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诗歌

华兹华斯诗歌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大自然、人民和宗教为主题。
以下是他的一些著名诗作:
1. 《早晨在 Cals 的港湾》(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卡莱斯(Cals)港湾看伦敦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伦敦美丽景色的赞美。
2. 《威廉与丽莎》(The Prelude):长诗作品,是华兹华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它记录了诗人成长和思想发展的过程,以及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类心灵的探索。
3. 《抒情小调》(Lyrical Ballads):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的诗集,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里程碑。
其中包含了《浣溪沙》(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等著名诗篇。
4. 《世界争鸣光华遽消逝》(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这首诗揭示了现代社会对自然的忽视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
诗人呼吁人们重拾与大自然的联系。
5. 《短发诗集》(Poems in Two Volumes):华兹华斯晚年的重要诗集,包括了《至科尔特墅》(To a Highland Girl)、《伊卡鲁斯》(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等著名诗篇。
以上只是华兹华斯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他的诗歌普遍以清新的自然描写、朴素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对浪漫主义诗歌和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文体风格在该时期的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以下是华兹华斯文体风格的一些特点:
1.自然主义和感性表达:华兹华斯的诗歌强调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和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出对自然景色、
季节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共鸣的敏感。
2.抒情主义: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他倾向于表达个体内在的情感和情绪,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
3.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华兹华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经验。
他赋予平凡的事物以诗意,强调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场景。
4.对人类心灵和自由的关怀:华兹华斯关注人类内心的感受,探
讨人类心灵的深度。
他强调个体的内在自由,对社会和政治的
关切也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5.使用自由诗体和口语风格:华兹华斯有时使用自由诗体,突破
传统的格律限制。
他还采用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诗歌更
加接近日常口语表达,增强了亲近感。
6.对叙事和敘事诗的偏好:华兹华斯偏好使用叙事诗形式,讲述
个人或普通人的故事。
他的一些作品,如《追溯之诗》("The
Prelude")就是一部自传体叙事诗。
7.对意象的追求:华兹华斯注重意象的创造,通过生动而富有想
象力的描写,展现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和
人情景的美丽。
总体而言,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对情感、自然、人类心灵以及对人类普遍经验的独特关注。
WilliamWordsworth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华兹华斯(1770.4.7~1850.4.2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
8岁丧母。
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
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
1787年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
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
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他的生活有了保障,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
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翌年两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
1798~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在那里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组诗《露西》,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序曲》。
1802年与玛丽·哈钦森结婚。
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因此重新皈依宗教。
同时,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1807年。
随着声誉逐渐上升,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
到了1830年,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
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其诗作多描写湖区,故称他们为“湖畔派”。
早期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
然而,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
他为《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他的作品还有《不朽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
华兹华斯

• 为反击诗集所遭攻击时写的序言以及再版时华兹 华斯写的序,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 言,在某种意义上比诗歌本身更为重要。 • 在《序言》里,华兹华斯主要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 • • •
一 二 三 四
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 关于诗歌的形式问题 关于诗歌的本质问题 对诗人的特殊才能做了解释。即诗人
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 诗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一 生平与创作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1770 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 个律师之家,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 8岁丧母。5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他。亲友 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1787年 进剑桥大学,曾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 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 瓦隆恋爱, 生有一女。与骚塞、柯勒律治并称为”湖 畔三诗人“。1843年,华兹华斯被授予 “桂冠诗人”称号。
• 《丁登寺赋》是华兹华斯是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次大展示。 • (1)全诗一气呵成,流畅而又幽婉,无一点古典主义的 斧凿之痕。语言朴实自然,口语化的风格得到了集中体现。 • (2) 感情真挚自然。诗人敏锐的感觉与真挚的情感从娓 娓动听的诗句中自然流出。 • (3) 艺术形象感人。诗人出色的观察力使日常小事 • 和平凡景物化作感人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 (4)韵律轻盈活泼而具有流动感,突破了当时统治诗坛 的整齐、刻板的英雄双韵体。
• 总而言之,《抒情歌谣集》在理论上提出 了新的观点,在创作是显示了新的诗风格。 可以说,华兹华斯仅凭这宣告英国文学史 上一个新时代的一本诗集和一篇序言,他 的名字也足以永垂英国文学史册。
写于早春的诗句
•
华兹华斯的名言

