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域及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bb7ee21453610661ed9f4a0.png)
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一、规划背景慈溪市地处浙东沿海,东靠宁波,西临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位于杭州湾大桥南岸,是沪、杭、甬金三角“桥头堡”。
慈溪是一个典型的围垦城市,329国道以北,市域70%以上的面积,都由围涂而成,有“唐涂宋地”之称。
慈溪又是一个移民城市,往上追溯,慈溪人都是随着围涂造地,由外地迁入。
慈溪还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是陶瓷输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
独特的历史孕育了慈溪“围垦、移民、青瓷”三大地域文化,唐涂宋地、倚山向北围垦形成的城市格局客观上形成了水网城市的地域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经济总量名列浙江省前茅,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余慈中心城的规划和建设❑杭甬高铁余慈中心站即将开通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猛,原有交通系统难以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使用持续快速变化的要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改善中心城市交通状况,同时应对慈溪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慈溪市规划局委托同济大学编制《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东到寺马线、南至南三环、西到余慈大道、北至三塘横江,区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构筑一个“安全舒适、低碳生态、智能高效、多元可靠”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以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将慈溪创建成低碳之城、畅达之城、智慧之城、人本之城,打造百强县先进行列。
三、规划思路与市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年限一致,规划基年:2010年;近期:2015年;远期:2020年。
在“三个整合”、“两个优先”、“两个引导”、“两个管理”和“一个创造”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慈溪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
四、规划方案研究1. 居民出行调查分析(1)人均出行次数2010年慈溪市中心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调查户数为7932户,调查6岁以上居民共16089人,其中男女比例为1.12:1,总人数平均出行次数为2.65次/日,出行率达到94%。
常熟市南部新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
![常熟市南部新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https://img.taocdn.com/s3/m/b636feb1f121dd36a32d8225.png)
一、规划概况规划范围与新城总体规划编制范围协调一致,为北至三环路、富春江路、白茆塘,东至四环路,南至锡太一级公路、昆承湖东南岸、金象路、久隆路,西至苏常公路,面积为7748.15万平方米。
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以后。
规划内容主要涉及交通发展态势分析与需求预测、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区域与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及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等方面。
二、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在南部新城总体规划指导下,南部新城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大中运量公交主导、集约多元、集疏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引导新城精明增长,支撑新城发展。
制定三大战略任务:Ÿ战略任务一:依托常熟交通优势,构建新城畅达高效的对外交通集疏运体系;Ÿ战略任务二:以交通引导新城用地集约发展;Ÿ战略任务三:建立高品质、差别化的新城交通系统。
三、区域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通过区域与对外交通系统规划,积极加强南部新城与周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构建新城对外畅达、联系便捷的集疏运交通系统。
铁路设施方面,近中期保留通苏嘉城际铁路西线方案,远期建议国家沿海大通道从南通东站出发,进入常熟后沿常台高速继续向南,进入苏州高铁站,在新城东部新安江路上常台高速出入口附近设城际铁路站。
规划苏州市域轨道线,沿新世纪大道布设,在新城范围设置东南大道站、理工学院站和新汽车站等三个轨道站点。
公路方面,共形成一条高速公路和“两横两纵”的干线公路布局形态,高速公路为常台高速,干线公路分别为G204、锡太一级公路、苏常公路和四环路。
四、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上位规划为指导,建成以快速路为对外及过境联系通道、主干路为新城内部快速联系骨架,与主城便捷联系、路权明晰、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体系。
远期规划形成“一横两纵”的快速路网布局,路网规模达23km,路网密度为0.4km/km2;构建“四横八纵”的新城主干路网,路网规模为85.3km,路网密度为1.42km/km2。
加强新城次支路网建设,形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并与用地协调的城市道路网络。
交通规划的分类与层次划分
![交通规划的分类与层次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30faf725caaedd3383c4d3c1.png)
一、为什么要学交通规划二、交通规划定义、分类与层次划分三、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与一般程序四、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五、《交通规划》课程特点与学习要求二、交通规划定义、分类与层次划分1、什么是交通规划?规划:(1)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2)做规划。
——《现代汉语词典》1、什么是交通规划?所谓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与节能、环保的目的。
基础、任务、目的2、交通规划分类与层次划分法定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专题规划根据交通规划涉及的对象和范围,通常分为两大类型:◆区域交通系统规划(或称区域综合运输规划)◆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或称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主要是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包括:◆公路交通系统规划◆铁路运输系统规划◆航空运输系统规划◆水路运输系统规划◆管道运输系统规划区域交通系统规划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区域运输系统规划是国土规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化(即专业规划)✓国土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指对国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是以法律形式执行的强制性规划,国土规划必须经过所在地(省、市、县等)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县级以上国土规划必须报请国务院批准才能实施。
