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研音乐史复习笔记
音乐类知识点总结大全

音乐类知识点总结大全音乐的历史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类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和声音来表达情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逐渐演变出不同的形式,如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中世纪的宗教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音乐等。
在18世纪,音乐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作品,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和他们的作品。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诞生,如柴可夫斯基、肖邦、勃拉姆斯等人。
20世纪的音乐更是涌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如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等。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结构和形式、音乐的风格等方面。
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基本结构。
音乐的结构和形式是指音乐作品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包括曲式、主题变奏、对位法等。
音乐的风格是指音乐作品的特定风格和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乐器乐器是演奏音乐的工具,它们可以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不同类型。
吹管乐器包括长笛、小号、单簧管等,拉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打击乐器包括鼓、钹、木琴等,键盘乐器包括钢琴、电子琴、风琴等。
每种乐器都有其特定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不同的乐器可以组合成不同的乐队和乐团。
音乐风格音乐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古典音乐是指欧洲古典音乐传统中的音乐,它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等不同时期的音乐。
爵士音乐是一种源自美国的音乐风格,它融合了非洲音乐、欧洲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的元素,有着独特的旋律和节奏。
流行音乐是指广泛流行于大众之间的音乐,它包括流行乐、摇滚乐、嘻哈音乐等不同的音乐类型。
音乐产业音乐产业是指与音乐相关的商业活动和组织形式,它包括音乐制作、音乐发行、音乐演出、音乐教育等方面。
音乐制作是指音乐的创作和录制过程,它包括作曲、编曲、录音、混音等环节。
音乐艺术生知识点总结

音乐艺术生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音乐艺术生,你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历史、声乐技巧、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你总结一些重要的音乐艺术生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音乐艺术,提高自己的音乐艺术水平。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音乐符号、调式、和弦、节奏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音乐理论知识点:1. 音乐符号:音乐符号包括音高符号、节奏符号和演奏指示符号等。
学习音符的名称和音高、节奏的关系是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乐器演奏和作曲的必备知识。
2. 调式:音乐的调式决定了音乐作品的调性和和声。
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小调和旋律小调等,学习调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和声。
3. 和弦:和弦是指由多个音同时发声而形成的音乐元素,学习和弦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对于作曲和伴奏都是非常重要的。
4. 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节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演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结构。
音乐历史音乐历史是了解音乐发展和演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音乐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音乐历史知识点:1. 古典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包括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音乐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风格特点。
2. 民族音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帮助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传统。
3.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包括20世纪和21世纪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学习现代音乐可以开拓你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声乐技巧声乐技巧是学习声乐的关键,它涵盖了音准、声音发声、腔调和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声乐技巧知识点:1. 音准:音准是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技巧,它要求歌手能够准确地唱出音高和音准,训练音准是声乐技巧的基础。
2. 发声技巧:声音的发声技巧包括气息控制、共鸣和演唱姿势等,学习发声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保护嗓子和提高声音的质量。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复习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中世纪音乐(第3章 中世纪单声歌曲) 【圣才

第3章中世纪单声歌曲3.1 复习笔记一、拉丁歌曲1.孔杜克图斯孔杜克图斯是拉丁歌曲的一种,盛行于12、13世纪,在中世纪音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戈利亚德歌曲(1)戈利亚德诗人由一群不规矩的学生和逃避枯燥的修道院生活的云游僧侣构成。
(2)戈利亚德歌曲①歌曲内容多是关于酒、女人或讽刺,内容放肆和不拘礼节。
②歌曲风格清新动听,为人喜爱,因而手抄成册,广为流传。
③《卡尔米拉·布拉纳》是保存戈利亚德歌曲最多的手稿。
大约13世纪晚期产生于慕尼黑南部的本笃修道院。
从不同地区搜集的约200首拉丁诗歌,很大部分是流浪歌、酒歌、爱情歌曲,也包括一些严肃歌曲。
(3)发展在12世纪和13世纪早期是发展盛期,随着13世纪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而衰落。
二、方言歌曲1.地方语的方言歌曲欧洲许多地区曾经属于西罗马帝国,普遍使用拉丁语,但各地的拉丁语存在差异。
12、13世纪随着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意识增强,地方语言的重要性逐渐突出。
方言文学和诗歌的蓬勃兴起,影响了这一时期的音乐。
2.早期的方言歌曲“英雄业绩歌”是现在所知最早的一种方言歌曲,是史诗性的长篇叙事诗,歌颂忠诚、勇敢的骑士英雄。
(1)特点以民间说唱形式咏唱,音乐简单缺乏变化,以口传形式而没有得到保留。
(2)代表作品《罗兰之歌》,罗兰是查理大帝的一名将领,在与阿拉伯人作战时为王捐躯。
产生于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用北方方言罗曼语写成,是一部宏大的英雄主义诗篇。
(3)演唱艺人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游吟艺人,出现于10世纪左右。
他们单独或结伙浪迹江湖,经常在教堂或宫廷演唱英雄业绩歌,有时靠卖艺维持生活。
他们即兴弹唱或传唱一些流行曲调。
使拉丁诗歌和早期方言歌曲得到传播。
3.法国游吟诗人及其歌曲(1)法国游吟诗人①游吟诗人的产生11世纪末持续了近两百年的战争,骑士成为被关注的重要阶层,涌现了许多歌颂骑士战争冒险和英雄气概的文学作品。
封建领主、骑士开始努力冲破宗教禁欲主义,要求自由地表达生活,歌唱人间爱情。
西方音乐史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最适合考研

