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第4章材料的光学性能1.16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电子极化 ②电子能态转变
① 电子极化
电磁波的分量之一是迅速变化的电场分量; 在可见光范围内,电场分量与传播过程中遇到 的每一个原子都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电子极化, 即造成电子云与原子核的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 移; 所以,当光通过介质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 同时光速减小,后者导致折射。 正是因为介质的极化“拖住”了电磁波的步伐, 使其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导致折射产生。
• 红外线(IR)-分布在微波和可见光之间,且仅能够
在它聚集热的地方探测到。蛇和其他一些生物对红外线 很敏感;红外线不能透过玻璃,这一特性可以解释温室 效应:晴天时,经过温室玻璃的可见光被植物吸收,而 红外线被再次辐射,被玻璃捕获的红外线引起温室内部 的温度升高,整个宇宙充满了宇宙大爆炸时残留的冷却 物质发出的红外辐射。
2)材料的结构、晶型
均匀介质:光速不因入射方向而改变,故材料只有一个折射率。 如:非晶态和立方晶体结构。 非均匀介质:除了立方晶体外的其他晶型。光进入介质时产生 双折射现象。
4.材料折射率及其wk.baidu.com响因素
3)材料存在的内应力
有内应力的透明材料,垂直于主应力方向的n值大,平行 于主应力方向的n值小。
4)同质异构体
6.2非金属材料的透过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对可见光可能透明,也可能不透明。
透过率除光在界面被反射外,还与光进入材料中被吸收和 散射状况有关。
1)介质吸收光的一般规律: 原则上,非金属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有3种机理:
(ⅰ)电子极化:只有当光的频率与电子极化时间的倒数处在同 一个数量级时,由此引起的吸收才变得比较重要; (ⅱ)电子受激吸收光子而越过禁带; (ⅲ)电子受激进入位于禁带中的杂质或缺陷能级上而吸收光;
光学材料的应用,一般希望材料的透射系数(透过 率)高,除界面反射损失外,材料对入射光的吸收 及其散射,是影响材料光透过率的二个方面。
6.1金属的光透过性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唐)
金属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其原因是在金属的电子 能带结构中,费密能级以上存在许多空能级。
高温时的晶型折射率较低,低温时的晶型折射率较高。比 如,常温下,石英晶体 n=1.55;高温时,方石英n=1.49。
5)色散
——大多数情况下折射率总是随着波长的 增加而减小,这种性质称为色散。
色散
对于光学玻璃,主要采用色散系数 (Abbe′阿贝数)表示:
nd 1 d nF nC
式中, nd 、 nF和nC分别为以氦的d谱线(589.3nm)、氢的F谱线 (486.1nm)和C谱线(656.3nm)为光源测得的折射率。描述光学玻璃 的色散还用平均色散(nF-nC )。
n 1 2 R( ) n 1
若介质1是空气,则
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差越大,则反射损 失越大,光的透过率越低。
6.材料的透射及其影响因素
在光束通过物质时,它的传播情况将要发生变化。首先光 束越深入物质,它的光强将越减弱,这是由于一部分光的能量 被物质所吸收,而另一部分光向各个方向散射所造成的,这就 是光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其次,光在物质中的速度将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并将随 频率而改变,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这 三种现象,都有是由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实质上是 由光与原子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
注意:每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对特定波长以下的 电磁波不透明,其具体波长取决于禁带宽度Eg。
作业:已知金刚石的Eg=5.6ev, 1J=6.242×1018 ev,
h=6.6×10-34J· s, c=3×108m· s-1,问:金刚石对 λ =0.11μm的电磁波是否透明?(假定材料处处均匀, 反射及散射可忽略)。
γ 射线和宇宙射线:
• 波长最短,波长尺寸约为原子核大小量级;
• γ 射线产生于核反应及其他特殊的激发过程; • 宇宙射线来自地球之外的空间。
2.光通过固体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透过 介质,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在两种介质的界 面上被反射,一部分被散射。
设: υ0为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光辐射能流率,透过、吸收、反射 和散射的光辐射能流率分别为: φτ、 υA、 υ R、υσ,则:
②电子能态转变
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包含电子从一种能态转变到另一种能态的 过程; 材料的原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之后可将较低能级上的电子激发 到较高能级上去,电子发生的能级变化∆E与电磁波频率有关: ∆E=hν 受激电子不可能无限长时间地保持在激发状态,经过一个短时 期后,它又会衰变回基态,同时发射出电磁波,即自发辐射。
为了理解光子与固体作用的四种现象,应首先了解折射率、色散!
