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内容概括
红高粱家族内容概括《红高粱家族》是著名作家莫言的一部代表作,这部小说以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为背景,通过描绘红高粱地和祖孙三代人的故事,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农村社会的风情和面貌。
以下是对这部小说内容的概括:一、背景和主题《红高粱家族》以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为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农村社会面临着贫困、落后和封建思想的束缚。
在这个背景下,莫言通过讲述红高粱地和祖孙三代人的故事,展现了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社会的贫困和落后,以及人们在这种环境下所经历的苦难和挣扎;另一方面是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及人们在生死存亡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强。
二、故事梗概1.戴凤莲与单扁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戴凤莲,她是一个嫁到单家的女子。
然而,她的丈夫单扁郎身患麻风病,这使得戴凤莲感到恐惧和绝望。
她试图逃跑,但被公公单廷秀抓回。
在绝望中,她用一把剪刀自卫,不让单扁郎靠近。
三天后,她父亲按照习俗接她回娘家,她向父亲诉说自己的恐惧,但父亲对此并不在意。
2.余占鳌的故事余占鳌是一个盗匪,他在路上将戴凤莲劫到高粱地里。
戴凤莲哭诉自己的遭遇,余占鳌告诉她“三天之后,你只管回来”。
三天后,戴凤莲回单家时,单家父子已被余占鳌杀死。
余占鳌将戴凤莲娶进门,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3.红高粱地里的故事在红高粱地里,余占鳌和戴凤莲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他们一起收割高粱、酿酒、野合等等。
这些情节不仅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农村社会的风情和面貌。
三、人物形象1.戴凤莲戴凤莲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
在面对丈夫的麻风病和自己的困境时,她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
她用剪刀自卫,不屈不挠地挣扎着求生存。
她对余占鳌的感情也是真挚的,尽管她知道他是一个盗匪。
在红高粱地里,她和余占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这些情节彰显了她的个性和勇气。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红高粱家族》是一部由莫言所著的长篇小说,通过对高高粱这个家族的历史变迁和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曲折变化。
阅读这本小说,我深受感动,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唐山大地震的余震笼罩着整个高高粱家族,同时也带来了久久的苦难。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真实,他们有着自己的性格、思想和梦想,每个人物都是作者笔下的灵魂。
例如,高高粱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勇敢、坚毅,他代表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对抗命运的残酷。
作者通过描写高高粱的父母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使我更加理解了农村的辛勤付出和无尽的努力。
农民悲天悯人的命运和对于家园的留恋,让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高高粱一家的坚守与牺牲也让我感受到了家庭之间的血脉相连和对亲人的无限的爱。
小说中另一个令我深思的主题是社会变革。
随着时代的变迁,整个高高粱家族的命运也不断发生变化。
农村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也造成了农民的撕裂和分离。
这种社会运动对农村家庭的冲击,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痛苦与困惑,使人们陷入了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的描绘和对心理活动的揭示,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的内心充满了欲望、矛盾和迷茫,这些因素构成了人类活动的本质。
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总是在自我意识和社会环境之间摇摆不定,他们面临着自己内心的冲突和周围环境的约束。
这种复杂的人性特点使我对人类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之,通过阅读《红高粱家族》,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复杂,也深深被人性与命运的关系所触动。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引起了我对于人类命运与社会变革的思考,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与社会的关系。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继续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发人们对于真实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红高粱家族》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红高粱家族》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高粱家族(节选)①莫言父亲手提勃朗宁枪,气喘吁吁,一头皮高粱上的白粉红尘。
奶奶走到父亲面前。
奶奶刚过三十岁,扎着盘头髻,刘海五绺,像稀疏的珠帘遮着光洁的额头。
奶奶的眼睛里永远秋水汪汪,有人说是被高粱酒熏的。
奶奶问:“怎么啦?”父亲呼呼喘着气,把勃朗宁枪插进腰带。
“鬼子没来?”奶奶问。
父亲说:“冷支队,哼!我们饶不了他!”“怎么回事?”奶奶问。
父亲说:“擀拤饼。
”“没听到打呀!”奶奶说。
父亲说:“擀拤饼,多卷鸡蛋大葱。
”奶奶问:“鬼子没有来?”“余司令让擀拤饼,要你亲自送去!”奶奶说:“乡亲们,回去凑面擀拤饼吧。
”父亲转身要跑,被奶奶伸手拉住,奶奶说:“豆官,告诉娘,冷支队是怎么回事?”父亲挣开奶奶的手,气汹汹地说:“冷支队没见影,余司令饶不了他们。
”父亲跑了。
奶奶追着父亲瘦小的身影,叹了一口气……奶奶挑着一担拤饼,王文义的妻子挑着两桶绿豆汤,匆匆地往墨水河大桥赶。
她们本来想斜穿高粱地,直插东南方向,但走进高粱地后,才发现挑着担子寸步难行。
奶奶说:“嫂子,走直路吧,慢就是快。
”奶奶和王文义的妻子,像两只飞翔的大鸟,在非常空虚的大气里,极端充实地移动。
奶奶换上了一件深红上衣,她们走上弯弯曲曲的墨水河堤,顾不上看堤坡盛开着的黄花和堤外密密匝匝的血红高粱,一个劲儿地往东赶。
父亲早就跑回桥头。
父亲向余司令报告,说拤饼一会就到,余司令满意地在他头上打了一巴掌。
队员们多半躺在高粱地里,对着太阳晒鼻孔。
父亲又跳到公路上来,公路黄中透出白来,疲惫不堪。
后来父亲就到河堤上坐着了。
他看一会东,看一会西,看一会河中流水,看一会野鸭子。
河里的景色很美,每一棵水草都活着,每一朵小小的浪花里,都隐藏着秘密。
日头正晌了,河里泛起热哄哄的腥气,到处都闪烁光亮,到处都滋滋地响。
父亲觉得,天地之间弥漫着高粱的红色粉末,弥漫着高粱酒的香气。
父亲一仰身子躺在堤上,就在这一瞬间,他心里一阵猛跳,后来他才明白,原来一切等待都会有结果的,这结果出现时,是那么普通平常,随便自然。
中国文学的杰作:《红高粱家族》的深度分析
中国文学的杰作:《红高粱家族》的深度分析“文学的伟大在于它能够在读者的心中唤起共鸣,并引发深思。
” 这是美国作家约瑟夫·卡尔文曼的名言,也恰恰是我们读完《红高粱家族》这本书后的感受。
