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电磁兼容技术工艺要素与试验

合集下载

船舶电磁兼容

船舶电磁兼容

舰船电磁兼容性技术 [定义]舰船电磁兼容是能满足舰上所有电子系统都相兼容且不相互干扰的工程状态,舰船电磁兼容性(EMC)技术主要是研究减少和消除舰上各种设备和系统间的电磁干扰和外界的电磁干扰,减少其危害,保障人员和武器等的安全,提高舰上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现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最大限度地发挥舰上设备和系统的效能,以使舰艇能发挥其最大战斗力的技术。

[相关技术] EMC设计技术;分析与预测技术;测量与试验技术;模拟技术;施工技术[技术难点] 由于没有哪艘海军舰船能不受电磁环境影响而完全自由地完成任务。

为了保证全舰每个电子系统都能有效地工作,保持舰艇战斗力的正常发挥,在预期的电磁环境内必须确保每个系统仅能有轻微的性能降低,这就是EMC的任务。

因此,电磁兼容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的特点是需经反复努力以达到系统的平衡。

电磁兼容性技术体现在舰艇设计、试验、建造、运行、改装、维修保养等各个阶段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就EMC发展情况来看,重点应加强如下几方面的研究:1.EMC计算机预测与分析。

据美国贝尔实验室分析论证,在一项新的工程开始阶段,采用数模分析技术,就能及早地发现和消除80-90%的电磁干扰问题。

EMC问题越是在早期暴露,可采取的解决途径就越多,灵活性越大,耗用的人力、物力就越少,效费比越佳。

在预测精度方面还应不断改进和提高,据报道,美国海军用于舰船外部通信系统设计的NEC矩量法、散射、反射的软件已达实用水平。

2.舰船天线优化布置研究。

因为EMC问题大多发生在干舷部,因此,EMC的设计重点主要是解决干舷部的天线布置优化问题。

重点包括采用数模法和船模法优化天线布置,对大功率发射机加射频滤波器,采取电缆屏蔽措施和严格实施接地、搭接工艺等。

3.舰载武器安全性研究。

国外一些军用标准早已将电引爆武器安全性能指标作为重要检测指标。

本研究主要应解决电引爆武器所在部位的电磁场强的控制和电引爆武器安全裕度的检测。

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舰船通信系统在船舶的通信、导航、监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代军事化的海洋环境下,电磁干扰问题对舰船通信系统的影响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电磁兼容性问题对于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高效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成为现代舰船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

一、电磁兼容性的概念电磁兼容性是指在电磁环境下各电磁设备之间互相允许和协调使用的能力。

在现代军事化的海洋环境下,电磁干扰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电磁兼容性也就成为了现代舰船通信系统中不可忽视的设计要素。

二、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1.电磁环境分析技术电磁环境分析技术是对特定的电磁干扰环境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样的环境对通信系统进行设计和改进。

这一技术的核心是电磁场仿真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环境下的电磁场进行模拟,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干扰进行模拟和预测。

2.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是一种通过构造屏蔽体、吸收体等开展的技术手段,以防止电磁干扰的发生。

电磁屏蔽技术与电磁环境分析技术相结合,可以使通信系统在特定的电磁干扰环境中实现无干扰的通讯。

3.电磁耦合分析技术电磁耦合分析技术是一种针对通信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电磁故障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技术手段。

通过分析通信系统中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判断一些可能导致通信系统失败的元件或模块,以便在设计或维护中加以控制和优化。

三、结论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舰船通信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其面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现代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的应用越发重要。

通过电磁环境分析、电磁屏蔽和电磁耦合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通信系统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海洋装备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综述

海洋装备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综述

海洋装备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综述引言海洋装备电磁兼容性测试是确保海洋装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缆作为海洋装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目前主流的海洋装备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概述电磁兼容性测试是指对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下正常运行的能力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

电磁兼容性测试包括发射测量、敏感度测量、耦合测量等。

在海洋环境中,电磁兼容性测试需考虑海水电性及海水中的杂散电磁场对设备的影响。

二、海洋装备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1. 传统试验方法传统的海洋装备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包括电缆束辐射引信测试、电缆束干扰电压测试、电缆束串扰测试等。

这些方法主要依靠实验室环境下的试验设备进行测试,并通过测量电磁干扰水平来评估电缆的电磁兼容性。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存在局限性,无法真实模拟海洋环境中的复杂电磁干扰情况。

2. 仿真模拟方法仿真模拟方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建立电缆及其周围环境的电磁场模型,模拟真实海洋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情况。