国家高速公路网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骨干通道,主要连接大中城市,包括国家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主要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保障提供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
2016年6月29日,国务院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包括三部分:1)高速铁路网。
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贺州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贺州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fd64f5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f.png)
贺州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现状概况(一)道路交通现状现状道路基本由主干路和次干路组成,城区外围有323、207国道穿越,使得城区与外围城市之间的联系较为便捷。
现状主干道主要为八达路、建设路、贺州大道、新兴路等。
由于旧城区建筑密度较大,路网体系依照原生活方式形成,不能满足现状的交通方式所需求的路网格局;局部地段道路各自为政,连通性很差,加剧了局部道路的交通压力。
(二)道路交通现状问题分析(1)城区内部路网不完善,主次不明城区现状外围修建了路幅较宽的环路,而城区内部没有明确的主次道路体系。
东西向道路依托八达路和建设路,交通压力较大,靠近贺江一侧没有东西向交通干道。
(2)道路走向凌乱,多斜交路口现状城区,特别是老城区,有多条斜向道路,不仅影响道路设施的通行能力,又对城区内部的交通组织造成困难,影响行车安全。
(3)道路设施缺乏,缺少广场、停车场目前城区内没有较大面积的公共停车场,基本上是采用沿街停放的方式,这不仅影响了街道两边的居民生活工作,同时也影响了道路的通过能力。
二、规划原则和目标(一)规划原则以改善和维护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贺州市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建设要求以及现状地形地貌,对贺州城区道路及交通系统进行综合规划。
以交通流量调查统计结果为依据,研究市区现状道路交通特征,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参照国家有关规范,完善道路交通规划,探索有效的规划控制管理手段。
高度重视道路景观的改善,提升城市形象,并营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构筑安全、便捷、景致宜人的园林化步行系统。
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力求减少拆迁量,节约投资。
采取公交优先原则。
(二)规划目标在与城市用地规划布局相适应,并充分考虑今后城市规模的扩展、交通结构的变化和快速交通的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理顺道路系统、强化干道骨架、完善二级网络,建立等级明确、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城市道路网。
建立与中心城区相适应,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道路网系统及完善的交通组织措施,解决好区内交通和本区对外交通之间的关系。
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
![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015d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a.png)
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日益迅速,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功能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交通枢纽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根据现有城市交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份区域性城市交通枢纽规划方案,旨在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在于建设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枢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
具体来说,本项目的目标如下:1. 建设统一的交通枢纽管理系统,方便民众从不同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进行转换。
2. 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和站点,使得城市经济和人民出行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
3. 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优化城市路网结构,缓解交通压力。
4. 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使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三、项目内容1. 建设统一的交通枢纽管理系统以现代科技手段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交通枢纽管理系统,将优化城市交通枢纽的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人为因素的瑕疵。
2. 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和站点在城市的重点路段和交通枢纽区域添加公共交通工具和统一的交通站点,并且完善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
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和人民的出行体验。
3.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对城市的交通路网、道路标线等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布局,并且通过手机APP、网站、短信等多维度的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民众的出行体验。
4. 缓解交通压力组织并协调各种交通方式,以增强城市交通系统的紧密度,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城市拥堵率和通勤环境质量,并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5. 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通过创造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基础的交通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加归属感和幸福感,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