我十年前考研时用的复习题,亲自整理的,要点突出,简洁易记。
这几个概念不清楚,西音史就白学了。
曾经推荐给好几个我的学生,反应很不错,用了都说好,贴上来,愿给考研的学子一点帮助,高级业余音乐爱好者也可以了解一下,进入更高层次,呵呵。
Gregory chant (Plainsong)(著名的“哥里高利圣咏”)——Chant指礼拜活动中唱颂经文。
Gregory chant以著名教皇Gregory Ⅰ(590—604在位)命名,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因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作Plainsong,在西方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西方教会音乐的历史几乎是围绕Gregory chant建立、修饰、扩展而展开的。
Gregory chant形成约8、9世纪,以罗马教仪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圣咏(Gallican)的因素,逐渐影响了西欧其它地区,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它的形成不完全是Gregory Ⅰ的贡献,它是罗马教会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的结果,是政教联姻在音乐中的产物。
功能:服从宗教礼仪,排除世俗欲念。
特征:1、无伴奏的纯人声的单声部,2、拉丁文歌词(圣经与诗篇),3、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4、自然音阶,5、音调平缓,级进为主,音域狭窄。
演唱形式: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
风格:音节式(Syllabic style)一音对一音节;纽姆式(Neumatic style)二、五或更多音对一音节;花唱式(Melismatic style)花唱片段对一音节。
音乐形式:诗篇歌曲(Psalm tone)最古老,固定的歌唱程式——短小旋律引入,主体在一个静止的吟颂音上(Reciting tone),过渡后接Antiphon。
交替圣歌(Antiphon)咏唱诗篇时前后加的叠句,交替歌唱。
后独立,用于弥撒、日课。
应答圣歌(Responsory)独唱,唱诗班重复。
用于精细修饰的升阶经、哈里路亚。
赞美诗(Hymn)从拜占庭引进,音节式格律诗体歌词。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复习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第5章 19世纪中、下叶的

第5章19世纪中、下叶的德奥音乐5.1 复习笔记一、瓦格纳1.创作生涯(1)酝酿时期①1832年,初试器乐创作后,瓦格纳开始尝试创作交响曲和歌剧。
②1833年,瓦格纳得到乌茨堡合唱指导的职位。
1934年的《仙女》是模仿德国浪漫歌剧风格的试作;1936年的《恋禁》则受到意大利贝里尼的影响。
③1838年,瓦格纳去里加歌剧院任音乐指导。
④1839年,瓦格纳与妻子离开里加前往法国。
在巴黎奋斗的三年经历影响到瓦格纳后来对社会和艺术现状的批判态度。
(2)成熟时期①《黎恩齐》(1837~1840)a.简介《黎恩齐——最后的罗马护民官》是英国作家布维尔的作品,剧本由瓦格纳本人撰写。
b.特点从题材到风格都依照法国大歌剧的模式:14世纪的历史性题材,五幕的宏大结构,群众性及舞蹈的豪华场面,段落清晰的传统结构(宣叙调、咏叹调、合唱或乐队)以及合唱的气势与作用等。
这部歌剧所体现的诸多大歌剧特征和影响直至瓦格纳后期创作中还不时隐现。
②《漂泊的荷兰人》(1841~1843)a.简介这部歌剧因为包含了瓦格纳追求的情节因素,即德国浪漫派艺术家所喜爱的那种北欧民间传说而深受他本人喜爱。
b.情节一位荷兰人由于魔鬼的惩罚而终生漂流无定,最终得到善良美丽的姑娘森塔的爱情和牺牲才得以解脱。
c.特点第一,荷兰人传说那阴暗神秘的色彩、受难与被拯救的永恒主题在瓦格纳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在形式上《漂泊的荷兰人》与《黎恩齐》同样沿用传统分曲的结构,具有法、意歌剧通常具有的咏叹调完整旋律。
第三,歌剧中主导动机的使用、民间色彩的合唱以及灰暗沉闷的舞台背景,都使人意识到瓦格纳是在沿着德国浪浪漫歌剧的道路继续向前。
③《汤豪赛以及瓦尔堡的歌咏比赛》a.简介《汤豪赛》属于“大型浪漫歌剧”,是在瓦格纳任德累斯顿宫廷指挥期间完成的,在情节上与《漂泊的荷兰人》有相通之处。
b.特点尽管《汤豪赛》显示出法国大歌剧的深刻影响,但瓦格纳在这里已经开始改革的探索。
天津音乐学院考研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 名词解释