基于现有的电磁场模型,可以对电缆的耦合、辐射、敏感性等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

3. 实测方法实测方法是直接在海洋环境中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

该方法需搭建测试平台,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测量电磁场强度及电缆的电磁兼容性。

实测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获取更真实的测试数据,但测试难度较大,需要考虑海洋环境中的复杂因素,如海流、海水电性变化等。

三、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海洋装备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海洋装备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方法综合应用针对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电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将采用多方法综合应用的方式。

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仿真模拟和实测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海洋装备电缆的电磁兼容性。

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研究

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研究

第38卷第4A 期2016年4月舰船科学技术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8,No.4A Apr.,2016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研究郭文一(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机电教研室,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摘要:舰船上的电磁干扰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危害十分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讨论舰船上通信设备间的电磁干扰,分析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和对舰船通信设备产生的危害,提出改善舰船通信设备电磁兼容的方法。

从抑制干扰源的电磁辐射产生、截断电磁辐射的途径和提高设备的抗电磁干扰能力3个方面,研究相应的电磁兼容技术方案,实现有效的电磁兼容。

关键词: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干扰;电磁兼容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649(2016)4A -0121-03doi :10.3404/j.issn.1672-7649.2016.4A.041Research on EMC of ship communication systemGUO Wen-yi(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Wulanchabu Vocational College ,Wulanchabu 012000,China )Abstract :The harm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on the performance of ship communicationsystem is very serious.To address this problem ,the EMI between the ship communication equipments are discussed ,and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EMI and the harm to ship communication equipments were analyzed.The method to improve ship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was proposed.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suppressing interference sources ,truncat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ath and improving ability of equipment to resi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we research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s for effectively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Key words :ship communication system ;EMI ;EMC收稿日期:2016-01-17作者简介:郭文一(1981-),女,本科,讲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大类研究。

舰船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

舰船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
插入损耗的值由测量的实际值与CE102标准值的差决 定(即超标值),为保证设备的一次合格,最好应加5dB 的安全裕量(国军标建议宜加20dB)。由于插入损耗是频 率的函数,而滤波性能不可能在50Hz-10MHz之间均做得很 好,因此应预先知道(测量出)在何频点超标值最大,根 据测量出的曲线定做滤波器。
[dB礦 ]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10k 20k 30k 50k
100k 200k 400k [Hz]
1M 2M 3M 5M 10M
R22雷达CE102最终测试结果
实例
RE101、RE102项指标超标 的失效机理及解决指标超标的 设计方法
RE101、RE102失效的机理
磁场辐射发射(RE101)主要是由于机 箱内电子器件产生的磁场通过机箱的缝隙
R22雷达CE101测试结果 实例
10K
10M
R22雷达CE102测试结果 实例
Ma rk er :
[dB礦 ] 120
3. 59
MH z
73 .6
dB 礦
100
80
60
40
20
0
-20 10k 20k 30k 50k
100k
200k 400k [Hz]
1M
2M 3M 5M 10M
R22雷达CE102测试结果(一次整改后) 实例
的指标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与设计有关的主要标准
•GJB151A-9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
和敏感度要求》
•GJB152A-9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
和敏感度测量》
•GJB/Z132-2002 《军用电磁干扰滤波器选用

舰船电磁兼容技术的探讨

舰船电磁兼容技术的探讨
2在舰船电磁兼容新技术共用1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战系统一体化集成设计电磁兼容性分析技术集成天线技术研究高峰值电磁辐射环境下舰船电子设备的电磁防护与加固研究新技术攻关研究取得专项技术突破以解决现有舰艇种i新研制舭艇的兼容性难题形成对高场强电磁环境的防护能力
2 0 1 4全 国计算 机 络与 通信学 术会 议 优秀 论 文
地 位越 来越 重要 。 新技 术 、 新 装备 的 发展 对舰 船 E M C技术 提 出 了新 的和 更高 的要 求和 需 求 。 这促使舰 船 E M C技术 在新 形势 下要有 新 的发展 。 本 文首先 介 绍 了舰 船潜在 的干扰 危害和 抑 制 措施 ; 继 而对舰 船 电磁 兼容技术 国内外研 究情 况进行 了阐述 , 分 析 了电磁 兼容 的关 键技 术 和
1 引言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飞速 发 展 , 人们 在 生产和 生活 中所 使用 的 电子 设 备 日益 增多 ,电磁 环境 也越
来 越恶劣 ,来 自各方 的 电磁干 扰亦 急剧 增 加 。现代 战争 中集 火量 通 信 、导航 、 电子 计 算机 、
雷达和 电子对 抗 等 电子 设备于 有 限 问 ,各 设备 问的 电磁 干 扰 问题 愈加严 重 。特 别 是 飞机 、
t e c h n ol og y o n Shi p i s mo r e a n d mo r e i mp or t a n t .Th i s h a s p r o mp t e d EM C t e c no h l o gy wi l l h a v e a ne w d e ve l o pme n t .W e i n t r o d uc e t he p o t e n t i a l i n t e r f e r e nc e a nd s u p pr e s s i o n me a s u r e s on s h i p s , r e s e a r c h s i t u a t i o n o n EM C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 t h e k e y t e c h n ol o g y a n d i t s d e v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Ke y wor ds : e l e c t r oma gn e t i c c o mpa t i bi l i t y;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i nt e r f e r e n c e ; s pe c t r u m ma n a g e me n t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第一篇: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关键词:GJBI51A-97标准;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受测试设备;屏蔽;滤波 0 引言近20年来,军工电子设备对于电磁工作环境的兼容性能日益受到重视。

