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噪声及其控制》习题1

合集下载

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及其控制1一、选择题1.下列交通标志牌,表示防止噪音产生的是()A.B.C.D.2.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论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乐器只会发出乐音,不会发出噪声C乐音能使人心情舒畅;噪音却使人烦燥不安,有碍健康D乐音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噪音振动是无规律的3.一位同学晚上在家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他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让家里其他人戴上耳塞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用电视罩把电视机罩住4.西安地铁三号线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5.关于噪声危害的正确叙述是()A.强噪声可以使胎儿致畸、妨碍儿童智力发展B.噪声使人脑胀、失眠、心慌、乏力C.强噪声可以使门窗破裂、墙体震裂D.噪声的影响同其他污染一样,其危害是持久性的6.在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聪: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噪声B.小涵: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彤: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D.小宇: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燃放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7.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A.30 dB; B.50 dB;C.90 dB; D.110dB.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音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D.我们利用响度可以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9.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10.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在教室周围植树二、填空题1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主要区别是:乐音的振动是,而噪声的振动却是的.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12.在声学上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通常把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大小定义为.1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控制噪声是政府部门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精品练习(附答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

精品练习(附答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天天练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2.如图所示,许多公园或者路口都设有噪声监测装置,它所测定的声音特性及其单位是()A.响度Hz B.音调HzC.响度dB D.音调dB3.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4.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B.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音的产生时减弱噪声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音调不同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拔动时发出的声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7.声音强弱的单位符号是()A.HzB.m/sC.dBD.dm8.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B.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D.正在上自习课时相邻班级传来音乐声9.生活中的噪音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下面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蝙蝠就是靠超声波来探测周围的物体10.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二、填空题11.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详解,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1)工业噪声:______.(2)交通噪声:______.12.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控制噪声的_______;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________。

物理苏科版初二上册噪声及其控制同步测试

物理苏科版初二上册噪声及其控制同步测试

物理苏科版初二上册1一、单选题1.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修理工检修汽车时认真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2.操纵噪声能够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操纵噪声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B.都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因此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m/sB.雪后人们感到万籁俱寂,是因为大学蓬松多孔,对噪声有吸取作用C.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D.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检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优美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B.都市的绿化对减弱噪声有一定的作用C.声音是没有细菌的,因此无污染 D.广场上的高音喇叭对邻近的居民没有害处5.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人们能够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6.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纳双层玻璃;②都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操纵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都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操纵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二、填空题9.现代都市里常常在要紧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那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当邻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10.“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劳”,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11.如图所示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1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茂盛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_____ ___操纵噪声.13.“掩耳盗铃”是大伙儿熟悉的成语故事。

《第一章三、噪声及其控制》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三、噪声及其控制》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噪声及其控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知识应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危害,同时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目标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知识点回顾: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梳理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

2. 实践操作:设计一份“家庭噪声源调查表”,指导学生实地调查自己家庭及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源,记录下来并分析可能的噪声控制措施。

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还能够使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噪声的存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 知识应用:结合物理课堂上学到的声音的传播知识,要求学生设计一份简短的噪声控制方案,针对学校或社区的某一区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控制建议。

这一部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4. 思考题:布置一些与噪声控制相关的思考题,如“如果你要设计一座静音小区,你会如何考虑?”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

三、作业要求1. 家庭噪声源调查表需详细记录,包括噪声源、出现时间、影响范围及可能采取的控制措施。

2. 噪声控制方案需具体、可操作,考虑因素需全面,如声音的传播途径、隔音材料的选择等。

3. 思考题需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提交创意性的答案。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实践操作、知识应用和思考题答案的准确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为评价标准。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分数,指出优点和不足。

3. 互动反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调查结果和控制方案,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汇总和分析,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对于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

初中物理《声现象》解题方法指导学法指导

初中物理《声现象》解题方法指导学法指导

初中物理《声现象》解题方法指导重难点分析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 1. 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一部分,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实验现象与在地球上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解析】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激起水花,而把不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是不会激起水花的,由此,我们认识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如果我们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水花飞溅,但听不到声音。

【答案】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能看到水花飞溅,但听不到声音点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例2. 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解析】声音的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即声音的品质,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本质决定的。

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时,由于音色不同,仍然能够区分他们,所以通过音色可以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闻其声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答案】C点评: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是解此类试题的关键。