奥尔加农:奥尔加农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最早记载于9世纪末。
最初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作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这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被称为奥尔加农。
奥尔加农包括平行奥尔加农,和进一步发展的华丽奥尔加农。
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是奥尔加农的一种形,最早记载于9世纪末。
它的上方声部是圣咏旋律,是主声部,附加声部以相距四度或五度的距离平行于主声部。
这种以两声部以四度或五度平行移动的奥尔加农被称为平行奥尔加农。
华丽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是奥尔加农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于约12世纪。
随着复调音乐发展,奥尔加农声部从下方声部转到上方声部,并越来越表现出流动和富于变化的装饰性格,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复调风格。
复调的两个声部表现出即兴和自由特征,没有明显节拍特征,活跃、华丽的上方声部与下方缓慢、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对比。
孔杜克图斯(复调):孔杜克图斯是12、13世纪流行的体裁形式,既可以是单声歌曲,也可以是复调形式。
复调孔杜克图斯不依赖圣咏,以自创的旋律为基础,一般为二至四歌声部,三声部最常见,织体特点类似于第斯康特,但更规整,每个声部节拍基本相同。
每个声部都有相同的唱词,采用拉丁文,歌词属于规整的格律诗体。
内容涉及宗教或政治、道德、历史等世俗事务。
第斯康特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形成于12到13世纪。
是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运用节奏模式,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特征,这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差别。
弥撒:弥撒产生于6世纪左右,9- 10世纪逐渐演化成一套比较定型的礼拜仪式。
在音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天主的教会最重要的崇拜仪式。
弥撒分为专用弥撒和常规弥撒两大类。
专用弥撒随年历的不同时节歌词内容发生变化。
常规弥撒歌词一般发生变化。
五个部分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经文歌:经文歌形成于13世纪,是在克劳苏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复调歌曲。
二声部的克劳苏拉上方声部本来无歌词,13世纪中叶,上方声部添加了歌词,就形成了经文歌。
2023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考研参考书真题笔记资料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考研信息初试招生目录参考书【艺术基础】《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第五版《美学原理》叶朗《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学原理》王一川《艺术原理》科林伍德《艺术是什么》沃特伯格《西方美学与艺术》杨向荣《谈美》朱光潜《美的历程》李泽厚【电影方向】陈旭光《影视鉴赏》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郑亚玲《外国电影史》杨远婴《电影概论》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戴锦华《电影批评》《看不见的剪辑》鲍比·奥斯廷《故事》罗伯特麦基《救猫咪》系列《当代电影》期刊近两年《电影艺术》期刊近两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近两年【广播电视方向】《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锋《文化产业导论》向勇《文化艺术营销管理学》林一《戏剧学导论》顾春芳《中国电视》期刊近两年《中国广播影视期刊》期刊近两年《现代传播》期刊近两年【音乐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人民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音乐剧》周映辰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毕明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近两年《中国音乐》期刊近两年《人民音乐》期刊近两年考研真题874 音乐表演艺术论述题1.怎么理解音乐剧的现代性,具体阐述说明。
2.请以一个演奏家或者演唱家为例,谈谈其艺术表演的风格。
论述选做题3.你认为音乐有高雅通俗之分吗?请具体阐释说明。
4.歌剧白毛女改编成音乐剧。
中戏北舞音乐舞蹈类考题论述题1.谈一谈规定情境在音乐剧演唱中的重要性(中央戏剧学院)2.谈一谈舞蹈审美特征(北京舞蹈学院)336艺术基础一、简答题1.怎样理解艺术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25分2.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什么是艺术趣味25分二、论述题结合艺术史上的作品,谈一谈艺术风格和其意义50 分三、材料题材料是Arnold Hauser的一段话《艺术社会学》讲的是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只关注艺术品个别方面:美学强调形式;社会学强调社会动机;心理学强调个人动机和需要。
山西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重点作品解读

山西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重点作品解读山西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重点作品解读音乐史是研究音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通过对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音乐作品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的演进脉络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创作特点。
在山西省考研音乐学的复习中,西方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是两个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两个领域中的一些著名作品,以便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提高。
一、西方音乐史重点作品解读1. 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视为西方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该曲集包含了24首前奏曲和赋格曲,涵盖了所有调式。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巴赫深厚的作曲技巧,同时也为后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 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魔笛》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歌剧《魔笛》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该歌剧以童话故事为蓝本,运用了丰富的音乐手法和明快的旋律,展现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对称、简洁和对人性的思考。
3. 浪漫主义时期: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的巅峰之作。
该交响曲融合了乐队、合唱和独唱等多种音乐形式,以其庄严、雄壮的风格和对人类理想的表达而被广泛赞誉。
二、中国音乐史重点作品解读1. 古代音乐:《广陵散》《广陵散》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古琴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是一首以广陵地区民间音乐为基础的古琴独奏曲,以其飘逸的旋律和细腻的演奏技巧而广受赞誉。
2. 京剧:《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京剧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以曹雪芹同名文学作品为基础。
该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艺术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和艺术魄力。
3. 现代音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由冼星海根据田汉的词曲改编而成。
音乐考研西方音乐史笔记重点背诵内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述及创作特点

音乐考研西方音乐史笔记重点背诵内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述及创作特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述及创作特点:古典主义时期时间跨度:公元1750年 - 1820年古典主义音乐的定义:1750-1820年期间,欧洲主流音乐呈现的古典主义倾向:对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人们追求完美的艺术秩序和典雅的艺术内涵、及对自然、适度、简洁、平衡、理性的音乐风格的认同和发扬。
古典主义音乐两个时期:1. 前古典主义时期(1730-1780):一个特殊、复杂的时期。
在这里,晚期巴洛克、洛可可、华丽。
情感四种艺术风格并行;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喜歌剧体裁的诞生;及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对器乐音乐的推进各有表现。
2.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以“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们的音乐创作为主要成就。
流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杰出代表,这期间,维也纳成为他们创作的成熟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1. 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同时逐步走向走向普罗大众。
2. 形式:结构匀称严谨;乐思发展清晰;有高度的形式美。
3. 调式:大小调体系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
4. 织体:主调织体为主,复调织体为辅。
主调音乐摆脱了沉重而复杂对位法,表现出丰富的、自然的情感。
5.和声:主调音乐多采用三和弦和七和弦,常用分解和弦式伴奏;主调音乐的和声进行采用“主-下属-属-主”功能性序进,调式鲜明.终止式及分段清楚。
6.旋律:自然、紧凑、优美、明朗乐观。
充满了抒情温暖的感觉,而不是巴洛克复杂和过分装饰的旋律线条。
7. 节奏:单一乐章中,速度和拍子始终保持不变,各种主题的节奏以明显的或细微的灵活多变的方式变化。
8. 音色:古典主义时期的管弦乐队体制是以弦乐四声部为基础,双管制,与巴洛克音乐相比较,最大的变化就是音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管弦乐已能表达出十分微妙和丰富的音响,拓宽了音乐家们创意空间和受众的音响体验9. 曲式和体裁:确立了近代大型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四重奏的体裁和形式。
中国音乐史考研复习资料