EMC不仅与温度、湿度、振动等并列成为考核军工设备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某些军工电子设备来讲,电磁兼容性更是提到了所有各种环境要求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是因为现代军工装备的电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后,军工电子设备的功率谱和频率谱不断向高端和低端两个方向延伸,军工电子设备在海、陆、空各种平台上的安装密集度也大幅增加,导致各电子设备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EMI)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要求军工电子设备必须具有规定的电磁兼容能力已成为从事设备设计、生产、使用有关各方的共识。

为了考核军工电子设备的EMC性能,几乎所有的军工电子设备都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

因此,近年来有关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其他环境条件的考核要求不同,“电磁兼容性”的检验不仅要考核设备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考核该设备的存在是否会造成不利于容纳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环境。

因此,电磁兼容性试验是双向性的试验,受测试设备(EUT)必须在承受外部电磁干扰和不对外产生电磁干扰两方面同时达标才算合格。

又因为电磁信号能够通过电路传导和空间辐射2种途径产生效应,所以,为使军工电子设备能够在电磁兼容性试验中达标,必须在设备的电子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系统两方面协调采取措施。

这些因素决定了电磁兼容性试验相对其他的例行环境试验来说更为复杂,达标也更不容易。

对从事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的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与设备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必不可少的电磁学、电子学、电工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有关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军用标准,并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各项试验的物理含义及对试验测试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舰船时统设备电磁兼容测试分析

舰船时统设备电磁兼容测试分析

舰船时统设备电磁兼容测试分析X陈璇谭显春(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武汉430064)摘要通过对舰船时统设备电磁兼容测试中出现的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超标问题的对策分析,寻找超标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探讨了设备在元器件选用和生产工艺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超标,使产品的EMC满足限值要求。

关键词舰船时统设备;分析;传导发射;辐射发射中图分类号T M15Analysis of Test for the EMC Problems of Timing Equipment on ShipChen Xuan Tan Xianchun(D ept.of Informatio n Sy stem,CSD DC,Wuhan430064)Abstr act Through analy sis EMC measured curves o f timing equipment,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 w to analyze EMC pro blems to reso lve EMC measured values exceed limits in choo sing electric parts and manufacture crafts.O n the basis o f analyses we giv e an effective method through w hich the products can pass the test.Key wor ds ti ming equipmen t on ship,analysis,conducted emissi on,radiated emissio nClass number TM151引言在舰船时统设备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电磁兼容设计技术,如加装电源滤波器、在抽屉面板处加装电磁兼容屏蔽条、使用屏蔽玻璃等技术措施;在电磁兼容测试过程中,确保设备良好接地、使用屏蔽测试电缆等等。

舰船电磁兼容规范HJB3490

舰船电磁兼容规范HJB3490

舰船电磁兼容规范HJB3490篇一:电磁兼容性标准我院可向客户提供优质的电磁兼容技术服务,使您的产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电磁兼容标准。

可以对各种军用和民用电子设备进行EMC测试与改造,并保证达到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

服务内容包括:1、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针对产品的电磁兼容要求,提出电磁兼容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法。

2、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咨询,深入到项目组中,指导研发人员进行电磁兼容设计。

3、电磁兼容设计审核,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及时发现电磁兼容设计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4、电磁兼容问题咨询与解决,对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改进建议,并协助进行改进。

5、电磁兼容技术培训,针对企业的具体要求,设计培训课程,在企业内部进行电磁兼容培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6、定期举办电磁兼容技术培训班,普及电磁兼容技术。