4.材料折射率及其影响因素
入射角、折射角与材料的折射 率、有下述关系:
入射束 1
材料的折射率反映了光在该 材料中传播速度的快慢。
光密介质:在折射率大的 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慢; 光疏介质:在折射率小的 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快。
2
折射束
4.材料折射率及其影响因素
470~455 455~400
3.9 1014 ~ 4.8 1014 4.8 1014 ~ 5.0 1014 14 14 5.0 10 ~ 5.4 10 14 14 5.4 10 ~ 6.1 10 6.1 1014 ~ 6.4 1014 6.4 1014 ~ 6.6 1014 6.6 1014 ~ 7.5 1014
6.1金属的光透过性质
当金属受到光线照射时,电子容易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到 费密能级以上的空能级上。由于金属的费密能级以上有许多空能级, 因而各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即具有各种不同能量的光子都能被吸 收。事实上,金属对所有低频电磁波都是不透明的。
大部分被金属吸收的光又会从表面上以同样波长的光波发射出来, 表面为反射光(R接近1,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损失掉了)。
光学塑料被普遍用在隐形眼镜上。
§4.2 光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关于光的疑惑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关于光的认识
光的本性:(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的粒子性) 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的联系:
E mc h
2
p mc
h
m
E c2
波动性:表现在传播过程中 (干涉、衍射)
粒子性:表现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光学玻璃或多或少都存在色散现象。因此,使用这种材 料制成的单片透镜,成像不够清晰,在自然光的透过下, 在像的周围环绕了一圈色带。克服的方法是:用不同牌号 的光学玻璃,分别磨成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的复合镜头, 就可以消除色差——消色差镜头。
5.材料的反射系数和影响因素
反射系数
n21 1 2 R( ) n21 1
光的本性:
“光波是电磁波”
真空中
c
1
0 0
2.99792458 108 ms 1
介质中
v 1
1
0 r 0 r
c
r r
c为真空中光的速度, εr为介质的相对 介电常数,μ r为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可见光是电磁辐射波谱的波长在400nm到
750nm范围的一个波段。与电磁辐射波一
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紫 光,波长最长的是红光。
min 0.4 m, max 0.7 m,
E
g max
hC
min
hC
3.1eV 1.8eV
Eg
min
max
Eg<1.8eV的半导体材料,是不透明的。 因为所有可见光都可以通过激发价带电子向导带转移而被 吸收。 Eg=1.8eV3.1eV的非金属材料,是带色透明的。 因为只有部分可见光通过激发价带电子向导带转移而被材料 吸收。 Eg>3.1eV的非金属材料,是无色透明的(若材料纯度很高,不 考虑反射和散射)。 因为可见光不能越过禁带,材料不能吸收可见光。
样,可见光在传播时,存在呈周期变化
的电场和磁场分量,且电场、磁场和传 播方向三者之间相互垂直。
可见光七彩颜色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光色 波长(nm) 红 橙 黄 绿 750~622 622~597 597~577 577~492 频率(Hz) 中心波长 (nm) 660 610 570 540
青
兰 紫
492~470
(a)电子受激越过禁带,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 (b) 电子返回价带时与空穴结合发射出一个光子。
所以,只有当入射光子的能量hc/λ大于禁带宽 度Eg时,才能以这种机制产生吸收。同时,材料中的 电子从较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光的吸收是材料中的微观粒子与光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表现出的能量交换过程。
讨论:
能 量
0 0 0 0 0 0 0
E
空能态
能 量
0 0 0 0 0 0
E
费密能
费密能 反射的光子
吸收的光子
a)
被电子占 据的能态
b)
图4.5 金属吸收光子后电子能态的变化
6.1金属的光透过性质
金属的反射,是由吸收再反射综合造成的。 结论:金属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只有对高频电 磁波X射线和γ射线是透明的。金属和可见光间的 作用主要是反射,从而产生金属的光泽。 应用:大多数金属的反射系数在0.9~0.95之间,利 用金属对光的高反射系数,可在其他材料底上镀上金 属薄层做反光镜用。
介质对光的吸收,不仅与介质的电子能带结构 有关外,还与光程有关,即介质厚度和光的 波长有关。 设入射光的强度为I0,经过厚度 为x的介质后,光的强度为: 朗伯特定律 式中:α为物质对光的吸收系数,其单位为cm-1,α取 决于材料的性质和光的波长。α越大,材料越厚,光就 被吸收得越多,而透过后的光强度就越小。
480
460 430
人眼最为敏感的光是黄绿光,即555nm附近。
电磁波谱
• 无线电波-波长比可见光长得多,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可以引起电子的振荡。由于波长很长,一个金属网笼, 甚至桥梁上的钢架就可以将其阻止。