国外关于音乐起源的学说:a达尔文(英)异性求爱说b克罗威斯特模仿自然说c瓦勒谢克(奥)布赫(西德)劳动起源说d卢梭(法)史宾塞(英)语言抑扬说e修顿普佛(德)信号说f孔百流(法)巫术起源说我国的记载1.作为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2.为表达感情和娱乐3.产生过程曾模仿大自然音响与鸟类鸣声,4.起源于劳动生产。
骨笛: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了25支用猛禽翅骨制作的骨笛。
距今约7800-9000年。
这批骨笛形制统一,制作规范。
有的骨笛上面还留有设计音孔位置的刀痕标记,骨笛是河南贾湖先民生活中相当普遍的乐器。
陶埙:一种用陶土制作的圆形或橄榄形等形状的吹奏乐器。
内空,外有吹音孔,和按音孔。
通常根据按音孔的多少来称呼埙的形制目前发现的主要有1半坡陶埙2河姆渡陶埙山西万荣荆村陶埙4山西太原义井村陶埙葛天氏之乐:是古乐名。
这首古乐总的来说是反映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它有歌有舞,里面三人拿着牛尾巴唱歌说明了歌舞和音乐是相结合的,原始时代的文学艺术和生产劳动紧密相结合。
从八首歌的歌名上可以看出这些作品的内容,大都反应出葛天氏出在原始蒙昧时期的思想精神状态。
考古发现我国远古时期有哪些乐器?他们在音乐史上有什么价值?陶埙,骨哨,骨笛,陶钟,陶鼓,陶角。
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了明确的音高,音阶观念,并能制作骨笛,陶埙,陶钟,陶角等乐器,还创造出反映自己生活的乐舞。
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说明了什么?这些历史传说经过分析,有的能看出他们真实的一面,如“葛天氏之乐”大都反映出葛天氏处在原始蒙昧时期的思想精神状态,“伊耆氏”的“蜡辞”也是表达了对神的敬仰、祈求平安,有的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作品在后世还有留存,这说明这些作品确实存在。
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这四部作品在周代祭祀活动中还应用着,并教习给国子。
可以推测《云门》是黄帝氏族部落歌颂图腾的乐舞,《咸池》为名的乐舞则可能是尧氏族部落崇拜“咸池”的原始乐舞。
音乐考研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夏商朝

音乐考研中国音乐史复习笔记—夏商朝一、音乐发展状况1 阶级对立与音乐由夏启到商末,中国社会基本属于奴隶制,以奴隶、农民为代表的下层阶级与以王、贵族 (奴隶主) 为代表的上层阶级相对立,音乐成为阶级斗争的组成部分,出现了两种相互敌对的音乐文化。
2.占卜与音乐夏商时期,求神问卜之风盛行,出现了专门掌握占卜职务的巫史,将音乐、舞蹈融入占卜、祭祀过程,使音乐的宗教性和神秘性更加明显。
3 音乐与人民生活《易经》和《尚书》记载了部分奴隶社会时期的诗歌,它们从各方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
( 1) 劳动生产①夏商时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诗歌中出现了大量描写百姓生产劳动的情形。
②《易经.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描写了一对年青的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形,轻松活泼,充满了劳动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2) 婚姻制度①夏朝和商朝都实现一夫多妻制,且有抢婚的习俗。
②《易经.贲》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昏冓。
”反映了当时抢亲的场景。
( 3) 战争情况①《易经.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描写了俘虏敌人的情形。
②《易经.离》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
(4) 奴隶生活①贵族剥削、虐待奴隶,使其丧失人身权利,地位与牲畜无异。
②《品经.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反映了统治阶级意识,虽以劝勉的语气激励奴隶工作,但实则是对奴隶的剥削。
③《易经.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反映了奴隶与牛一起作为祭祀的牺牲品。
④《易经.萃》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
勿恤!往无咎!”反映了奴隶在劳动时,受到严密的监视,行动没有丝毫自由。
( 5) 人民对统治者的咒骂①人民对统治者的肆意施加的剥削压迫强烈不满,有顽强斗争以求改变现状的决心,以怠工不合作的方式表示抗议。
②《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述说了百姓的坚强意志。
考研中西方音乐史知识总结习题:宋元时期音乐