《红高粱家族》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于1987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丰碑”。
小说以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期的中国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一个屹立于社会历史洪流中的庄园家族。
本文将对这部文学杰作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在文学和历史上的独特价值。
一、小说表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百态小说以庄园主阔别故土后返回家乡处理祖业为起点,通过对四代家族的呈现,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演变,展现了封建论文社会的百态。
小说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从清朝到民国,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与演变。
在小说中,莫言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出了色彩缤纷的人物形象。
庄园主阔别故土多年,回家后发现家族面临着危机,只能指望几个女儿嫁作富家翁来维系庄园。
从那时开始,庄园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的荒诞戏码。
从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到新中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小说中展现了一系列反映不同时代社会变化的深刻场景,探究了人性中最深层的共性与特殊性。
二、小说传达了普遍的人类价值观小说的全书犹如一部庄园史诗,将家族的兴衰荣辱,甚至是人性中最阴暗、最复杂的欲望、贪婪、性别歧视等问题,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说所传达的内涵与人类的本质诉求密切相关,是所有文化的核心价值。
小说描绘出了家族成员在危与机、忠诚与背叛、购买论文亲情与仇恨、婚姻与性等各个方面所面临的选择和决策,体现了家族成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艰辛生存,更被视为一部反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杰出作品。
人性的善恶,道德的尺度,个体的价值,以及因民族、宗教、性别、阴谋等问题而引发的种种分歧与挑战---都在《红高粱家族》的大视野中得到了淋漓地表现,其中马海东的性格和农村道德尺度,鲁四代的女色欲望,以及慕容通达复杂的人性,都是刻画深入人心的生动形象,具有深远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红高粱家族名词解释
红高粱家族名词解释
《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由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奇死五部分组成。
这部小说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高密东北乡,以“我爷爷”为主要人物,展现了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的爱情、生活和抗争《红高粱家族》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刚开始读的时候确实有一点不适应,特别是不断地在不同的时间线和事件中切换,倒序和插叙的手法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不过真正代入书中那时的环境和人物后会读的更加酣畅淋漓。
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读后感
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读后感读完《红高粱家族》,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就像是喝了几大口咱老家自酿的高粱酒,火辣辣的,又透着股子醇厚。
这书啊,就像是那片红得耀眼的高粱地,风一吹,波浪滚滚,故事也跟着翻涌起来,让人停不下眼,更放不下心。
一翻开书页,我就被那股子野性和生命力给震住了。
莫言老师笔下的世界,那叫一个鲜活!人物一个个跟从地里蹦出来的似的,带着泥土的芬芳,也带着血性的刚强。
特别是那九儿,简直就是红高粱地里的一朵烈焰玫瑰,美得让人心疼,也烈得让人敬畏。
她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就像高粱杆儿一样,宁折不弯。
说到故事,那叫一个跌宕起伏,比咱村里唱的大戏还热闹。
家族的恩怨情仇,国仇家恨,都揉进了那一片片红高粱里。
战争、爱情、背叛、复仇,这些个词儿一出来,我就觉得自个儿也跟着角色们一块儿,在那片土地上摸爬滚打,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风雨洗礼。
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份对土地的深情。
在莫言老师的笔下,土地不仅仅是种庄稼的地方,它是根,是魂,是每一个角色心中最柔软也最坚强的部分。
无论是九儿还是余占鳌,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在这片土地上长,最终也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那种对土地的依恋,对家园的守护,让我这个从小在田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心里头也是热乎乎的。
还有那些个民俗风情,写得那叫一个地道。
读着读着,我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赶集,听他们讲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
那些个习俗、那些个规矩,虽然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在书里一出现,就勾起了我的无限回忆和感慨。
总的来说,《红高粱家族》这本书,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家族的故事,更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读完之后,我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高粱地里刮过的一场大风,吹散了我心头的迷雾,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我想啊,这就是好书的魅力吧。
它能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而《红高粱家族》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好故事。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一部杰作,通过这部作品,我深感其描绘的高密东北乡的生命力和民族精神。
这部小说以红高粱为象征,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充满热血的家族传奇。
读完《红高粱家族》,我首先被小说中的人物深深吸引。
余占鳌,这位充满野性和英雄血气的角色,既是土匪又是抗日英雄,他的复杂性格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
他与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充满了激情和悲壮,让人动容。
同时,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他们或朴实、或忠厚、或勇敢,共同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此外,小说中的战争场面也让我印象深刻。
莫言以精湛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不人道、残酷和绝望。
