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知识点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七章 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文档资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七章 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文档资料

(一)看教者的理论修养 (二)看教者的教学智能 (三)看教学效果 (四)看教者的教学修养和教学技能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7.4 听课
7.4.4 听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有外人听课时最好要事先通知教师,不
管是领导还是同行,要听哪位教师的课最好在上课 之前告知授课教师。其次,要带着提高教学质量的 目的去听课。最后,听课时要做听课记录。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7.6 考试
7.6.2 思想政治课的考试
(一)考试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课考试性质的类别 (三)思想政治课的书面考试目标 (四)考试材料的选择 (五)考试的方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题
命题的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1教学评价概述711教学评价的概念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对课程教材的评价71教学评价概述712教学评价的对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类终结性评价二依据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71教学评价概述713教学评价的分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评价功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二评价内容过多注重智育三把笔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分数四由于评价主体错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72素质教育评价体系721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评价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二评价内容综合化三评价方法多样化四评价主体多元化五评价的重心是教学过程72素质教育评价体系722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学生的学习评价形式教师评价二教师的教学评价形式家长评价7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731教学评价形式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732学生评价方法一为了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进行听课二为了帮助教师业务提高进行的听课三为观摩典型教学组织的听课四教育领导者为了调查研究和检查工作进行的听课五为切磋教学技艺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4听课741听课的目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心理准备集中精力虚心听课二理论和教学信息的准备教学信息准备74听课742听课的准备一看教者的理论修养二看教者的教学智能三看教学效果四看教者的教学修养和教学技能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4听课743听课的要点首先有外人听课时最好要事先通知教师不管是领导还是同行要听哪位教师的课最好在上课之前告知授课教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导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导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7 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形式
教育调 查研究
教学 训练
微格 教学
教育 观察
教育 实习
理论 讲授
教育教 学研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 点是什么?为什么?
2. 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 究对象。
3. 叙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包括 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原理论 (二)课程论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 程论 (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论 (五)思想政治学科教 学艺术论 (六)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七)思想政治学科教 学评价论 (八)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九)思想政治学科实 践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6 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意义
4. 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有什 么意义?
5. 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有哪 些方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2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研究这个学科教学的,也就是说它的根 本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习成了这 个学科的开端范畴,也是整个逻辑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不可分 解的要素。它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要解决的最根本的矛盾和 完成的根本任务。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二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导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概述
2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3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点 提
4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三章[1]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三章[1]

(2)联系学生实际
示范:在讲授“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七年
级下册第五课)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自 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挫折,从而引导学生如何
看待挫折,如何去克服困难,养成乐观向上的品
德。
尝试:知识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
示范:在讲授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必修模块2中关于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激烈较量”的内容 时,大家可以联系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召开的
【课堂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在何
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博士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 ①当学生有兴趣时; ②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③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 ④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⑤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⑥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⑦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 ⑧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⑨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 ⑩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以中印为首的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就减排目标的争议来进行分析。
(4)联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际
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说, 教师可以从报刊、文学作品、 电影、电视等收集一些资料。
示范:在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九年级第 五课)内容时,可以结合我们的岳飞抗金、戚继 光抗倭寇等为后人所传颂的故事进行教学。 尝试:《世界文化之旅》中的知识点“丰富多彩 的文化”
(1)是由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决定
(2)是由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决定 (3)是由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决定的 (4)是由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的
2、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 针,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基本观念、基本原理 的教学和案例的教学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五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PPT精选文档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五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PPT精选文档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1 教学是一门艺术
5.1.4 教学艺术的功能
1 2 3 4
提高威信功能 激发动机功能 全面育才功能 优化氛围功能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1 教学是一门艺术
5.1.5 教学艺术风格
(一)含义;教学艺术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 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将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 学风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独特个性和稳定表现。 (二)特征;1.独特性;2.多样性;3.稳定性;4.发展性; (三)形成;1.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2.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
5.2.5 教学启发的艺术
1 2 3 4
提问启发 对比启发 材料启发 设疑启发 直观启发 语言启发
5
6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5.2.6 讲概念的艺术
(一)从具体到抽象讲概念
(二)从已知到未知讲概念
(三)追根溯源讲概念 (四)对比分析讲概念 (五)解析定义讲概念 (六)设疑引思讲概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5.2.8 举例的艺术
(一)举例要有科学性
(二)举例要有思想性
(三)举例要有启发性 (四)举例要有典型性 (五)举例要有趣味性 (六)举例要有时代性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5.2.9 板书的艺术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5.2.13 结尾的艺术
教学小结的主要方式
1.归纳总结式; 3.设疑深化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一页开卷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课堂数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教材观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新教材观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使用教材。