宋元时期音乐宋元时期的重要考点:•市民音乐总体特点•新型民间音乐体裁•杂剧、南戏的发展•曲子词、散曲的发展•乐器:古琴、弓弦乐器•律学•著述1.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唐代到宋代的音乐转型是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由歌舞大曲向说唱戏曲过渡,由追求场面氛围向追求情节性、戏剧性的演变,是宋代音乐异于前朝隋唐音乐的几个显著特点,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拆。
宋代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宋及其后元、明、清各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莫定了一个新的传统格局。
2.简述宋元时期市民音乐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宋代市民文化的蓬勃发展,促使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
戏曲艺术得以确立和发展,从而替代了原来的歌舞艺术。
各类丰富多姿的音乐艺术形式争奇斗艳,标志着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宋代音乐文化向着普及面更广、综合性更强的艺术形式发展。
3.名词解释•瓦舍:又称瓦市、瓦肆、瓦子。
是宋代大型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勾栏:又作勾阑、构栏,是栏杆的别名,因其所刻花纹相互勾连而命名。
是百戏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表演艺人为专业化演员。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京般载车,大者曰‘太平’,上有箱无盖,箱如构栏而平。
”•路歧人:宋代民间艺人,也叫路歧,在露天旷场表演,又叫“打野呵”。
民间艺人地位低,无法进入勾栏,只能流动演出。
例题: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
(瓦子,勾栏)4.瓦子、勾栏中的艺术形式①歌曲方面,有叫声、嘌唱、小唱、唱赚、赚等②歌舞方面,有舞旋、舞剑、舞判等③说唱方面,有说话四家,又有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④戏剧方面,有傀儡、影戏、杂扮、杂剧、院本、南戏等⑤器乐方面,有大乐、细乐、清乐、小乐器、独奏等5.名词解释:鼓子词•产生于北宋时期,是一种说白和歌唱相结合,以唱为主的艺术形式。
•音乐特点:以鼓为节拍,通篇只用一个词调反复演唱,每段兼以说白,抒情和叙事兼而有之•主要用鼓伴奏,还有三弦,扬琴、板胡、二胡、古筝、琵琶、箫、笛、梆子、碰铃、八角鼓、瓷碟子等为辅。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复习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第2章 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第2章前古典时期的器乐2.1 复习笔记一、前古典时期“奏鸣曲”和室内器乐曲的发展1.奏鸣曲和奏鸣曲式(1)含义①“奏鸣曲”奏鸣曲指18世纪逐渐形成的“奏鸣曲”体裁,由不同数目的乐章组成,乐章之间在调性、速度、情绪上形成对比,几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彼此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②“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指“奏鸣曲”体裁内部所采用的结构曲式,当第一乐章采用时,通常被称为“奏鸣曲式快板”,其他各乐章也常使用奏鸣曲式或其他曲式。
(2)发展表现①巴罗克时期的独奏奏鸣曲多为提琴、长笛而作,前古典时期的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在键盘乐器作品中。
②新时期的作曲家渴望与公众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力图通过器乐表达更多的个人情感,因此他们非常重视独奏奏鸣曲。
③1765年的奏鸣曲慢乐章以一个抒情感伤的旋律贯穿,在呈述、装饰和变化的过程中,使其具有典型的“情感风格”。
(3)代表人物①多米尼科·斯卡拉第斯卡拉第的作品显示出18世纪新的主调音乐风格,对探索奏鸣曲乐章内部的结构、挖掘并发挥羽管键琴的演奏技巧都做出了贡献。
②多米尼科·阿尔贝蒂阿尔贝蒂在奏鸣曲中,左手常以一种不断反复的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从属于右手的旋律,整体和声的节奏变化缓慢,被通称为“阿尔贝蒂低音”。
③巴尔达萨雷·加卢皮加卢皮的作品沿用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
乐曲短小精致,带有周期性节奏与明晰的分句,在和弦音上构成旋律线条,并用装饰音增加其情感表现。
2.其他室内器乐曲(1)小型的乐器合奏与管弦乐①小型的器乐合奏是指在业余音乐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室内重奏曲。
②管弦乐作品专指在音乐厅演奏的序曲、交响曲及协奏曲。
(2)室内器乐曲的优点①在音乐风格、演奏技巧上轻松简捷,比起较大型的管弦乐队来更易普及。
②乐器配置的数量和样式很随意,比如四重奏形式,可以单纯为弦乐,也可以为混杂的乐器组合。
(3)代表人物①弗朗茨·泽维尔·里赫特波希米亚人,里赫特是著名的“曼海姆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体现出一种新旧风格间的过渡和融合,新的主调风格与巴罗克时期的复调风格相结合。
西方音乐史(考研资料)

湘南学院音乐系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06音乐表演专用一、中世纪时期的音乐(476——1460年)1、格里歌利圣咏格里歌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是天主教音乐,它是公元6世纪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在位时统一编订的。
格里歌利圣咏主要运用于日课(这是修道院僧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和弥撒(天主教、基督教为纪念耶稣受难而举行的仪式)之中。
格里歌利圣咏的基本功能是服从宗教礼拜活动。
音乐肃穆、节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它是无伴奏的纯男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之上。
其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偶有四、五度跳进,整个音乐音域较窄。
它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各种歌唱方式根据礼拜进行的不同场合决定。
到公元11世纪时,除了米兰和西班牙外,欧洲其他地区都接纳它为仪礼中的圣歌。
2、奥尔加农奥尔加农(Organum)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可分为3种类型:a、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
它是在格里歌利圣咏的上方式下方附加一个平行声部,构成四度、五度、八度音程的平行进行。
b、稍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
它的两个声部从同度开始,其中一声部上行进行,到两个声部构成四度时,再平行进行,最后两声部再回到同度。
c、华丽的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
大约在12世纪,奥尔加农的上声部越来越表现出流动性和装饰性,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它没有明显的节拍特征,活跃、华丽的上声部与下方缓、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3、中世纪的游吟诗人游吟诗人(Troubadours)首先产生在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Provence),它是游吟诗人的发祥地。
游吟诗人骑着马到处巡游,用奥克语(普罗旺斯方言)演唱坎佐(canzo)、清晨骊歌(alba)、西尔旺特(sirventes)、田园变歌(pastoarella)等体裁的歌曲,内容有爱情、时事、田园、讽刺等。
如何整理音乐知识点总结

如何整理音乐知识点总结一、音乐史音乐史是音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不同时期的音乐发展和演变过程。
音乐史可以分为古典音乐史和流行音乐史两大部分。
1. 古典音乐史古典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包括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和现代时期。
古典音乐史的重要人物有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等。
2. 流行音乐史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主要包括摇滚乐、流行乐、嘻哈音乐、电子音乐、民谣音乐等多种风格。
流行音乐史的重要人物有艾尔维斯·普雷斯利、迈克尔·杰克逊、滚石乐队、甲壳虫乐队等。
二、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包括音高、节奏、和声、曲式、音乐分析等多个方面。
1. 音高音高是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它决定了音符的高低。
音高可以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绝对音高指的是音符的具体频率,相对音高指的是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
2.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元素,它决定了音符的时值和排列顺序。
节奏可以分为拍子、速度、节拍等不同层次。
3. 和声和声是音乐中的和声关系,它研究了不同音符之间的和声关系和声部排列。
和声包括和弦、和声音程、和声节奏等内容。
4. 曲式曲式是音乐中的组织形式,它研究了音乐作品在结构上的排列和变化。
常见的曲式包括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对位曲式、舞曲曲式等。
5. 音乐分析音乐分析是对音乐作品结构、风格、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音乐分析可以帮助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结构和表现手法。
三、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指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音乐风格可以分为古典音乐风格和流行音乐风格两大部分。
1. 古典音乐风格古典音乐的风格多种多样,包括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等。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流行音乐风格流行音乐的风格也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摇滚乐、流行乐、嘻哈乐、电子乐、民谣乐等多种风格。
古代音乐考研知识点总结