这些场面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红高粱作为小说的象征,贯穿了整部作品。
红高粱的鲜艳色彩和顽强生命力,象征着高密人民的顽强生命力和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总的来说,《红高粱家族》是一部充满热血和生命力的作品。
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也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同时,小说中的红高粱象征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这部作品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莫言《红高粱家族》简介
莫言《红高粱家族》简介莫言的代表作,属于寻根文学。
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红高粱》五部组成!深受冯德英《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的影响。
《红高粱家族》虽然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
但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给人的感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强烈对比,塑造的是几乎完美的正义的爱国英雄。
而《红高粱家族》中塑造的一些列抗日的英雄却是正义与邪恶的化身,他们是一群独特的,特属于红高粱的英雄,有着鲜活的生命与人性。
主人公余占鳌是个热血男儿,正义又野蛮。
他杀死了一个与自己守寡多年的母亲发生关系的和尚,而后母亲也吊死了。
他为了女人杀人放火,霸占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戴凤莲。
他为了报仇雪耻,苦练枪法,将曾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伙一网打尽。
他为了还一个村姑的清白,不惜将酒后施奸的亲叔枪毙。
为了小妾恋儿不惜和妻子闹翻并分居。
他为了民族大义,毅然抗日但最终全军覆没......他为了爱情而拼搏,为了报仇而残忍,为了正义而果决,为了荣誉而战......作者莫言在文中对他如此评价:“他一辈子都没弄清人与政治、人与社会、人与战争的关系,虽然他在战争的巨轮上飞速旋转着,虽然他的人性的光芒总是冲破冰冷的铁甲放射出来。
但事实上,他的人生即使是能在某一瞬间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这光芒也是寒冷的、弯曲的,掺杂着某种深刻的兽性因素。
”确实他抗日,但却没有真正地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他的身上固然散发着鲜活的人性,同时又充满了野蛮无知的兽性。
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余夫人戴凤莲的评价甚高,她是个传奇性的女子。
莫言这样写道:“我奶奶的一生“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心比天高,命如纸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原始一以贯之。
莫言《红高粱家族》读书笔记
莫言《红高粱家族》读书笔记《红高粱家族》是中国当代杰出作家莫言的一部代表作品。
这部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我”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勇气和民族精神的高密东北乡。
《红高粱家族》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五部组成,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
其中,“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的过程是主线,而“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则是辅线。
在莫言的笔下,高密东北乡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勇气和民族精神的地方。
这里的红高粱不仅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
红高粱的影像贯穿整个小说,从戴凤莲小时候穿着的红嫁衣,到余占鳌身披的红绸子,再到抗日时鲜血染红的高粱地,所有的一切都汇聚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莫言在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其中的“我爷爷”余占鳌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物,他既是土匪,又是抗日英雄。
他的形象丰满而真实,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一幕。
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我奶奶”戴凤莲、二奶奶恋儿、父亲豆倌等,也都有各自鲜明的性格和命运。
莫言在小说中以狂欢式的语言、天马行空式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血腥的战争场面。
这些血肉交汇之中,红高粱的影像显得格外鲜明。
莫言通过这种象征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
《红高粱家族》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血淋淋的历史场景,同时也传递出莫言对于勇气、生命力、爱情、亲情的深刻理解。
它不仅是一部讲述战争与爱情的故事,更是一部展现人性与民族精神的作品。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莫言笔下所描绘的生命力与勇气。
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不仅仅是生命的象征,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
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中所需要发扬光大的。
《红高粱家族》读书报告
《红高粱家族》读书报告
《红高粱家族》是著名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也是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
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小说以家庭主人福治为中心,描写了他的家庭成员们的生活。
福治是一个贪婪、自私、自大的人,他把家庭的财产都花在自己身上,不顾家庭成员的需要,甚至把家庭的财产贩卖掉,使家庭陷入了贫困。
他的妻子和儿子也都受到了他的虐待,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小说中还描写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福治的妻子和儿子之间的矛盾尤
为突出,他们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因为家庭的贫困,而且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
福治的妻子是一个温柔、体贴的母亲,而他的儿子则是一个自私、自大的人,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家庭更加混乱。
《红高粱家族》是一部描写家庭悲剧的小说,它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
矛盾和纠纷,以及家庭贫困的悲惨状况。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红高粱文学作品鉴赏
红高粱文学作品鉴赏以红高粱文学作品鉴赏为题,我们将聚焦于中国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