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在掌握大纲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地方特色结合起来编写校本教材,以适应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需要。

二、政治课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1、打破"教材、粉笔、黑板"的传统格局,将电教媒体引进课堂。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广泛地运用。

这种教学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重视学生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

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它属于德育范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尤为重要。

教师应充分注意思想政治课的这一特点,重视学生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

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切忌"走过场"。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主体活动能力。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学的方法。

2、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中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

政治课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这方面能力训练。

3、指导学生学会用图表整理知识,以便全面直观地从整体上把握复杂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相近、相反的概念原理等知识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8 说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1.1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含义 (二)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三)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5.2 备课
(一)备《课程标准》 (二)备教材 (三)备学生
教师上 课前的 准备工 作称作 备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6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4.6.1 教学设计的原则
教学 设计 的几 个原 则
主体性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灵活性 原则
创新性 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三)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3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程序 (三)教学策略 (四)师生角色 (五)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4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 学模式, 也可称为 研究式教 学法。
(一)发现式教学法
(二)探索式训练教 学模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5 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

(P28阅读视野)(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八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八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二)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符合育人角 色的特点;体现自己的性格特点;体现职 业特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哪些特征? 2. 教师职业有什么社会作用? 3.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4.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体发展有什么价值? 5. 思想政治课有哪些社会价值? 6. 当代中学生政治信仰如何? 7. 当代中学生有什么样的社会理想? 8. 当代中学生有什么样的政治思想观念? 9. 政治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素质? 10. 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成因是什么? 11. 政治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知识?为什么? 12. 政治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能力? 13. 优化教学能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智能
1.观察能力 2.思维能力 3.创新能力
教学实 践能力
1.教学能力;2.指导学生 学习的能力;3.组织管理 能力;4.表达能力;5.思 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 6.交往能力;7.教育科研 能力;8.运用现代化教学 技术的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4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一)思想素质 (二)政治素质 (三)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4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8.4.2 广博的知识经验
1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2
相关学科知识
3
教育科学知识
4
心理学知识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4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8.4.3 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8.4.4 健康的身心
(一)心理素质:成熟的性格;融洽和谐的 心理状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自 我调节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六章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六章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6.4 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
6.4.6 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 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 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 学习方式。主要包括 以下三方面:(1)师生关 系是“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2)学习的基本 形式是“以类似科学 研究的方式”;(3)学习 的基本内容是“获取 知识和应用知识,以解 决问题”。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二版)
主编刘强 副主编 胡田庚 庄永敏 杨秀莲 参 编 孟庆男 黄桂英 严恒江
纪 良 薛中国 王元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六章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1 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理论

2
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

提 示
3 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
6.4 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
6.4.1 计划法
计划是在学习活动开 始之前,他人或者学习 者自身对某一段时间 内学习活动的设计和 安排。学习计划有时 也叫学习规划或规划 自己的学习。这种规 划和安排涉及四个因 素:学习目标、学习 内容、时间分配、方 法措施。
(一)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 (二)制定学习计划的程序 (三)制定学习计划的方式 (四)制定学习计划的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6.2 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
6.2.5 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一)勤于积累 (二)积累就要博学
勤奋是学习者 在学习过程中, 经过长期不懈 的努力而积累 形成的一种性 格特点,也是学 习不可缺少的 心理条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四章-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四章-PPT

• 使学生通过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而取 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 参观前要做好计划和充分准备;参观时要根据教学目的提 出要求,组织学生观、听、问、记等;参观后要整理材料, 书写报告,及时总结。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比较稳定的、特殊的教学方法, 是 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 成 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的 策“略学体生系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是现代教 学的指导思想。
(二)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
• 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是指课程标准规定以外 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学活动。
• 它不同于班会这一类的活动课,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 助手段,是服务于学科的教学手段。
•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报告会(可邀请校外专 家或校内领导,场所视情况而定)、读书报告会(事先要 选好报告人并予以指导,报告主题要鲜明,内容要与思政 课的学习内容有关,让学生自己组织)、写小论文、参观 访问、社会调查等。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 属于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
涵义:“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 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 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更要做好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授之以鱼”为“授之 以渔”。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目 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模式
•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主张和“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的教学原则都闪烁着启发式教学 思想的光辉。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千 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 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使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复习要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复习要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复习要点1、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考填空、选择)P13-15(1)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英国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由宗教、社会科学和道德教育组成。

