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

1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意义

对滑坡的研究是从19世纪后期阿尔卑斯山区开始的,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近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防范和减轻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979年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滑坡委员会估计,滑坡引起的灾害损失占到了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14%。在意大利,因其特殊的地质和地貌条件,滑坡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37%。在美国、日本、阿尔卑斯山区国家(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和印度,滑坡引起的损失大抵都在同一量级(10~50亿美元每年),日本的损失可能是最高的。Hutchinson曾在1995年指出,很多发展中国家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抵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2%(P. Aleotti等,1999),近年来,我国每年因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几乎都近千余人(如图1所示,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b)。足见自然灾害将直接影响并造成经济停顿和发展滞后。

这一切无不表明,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已经受到当今世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要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来有效防治和减轻这些地质灾害的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滑坡地质灾害自身的特点导致认识和管理水平的

局限,同时受制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只能调用有限的资源、采取有限的措施来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广大偏远山区,常常只能是灾后由民政部门出面妥善解决善后工作,国土和地质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对地质灾害的响应则显滞后,主动防灾和减灾措施不足而且范围狭窄,还不能完全达到社会的期望。同时,虽然民众普遍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但在防灾和减灾实践中民众参与的广泛性仍然相当有限。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规模和方式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政府和公众都能意识到地质灾害所带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缺乏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决策时缺乏必要的依据,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可见,要想主动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滑坡地质灾害,首先需要对灾害本身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具体地讲,一个行政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在制定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宏观对策时,为了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需要首先弄清楚区内哪些地方易于发生地质灾害,哪些地方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相对小一些,这就要求地质工程师基于对地质灾害因果分析,从区域上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划分出高危区和一般区,进而评价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之后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大小。这就需要在考察地质灾害的自然属性的同时,考察其社会属性,围绕地质灾害进行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进而进行风险分析。

近二十年来,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工作大多数是围绕着诸如水库这样的大型工程进行的专用性评价,研究重点多在地质灾害的自然属性上,对滑坡地质灾害的社会属性关注较少。同时,虽然建国以来与地质灾害展开了艰苦卓越的斗争,但是囿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质灾害管理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近年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正在开展之中,全国共筛选出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700个,分步骤、分阶段开展调查与区划工作,从而第一次开始在大范围内针对县(市)一级行政区开展以人为本的调查与区划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家普遍感觉到缺乏简便易行的危险性区划方法体系,发现惯用多年的专用性调查和区划方法运用到县(市)一级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以前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县(市)一级进行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和管理的道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这一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Van Dijke J. J.等人基于GIS对山区地质灾害进行

分析,在数据采集和整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并开发了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模型(Van Dijke J J等,1990)。

印度Roorkee大学基于多源数据集,引入滑坡危险性系数(LNRF),对喜马拉雅山麓Ramganga Catchment地区进行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带,得到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图(Gupta R P等,1990;Gupta R P等,1997)。

A. K. Pachauri等人对喜马拉雅Garhwal地区进行滑坡分区制图时,尝试在地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滑坡易发性制图,提供了一个基于地质学和地形学的滑坡制图实例(A. K. Pachauri等,1998)。

A. Uromeihy等人在对伊朗Khorshrostam地区滑坡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时,基于简单的格网单元,考虑影响滑坡的一系列因素,包括岩性、坡度、构造运动、土地利用以及地下水作用,每一个格网单元的滑坡发生概率及其对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以SPI表示,然后用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潜在灾害指数(HPI),所得结果用来绘制滑坡灾害分区图(A. Uromeihy等,2001)。随后,Candan Gokceoglu就斜坡破坏模式、影响因素选取等问题与之展开过颇具启发性的讨论(Candan Gokceoglu,2001;

A. Uromeihy等,2001)。

P. Aleotti和R. Chowdhury撰文总结回顾了近年来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价领域的研究进展,对主要的

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并特别论及了可接受风险水平等有关问题(P. Aleotti,1999)。

同期,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针对长江三峡库区库岸稳定性问题展开的专用性调查和评价,研究者在细致的野外调查基础上,运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了库区岸坡稳定性分区制图(黄润秋等,1992;陈喜昌等,1993)。

刘汉超、陈明东等人针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运用专家打分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岸坡危险性分区制图(刘汉超等,1993)。赵强等人在对铜川市区斜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制图时,较好地运用了信息量法(赵强等,1996)。柴贺军等人结合岷江实例,对滑坡堵江危险性评价与预测进行了系统研究(柴贺军等,1997)。

自1997年,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科研院所积极倡导在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领域全面引入GIS技术,结合国土资源部“山区小流域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的GIS 系统”、“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监测试验(示范)工程”等科研项目,构建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建立了一套适合山区流域和水库区岸坡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信息量法、模糊综合评判、神经网络等数学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价和预测,并基于GIS开发了“地质灾害区域评价与预测的GIS系统(GHGIS)”(沈芳等,1999;沈芳等,2000a;沈芳,200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