检测能力覆盖军标、国家标准、航空工业标准以及欧洲标准接收机接收最高频率可达40GHz辐射敏感度场强(最高频率可达18GHz)220MHz以下,200V/m220MHz ~ 18GHz,50V/m依据标准GJB 151-86《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 152-86《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JB 151A-9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 152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HJB 34-90《舰船电磁兼容规范》GJB 181-86《飞机供电特性及对用电设备的要求》GJB 181A-2003《飞机供电特性》GJB 3947-2000《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GJB 5240-2004《军用电子装备通用机箱机柜屏蔽效能要求和测试方法》另,除可实施几乎所有的环境、可靠性和电磁兼容等相关试验项目如:1)环境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噪声试验、结构模态试验、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湿热试验、盐雾试验、低气压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恒定加速度、静强度试验、热环境试验、热强度试验、特种环境试验(微重力)等;2)可靠性试验(综合环境试验):温度+振动+湿度、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可靠性验收与验收、可靠性增长等。

船舶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优化

船舶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优化

船舶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优化摘要:船舶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然后将电能通过配电装置分配给船舶上各个电力负载。

同时,存储和转换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额外的电力。

控制系统主要负责监控和控制整个船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样,船舶上的设备和系统就可以长久正常运行,并可以满足船上人员的生活需求。

整个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性等不同的因素,以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

关键词:船舶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优化,探讨1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船舶电力系统是为船舶提供各种电能需求的系统,它包括多个子系统和组件,可以确保船舶正常运行和船员生活所需的电力供应。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如下:1.1发电系统发电系统是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产生电能。

它通常由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单元以及配电装置等部分组成。

(1)发电机:船舶上使用的发电机种类比较多样,包括柴油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汽轮机驱动的发电机、涡轮发电机等等。

发电机的主要功能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2)发电机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负责监测和控制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配电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分配给船舶上各个电力负载,如船舶设备、照明系统和船员生活设施等等。

1.2存储和转换系统存储和转换系统主要用于对电能进行储存和转换,以满足不同负载对电力需求的变化。

典型的存储和转换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和逆变器。

(1)蓄电池组:主要用来存储电能,并在船舶需要额外电力时释放电能。

它还用于提供起动电力和备用电源。

(2)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以供应某些需要交流电的设备和系统。

1.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船舶电力系统的运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控制面板:供船员监视和控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2)保护装置:用于监测电力系统的参数和状态,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力供应,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

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研究随着船舶行业的不断发展,船用电子设备在船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船用电子设备在工作中会受到各种电磁干扰,因此,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对提高船用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电磁兼容技术是一种研究在相同电磁环境中,电子设备不受干扰或能抵抗干扰的能力的学科。

在船用电子设备中,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

这主要是因为船用电子设备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复杂的电磁干扰源,如雷达、无线电、电机等,若电磁兼容技术不过关,这些干扰源会对船用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船用雷达设备是船舶导航和避障的重要工具。

它的电磁兼容技术主要体现在对其他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上。

目前,针对雷达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主要包括:优化雷达信号处理算法,提高雷达信号的信噪比;采用屏蔽、滤波等手段,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雷达设备的影响。

船用通信设备是实现船舶与外界通信的重要工具。

它的电磁兼容技术主要体现在对通信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上。

目前,针对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主要包括:采用扩频、跳频等抗干扰通信技术,提高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采用软硬结合的电磁兼容技术,既要通过软件算法提高信号稳定性,又要通过硬件设计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船用电气设备是船舶动力和照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电磁兼容技术主要体现在对电源和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

目前,针对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主要包括:采用软启动、变频等电源控制技术,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等电气元件隔离措施,减少不同电气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文对船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可以看出不同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共性。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电磁兼容技术在船用电子设备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设备稳定工作的基础。

不同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有各自的研究重点,应针对设备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船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船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第24卷 第3期江苏船舶Vol.24 No.3 2007年06月J I A NGS U SH I P Jun.2007船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研究骆毅敏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电气设备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设备的运行大多伴随着电流能量的转换,高频的电磁信号充满了整个船舶空间,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电磁环境。

电子系统越是现代化,其所造成的电磁环境就越加复杂;反之复杂的电磁环境对电子系统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如何在这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使我们的电子系统功能达到设计的目的,电磁兼容(以下简称E MC)技术就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船电设备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特点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其信号处理技术早已广泛用于船舶的通信设备、导航雷达、声纳测深、图像处理、自动控制、监测报警等领域。

图1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基本原理结构图,其特点为:①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同时工作;②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从数十kHz至上百MHz或者上千MHz;③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④工作环境恶劣,尤其是船电环境中显得更为突出。

而在这些设备中无一例外的都不同程度的引用了当今电源变送最为典型的开关电源,它与线性电源相比具有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稳压范围宽等特点,但开关电源的突出缺点是宜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E M I)。

