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网上教学课时计算办法
标准课时数计算方法
标准学时的计算第一、标准学时的计算公式标准课时数=计划学时×(1+n n2-班级人数)说明: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n=40,其中外语系专业课n=30,体育专业技术课n=20,艺术等专业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另行考虑;②大学外语、公共体育n=40;③文献检索、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n=80;④其他公共课n=60;⑤预科n=60;⑥公共体育课按上述公式计算后,组织课外群体活动,运动会和指导高水平运动队等不再计算课时;⑦重复班标准课时数计算,按相应公式计算后乘以0.8计算;⑧标准课时数计算,包括了备课、主讲、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各环节。
专任辅导教师的标准课时数,包含在所辅导课程的总标准课时中,原则上不低于该门课程总标准学时数的1/4;⑨n不足标准班级人数的,按标准班级人数计算。
第二、讲授硕士研究生课程标准学时的计算:专业课标准课时数=计划学时×2公共课标准课时数=计划学时×1.5第三、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标准学时的计算:标准学时(B)=计划学时数(J)×[1+(R-50)/30*0.2]R:学生人数,不足50人时按50人计算。
第四、本、专科学生实验课标准学时的计算公式标准学时= ∑=1i计划学时×(1-0.2i)+∑=ni2计划学时×0.7式中的i为同一实验重复开设序次,n为同一实验总重复次数。
同一实验的重复次数必须在实验开设计划中明确,并经所在院(系、部)审核同意、教务处备案后方可按重复开设计算学时。
第五、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论文等工作标准学时的计算①指导农林专业学生校外生产实习:每指导20人每天记1.5个标准学时;指导其他专业学生实习:每天记1.1个标准学时;附属医院指导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每指导20人每天记1个标准学时;理工科等专业课程设计、工艺训练等按实习计算标准课时。
②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每指导1人记5个标准学时;③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每篇记30学时。
课时计算方法
课时计算方法
一、课时计算方法:
1、每位教师的课时按每周计算。
如遇放假,一周不足五天的,专职教师每天减去两节基本课时,行政人员每天减去1节。
2、高级职称26元/节,中级职称24元/节,初级职称22元/节;
3、一个课头系数按1计算,两个课头系数按1.1计算,三个课头系数按1.15计算,四个课头系数按1.2计算,系数以1.2封顶。
4、每天统计课时,每周小结,每月统计并在教师QQ群公布。
二、专职教师:
专职教师每周基本课时任务为10节,每周超出10节的课时按职称计算,系数按实际课头计算。
例如,某高级职称专职教师一周为12节课,两个课头系数为1.1,那么每周实际课时为13.2节,这周的课时津贴则为3.2乘以26。
三、行政人员:
行政人员每周基本课时为6节,每周6节以内按职称计算课时,超出6节按超出的课时数*职称津贴*0.7。
例如,某高级职称行政人员一周为8节课,两个课头系数为1.1,那么每周实际课时为8.8,这周总课时为6*26+2.8*26*0.7。
四、外聘教师:
外聘本科及以上教师每节按30元计算,系数算法同上。
五、其他:
监考一场按两节课计算,出一份试卷按一节课计算,批改一个班的试卷按一节课计算。
实践教学环节标准课时的计算方法
G10=0.8×实际实习天数
每名教师一般指导5~10人
轮转实习
G11=1×实际实习天数
定向实习
G12=1.2×实际实习天数
指导
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理、工)
G13=0.80×设计周数×指导学生数
每名教师指导一般不超过8人
毕业论文(文科)
G14=0.60×设计周数×指导学生数
课程设计
G15=0.6×设计周数
附件2
实践教学环节标准课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
形式
教学类别
标准课时的计算方法
要求
指导
实验
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
G1=0.45×实验总学时每名教师Fra bibliotek次指导12~18人
临床实习
G2=0.50×实际见习天数
每名教师每次指导5~10人
设计性实验
G3=0.7×实验总学时
每名教师每次指导8~10人
计算机上机实验
G4=0.4×实验总学时
每名教师每次指导20~30人
外语视听说、听力、会话
G5=1×总学时
按照标准班计算
开设新实验
G6=1.5×Gi
开放实验(指导学生竞赛、创新实验)
G7,指导1组按照指导一个
毕业论文计算
指导
实习
与
实践
文理
工类
校外
G8=1.5×(实际实习天数+2)
平均每名教师一般指导20-30人
校内
G9=1×实际实习天数
医学类
每名教师一般指导20~30人
注:实践教学任务含:准备、备课、讲课、指导、批改实验(实习)报告、考试考查、提交相关材料和答辩等完整环节。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校课时计算方法及有关规定
学校课时计算方法及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结合课时统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制定如下课时计算规定:1.课时数=正常课时数+早自习辅导+期中、期末考试及阅卷折合课时数+月考折合课时数+上、下午自习辅导节数。
