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清空骚雅的艺术风格探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夔词清空骚雅的艺术风格探微
摘要: 姜夔是南宋词坛上的雅士,他的词注重练字造句,讲求音律,词境幽冷悲凉,独创一格,后人多以“清空”、“骚雅”来概述他的词风。“清空”与“骚雅”内涵丰富,既包含言辞、又涉及意境,对后世影响较大。本文拟就其词的清空骚雅艺术风格试论之。
关键词:清空骚雅
(一)清空——清辞峭拔、意境幽空
南宋张炎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晖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际。”(张炎《词源》卷下)①清空是相对于质实而言的,反映在创作上则要求文字出于清流,去铅华,达到整体格调的峻拔。比如,《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其笔法独特,叙述方式与角度异于往常,落笔处高于流俗,饶有情致。王国维十分赞赏最后两句,谓:“白石之词,予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②此句情景交融,但情又高脱于景之上。姜夔也偏爱冷香、冷红、冷云、冷月、冷枫、暗柳、暗雨等衰落、枯败、阴冷的意象群,以此来营构幽冷悲凉的词境③。这些冷色调是作者心理投射于物的结果,刘熙载用“幽韵冷香”概括姜词境界再恰当不过。姜夔塑造的境界有空灵之感,是因为他善于用虚笔,从侧面表达感情。如《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无限的哀愁犹如高空凌霄中的一丝青云,远远的飘去,若有若无,连绵不绝,只留下参差不齐的残柳随风摆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④王国维对意境的要求相当严格,他说姜夔词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笔者认为不免偏颇。且看《疏影》一词: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此词于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不易到。王国维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化作此花幽独”即是典型的有我之境。这首词在语句的使用,更是夺人眼目,恰似画家通景,堪称词中赋梅之佳作,庶可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媲美。
(二)骚雅——文辞雅正、温柔敦厚
“骚雅”一词,源于《离骚》和《诗经》。《离骚》是屈原遭遇罹难的发愤之作,抒写“忠怨之辞”,大量采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情感表达强烈而不失含蓄。雅即正,《毛诗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⑤讲的是王政得失兴废之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姜夔的《疏影》即是典型的骚雅之作。其中:“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不单单是咏梅花,还寄托了感慨兴亡,暗含徽、钦二帝北行之意。用典化典是他作品的另一大特色。“佩环”典出杜甫“环佩空归月夜魂”句。“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本是写蟋蟀,亦有心念故国之慨。概而言之,张炎提出“骚雅”主要有两点:一是词的内容要写现实关注的国家大事、王政兴废。除《暗香》、《疏影》二词外,亦有《翠楼吟》、《汉宫春》等篇含有爱国之情。二是表达方式上要涵盖比兴、温柔敦厚。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云:“南
渡以后,国势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感慨时事,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沉郁,斯为忠厚。”⑥如其所言,姜夔在作词时,多采用深婉蕴藉的方式表达他的爱国之悲、家国之痛,如:《八归》中的“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于啼鴃”、《玲珑四犯》中的“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清波引》中“自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等句对战乱时局多心生感慨,遗貌取神而寄托遥深。
(三)清空与骚雅的统一
清空多指空灵淡远,色彩较轻浅,骚雅指雅正敦厚,带些沉重色调。然而姜夔词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于清空之中蕴藏骚雅,骚雅之间又不乏清空。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此词从侧面着笔,在词中反复化用杜牧诗句,用维扬城历史上的繁华与现实中的荒芜作对比映照,以此来表达特定的心理感受。“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句既意境空灵又包含沉重的黍离之悲。由此可见,“清空”与“骚雅”的艺术特征在姜夔词作中互有关联、不可分割,二者共同融合统一于清雅的艺术风貌中。
注释:
①王步高唐诗宋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P424
②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 P41
③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P147
④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 P28
⑤陈洪张丰屹卢胜江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P20
⑥王步高唐诗宋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P425
参考书目:
1、姜夔著李强导读姜夔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7月
2、王步高唐诗宋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4、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5、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
6、陈洪张丰屹卢胜江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