内容有:第一,使儿童理解道德的价值,尊重不同种族、宗教和观点;第二,有关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以及个人义务责任;第三,个人和他人的关系;第四,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制度;第五,帮助儿童了解世界,了解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第六,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第七,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第八,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第九,参加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第十,使儿童能理解并效仿生活中最优秀的范例。

(2)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课题。

德育内容有:第一,人权教育,第二,民主生活教育,第三。

国家政体教育,第四,爱国主义教育,第五,伦理道德教育(3)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内容:第一,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第二,人际关系道德教育,第三,社会和职业道德教育2、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内容主要有,第一,公民教育,第二,道德教育。

3、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完善人格,德育的内容是,第一,爱国主义教育,第二,个性教育,第三,人生观教育,第四,国际化教育,第五,劳动教育。

4、优秀的德育思想P19-205、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掌握“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P68(1)“普通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4)“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6、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P70(1)情意目标;(2)品德目标;(3)能力目标;(4)知识目标;7、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包括:P92(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2)联系学生实际;(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4)联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际。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教学大纲刘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教学大纲刘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教学大纲刘强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9年第二版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1、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1)、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2)、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3)、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2、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3、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1、思想政治课的建立和发展2、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破坏3、“文化大革命”结束至现在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第二节优秀的德育思想(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1、中国传统德政的观念2、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念3、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二)、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第三节邓小平德育理论(一)、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二)、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三)、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3、德育工作的地位4、德育的目标5、德育的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则8、教师队伍建设第四节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二)、素质教育的特征1、目的性2、育人性3、全体性4、全面性5、基础性6、主体性(三)、素质教育的核心(四)、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3、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五)、实践能力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1、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3、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一)、历史论德育性质(二)内容论德育性质(三)特点论德育性质(四)途径论德育性质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1、目标导向2、价值导向3、行为导向(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1、对政治方向的规范2、对思想观念的规范3、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1、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2、对个性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3、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第七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一)教师与学生(二)教育与教学(三)传授与接受(四)内化与外化(五)理论与实践二、思考题1、素质教育的特征是什么?2、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2、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功能是什么?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一)课程的定义1、课程是指学科2、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3、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或计划4、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1、科教兴国的需要2、改革“应试”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迎接加入WTO对我国基础教育挑战的需要(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四)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1、在课程目标方面,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价值观2、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的倾向3、在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4、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5、在评价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6、在课程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1、序言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3、教学原则和方法4、教材编写与选用5、学习评价与考核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1、教学目标的涵义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系统(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1、“普通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1、情意目标2、品德目标3、能力目标4、知识目标二、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2、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和实践的活动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1、教师2、学生3、教材4、教学手段5、教学环境(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品德因素为学生成才确定正确的方向2、动机因素3、人格因素4、情感因素对学习力起调节与开发作用(二)学生的智力因素1、观察力2、注意力3、记忆力4、思维力(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促进增强学生的学习力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一)知行统一规律(二)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三)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四)时代性规律第四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1、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