E M I干扰信号既占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又有一定的幅度,经传导和辐射会污染电磁环境,对船舶通信导航/及电子设备所造成干扰和危害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船级社乃至全球至力于船电设备研发的厂商在这方面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中国船级社2006《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即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较为具体的验证试验方法及判定准则,这无疑对提高船电高可靠性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同时随着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 MC)日益受到重视,抑制开关电源的E M I,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使之符合有关E MC标准或规范,已成为电子产品设计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应用研究

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应用研究

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应用研究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海军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也日益受到重视。

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估的基础,本文将阐述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

一、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电磁辐射噪声指标体系和电磁耦合干扰指标体系组成。

1.电磁辐射噪声指标体系舰船电磁辐射噪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电磁辐射频率特征包括发射频率、带宽、脉冲重复周期等。

(2)电磁辐射频率分布特性包括功率谱密度、谱线数量、谐波幅度等。

(3)电磁辐射方向特性包括发射方向、辐射角度、辐射形状等。

(4)电磁辐射场强特性包括最大辐射场强、辐射范围等。

2.电磁耦合干扰指标体系舰船电磁耦合干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电磁耦合路径包括传导、辐射、电容耦合等。

(2)电磁耦合强度包括电位、电压、电流等。

(3)电磁耦合模式包括单模式、多模式等。

(4)电磁兼容性水平包括优良、一般、较差等。

通过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可以对舰船电磁兼容性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为改进电子设备性能、优化舰船电磁环境提供依据。

二、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应用研究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应用研究包括以下方面:1.电磁环境测试对舰船电磁辐射噪声和电磁耦合干扰进行测试是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电磁环境进行测试,可以得到真实的电磁数据,为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2.电磁仿真电磁仿真是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电磁场模型和传输模型,模拟电子设备在舰船电磁环境下的电磁特性,为评估提供预测和优化。

3.电磁兼容性分析电磁兼容性分析是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确定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干扰强度,评估电子设备的兼容性水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之,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应用研究在海军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结合电磁环境测试与仿真、电磁兼容性分析,可以为提高海军电子设备性能、保障作战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军舰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研究

军舰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研究

军舰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研究探析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发展,其中电子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现代军事装备的核心也是电子技术,建造一艘现代化的军舰必须要拥有各种高科技的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仅凭一项设备能不能完成他的任务是不够的,设备之间的协调联动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针对军舰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和技术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磁兼容性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所有电磁现象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在现代军事装备中,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雷达、通讯、电子干扰、指挥控制等各种系统,因此军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艘现代化的军舰上通常会运用各种先进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干扰设备、雷达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通讯设备等等,如果这些设备不能相互协调和配合,就会导致舰队战斗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影响任务的完成。

二、军舰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电磁兼容性问题的研究和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国内,军事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进行了不少电磁兼容性方面的研究,而国外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也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通过专业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建造一艘兼容性比较好的军舰已经完全可以实现。

三、的困难和难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电磁波的频段范围越来越广,且电子设备的数量和类型也越来越多,这给电磁兼容性试验产生了极大的困难。

针对不同频率段、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的试验方法和技术也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试验的难度倍增。

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备标准、试验标准、验证方法等等也会影响到试验过程和试验成果,因此还需要进行应对和解决。

四、的前景和展望军舰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研发,未来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将试验和研究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军舰电磁兼容性的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使得军用电子设备的协调联动能力尽可能地得到了提升和保证。

舰船信息处理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技术

舰船信息处理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技术
Absr c : Ba i g o h h r ce it s o h p o r n o m ai n pr c s i y t m ,he k y p i t f t a t sn n t e c a a t rsi fs i b ad if r to o e sng s se t e o ns o c EM C d sg r nay e n h d p e e hnc ls h m e i n r d c d i h spa e . T e s n t a n e in a e a l z d a d t e a o t d t c ia c e si to u e n t i p r he r a o h to e o wo i msc n o e tt e sa d r sd s u s d i t i a d t d p e e h ia d fc to s ae s m - rt t e a n tm e h tn a d i ic s e n dea l n hea o td tc n c lmo iia in r u ma ie wh c r o d r fr n e f rf t r e ai e EM C d sg rz d, ih a e g o ee e c o u u e r ltv e i n.
EM C e i n t c ni ue f r s i d sg e h q o h pbo r n o m a i n pr c s i y t m a difr to o e s nMaim o u i t nR sac ntue Wu a 3 0 9, hn ) Wu a ri eC mm nc i eerhIstt, hn 4 0 7 C ia t ao i
第3 0卷增 刊
20 0 8年 1 1月