四、项目实施方式1. 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进行需求调查、数据收集、理论研究等前期工作,编制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规划方案。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1a6629103d8ce2f006623c7.png)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目录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 ...................................... 3 二、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 3 三、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 ...................................... 4 五、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 ..................................................................... ...................................... 5 六、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 ...................................... 6 七、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 ...................................... 6 八、中心城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 (6)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全市城镇形成“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布局结构。
城市对外交通体系规划 03
![城市对外交通体系规划 03](https://img.taocdn.com/s3/m/66af34de33d4b14e85246831.png)
• 2)铁路线路的分类
– 按轨距宽度分:
– – – – 标准轨距:1435mm 中国及大多数国家 宽轨: 1524mm 前苏联国家、东欧国家 窄轨: 1070mm 日本(不含新干线)、中国部分地区 其它轨距:1000mm、762毫米、600毫米 极少使用
13
– 按铁路等级分:《铁路工程技术规范》 按照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 确定。
与城市的联系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相连。 减 少地面交通时间,30min为宜。
46
五、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
• 1、水上运输的特点
• 速度慢 • 运价低 • 运量大
内河、海洋
90%的国际货运依靠海运
• 2、港口的特点和组成
• • 城市港口:客运港 货运港。 特 点:占用水域、陆地都很大。 • 水域 停泊区、港内航道、港池、防波堤
•
•
•
36
• 货物流通中心: • 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 集货物储存、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 点,是为了加速物资流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 运输产业。
37
• 按性质和服务范围:分为三类: • 1)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
• 是城市对外交往的重要环节,其规模较大,运输方式综合, 应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的货运干路附近。(郑州万邦)
•
支线机场:分布在省、各自治区及至邻近省区的短途航 线机场,运输量较少的机场。(明港机场,50万次)
41
• 3、航空港的用地规模
• 我国民航机场的用地规模相对较小,根据经验,不同类型的 用地规模如下: • • • 小型地方支线机场 50~100公顷 中型地方支线机场 70~200公顷 大型干线机场或者国际机场 270~700公顷
第五章 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
![第五章 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298333eb90d6c85ec3ac69c.png)
第五章区域交通分析及对外交通规划5.1 交通区位关系5.1.1 山西省在全国的交通区位关系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以西,黄河中游以东,陕西省和山东省之间,传统上属于中国内陆的中部地区,其行政区划包括运城、侯马、大同、宁武、朔州、长治、阳泉、晋中、忻州、临汾10个地级市,辖12个县级市,面积15万多km2(位于全国第19位),截至2001年底全省人口为3141万(位于全国第19位)。
山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与周边地区有较深的历史渊源。
内蒙古河套一带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晋北人民走西口的后代,明代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出去的移民遍及华北各省。
清代中叶,晋商在全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说明历史上山西人民具有良好的对外交流的传统。
山西省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
航空运输主要为长途客运服务,在黄河上,也有少量的内河航运。
山西煤炭储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晋煤外运,也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
从交通运输的方向来看,其主要分布为:向东方向与河北、北京的交流最为密切,交通量也最大,无论是大秦铁路的晋煤外运,还是通往天津塘沽港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这一地区。
向南方向的交通量为其次,但交通量也十分巨大。
主要是经过中原通往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各省,山西省与这些地区的经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向西南方向的交通量也比较大,主要是从晋西南的运城市通往我国西北、西南地区,这是一条有历史传统的交通线路,黄河两岸的人民历来都是通过着条线路结成秦晋之好。
向北方向的交通主要是从晋北的大同市进入内蒙古的丰镇,这条线路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军事价值,目前主要为晋蒙两地的经济交流服务。
图5—1 山西省对外交通方向图向西方向的交通主要是跨过黄河通向陕北、宁夏,当年八路军从陕甘宁东渡黄河就是从这条线路走的。
但由于这些地区目前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流动人口也不多,所以这一方向的交通量也不大。
近年来山西省的公路发展较快,从1993年起到2002年,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建成高速公路1068km(位居全国第8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接近60000km。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之欧阳引擎创编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之欧阳引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c4d06acba300a6c30d229f95.png)
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欧阳引擎(2021.01.01)项目名称: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承接时间:2008-7-16项目大类:综合交通规划项目小类: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项目规模:规划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委托单位:合作单位: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交通规划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张国华、马俊来主要参加人:张国华、马俊来、王有为、杜恒、翟宁、戴继峰项目简介:为满足国家、“长株潭”一体化、长沙市对两型社会示范区-大河先导区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其自身发展的必需,落实和深化大河先导区规划国际招标方案对综合交通系统的要求,解决大河先导区现状和潜在的交通问题,开展大河西先导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包括现状交通调查及已有总体规划交通评价分析、综合交通骨干网络战略模型分析、综合交通整体发展策略、对外交通系统、道路网络系统、常规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旅游及休闲娱乐交通系统、大型交通枢纽、停车场设施、货运及物流系统、近期交通建设规划等。
