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小学五年级皮影教案.doc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皮影湘美版

1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皮影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皮影艺术的文化传统与相关知识,知道皮影表演的方法,皮影绘制的要点。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比较中,总结皮影的造型特征,在尝试绘制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珍贵与历史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人物精细与简洁之美,体会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热爱民间艺术。
【教学重点】皮影人物的表演及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皮影人物侧面绘制的要点。
【教学资源】
1.素材资源:美术工具、示范图片。
2.技术资源:多媒体、课件。
3.教学环境资源:美术专用教室。
【教学活动设计】
(一)回顾与导入
(二)欣赏与探究
附:1.《皮影艺术》学习评价表 2.《皮影艺术》学习任务单
《皮影艺术》学习评价表班级:姓名:
《皮影艺术》学习任务单班级:姓名:
【欣赏与探究】同学评价:☆☆☆☆
1.皮影,也称,属于(艺术形式),起源于(朝代)。
2.请在属于皮影艺术作品的下方打“√”
皮影艺术有、、的造型特点。
4.请在属于皮影表演形式的下方打“√”
【观察与体验】同学评价:☆☆☆☆
5.皮影道具纹样主要取材于。
6.皮影人物侧面造型的口诀是:小尖嘴,弯眉细眼。
【展示与评述】同学评价:☆☆☆☆
7.在下列三张皮影作品中选择一张进行临摹。
五年级美术上册《皮影》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皮影》教案五年级美术上册《皮影》第一课时教案(新湘版)第11课皮影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看皮影戏、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作品,了解皮影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特*。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明胶片或纸板设计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皮影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利用先分解、在组合的方法来制作影偶。
难点:人偶的制作。
教法学法观察欣赏、讲解示范、制作表现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视频导入播放一段皮影戏录像,灯光戏影间舞动的皮影精灵和具有创作的影像,让学生耳目一新。
教师揭开课题:皮影戏(板书)二、了解皮影1、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同学说出对皮影的认识。
在由教师概括和总结。
教师板书:皮影戏也叫做影子戏,是影戏文化的一种,是中华民族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宋代就已经成为市井流行的一种表演技艺。
2、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同学利用光和影在幕后做出各种影像让同学更加了解光和影的作用,以及对皮影戏的认识。
三、探究方法观看皮影制作的视频,让同学更加了解皮影的制作方法,有利于学生课下作业的创作。
让同学知道素材的丰富*,对皮影造型**的认知。
四、创作表现1、作业要求:学习活动一,参照步骤图制作一幅民间皮影人物形象图。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给予学士对皮影知识可以前准备的肯定,以及对学生课下作业的鼓励。
学生欣赏皮影艺术。
1、学生说出对皮影的认识。
2、了解皮影表演过程及皮影戏。
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
学生按学号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尝试练习,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自评、互评。
第11课皮影(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教案第11课皮影(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色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剪刻、表演等手段创作皮影形象和简单情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皮影戏的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3. 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方法4. 皮影戏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皮影的制作方法、表演技巧和艺术特色。
2. 难点:皮影形象的创意设计和表演情节的构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皮影戏视频、图片、制作材料、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剪刀、彩纸、画笔、颜料、细线、竹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皮影戏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皮影戏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等,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示范讲解:展示皮影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皮影作品,进行表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3. 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方法4. 皮影戏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形象,要求创意独特、剪刻精细。
2.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简短的皮影戏表演,展示课堂所学。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皮影戏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方法一、皮影的制作方法1. 材料准备制作皮影的材料主要包括牛皮或羊皮、剪刀、刀片、颜料、画笔、细线、竹签等。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上《第11课皮影》word教案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上《第11课皮影》word教案第一篇:湘教版小学美术五上《第11课皮影》word教案第11课皮影教材分析皮影俗称灯影戏成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
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中国不少地区都有皮影,其中陕西皮影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课时1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皮影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戏这一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能力的提高教学准备教具:有关皮影戏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同学们很喜欢看电影动画片,那你有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欣赏教师准备的图片皮影戏资料)导入本课——多姿多彩的皮影。
三.讲授新课1.介绍什么是皮影:课本上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是用皮革作出来的,叫皮影。
皮影俗称灯影戏成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
2.简单介绍皮影戏的发展历史: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
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中国不少地区都有皮影,其中陕西皮影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3.我国著名几个皮影戏产地:河北皮影、陕西皮影、甘肃皮影、山东皮影、北京皮影。
4.学生欣赏课本,复习学过的知识。
四.课后小结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皮影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皮影都是精美的民间工艺,我们应该热爱我国的传统工艺。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皮影》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
《皮影》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皮影艺术;
