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原则演示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针刺后不能立即洗澡,以免针孔 感染。
针灸前要排空小便,以减轻针刺 过程中的不适感。
针刺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针刺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针灸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禁忌症
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有严重心、肝 、肾疾病者以及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进行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中医针灸将与药物、推拿等其他中 医治疗手段结合,形成多元化治疗
方案。
数字化与智能化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中医针灸有望 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提高治疗效 果与效率。
科学研究深入
随着科学研究深入,中医针灸有望 揭示更多机理与疗效机制,为临床 提供更多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鱼际穴
属手太阴肺经,治疗咳嗽、咽干、哮喘等 。
曲池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治疗咳嗽、哮喘、咽喉 肿痛等。
尺泽穴
属手太阴肺经,治疗咳嗽、喉痹、咯血等 。
原穴、络穴及主治疾病
原穴
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主要治疗内脏疾病。
络穴
是络脉在本经别出的部位,主要治疗胸胁和腰背部疾病。
背俞穴及主治疾病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主要治疗与脏 腑相关的疾病。
经络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穴位
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称为腧穴。它们是气血汇聚和出入的部位。
针灸的取穴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穴方法:根据疾病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辨证分析 确定穴位,再根据穴位位置进行定位和进针。
确定穴位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
进针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神经和血 管。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PPT课件
肾虚腰痛:腰部隐隐作痛,起病缓慢,或酸多痛
2020年9月2少8日,乏力易倦,脉细
19
腰痛
1.基本治疗
治法:活血通经。 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阿是穴 大肠俞(肾俞、腰阳关) 委中
治疗 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
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
足太阳经穴,“腰 背委中求”,可疏
痛
调腰背部膀胱经之
气血
寒湿腰痛者温阳散寒,加灸大椎
腧穴的主治规律
腧穴(主要是十四经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
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
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后世医家在针灸治疗上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2.耳针法 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后 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 王不留行籽贴压。
3.穴位注射法 用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 合液,严格消毒后刺入痛点,无回 血后推药液,每穴注射0.5~1ml, 每日或隔日1次。
2020年9月28日
22
腰痛
[附]坐骨神经痛
[定义] 坐骨神经痛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
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片、骨盆平片、 CT、MRI、妇科相关检查有助 于疾病的诊断
2020年9月28日
18
腰痛
督脉病证:疼痛在腰脊中部
主症:腰部疼痛
足太阳经证: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
寒湿腰痛:兼见腰部受寒史,值天气变化或阴雨风 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
辨证 挛不可俯仰,或痛连臀腿
针灸疗法PPT课件
14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 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 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 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 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 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 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 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4
针灸处方常用选穴:
颈痛: 主穴:风池、颈夹脊、大椎、阿是穴 配穴:肩髃、肩井、天宗、曲池、 天柱、外关、 合谷、后溪
5
腰腿痛: 主穴:相应的夹脊穴、肾俞、大肠俞、 腰阳关 配穴:环跳、秩边、殷门、承扶、风市、 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 昆仑、阿是穴(压痛点)
6
中风: 主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内关、 下肢: 环跳、风市、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太冲、太溪 配穴: 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牵正 吐词不清加廉泉、百会 尿潴留加关元、中极、气海、水道、委阳 肾俞、 命门、八髎
15
电针法 定义:电针将电和针两种刺激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控 制刺激,电针疗法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进行治病的。 配穴处方: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用相应的辅助穴位,多选 同侧肢体的1~3对穴位为宜。 波形:疏密波、断续波 、连续波
16
