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研音乐史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艺考研简介:七艺考研是专业从事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辅导机构,为贴近艺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更基础,教学管理更灵活,“讲”“练”“考”“评”四位一体,为艺术学生制定高效的辅导方案。

课程种类:艺术生集训营,文化课保过班,文化课周末小班面授,专业课暑假小班面授

特色课程:艺术生文化课保过班经过5年的实践积累,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艺术生的辅导方案,抓基础,保底分,国家线通过率99.8%

音乐史考研笔记

贾胡古笛: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对河南舞阳县贾胡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代七音孔八音孔的骨笛。这批骨笛经过同位素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距今大约8000年的历史。贾胡骨笛是目前中国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贾胡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界对我国史前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大夏:大禹时期的乐舞,以歌颂大禹治水为主要内容,全曲共九段,以编管乐器为伴奏乐器,演出时演员头戴皮帽,下身穿白裙,赤着上身表演。

雅乐:雅乐是周代统治者用以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时所使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真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西周雅乐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乐舞,不同等级享有不同规模的乐队和舞队。西周的雅乐对于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以及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和歌: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民间歌谣称为徒歌,继而发展称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有乐器伴奏偶的“丝竹更相合,执节者歌”的相合歌。 燕乐大曲:唐代的大型歌舞,由乐器,声乐,舞蹈综合形成。典型的歌舞大曲一般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其中散序节奏较为自由,一般由器乐演奏,没有歌词;中序是主体,以歌唱为主,有乐器伴奏,节奏稳定,音乐缓慢抒情;破一般以舞蹈无主,速度较快,音乐热烈欢腾,音乐与前段形成对比。

诸宫调:一种包含多种宫调的大型说唱乐,由北宋活动与汴梁的山西艺人孔三人所创造。其演出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多用来演唱长篇故事,伴奏乐器鼓,笛,琵琶。

牧童短笛: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优美质朴的民歌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位和声等。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和意境。这首钢琴独奏曲对其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和多声部声乐创作有着重要的启迪。

简单论述

乐记:乐记是儒家的音乐美学论著,集中阐述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原有23篇现存11篇。是一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它以艺术实践为依据,总结音乐的原理及艺术规律。特别在音乐的本原,音乐与民情,音乐与政治等方面有突出的见解。

内容:A.乐记对音乐本质的见解有相当的深度,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又是声音的艺术,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属于“他律论”B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它属于情感美学,它强调音乐反应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强调了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关系。符合当时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C乐记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哲学主张把音乐看做是宇宙万物谐和规律的体现,并将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等同看待。对音乐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D乐记还十分的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指出音乐必须接受伦理道德的制约。乐记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也有相当的深度。E它反复强调认为音乐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要运用音乐美感来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意义:乐记总结了礼乐制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同时阐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治学和政治的关系,音乐伦理教育和美感作用,它反映了先秦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反映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音乐美学著作。全文用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对话的形式写成的。首先提出了生无哀乐论的基本观点,音乐是客观实体,哀乐只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从而否定了音乐能够表现人的哀乐情感,不承认音乐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其次,以音乐的本质“和”即“美”,但是这种美是没有内容的抽象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明确的印象和某种具体的感受。另外,肯定了一般人在音乐生活中的地位,提出了“劳动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动”的理论。与王者功成作乐的统治阶级垄断的音乐理论相抵抗,大胆的反对了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的等同于政治的音乐观,广泛触及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一些矛盾。 意义:它对汉魏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积极地意义;对后世音乐本体的研究,音乐美学思想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虽然这本书肯定了音乐的审美作用,但是割裂了音乐和感情的联系,否认了音乐的教化作用。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我国新式学堂的兴起歌唱文化,一般指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编写

的歌曲。曲调主要来源于欧美的流行曲调;日本歌曲及流行曲调;选用我国的民间歌曲;创作编写的歌曲。主要内容:宣传富国强兵,歌颂祖国等爱国主义思想,这些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中国男儿》《扬子江》《黄河》等;表现妇女解放如《女子体操》《天足歌》;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宣传共和推翻帝制《演说》《革命军》《庆祝共和》;宣传新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文明婚》《跳舞》;儿童歌曲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比例《春游》《送别 》《忆儿时》。历史意义:①在乐歌活动的影响下,培养出中国最早的一批教育人才从而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力量;②通过学堂乐歌活动,展示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逐步确立音乐课在学校教育的地位;③通过乐歌课,把西欧音乐理论基本知识以及音乐会演出形式介绍给国人,提高音乐修养,活跃音乐生活;④乐歌活动中出现的“集体唱歌”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对中国“五四”以后特别是三十年代群众歌曲体裁的形式及群众歌咏活动的展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之,乐歌活动在我国学校音乐启蒙教育方面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实践成果,为“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新音乐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中国现代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铺垫了最初的基石。

萧友梅:近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01—1920年先后两次留学日本、德国,

贡献:他一生共有专著与音乐理论教科书7种,编写音乐教材5种专题音乐论文13篇各类评论综述讲演序言等文字近50篇涉及面极为广泛,同时对中国音乐前途的命运进行思考。他的理论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① 他的音乐作品有:声乐《问》、《别校词》、《春江花月夜》;器乐:《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

② 他编写了许多介绍西洋音乐基础理论的书籍和音乐教材:他在20年代理论著作比较集中,主要有:《和声学纲要》、《普通乐学》《古今中西音阶概述》

③ 他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为我国近代专业教育的创立于发展奠定了基础。创建了一批专业教育机构和最早的音乐社团:第一个大型的新式音乐社团——北大研究会

第一个高等学校音乐系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系;第一个专门教授音乐的机构——北大音乐传系所;第一个管弦乐队指挥;第一个正规的高等音乐学校——上海国立音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