• 微波-波长范围分布从毫米到几十厘米,他们在食物
里很容易被水分子吸收,可是食物迅速被加热。
1)构成材料元素的离子半径
由n
r r
,对于非铁磁性材料,比如陶瓷,其 r 1 ,故 n
r
原理:电磁辐射作用到介质上时,其原子受到电场作用,使 原子的正、负电荷重心发生相对位移,即产生了极化,而这 种相互作用同时也使光子速度减弱。又知,介电常数与介质 的极化有关,从公式可知,材料的折射率随介质的介电常数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大离子可以构成高折射率的材料。
第4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
光在高科技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电集成——光电子集成——光学集成。
要想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功能的集成与光学器件 的开发等工作,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内容
引言 光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材料的发光 无机材料的红外光学性能 红外光谱简介
§4.1 引言
光学材料的发展进程:
0 A R
A 透射系数:T ; 吸收系数: ; 0 0 R 反射系数: R ; 散射系数: 0 0
T R 1
3.光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
从微观上分析,光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实 际上是光子与固体材料中的原子、离子或电子 相互作用的结果。 光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本质有两种方式:
光学玻璃的生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光学透镜:望远 镜、显微镜、照相机、眼镜、摄影机等。) 高纯、高透明的光通信纤维玻璃。(对工作频率仅为普通 玻璃的万分之一,实现了远距离光通信。) 激光领域:钕玻璃应用最广泛的大功率激光发射介质 (Nd: 稀土金属)。 陶瓷、橡胶、塑料对可见光不透明;陶瓷、橡胶、锗和硅 对红外线透明(折射率大,做红外透镜);许多陶瓷和塑 料制品在可见光下不透明,但对微波透明(微波炉中的食 品容器);金和铝对红外线反射能力最强(用作红外辐射 腔内的镀层)
• 紫外线(UV):频率高于可见光的,不能引起视觉, 对生命有危害,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几乎被大气中的 臭氧完全吸收,臭氧保护着地球的生命,少量透过 大气的紫外线会晒黑皮肤或使进行日光浴的人体产 生晒斑。 • X射线: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们很易穿 过大多数物质。致密的物质、固体材料比稀疏物质 容易吸收更多的X射线,这就是为什么在X射线照片 上显现的是骨骼而不是骨骼周围的组织。其波长可 与原子尺寸相比拟。
① 电子极化
电磁波的分量之一是迅速变化的电场分量; 在可见光范围内,电场分量与传播过程中遇到 的每一个原子都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电子极化, 即造成电子云与原子核的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 移; 所以,当光通过介质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 同时光速减小,后者导致折射。 正是因为介质的极化“拖住”了电磁波的步伐, 使其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导致折射产生。
• 红外线(IR)-分布在微波和可见光之间,且仅能够
在它聚集热的地方探测到。蛇和其他一些生物对红外线 很敏感;红外线不能透过玻璃,这一特性可以解释温室 效应:晴天时,经过温室玻璃的可见光被植物吸收,而 红外线被再次辐射,被玻璃捕获的红外线引起温室内部 的温度升高,整个宇宙充满了宇宙大爆炸时残留的冷却 物质发出的红外辐射。
2)材料的结构、晶型
均匀介质:光速不因入射方向而改变,故材料只有一个折射率。 如:非晶态和立方晶体结构。 非均匀介质:除了立方晶体外的其他晶型。光进入介质时产生 双折射现象。
4.材料折射率及其wk.baidu.com响因素
3)材料存在的内应力
有内应力的透明材料,垂直于主应力方向的n值大,平行 于主应力方向的n值小。
4)同质异构体
6.2非金属材料的透过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对可见光可能透明,也可能不透明。
透过率除光在界面被反射外,还与光进入材料中被吸收和 散射状况有关。
1)介质吸收光的一般规律: 原则上,非金属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有3种机理:
(ⅰ)电子极化:只有当光的频率与电子极化时间的倒数处在同 一个数量级时,由此引起的吸收才变得比较重要; (ⅱ)电子受激吸收光子而越过禁带; (ⅲ)电子受激进入位于禁带中的杂质或缺陷能级上而吸收光;
光学材料的应用,一般希望材料的透射系数(透过 率)高,除界面反射损失外,材料对入射光的吸收 及其散射,是影响材料光透过率的二个方面。
6.1金属的光透过性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唐)
金属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其原因是在金属的电子 能带结构中,费密能级以上存在许多空能级。
高温时的晶型折射率较低,低温时的晶型折射率较高。比 如,常温下,石英晶体 n=1.55;高温时,方石英n=1.49。
5)色散
——大多数情况下折射率总是随着波长的 增加而减小,这种性质称为色散。
色散
对于光学玻璃,主要采用色散系数 (Abbe′阿贝数)表示:
nd 1 d nF nC
式中, nd 、 nF和nC分别为以氦的d谱线(589.3nm)、氢的F谱线 (486.1nm)和C谱线(656.3nm)为光源测得的折射率。描述光学玻璃 的色散还用平均色散(nF-nC )。