华兹华斯的名言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深受大自然启发,以及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洞察。
他的名言反映了他对大自然、人性和人类经验的关注和理解。
以下是华兹华斯的几句著名名言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To begin, begin."(行动起来,开始吧。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华兹华斯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只停留在想象和计划阶段。
参考内容:这句话反映了浪漫主义的关键信念,即个人自由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在他的长诗《前奏诗》(The Prelude)中,华兹华斯描述了他个人成长的过程,他学到了通过行动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成长。
2. "Fill your paper with the breathings of your heart."(用你的内心之声填满你的纸张。
)这句话鼓励人们用真挚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华兹华斯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源自内在的灵感和情感。
参考内容:浪漫主义强调了个人情感和直觉的重要性,华兹华斯的诗歌也正是如此。
他的诗作以自然和人类情感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出对大自然之美和人类情感之深的热爱和关注。
3. "The best portion of a good man's life: his little, nameless, unremembered acts of kindness and love."(一个好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部分:他那些微小、无名、被遗忘的善行和爱。
)这句话强调了善良和爱的力量,以及他们在人类关系中的重要性。
华兹华斯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事业的成就或名望的追逐,而是对他人的善意和关爱。
参考内容: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温情、同情和互助的强烈认同。
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农民、儿童和普通人的描写,以及对社会不公和人类经验的关注。
华兹华斯文档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华兹华斯的诗作以对自然、人性和人类存在的深入思考而为人称道。
本文将介绍华兹华斯的生平事迹、主要诗作以及他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贡献。
生平事迹华兹华斯于1770年4月7日出生在英国的克姆布里亚郡。
他是五个孩子中的第二个,父亲约翰·华兹华斯是一个律师。
在他8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也在一年后去世。
作为孤儿,华兹华斯和他的姐姐都由一个长辈照料。
尽管生活经历不太平静,华兹华斯在华兹华斯教区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在那里学习了古典文学和英国文学,以及一些拉丁文和希腊文。
这些学习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与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1787年,华兹华斯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他在大学期间热衷于探索自然和神秘主义的主题,并展现出对亚当·斯密和波普的经济学和哲学思想的兴趣。
在这段时间里,他也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华兹华斯的生活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是他的妹妹多洛塔,他们之间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她是华兹华斯的灵感之源。
第二个是他的朋友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他们一起创作了《含苞欲放的艾伦河的朝圣者颂》等著名诗歌作品。
主要诗作华兹华斯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性思考为主要题材,展现了他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感悟。
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作品。
《咏柳树》这首诗是华兹华斯最早的作品之一,写给了他的姐姐多洛塔。
诗中描述了柳树在自然中的优美和力量,展示了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柳树,你流动的绿色,你是那么的柔软和坚韧,你伸展着叶子,为了世界带来生命。
我静静地站在你的旁边,感受你的力量和美丽。
你让我体验到了自然的奇迹,也让我思考人类的存在。
柳树啊,你是多么令人着迷,你在我的心中永远绽放着。
《思乡》这首诗反映了华兹华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他在城市生活中感到了孤独和迷失,渴望回到家乡的山水之间。
华兹华斯

•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生于 律师之家,1783年他的父 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 父照管,妹妹多萝西 (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 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 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 作伴。
诗人生平
•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 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 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 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 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 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 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正在走投无路时, 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 900英镑。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 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 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写作条件。
• “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他于1789年和柯勒律治 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从拥护法国革命变 成反对,于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找慰藉;后者神游异域和古代, 以梦境为归宿。两人的诗歌合集,题名《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出版, 《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两年后再版,华兹华斯 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 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 主义诗歌的宣言。 • 他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主张诗人“选用人们 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 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他进而论述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认为 “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 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 谊和爱”。 • 此后,华兹华斯的诗歌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描写 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 理思维。完成于1805年、发表于1850年的长诗《序曲》则是他最具 有代表性的作品。 • 华兹华斯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后佳作不多, 到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时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然而纵观他 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品
华兹华斯