技能目标:能制作简单皮影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制作简单皮影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皮影人物形象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皮影戏吗?它有哪些艺术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皮影》;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几幅皮影人物形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皮影人物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制作的?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制作一个皮影人物;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皮影-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皮影-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中国传统的皮影艺术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皮影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制作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皮影的基本造型和动作设计,并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皮影角色。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 使学生掌握皮影的基本造型和动作设计。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皮影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2. 皮影的动作设计需要一定的艺术感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准备1. 皮影制作材料:牛皮或羊皮、剪刀、针线、颜料等。
2. 皮影表演道具:灯光、幕布、操纵杆等。
3. 皮影教学视频或图片。
4. 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张桌子、一把剪刀、一套颜料。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皮影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示范:播放皮影教学视频或展示皮影图片,让学生了解皮影的制作过程和表演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影,并进行简单的皮影表演。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1. 皮影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2. 皮影的制作过程和表演技巧。
3. 学生的皮影作品展示。
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角色。
2. 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皮影剧本,并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本课程通过皮影艺术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意识。
通过表演,学生体验了皮影艺术的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皮影艺术在他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引入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皮影戏的经典片段,如《白蛇传》、《西游记》中的精彩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皮影戏的魅力。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皮影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学习制作简单的皮影戏人物;3.掌握皮影戏的表演方法。
二、教学内容:1.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制作皮影戏人物;3.皮影戏的表演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美术五年级教材;2.教具:彩纸、剪刀、笔、灯光设备。
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用图片或视频介绍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Step 2:制作皮影戏人物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皮影戏人物角色,利用彩纸和剪纸工具制作皮影戏人物的轮廓。
2.先用铅笔在彩纸上画出人物的大致轮廓,再用剪刀剪出人物的形状,然后把人物的头、手、衣服等细节部分剪好。
3.用彩纸将人物的特征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粘贴在人物的脸部,以增加表情,使人物更生动。
Step 3:皮影戏的表演方法1.让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皮影戏的故事情节。
2.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皮影戏人物,在灯光的照射下,在幕布后面表演皮影戏。
3.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控制皮影戏人物的移动,用手法和声音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4.让学生在表演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角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皮影戏人物拍照,制作成相册或展览,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皮影戏表演,让他们互相观摩和交流经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制作皮影戏人物,并利用灯光设备进行表演。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和表演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发言,并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2024版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皮影》教案

介绍皮影戏的表演技巧,如操纵 技巧、说唱技巧等,让学生了解
皮影戏的演出过程。
实践练习:分组制作皮影,进行表演练习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制作相应的 皮影。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完成皮影的制作。
学生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表演 水平。
皮影戏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 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同时,皮影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流 的桥梁之一,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
01
当代皮影戏在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皮影戏博物馆或传习 所,为传承和弘扬皮影戏文化提供了重 要平台。同时,一些艺术家和教育家也 致力于皮影戏的传承工作,通过收徒传 艺、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批年 轻的皮影戏表演者。
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 课堂表现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 性和全面性。
评价结果
及时公布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为后续学习 提供指导。
教学反馈
反馈渠道
设立多种反馈渠道,如问卷调查、 个别访谈、小组讨论等,鼓励学
生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反馈内容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收集学 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 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智慧和创造力。皮影戏通过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五年级美术上册《皮影》教案 湘美版

《皮影》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首先,这一学段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欣赏”已脱离小学欣赏阶段的单纯性,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美术欣赏。
对艺术作品从美术语言、历史研究、文化背景、美术史等角度进行赏析;“评述”强调学生欣赏的活动,学生通过言语、形体、文字等方式评价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意义,学会鉴赏艺术。