三、噪声及其控制例3. 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旁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图2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图2【解析】由图2可以看出,A图表示禁止行人通行;B图表示禁止汽车通行;C图表示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图表示禁止骑自行车通行。

【答案】C点评: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超声和次声例4. 医院用来诊断病情的“B超”(如图3所示)发出的声音人们听不到,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小B.声音的响度太大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图3【解析】“B超”发出的是超声波,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们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

第3节 噪声及其控制

第3节   噪声及其控制

4.汽车经过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喇 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情况如图K -3-1所示,其中80.8分贝指汽车 喇叭声的( ) 图K-3-1
80.8分贝 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盐城市环境保护局
A.响度 C.频率
B.音调 D.音色
5.如图K-3-2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 旁常竖立有噪声显示器,从装置上显示的分 贝数大小可以知道( )
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 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5.“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 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
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影响睡眠、 休息、学习、工作)
2、对人生理方面:
损害听力,神经衰弱,诱发疾病
3、噪声危害以 _分__贝__ 划分等级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单位:
分贝 符号:dB 表示声音的强弱 2、等级:
0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
30-40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2、等级:
三、噪声及其控制
乐音的波形
噪声的波形
乐音与噪声区别 1、从物理学角度
乐音通常是指
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它是声源做有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 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
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它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 无规律的。
乐音与噪声区别 2、从环境保护角度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学__习_、_工__作_ 和 休__息_ 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 些场合“ 不_需__要__的__声__音_ ”都属 噪声
70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
90dB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产生疾病
150dB 鼓膜会破裂出血 失去听力
噪声控制的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填空题提优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填空题提优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填空题提优1.戴耳罩是在______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2.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城市禁止鸣笛是从______减弱噪声的;越高的楼层感受到的噪声越小,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__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发生了变化。

3.学校通常倡导学生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

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是指声音__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

4.海口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在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

城区步行街上也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5.到沈阳万柳塘公园的东一环快速路已经全线通车,从辽宁大学崇山校区至长青街开车仅需20分钟.如图所示,桥上建有隔音板,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控制噪声而减小对桥旁居民生活的影响.上桥前有很长一段引桥,引桥相当于斜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6.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内禁止汽车鸣笛是在______控制噪声;城市中多植树是在______控制噪声;如图路边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反应了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7.如图中的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8.(1)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________。

(2)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__________,而响度比蚊子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提高篇)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D.悦耳的轻音乐不会成为噪声2.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3.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大一些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4.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A.使盆更加美观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D.增强其散热性能5.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发声,仪器测得分贝数是65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分贝数为50d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C.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近D.甲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近6.以下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D.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二、填空7.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_______,它的频率范围通常Hz。

8.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

9.声波武器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的性质。

9.)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

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_______。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

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c=340m/s,3400.6815003400.068250003400.0034310000c fm m m λλλλ=======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解:2'20lg , 20lg 20lg20lg 2000'20lg 26()p ppe e e L L p p p pp L L L dB p p p===+∆=-==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解:22S 4==2 DI=10lg 10lg 2 3.01W S 2S WS Ir Q Q I r θππ=====半全,半全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510.110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2010lg 10lg1.74 2.4L n piL dB p ni Lp L L I p p p p I L p pp DI Q θθθ==++++=∑=--=========.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初中物理《噪声及其控制》典型题精编

初中物理《噪声及其控制》典型题精编

初中物理《噪声及其控制》典型题精编一、单选题1.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在学校周围植树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 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2.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B. 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 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D. 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3.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4.关于噪声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立交桥两侧架设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会场内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 飞机场工作人员通常佩戴防噪音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在学校和医院附近静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5.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 减小噪声污染B. 减小大气污染C. 绿化美化环境D. 减小水污染6.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A. 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B. 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 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D.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7.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 防止噪声的产生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防止风吹到头部8.如图所示是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B.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C.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D.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9.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 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 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10.“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