2.正常课时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按课程表实际上课节数加教案数。
3.自习辅导课时计算方法:早自习节数�w0.5。
上、下午自习辅导记课时,不计教案。
4.期中、期末考试折合课时计算方法:监考时间小于等于1小时,记1课时;监考时间大于1小时,小于等于1.5小时,记2课时;监考时间大于1.5小时,小于等于2小时,记3课时,监考时间2.5小时,记4课时,阅卷按每天计6课时。
此项由教务处负责统计(如教体局发放阅卷补贴,不再记课时)。
再扣除考试期间课程表课时数及教案数(由年级组统计)。
5月考:年级组月考要提前报主管教学校长或教务处批准,课时计算:阅卷每科按6课时,其它参考期中、期末考试的计算方法。
占用星期天或晚自习考试不计课时(按加班计),出题不计课时。
6.平时单元测试不计课时。
7.因期中、期末复习小科停课或其它原因年级组安排自习课辅导、调课、加课、考试等课时变动,要提前将变动情况(班级的空课节数、加课节数、科目等)以书面的形式报主管教学校长或教务处批准,且年级组要有变动情况记录备案。
批准后,记课时,不计教案。
未经批准,不计课时。
8.因公事外出或因学校工作需要停课的不计课时,因此造成工作量不满,按满工作量计算;超课时的按实际上课课时数计算。
9.如上报课时超出总课时数,有上报单位重新统计。
10.假期上课课时计算与以上相同。
11.如遇其它情况,由年级组长、教务处及有关领导共同研究确定。
12.本规定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课时费办11.5
海院发…2013‟XX 号青岛海洋技师学院课时费计发办法为有效做好教师课时费的统计发放工作,科学反映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及相关教学活动等方面的绩效,驱动教育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核心作用,激发在国家级示范校创建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走特色发展之路,铸优质教育品牌”的办学特色,敬教爱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课时数的确定教师计酬课时分为教学课时和补贴课时两种。
(一)教学课时按教学计划规定,完成课堂教学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及校外实习的课时,以教师实际完成的课时数或折算后的课时数为准。
1、理论教学的教学课时,根据教学实施计划核定的教学时数(1学时)乘以一定的系数折算为标准学时。
每门课程的备课、讲课、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均包括在教学时数内。
计算方法为:(1)理论课系数为1.0,一体化课系数为1.1(一体化课按格式申报认定方可,依据一体化课课程规程。
)教师任教班级人数以40人为一标准班计算,41-50人课时系数增加0.1,51-60人课时系数增加0.2,61-70人课时系数增加0.3,71人以上及合堂课课时系数增加0.5。
2、实训教学、适任评估训练等实训应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组织训练,原则上按师生比1:20进行分组。
计算方法为:(1)教师在校内组织指导实训课,按教学1课时*0.6计算标准学时。
(2)校外实习,带队参加指导、管理的教师,昼夜驻厂的每天按5标准课时计算,仅白天上班时间参加管理的每天按3标准课时计算。
3、海上专业批改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由各专业负责人指定专业教师负责批改,每批改10份毕业实习报告计2标准课时。
(二)补贴课时3、教师兼管实训(验)室、实习车间、实习船、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按管理难度、设备价值、使用频率等因素分为A、B、C、D 四类,A类每月补贴8课时,B类每月补贴6课时,C类每月补贴4课时,D类每月补贴2课时(详见附件)实训室管理人员要在醒目处挂牌明示。
课时计算考核办法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教师课时量计算与考核办法一、课时量计算办法1、授课课时:课时数=基本课时*课程系数*人数系数基本课时按理论课每节课(45分钟)1课时计,实习课每节课(45分钟)0.8课时计。
课程系数和人数系数具体规定如下:(1)课程系数:中技、中专班每节课课时系数按1计;高级工班每节课课时系数按1。
2计;技师班、高职、大专班每节课课时系数按1。
3计;高复班、技师+大专(本科)班中大专(本科)课程、特招班每节课课时系数按1.5计;成人高考复习(最后阶段9月-10月)课时系数按2计;自然学科分组实验课(物理、化学、电工电子等)每节课课时系数按2计;体育课每节课课时系数按1计(如遇下雨,改在教室里上运动理论课,教案必须齐全,有作业布置并批改);管理课间操或眼保健操,每节课课时系数按0.5计。
(2)人数系数:理论课以50人为基础,每超10人每节课增计0。
1系数,不足30人每节课课时系数按0.9计;实习课以15人为基础,每超3人每节课增计0.1系数;人数系数最高为1.5。
2、其它工作课时:(1)期中、期末出卷,每份计5课时(出卷2节,电子稿2节,答案1节)。
(2)学校要求统一出复习题的,复习题量按期末考试试卷量计,每份3课时(提交电子稿和复习题参考答案,否则每缺一项减1课时).(3)期中、期末阅卷(含成绩登记)每班计2课时。
(4)平时测验一学期不超过3次,测验卷的出卷每份计4课时(出卷2节,电子稿2节)。
(5)期中、期末监考每场1.5节。
(6)教师因公出差、非教学部门或外单位借用,按每天2节工作量计。
(7)新课补贴标准(仅限于教学部门本校教师,要求上满整个学期,否则按比例扣减)(8)编制教学计划补贴标准:每份完整计划15—20节。
(9)编制教学大纲补贴标准:视课程内容多少,每门课10—20节.(10)编写校本教材,按A4、五号字、单倍行距排版,按每页1课时计。