密波:其脉冲频率一般在50~100次/秒,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 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等。 疏波:其脉冲频率常为2~5次/秒,其刺激强调作用较强,能引 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常用于治疗痿症,各种肌 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 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 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 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 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 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 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 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4
针灸处方常用选穴:
颈痛: 主穴:风池、颈夹脊、大椎、阿是穴 配穴:肩髃、肩井、天宗、曲池、 天柱、外关、 合谷、后溪
5
腰腿痛: 主穴:相应的夹脊穴、肾俞、大肠俞、 腰阳关 配穴:环跳、秩边、殷门、承扶、风市、 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 昆仑、阿是穴(压痛点)
6
中风: 主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内关、 下肢: 环跳、风市、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 悬钟 三阴交、太冲、太溪 配穴: 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牵正 吐词不清加廉泉、百会 尿潴留加关元、中极、气海、水道、委阳 肾俞、 命门、八髎
15
电针法 定义:电针将电和针两种刺激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控 制刺激,电针疗法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进行治病的。 配穴处方: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用相应的辅助穴位,多选 同侧肢体的1~3对穴位为宜。 波形:疏密波、断续波 、连续波
16
密波:其脉冲频率一般在50~100次/秒,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 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等。 疏波:其脉冲频率常为2~5次/秒,其刺激强调作用较强,能引 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常用于治疗痿症,各种肌 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
针灸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具有显著疗效。
针灸的优势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经济 、有效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 迎。同时,针灸还对预防保健、 康复医学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
2024/1/25
6
02 针灸基本理论
2024/1/25
7
经络学说
01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02
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03
奇经八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消毒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 针具、皮肤及医者手指 进行消毒。
针刺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 避免误伤内脏和血管。
行针手法
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以增强针感、提高疗 效。
2024/1/25
13
艾灸操作规范
艾绒选择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艾绒,制成大小合适的 艾炷或艾条。
灸法选择
03
国际针灸
针灸学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针灸学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中医之瑰宝”,在中
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扶正祛邪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内 、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 对疼痛性疾病和功能失调性疾病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和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得 到不断完善,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 指导。
针灸临床应用的拓展
针灸治疗逐渐从传统的疼痛性疾病向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多领域拓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 效果。
针灸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支持,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 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针灸的优势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经济 、有效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 迎。同时,针灸还对预防保健、 康复医学等领域具有积极作用。
2024/1/25
6
02 针灸基本理论
2024/1/25
7
经络学说
01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02
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03
奇经八脉的名称、循行部位及主治
消毒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 针具、皮肤及医者手指 进行消毒。
针刺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 避免误伤内脏和血管。
行针手法
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以增强针感、提高疗 效。
2024/1/25
13
艾灸操作规范
艾绒选择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艾绒,制成大小合适的 艾炷或艾条。
灸法选择
03
国际针灸
针灸学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针灸学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中医之瑰宝”,在中
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扶正祛邪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内 、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 对疼痛性疾病和功能失调性疾病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和整理,针灸理论体系得 到不断完善,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 指导。