古代音乐考研知识点总结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及发展1. 古代音乐的起源古代音乐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人类情感与生活的表达形式。
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社会的部落音乐和宗教音乐。
在部落生活中,音乐是人们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感情交流的方式。
而宗教音乐则是在宗教仪式中产生的,它是人们向神灵祈求和表达敬畏的一种方式。
2. 古代音乐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古代音乐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在古代社会,音乐主要以声乐和器乐为主。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器乐曲比较常见的有《广陵散》、《将进酒》等;而声乐曲则比较常见的有《离骚》、《洛神赋》等。
此外,古代音乐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如舞蹈音乐、雅音乐等。
二、古代音乐的理论与表现形式1. 古代音乐的理论古代音乐的理论主要包括音乐的音韵学、音律学和音乐形式等方面。
音韵学是指音乐的声音与声音的共鸣关系,即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音韵特征;音律学是指声音的音高和音程等乐音规律;而音乐形式则是指音乐的组织方式,如奏鸣曲、交响曲等。
2. 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器乐曲、声乐曲、舞蹈音乐、雅音乐等。
在古代音乐中,器乐曲和声乐曲是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器乐曲是以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形式,而声乐曲则是以歌唱为主的音乐形式。
此外,古代音乐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如舞蹈音乐和雅音乐。
三、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与艺术家1. 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如《广陵散》、《将进酒》、《离骚》等。
《广陵散》是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器乐曲,它是中国古代音乐中最有名的乐曲之一;《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后来被谱成歌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杰出代表作品;《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后来也被改编为歌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杰出代表作品。
2. 古代音乐的艺术家中国古代音乐的艺术家有很多,其中有许多故事传世。
比如扬州八怪之一的吴昌硕,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音乐家。
江苏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理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江苏省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理论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西方音乐史重点知识点总结西方音乐史是研究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涵盖了从古希腊时期的古典音乐到当代音乐的各个时期和流派。
以下是西方音乐史的几个重点知识点总结:1. 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流派主要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戏剧音乐。
代表性作品包括荷马史诗中的颂歌和悲剧时期的合唱。
2. 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包括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
代表性作曲家有约翰内斯•奥克内赛姆和威廉•贝尔纳特。
3.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追求艺术表现极致,运用复杂的和声和技巧性的演奏方式。
代表性作曲家包括巴赫、亨德尔和维瓦尔第。
4.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强调对称、对比和完美的结构。
代表性作曲家包括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5. 浪漫音乐:浪漫音乐以情感表达和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音乐表演者的技巧和独特性。
代表性作曲家包括肖邦、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
6.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包括印象派、表现主义、二十世纪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等多个流派。
代表性作曲家有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
二、中国音乐理论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音乐理论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学科,主要研究古代中国音乐的体系、音律、曲式等内容。
以下是中国音乐理论的几个重点知识点总结:1. 音律:中国古代音乐理论注重音律的研究,包括五声音阶的形成和七声音阶的演变。
十二平均律在中国音乐理论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2. 曲式:中国古代音乐有多种曲式形式,如七律、五律、九宫格等。
每种曲式都有其特定的音域和旋律结构,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之处。
3. 乐器:中国古代音乐使用的乐器丰富多样,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代表性乐器有古琴、笙、琵琶和鼓等。
4. 音乐表演:中国古代音乐注重音乐表演的技巧和表情,强调音乐与舞蹈或戏曲的结合。
传统音乐表演形式有宫廷乐队、戏曲伴奏和民间音乐演奏等。
5. 古代音乐理论家: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家,如况周颐、吕洞宾和裘万顷等。
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笔记