n 1 2 R( ) n 1
若介质1是空气,则
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差越大,则反射损 失越大,光的透过率越低。
6.材料的透射及其影响因素
在光束通过物质时,它的传播情况将要发生变化。首先光 束越深入物质,它的光强将越减弱,这是由于一部分光的能量 被物质所吸收,而另一部分光向各个方向散射所造成的,这就 是光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其次,光在物质中的速度将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并将随 频率而改变,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这 三种现象,都有是由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实质上是 由光与原子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
注意:每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对特定波长以下的 电磁波不透明,其具体波长取决于禁带宽度Eg。
作业:已知金刚石的Eg=5.6ev, 1J=6.242×1018 ev,
h=6.6×10-34J· s, c=3×108m· s-1,问:金刚石对 λ =0.11μm的电磁波是否透明?(假定材料处处均匀, 反射及散射可忽略)。
γ 射线和宇宙射线:
• 波长最短,波长尺寸约为原子核大小量级;
• γ 射线产生于核反应及其他特殊的激发过程; • 宇宙射线来自地球之外的空间。
2.光通过固体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透过 介质,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在两种介质的界 面上被反射,一部分被散射。
设: υ0为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光辐射能流率,透过、吸收、反射 和散射的光辐射能流率分别为: φτ、 υA、 υ R、υσ,则:
②电子能态转变
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包含电子从一种能态转变到另一种能态的 过程; 材料的原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之后可将较低能级上的电子激发 到较高能级上去,电子发生的能级变化∆E与电磁波频率有关: ∆E=hν 受激电子不可能无限长时间地保持在激发状态,经过一个短时 期后,它又会衰变回基态,同时发射出电磁波,即自发辐射。
为了理解光子与固体作用的四种现象,应首先了解折射率、色散!
4.材料折射率及其影响因素
入射角、折射角与材料的折射 率、有下述关系:
入射束 1
材料的折射率反映了光在该 材料中传播速度的快慢。
光密介质:在折射率大的 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慢; 光疏介质:在折射率小的 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快。
2
折射束
4.材料折射率及其影响因素
470~455 455~400
3.9 1014 ~ 4.8 1014 4.8 1014 ~ 5.0 1014 14 14 5.0 10 ~ 5.4 10 14 14 5.4 10 ~ 6.1 10 6.1 1014 ~ 6.4 1014 6.4 1014 ~ 6.6 1014 6.6 1014 ~ 7.5 1014
6.1金属的光透过性质
当金属受到光线照射时,电子容易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到 费密能级以上的空能级上。由于金属的费密能级以上有许多空能级, 因而各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即具有各种不同能量的光子都能被吸 收。事实上,金属对所有低频电磁波都是不透明的。
大部分被金属吸收的光又会从表面上以同样波长的光波发射出来, 表面为反射光(R接近1,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损失掉了)。
光学塑料被普遍用在隐形眼镜上。
§4.2 光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关于光的疑惑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关于光的认识
光的本性:(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的粒子性) 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的联系:
E mc h
2
p mc
h
m
E c2
波动性:表现在传播过程中 (干涉、衍射)
粒子性:表现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光学玻璃或多或少都存在色散现象。因此,使用这种材 料制成的单片透镜,成像不够清晰,在自然光的透过下, 在像的周围环绕了一圈色带。克服的方法是:用不同牌号 的光学玻璃,分别磨成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的复合镜头, 就可以消除色差——消色差镜头。
5.材料的反射系数和影响因素
反射系数
n21 1 2 R( ) n21 1
光的本性:
“光波是电磁波”
真空中
c
1
0 0
2.99792458 108 ms 1
介质中
v 1
1
0 r 0 r
c
r r
c为真空中光的速度, εr为介质的相对 介电常数,μ r为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可见光是电磁辐射波谱的波长在400nm到
750nm范围的一个波段。与电磁辐射波一
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紫 光,波长最长的是红光。