该研究以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高地目标为导向,支持大河先导区的总体规划落实,与规划方案综合深化形成互动和反馈,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骨架和体系。
详细介绍:1 项目背景在“中部崛起”、“两型社会”、“3+5”城市群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之下,2008年初长沙市政府提出将河西区1200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作为长沙“两型社会”规划建设的起步区、示范区。
大河先导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区,其规划、建设和发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战略在“长株潭”城市群的落实,但“长株潭”区域重要交通设施(空港、高铁及高速公路)均集中在区域东部,先导区处于“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边缘地带,突破大河先导区交通“低谷”的地位和边缘困境,是本次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急需解决的最大困难;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示范区,大河先导区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是本次规划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长沙市已经完成大河先导区总体规划两阶段方案征集工作,方案的综合优化及起步区的城市设计工作都需要综合交通系统给予充分的支持,大河先导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纲要研究编制应支持大河先导区的总体规划落实,与规划方案综合深化形成互动和反馈,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骨架和体系。
第5讲_城市对外交通体系规划
![第5讲_城市对外交通体系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96bf56dddccda38376baf53.png)
– 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 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公路网 国道 • 各省域内,各城市间形成区域性公路网 省道 • 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形成基本骨架 ,2000年达到1万公里以 上
14
• 2、公路的分类
– 汽车专用公路
• 高速公路 • 一级公路 • 二级公路
全封闭、专供汽车高速形式、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专供汽车分道行驶、部分控制出入、10000—25000辆 专供汽车行驶、(中型载重车)4500—7000辆
• 廊坊由于京津高速公路而发展
– 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 信息的传播
3
• 3、对外交通方式的选择原则
– 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
不必都建机场
– 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发展可能性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和用地要求
– 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
16
•入城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公路与城市快速道路、主干道、客运轨道交通线等交叉时,应采用立体交 叉解决冲突点。在有大量人流跨越公路的冲突点,可用人行天桥或地道等方 式来解决人车冲突的矛盾。
17
• 长途汽车站的位置选择
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 尽量与铁路、港口等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可合并设置;
每米码头需要陆地150—200平方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城[2010]1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城[2010]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6b6973e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5.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建城[2010]13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天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规划局: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之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之城市对外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81a5e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a.png)
沿岸的港口
➢ 按装卸货物种类分类 ➢ 按设置地点分类 ➢ 按修建形式分类
*
河港分类
1 按用途(运输对象)分 a. 综合港(普通港)-装卸各种件杂货、干 散货、液体货等的港口。
b. 专业港-装卸某种单一货物的港口。 c. 客运港-专门停泊客轮和转运快件货物的港 口。 d. 其他港口-如军港、渔港。
*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客运站:
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的收发和邮件的 装卸。包括 站房、站前广场以及站场客运设备等 三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的情况,客运站可以布置成通过式、尽 端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货运站:
办理接发货物列车、装卸货物以及编组选配货物 列车等作业的车站。
*
铁路交通的特点
1、载运量较大 2、受季节变化影响小 3、运输速度较快 4、连续性强 5、运价较低
成为长距离运送大宗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分类与等级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形式和一般技
术要求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布局
*
分类与等级
➢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三类 干线铁路、支线铁路、专用线铁路
b.挖入式河港-港区布置紧凑,分区合理。但工程量 较大、出入口处船舶进出较不便、易于淤积。一般 适用于水位变化小、淤积少的河道上。
注意:不同修建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
港口的组成—海港
海港- 是指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方面具有海
洋性质的港口称为海港。海港主要设置在沿 海地区(如大连金港)或位于通航河道的入 海口、受潮汐影响的近海河段(如上海市外 高桥港区)。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2e9af7770bf78a65295412.png)