针灸临床应用的拓展
针灸治疗逐渐从传统的疼痛性疾病向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多领域拓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 效果。
针灸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支持,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 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针灸治疗颈椎病可 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部附近的穴位,如风府穴、大椎穴、天柱穴等,同时根据患者 症状进行配穴,如上肢麻木加曲池穴、合谷穴等。
治疗周期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颈椎病一般需要10-20次治疗,每次间隔1-2天,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
针灸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胀、疼痛 等感觉,属于正常反应,可适当休息 或热敷。
如出现晕针、断针、气胸等情况,应 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要点三
注意事项
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应先 进行小剂量刺激,逐渐增加刺激量; 对于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等患者,针 灸治疗需谨慎。
05
针灸学习建议
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
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包括正确的进针、运针、针刺角度和深度等,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
学习多种针灸手法
了解和掌握多种针灸手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以便更好地适应 临床需要。
注重临床实践
积极实习
参加医院、诊所等临床实习,观察老师的治疗过程,了解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方 法。
参与病人治疗
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对病人进行针灸治疗,积累实践经验。
,期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04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
禁忌人群
针灸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对于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脏腑功能 低下者,以及妊娠妇女等,针灸应谨慎使用。
禁忌部位
有些特殊部位不宜进行针灸,如乳头、阴部等,防止造成意外 损伤或感染。
禁忌病情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患有皮肤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症的患者, 针灸治疗应慎重考虑。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针灸治疗颈椎病可 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部附近的穴位,如风府穴、大椎穴、天柱穴等,同时根据患者 症状进行配穴,如上肢麻木加曲池穴、合谷穴等。
治疗周期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颈椎病一般需要10-20次治疗,每次间隔1-2天,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
针灸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胀、疼痛 等感觉,属于正常反应,可适当休息 或热敷。
如出现晕针、断针、气胸等情况,应 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要点三
注意事项
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应先 进行小剂量刺激,逐渐增加刺激量; 对于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等患者,针 灸治疗需谨慎。
05
针灸学习建议
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
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包括正确的进针、运针、针刺角度和深度等,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
学习多种针灸手法
了解和掌握多种针灸手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以便更好地适应 临床需要。
注重临床实践
积极实习
参加医院、诊所等临床实习,观察老师的治疗过程,了解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方 法。
参与病人治疗
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对病人进行针灸治疗,积累实践经验。
,期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04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
禁忌人群
针灸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对于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脏腑功能 低下者,以及妊娠妇女等,针灸应谨慎使用。
禁忌部位
有些特殊部位不宜进行针灸,如乳头、阴部等,防止造成意外 损伤或感染。
禁忌病情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患有皮肤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症的患者, 针灸治疗应慎重考虑。
常见病针灸治疗PPT课件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百会、太阳、头维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 灸治疗头痛可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失眠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技术手段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针灸治疗的技术手段也将不断创新。例如, 电针、温针等新型针灸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和舒适 度。
• 多学科融合发展:未来,针灸治疗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融合发展。例 如,针灸与中药、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 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针灸治疗也将借鉴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不断完 善和发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脏腑学说