min 0.4 m, max 0.7 m,
E
g max
hC
min
hC
3.1eV 1.8eV
Eg
min
max
Eg<1.8eV的半导体材料,是不透明的。 因为所有可见光都可以通过激发价带电子向导带转移而被 吸收。 Eg=1.8eV3.1eV的非金属材料,是带色透明的。 因为只有部分可见光通过激发价带电子向导带转移而被材料 吸收。 Eg>3.1eV的非金属材料,是无色透明的(若材料纯度很高,不 考虑反射和散射)。 因为可见光不能越过禁带,材料不能吸收可见光。
样,可见光在传播时,存在呈周期变化
的电场和磁场分量,且电场、磁场和传 播方向三者之间相互垂直。
可见光七彩颜色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光色 波长(nm) 红 橙 黄 绿 750~622 622~597 597~577 577~492 频率(Hz) 中心波长 (nm) 660 610 570 540
青
兰 紫
492~470
(a)电子受激越过禁带,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 (b) 电子返回价带时与空穴结合发射出一个光子。
所以,只有当入射光子的能量hc/λ大于禁带宽 度Eg时,才能以这种机制产生吸收。同时,材料中的 电子从较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光的吸收是材料中的微观粒子与光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表现出的能量交换过程。
讨论:
能 量
0 0 0 0 0 0 0
E
空能态
能 量
0 0 0 0 0 0
E
费密能
费密能 反射的光子
吸收的光子
a)
被电子占 据的能态
b)
图4.5 金属吸收光子后电子能态的变化
6.1金属的光透过性质
金属的反射,是由吸收再反射综合造成的。 结论:金属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只有对高频电 磁波X射线和γ射线是透明的。金属和可见光间的 作用主要是反射,从而产生金属的光泽。 应用:大多数金属的反射系数在0.9~0.95之间,利 用金属对光的高反射系数,可在其他材料底上镀上金 属薄层做反光镜用。
介质对光的吸收,不仅与介质的电子能带结构 有关外,还与光程有关,即介质厚度和光的 波长有关。 设入射光的强度为I0,经过厚度 为x的介质后,光的强度为: 朗伯特定律 式中:α为物质对光的吸收系数,其单位为cm-1,α取 决于材料的性质和光的波长。α越大,材料越厚,光就 被吸收得越多,而透过后的光强度就越小。
480
460 430
人眼最为敏感的光是黄绿光,即555nm附近。
电磁波谱
• 无线电波-波长比可见光长得多,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可以引起电子的振荡。由于波长很长,一个金属网笼, 甚至桥梁上的钢架就可以将其阻止。
• 微波-波长范围分布从毫米到几十厘米,他们在食物
里很容易被水分子吸收,可是食物迅速被加热。
1)构成材料元素的离子半径
由n
r r
,对于非铁磁性材料,比如陶瓷,其 r 1 ,故 n
r
原理:电磁辐射作用到介质上时,其原子受到电场作用,使 原子的正、负电荷重心发生相对位移,即产生了极化,而这 种相互作用同时也使光子速度减弱。又知,介电常数与介质 的极化有关,从公式可知,材料的折射率随介质的介电常数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大离子可以构成高折射率的材料。
第4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
光在高科技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电集成——光电子集成——光学集成。
要想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功能的集成与光学器件 的开发等工作,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内容
引言 光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材料的发光 无机材料的红外光学性能 红外光谱简介
§4.1 引言
光学材料的发展进程:
0 A R
A 透射系数:T ; 吸收系数: ; 0 0 R 反射系数: R ; 散射系数: 0 0
T R 1
3.光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
从微观上分析,光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实 际上是光子与固体材料中的原子、离子或电子 相互作用的结果。 光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本质有两种方式:
光学玻璃的生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光学透镜:望远 镜、显微镜、照相机、眼镜、摄影机等。) 高纯、高透明的光通信纤维玻璃。(对工作频率仅为普通 玻璃的万分之一,实现了远距离光通信。) 激光领域:钕玻璃应用最广泛的大功率激光发射介质 (Nd: 稀土金属)。 陶瓷、橡胶、塑料对可见光不透明;陶瓷、橡胶、锗和硅 对红外线透明(折射率大,做红外透镜);许多陶瓷和塑 料制品在可见光下不透明,但对微波透明(微波炉中的食 品容器);金和铝对红外线反射能力最强(用作红外辐射 腔内的镀层)
• 紫外线(UV):频率高于可见光的,不能引起视觉, 对生命有危害,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几乎被大气中的 臭氧完全吸收,臭氧保护着地球的生命,少量透过 大气的紫外线会晒黑皮肤或使进行日光浴的人体产 生晒斑。 • X射线: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们很易穿 过大多数物质。致密的物质、固体材料比稀疏物质 容易吸收更多的X射线,这就是为什么在X射线照片 上显现的是骨骼而不是骨骼周围的组织。其波长可 与原子尺寸相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