前言 (3)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4)1.1、设计题目 (4)1.2、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4)1.3、设计的时间及分组 (4)1.4、课程设计内容 (4)1.4.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4)1.4.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5)1.4.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5)第二章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6)第三章四阶段中各阶段做法及成果展示 (6)3.1 相关资料收集 (6)3.2 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及平衡 (6)3.2.1交通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 (6)3.2.2交通生成预测 (7)3.2.3 预测结果 (8)3.3 交通分布预测 (8)3.4 交通方式划分 (10)3.5 交通分配预测 (11)3.6 交通分配评价 (13)3.7 对我校道路网分析及建议 (13)3.7.1道路网规划 (13)3.7.2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14)3.7.3道路横断面设计 (14)3.7.4总结 (14)第四章 transcad中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具体操作 (15)4.1生成初始路网图 (15)4.1.1 生成路网前准备 (15)4.1.2 新建路网层(线层) (15)4.2 生成小区图 (16)4.3 在路网与交通区层填入数据并进行人口预测 (17)4.4 生成小区质心 (18)4.5 创建网络 (20)4.6 生成阻抗矩阵 (21)4.7 对未来年限小区发生与吸引量进行平衡 (22)4.8 用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23)4.9 进行交通分配并查看结果 (25)4.10 绘制小区质心间的期望线 (27)4.11 交通方式划分 (27)第五章总结 (28)前言此次课程设计名为“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为王振报老师。
此次课程设计为期两周,于2012年8月27日开始到2012年9月7日结束。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的设计过程和transcad的使用方法。
《内蒙古通辽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科左中旗
![《内蒙古通辽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科左中旗](https://img.taocdn.com/s3/m/98e0911d0b4c2e3f5627632f.png)
辽河南岸地区主干路 东西向(北至南):巴润大街、菱角大街、滨河大街、科尔沁大街、中心大 街(东顺路以东段)、红光大街、白音太来大街等; 南北向(西至东):胜利路、民航路、交通路(科尔沁大街以北段)、民主 路(科尔沁大街以南段)、建国路、永安南路、东顺路、福利路、新工二路、永 宁路、新工五路、菱角南路、钱家店路、大沁他拉路。
(三) 公路 高速公路 形成“三横一纵”对外快速联系格局。“三横”是赤峰-通辽-长春高速公路、
呼和浩特-扎鲁特旗-乌兰浩特高速公路和锡林浩特-霍林郭勒-科尔沁右翼前旗 高速公路;“一纵”是霍林郭勒-通辽-沈阳高速公路。通布
实现通辽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内蒙古中部经济区的快速联系;推进大
(三) 规划重点 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与城市的协调、整体发展,建设东北区域物流中 心城市和国家一级物流节点; 中心城区道路网络形态与城市空间拓展和用地布局协调;
1
批 后 公 布
构建快速路和快速公交骨干体系,协调道路功能与用地发展要求,提升 交通服务效率;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与客货运枢纽; 提出近期交通行动,支持城市近期建设。
次干路网
6
批 后 公 布
规划加强新兴开发地区次干路网建设,以使城市骨干路网密度、级配更趋合 理,改善所有交通需求向主干路集中等问题。
现状核心区主要次干路——团结路、民主路、永安路、平安路、新工一路、 通辽大街、西拉木伦大街、永清大街、中心大街、明仁大街、新建大街、白音查 干大街、南顺路等;
铁南、建国片区次干路——道德路、西顺路、团结路、通辽大街、扎鲁特大 街、牤牛河大街、育新东路、鸽子山大街、昆都仑大街、昆都仑东街、二龙山大 街、散都路、乃曼大街、乌兰楚鲁大街、庆河路、西六方路;
杭州市萧山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
![杭州市萧山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https://img.taocdn.com/s3/m/c3956f3710661ed9ad51f3b8.png)
“三横”自北向南依次为:江东大道、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成虎路;
“两连”自北向南依次为:红十五线、机场东路。
框架性主干道网——“一带十二纵十二横”
“一带”:滨江二路;
“十二纵”自西向东依次为:万达路、义戴路、市心路-03省道、新城路、03省道东复线、坎红路、靖江路—方千溇路、头蓬路、钱江大道、梅林大道、前进路、世纪大道;
“双快”是指快速路、快速轨道两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骨架网。
(四)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以“两港二枢纽”为中心,“两站一园区三中心”为补充,辅以“二专四线”的铁路网络、“二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和“五线一港区”的水运网,共同构筑萧山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具体描述如下:
规划构筑萧山区“两港二枢纽”对外门户性综合交通枢纽,即萧山国际机场、杭州湾出海码头、杭州南站和萧山铁路货场。
规划构筑“二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二纵”即钱江大道、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东线接杭金衢高速公路。“三横”即杭甬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及杭绕城高速公路南线。
规划构筑“五线一港区”的水运网络,其中,“五线”是指钱塘江、杭甬运河、浦阳江、航围线及江东线等五条主干航道, “一港区”是指萧山港区。
规划构筑萧山区“两站一园区三中心”的公路客货枢纽,其中2处公路客运枢纽(萧山汽车总站、萧山区客运东站)以及4处公路货运枢纽(江东物流园区、杭州空港物流中心、萧山南物流中心以及传化物流中心)。
规划构筑萧山区“二专四线”的铁路干线网,其中:“二专”是指杭甬客专、杭长客专等两条客运专线,“四线”是指浙赣铁路(包括越江隧道及浙赣绕行线)、萧甬铁路、杭黄铁路及远景预留的东部工业区专线铁路等四条铁路干线。
“二十一横”自北向南依次为:临鸿东路、江东五路、江东一路、新港路—临江大道、青龙路、义隆路、向阳路、利明东路、鸿宁路—鸿达路、北塘河路、兴园路、坎山大道、金城路、航坞南路、环镇南路、道源路、南环路、南三路、义大路、云临路、戴临路。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要求规范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47282c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2.png)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要求规范《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Code for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Planning(征求意见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部第三航务⼯程勘察设计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 年 3 ⽉ 8 ⽇⽬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般规定 (5)3.0.1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标3.0.2 城市外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3.0.3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布局3.0.4 