针灸能够平衡脏腑功能, 调和阴阳,使身体恢复健 康。
气滞血瘀理论
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和 气血,治疗气滞血瘀引起 的疾病。
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
实践经验
针灸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常 见病的治疗。
总结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 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神门、心俞、三阴交 等穴位,以养心安神、调和阴阳。针灸治疗失眠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 眠时间,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痛
总结词
针灸治疗胃痛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胃肠功能。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胃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 穴位,以调理气机、和胃止痛。针灸治疗胃痛可有效缓解胃痛症状,改善胃肠功 能,预防胃痛复发。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百会、太阳、头维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 灸治疗头痛可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失眠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技术手段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针灸治疗的技术手段也将不断创新。例如, 电针、温针等新型针灸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和舒适 度。
• 多学科融合发展:未来,针灸治疗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融合发展。例 如,针灸与中药、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 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针灸治疗也将借鉴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不断完 善和发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脏腑学说
针灸能够平衡脏腑功能, 调和阴阳,使身体恢复健 康。
气滞血瘀理论
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和 气血,治疗气滞血瘀引起 的疾病。
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
实践经验
针灸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常 见病的治疗。
总结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 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神门、心俞、三阴交 等穴位,以养心安神、调和阴阳。针灸治疗失眠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 眠时间,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痛
总结词
针灸治疗胃痛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胃肠功能。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胃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 穴位,以调理气机、和胃止痛。针灸治疗胃痛可有效缓解胃痛症状,改善胃肠功 能,预防胃痛复发。
针灸治疗原则针灸专业课件-PPT
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
气海、关元
回阳救逆
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使气血和内 常灸中脘、足三 补中益气 脏失去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证, 里、脾俞、胃俞、 升阳举陷 如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 肾俞 及其他内脏下垂等
(三)实则泻之
“盛则泻之”、 “满则泻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 的意思,可统称为“实则泻之”。即实证的治疗原则是用泻法。
(二)陷下则灸之
“陷下”:
一是指脉象。《灵枢·九针十二原》:“凡将用针,必先 诊脉,视其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灵枢·禁服》:“陷 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此之“陷下” 主要指脉象沉伏。唐·王冰注曰:“脉虚气少,故陷下也”。 明·张介宾注曰:“沉伏不起也” 。故脉之“陷下”主要见于血 寒或气虚之证。
高热、中暑、昏迷、 惊厥、痉挛以及各 种原因引起的剧痛
等实热病证
正气未衰
大椎、合谷、太冲、 委中、水沟、十宣、 十二井穴
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清泻实热
本虚而标实 正气已衰退
例如:
臌胀病
一味泻实或 单纯补虚
先行补虚 而后泻实
虚实同治 攻补兼施
泻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针灸方法的选择:一般多针少灸,或不灸,除毫针 外,三棱针、皮肤针也较为常用。
概述:
♠ 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确定治疗 大法的基础。 ♠ 即用针法,还是用灸法,或是针灸并用;用补法,还是 用泻法,或是补泻兼施。 ♠《灵枢·官能》:“用针之服,必有法则。”
针
灸
天枢: 针刺——活血化瘀,适用于治疗胃肠瘀血、痛经、闭经; 艾灸——益气止血,适用于治疗胃肠出血、月经过多、崩漏。
针灸疗法课件PPT课件
部经络腧穴,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
头皮针是以国际通用的头皮针标准线作为刺激部
位,其刺激部位的确定是以头上分区,区上定经, 经上选穴的原则制定的,针刺采用穴位透刺的方 法
49
额中线
• 部位:属督脉,在额部正 中发际内,自发际上5分处 即神庭穴起,向下刺1寸
• 主治:神昏、嗜睡、失眠、 健忘等神志病,及头痛、 鼻塞、目赤、咽痛等头、 鼻、舌、眼、咽喉病等
34
• 补法 能够扶助经气,使机体低下的功能状态恢
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 泻法 能够疏泄邪气,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
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35
单式 补泻 手法
按闭针孔 •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闭针孔
• 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 转即可出针
为临床最佳体位 对初次针刺,精神紧张、体虚病重者尤为适宜
11
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的腧穴
12
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的腧穴