本文将对该作品进行深入的文学鉴赏,探索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讲述高家三代人的命运历程,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兴衰。
本书独特的叙事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采用了多个视角和时间线的交错叙述,使得故事更具层次感和跌宕起伏。
通过对高家三代人的命运进行交叉叙述,莫言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个体命运的起伏。
同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本书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也是其魅力所在。
《红高粱家族》通过对家族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封建传统和人性的悲剧。
小说中,高家的命运与红高粱紧密相连,红高粱象征着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封建观念和束缚。
通过高家三代人的命运,莫言探索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困境,揭示了封建传统对个体命运的压迫与束缚。
同时,小说中对女性命运的描写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通过对高家妇女的形象塑造,莫言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呼唤着女性的独立和解放。
本书的艺术风格也是其独特之处。
莫言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地方方言和农村俚语,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贴近生活,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同时,莫言善于运用寓言和象征手法,使得小说更具深意和哲理性。
例如,高家的红高粱象征着中国农村社会的封建传统和束缚,寓意深远。
《红高粱家族》是一部具有鲜明文学特色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
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和家族命运的描写,莫言成功地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体命运的起伏。
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丰富的细节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也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红高粱家族》的深入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封建传统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86年出版。
该小说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从抗日战争
到中国解放战争期间,河南平原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故事的主人公是封村寡妇和她的双胞胎儿子。
因为生了两个儿
子而遭受村民的唾弃,但她却巧妙地利用红高粱(一种可以酿酒的
作物)的种植,逐渐发家致富。
然而,随着战乱的爆发和社会变革
的浪潮,一家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小说通过对一代代人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
们的生活面貌。
它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乡村景象、社会风貌、世俗
俗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纷争和矛盾。
同时,小说中还反映了农村女
性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和智慧。
《红高粱家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
物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它不仅是一部具有独
特风格的家族长篇小说,也是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思考和艺术创作的
巨大贡献。
这本小说以其鲜明的特点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并为莫言赢得了第2届茅盾文学奖,使他在文学界得到了一定的声誉。
此外,该小说还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反响。
总的来说,《红高粱家族》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和深刻内涵的经典之作,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现代小说解析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现代小说解析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其雄奇、深邃、独特的作品风格著称。
其中,他的代表作之一《红高粱家族》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对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进行解析,以探究其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与意义。
一、《红高粱家族》的背景与历史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是一部中国乡土文学作品,背景设定在中国农村乡土社会,涵盖了20世纪上半叶至70年代初的历史时期。
小说以丰富的历史背景作为支撑,构筑了一个丰满而有血有肉的家族故事。
在小说中,莫言通过对家族成员命运的叙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百年变迁的沧桑与坚韧。
二、独特的叙事方式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采用了多重叙事的方式,通过多个人物的视角交错叙述,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丰满。
不同人物的视角叙述,使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小说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莫言还采用了回忆录的形式,通过家族长辈儿女们的回忆,使得故事更具时空感和历史感。
三、家园与身份的探寻《红高粱家族》在解析家族与乡土之间的关系时,突出表达了两个主题:家园与身份的探寻。
小说通过对家族成员的关系描绘,展现了他们对家园的种种情感和追求。
每个人物都通过与家族和乡土的联系,寻找自己的身份与归属感。
这一主题的表达,启示了现代人对于家园和身份认同的思考。
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反思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不仅展现了家族的百年变迁,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传承和反思。
从家具摆设、婚姻习俗到家族的神话传说,莫言通过具体的描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同时,他也反思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陋习和弊端,使得小说更贴近现实、更有思想深度。
五、对历史现实的思考《红高粱家族》所描绘的故事背景相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都可以看作是影子。