城市对外交通枢纽3.0.5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市内交通的换乘3.0.6 线路交叉的规定3.0.7 规划控制与保护3.0.8 城市对外交通市政配套规划4 铁路 (8)4.0.1 铁路规划4.0.2 铁路枢纽4.0.3 铁路线路4.0.4 铁路客运站4.0.5 铁路货运站和货场4.0.6 铁路编组站、⼯业站、港湾站4.0.7 铁路机车车辆段、所4.0.8 铁路设施的改造4.0.9 铁路⽤地5 公路 (11)5.0.1 公路规划范围5.0.2 公路系统布局规划5.0.3 ⼤型对外交通设施连接道路5.0.4 过境交通的疏导5.0.5 公路隔离带控制5.0.6 公路沿线设施安全保护区范围5.0.7 公路的相关交通设施6 海港 (13)6.0.1 港⼝性质和规模6.0.2 海港选址规划6.0.3 港⼝规划布局6.0.4 岸线使⽤规划6.0.5 港区陆域布置6.0.6 码头陆域⽤地6.0.7 港区外围配套设施6.0.8 海港与内河航道衔接7 河港 (16)7.0.1 河港岸线7.0.2 河港规划7.0.3 停泊锚地7.0.4 内河航道等级7.0.5 河港⽔域与码头陆域⽤地8 机场 (18)8.0.1 航空运输规划8.0.2 机场布局规划8.0.3 机场场址规划8.0.4 机场数量、类别、规模和等级8.0.5 机场的交通规划8.0.6 机场总平⾯规划8.0.7 机场辅助设施规划8.0.8 机场配套设施规划8.0.9 机场环境保护与周边地区规划1 总则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实施城市对外交通规划,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安全、⾼效、经济、舒适的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制定本规范。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24a016964bcf84b9d57b72.png)
1.交通区: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被称为交通区。
交通区划分原则:(1)同质性(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3)保持区内出入之完整(4)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5)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域重点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6)分区大小合理,小范围的分区约为3000—5000人,大范围的分区约为5000—6000人,面积1~2km2(7)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个。
小区形心: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
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由期望线组成的期望线图,又称OD图。
主流倾向线(综合期望线):系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突出交通的主流方向。
分隔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
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OD表:表示各交通区之出行量的表格。
3.境界线内OD调查分类:客流OD调查、货流OD调查和机动车出行OD调查。
4.居民出行的特征:1)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数(单位:次/人·日):总体特征、不同年龄出行者人均日出行次数、收入因素、职业因素。
5.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具体调查内容都可分为: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现状四类。
6.OD调查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1.城市道路网络方案技术评价指标(pg151—152)道路面积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推荐的城市道路面积率为8~15%,对于规模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的推荐值为7~15m2/人(其中道路为6~13m2/人,交叉口、广场为0.2~0.5 m2人,公共停车场为0.8~1.0 m2/人)。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8ba0f08b52acfc789ebc983.png)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的定义: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人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交通规划的分类:1、区域交通系统规划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1、交通系统现状调查2、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3、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5、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6、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
交通规划的期限:交通规划一般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以距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远期以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交通区划分的目的:将交通需求的产生、吸引与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指标联系起来;将交通需求在空间上的流动用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图表现出来;便于用交通分配理论模拟道路网上的交通流。
交通区划分的原则:在准确、全面反映区域交通源流特性的前提下,使工作量尽可能减少。
起讫点调查,又称OD(Origin-Destination)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一般分为人的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和货流出行OD调查三大类内容.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因为反映最短距离而得名,其宽度表现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
分隔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分隔核查线将调查区划分为几个部分,用以实测穿越核查线的各条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
出行调查采用的方法:家访调查,电话询问调查,明信片调查,工作出行调查,职工询问调查。
区域发展与交通规划
![区域发展与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77752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8.png)
区域发展与交通规划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和交通规划成为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关键。
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状况,而交通规划则是为了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
首先,区域发展与交通规划密切相关。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交通拥堵和不便利,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人口增加,如果没有合理的交通规划,就会造成交通拥堵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区域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交通规划对于区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可以缩短距离,提高交通效率,促进区域间的物资流动和经济发展。