13
仰靠坐位
适用于前头、颜面、 颈前、上胸部以及肩 部的腧穴
14
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顶、后头、 项背、肩部的腧穴
15
侧伏坐位
适用于侧头、面颊、 颈侧、耳部的腧穴
16
烧火山
透天凉
42
留针与出针
留针法
主要有静留针法和动留针法两种,临床应视患者体质、病情、 腧穴位置等不同而分别使用
出针法
应根据证候虚实、患者体质、针刺深浅和腧穴特点等具体情 况正确施行,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而引起出血、血肿、针刺 后遗感等不良后果
43
44
45
46
47
48
头皮针 又称头针,即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头
头皮针是以国际通用的头皮针标准线作为刺激部
位,其刺激部位的确定是以头上分区,区上定经, 经上选穴的原则制定的,针刺采用穴位透刺的方 法
49
额中线
• 部位:属督脉,在额部正 中发际内,自发际上5分处 即神庭穴起,向下刺1寸
• 主治:神昏、嗜睡、失眠、 健忘等神志病,及头痛、 鼻塞、目赤、咽痛等头、 鼻、舌、眼、咽喉病等
34
• 补法 能够扶助经气,使机体低下的功能状态恢
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 泻法 能够疏泄邪气,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
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35
单式 补泻 手法
按闭针孔 •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闭针孔
• 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 转即可出针
为临床最佳体位 对初次针刺,精神紧张、体虚病重者尤为适宜
11
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的腧穴
12
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的腧穴
13
仰靠坐位
适用于前头、颜面、 颈前、上胸部以及肩 部的腧穴
14
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顶、后头、 项背、肩部的腧穴
15
侧伏坐位
适用于侧头、面颊、 颈侧、耳部的腧穴
16
烧火山
透天凉
42
留针与出针
留针法
主要有静留针法和动留针法两种,临床应视患者体质、病情、 腧穴位置等不同而分别使用
出针法
应根据证候虚实、患者体质、针刺深浅和腧穴特点等具体情 况正确施行,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而引起出血、血肿、针刺 后遗感等不良后果
43
44
45
46
47
48
头皮针 又称头针,即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头
《针灸治疗学》课件
补虚泻实
根据病情的虚实状况,采 用补虚或泻实的方法进行 治疗,以达到调和气血、 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疏通经络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使 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针灸治疗方法
毫针法
总结词
通过细长的钢针刺激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毫针法是针灸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选用不同长度和粗细的毫针,刺激人体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掌握正确的进针、行针和出针手法,以及根据不同疾病和穴位 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激强度。
气血,改善视力。
鼻炎Βιβλιοθήκη 02鼻炎患者可针灸迎香、印堂、上星等穴位,以宣肺通窍、散寒
解表。
牙痛
03
牙痛患者可针灸合谷、下关、颊车等穴位,以通络止痛、消肿
散结。
05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消毒
针灸治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 毒,包括针具、治疗部位以及 医生的手。避免感染和交叉感
染。
患者状态
确保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处 于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疲劳 。过于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影响 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艾灸法
总结词
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 的。
详细描述
艾灸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以达 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艾灸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等特点,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拔罐法
02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 础
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针灸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之一,它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复杂 网络,贯穿于人体全身,负责运行气 血、沟通内外。
针灸治疗技术13.ppt
留针
分为:静留针(插入图片) 动留针
时间取决于病情: 一般病情:不留针或15-30分钟 慢性 顽固性 延长留针时间 疼痛性 痉挛性
出针
原则:出针贵缓,急则多伤。 操作: (插入出针操作视频) 注意:1.患者稍休息再离开
2.注意保持针孔清洁 3.医者要核对针数,防止漏拔。
针刺流程
准备 进针(需同时考虑针刺角度方向) 行针 补泻(根据病情选用) 留针 出针
闪火法吸拔方法
操作方法:(视频) 注意事项:1.火源旺盛
2.罐口略倾斜朝下(图片) 3.火源伸入罐内中段位置 4.火源伸入罐内时间合适 5.扣罐迅速 适用人体各部位
贴棉法(视频):身体侧面横向拔罐 投火法(视频):身体侧面横向拔罐 抽气罐吸拔方法(视频)
拔罐运用方法
• 留罐法:(图片)一般10-15分钟,可单罐可多罐 • 走罐法:(视频)多用于腰背部、大腿部
行针手法
概念:为了得气、调节针感或使针感传导,所施行 的操作方法
分类:基本手法:提插 捻转
辅助手法:循、弹、刮、摇、飞、震颤 (每一种手法插入1个操作视频)
得气
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概念: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实质:针与穴位下经气得到了沟通
表现:医生——针下沉重紧涩
方法:前推——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 后拉——前边着力,后边略提起
• 闪罐法:(视频)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等疾患 • 留针拔罐法:(视频)针刺和拔罐相结合 • 刺血拔罐法:(视频)刺血疗法和拔罐结合
拔罐法作用
•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 • 广泛应用临床各种病症
拔罐法注意事项
• 1.选择体位和吸拔部位 • 2.选择火罐 • 3.注意安全 • 4.不宜拔罐的部位和人群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PPT课件