小说家族成员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历史事件相互交织,展示了一个既真实又艰苦的时代。
同时,莫言对历史现实的思考也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使得读者对历史的认知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范文5篇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范文5篇《红高粱》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
《红高粱》主线是“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
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的是自发的造反势力,有的是混乱和无纪律的地方首领。
他们没有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意识。
他们反抗的原因来源于为自身的生存而抗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高粱家族》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范文5篇(一)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但他的作品,却并非人人都愿去探索。
读罢《红高粱家族》,我才发现其文字中蕴藏着的永恒的生命魅力。
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特别,不过是“我”的爷爷——一个土匪,还有奶奶与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们抗日的斗争。
奇怪的是,它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或许是那数次出现对红高粱的描写,奠定了基调,赋予小说鲜明的特色吧。
火红的挺拔的高粱,“不似后来杂种高粱的软弱”,象征着高密东北乡的坚韧不屈。
几乎全乡被日军屠杀,是怎样的惨状啊,可偏偏人们还要抗争,他们生命在燃烧着,红红的火光映出心中的壮烈,与土地上无际的红高粱一起染红了整个世界。
一切的矛盾纠缠,也已经被火焰烧灼。
土匪、共产党、国民党、百姓,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即使前一秒仍在你死我活地拼杀,此刻却毫不犹豫同仇敌忾。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每个生命都是粗砺的,有棱角,却也能被烧融锻造在一起。
或许,这壮阔斑斓的画卷,只有此时才能产生。
成麻子本是典型的“顺民”,对时局漠不关心,对统治者奴颜媚骨,这种人生,只能充当黑暗的背景。
可一次因惧怕而向日军出卖了乡邻,断送十几条人命后,他加入了八路军,终日英勇杀敌。
在立大功后他披着狗皮上吊了,“从后面看是狗,从前面看是人”。
原来,这样不起眼甚至被鄙夷的人,只要良知不泯,人性仍存,也能让生命活出独特的色彩!小说至高明之处,在其写出了跨越时间的沧桑感。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红高粱家族》是著名作家莫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三兄弟的命运,展现了中国乡村家族的曲折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整本小说以解放战争背景为开端,引出了三兄弟的命运,从而展示了中国农村家族在社会动荡时期的辛酸与苦难。
故事通过三兄弟不同的奋斗方式、个性和命运的交织与碰撞,揭示了家族内部的利益纷争、私欲和爱恨情仇,以及家族与国家历史进程的交织与戏剧性变迁。
首先,小说通过讲述红高粱,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映射了中国农村家族的精神追求和命运起伏。
红高粱表达了人们对自由、温暖与希望的向往,而它在小说中的种植和收获过程,则体现了家族的代际传承和发展。
红高粱从绿色世界褪变成了红色的血海,象征着战争与家族残酷的历史。
其次,小说通过塑造不同性格和命运的三兄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权力的争夺。
大兄九儿机智聪明,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农村小子变成了运粮队长,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二兄冯四小心谨慎,为了家族利益勾结日军,开始了与民兵的拉锯战,最后以死亡告终。
小兄协同天蝎,从小就有文学天赋,坚持信仰和理想,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
大兄九儿因为权力腐败和官场纷争,最终堕落成了一个不择手段的官员,失去了原本的人性。
小兄协同天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走上了一条孤独而寂寞的道路。
只有二兄冯四,他在生死面前选择了正义和家族,最终成为了家族的英雄。
整个故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上演,体现了家族关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扭曲。
家族成员在权力、利益和感情的夹缝中挣扎,爱恨交织,演绎出一幕幕悲喜剧。
通过这些冲突和纠葛,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使读者对中国农村家族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最后,小说通过揭示家族与国家历史进程的交织与戏剧性变迁,表达了对家族与国家命运的忧伤与关怀。
家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家族在社会动荡中承载了国家的希望与灾难。
[小学]莫言《红高粱家族》简介
莫言《红高粱家族》简介莫言的代表作,属于寻根文学。
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红高粱》五部组成!深受冯德英《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的影响。
《红高粱家族》虽然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
但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给人的感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强烈对比,塑造的是几乎完美的正义的爱国英雄。
而《红高粱家族》中塑造的一些列抗日的英雄却是正义与邪恶的化身,他们是一群独特的,特属于红高粱的英雄,有着鲜活的生命与人性。
主人公余占鳌是个热血男儿,正义又野蛮。
他杀死了一个与自己守寡多年的母亲发生关系的和尚,而后母亲也吊死了。
他为了女人杀人放火,霸占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戴凤莲。
他为了报仇雪耻,苦练枪法,将曾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伙一网打尽。
他为了还一个村姑的清白,不惜将酒后施奸的亲叔枪毙。
为了小妾恋儿不惜和妻子闹翻并分居。
他为了民族大义,毅然抗日但最终全军覆没......他为了爱情而拼搏,为了报仇而残忍,为了正义而果决,为了荣誉而战......作者莫言在文中对他如此评价:“他一辈子都没弄清人与政治、人与社会、人与战争的关系,虽然他在战争的巨轮上飞速旋转着,虽然他的人性的光芒总是冲破冰冷的铁甲放射出来。
但事实上,他的人生即使是能在某一瞬间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这光芒也是寒冷的、弯曲的,掺杂着某种深刻的兽性因素。
”确实他抗日,但却没有真正地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他的身上固然散发着鲜活的人性,同时又充满了野蛮无知的兽性。
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余夫人戴凤莲的评价甚高,她是个传奇性的女子。
莫言这样写道:“我奶奶的一生“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心比天高,命如纸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原始一以贯之。