决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2、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3、教学实践证明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2、联系学生实际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4、联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际(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1、认真掌握理论2、了解实际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一)方向性原则1、方向性原则的含义2、坚持方向性原则的意义(二)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1、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的含义2、贯彻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的意义(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2、贯彻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意义(四)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1、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的含义2、贯彻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的意义(五)师生民主合作原则1、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含义2、贯彻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意义(六)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1、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的含义2、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的意义(七)创新性原则1、创新性原则的含义2、贯彻创新性原则的意义(八)以激励为主的原则1、以激励为主的原则的含义2、贯彻以激励为主的教学原则的意义二、思考题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2、思想政治学科有哪些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第四章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1、课堂教学的含义2、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3、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二)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1、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含义和作用2、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3、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原则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一)教法和教学模式1、教法2、教学模式(二)启发式教学模式1、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含义2、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关系3、启发式教学的特征(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1、教学目标2、教学程序3、教学策略4、师生角色5、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四)探究式教学模式1、发现式教学法2、探索式训练教学模式(五)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3、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六)情感教学模式1、情感教学的含义2、情感教学的建构3、情感教学的特征4、思想政治学科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5、演示法6、社会调查法(二)教学模式1、八字教学法2、“预议导练”教学法3、讲读法4、“读书—议论—讲解—练习—总结”五步教学法5、五字教学法第四节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教学(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二)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2、多媒体在教学技术方式上的有效作用(三)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1、稿本设计2、课件脚本编写3、课件的素材准备4、课件的编辑合成5、课件的试用和评价(四)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重点性原则3、艺术性原则(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准备工作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2、备课3、教案的编写(六)优化课堂教学1、教学最优化的含义2、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原则3、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标准4、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5、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七)说课1、说课的含义2、说课的内容(1)说教学观念(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内容(4)说教学时间的分配策略(5)说教学方法(6)说学法指导二、思考题:1、什么是情感教学模式?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是什么?2、如何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准备工作?3、说课时应从哪几方面说教学的设计?第五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教学是一门艺术1、教学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2、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因素(二)教学艺术的本质(三)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四)教学艺术的功能1、提高威信功能2、激发动机功能3、全面育才功能4、优化氛围功能(五)教学艺术风格1、教学艺术风格的含义2、教学艺术风格的特征3、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一)备课的艺术1、注重系统性,坚持局部与整体的统一2、明确目的性,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统一3、体现主体性,坚持主导与主体、教法与学法的统一4、加强计划性,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5、突出发展性,坚持学习与创新的统一(二)组织教学的艺术1、组织教学的一般艺术2、特殊情况下组织教学的艺术(三)导入的艺术1、导入的基本要求2、导入的主要方法(四)讲课的艺术1、语言简洁,个性突出,增强有效性2、设疑激趣,引发思维,具有启发性3、科学准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4、感情充沛,情理交融,富有教育性5、时间巧配,难度巧设,具有协调性6、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五)教学启发的艺术1、提问启发2、对比启发3、材料启发4、设疑启发5、直观启发6、语言启发(六)讲概念的艺术1、从具体到抽象讲概念2、从已知到未知讲概念3、追根溯源讲概念4、对比分析讲概念5、解析定义讲概念6、设疑引思讲概念(七)提问的艺术1、提问的基本要求2、提问的主要方法(八)举例的艺术1、举例要有科学性2、举例要有思想性3、举例要有启发性4、举例要有典型性5、举例要有趣味性6、举例要有时代性(九)板书的艺术1、板书的基本要求2、板书的主要形式(十)激励的艺术1、榜样激励2、目标激励3、奖惩激励4、情感激励5、竞赛激励(十一)节奏调节的艺术1、语言表达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2、神情举止恰当合理,富于变化3、教学信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4、教学活动动静结合、编排有序5、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气氛适宜(十二)幽默的艺术1、幽默的主要方式2、运用幽默的基本要求(十三)结尾的艺术1、归纳总结式2、首尾呼应式3、设置悬念式4、比较区别式5、练习检测式6、图表整理式(十四)考试命题的艺术1、考试命题的一般步骤2、各类试题的编制要求二、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艺术风格?