瘀血腰痛者活血化瘀,加膈俞
肾虚腰痛者益肾壮腰,加命门、志室
2020年9月28日
20
腰痛
1.基本治疗
主穴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
▲寒湿证加艾灸;
操作 ▲瘀血证加刺络拔罐;
▲肾虚证命门穴加用附子饼灸。
2020年9月28日
21
腰痛
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选择腰部疼痛部位,用梅花针叩刺 出血,加拔火罐。
●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1 齐刺
《灵枢.官针》篇谓:“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 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方法 是:找准痛点,直刺入一针,捻转提插,得气后留针再 从两旁向病所各刺入1针,留针30分钟。常用治肩周炎、 肱三头肌长头肌腱炎、冈上肌炎、坐骨神经痛、臀上 皮神经损伤等痛点小而固定者。
2020年9月28日
---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 ---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
---饮食不节,食厚味,痰浊内生
气滞 血运不畅
3.电针法 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 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 通电10~20分钟。
4、皮内针:痛点固定可用皮内针。
2020年9月28日
10
临床治例
巨刺法:
首先辨清疼痛的经络,然后按照同名经“上病下 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刺。如左肩疼痛, 痛在手太阴经,可取右阴陵泉透阳陵泉;痛在阳明 经,取右条口透承山;痛在手太阳经,取右飞扬透 漏谷。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如位于头面、颈项部
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后头区及项区穴又可治疗神志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部位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
按经脉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 脏腑经络病变,取该经穴位 配合使用.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如: 耳鸣耳聋—翳风、耳门、中渚 肺病咳嗽—中府、尺泽、列缺
SUCCESS
THANK YOU
12/21/2020
可编辑
按经脉配穴法
表里配穴法: 脏腑经络病变, 取本经配合 相表里经穴位。
扶正祛邪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扶正祛邪
•操作方法 面瘫初期(放血)—祛邪为主 面瘫后期(艾灸)—扶正为主
补泻手法 面瘫初期 : 泻合谷、太冲 面瘫后期 : 补足三里、三
阴交 补:气海、关元、命门、肾俞
、 足三里
腧穴性质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如: 胃痛—梁门、足三里、公孙
心绞痛—内关透外关
按经脉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手足同名经腧穴相互配 合使用。
如:阳明头痛—合谷、内庭 落枕—后溪、昆仑
治病求本
.缓则治本: 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如支气管哮喘—补肺 健脾 益肾 肺俞 脾俞
肾俞
治病求本
.标本同治:
针对疾病表现、本质同时治疗。 如高血压: 标--百会治头痛 本--太冲平肝熄风 太溪滋阴潜阳
三因制宜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生活习 惯制定治疗方法。 北方—多用火针、温灸 南方—微针(毫针、皮肤针)
《难经·六十九难》:“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
取之.”
脏腑、经络虚实不明显
取本经穴
或虚实兼有
(原穴或五输穴)
脏腑、经络本身气血逆乱
清热温寒
•热则疾之:热-热证;
•
疾:快针、浅刺、疾出;
•—手法轻巧快速,不留针 (“刺热者,如手探汤”《灵枢.经脉》)。
•如:高热—刺大椎、曲池,浅刺疾出;
•远部选穴: 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部位的腧穴。 “经脉所通, 主治所及
”。 《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 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guo.”
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远部选穴
如: 高血压头痛—涌泉贴蒜泥 脱肛、子宫下垂—灸百会穴 腰骶疼痛—刺龈交 急性腰肌扭伤—腰痛点 肩周炎—条口透承山
泻: 委中、水沟、十宣、合
针灸处方
•穴位的选择 • 选穴原则 近部选穴
远部选穴 辨证对症选穴 • 配穴方法 按经脉配穴法 按部位配穴法 • 刺灸法的选择
选穴原则
•近部取穴: 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
如:鼻病—素缭、迎香 眼病—睛明、太阳 痔疮—长强、次缭
选穴原则
经络之气虚弱,失其固摄之权属补的范围
” 灸百会
内脏下垂
神阙
阳气暴脱
关元
足三里
“大肉陷下
补虚泻实
•实则泻之: •—单式泻法或复式泻法,穴性属泻(十二井、 十宣)。 •宛陈则除之(泻法)—经脉瘀阻的病证,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如:闪挫扭伤—委中放血,刺络拔罐; 腱鞘囊肿、小儿疳积—点刺放液
平补平泻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虚证—补法, 多灸。
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
•不盛不虚—平补平泻。 •瘀滞不通—泻法,刺络出血。 •陷下之证—灸法,补法。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 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如:头痛:外感--风池解表 血虚血瘀--膈俞养血活血 痰阻--丰隆化痰 肝阳上亢--太冲平肝
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 针对急重的标病进行治疗。 如脑病: 昏迷—人中醒脑 高热—十宣泻热 抽搐—阳陵舒筋
•
咽喉肿痛—少商或商阳点刺出血。
清热温寒
•寒则留之:寒:寒证(虚、实);
•
留:留针。
•—深刺而久留针 (“如人之不欲行”)。
•如:风寒湿痹—留针侯气或艾灸。
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
•阳证 • 表证—浅刺。 • 热证—浅刺疾 出,或刺出血
。
• 实证—泻法, 多针,少灸。
•阴证 • 里证—深刺。 • 寒证—留针, 多灸。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特点, 制定治疗方法。 春夏病邪浅表—浅刺 秋冬病邪深在—深刺 择时选穴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飞
腾八法)
三因制宜
•因人制宜: 根据性别、年龄、体质制定 治疗方法。
肥人—长针 瘦人—短针 体虚、老人、小孩—刺激宜轻 孕妇、产后—刺激宜轻,穴位选择
针灸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
• “不通则痛” • 《千金方》:“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
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的最主要、最直接的
作用.