”确实她是个有着花一样容貌、火一样性格的女子。
她因为憎恨父母将其嫁于麻血病人而将其父拒之门外;她为了拯救自己与占鳌,集中生智,拜县长为干爹,逃过一劫;她因为爱,毅然地与名义上的杀夫仇人而实为救命恩人的余占鳌结合;她为了维护爱情,赶走了恋儿;她为了报复刺激余占鳌和黑眼厮混;她为了支持抗日,让唯一的儿子前去战场,她自己也玉颜埋没高粱地。
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红高粱家族》
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作家莫言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首先,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红高粱家族》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农民阶级的苦难和命运。
小说中描述了农民在封建社会和战乱年代的痛苦经历,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通过这种真实的叙述方式,莫言揭示了农民阶级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呼吁社会关注农村问题,为农村改革提供思考。
其次,本书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深入刻画,探讨了性别问题和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观念下遭受了各种不公和虐待,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辛酸与无奈。
通过这样真实而细腻的描写,莫言对性别不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性别观念的质疑,呼吁社会提倡男女平等,消除对女性的歧视。
此外,《红高粱家族》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家族沉浮,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影响。
小说中通过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描写,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艰辛和牺牲,揭示了历史对个人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通过家族的兴衰变迁,莫言让读者思考家族与个人的矛盾和融合,反映了家族在社会变革中的积极作用和无奈困境。
此外,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深远的寓意。
例如,红高粱象征了起伏不定的命运,作者通过对红高粱种植的描绘,呈现了人生的坎坷和无助。
这种象征性的叙述方式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引发读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最后,《红高粱家族》通过对乡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描绘,赋予了作品人文关怀的社会意义。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绘,莫言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关怀。
他呼吁人们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维护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红高粱家族》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在多个层面上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现代文学】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有什么艺术特色?
【现代文学】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有什么艺术特色?1.重写历史。
《红高粱家族》并没有否认历史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事实,但它换了一个角度,以土匪抗日为正面描写对象,这就回避了17年时期战争小说中的一些关键词:阶级、革命、英雄等等。
作者着力要揭示的是一个民族的过去,以及这种过去与现在、与将来的某种有机的精神联系。
可以说,《红高粱》所要证明的是民族精神之魂的复杂内核,既充满了血腥味,又富有神秘感。
无论是“我”爷爷还是罗汉大爷,在他们的血液中浸润着那无拘无束的农民式的叛逆性格和土匪习气,同时亦保留着除暴安良、抗御外侮的坚忍不拔的伟大生命潜能。
2.生机盎然的“民间世界”。
将目光转向粗犷、野蛮的高密东北乡,发现了爷爷奶奶们身上的那种强悍的个性生命力,自由自在、无所畏惧、朴素坦荡的生活方式。
《红高粱家族》中的主人公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外部经历和性格特征,但却能体现着民族民间精神的两个方面:勇敢抗争和勤劳耐苦,这两方面构成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莫言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的非常自由散漫,这与作品中生机勃勃的自由精神是相暗合的。
崇尚生命的强力,赞美个性的伟大是小说的另一主题。
3.徘徊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叙述。
在《红高粱家族》里,莫言设置了一个“不肖子孙”的叙述者——“我”,这是一个与小说里的故事相隔近半个世纪的叙述者。
在叙述角色上,通过叙述者的不断变换,改变了故事的组合方式,在叙述时间上,小说打破了故事时间线性发展的模式。
一开始“我”是作为旁观者来叙述父亲的故事。
而后来旁观者却转换为参与者,叙述者也随之转换为叙述对象。
同时,在这里不仅叙述人的角色发生了位移,而且叙述视角也相应地进行了转换。
这样的叙事策略使小说叙述人自由地往来于过去与现实之间,在叙述层面上阻断了故事时间的连续性。
莫言通过时间切入点的不断变换,打破顺时性的叙述,使过去的故事与现实发生联系。
“我”作为后代的子孙,来讲述先辈的故事,使过去的历史同现实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现代小说鉴赏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现代小说鉴赏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现代小说鉴赏——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红高粱家族》更是享誉世界文坛。
本文将主要从小说的背景、主题、人物塑造以及文学价值等方面进行鉴赏。
一、小说背景《红高粱家族》以中国乡村为背景,共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中国土改时期、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以及解放后的社会革命时期。
小说具有鲜明的历史色彩,展现了中国农村百姓在动荡岁月中的生活以及他们面对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忍勇敢。
通过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作者将历史与个人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小说主题《红高粱家族》以红高粱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反思。
小说主要探讨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
在家族的传承和命运的纠缠中,表达了对权力与剥削的反抗,对个人命运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三、人物塑造《红高粱家族》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极强的个性和代表性。
