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导语: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以读写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一、引入在教学开始时,引入一段有趣的故事或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是一篇文学作品、一则新闻报道,或者是一篇科普文章。

老师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完文章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文章的主旨、关键信息、作者观点等。

通过阅读理解的环节,可以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讨论与交流在阅读理解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些开放性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写作指导在讨论与交流环节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指导。

可以是写作结构的示范,也可以是写作技巧的指导。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从阅读内容中提取素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型等。

写作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五、写作实践在写作指导后,学生可以进行写作实践。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根据老师给出的写作题目,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的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总结、对观点的评论,或者是对自己观点的阐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写作实践。

六、互评与反思在写作实践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与反思。

学生可以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标准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七、展示与分享在互评与反思后,学生可以选择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全班分享。

通过展示与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示能力。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关联《父爱之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旨在通过一系列文章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子女之间的深情。

《父爱之舟》以梦的形式,通过回忆一些生活琐事,展现了父亲深沉而伟大的爱。

这篇课文在单元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对亲情的认知,为学生理解和表达情感提供了优秀范例。

(二)文本内容剖析选材独特课文围绕小舟,选取了多个生活场景,如卖茧子买枇杷、住客栈心疼钱、逛庙会买热豆腐脑、背“我”上学、凑钱为“我”缴学费、摇船送“我”报考师范和入学等。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饱含着深深的父爱。

作者以小舟为线索,将这些场景串联起来,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清晰。

情感真挚细腻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细腻入微,如“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这一细节描写,体现出父亲的节俭以及对“我”的爱。

还有“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感激和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二、整体设计思路(一)以情感为纽带紧扣“父爱”这一情感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体会文中深沉的父爱,同时唤起学生自身对父爱的感受,形成情感共鸣。

(二)问题驱动与自主探究结合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读写联动借助文本的范例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通过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并通过课堂练笔等活动进行实践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漫画”老师》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漫画”老师》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漫画”老师》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漫画”老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习作。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整体观照说教材在3—6年级的的教材中,写人物类作文有8次,第二学段写人文章主要是介绍人物外显特点,关注介绍得清不清楚,第三学段的写人文章趋向于人物评价,通过具体事例,运用多种描写方式,把人物特点写具体,写出个性。

本次习作之前,教材已经安排了四次写人的习作训练,由中年段简单的人物素描上升到鲜活的人物个性描写。

本单元阅读策略是提高阅读速度,习作《“漫画”老师》看似和整个单元关系不大,其实仔细斟酌,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单元导语“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是本单元两个语文要素之一,鲜明地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习作目标。

课文《将相和》就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事例表现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致描写给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范例。

课后习题“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也巧妙地渗透了“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本次习作话题是“漫画”老师,具体要求是:用文字给可爱的老师“画像”,特别强调选择一两件事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完成习作后要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和交流。

二、联系实际说学情在之前的习作训练里,学生已经练习了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了解到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的特点描写人物。

但是从选材来看,大部分同学只能用简单的事例写人物的特点,缺乏选择突出特点的事例的意识;从表达来看,多数同学能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只有少数同学能运用夸张的手法。

三、精准定位说目标教学目标:1.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

2.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人教(PEP)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B Read and write 教案

人教(PEP)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B Read and write 教案

教材内容:Unit3 Part B Read and write教材:人教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P29单元主题:What would you like?课型:读写课授课教师:一、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本节课以“Robin今天烹饪美食”为授课主线,教师利用这有趣的主线,把“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Homework”这几个授课环节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

本课中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力求提供给学生以真实的情境,从而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有真实的语言意义。

这当中有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有利于语言的真实交际运用。

教学活动的开展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整个学习以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为动力,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通过感知、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上,采取教师自编歌曲、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场景,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通过师生对话、课文跟读、Team work、个性化写作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深入思考、积极发言,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1) 能够按照正确的意群和语音、语调朗读吴一凡和爷爷留给Robin的便条。

(2) 能够理解便条内容并完成关于吴一凡和爷爷各自喜好的表格及选图活动。

(3) 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的核心单词、句型描写家人喜欢吃的食物。

2. 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头脑风暴、小组合作等方式激活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scanning、skimming、skipping等阅读策略。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Robin的温馨提醒,使学生更加明确“Eat up your food on the plate(吃光你盘中的饭菜)”的重要性,通过提倡“光盘行动”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绿色生活。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PEP五年级上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大单元视角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研究