LOGO 外国文学史
孤独的收割人
她唱什么 谁能告诉我? 忧伤的音符不断流涌 是把遥远的不幸诉说? 是把古代的战争吟咏? 也许她的歌比较卑谦 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欢 只是唱自然的哀伤苦痛—— 昨天经受过 明天又将重逢?
LOGO 外国文学史
孤独的收割人
姑娘唱什么 我猜不着 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 只见她一面唱一面干活 弯腰挥镰 操劳不休…… 我凝神不动 听她歌唱 然后 当我登上了山岗 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 它却仍在我心头缭绕
LOGO 外国文学史
小组成员:
包栢川、张颖、 孙林、周方圆、 廖珠玉、李小松、邹璐
Makபைடு நூலகம்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粼粼波光也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LOGO 外国文学史
早期创作(1770年——1795年) 《黄昏信步》 《景物素描》 中期创作(1796年——1807年) 1802年至1807年是华兹 华斯创作颇丰的时期 诗集《抒情歌谣集》、长诗《 序曲》、《孤独的收割者》、《 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不 朽颂》) 后期创作(1807年——1850年) 《雷阿德迈亚》、《戴翁》、 《漫游》
看 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 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 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 请你站住 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 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 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LOGO 外国文学史
孤独的收割人
还从未有过夜莺百啭 唱出过如此迷人的歌 在沙漠中的绿荫间 抚慰过疲惫的旅客 还从未有过杜鹃迎春 声声啼得如此震动灵魂 在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 打破过大海的寂寥
华兹华斯

水仙花
我是一朵独自漫游的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见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1.关于诗歌题材的问题——以微贱的田园 生活作题材 2.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采用人们(农村 的下层民众)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描述 或描写 3.关于诗的本质问题——诗是强烈情感的 自然流露 4.诗人的特殊才能——想象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 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 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 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 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 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 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诗集中最著名的诗:《坎伯兰的老乞丐》、《我们 共七个》、《艾丽丝·菲尔》、《写于早春的诗句 》、《丁登寺赋》
华兹华斯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湖畔派” 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
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曾就读于剑桥 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旅行, 在法国亲身领略大革命的风暴。1783年 其父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 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 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 与他作伴。
华兹华斯简介

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与技巧
诗歌技巧丰富多样,运用了寓言、象征、隐喻等多种手法
• 诗歌如《世界的最后一位修道士》等,运用了寓言、象征等手法,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命
运
• 通过多种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诗歌如《孤独的割麦女》等,语言质朴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和人生的美丽和悲剧
04
华兹华斯的影响与地位
华兹华斯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被誉为“英国诗歌的奠基人”,对英国诗歌的发展
产生了深要
的推动作用
• 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探索,为英国诗
• 与柯勒律治、骚塞等人共同创建了
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歌艺术的探索更加执着
• 《世界的最后一位修道士》等诗歌,
• 《咏蝉》等诗歌,通过对自然生物的
运用了寓言、象征等手法,探讨了人类
描绘,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对生
社会的本质和命运
命的感悟
• 《露西》等诗歌,通过对个人情感和
• 《批评杂烩》等论文,对诗歌创作和
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
欣赏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 结识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巨匠,如柯勒律治、骚塞等
毕业后曾在法国游历,体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对法国大革命的理念产生共鸣,开始思考人类社会的本质和价值观
• 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化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华兹华斯的学术与职业生涯
1795年回到英国,开始律师生涯
• 在伦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生活稳定
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强
华兹华斯课件

《抒情歌谣集》
•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将各自的诗歌合为 年 一册,定名为《抒情歌谣集》。 《抒情歌谣集》 • 创作意义: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 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 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 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它摆脱了 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 典雅、机智、 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 多数 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 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 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 雄双韵体; 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 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 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 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 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诗人站在丁登寺上,眼睛注视着怀河河谷“幽僻荒凉”“与 世隔绝”“同沉静的苍天连在一起”的自然景色。在这样的 山水间,诗人顿有解脱之感,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向 远离尘嚣的自然之神发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
曾有多少次--在黑暗中,在郁郁寡欢的白昼的 纷繁事务中;当无益的烦恼 和人世的热病都一股脑儿 压抑着我跳荡的心灵--曾有多少次啊,我的精神转向你, 噢怀河!你穿越丛林的浪游者, 曾有多少次啊,我的精神转向你!
英格兰最美的湖 区
华兹华斯的诗歌特点: • 语言自然真切,平白自如,极度纯粹,一反古典 主义专事文字雕琢的颓风。 • 思想感情明智而强烈。 • 每个诗行诗节都有独到之处,格律自由舒展,且 有力量。 • 完全忠实于自然界中的形象。 • 沉思中包含着同情,深刻而精致的思想里带有哀 怨感伤。 • 想象力丰富。
华兹华斯文献综述