怎样才能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第六章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习指导理论(一)、学习指导的概念(二)加强学习指导的意义1、这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2、这是当今主体性教育的客观要求3、这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需要(三)学习的类型1、按学习的自由性程度划分2、按学习的目标划分3、按学习的场所划分4、按学习的组织形式划分5、按掌握知识的方法划分6、按有无指导和帮助划分(四)指导学生学习的形式第二节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一)建立新的学习观念1、终身学习的含义2、终身学习的特征(二)端正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态度(三)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1、树立远大理想2、及时克服困难3、善于自我反馈4、改革自己的学习方法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6、重视课外学习(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五)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和习惯1、善于积累2、积累就要博学(六)培养学生以学为本的道德责任感(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1、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3、提倡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思考,大胆创新4、解开学生心智的枷锁5、鼓励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八)调整好竞争的学习心理(九)帮助学生在做中学1、积极创设一个适宜学生在做中学的情境2、引发学生提问,主动探索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4、提供学生必要的支持第三节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一)注意力分配的策略1、预习2、提问3、阅读4、复述5、回忆6、复习(二)记忆的策略1、地点记忆法2、组织记忆法3、笔记记忆法4、理解记忆法5、尝试记忆法6、图示记忆法7、联想记忆法(三)融会贯通的联系策略(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五)思维调控策略1、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及其应用2、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及其应用3、在某种思维主导之下,各种思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应用4、在某种思维方法的主导下,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的规律及其应用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一)计划法1、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2、制定学习计划的程序3、制定学习计划的方式4、制定学习计划的要求(二)听课法1、课前准备2、明确听课的目标和重点3、多思4、整理思维5、编码记忆(三)记忆法1、有效记忆的要求2、记忆的方式(四)质疑法(五)温故知新法1、温故知新法的含义和特点2、温故知新法的操作(六)研究性学习法1、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七)合作性学习法1、合作性学习法的含义和特点2、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操作(八)自学法1、引入指路2、自学解疑3、巩固练习4、重读小结(九)快乐学习法1、优化课堂结构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创设良好新颖的教学环境(十)应用法1、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应用2、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应用3、提出的应用要适当,要切合中学生实际4、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由浅入手,逐步提高5、指导学生应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二、思考题1、如何应用研究性学习法?2、你对合作性学习法有何理解?第七章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一)教学评价的概念(二)教学评价的对象1、学生的评价2、对教师的评价3、课程教材的评价4、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三)教学评价的分类1、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类2、依据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分类第二节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一)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评价功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2、评价内容过多注重智育3、把笔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分数4、由于评价主体错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1、评价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2、评价内容综合化3、评价方法多样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5、评价的重心是教学过程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一)教学评价形式1、学生的学习评价形式2、教师的教学评价形式(二)学生评价方法1、研讨评价法2、专题作业评价法3、观察评价法4、知行综合评价法第四节听课(一)听课的目的1、为了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进行听课2、为了帮助教师业务提高进行的听课3、为观摩典型教学组织的听课4、教育领导者为了调查研究和检查工作进行的听课5、为切磋教学技艺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二)听课的准备1、心理准备2、理论和教学信息的准备(三)听课的要点1、看教者的理论修养2、看教者的教学智能3、看教学效果4、看教者的教学修养和教学技能(四)听课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评课(一)评课的原则1、客观公平原则2、科学性原则3、重点性原则4、理解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二)评课的标准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结构5、教学素养6、教学效果第六节考试(一)思想政治课的复习1、复习的含义2、复习的形式3、选拔性考试前的总复习(二)思想政治课的考试1、考试的意义2、思想政治课考试性质的类别3、思想政治课的书面考试目标4、考试材料的选择5、考试的方式(三)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命题(四)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分析二、思考题1、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哪些内容?3、试述一堂好课的标准第八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教师(一)教师的专业地位1、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历史2、教师职业专业化特征(二)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1、人类精神文化的传递作用2、造就人才的作用3、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4、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三)教师职业的特点1、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责任性2、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3、教师职业具有奉献性4、教师职业的育人性5、教师劳动效果滞后性和深远性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价值观(一)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1、理论武装作用2、政治导向作用3、能力培养作用4、道德规范作用5、法制观念的强化作用6、心理素质优化作用7、审美情操陶冶作用(二)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价值1、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作用2、思想政治课的经济性作用3、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作用第三节教师的学生观(一)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1、当代中学生的政治信仰2、当代中学生的社会理想和行为3、中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4、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二)目前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成因分析1、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的分析2、中学德育功能弱化(三)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发展前景的思考1、只有面向世界才能促进我国中学德育跨越式发展2、吸引和借鉴国外德育理论,提高我国的德育实效性3、树立服务意识做学生德育的良师益友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一)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1、思想素质2、政治素质3、道德素质(二)广博的知识经验1、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2、相关学科知识3、教育科学知识4、心理学知识(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1、政治教师的智能2、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四)健康的身心1、心理素质2、身体素质(五)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1、政治教师的风度2、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二、思考题1、试述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2、试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素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知识梳理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知识梳理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微格教学:所谓“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如“导读技能”、“学习指导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等。