大单元视角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研究

大单元视角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研究大单元视角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研究一、引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一直被认为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环节。

阅读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而写作则是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许多教师开始探索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大单元视角出发,对“读写结合”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二、大单元视角下的阅读教学设计大单元视角指的是将相关的文本按主题或话题进行组织和安排,形成一个整体教学单元。

在阅读教学中,大单元视角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和综合分析能力。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1.选择适合的文本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文本。

文本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段对话、一则新闻等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文本,并确保文本内容丰富、有足够的信息和观点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设立阅读任务在进行阅读前,教师要设立明确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信息、理解文本、思考问题。

阅读任务可以是提出问题、寻找关键信息、总结观点等等。

通过明确的任务,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培养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3.开展合作学习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阅读任务进行合作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彼此讨论,互相纠正和补充信息,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4.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在阅读中的困惑和难点,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个别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阅读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五上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爱国故事演讲会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

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搜集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目的,结合资料是为体会感情服务的。

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少年中国说》(节选)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

《小岛》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我国边防守岛部队的生活,感受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或时代背景,查阅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甚至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应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地查找资料,将资料用在学习需要的地方。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资料使用的时机,应起到点拨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代替课文。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列提纲的方式,先进行整体构思再习作。

和中年级相比,高年级习作内容更加丰富,而学生把握篇章的能力还比较弱,列提纲有助于学生梳理习作内容,理清习作思路,表达更加有条理。

教学时需要学生在习作前先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构思规划,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习作的层次性、逻辑性。

在习作完成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一次梳理思路、组织材料、明确主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生将知道:1.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是说明性文章的主要功能。

2.说明性文章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说明性文章。

学生将理解:1.阅读说明性文章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2.恰当的说明方法有助于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明白。

学生将能够:1.读懂课本中的说明性文章,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2.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文章,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三、单元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单元学习目标的梳理,可以得出学生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说明目的和效果服务的。

大概念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一种事物介绍明白?网络时代,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对“直播带货”一点也不陌生,如果让他们也体验一次“直播带货”,当一次“小主播”,一定是跃跃欲试,那就创设“直播带货”的学习情境。

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设计为:安排一场直播活动,评出“最佳主播”。

参与直播活动的要求:1.能选择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介绍对象。

2.收集相关资料,能从不同角度介绍清楚这个事物。

3.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这个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吸引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

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就需要将核心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子任务:任务一:确定介绍物品任务说明:根据学生的兴趣,以他们的生活为背景发布单元核心任务。

活动1:回忆之前学过的说明文及其特点,明白要将事物介绍清楚,需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活动2:初步确定说明对象,搜集资料。

学生根据教材习作页面的表格内容提示,选择一种事物作为自己的介绍对象,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为直播做准备。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方法任务说明:学习课文,关注说明方法,学习如何说明白。

以《太阳》一课为例,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联阅读《鲸》,印证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初试身手”,练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片段。

将《太阳》和《松鼠》进行对比阅读,学习说明文不同的表达方式。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语文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组编写者:孙国芝目录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1)1、窃读记 (2)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3、走遍天下书为侣 (3)4、我的“长生果” (4)第二单元训练重点 (4)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5)6、梅花魂 (6)7、桂花雨 (7)8、小桥流水人家 (8)第三单元训练重点 (9)9、鲸 (10)10、松鼠 (10)11、新型玻璃 (11)12、假如没有灰尘 (11)第四单元训练重点 (11)13、钓鱼的启示 (12)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3)15、落花生 (14)16、珍珠鸟 (14)第五单元训练重点 (15)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15)有趣的汉字 (15)我爱你,汉字 (15)第六单元训练重点 (15)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6)18、慈母情深 (16)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7)20、学会看病 (18)第七单元训练重点 (18)21、圆明园的毁灭 (19)22、狼牙山五壮士 (19)23、难忘的一课 (20)24、最后一分钟 (20)第八单元训练重点 (20)25、七律. 长征 (21)26、开国大典 (21)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2)28、毛主席在花山 (22)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教学时,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课文学习,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12 古诗三首 示儿 教学设计 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12 古诗三首  示儿  教学设计 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统编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统编教材编排中,中年级已经学了查找、整理资料的方法,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示儿》是本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这一课要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的字词基础较为夯实,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习了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并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借助于注释基本读懂诗句。