华兹华斯文献综述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及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兹华斯的诗歌主题通常与自然景观、人类内心世界和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华兹华斯的生平、作品特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华兹华斯于1770年出生在英国北部的湖区,他的童年在自然环境中度过,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早期诗集《随笔在风景中》(Lyrical Ballads)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完成,被视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之作。
华兹华斯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类心灵的思考。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认为自然是人类心灵自由和灵感的源泉。
他尤其关注平凡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他们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诗歌中,使其普遍化和共鸣力加强。
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他注重使用平易近人的词汇和句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作品常常以叙事的形式展示,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传达更广泛的主题。
他的诗歌风格也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想象力的发挥,常常通过强烈的意象和感官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华兹华斯的作品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启发了无数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如约翰·济慈(John Keats)和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华兹华斯的关注点和表现手法也在现代诗歌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他对自然、人类内心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之,华兹华斯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类心灵的热爱和思考。
他的创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兹华斯的诗歌仍然具有今天的生命力,继续激发着诗人们对自然和人类内心的思考和表达。
华兹华斯的名言名句

华兹华斯的名言名句引言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抒发内心情感、强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联系而著称。
华兹华斯的名言名句不仅在文学界广为人知,而且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启发。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华兹华斯的名言名句,并试图解析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1.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1.1 自然的力量自然是华兹华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认为自然具有无穷的力量,能够给予人们灵感和力量。
他在《兴奋抒情诗集》中写道:“我们与自然融合,成为她巧妙的艺术品,充满她的光辉,成为她随心所欲的灵感源泉。
”这句话表达了华兹华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依赖。
1.2 自然的治愈作用华兹华斯相信自然能够治愈人的心灵创伤和痛苦。
他在《抒情诗》中写到:“在自然的怀抱中,我找到了平静和安宁。
”这句话反映了他相信自然的治愈力量,以及自然对人类心灵的滋养和抚慰。
1.3 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描写充满了赞美和赞叹之情。
他认为自然是美丽和和谐的源泉。
在《智能激昂抒情诗集》中,他写道:“在自然的表情中,我发现了美丽和和谐,那是人类生活的真正意义。
”这句名言展示了华兹华斯对自然美的崇敬,并认为自然的美丽和和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人类的情感与思想2.1 自由与个性华兹华斯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他在《诗集》中写到:“自由是人类思维的源泉,是个人独立的最高价值。
”这句名言反映了他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和对独立思考的鼓励。
2.2 自省与成长华兹华斯相信通过自省和反思,人们能够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他在《感伤史诗》中写道:“通过反省自身,人们能够获得洞察力和智慧,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这句话传达了华兹华斯对自省和成长的重视,并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
2.3 爱和友谊的力量华兹华斯认为爱和友谊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和力量。
他在《友谊之歌》中写到:“爱和友谊是人类生活的灵魂和基石。
”这句话表达了华兹华斯对爱和友谊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华兹华斯诗十首

华兹华斯诗十首1.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威廉·华兹华斯《水仙花》2.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还从未有过夜莺百啭,唱出过如此迷人的歌,在沙漠中的绿荫间,抚慰过疲惫的旅客;还从未有过杜鹃迎春,声声啼得如此震动灵魂,在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打破过大海的寂寥。
她唱什么,谁能告诉我?忧伤的音符不断流涌,是把遥远的不聿诉说?是把古代的战争吟咏?也许她的歌比较卑谦,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欢,只是唱自然的哀伤苦痛——昨天经受过,明天又将重逢?姑娘唱什么,我猜不着,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只见她一面唱一面干活,弯腰挥镰,操劳不休......我凝神不动,听她歌唱,然后,当我登上了山岗,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它却仍在我心头缭绕。
——威廉·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3.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加上长长的五个冬天!我终于又听见这水声,这从高山滚流而下的泉水,带着柔和的内河的潺潺。
——我又一次,看到这些陡峭挺拔的山峰,这里已经是幽静的野地,它们却使人感到更加清幽,把眼前景物一直挂上宁静的高天。
这个日子又来到了,我能再一次站在这里,傍着这棵苍翠的槭树,俯览脚下,各处村舍的园地,种满果树的山坡,由于季节未到,果子未结,只见果树一片葱绿,隐没在灌木和树林之中。
华兹华斯的现代诗大全