船舶气象仪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分析

船舶气象仪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分析

拔掉外部信号电缆图见图2 。由图2 可以看出, 拔
掉 外 部 信 号 电 缆后 ,0K ~ 0MH 之 间 的 电磁 辐 射 1 Hz3 z 均 低 于标 准 , 因为试 验 用 电缆 没 有屏 蔽层 。这样 的电 缆 对 内部 的 辐射 产 生 了放 大 的作 用 , 即电缆 起 到 了天 线 的作用 , 本来不 大 的辐射 信号放 大 到很大 。所 以 , 把 应将 信 号 电缆 换 成带 屏 蔽层 的双 绞线 , 电源 电缆 加屏
【 文章编号 】 10—7X 21 )603—2 03 73 (000—0 70
船 舶气 象 仪能 够 实时 、 续 的测 量 风速 、 向 、 连 风 温 度 、 对湿 度 和气 压 等气 象数 据 , 合接 收 到 的航 速 、 相 结 航 向信 息 , 这些 气 象数 据进 行 计算 与 存储 , 实 时 、 对 并 连 续 地 向外 发送 传 输 , 是舰 船 导 航 必 不 可 少 的设 备 。
3 有 可 能造成 电磁 干扰 的 因素 31 内部 因素 . 1 )印刷 电路 板 的设计 。 1 布 置元 器件 : 元器 件 () 各 之 间 的连 接线 应 尽 量短 , 并把 模拟 信 号 电路 与数 字 信 号 电路 分开 , 其信 号 耦 合 最小 ;2 去 耦 电容 : 使 () 去耦 电容作用 是 去掉该 器件 的高频 噪音 。数 字 电路 中采 用 01 F的去 耦 电容 , 于 1 .u 对 0MHz 以下 的 噪声 有较 好地 去 耦 作用 ;3 使 用 满 足要 求 的 最低 频 率 时钟 : () 时钟 产 生器要 尽量 靠近该 时钟 器件 , 石英 晶振 外壳要 接地 ; ()接 地 : 刷 电路 板 通 过 采 用 单 点 接 地 法 , 模 拟 4 印 使 地 、 号地 分开 布置 , 信 并最 终汇 集到一 个接 地点 。 电源 线 与 地 线应 尽 量 粗 。 与 印刷 电路 板 以外 的 信 号 相连 时, 要采 用 屏蔽 电缆并 两 端接 地 。对 噪声 和干 扰敏 感 的 电路 用屏 蔽罩屏 蔽起 来 。 2 )电源 的设 计 。在 交 流 电 源进 入 机 箱 处 加装 电 源滤 波器 。 3 )内部布 线 。 1 应使 用 双 绞线 和 屏蔽 线 减 少干 () 扰 , 增 大线 问距 离 , 互 感 减小 ;2 且 使 ( )电源 线 与信 号 线 要分 开 , 流 电线 与交 流 电线要 分开 。 直 32 外部 因素 . 1 外 部 电缆 。信 号 电缆 应 选 用带 屏 蔽 的 双 绞线 , ) 信 号 电流 在 两根 内导线 上 流动 , 噪音 电流 在 屏蔽 层里 流动 , 因此 , 消 了公 共 阻 抗 的耦 合 , 抵 电源 电缆应 采用 双层 屏蔽 。 2 静 电防护 。静 电放 电会 通 过 直 接传 导 、 ) 电容耦 合、 电感耦 合 3 方 式 进 入设 备 。应 使 用带 有 接地 的 种 金 属屏 蔽 壳体 将 放 电 电流 释放 到 地 , 内部 电路用 单点 接地 与金 属外壳 相连 , 防止 静 电电流 进入 。 4 试 验分 析及整 改 综合上 述 干扰 因素 , 析如 下 。 分 1 电 缆 )

舰载电子装备电磁干扰应对技术研究

舰载电子装备电磁干扰应对技术研究

舰载电子装备电磁干扰应对技术研究引言随着现代舰船电子装备的不断发展,舰载电子装备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挑战。

电磁干扰对舰船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舰船的生存能力。

舰载电子装备电磁干扰应对技术的研究成为军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对舰载电子装备电磁干扰应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舰载电子装备电磁干扰的特点1.1电磁干扰的来源舰载电子装备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电磁干扰,包括对抗中敌方电子战干扰、电磁辐射源的影响等;二是内部电磁干扰,包括不同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设备自身的辐射干扰等。

电磁干扰会对舰载电子装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频谱资源的竞争、通信链路的不稳定、数据传输的错误、设备性能的下降、系统的混乱甚至瘫痪等,进而影响舰船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舰载电子装备面临的电磁干扰应对难点主要有:电子装备之间相互影响、电磁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准确评估、强电磁干扰源的定位与干扰源特性识别等。