在训练时,对每种技能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

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是作用下,通过心理因素矛盾作用和情感的中介,将社会要求的良好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范畴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良好的思想意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意志的中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是一个在内华达基础上再由内向外的转化与发展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内化和外化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预先设想或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自己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

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的、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案例课程设计阶段----教学案例选择阶段----案例教学阶段----布置作业阶段----评价反馈阶段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导论1、思想政治学科论的含义:思想政治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专业知识。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学习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方法性。

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5、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论的教学形式:理论讲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研究、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教学研讨、第一章1、英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学校的德育课是有宗教、社会科学、道德教育组成。

2、法国的德育教育理论:法国始终把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德育理念为自由、平等、博爱3、德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德育教育目标:朴素、道德、善良、教育4、中国的德育思想:孔子:仁墨子:兼爱孟子:义5、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的理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摆到教育工作的首位。

(4)德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达到的状态。

(5)德育的内容:第一方向性内容第二认知性内容第三有道德规范性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守教学相长的原则,建立有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8)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6、素质教育的特征: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7、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8、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规范性功能(对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规范)、个性化功能、9、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1)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实施者。

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二十积极的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教师和学生两者又有统一性,学生觉悟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对象时学生,教师与学生既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

(2)教育与教学: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称之为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性,教育是指传授知识的教学,称之为教学过程的知识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知识性与教学型的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一定的知识教学为前提,教育性和知识性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

(3)传授与接受:传授就是传递交给,是人们以各种方式向他人传递和交给知识的过程,接受就是认可和接纳,是指人们对语言及其他中介表现出来的信息的则取、理解、和整合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4)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受教育学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帮助作用下,通过心理因素、矛盾作用和情感的中介,将社会要求的良好的观点和思想体系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它的实现有四个环节,兴趣、注意、认知、吸纳。

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良好的思想意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意志的中介。

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内化和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内化是基础,外化是根本。

以内化为开端,以外化为终端。

(5)理论与实践第二章1.课程的定义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3.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①在课程目标方面,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树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教学价值观②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的倾向③在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偏旧”的现状④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

⑤在评价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⑥在课程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第三章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1)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或教材(2)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3)五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①教师: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引导者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③教材:联结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桥梁④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各类教学工具、组织措施和直观教具、实验仪器等。

⑤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教学环境对培养人来说具有教育环境功能。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题问题(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过程。

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不是教学活动。

②教学过程不是学生自发学习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国家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教师负责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启动、引导、调节、激发、定向的任务。

③教师从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领导学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设计培养教育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上。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1、学习力的要素构成(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力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者的动力源泉。

(2)学习情趣学习情趣,是由于对学习的价值有较深的认识和内心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系统。

(3)学习毅力学习毅力,是见人持久、百折不挠的学习意志力,是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持性、持久性、坚韧性和坚强性,它是学习者在对学习的意义、目的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维持系统的能力。

(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具备一定学习条件的人,掌握一定学习本领并能取得学习效率。

掌握本领的人,就是具备了学习能力。

(5)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指人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法、方式、形式、途径、策略等,是学习人的认知方法,也就是他吸收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论述)1、知行统一规律知与行,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连个重要因素。

知事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和起点。

行事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和归宿。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条规律,按照这条规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把理论教好,还要重视学生的行,要指导学生如何按理论的要求去做,只有学得好,做得好,才为真知。

2、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灌输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

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以达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支配人们行为的目的。

灌输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途径,另一种途径是疏导,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灌输和疏导结合起来进行。

疏导就是疏通引导的意思,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给予解惑答疑,引导学生按照正确思路认识问题,以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

灌输和疏导统一起来教学效果才好。

3、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从人类认识一般规律来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着必然的联系,认识的起点是直接经验。

一切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来自直接经验。

在教学中必须真确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

教师教学时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至注重间接经验,书本至上,二是讲课时只注意联系实际,不认真分析讲解理论。

4、时代性规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实践火炬哦的进步与提高。

教师要做到广泛收集当代的社会信息,利用新闻媒体中的信息,将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实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体验社会生活,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材料分析)1、方向性原则:含义意义①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它必须坚持为公民道德建设总目标服务②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决定它要坚持方向性原则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要求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含义意义①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思政课两种属性的体现②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含义意义①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②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克服教学上主观主义倾向的最好办法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含义意义①坚持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思政教育过程的特点决定的②坚持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是我国教育性质和任务决定的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含义意义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能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含义意义①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是由思政课的实践性决定的②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7、创新性原则含义意义①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②贯彻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含义意义①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②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成长的自信心③鼓励学生上进,塑造学生善良的人格第四章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方式。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学基本形式,即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另一种是教学辅助形式,即课外活动。

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1、课堂教学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内容和时间,在教室里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也称班级授课制。

2、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课型:总和课和单一课。

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绪论课、授新课、讨论研究课、复习课、考查课、讲评课、综合课3、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导入新课d学习新课e巩固新课f布置课外作业4、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是指课程标准规定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学活动。

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服务于学科的教学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