其中,主角祥子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青年,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抗争和反抗不公与压迫;祥子的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农村妇女,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支撑起家族的传承;而红高粱则是家族传承和命运的象征,展现了中国乡村百姓的悲欢离合与坚韧不拔。
四、文学价值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融合了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个人命运的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首先,小说以鲜活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中国农村百姓的生活和命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其次,莫言以饱满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将历史与个人生命联系在一起,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揭示了历史背后的人性与命运。
此外,小说中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人物形象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结语《红高粱家族》作为莫言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现了中国农村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对历史的思考。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通过整个家族的命运,莫言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了中国农村的苦难与坚韧。
《红高粱家族》读书笔记
《红高粱家族》读书笔记《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以明代中叶至今的北方平原一个农民家族为背景,通过描写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命运使然的纠葛、革命浪潮带来的变革等,展现了一个庞大家族的兴衰荣辱。
本文将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家族传承与战争背景、女性命运及性别观念等几个方面,对《红高粱家族》进行读书笔记。
1. 主要人物形象《红高粱家族》的主要人物有六位,分别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曹妃甸、直爽痞气的贵妃、革命志士阿宝、情感复杂的巧云、精明能干的惠峰和善良愚笨的秀才。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深入刻画,莫言展现了不同性格与命运背景对人的影响,以及人性中对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追求。
2. 家族传承与战争背景家族传承是《红高粱家族》的核心主题之一。
莫言在小说中通过反复描写曹妃甸家族的兴衰历程,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命运纠葛,展现了中国农村家族变迁的苦难与辉煌。
同时,莫言巧妙地将家族的命运与战争背景相结合,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故事提供了更加生动且真实的情感冲突和戏剧冲突。
3. 女性命运与性别观念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通过描写女性命运与性别观念,展现了中国农村女性的生活现状与命运困境。
贵妃、巧云等女性角色在家族兴衰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们既是家庭的主心骨,又受制于封建礼教与社会禁锢。
莫言通过对这些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呈现了女性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如何面对社会压力与家庭纷争。
4. 革命与命运《红高粱家族》中的一系列革命事件成为推动家族变迁的重要力量。
阿宝作为一个有着追求正义和自由的革命志士,他的出现预示着家族命运的重大转机。
莫言通过描写革命与命运的互动关系,探讨了个体命运与历史命运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思考了命运是否可以改变的命题。
总结:《红高粱家族》是一部宏大、沉重且充满人性光辉的小说,通过对家族传承、战争背景、女性命运以及革命与命运等多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家族的苦难与辉煌,同时也反映出个体在历史大潮中的命运抉择与挣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红高粱家族》之感
看完《红高粱家族》,时就不能忘怀。
作者在文本里用的方言词汇让人觉得亲切,仿佛作者并不是在编写一个故事,而是在当面向你诉说你的祖辈和父辈曾经发生过的事。
让人时不时地联想到人自己最原始的丑陋粗野态。
更是让我想起了臧克家的一首诗歌: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是的,山东高密县,这里的高粱和黑土地就是高密人生生世世生活的地方,人靠着高粱成长,成熟,最后又死于高粱地中,用高粱秆子埋葬于土地中,化成某种有机物质,使得下一季的高粱有了更多的养料。
中国古代很讲究“天人合一”自然界的某种气候特征,某种植被的纹理特征,某种土地的凝结力等形下的物质层面都会影响到位于形上的人的精神层面,所以此刻红高粱和黑土地不止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地点,更是一种潜入高密人内心的一股秘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构成了高密人独有的热情,坚韧,不屈服的性格本质。
莫言在笔下就说过的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就是在这片充满梦幻与神奇,浪漫与纯真,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上,才能展现出如此壮美的画面。
《红高粱家族》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部小说讲述的其实并非是历
史战争,而是作家在民间话语空间里的有所寄托。
小说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犀利,老辣,充满了一种原始的欲望能量,没有任何矫饰。
它所服务的文本徜徉着对原始的本质的讴歌,内在的包蕴了一种彻底性,它是自成一体的,并不与外物发生关系。
《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作者以儿童的视觉大胆地描写了奶奶在回门的路上与爷爷在高粱地里野合。
那时“两颗蔑视人间法则的不羁心灵,比他们彼此愉悦的肉体贴的还要紧。
”这不仅是欲望的燃烧,更是两颗敢于冲破礼教的自由心灵的碰撞,敢于发现,追求自我。
戴凤莲是有性格的女性,敢爱敢恨,勇于同明知是火坑,但为了自己的私利,还让自己的女儿去跳的父母断绝往来,当发现,余占鳌与恋儿有染之时,它不仅打了恋儿,也打了余占鳌,这是从心底里去捍卫爱情的纯洁。
线索一余占鳌
主人公余占鳌是个热血男儿,正义又野蛮。
他杀死了一个与自己守寡多年的母亲发生关系的和尚,而后母亲也吊死了。
他为了女人杀人放火,霸占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戴凤莲。
他为了报仇雪耻,苦练枪法,将曾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伙一网打尽。
他为了还一个村姑的清白,不惜将酒后施奸的亲叔枪毙。
为了小妾恋儿不惜和妻子闹翻并分居。
他为了民族大义,毅然抗日但最终全军覆没......