华兹华斯的现代诗大全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现代诗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人类以及宇宙的探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华兹华斯的现代诗。
1.《晚钟》
钟声悠扬,随风而来,
在寂静的夜晚,回荡在大地上,
它慢慢地响起,渐渐地层层叠叠,
像是宣告着某种重要的信息。
2.《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如画,
风吹云移,阳光照耀,
这一切美景,令人心醉神迷,
仿佛翩跹在世外仙境之中。
3.《灵魂的寻求》
灵魂在寻找着什么,
是爱,是真理,还是美?
在不断的追求中,不断地摆脱着束缚,
期望着找到一种真正的自由。
4.《归宿》
漫步在蔚蓝的大海之滨,
深吸一口新鲜的海风,
任凭心灵在海浪中荡漾,
希望在未来的某个角落,找到自己的归宿。
5.《静思》
在宁静的夜晚,
发现自己的思维,似乎变得更加清晰,
思绪如潮水般奔涌而过,
静静地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6.《自然的呼唤》
大自然呼唤着我们,
让我们慢慢地醒来,
感受到每一个生命的存在,
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这些现代诗作品不仅深刻地表达了华兹华斯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更展现了他对情感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洞察。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
心灵之旅,也让我们更深地领悟到自然与人类的恒久联系。
华玆华斯

• 第三阶段(后期创作阶段):
华兹华斯自己诗才的迅速退化 1815年之后他基本上没有重要作品问世; 1835年之后则几乎不再发表作品。这期间值得一提的作品 也许是他以古代神话为题材的《雷阿德迈亚》和《戴翁》两首 诗, 以及他原计划写的总名为《隐者》的哲理长诗的第二部分《漫 游》 (第一部分就是《序曲》)。 《漫游》于1814年出版, 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上说,都远不及《序曲》。
华玆华斯的诗风
不尚奇幻,以其宁静的沉思和富有想象 力的风格将诗写得真挚自然,亲切质 朴,既注重自然的可感性而着意捕捉 细节,又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掘感 情宝藏,一取得新鲜感和奇特的效果。
华玆华斯的地位
他晚年声誉日隆,上门拜访、求教者络绎不绝。 “1820年之前,华兹华斯的名字给人踩在脚 下;1820年到1830年,这名字是个战斗 的名字;1830年到1835年,这已是个胜 利的名字了。” 华兹华斯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便得到确认,一 百多年来盛名不减。 1843年,年已73岁的华兹华斯被授予“桂 冠诗人”称号。 他为英国诗歌增添了新内容,引进了新语言,开 创了新风格,为一代大家。
‘Sisters and brothers, little Maid, How many may you be?’ ‘How many? Seven in all,’ she said, And wondering looked at me.
‘And where are they? I pray you tell.’ She answered, ‘Seven are we; And two of us at Conway dwell, And two are gone to sea. ‘Two of us in the church-yard lie, My sister and my brother; And, in the church-yard cottage, I Dwell near them with my mother.’
威廉·华兹华斯