此外,交通规划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另外,交通规划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在制定交通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例如,可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交通尾气的排放。
同时,还可以建立绿色交通系统,提供更多的非机动交通方式,如自行车和步行,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此外,交通规划还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决定了城市的布局和结构,而交通规划则需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
例如,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和居民区之间,可以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通过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最后,交通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交通规划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一些城市的人口集中在特定地区,就需要建设更多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此外,人口流动还需要考虑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以提供更多便捷的出行选择。
《内江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主要内容简
![《内江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主要内容简](https://img.taocdn.com/s3/m/f4871ecbb8f67c1cfad6b88a.png)
《内江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主要内容简介一、规划范围规划核心范围主要包含中心城区和市域两个层面。
中心城区为总体规划确定的约700km2范围,并统筹考虑规划区内交通系统及交通设施的协调布局;市域范围是指内江市所辖行政区用地范围,面积是5386km2,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区域与城乡关系,确定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及交通运输组织。
二、规划期限规划远期为2030年,近期为2017年。
三、规划目标构建面向大城市转型的综合交通体系,重塑“川南门户、川中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打造“公交+慢行”为主体的绿色交通城市。
规划内江城市交通系统将提供“开放、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服务。
开放:依托客运专线、城际铁路,30分钟通达成都、重庆,60分钟通达自贡、乐山、遂宁、泸州、宜宾等相邻城市,形成以内江为中心、覆盖成渝主要城市的一日交流圈;依托高速公路网络,1小时通达市域各县、毗邻市(县),2小时通达区域中心城市、枢纽机场、沿长江重要港口。
高效:依托公共交通,中心城内居民上下班平均出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
2020年内形成内江以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轮渡多方式协调互补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公交占城市客运出行比例达到30%以上。
2030年内适时建设轨道交通、完善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加强不同公交方式间组织换乘,实现公交占城市客运出行比例达到35%以上。
绿色:通过构筑系统、安全、便捷、舒适的步行及自行车通行环境,形成“交通与休闲功能并重”的绿色交通体系,规划期城市步行及自行车出行比例整体保持在45%以上。
控制交通尾气排放,严格执行机动车国IV标准,2020年新车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
控制交通噪声,中心城夜间达标率在80%以上,新建道路达标率在90%以上。
安全:干路交叉口全部实现灯控,交叉口灯控率远期达到80%以上的水平;交通事故率处于较低水平,2030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较2012年下降5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区域及对外交通系统规划1、总体思路及策略强化与湘江东岸国家级交通走廊和枢纽设施的衔接,突破区域交通"洼地"发展格局;优化调整公路网络,完善道路系统对外衔接组织,应对城市化推进和用地扩展步伐;构建城际轨道交通联系走廊,打造区域性综合客运枢纽;加快铁路、港口、内河航道建设,构建公、铁、水多方式的集约化运输通道,支撑产业集聚和发展。
2、公路系统发展规划京珠高速西线选址及出入口规划从四个既有方案的对比看:方案一(岳麓区方案)线位布设在先导区外围,距离过远,不利于先导区各个用地组团对外交通联系;方案二(长株潭一体化方案)线位布设在先导区西部边缘,同样也不利于东部三个主要组团对外联系;方案三(先导区总体规划方案)线位基本合理,有利于望城、宁乡两个产业片区便捷地对外运输,不足之处在于穿过生态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一定困难;方案四(交通局方案)为近期过渡方案,从远期看线位由大河西先导区各组团中心穿过,对组团内部破坏严重。
综合考虑,推荐方案三(先导区总体规划方案)作为京珠高速西线的选址方案。
在本次规划区范围内,Lebron Shoes,规划布设京珠高速西线出入口2处(南横线在规划区外另设1出入口),实现京珠高速西线对大河西先导区的便捷服务。
区域性过境分流通道规划将北横线(自京珠西线以东至京珠东线段)等级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对南横线既有规划(长株潭规划)方案进行线位调整。
既有公路等级调整规划将长常高速路(京珠高速-三环)段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将三环路与长常高速公路(三环至南横线段)调整为城市快速路;提升长花灰韶公路等级为快速路公路客运站布局规划规划期末将在各个组团片区布设南站、北站、西站、东站等四个主要客运站。
3、铁路发展规划普通铁路规划宁乡开发区至湘潭的普铁连接线?潭望铁路,连接湘黔铁路,作为长株潭湘江西岸的铁路货运通道。
城际轨道规划线网方案沿金洲大道布设至长沙至益阳、常德方向的城际轨道,Onitsuka Tiger。
线路长度140~160km,按"大站快车"布设,保证先导区至常德、益阳的时间距离分别控制在35分钟、70分钟以内;沿望雷大道布设岳阳至湘潭方向的城际轨道。
线路长度130~150km,按"大站快车"布设,保证先导区至岳阳、湘潭的时间距离分别控制在60分钟、20分钟以内;沿长花灰韶快速路通道布设长沙至韶山的旅游城际轨道,以快速、便捷的客运走廊带动长花灰韶旅游带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开发。
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3条城际轨道线路汇聚点,布设于雷锋湖总部基地西北部。
4、空港集疏运衔接交通规划城市轨道衔接交通走廊?以轨道2号线-轨道机场线作为空港快速轨道联系通道;城市道路衔接交通走廊?以三环、二环快速路、机场高速为骨架的空港衔接快速通道;机场巴士?直通先导区各组团的机场巴士线路系统。
5、港口及水运系统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霞凝港区暮云港区坪塘港区高塘岭港区铜官港区水运规划沩水河?近期按6级航道标准进行规划整治,远期按3级航道标准实施改造升级靳江河?南庙至河口32公里区段规划建设为6级航道。