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祭”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理解诗意,借助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紧扣诗眼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诗人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4.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进一步体会诗境,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紧扣诗眼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诗人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将古诗改写与小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进一步体会诗境,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走近诗人1.公元12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位老人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弥留之际,他留给儿子一首诗作为遗嘱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应该知道了诗题《示儿》的意思,就是——3.那么这位奄奄一息的老人是谁呢?关于陆游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们了解多少?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介交流。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次漂亮的我为亲带来了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完成读读背背,让学生了解对联系内容,并背诵下来;2、阅读《大理三塔》,完成课后题。

〖教学重点难点〗阅读《大理三塔》,知道这篇材料是按空间顺序写的,而《海上日出》和《夕照》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一、读读背背1.请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正确读出对联。

2.提问:你们觉得上下句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对,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联。

)介绍对联的由来,告诉对联要求对仗整齐,词性一致,这些只做简单了解。

3.能说说这几组对联的内容吗?可以小组讨论,(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对联)4.齐声朗读。

5.自由朗读,边读边记。

6.小组朗读或分组竞赛朗读。

7.试背对联,看谁背得最快最准确。

二、阅读《大理三塔》,完成课后题请学生读课后两题问题,提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大理三塔。

2、看看书中是怎么描写三塔位置关系的,结合看图。

3、结合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理三塔的样子。

4、你认为这篇阅读材料在描写顺序上与前面所学的《海上日出》和《夕照》一样吗?(步一样,这篇按空间顺序描写。

《海上日出》和《夕照》按时间顺序描写的。

)5、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白杨》一课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白杨》一课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白杨》一课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矿区一小申叶读写结合课是在是在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写作的提高,如果从文本句式或写作技巧的角度去仿写文章片段,更倾向于定向教学体系的语言课,如果从情感的角度去以读促写,则更倾向于体系中的思维课,要看教师教学设计的侧重点。

《白杨》一课中,父亲所说的那段话十分精彩,运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写作的角度也是从人对事物的外在认识写起,然后到精神赞美,句式考究优美。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产生对白杨的敬佩之情,也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身边类似事物,看似普通,实则不平凡。

这时让学生进行片段仿写的训练,技巧与情感的因素兼而有之,既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本文的这段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关键是看教师的操作。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具体而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结合自身情感感受爸爸对白杨的敬佩之情,及自我奉献精神。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二以读促写1通过精读梳理本段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方法。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感觉: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等。

内容:外在的形;内在的精神2教师导写。

教师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写作技巧的运用,引导学生说出心中的理想的事物,以情感并借助写作技巧进行片段写作。

3学生进行写作,教师组间巡视。

三交流评价,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主要是学生间的互评为主,教师主要进行指导和补充。

四教师或学生进行小结。

精彩片段:小草,没有牡丹花的绚丽多彩,没有月季花的亭亭玉立,没有菊花的婀娜多姿,更没有树木那样高大挺拔。

但它的足迹踏遍了整个世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找到它的足迹。

一层层,一片片的小草,没有索求,只有奉献。

五三班侯雨婕树叶,它是那么不引人注目,那么微小。

可是,炎炎夏日,它却为我们撒下了一片阴凉,让人们有地方可以在大树下乘凉休息,秋天,秋风瑟瑟,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了下来,变成养料,滋润着大地。

又或者清洁工把它扫成一堆堆小丘,天冷的时候,点燃一堆,徐徐的火光照亮了他们的脸,为他们送去了温暖,驱走严寒。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桨、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写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感受人与自然、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写“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

教学策略: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榕树不同角度的图片,走近榕树,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榕树的美。

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体会到这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4、抒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课前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浆、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计其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懂得鸟与树、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流程:一、说“天堂”。