(11)安排其他工作的课时补贴由校领导审定。
二、教师课时量考核办法1、专职教师每周基本工作量10节。
郧县中小学教师2013年网络学习管理办法
郧县中小学教师2013年网络学习管理办法根据《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搞好我县中小学教师的网络学习工作,把教师网上学习落到实处,特制定网络学习管理办法。
一、学分管理(一)学分计算。
教师按要求积极参加网络学习,认真完成网络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学习台账记录,并按以下办法计算学分。
1.学习专题选择正确,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清晰,学习措施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学习计划表填写完整记1学分。
2.网络学习台账内容记录详实、数据准确,查验合格记1学分。
3.网络学习计划表、学习专题和学习台账记录的网页内容三项一致记2分。
4.网络学习每年必须完成至少1篇800字以上的网络学习总结或学习反思,完成一篇记1学分(此项学分3分封顶),学习总结或反思装入个人继教档案。
5.学习时间:教师在选定网站学习时间累积20小时记1学分。
6.发帖回帖数量:每20个帖记1学分,每2个精华帖记1学分(此项学分3分封顶)。
7.在学习网站上发布或上传教学资源每2条记1学分(此项学分3分封顶)。
9.网络学习学分总分为8学分,按上述标准统计,年度登记继教学分上限为15学分。
(二)学分申报。
本年度学习结束前一个月,参加学习的教师按上述学分计算办法计算本人网上学习学分,据实向学校继教干部申报,由学校继教干部对教师申报学分进行检查、审核认定后,统一填报《郧县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年度验收登记表》,交乡镇(县直学校)师管干部审核、汇总。
最后由师管干部上报县继教中心。
(三)学分登录。
县继教中心对各学校教师网络学习结果进行抽查,抽查合格的学校由县继教中心认定并录入学分管理系统。
二、学习管理1.宣传发动。
学校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网络学习的相关文件。
2.印发《郧县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计划表》和《郧县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台账》,做到人手一份,并详细讲解填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3.张贴公布推荐的学习专题及推荐网站。
4.教师制定自己的本年度学习计划,选择本年度学习的专题,根据专题内容进行学习网站的筛选(学习网站要具有资源优质、丰富,学习活动形式丰富,学习实际效果方便认定的特点),教师填写《郧县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计划表》。
一、课时计算的范围和依据: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教师工作量及课时津贴计算办法1、课时计算的范围和依据:1.1 凡承担并完成研究生理论课教学、实(习)验课指导、导师指导研究生等教学和培养环节的本校在职人员,均按本办法核算课时酬金。
1.2 研究生课课程教学应以研究生培养方案所列课程、学分及主管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书为准,一年开设一次,个别公共课程可根据当年学生人数每学期开设。
专业学位(或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必须按专业开设。
1.3 酬金课时及酬金计算酬金课时=上课任务学时×人数系数×课程系数课时酬金=酬金课时×课时津贴标准(学校当年标准)2、教学单元及人数系数计算办法2.1.理论课教学2.1.1公共课:即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原则上40人为一个教学单元授课,人数系数为1.0,第41-100人每生增加0.01,第101—180人每生增加0.005。
公共选修课人数在40人以下的不开课,或采用二年开一次。
人数系数最大不得超过3.0。
2.1.2专业课:按实有学生人数开课,不足30人的,人数系数按1.2计算,学生人数在31—80人的,每生人数系数增加0.01,超过80人的,每生增加0.005。
2.2.实验课2.2.1公共实验课(三个以上专业开设):按30人为一个教学单元(不足30人的按30人计算),人数系数为1.2,每增加1人增加0.04。
2.2.2专业实验课(三个及三个以下专业开设):按20人为一个教学单元(不足20人的按20人计算),人数系数为1.2,每增加1人增加0.04。
2.2.3实验准备酬金课时=实验课酬金课时×0.4,计酬标准按教师的相应职称计算。
3、课程系数计算办法3.1.硕士生学位课课程系数为1.5,选修课为1.2;计划内自学部分课程系数均为1.0。
3.2.博士生学位课课程系数为1.8,选修课为1.3。
计划内自学部分课程系数均为1.1。
3.3.研究生班讨论课程系数为1.2,指导教学实践课程系数为1.0。
关于教师周课时工作量及其测算临时办法范文
关于教师周课时工作量及其测算临时办法(调整草案)一、教师周课时工作量标准:1、初中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命科学、科学、信息技术、劳技每周14节,音乐、体育、美术、探究每周16节。
二、课时工作量测算办法:1、同学科同年级周课时工作量测算办法:实际上课节数之和2、同学科跨年级周课时工作量测算办法:1)语、数、英学科:实际上课节数之和+2节2)理、化学科:实际上课节数之和+1节3、跨学科周课时工作量测算办法:实际上课节数之和+1节三、周课时工作量“满”、“不足”、“超”核算方法:公式:上述测算结果减去周课时工作量标准1、差值等于零为满工作量2、差值小于零为不足工作量3、差值大于零为超工作量说明:1、跨年级、跨学科周课时工作量标准为上述“一”中规定学科工作量标准的平均值。