疏通经络
经络闭阻不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热: 针刺,如高热针 大椎、曲池、外关 虚寒:艾灸,如胃寒灸中 脘等
调和阴阳
• 《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 阴与阳。”
补虚泻实
•补法
• “虚则补之” • “虚则实之” • “陷下则灸之” • “寒则留之”
•平补平泻
•泻法
• “盛则泻之” • “邪盛则虚之” • “满则泄之” • “热则疾之” • “宛陈则除之”
补虚泻实
补:补法。 —单式补法或复式补法,穴性
属补(关元 、 足三里)
补虚泻实
•陷下则灸之:陷下:阳气下陷。指脏腑、
辨证对症选穴
•辨证取穴: 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选取腧穴。
如:发热—大椎、外关、曲池 痰多—丰隆 昏迷—人中、十宣 贫血、出血—膈俞
辨证对症选穴
对症选穴:指针对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 取穴位的原则。
如:哮喘—定喘 虫证—百虫窝 腰痛—腰痛点 崩漏—断红穴
配穴方法
•按经脉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
• 《素问.至真要大论》:“调气之方,必 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 为期。”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调和阴阳
•泻其有余 阳盛高热: 委中放血、针外关 阴盛寒凝: 阴陵泉、丰隆(
针或灸) 阴虚阳盛: 太溪、照海(
壮水之主, 补其不足 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
阳虚阴盛: 关元、命门(
以消阴翳)
治疗总论
内容提要
•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作用 •针灸处方 •特定穴的应用
针灸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 •清热温寒 •治病求本 •三因制宜
补虚泻实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 则虚之。”
按经脉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 脏腑经络病变,取该经穴位 配合使用.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如: 耳鸣耳聋—翳风、耳门、中渚 肺病咳嗽—中府、尺泽、列缺
SUCCESS
THANK YOU
12/21/2020
可编辑
按经脉配穴法
表里配穴法: 脏腑经络病变, 取本经配合 相表里经穴位。
扶正祛邪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扶正祛邪
•操作方法 面瘫初期(放血)—祛邪为主 面瘫后期(艾灸)—扶正为主
补泻手法 面瘫初期 : 泻合谷、太冲 面瘫后期 : 补足三里、三
阴交 补:气海、关元、命门、肾俞
、 足三里
腧穴性质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如: 胃痛—梁门、足三里、公孙
心绞痛—内关透外关
按经脉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手足同名经腧穴相互配 合使用。
如:阳明头痛—合谷、内庭 落枕—后溪、昆仑
治病求本
.缓则治本: 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如支气管哮喘—补肺 健脾 益肾 肺俞 脾俞
肾俞
治病求本
.标本同治:
针对疾病表现、本质同时治疗。 如高血压: 标--百会治头痛 本--太冲平肝熄风 太溪滋阴潜阳
三因制宜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生活习 惯制定治疗方法。 北方—多用火针、温灸 南方—微针(毫针、皮肤针)
《难经·六十九难》:“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
取之.”
脏腑、经络虚实不明显
取本经穴
或虚实兼有
(原穴或五输穴)
脏腑、经络本身气血逆乱
清热温寒
•热则疾之:热-热证;
•
疾:快针、浅刺、疾出;
•—手法轻巧快速,不留针 (“刺热者,如手探汤”《灵枢.经脉》)。
•如:高热—刺大椎、曲池,浅刺疾出;
•远部选穴: 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部位的腧穴。 “经脉所通, 主治所及
”。 《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 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guo.”
