥特,原为参加覆灭古罗马帝国的一个日耳曼民族, 其称谓含有粗俗、野蛮的意思。它是文艺复兴时期 的欧洲人,因厌恶中世纪的黑暗而“赠”给中世纪建筑 的。习惯上人们将与中世纪的这种主要建筑风格一 致的建筑,均称为“哥特式建筑”。大多是教堂建筑。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宗教意识,特别是基督 教意识。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 高耸、尖峭。
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代表: 古罗马大斗兽场、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
古罗马斗兽场
万神庙
三、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 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 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 国。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 型,普遍使用 “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第三 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 应 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 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 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 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代表:君士 坦丁堡的圣 索菲亚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
巴黎圣母院内景
巴黎圣母院(背面)
从塞纳河上看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建筑(局部)
法国人在其建筑艺术中创造了由三层同心圆 组成的圆花窗和“火焰式”窗饰,这样,当 外界的光线从玻璃窗花中透入时,能使教堂 内闪烁绚丽夺目,飘忽不定的神秘光彩。而 其创立的教堂尖塔上之透雕棱饰,则更加丰 富了哥特式建筑宏伟华丽,优雅飘逸之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
德国 科隆大教堂
姚威扬 • 2008艺术设计 会展 • 2008020309206(02) 指导教师 • 张威
西方建筑史 • 框架
•古代埃及建筑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爱琴文化建筑 •古代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拜占庭建筑 •西欧建筑 •哥特式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所处时代 及环境
所处时代 及环境
●科隆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气势宏大。教堂内有礼拜堂10个。中央大礼堂穹顶 高达43.35米,中央双尖塔高161米,直插云霄。除了高达157米的惊人高度之外, 整座建筑东西长144米,南北宽86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建筑本身全部由磨岩的石块砌成,大教堂四壁上方共10000多平方米的窗户上, 全部绘有《圣经》人物。科隆大教堂宝物很多。尤为珍贵的是设计科隆教堂的 羊皮图纸至今仍完好保存,成为研究12世纪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宝贵资料
●英国 林肯主教堂、索尔兹伯雷主教堂
科隆大教堂所处的时代及环境
所处时代 及环境
●1248年,法国建筑家凯尔哈里特受邀设计建造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奠基于1248年 1248年 1248年 1248 1248 15日 8月15日卡罗琳王朝时期(卡罗林格朝代),当时的规模较小,其建筑形式采用早期基 督教时代的建筑方法,极为朴素。 ●由于历次战争阻隔,特别是“30年战争”和“百年战争”两次悠长的宗教战争,建筑 工程时断时续,1560年,工程中断。 1560年 1560 ● 1842年,德国著名建筑家卡尔·腓特烈·辛格勒向市民呼吁重开大教堂工程,普鲁 1842年 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响应这个呼吁并给予财政支持,1842年9月4日,在威廉四世的 1842年 1842 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 ●直到1880年10月15 日,这座当时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 1880年 1880 10月 工典礼。这座建筑成为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其工程的规模浩大,至今仍保存着 成千上万张设计图,而其建筑期长达632年,堪称世界之最。
•英国资产革命时期建筑 •法国资产革命时期建筑 •欧洲其他国家建筑 •美国殖民地建筑
最早期富有代表 性的建筑
欧洲古典时代 建筑
欧洲中世纪 建筑
资本主义萌 芽时期建筑
欧美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建筑
欧洲中 世纪时 期建筑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城市经济逐渐发展形成,教会对世俗世界 的控制力空前强大,教皇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地主,奴隶主,教会势 力控制着欧洲70%的土地和财富。 ●教堂往往是城市的中心,为了强调神的统治,加强教会的神秘感, 哥特式建筑在12C~15C间兴起。
外部特征 外部特征
●哥特式建筑立面 哥特式建筑立面,典型构图是山墙被两个钟塔和中厅垂直化为三部分,山墙上 哥特式建筑立面 的栏杆、门洞上的雕像带把三部分连为整体,三座多层线脚的“透视门”之上的 中央是巨大的“玫瑰窗”。外部的扶壁、塔、墙面等都是垂直向上的划分,全部 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向天空的升腾感。 ●教堂开三个尖券形的门 三个尖券形的门,中间的大一些,两边的小一些。墙很厚,故而门洞很 三个尖券形的门 深,周边做线脚,一层层的有外向内地凹进去,每一层线脚都充满了雕刻,有圣 像,也有故事,密密麻麻的天使在尖券顶上飞翔。 ●中央大门上方是一个直径十几米的大圆窗 大圆窗,由窗心开始,一层层地向外翻卷着 大圆窗 花瓣,被象形地称作“玫瑰花窗”。