1、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

“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呢?(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2、过渡。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语文要素包括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以及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单元地位在单元中,这篇课文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工作的艰辛以及对孩子无私的爱,为学生理解亲情、感受情感表达提供了典型范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情感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并且学习如何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为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二)文本特点场景描写文中有多处对母亲工作场景的描写,如“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这些场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为后文体现母亲的辛苦和伟大做了铺垫。

细节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里运用了反复和倒装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刻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母亲的疲惫和辛劳。

还有母亲掏钱、数钱给“我”买书的细节,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母亲挣钱的不易以及对孩子读书的支持。

二、整体设计思路(一)以情为线本教学设计以“情”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中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文本,感受情感的力量。

(二)读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场景和细节描写,并且通过课堂小练笔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的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的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的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一、2023版语文课标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提法:阅读与鉴赏第五点: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

二、整体解读说明文单元作为五年级上学期的习作单元,主要围绕“说明性文章”来进行阅读和表达,有两篇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两篇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整个单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先“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J然后在习作中运用:“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统编版教材提到了说明性文章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如对太阳“远、大、热”等特点的了解,对松鼠的漂亮、乖巧和驯良的感受。

那到底什么是说明性文章呢?教师只有搞清楚了概念,对说明性文章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但统编版教材并未进行界定,只在开篇导语写道: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这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区别说明文和议论文时提到的。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

"夏丐尊在《文章作法》中有类似的说明:“说明文的目的是在使人有所知,议论文不但要使人有所知,还要有所信」说明文既不同于议论文,也不同于记叙文。

“说明文和科学的记事文有什么区别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象的范围不同。

科学的记事文虽也是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为主;但以特殊的范围为限,是比较具体的;说明文以普遍的范围为对象,是比较抽象的。

”(夏丐尊)关于什么是说明文,夏丐尊作了相对准确的概括: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

以上是对“说明文”概念的界定,但是教材中一直采用“说明性文章”的说法,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也采用这种说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读懂词句!5.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同桌分享理解方法。

5.出示重点词语流光溢彩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不言而喻千篇一律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环节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指向目标2.3)1.回顾《忆读书》当中所学的学习方法,明确梳理课文信息的方法有很多(时间轴、圈关键词、列表格、分条列提纲……)2.默读课文,找到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书目线索,说说作者读了哪些类型的书,梳理完成信息表。

3.带着问题,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默读批注。

4.小组合作梳理道理并填写。

1.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课文信息的方法。

2.出示自读学习表,学生默读课文并填空。

按照时间轴,“什么时间、书的种类、阅读的状态方式怎样”去梳理。

3.问题驱动:不同书目的读书体会,悟出的道理是不同的。

4.迁移运用《忆读书》表格梳理方法:同桌合作梳理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是否可以链接《忆读书》中的梳理方法进行信息梳理。

活动意图说明:迁移运用《忆读书》的梳理方法,快速梳理本课重要信息,并运用已有方法体会书带给作者的愉悦之情,理解读书和作文中获得的道理。

环节四:借鉴名家感受自己读书经历,理解书是人类文明的永生(指向目标2)1.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悟出的道理。

2.学生分组讨论:从中获得了什么益处。

1.分享本单元其他名家读书的故事。

2.教师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从中悟出的道理,引发学生的分享。

是否和名家、老师读书经历产生共鸣。

活动意图说明:从名家到老师再链接到学生自己,讲清楚读书经历和益处。

【作业设计】一、按要求填空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松鼠》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松鼠》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松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松鼠》是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文学色彩,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松鼠的形象更加鲜明可爱。

同时,文章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松鼠的特点,再分别从外形、习性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松鼠的可爱。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是一篇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其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课文中所表达的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松鼠、乖巧”等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习性和行为特点。