鉴赏则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更要求提高学生艺术欣赏的理性思考。
其次,皮影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艺术。
皮影的综合性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深刻感受中国艺术的文化根源,在皮影艺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
在皮影艺术的广泛性中为学生创建多元文化情境,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的情操。
这也是现阶段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学生多角度鉴赏皮影人物头楂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评述皮影的艺术特色,理解皮影的综合艺术美。
四、教学目标:在这一学段和学习领域中教学的总体目标为,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同时要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并开始理性的评价艺术作品;逐步培养学生尊重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情操。
而皮影又是这一学段的学生较少接触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较好的实现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但艺术形式复杂多样。
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本课程教学的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目标:在情趣之中认知皮影,掌握皮影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学生学会多角度鉴赏皮影中人物头楂艺术美感。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皮影的鉴赏中理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尊重、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意识。
五、教法分析: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此次课改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多给学生感悟的机会。
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审美趣味。
综合本课程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的方法:直观欣赏法:通过图片、影像、多角度的展示皮影。
诗词分析法:通过诗词对联让学生重点把握皮影的特点。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 中国民间美术之皮影戏 ︳湘美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中国民间美术之皮影戏︳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之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艺术特点3. 皮影的制作工艺4. 皮影戏表演欣赏5. 动手制作简易皮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向学生介绍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引发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
b. 展示皮影戏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2. 学习皮影戏的艺术特点a. 讲解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如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表演形式等。
b.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皮影戏的艺术风格。
3. 学习皮影的制作工艺a. 讲解皮影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制皮、雕刻、上色、装订等。
b. 展示制作皮影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皮影的制作工艺。
4. 皮影戏表演欣赏a. 播放一段经典的皮影戏表演,让学生感受皮影戏的魅力。
b. 分析表演中的角色、情节、音乐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皮影戏的艺术内涵。
5. 动手制作简易皮影a. 分发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b. 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皮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
b. 强调皮影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请学生搜集关于皮影戏的资料,了解更多皮影戏的知识。
b. 请学生尝试创作一则简单的皮影戏剧本,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皮影戏3-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皮影戏3-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色以及制作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皮影戏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色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1. 皮影戏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耐心细致地操作。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手法不熟练、材料选用不当等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皮影戏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制作皮影戏所需的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
3. 课堂示范用的皮影戏道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皮影戏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和艺术特色。
2. 新课内容:讲解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剪裁、涂色、组合等步骤。
同时,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皮影戏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学生完成皮影戏制作后,进行成果展示,互相交流制作心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皮影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历史和艺术特色。
2. 皮影戏的制作过程:选材、剪裁、涂色、组合。
3. 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戏道具。
2. 写一篇关于皮影戏的感想,谈谈自己对皮影戏的认识和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艺术特色和制作过程。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手法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皮影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皮影戏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艺术形式。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一课 中国民间美术之皮影戏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一课中国民间美术之皮影戏︳
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戏;
2.能够使用透明纸和黑色笔完成皮影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3.能够认识、对比不同地区的皮影戏艺术形式与特色。
二、教学内容
1.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皮影戏人物形象的构建方法;
3.介绍不同地区的皮影戏艺术形式与特色。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讲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观摩与分析
1.给学生播放一段湘美版皮影戏节目视频,让学生观看;
2.分析皮影戏中人物形象的构成特点,如身体比例、肢体造型、面部表情等。
第三步:实践操作
1.学生使用透明纸和黑色笔画出皮影人物形象,注意比例的控制和细节的处理;
2.学生尝试设计展示皮影戏的舞台或剧情,并制作展示模型。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
1.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皮影戏人物形象和舞台设计模型;