2.1电磁干扰对抗技术针对外部电磁干扰的对抗技术主要包括:电磁屏蔽技术、频谱管理技术、干扰抑制技术等。

通过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对舰船内部设备的屏蔽,从而减轻外部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频谱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管理舰船内部的频谱资源,避免频谱资源的竞争,提高通信稳定性;干扰抑制技术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抗外部电磁干扰,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2电磁兼容性技术电磁兼容性技术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硬件设计和工程实施手段,减小电磁干扰的强度;二是通过软件设计和系统优化手段,提高设备间电磁兼容性,降低内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关键技术包括:电磁兼容性分析、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磁兼容性设计等。

电磁干扰源特性识别技术是通过对干扰源进行特性分析,包括频率、功率、波形、辐射方向等,进而对电磁干扰源进行定位和防护。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对电磁信号的获取与处理,并且需要对舰载电子设备的敏感性进行精确测量。

舰船舱室复杂环境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舰船舱室复杂环境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维普资讯
总第 11期 6 20 0 7年 第 5期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S p Elcr n c Engn ei g hi e to i i e rn
Vo . 7 No 5 12 .
16 6
舰 船 舱 室 复 杂 环 境 电磁 兼 容 技 术 研 究
兼 容能力 外 , 还应 对舱 室 的电磁兼 容环境 有一 个 比
2 2 舱 室 内部 电磁 干扰 及特点 .
较全面的认识 , 如电磁干扰 源的分布 , 电磁干扰 的 种类 和成 因 , 以及 相关 的预 防措 施 等 , 而 减少 设 从
备装 舰 的盲 目性 , 降低 舱 室 电磁 环 境 恶化 的风 险 。 现 以工程 实践为 例 , 舱 室 电磁 环 境 , 关 因素 及 就 相
舱 室 内部 电磁 干扰 主要包 括显控 台 , 变整流 逆
装置和强电设备。由于舱室中设备布置不同, 功率 大小不一 , 对地阻抗不同, 特点为: 传导和辐射发射 的频谱范围宽 , F R 能量比较强 , 电磁干扰耦合渠道
收 稿 日期 :06年 6月 2 20 1日, 回 日期 :06年 9月 2 修 20 1日
行 , 至导致设 备瘫 痪 。 甚
( ) 网 2电
磁 干扰超标 甚至 恶化 的情况 , 舰载 电子设 备 常常处 在 恶劣 的电磁环 境 中 , 备 的 内 、 都 存 在 电磁 干 设 外 扰 , 电子设备性 能 降低 或不 能工 作 , 接 或 间接 使 直 地影 响设 备 的可 靠性 。
3 1 设备 金属外 壳评 估 .
() 1 设备研 制 和生产 中忽视 电磁 兼容 问题 设 备研制 生产 中最容 易忽 视机 柜布线 问题 , 会

舰船电磁兼容性技术研究

舰船电磁兼容性技术研究

效 地 工 作 ,保 持 舰 船 战斗 力 的正 常 发 挥 , 在 预期 的 电磁 环 境 内必 须 确 保 每 个 系统 仅 只 能 有 轻 微 的性 能 降 低 ,同 时 尽 可 能 降低 对 人 体 的 不 良影 响 ,这 就 是 舰 船E 的任 MC 务 。 因 此 , 电磁 兼 容 可 以 说 是 一 项 系统 工 程 ,该 系 统 工 程 的 特 点 是 需 经 反 复 努 力 以 达 到 系 统 的平 衡 。 电磁 兼 容 性 技 术 体 现 在 舰 船 设 计 、试 验 、建 造 、运 行 、改 装 、维 修 保 养 等 各 个 阶 段 中 ,每 个 环 节 都 很 重
时 ,则 干 扰 信 号 可 以认 为 是 辐 射 场 ,它 以
平 面 电磁 波 形 式 向外 副 射 电磁 场 能 量 进 入 被 干 扰 对 象 的通 路 。
② 如果 干 扰 源 的频 率 较 低 ,干扰 信 号
的波 长 比被 干 扰 对 象 的 结 构 尺 寸 长 ,或
者 干 扰 源 与 干 扰 对 象 之 间 的 距 离 < <
3 相 关 技 术
E 分 析 与 预 测 技 术 、设 计 技 术 、检 MC 测 和 评估 技术
4 技 术 难 点
为 了保 证 全 舰 船 每 个 电子 系 统 都 能 有
广 船 科 技 2 1 年第 2 ( 第 18 ) 00 期 总 0期
6 电磁 骚 扰 源 的 分 类
各 种 形 式 的 电 磁 干 扰 是 影 响舰 船 电磁