2、校级领导:正职周课时工作量标准为2节,副职周课时工作量标准为3节。
3、中层干部:正职周课时工作量标准为所任学科周课时工作量标准的一半减一。
副职周课时工作量标准为所任学科周课时工作量标准的一半。
教务处工作的教师工作量标准为所任学科周课时工作量标准的一半。
四、核算后超工作量和不足工作量处理办法:1、超工作量情况(超课时费计算方法)中学高级:所超工作量节数×15(元)中学一级:所超工作量节数×12(元)中学二级及以下:所超工作量节数×10(元)说明:一般情况下每月结算一次发放超课时费。
2、不足工作量情况:⑴冲抵工作量不足的办法:A、教导处另行安排其它工作实现冲抵。
B、午自修、早自修、晚自修辅导按顺序折合一定的课时节数实现冲抵。
C、离退休二年内的教师最多可照顾每周4节实现冲抵;离退休三年内的教师最多可照顾每周2节实现冲抵。
D、冲抵时按上述A、B、C顺序进行,一旦冲抵满工作量后,以上顺序后续部分即失效。
⑵冲抵后工作量还不足则按学校有关规定每月在工资中扣除相应款额。
说明:正常情况下第一个月的不足部分在下一个月工资中扣除。
课时计算及课时津贴发放办法
???课时计算及课时津贴发放办法(讨论稿)一、基本教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是对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1、专职教师:非班主任,每学期225基本学时;担任一个班班主任,每学期160基本学时;担任两个班班主任,每学期120基本学时。
2、科室干事(教师身份):非班主任,每学期120基本学时;担任一个班班主任,每学期80基本学时。
3、中层及以上干部(教师身份):每学期80基本学时或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
4、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非班主任,每学期120基本学时;担任一个班班主任,每学期80基本学时;担任两个班班主任,每学期60基本学时。
5、若学期实际上课周数少于十五周或因学校教学安排的原因而临时取消上课,基本教学工作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向下浮动。
6、原则上中层以上干部及0.8系数的科室干事周课时不超过12学时;0.5系数的科室干事周课时不超过16学时,专职教师周课时不超过24学时,若确因教学需要而超过上述限制,应报教导科和分管副校长批准。
7、长期患病和享有法律规定的辅助对象,经校长批准,可酌减基本教学工作量。
二、课时计算(一)、晚辅导、监考、出题和改卷每次晚辅导计一个基本课时;监考一次计一个基本学时;出一套考试题计两个基本学时;改试卷,每15份试卷计一个基本学时。
(二)、课堂教学1、普通班级(60人及以下),每课时计1个基本课时;2、大班(61~80人),每课时计1.1个基本课时;3、超大班(81人以上),每课时计1.2个基本课时。
(三)校内实训实习1、校内实验、实训、实习:班级人数45人及以下,一人指导,班级人数在45人以上,两人指导;按实计算课时,课时津贴标准为高级职称9元,中级职称8元,初级职称7元。
2、校外实习:按天计算,包干费用为省内40元/天,省外50元/天,另按标准报销路途车旅费。
(四)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1、课程设计指导时间不超过5天,一人指导每天计4学时。
2、大专、本科毕业设计每班指导时间,函授不超过12天,脱产不超过25天。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2013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一、教师工作量的范围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其他工作量。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以教务处下达的《教师任课通知书》为计算依据,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教师科研工作量包括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材等)、专利、精品课、科研获奖、国家或行业标准,由科技处审核统计,主管院长审批;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及其他工作量由二级学院布置、主管院长审批。
二、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表1:教师工作量标准1.教师学期标准工作量由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两部分组成,总计为200学时(不含见习)。
2.教师学期教学工作量下限=对应档级标准教学工作量×80%。
教师教学工作量低于下限标准的,予以扣减工资,计算方法为:扣减工资金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师10%+职务津贴)/(教师学期教学工作量下限/5)]×(教师学期教学工作量下限-实际教学工作量)。
3.超出学期教学工作量上限的部分,不计工作量。
4.表1中“教学工作量”和“学期教学工作量上限”均不含学生人数系数学时。
5.教学计划内的理论学时,为自然班学时。
若分班、分批上课,需报教务处审批。
6.教师在学期中,必须在承担80学时以上的全日制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才能承担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
9.科研工作量见学院《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
三、教学工作量计算细则(一)理论教学工作量理论教学单位学时工作量包含备课、讲课、答疑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试命题、阅卷等。