朋友,你好。
以下分别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英国湖畔派诗人、以及自由诗相关资料,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对你写论文有所帮助。
首先是威廉·华兹华斯的相关资料: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与柯尔律治、骚塞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
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少孤,就学于剑桥大学,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
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
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渐趋保守,最后,终于成为安享“桂冠诗人”称号的保守派。
华兹华斯的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
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共同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
华兹华斯在1800年《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的序言中详细阐述了浪漫主义新诗的理论,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
此后,华兹华斯的诗歌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
完成于1805年、发表于1850年的长诗《序曲》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华兹华斯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
其后佳作不多,到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时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
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
其次是英国“湖畔派”的相关资料:湖畔派诗人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b华兹华斯解析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自然、人
类情感和理想主义为核心主题。
以下是对华兹华斯的解析:
1.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自然与人类情感经常紧密相连。
他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如孤独、欢乐、悲伤、希望等。
同时,他也强调了自然对人类情感的影响,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2.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他追求人类精神的纯粹和自由,反对社会习俗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而不是被金钱、地位等物质利益所驱使。
3.个人经验与普遍人性的结合
华兹华斯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经验,也反映了普遍的人性。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描绘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让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经验与普遍人性的结合,认为人类应该关注他人的感受和经验,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4.对语言和诗歌的独特见解
华兹华斯对语言和诗歌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诗歌应该表现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不是单纯地描绘自然景象或社会现象。
同时,他也强调了语言的自然、简单和明了,认为诗歌应该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华兹华斯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然、人类情感和理想主义为核心主题,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描绘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经验与普遍人性的结合以及语言的自然、简单和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瓦隆 恋爱,生有一女。
• 华兹华斯之后结识柯勒律治 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 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德 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 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 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 “湖畔派诗人"之称,华兹华 斯是“湖畔派诗人"的领袖, 在思想上有过大起大落,由
萝西与他最为亲近。住
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 姐妹们分开生活。
• 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 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 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
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 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 The Daffodils
• By Wordsworth
•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 Beside the lake,beneath the trees, •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 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 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 这是华兹华斯抒情的代表 作之一,写于1804年。据 说此诗是根据诗人兄妹俩 一起外出游玩时深深地被 大自然的妩媚所吸引这一 经历写成的,体现了诗人 关于诗歌应描写"平静中回 忆起来的情感(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 这一诗学主张。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 到
•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初期对法国大革命的热烈向 往,变成了遁迹山水的自然 崇拜,在诗意上形成了划时 代的革新,以至有人称他为 第一个现代诗人。
桂冠诗人
• 据希腊神话所述,当阿波罗快要追上达 Nhomakorabea涅时,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 罗随即把月桂作为他的标志,并决定把月桂枝条或桂冠作为给诗人及优胜者 的荣誉奖赏。
• 从阿波罗神话到英国的桂冠诗人,一脉相承,沿袭了国王和首领们供养宫廷 诗人为其歌功颂德的古老传统。为宫廷娱乐而设的专职诗人,
•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 约翰学院学习,1790年和 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 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他 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 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 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 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年 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 同情与向往。
• 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 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 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 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 留给他900英镑。于是在 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 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 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多 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 创作的条件。后来她也成为 了诗人。一直与他作伴,终 身未嫁。
William Wordsworth
--诗是强烈情感的
自然流露,来源于诗人宁静的回忆。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
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
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 (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 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 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 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 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 人的失望和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帮助下,情 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 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
•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 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 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一大片金色的水 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 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 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 了一种精神。
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见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 They stretched in never-ending line •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 Out-did the sparking waves in glee: •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闪烁。 水仙似乎是动的,沿着弯屈的海岸线 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 欢欣鼓舞、欢呼跳跃。在诗人的心中, 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 的美妙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 能时时伴在诗人的身边,诗人离开了 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忧郁孤寂的情绪。 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世界的 感受: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在现实的 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的脑 海深处会不时浮现水仙那美妙的景象, 这时的诗人双情绪振奋,欢欣鼓 舞。
1、LIFE EXPERIENCE 2、POETRY APPRECIATION
LIFE EXPERIENCE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 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 一个律师之家。
1850年4月23日卒于 里多蒙特。
• 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 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
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 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 岁丧母,13岁丧父,他 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 妹妹多萝西(Dorothy) 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
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 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 然中找到了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 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 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这首诗虽然是在 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 和感情的外化。
诗人有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意识,那在山谷 上的高傲形象,那水仙的欢欣,那郁郁的 独眠或是诗人自己的描述,或是诗人内心 的向往。诗人的心灵又是外向的,在自然 中找到了自己意识的象征。那自然就进入 了诗人的心灵,在诗人的心中化为了象征 的意象。
定桂冠诗人); • 阿尔弗雷德·奥斯丁,1896—1913; • 罗伯特·布里吉斯,1913—1930;
POETRY APPRECIATION
• (1) 抒情诗: 《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 • (2) 长诗: 《序曲》、《远游》 • (3) 自传体叙事诗 :《革命与独立》 • (4)诗歌:《露西》、《咏水仙》、《不朽的征 兆》
• 1998年之前的桂冠诗人是终身的,自安德鲁·莫辛开始,桂冠诗人制度出现 变革,此后桂冠诗人不再是终身的,而改为十年任期。同时,桂冠诗人的年 薪也不再是象征性的100英镑外加一桶雪莉葡萄酒,而是变为大约5000英镑 外加一桶雪莉葡萄酒。
• 托马斯·沙德韦尔,1689—1692;
• 内厄姆·泰特,1692—1715; • 尼古拉斯·罗,1715—1718; • 劳伦斯·尤斯登,1718—1730; • 科利·西伯,1730—1757; • 威廉·怀特黑德,1757—1785; • 托马斯·沃顿,(Thomas Warton)1785—1790; • 亨利·詹姆斯·派伊,1790—1813; • 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1813—1843; •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843—1850; •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50—1892(丁尼生死后,4年没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