苏科版2020-2021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同步试题

苏科版2020-2021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同步试题

苏科版2020-2021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同步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3.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4.在一些地方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A.不允许在此地鸣喇叭B.不允许小孩子在此地吹号C.不允许在此地旋转喇叭D.此地的声音的响度不允许超过40 dB5.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D.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6.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7.有一闹钟正在响铃,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使其响铃声音减弱,这是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为了使闹钟的使用寿命延长8.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9.通常,人们会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及人耳处三个环节控制噪声。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五、噪声污染及其特点和影响
1、噪声污染
被测试环境的噪声级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噪声标准 限值,并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声音造成噪 声污染。
2、噪声污染的特点
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性污染,具有局部性和无后效性。
3、噪声的影响
暂时性听阈迁移
噪声性耳聋
暴振性耳聋
国际化标准组织确定聋等级的标准
六、噪声控制
二、物理环境
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构成了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
天然物理环境
人工物理环境
三、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学科体系及研究特点
1、环境物理学 环境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环境同人类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2、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3、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声学 环境振动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放射学 环境热学 环境光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
速路、城市主干 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
等效声级LAeq /dB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 区类别
水: 1372m/s
钢 : 5182m/s
1.3 噪声的基本评价量
1.分贝
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如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
数并乘以10(或20)即
分贝符号为“dB”,是无量纲的。
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1为被量度的量。 被量度量与基准量取对数,所得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 表示被量度量比基准量高出多少级。
1.2 声学基础
声音三要素: 声源、介质、接收器。 频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用f表示。每秒振动一次 称1赫兹(Hz)。人耳能觉察的频率在20~20000Hz间。 <20Hz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32学时)习题解答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讲教师:高永华二一年十月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第二章 习 题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m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10-4 W/m 2202/c p D e ρ=(p14, 式2-17)= 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10-6 J/m 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2= m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10-4 W/m2 × m2=×10-2 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75 dB和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10×lg + += 10×lg ×70 +×75 +×65)= 10×lg (107 + += 10×lg [×+10+1)]= 65 += 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 dB。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三 噪声及其控制 教材习题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三 噪声及其控制 教材习题课件
料,了解我国制定的城市环境噪声容许标准.
提示:可通过输入关键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在因特网上搜索.进-步还可查阅本市及本居住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第三页,共四页。
教材习题
3.请对你所在学校的噪声情况做一个调查,要求: 1)列出学校环境中噪声的主要来源; (2)在不同时段,和同学一起去现场体验,并在校园地图上标注对噪声的感觉程 度;(感觉程度可以分为四级:A级一觉察不到,B级一能觉察到,
C级一令人烦躁,D级一难以忍受) (3) 根据调查结果向学校提出改进建议.
说明:同学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填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页,共四页。
第一章 声现象
三、噪声及其控制
第一页,共四页。
教材习题
1.如图1-20所示,在城市高架道路或高速公路
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 m高的由特殊材料 制成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第二页,共四页。
教材习题
2.为了控制噪声,许多国家制定了不同环境的噪声容许标准.查阅资

物理补充习题(八年级)

物理补充习题(八年级)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是什么基础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涛声、鸟语、琴声……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都是通过传播的。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

小球被弹开,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

3、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当从玻璃钟罩内向外外抽气时。

能听见闹钟声音逐渐变;让空气重新慢慢进人玻璃钟罩内的过程中,能听见闹钟声音逐渐变。

由此可以推测,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4、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在下列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是()A.海底B.山顶上C.月球表而D.泥土中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我们能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鞭炮声C.人在小溪边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D.我们能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6、用鼓槌敲击鼓面发出声音.鼓声的声源是( ).A.鼓槌B.鼓面C.空气D.鼓的侧面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和泥土中的传播速度相B. 100 m比赛中,终点的计时员应该在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C.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可以直接对话,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D.声波可以使物体振动,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拓展题8. 1994年,苏梅克一列维彗星裂成20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这是因为。

9.住楼房的同学有这样的体验:一楼居民在室内说话,其他楼层的住户不易听到,但一楼的人轻轻敲击铁质水管,其他楼层的住户就能听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10、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你能从中得到什一么结论?基础题1、乐音是声源做(有/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乐音的三个特性是、和。

其中反映声音高低的是,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

2、“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好,“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及其控制重难点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及其控制重难点练习题

第一单元声现象第3节噪声及其控制1. 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老师大声讲话B.在课堂上,有同学大声吵闹C.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D.舞台上,口技演员正在模仿鸟鸣声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C.入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3.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敞开门窗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4.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5.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6.关于下面四幅图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弱噪声污染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调来判断的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微弱的声音8.张明修理桌椅时有敲击声,为使邻居免受干扰,他想出三种方法:第一,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厚布,这是在________方面控制噪声;第二把自己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这是在________方面控制噪声;第三,告诉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塞团棉花,这是在________方面控制噪声.9.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南通”的重要举措。