●中厅 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中厅高度很高,两侧 中厅 束柱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 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
内部结构 内部结构 特征
装饰特征
●内部近似框 架结构,几乎 没有墙面可做 壁画或雕塑。 祭坛是装饰重 点。两柱间的 大窗作成彩色 玻璃窗,极富 装饰效果。 ●外部力求削 弱重量感,一 切局部和细节 都减少断面, 凹凸大,用山 花、龛、小尖 塔等装饰外墙。
目前状况
科隆大教堂建筑平面、立面、 科隆大教堂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
建筑平 面图
建筑立 面图
建筑剖 面图
选择科隆大教堂的原因
●选择这座建筑,首先是看到它的意义所在,经历了这么久的历史消磨,仍 然保存至今,并且保持着教堂中最高的记录,足以说明当时建筑水平的先进, 及机具代表性,将哥特式建筑发挥至极致。 ●选择这座建筑,也由于其外观的细致雕刻足够吸引任何看到它的人,美轮 美奂的外观,栩栩如生的雕塑,还有艳丽的玫瑰窗,无一不吸引着我。 ●选择这座建筑,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个人对德国的向往,希望能够多方面额 了解这个国家。
科隆大教堂目前的状况
●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根据文化遗产标准,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 1996年 1996 目录》。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德国科隆(Cologne)市如今,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 科隆大教堂 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可感 受到浓烈的宗教气氛。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 ·彼得·玛丽亚大 教堂”,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 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科隆大教堂的建筑特点
平面特征 平面特征
●哥特式教堂平面是十字形的,很容易让人 想起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有强烈的宗教意义。 “十”字有两画,一横一竖,横短竖长,这 种十字叫做“拉丁十字”。 ●长边是教堂的主厅,长方形,中部屋顶高, 两边屋顶低。高屋顶的部分叫“中舱”,矮 屋顶的部分叫“舷舱”,内部是贯通的,只 用柱子分隔着。“十”字的短边又叫“袖 厅”,因为短,很想衣服的袖子,也是中间 高,两边低,分成“中舱”和“舷舱”。
西方建筑史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
德国 科隆大教堂
THE END THANKS FOR LOOK
姚威扬 • 2008艺术设计 会展 • 2008020309206(02) 指导教师 • 张威
哥特式 建筑代 表建筑
●意大利 米兰主教堂、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佛罗伦萨主教堂西面及塔、威尼斯 总督府、黄金府邸
●德国 乌尔姆主教堂、科隆大教堂
●法国 圣德尼教堂、韩斯主教堂、亚眠主 教堂、巴黎圣母院、夏达塔、阿尔 罕布拉宫<狮子院、柘(zhè)榴院>
结构特征
●肋架券的使用 肋架券的使用,受力明确,形成框架式结构,并使拱顶与柱子连为整体。材料节省、拱顶减轻,侧推力大为减少。 肋架券的使用 ●尖券的使用 尖券的使用,可以调节起券的角度,使券脚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跨度的拱和券的最高点都可在同一高度上;尖券的 尖券的使用 侧推力较圆券小,中殿拱顶可比侧廊高许多,可开高侧窗;尖券比圆券更有向上的动势。 ●飞扶壁的使用,有利于抵御中殿拱顶的侧推力。 飞扶壁的使用, 飞扶壁的使用 (罗马风教堂中殿的侧推力由侧廊拱顶平衡,侧廊拱顶的侧推力由外墙平衡,而哥特教堂中殿肋架券的侧推力集中在墩 子头上,用飞券抵住墩子头,再以扶壁的重量和基础抵消――中殿可大大高于侧廊,大面积窗户)
科隆大教堂的外观状态
外观状态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 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经过几个世纪的时间洗礼,科隆大教堂依然屹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构件都保持完整,并且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 86.2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 的建筑群。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圣坛成十字架;科 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 科 隆大教堂 ●自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至1880年落成,它不断被加高加宽,而且建筑物全由磨 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 ●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l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教堂 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
哥特式 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 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其特点。 ●哥特式建筑在西欧的扩散法国为中心,第一个哥特式作品为巴黎圣德尼教堂。 ●哥特式建筑追求一种向上昂扬收束的神秘感,外形有高尖直三个特点。 ●内部结构中大量使用骨架券,尖拱和飞扶壁,装饰材料上大规模使用玫瑰窗棂和大量的 彩绘玻璃,基调奢华富丽,是哥特式建筑的另一个明显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隆也是盟军的重点轰炸对像。整个科隆除了大教堂外都被夷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平地。 ●关于大教堂为什么没有被炸毁,流传着几种说法: 一种是德国天主教会通过罗马教廷提出不轰炸的要求 二是一位盟军空军少校酷爱古迹,刻意绕开对科隆大教堂轰炸 三是一群德国流浪汉把自己吊在科隆大教堂外边,他们拼死保护文物古迹的精神震撼 了盟军飞行员。 ●无论如何,科隆大教堂免遭战火毁灭,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