2.讨论不同地区的皮影戏艺术形式与特色。
四、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的皮影人物形象是否准确;
2.评论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能体现皮影戏的特点;
3.评估学生在展示和讨论环节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
1.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皮影戏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魅力;
2.实践中,学生对比例的控制和细节的处理还不够严谨,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3.学生在展示和讨论中表现积极,但需要培养发表评论和提问的能力。
第11课皮影戏(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教案第11课皮影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2.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细节和表演技巧的掌握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皮影戏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2. 学具:剪刀、彩纸、竹签、线、细木棒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皮影戏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皮影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表演展示:学生分组进行皮影的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3. 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1.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故事,制作皮影并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详细补充和说明: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
下面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皮影的制作方法1. 选材与准备:皮影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牛皮或羊皮,也可以使用纸张、塑料等材料。
在制作之前,需要准备好剪刀、彩纸、竹签、线、细木棒等工具。
2. 设计图案: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设计出合适的皮影图案。
可以使用铅笔在皮影材料上勾勒出图案轮廓,再用剪刀仔细剪裁。
二、皮影的表演技巧1. 操作技巧:皮影的表演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表演者需要熟练地操控竹签和线,使皮影的动作流畅、自然。
可以通过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来提高操作技巧。
第11课皮影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1课皮影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戏的起源、发展、流派、制作工艺及表演形式,感受皮影艺术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通过制作皮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皮影戏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流派与制作工艺3.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4. 皮影的制作方法5. 皮影表演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皮影的制作方法、表演技巧及皮影戏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工艺、表演技巧及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皮影戏道具、教材、图片等。
2. 学具:剪刀、彩纸、竹签、绳子、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皮影戏视频,激发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流派、制作工艺及表演形式,让学生对皮影艺术有全面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展示经典的皮影戏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皮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戏的流派与制作工艺3.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4. 皮影的制作方法5. 皮影表演技巧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要求造型美观,表演自如。
2. �搜索皮影戏的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地区的皮影艺术特点。
3. 写一篇关于皮影艺术的感悟,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皮影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表演技巧。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案例皮影戏_湘美版

第4课皮影戏教案
师:(出示水墨、剪纸、木偶、电脑、三维、皮影等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看看这些图片中的形象都是什么类型?
(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水墨、木偶、皮影……)
(直接导入课题:皮影戏)
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的哪些与皮影戏有关的材料呢?
(生回答)
师:(出示投影)请看大屏幕,看看老师都收集的哪些材料。
(师讲解皮影戏的历史)
师:(提问):为什么叫皮影呢?发祥与哪里?上色主要使用哪些颜料?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有关皮影的图片。
(出示图片)
师:刚才我们欣赏过关于皮影的图片,大家发现皮影中形象与水墨、剪纸等形象有什么不同呢?(返回首页图片让生作以比较)
师: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都可以将皮影、水墨、剪纸、木偶等这些形象做成的动画片中的角色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动画片的片段吧。
(播放动画片片段)
师:看完动画片,你们发现的什么?请同学们把它们分类一下。
(生举手回答)
师:打开课本,看一下书中的各种皮影形象。
(生欣赏,师讲解)师:咱们对皮影戏都有所了解的一点,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自己
设计心中皮影的形象。
(师巡回指导)
(师将设计好的同学作品展出来,请其他学生评价,师在小结。
)
师:课后请同学们参照书中的拓展将自己设计的皮影形象做成会动的皮影。
湘美版五年级上美术《皮影》教学设计

湘美版五年级上美术《皮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皮影》这一课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和表演过程,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皮影戏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皮影戏可能有所了解,但对其历史、制作和表演过程的认识有限。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完成简单的皮影戏人物制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和表演过程,学会制作简单的皮影戏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实践、合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和表演过程,学会制作简单的皮影戏人物。
2.难点:皮影戏人物的造型设计及表演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皮影戏作品,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和表演过程。