噪声控制习题库.docx

噪声控制习题库.docx

习题1.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2.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 20~20000Hz,试求出 500Hz,5000Hz,10000Hz 的声波波长。

3.频率为 500Hz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水中是 1483m/s, 钢中是 6100m/s)4.试问在夏天 40℃时空气中的声速比冬天 0℃时快多少?在这两种温度情况下 1000Hz 声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少?5. 设在媒质中有一无限大平面沿法向作简谐振动,u=u0cosω t, 试求出 u0× 10-4 m/s 时,其在空气中和水中产生的声压。

(已知空气的ρ3,c=340m/s, 水的ρ =998kg/m3,c=1483m/s )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 2m7.两列频率相同、声压幅值相等的平面声波,在媒质中沿相反方向传播:p1=P A cos( ωt-kx) 、p2 =P A cos( ωt+kx), 试求两列声波形成的驻波声场的总声压及波腹和波节出现的位置。

8.已知两列声脉冲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50ms,人耳听觉上才可区别开这两个声脉冲,试问人离开高墙至少多远才能分辨出自己讲话的回声?9.计算平面声波由空气垂直入射于水面时反射声的大小及声强透射系数,如果以θi=30 °斜入射时,试问折射角多大?在何种情况下会产生全反射,入射临界角θie 是多少? ( 已知空气的ρ3,c=340m/s; 水的ρ =998kg/m3,c=1483m/s)10.×10-5 Pa ,问它们的声压级各为多少分贝?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 70dB、75 dB 和 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12. 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在机器运转时测得声压级为87 dB,该机器停止运转时的背景噪声为 79 dB,求被测机器的噪声级。

13.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处测得声压级的平均值为85d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噪声及其控制》习题
一、填空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主要区别是:乐音的振动是,而噪声的振动却是,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2、在声学上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通常把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大小定义为。

3、“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孔,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教室外噪声较大,同学们关好门窗后继续认真听课,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的。

4、现代城市中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上显示50、68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若附近有汽车或者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二、选择题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人的理想安静环境是0D.
B.
B.噪声刺耳难听,但不会导致人患病
C.音乐虽好听,但如影响人的学习和休息,也属于噪声
D.在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只是为了美观
6.在柴油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使噪声 ( )
A.在传播中减弱
B.在声源处减弱
C.在接收处采取防护措施减弱
D.三者都有
7、洗衣机在工作时,因洗衣机没有放稳而引起噪声,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在声源处减弱,放稳洗衣机
B.在洗衣机内加更多水
C.在传播中减弱,关上门窗
D.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8、在声音大的厂区周围都砌有很高的墙和种植很多高大的树木,这是为了 (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答案均不对
9、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10、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
(A.)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B.)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晨读时的朗读声
(E)汽车高音喇叭的尖叫声 (F)夜深人静时的引吭高歌声
(G)装修房间时的电钻声 (H)清晨公园树林中小鸟的欢叫声
11、下列关于噪声和乐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的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1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土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13、为降低噪声危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减小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B.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C.减小发声体的振动幅度
D.以上三种方法同时采用
1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5、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无论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乐器只会发出乐音,不会发出噪声
C.乐音能使人心情舒畅;噪音却使人烦燥不安,有碍健康
D.乐音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噪音振动是无规律的
16、一位同学晚上在家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他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
A.让家里其他人戴上耳塞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出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用电视罩把电视机罩住
三、计算与论述题
17、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举出两例即可)
18、噪声是有害的,科学家发现强噪声能使人中枢神经麻痹,造成人暂时昏迷、噪声还会促使一些敏感的植物种子早发芽、同时噪声也是一种能量浪费,噪声可释放大量能量、你能否对噪声的这些危害作些设想,使之变害为利?
参考答案
1、规律,杂乱无章,人们的身心健康
2、分贝,零分贝
3、声源,人耳,传播过程
4、分贝,增大
5、C
6、B
7、A
8、B
9、D
10、A、C、E、F、G
11、B
12、B
13、C
14、B
15、B
16、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