3.学习文艺性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的意识。

2.感受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了解松鼠的外形、习性和行为特点。

2.学习文艺性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难点1.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一等奖说课稿《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7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设计理念、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读写一位小数,本节课让学生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本课教材首先呈现了丰富的日常生活素材,依据元、角、分之间及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知识验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同时,教材十分关注分数、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利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最后,教材的练习部分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小数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丰富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推理等能力。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教学的模式,从只注重知识本身,转化到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合理。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包括了“我的发现”、“交流平台”、“词语盘点”和“读写结合”四个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为主,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和写作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学生在表达自然景物时,往往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型,学会如何表达自然景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自然景物的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型,学会如何表达自然景物。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和使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型。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上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组编写者:国芝目录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1)1、窃读记 (2)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3、走遍天下书为侣 (3)4、我的“长生果” (4)第二单元训练重点 (4)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5)6、梅花魂 (6)7、桂花雨 (7)8、小桥流水人家 (8)第三单元训练重点 (9)9、鲸 (10)10、松鼠 (10)11、新型玻璃 (11)12、假如没有灰尘 (11)第四单元训练重点 (11)13、钓鱼的启示 (12)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3)15、落花生 (14)16、珍珠鸟 (14)第五单元训练重点 (15)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15)有趣的汉字 (15)我爱你,汉字 (15)第六单元训练重点 (15)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6)18、慈母情深 (16)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7)20、学会看病 (18)第七单元训练重点 (18)21、圆明园的毁灭 (19)22、狼牙山五壮士 (19)23、难忘的一课 (20)24、最后一分钟 (20)第八单元训练重点 (20)25、七律. 长征 (21)26、开国大典 (21)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2)28、毛主席在花山 (22)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教学时,我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课文学习,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叶圣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教师精心地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思考、表达,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和如何布局谋篇,满足学生模仿课文表达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第一单元单元主题:我爱阅读单元读写训练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3、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4、积累优美词句。

训练意图:1、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2、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1、《窃读记》读写训练点:1、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如:(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从“跨、踮、钻、挤”一系列动作词中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体会作者的心理从跨进店门的“暗喜”,“头发乱了”不顾形象挤进来的庆幸以及找到书后的惊喜的变化过程。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中体会作者读书的急切,想象饿狼见到食物会有怎样的表现,林海音见到书后会是怎样的表现。

)2、你们平日都喜欢读什么书?书中的哪篇容、哪个场景、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过之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思考、交流)梳理读书方法:名著类作品:不仅要了解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个章节、一篇篇故事感知人物或嫉恶如仇或敦厚善良的人物形象。

名人传记:试着写写读后感,先写写名人成长的经历,再围绕着他们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故事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书里,感受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方法,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

)3、写一篇读后感。

4、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5、结合课后综合性学习,自由组成小组开展读书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本文是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体。

通篇都是对话,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

还有在访谈中如何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

一、读写训练点:1、文章怎样才能写好?苗苗认为有两个重要条件。

你知道是哪两条吗?2、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3、综合性学习: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二、推荐阅读篇目:《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3 、《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读写训练点:1、句子的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 ,也是_______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2、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第七自然段)3、读课后的《神奇的书》,交流读后感受。

4、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5、完成课后小练笔。

(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

)二、推荐阅读篇目:童话---《长满书的大树》叶拉·菜普曼(德国)4、《我的“长生果”》读写训练点:1、说一说读后你有哪些收获?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

4、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单元读写训练重点:1、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2、感受人物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训练意图:1、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写法。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一、读写训练点: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所描绘的画面吗?2、想象《秋思》中描写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二、根据古诗填空:根据不同季节,抓住不同景物进行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词的共同特点。

读一读,想一想,完成下题。

《泊船瓜洲》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秋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长相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三、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简介余光中: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

就读于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

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四、综合性学习:积累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开展诗词朗诵会。

6、《梅花魂》一、读写训练点:1、语言积累,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2、用首尾照应的方法写一篇思乡作文,题目自拟,容充实,有真情实感,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3、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找生谈听后的体会。

4、“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课外找找相关诗篇,并抄写下来。

二、阅读:《故乡》交流读后感受。

7、《桂花雨》一、读写训练点:1、仿写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 ),也比不上( )。

2、创意补白:哪些地方也反映了作者摇花的欢乐呢?(语言描写)桂花纷纷落下,像()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3)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1)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2)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3)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平常我们高兴的时候才会大喊大叫,现在作者看到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落下来,而且落得她——满头满身,她自然会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个喊字写出了作者的——快乐。

3、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二、推荐阅读篇目: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8、《小桥流水人家》读写结合点:1、激发读书兴趣:看到文章题目“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想法?2、出示三组句子,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第一组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第二组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

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第三组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