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远部选穴
如: 高血压头痛—涌泉贴蒜泥 脱肛、子宫下垂—灸百会穴 腰骶疼痛—刺龈交 急性腰肌扭伤—腰痛点 肩周炎—条口透承山
泻: 委中、水沟、十宣、合
针灸处方
•穴位的选择 • 选穴原则 近部选穴
远部选穴 辨证对症选穴 • 配穴方法 按经脉配穴法 按部位配穴法 • 刺灸法的选择
选穴原则
•近部取穴: 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
如:鼻病—素缭、迎香 眼病—睛明、太阳 痔疮—长强、次缭
选穴原则
经络之气虚弱,失其固摄之权属补的范围
” 灸百会
内脏下垂
神阙
阳气暴脱
关元
足三里
“大肉陷下
补虚泻实
•实则泻之: •—单式泻法或复式泻法,穴性属泻(十二井、 十宣)。 •宛陈则除之(泻法)—经脉瘀阻的病证,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如:闪挫扭伤—委中放血,刺络拔罐; 腱鞘囊肿、小儿疳积—点刺放液
平补平泻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虚证—补法, 多灸。
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
•不盛不虚—平补平泻。 •瘀滞不通—泻法,刺络出血。 •陷下之证—灸法,补法。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 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如:头痛:外感--风池解表 血虚血瘀--膈俞养血活血 痰阻--丰隆化痰 肝阳上亢--太冲平肝
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 针对急重的标病进行治疗。 如脑病: 昏迷—人中醒脑 高热—十宣泻热 抽搐—阳陵舒筋
•
咽喉肿痛—少商或商阳点刺出血。
清热温寒
•寒则留之:寒:寒证(虚、实);
•
留:留针。
•—深刺而久留针 (“如人之不欲行”)。
•如:风寒湿痹—留针侯气或艾灸。
八纲辨证与补泻原则
•阳证 • 表证—浅刺。 • 热证—浅刺疾 出,或刺出血
。
• 实证—泻法, 多针,少灸。
•阴证 • 里证—深刺。 • 寒证—留针, 多灸。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特点, 制定治疗方法。 春夏病邪浅表—浅刺 秋冬病邪深在—深刺 择时选穴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飞
腾八法)
三因制宜
•因人制宜: 根据性别、年龄、体质制定 治疗方法。
肥人—长针 瘦人—短针 体虚、老人、小孩—刺激宜轻 孕妇、产后—刺激宜轻,穴位选择
针灸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
• “不通则痛” • 《千金方》:“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
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的最主要、最直接的
作用.
疏通经络
经络闭阻不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热: 针刺,如高热针 大椎、曲池、外关 虚寒:艾灸,如胃寒灸中 脘等
调和阴阳
• 《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 阴与阳。”
补虚泻实
•补法
• “虚则补之” • “虚则实之” • “陷下则灸之” • “寒则留之”
•平补平泻
•泻法
• “盛则泻之” • “邪盛则虚之” • “满则泄之” • “热则疾之” • “宛陈则除之”
补虚泻实
补:补法。 —单式补法或复式补法,穴性
属补(关元 、 足三里)
补虚泻实
•陷下则灸之:陷下:阳气下陷。指脏腑、
辨证对症选穴
•辨证取穴: 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选取腧穴。
如:发热—大椎、外关、曲池 痰多—丰隆 昏迷—人中、十宣 贫血、出血—膈俞
辨证对症选穴
对症选穴:指针对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 取穴位的原则。
如:哮喘—定喘 虫证—百虫窝 腰痛—腰痛点 崩漏—断红穴
配穴方法
•按经脉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
• 《素问.至真要大论》:“调气之方,必 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 为期。”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调和阴阳
•泻其有余 阳盛高热: 委中放血、针外关 阴盛寒凝: 阴陵泉、丰隆(
针或灸) 阴虚阳盛: 太溪、照海(
壮水之主, 补其不足 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
阳虚阴盛: 关元、命门(
以消阴翳)
治疗总论
内容提要
•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作用 •针灸处方 •特定穴的应用
针灸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 •清热温寒 •治病求本 •三因制宜
补虚泻实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 则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