西方音乐: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督文明)基础上的艺术音乐(专业音乐)创作体系。
(名解\填空)第一部分古代史:第二部分近代史: 第三部分近现代史:1 古希腊文明时期 1 巴洛克时期 20世纪音乐2 中世纪时期 2古典主义时期3 文艺复兴时期 3浪漫主义时期第一部分西方音乐史古代史第一章古希腊文明时期(约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400年)一历史地位:(填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西方艺术音乐精神的源头(音乐史)二音乐文化一、音乐内容1神话传说music=muse(谬斯)2荷马史诗(1)《伊里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2)《奥德赛》思索人生3 抒情诗(lyric),源于民歌,最早是歌唱,用里拉伴奏。
写抒情诗的诗人:(1)(最早的)特尔潘德(2)擅长写战歌的:提尔泰俄斯(3)擅长写爱情诗歌的:萨福(女)(4)擅长写合唱的:品达罗斯(他被后人推崇为“崇高颂歌的典范”)4 古希腊戏剧–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悲剧:(tragedy)(1)源于酒神节的祭祀(2)由合唱、独唱、对话交替组合,造成音乐的戏剧性(3)用乐器伴奏(4)内容大多是家族之间的复仇与惨杀(5)在公元前5世纪发展到高峰(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①埃斯库罗斯(Aischulos)②索福克勒斯(Sophocles)③欧里庇德斯 (Euripides)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二、音乐特征1 单音音乐形式2 音乐与诗、舞相连,三位一体3 声乐占主导地位4 节奏第一,旋律第二5 形成音乐理论体系(1)字母记谱法(2)古希腊调式①多利亚调式②弗里几亚调式③利底亚调式④混合利底亚调式6乐器(名解):(1)弹拨:①里拉(又叫里尔琴)(Lyre)里拉琴与日神阿波罗崇拜有关②基萨拉(Kithara)(2)吹管:①阿夫洛斯管(Avlos)阿夫洛斯管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有关②西林克斯(又叫潘神排箫)(Syrinx)三、形成西方艺术音乐的精神要素科学性超越性矛盾性(理性和感性“二元性”)科学的创作基础超越的创作主题矛盾的创作特征四、古罗马文明时期(约公元前800年-公元476年)基督教的诞生(公元1世纪)答题方法:乐器=时代+类型+特征+原文例:阿夫洛斯管:古希腊吹管乐器,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有关(Avlos)。
考研中西方音乐史知识总结习题:春秋战国时期音乐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1.名词解释:郑卫之音•郑、卫两国(河南中部与东部)的民间音乐,由于它表达感情的奔放、热烈和大胆,因而使周王室及其维护者对其常常加以排斥和否定。
•魏文侯(前446一前396在位):“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孔子的言论“郑声淫”、“放郑声”。
2.名词解释:《诗经》(“诗三百”)•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期-春秋末期•《风》:十五国风,160篇。
•《雅》:大雅、小雅,贵族文人的作品,共105篇。
•《颂》:40篇,,祭祀宗庙祖先。
3.论先秦音乐思想•述先秦时期音乐思想总体特征。
•述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
•述先秦时期老庄的音乐思想。
•述先秦时期墨子的音乐思想。
(1)论述题:孔子的音乐贡献以及音乐思想•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音乐家。
他善于击磬、鼓瑟、弹琴、唱歌、作曲等。
•贡献:重视音乐,列入教育课程。
“礼、乐、射、御、书、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整理周代的文化典籍•他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精华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社会大动乱背景下,孔子整理了《诗经》,这应是孔子一生对《诗经》进行讲解、传授和研究的总结。
《诗三百》最终编订成册,作学生的教材来用。
这样体现出孔子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
•孔子的把《诗》《书》《礼》《乐》等典籍从掌握在吏官乐师的手中解放出来,成为广泛流传的教科书,从而开创了儒家学派,为我国古代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在提倡音乐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身体力行。
•首创的私学能够重视音乐教育。
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主张礼、乐治国。
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构成了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灵魂,又提出“安上治民,善莫于礼;移风易俗,善莫于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提倡音乐、肯定音乐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统治地位的,孔子对西周音乐文化的传承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孔子大量整理和保存了周代文化典籍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艺考研简介:七艺考研是专业从事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辅导机构,为贴近艺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更基础,教学管理更灵活,“讲”“练”“考”“评”四位一体,为艺术学生制定高效的辅导方案。
课程种类:艺术生集训营,文化课保过班,文化课周末小班面授,专业课暑假小班面授特色课程:艺术生文化课保过班经过5年的实践积累,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艺术生的辅导方案,抓基础,保底分,国家线通过率99.8%音乐史考研笔记贾胡古笛: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对河南舞阳县贾胡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代七音孔八音孔的骨笛。
这批骨笛经过同位素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距今大约8000年的历史。
贾胡骨笛是目前中国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贾胡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界对我国史前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大夏:大禹时期的乐舞,以歌颂大禹治水为主要内容,全曲共九段,以编管乐器为伴奏乐器,演出时演员头戴皮帽,下身穿白裙,赤着上身表演。
雅乐:雅乐是周代统治者用以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时所使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真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
西周雅乐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乐舞,不同等级享有不同规模的乐队和舞队。
西周的雅乐对于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以及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和歌: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起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初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民间歌谣称为徒歌,继而发展称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有乐器伴奏偶的“丝竹更相合,执节者歌”的相合歌。
燕乐大曲:唐代的大型歌舞,由乐器,声乐,舞蹈综合形成。
典型的歌舞大曲一般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
其中散序节奏较为自由,一般由器乐演奏,没有歌词;中序是主体,以歌唱为主,有乐器伴奏,节奏稳定,音乐缓慢抒情;破一般以舞蹈无主,速度较快,音乐热烈欢腾,音乐与前段形成对比。
诸宫调:一种包含多种宫调的大型说唱乐,由北宋活动与汴梁的山西艺人孔三人所创造。
其演出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多用来演唱长篇故事,伴奏乐器鼓,笛,琵琶。
牧童短笛: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
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优美质朴的民歌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位和声等。
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和意境。
这首钢琴独奏曲对其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和多声部声乐创作有着重要的启迪。
简单论述乐记:乐记是儒家的音乐美学论著,集中阐述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原有23篇现存11篇。
是一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
它以艺术实践为依据,总结音乐的原理及艺术规律。
特别在音乐的本原,音乐与民情,音乐与政治等方面有突出的见解。
内容:A.乐记对音乐本质的见解有相当的深度,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又是声音的艺术,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属于“他律论”B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它属于情感美学,它强调音乐反应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强调了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符合当时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
C乐记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哲学主张把音乐看做是宇宙万物谐和规律的体现,并将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等同看待。
对音乐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
D乐记还十分的强调伦理道德的作用,指出音乐必须接受伦理道德的制约。