理论教学工作量学生人数系数标准如下:表2:理论教学工作量学生人数系数标准(二)实践教学工作量1.实验课工作量:包括实验准备、主讲、指导、批改实验报告、实验项目考核等。
实验主讲教师每节计工作量1学时;若实验课安排辅助教师,需经教学运行办公室审批认定,每节计工作量0.5学时。
实验准备工作量,需经教务处审批认定。
对于准备工作量较多的实验,每次实验计准备工作量1学时。
若实验连续安排2学时以上,每连续增加1学时,准备工作量递增0.2学时。
课堂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doc
命题
监考
批阅
1.命题每套4教分。
2.监考一次1.6个教分。
3.批阅试卷1份0.1教分。
1.命题每套含A、B卷各一及标准答案。
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
环节
计算办法
系数值
说明
实验教学
上机类:G=学时×K×n;
K=0.02;n=学生数
1.以周为单位独立设课的实验课一周按16学时计算。
2.开放学时由教学单位申请,教务处审批。
学科竞赛奖励
工作量=奖项数×K
国家级获奖:K=60、50、40;
省级获奖:K=30、20、10
指由国家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大赛。
K=0.6;n=学生数
(周数为教学计划周数减一,最后一周为答辩)
毕业答辩
G=学生数×K
K=1;n=学生数
此项为参与答辩教师的集体工作量。
论文评阅
G=学生数×K
K=1;n=学生数
每评阅一本1教分。
课程设计等
G=周数×K×n
K=0.5;n=学生数
实验室开放
G=学时×K×n
K=0.04 ;n=学生数
1.实验室开放以学生科技活动小组形式进行。
3.教师课堂教学总工作量为1、2两项之和(体育课只有第1项)。
4.开新课指的是以前学校从未开设过的课程。
5.含在理论课中的实验教学部分,按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
6.选修课程按一般课系数计算。
1.一般课K=1.0
2.开新课K=1.2
3.体育课K=0.9
助
课
K=0.5
1.助课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分)按所助课程的学时乘系数K计算,不占主讲教师教学工作量。
昌大教发[2013]77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南昌大学教务处昌大教发[2013]77号关于印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校内各单位:《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修订)》业经2013年5月17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二〇一三年九月三十日主题词:教学管理文件通知主送:校内各单位抄报:校领导南昌大学教务处 2013年9月30日印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南昌大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学籍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南昌大学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具有南昌大学入学资格或者学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独立学院除外)。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第三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
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
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
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取消其学籍。
触犯法律的,移送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当在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回家疗养,户口迁回原籍,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其保留的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并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复查合格后,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学校规定报到日期办理注册手续。
高校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参考方案
高校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参考方案背景高校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是评估教师工作量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工作量计算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情况,对于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高校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是必要的。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为高校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提供参考方法,确保计算结果公正、合理、科学。