2.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皮影戏人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合作法: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皮影戏的特点、魅力及传承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皮影戏课件、视频、图片、制作材料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制作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和表演过程,引发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皮影戏作品,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特点及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地区的皮影戏作品,了解其地域特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皮影戏人物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11课皮影活动一(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1课皮影活动一(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制作皮影,使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3. 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3. 皮影的表现手法与表演技巧4. 皮影戏的经典剧目介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皮影的制作方法、表现手法与表演技巧。
2. 教学难点:皮影的制作技巧、表演时的默契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皮影戏道具、示范皮影。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皮影戏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皮影戏。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制作材料、制作方法、表现手法和表演技巧。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演示皮影的制作过程,并讲解制作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皮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2. 皮影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3. 皮影的表现手法与表演技巧4. 皮影戏的经典剧目介绍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制作一个简单的皮影角色。
2. 家庭作业:收集关于皮影戏的资料,了解皮影戏的流派和经典剧目。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作品的质量如何,是否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课堂氛围是否融洽,师生互动是否积极。
5. 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皮影_湘美版(秋)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皮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
2、学习皮影的造型特征,运用造型特征设计绘制皮影。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皮影的造型特征及绘画步骤,设计绘画一个皮影。
教学难点:皮影的设计绘画。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皮影的造型特征及绘画步骤,设计绘画一个皮影。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准备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及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视频导入1.师: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共同欣赏一段视频,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这段视频时以怎样的形式展现的?生:观看皮影故事《指鹿为马》2.师:这段视频时以怎样的形式展现的?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一下?生:皮影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一课《皮影》课件展示课题:皮影二、欣赏激趣知识拓展1.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欣赏图片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你对皮影都有哪些认识?学:观察图片,回答对皮影的认识教总结:皮影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原理。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幕布的后面,一边操纵皮质戏曲人物道具,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吟唱传统故事,同时配以民族乐器。
融美术、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皮影戏艺术的历史风貌。
出示本课表现方法:用线描绘。
2.师:请同学们继续欣赏图片,欣赏图片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皮影都有哪些造型特征?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皮影作品,了解其特征:皮影具有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特征。
色彩运用一般以红、黄、青、绿、黑为主。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讨论演示作画方法步骤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皮影,也学习了皮影的造型特征,那我们应该怎样绘制一个皮影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生:学生小组讨论师总结:课件展示动画皮影的绘画步骤:(1)勾画人物外轮廓;(2)折剪或绘制花纹;(3)上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对折剪和雕刻的方法,结合浸染和点染制作皮影人物剪纸。
2、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对折剪和雕刻的方法,结合浸染和点染制作皮影人物剪纸。
教学难点:雕刻细致结构。
教学过程:
一、赏析感受
1、课件播放一段皮影录像。
播放《指鹿为马》片段,请大家说一说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
2、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的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中华民族创作的一种独特民间艺术。
板书课题——皮影
二、观察分析
1、说说这些皮影戏和动画片留给你的不同印象。
2、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征。
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戏剧化。
(1)为什么皮影人物都用侧面像?
便于戏曲人物之间的语言动作交流等。
(2)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
观察、交流回答:有牡丹、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
3、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皮影作品,
了解其特点:皮影采用线条镂空法来进行形象刻画。
色彩运用一般以红、黄、青、绿、黑为主。
4、我国著名几个皮影戏产地:河北皮影、陕西皮影、甘肃皮影、山东皮影、北京皮影等。
5、皮影的地区分布特点,欣赏各地皮影人物。
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
北京皮影:脸谱戏剧化,富有京味文化。
四川皮影:简约纯朴
现代皮影:人物更真实。
6、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制皮描样镂刻着色熨平
上油订缀
7、皮影的玩法请学生给皮影人物摆造型提问:通过你的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
告诉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
上的关节活动的。
表演皮影情景剧《猪八戒背媳妇》
8、皮影的延伸与拓展
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
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
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
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
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
(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
)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通过各组同学对皮影的研究及资料准备我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皮影呢?
三、自主探究
1、出示皮影人物,引导学生探究。
2、局部演示,尝试练习。
⑴课件出示一些图形纹样,学生尝试用对折的方法剪出。
⑵欣赏皮影人物头像发现不同之处,教师示范阴刻阳刻的不同方法。
3、探讨制作步骤
小组讨论皮影制作步骤。
课件分解制作步骤:勾画外轮廓,镂刻折剪人物细节,上色。
三、创造表现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参照步骤图制作一幅民间皮影人物形象图,并与同学们一起欣赏。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交流
将学生作品张贴,以自评互评方式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