5 电磁 兼 容 设 计 的 依 据
电磁 兼 容 设 计 的依 据 为 电磁 干 扰 三 要 素 ,即 :骚 扰 源 、耦 合 途径 、敏 感 设备 。 旦 舰 船 的任 务 确 定 ,舰 船 的 主 要 设 备 参 数 基 本 确 定 ,则 舰 船 的 电磁 环 境 可 以 认 为 已经 是 给 定 的或 可 预 期 的 ,据 美 国贝 尔 实 验 室 分 析 论 证 ,在 一 项 新 的 工 程 开 始 阶 段 ,采 用 数 模 分 析 技 术 ,就 能及 早 地 发 现 和 消 除8 — 0 0 9 %的 电 磁 干 扰 问题 ,E 问 MC 题 越 是 在 早 期 暴 露 ,可 采 取 的解 决 途 径 就 越 多 ,灵 活性 越 大 ,耗 用 的 人 力 、物 力 就 越 少 ,效 费 比越 佳 。在 预 测 精 度 方 面还 应 不 断 改 进 和 提 高 。据 报 道 ,美 国海 军 用 于 舰 船 外 部 通 信 系 统 设 计 的N C 量 法 ,散 E矩 射 ,反射 的软件 已达 实 用水 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1 5 D 0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2 —9 7 3 0 . 2 0 1 3 . 0 9 . 0 5 5 中图 分 类 号
Shi p Te c hn o l o g y Pr o c e s s El e me nt s a n d E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o mp a t i b i l i t y Te s t
1 引 言
科学实践使人 们认 识到 : 要使 一些 电子 、 电气设 备共存 于一个有 限空 间 , 并 能正 常运行 , 实 现各 自的功能 , 必 须事 先 对 这 些 设 备 进 行 某 种 约定 , 即确 定 电 磁 兼 容 (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 E MC ) 指 标 和相 应 的 检 测 办 法 。 于
年, 美国国防部组织三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研究人员制 定 了—个研究电磁干扰专用术语 、 测试范围、 测试方法及设备 要求的i f  ̄ J , 。这就是美 国电磁兼 容性 军标 产生的历史背景。 美 国军标从第一次发 布至今 已经历 了 3 O多年的历程 , 先后公 布了五个版本。每个版本对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的要求都有
总第 2 3 1 期 2 0 1 3 年第 9 期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S h i p El e c t r o n i c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3 3 No . 9
17 1
舰 船 电磁 兼 容 技 术 工 艺 要 素 与试 验
朱 承邦 华 阳
大连 1 1 6 0 1 1 ) ( 驻大连 4 2 6厂 军 事 代 表 室


舰船建造阶段 电磁兼容性工艺 、 施工是保证水 面舰船 电磁兼容性 的重要环节 , 论文提出了舰 船建造 阶段 电磁兼容性工艺要素 ,
提出了试验阶段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要求 , 通过实船有关 电磁场场强测量 , 可 以分析 、 评估 、 验证 总体设 计有关 电引爆 武器和燃油加注处 的 电磁安全性 , 对舰总体 电磁兼容性改进设计提供支撑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电磁兼容性 ;工艺要素 ; 试验
ZHU Ch e n g b a n g HUA Ya n 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Mi l i t a r y Re pr e s e n t a t i ve I n Da l i a n 4 2 6 Pl a n t ,Da l i a n 1 1 6 0 1 1 )
Abs t r a c t E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t e c h no l o g y a n d p r o c e s s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1 i n k t o e n s u r e t h e e c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o f wa r — s hi p d u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h i s p a p e r p r o e s e n t s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e l e me n t s d u r i n g wa r s h i p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t e s t r e — q u i r e me nt s du r i n g t h e t e s t s .By me a s u r i n g e l e c t r oma g ne t i c f i e l d s i n t h e wa r s hi p,i t c a n b e a na l y z e d,e v a l ua t e d,v e r i f i c a t e d o f t he d e s i g n a b o u t e l e c t r i c f u z e we a p o n s a n d f ue l f i l l i n g o f e l e c t r o ma g ne t i c s e c ur i t y .I t c a n a l s o b e a n a l y z e d o f t h e p e r s o n n e l s a f e t y r o n nd t he wo r k i n g e nv i r o n— me n t s o n t h e d e c k a n d o u t s i d e t h e c a bi n,a n d wh i c h wi l l p l a y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i n t h e i mp r o v e me nt s o f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d e s i g n. Ke y W or ds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o f wa r s h i p,t e c h n o l o g y e l e me n t s ,t e s t s Cl a s sNi l l l n  ̄r TM 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