乐记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也有相当的深度。
E它反复强调认为音乐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要运用音乐美感来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意义:乐记总结了礼乐制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同时阐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治学和政治的关系,音乐伦理教育和美感作用,它反映了先秦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反映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音乐美学著作。
全文用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首先提出了生无哀乐论的基本观点,音乐是客观实体,哀乐只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从而否定了音乐能够表现人的哀乐情感,不承认音乐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
其次,以音乐的本质“和”即“美”,但是这种美是没有内容的抽象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明确的印象和某种具体的感受。
另外,肯定了一般人在音乐生活中的地位,提出了“劳动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动”的理论。
与王者功成作乐的统治阶级垄断的音乐理论相抵抗,大胆的反对了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的等同于政治的音乐观,广泛触及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一些矛盾。
意义:它对汉魏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积极地意义;对后世音乐本体的研究,音乐美学思想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虽然这本书肯定了音乐的审美作用,但是割裂了音乐和感情的联系,否认了音乐的教化作用。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我国新式学堂的兴起歌唱文化,一般指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编写的歌曲。
曲调主要来源于欧美的流行曲调;日本歌曲及流行曲调;选用我国的民间歌曲;创作编写的歌曲。
主要内容:宣传富国强兵,歌颂祖国等爱国主义思想,这些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中国男儿》《扬子江》《黄河》等;表现妇女解放如《女子体操》《天足歌》;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宣传共和推翻帝制《演说》《革命军》《庆祝共和》;宣传新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文明婚》《跳舞》;儿童歌曲在学堂乐歌中占有较大比例《春游》《送别 》《忆儿时》。
历史意义:①在乐歌活动的影响下,培养出中国最早的一批教育人才从而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力量;②通过学堂乐歌活动,展示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逐步确立音乐课在学校教育的地位;③通过乐歌课,把西欧音乐理论基本知识以及音乐会演出形式介绍给国人,提高音乐修养,活跃音乐生活;④乐歌活动中出现的“集体唱歌”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对中国“五四”以后特别是三十年代群众歌曲体裁的形式及群众歌咏活动的展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之,乐歌活动在我国学校音乐启蒙教育方面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它的实践成果,为“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新音乐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时,也为中国现代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铺垫了最初的基石。
萧友梅:近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01—1920年先后两次留学日本、德国,贡献:他一生共有专著与音乐理论教科书7种,编写音乐教材5种专题音乐论文13篇各类评论综述讲演序言等文字近50篇涉及面极为广泛,同时对中国音乐前途的命运进行思考。
他的理论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① 他的音乐作品有:声乐《问》、《别校词》、《春江花月夜》;器乐:《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② 他编写了许多介绍西洋音乐基础理论的书籍和音乐教材:他在20年代理论著作比较集中,主要有:《和声学纲要》、《普通乐学》《古今中西音阶概述》③ 他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为我国近代专业教育的创立于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建了一批专业教育机构和最早的音乐社团:第一个大型的新式音乐社团——北大研究会第一个高等学校音乐系科——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系;第一个专门教授音乐的机构——北大音乐传系所;第一个管弦乐队指挥;第一个正规的高等音乐学校——上海国立音专;④音乐创作的体裁与手法:他的音乐创作体裁包括歌曲(合唱曲、独唱曲、艺术歌曲、群众歌曲)钢琴曲、室内乐、管弦乐曲等,他的歌曲创作虽然多为西欧音乐模仿,艺术价值不高,比较拘谨平板,创作手法简单带有明显德国古典音乐影响的痕迹。
但毕竟是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开端。
④他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高质量办学的指导思想。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名牌学校的生命线,萧友梅把罗致合格 的师资列为头等大事,他主张教师非好的不请,凡不合格决不滥用,这样一种集中国内外一流师资队伍进行办学的思路和模式,为萧友梅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成功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⑤科学教学管理制度:他基本上借鉴并采用了欧美各国单科音乐大学的体制,从经常性考查、考试、升级到毕业,均采用学分制核定学生成绩建立了鼓励学生勉励学习的良好教学秩序。
这样一种既有严格标准又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的成才。
⑥重视艺术教育的实践:艺术实践在音乐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国立音专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实践的各优良传统。
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是需要充分发扬学生音乐个性与才能的一门学科。
萧友梅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十分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⑧鞠躬尽瘁的教育精神:黄河大合唱: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历史画卷,歌颂了人们的斗争精神,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
全曲共有九个乐章序曲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 河边对口曲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写作特色:全曲音乐建立在力量崇高,苦难三个主题上。
各个乐章相对对立,内容互相联系;音乐通俗易懂,简洁明快,既有中国民间音乐的风格,也有群众歌曲的特点,同时又是史诗性交响性兼备的作品;冼星海在这部作品中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新合唱形式,对以后的大型歌唱音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黄河大合唱吸收了民间的许多因素如吸收的 名叫劳动号子,吸收西北民歌的等;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中华名族不谓艰辛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此外还采取外国复调的写作手法等多声部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保卫黄河是运用卡农的写作手法写成,这首歌问世后迅速流传国内,此后轮唱在中国近代合唱中被广泛的运用。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家原名守信,字子义,原籍云南玉溪。
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后参加与建立“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左翼音乐组织,坚定走音乐的革命道路。
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他创作的群众歌曲有开路先锋、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爱国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抒情歌曲有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等他的歌曲表现内容与形式上都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革命趋向,有鲜明民主风格、强烈时代气息、成为大众心声。
格里戈利圣咏:公元前六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从宗教利益出发,统一了教会仪式。
他将传统的教义歌曲,众赞歌等搜集整理成一册,名曰唱诗歌集。
与当地的安波罗斯圣咏和在一起被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特点:追求静穆超脱,排斥人事激情,专业拉丁文纯人声演唱,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没有乐器伴奏,音域在两个八度以内没有小节线,使用被教会遗弃的中古调式,但至上而下的排列。
意义:圣咏全面体现了宗教的感情,是天主教会生活的依据;在歌唱圣咏的年代里,圣咏成为历代作曲家汲取营养的源泉;在复音音乐 摸索前进的时期圣咏起到了很大的扶持作用;后世的许多音乐家把某些特有的曲调保留在自己的作品中;圣咏是复音音乐产生之前艺术性最高,保存至今唯一的一种艺术音乐,标志着西方艺术的形成,是西方音乐的渊源。
罗马乐派:为抵制世俗音乐的侵入,曾禁用除格里高利圣咏以外的一切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