他为了爱情而拼搏,为了报仇而残忍,为了正义而果决,为了荣誉而
战......
作者莫言在文中对他如此评价:“他一辈子都没弄清人与政治、人与社会、人与战争的关系,虽然他在战争的巨轮上飞速旋转着,虽然他的人性的光芒总是冲破冰冷的铁甲放射出来。
但事实上,他的人生即使是能在某一瞬间放射出璀璨的光芒,这光芒也是寒冷的、弯曲的,掺杂着某种深刻的兽性因素。
”确实他抗日,但却没有真正地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他的身上固然散发着鲜活的人性,同时又充满了野蛮无知的兽性。
线索二戴凤莲
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余夫人戴凤莲的评价甚高,她是个传奇性的女子。
莫言这样写道:“我奶奶的一生“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心比天高,命如纸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原始一以贯之。
”确实她是个有着花一样容貌、火一样性格的女子。
她因为憎恨父母将其嫁于麻血病人而将其父拒之门外;她为了拯救自己与占鳌,集中生智,拜县长为干爹,逃过一劫;她因为爱,毅然地与名义上的杀夫仇人而实为救命恩人的余占鳌结合;她为了维护爱情,赶走了恋儿;她为了报复刺激余占鳌和黑眼厮混;她为了支持抗日,让唯一的儿子前去战场,她自己也玉颜埋没高粱地。
在那样一个封建保守、女性意识受到压制的年代,她确实算得上是个了不起的奇女子。
余占鳌、戴凤莲是《红高粱家族》中高粱英雄的两个典型。
他们不十分明白抗日的实质,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苦难的反抗与不满。
他们坚强地守护自己的自由,傲然地
活出生命的强度。
他们是一群流着高粱血统、浑身散发着鲜活人性的红高粱地英雄。
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
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
我们不难看出在这条故事线索中,始终被突现出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它包容了对性爱与暴力的迷醉,以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力为其根本。
第二线索抗战
从戴凤莲家的长工罗汉大爷被日本人命令残酷剥皮而死开始,到余占鳌愤而拉起土匪队伍在胶平公路边上伏击日本汽车队,于是发动了一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战争。
整个战斗过程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存斗争。
在抗战的过程中三支部队相互较量,余占鳌率领的土匪帮,胶高大队率领的共产党抗日游击队以及冷支队率领的国民党杂牌军。
斗智斗勇,没有绝对的正义与理性,但在莫言的笔下依旧精彩。
期间两条线索相穿插,更显现魔幻现实主义的回忆录式风格。
《红高粱家族》在情节构成上是依照了民间自身的主题模式,尽管它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但其中所突现出来的主要都是民间世界中强憾生动的暴力与性爱内容。
与此相关的是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
塑造上,也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二元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比如把作为“我爷爷”出场的余占鳌写成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并在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了一种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
莫言说:“红高粱家族”实际上是对十几年来不正常的社会环境对人性压抑的痛心疾首的呼喊。
为什么我有痛感呢?我们几代人越来越灰暗,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活的不像个男子汉,越来越不敢张扬个性,越来越不敢在自己的社会生活当中显示出个性色彩。
人越来越趋同化,人好像都一样。
”他需要读者体会的已不是怜悯与恐惧,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觉醒。
这里的戴凤莲是作者莫言为我们展示出的个性的画像,她身上体现出的气质是自我的,真实的,美好的。
小说最后有一种自传的感觉,作者从满身铜臭的城市里归来,那里充满了对霸权话语的妥协,充满了异化,充满了想言而无法言说的苦闷,他回到乡下,找寻红高粱精神之刻,却发现二奶奶的坟,二奶奶从坟墓中跳出来,手捧一面金黄的铜镜,厚嘴唇两侧竖着两道深刻的冷嘲纹:“孙子,回来吧,再不回来你就没救了。
你站在我面前,我就闻到了你身上从城里带来的家兔子气,你快跳到高粱地下的墨水河里,浸泡三天三夜,洗涤你肮脏的灵魂”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
全书最后一个小节,一直以讲述者身份出现的“我”,终于露了正脸。
短短三页纸,却是全书极其重要的部分,使得全书充满了反思和虔诚
的忏悔。
其实,就算没有最后这一节,《红高粱家族》也已经是完整的了。
但是,正是这最后一笔,让整部书具有了寻根的意义,让红高粱的生命力传承了下去,让这个家族生生不息,让读者抛书后陷入深思:忘了本,人生就如同脚踩浮云,离开了大地,我们将飘向何方?通过奶奶的一番话,让人反思寻回潜在内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