五、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1、骨干道路网络规划(1)快速路由"三纵四横"七条快速路构成三纵:黄桥大道、三环路、二环路四横:枫林路、岳麓大道、星宁快速路、北横线(2)交通性主干道由"两纵一横"三条长线以及一些组团间的短线构成两纵:潇湘大道、望雷大道一横:金洲大道组团间短线:金星大道、雷锋大道、龙王港路、学士路、金城大道(3)跨江通道现状共有过江通道6条既有规划过江通道6条本次规划增加过江通道6条规划过江轨道交通4条包括:人民路过江隧道、蔡家冲路跨江大桥,黄桥大道大桥、新世纪大道大桥、学士路大桥、南部规划跨江大桥(4)道路交叉口高速公路出入口:京珠高速西线在规划区内设置两个出入口,一个是和北横线的交叉外联系。
立交:在快速路和快速路交叉口,以及快速路和部分交通性主干路交叉口设置立交。
2、基于"两型社会"要求的公路城市化建设实施策略六、公共客运系统规划1、公共客运系统组织模式公交线网分级:城市轨道快速公交线常规公交干线常规公交支线公交专线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要点:跨湘江截面至少需要3~4条轨道线路通道支撑;轨道线网布局应强化枢纽节点的客流组织功能,核心枢纽点应布设在核心区中心地带;核心区对外围片区的轨道联系应顺应"南强,西、北弱"的客流联系特征,Timberland;应充分考虑与城际轨道线网的结合先导区远景轨道线网规划方案大河西先导区远景轨道线网方案由5条线路组成,线网总规模122.2km。
其中轨道2号线为既定规划线路,2、3、4、5号线为4条的跨湘江轨道通道。
3、公交枢纽规划公交枢纽等级与功能先导区公交枢纽体系划分为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市级公共交通枢纽和组团级公共交通枢纽四个层次。
公交枢纽布局1个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雷锋湖总部基地西北侧)、6个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星城镇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望城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宁乡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含浦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含浦客运站对外综合交通枢纽、观音港对外综合交通枢纽)、5个市级公共交通枢纽和5个组团级公共交通枢纽。
4、先导区骨干客运系统建设实施策略分阶段逐步推进的建设实施策略A.第一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筹备阶段B.第二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建设及推动阶段七、停车发展规划1、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策略以配建为主,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停车配建指标;在各个组团中心、主要商业休闲区辅以适当的公共停车场;停车设施和轨道/公交站点、慢行系统相结合,Ed Hardy,引导公交和慢行出行;停车设施的建设符合两型社会要求,节约用地,注重绿化。
八、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发展定位实现"安全畅达"的城市绿色交通出行、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营造"休闲舒适"的慢行交通环境和休闲生活环境2、慢行通道系统规划(1)城市交通性道路两侧?注重安全、效率(2)城市生活服务性道路两侧?注重城市生活、街道活力3、慢行休闲道系统规划(1)城市环山滨水休闲区?休闲"漫"步(2)城市商业步行街?放松、购物(3)城市组团间、生态景观区内?健身、郊游九、旅游和休闲娱乐交通发展规划1、旅游和休闲娱乐交通发展策略(1)在两条主要旅游发展带上构建旅游交通走廊(2)在三个休闲娱乐区内布置旅游休闲交通设施(3)交通走廊和设施的布置考虑两型社会要求和丘陵山地特征2、旅游及休闲娱乐交通走廊与设施规划湘江旅游风光带交通走廊规划长花灰韶旅游带交通走廊规划3、休闲娱乐交通设施规划(1)森林公园旅游区、农业观光休闲区休闲娱乐交通设施规划(2)都市旅游休闲区交通设施规划十、货运及物流系统规划1、物流中心布局与交通组织方案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宁乡、望城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结合快速路、高速、铁路及航道,设置4个地区级物流中心。
2、区内货运通道布局两横三纵的货运通道两横:星宁快速路?北三环石长铁路、岳麓大道?长常快速路三纵:京珠高速西线、黄桥大道、西三环?长潭西线3、货运组织方案道路货运组织方案依据便捷的道路交通规划系统,形成"四横三纵"的道路货运网络。
(1)东西向"四横":北横线星宁快速路、岳麓大道-长常快速路、长宁快速路-枫林路(2)南北向"三纵":京珠高速西线、黄桥大道、西三环-长潭西线铁路货运组织方案(1)往常德方向:石长铁路(2)往湘潭方向:潭望铁路(3)其他方向:通过石长铁路、潭望铁路沟通南北向京广铁路、东西向湘黔铁路航运组织方案规划区北部沩水河现状为9级航道,规划提升沩水河的航道等级,并与霞凝港区联通,加强宁乡、望城的对外货运联系。
第三部分生态控制线规划一、规划目标为了达到"两型社会"环境友好的目标,根据先导区"宜居新区、生态新区、文化名区、活力新区"的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通过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生态功能区域,确定须严格控制的生态功能服务区界线,建立起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协调大河西先导区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和完善生态体系,确保建设方案的生态价值不低于现状生态价值。
二、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基本生态控制线"是指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划定的重点生态保护要素的范围界线。
1、湿地保护优化各水系(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白泉港)的地表径流路径,构成"树枝状"连续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的网络结构。
实行"一江、五河、百湖"生态修复工程,对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的堤岸要实行原状保护,保持其自然河岸,不得随意缩窄河道,构筑挡水建筑物。
其他一级支流河床不抬高,河面不覆盖。
河道的驳岸处理要恰当,尽可能采取自然驳岸处理方式。
2、林地资源保护林地保护分级:重点保护林地?包括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相对高差大于30米的山林地。
总面积30457公顷。
对该类林地要严格保留,不得占用和破环,以达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环上成带"的目标。
重点保护林地缓冲控制区?规划沿其周边向外平移200米的区域设置生态缓冲区,面积30727.6公顷。
一般保护林地?包括重点保护林地以外高差小于30米的山林地和规模较小的林地,总面积14624.1公顷,占先导区林地总面积的33.01%。
占用该类林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应在其开发用地内控制较高的绿地率,进行一定比例的绿化补偿,并尽量保留现有的干径20厘米以上或成群成片的树木。
规划林地控制要求:包括河流与道路两侧规划的水源涵养林控制区和道路防护林带。
在此范围内的用地只能作为林地、农田等生态绿地。
A、水源涵养林:沿永久性河流两岸控制1000米或至第一层山脊线内的林地为水源涵养林控制区,如林带内为基本农田则保留农田,一般农田或耕地要求退耕还林,Nike Zoom Kobe。
B、道路防护林带:规划沿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两侧各按100米绿线宽度控制。
沿区域性主干道两侧各按50米绿线宽度控制。
3、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是指位于地势相对低洼的山谷地区的农业耕作区域。
总面积296平方公里。
4、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重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规划莲花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河等河流的源头沿第一层山脊线或平地一千米作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保护区,控制总面积12696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