同时,考虑到简单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引入过多的法律复杂性,保持方案的简洁性和可执行性。
方法1. 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工作量是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教学工作量计算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时间和课程的难易程度来进行。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教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 = 教学时间 ×课程难易系数教学时间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授课时间来确定,包括课堂授课时间和相关教务工作时间。
课程难易系数可以根据课程的课时数、课程性质以及学生评价等因素来确定。
2. 科研工作量计算科研工作量是评估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标。
科研工作量计算可以考虑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活动情况。
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量 = 科研成果加权值 + 科研活动时间科研成果加权值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因素来确定,例如论文的影响因子、专利的评价等。
科研活动时间可以根据教师真实参与科研活动的时间来确定。
结论本方案提供了高校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的参考方法,旨在确保计算结果客观公正。
根据教学时间和课程的难易程度来计算教学工作量,根据科研成果和科研活动时间来计算科研工作量。
同时,方案考虑了简单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引入不必要的法律复杂性。
这样可以确保方案具有简洁性和可执行性,为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提供有效参考。
教师培训学分计算
教师培训的单元与学分学时计算(按陕教师【2013】31号文件的规定)总任务:五年(2014—2018年)须修满360学时120学分。
注:培训学习时间以“单元”(1单元指半天或4小时)计量,学分学时是按单元换算的。
校本研修1单元=0.25学分=0.75学时;省级培训1单元=2学分=6学时;市县级培训1单元=1.5学分=4.5学时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教师【2013】31号)节录每位教师每五年一个培训周期内,须修满不少于360学时120学分的培训课程。
其中,集中培训必修30学分,远程培训选修40学分,校本研修必修50学分。
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由当年2月1日至次年1月30日为一个学分登记年度。
中小学教师省级及以上培训项目的学分,由省级机构认定;市、县级培训项目的学分,由市级机构统一报省级机构审核后方可认定;中小学校本研修的学分,由县级机构统一报市级机构审核后认定。
(一)集中培训必修学分。
集中培训指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各培训院校和机构承办的集中脱产、阳光师训,以及其他方式开展的连续集中3天以上(含3天)的培训。
教师每五年一个培训周期内,须最低修满30学分的集中培训。
实际超出部分可冲抵远程培训选修学分。
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集中培训,每个培训单元(半天或4学时)计2学分;参加市、县级集中培训,每个培训单元(半天或4学时)计1.5学分。
省级及以上集中培训,由承办院校或培训机构向省级认定机构呈报培训方案、课程计划和《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登记表》(分项目、分专业,一式两份),经审定同意后登记学分。
市、县级集中培训,由市级机构统一向省级认定机构呈报培训方案、课程计划和《学分认定登记表》,经审核同意后方可登记学分。
(二)远程培训学分。
远程培训是指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由具有省教育厅认定或认可远程培训资质的机构承办的,通过网络平台、卫星电视等方式开展的培训。
2016 课时量计算办法
关于上报课时量的通知一、课时量计算办法为简化课时量计算,在原课时量计算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课时量计算公式S=P×[K1+(K2-1)+(K3-1)] ×K4其中:S为折合后工作量学时,P为教学计划学时,K1为课程性质系数,K2为人数系数,K3为重复课程系数,K4为课程门数系数。
(二)、系数说明表1:课程性质系数(K1)表表2:人数系数(K2)表表3:重复课系数(K3)表表4(三)、备注1、任务含量: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监考、阅卷、分析、登分等。
2、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设计在课表上按正常授课排课,课程性质系数为0.8,没有排课的不得加入课时量。
3、如果出现调课补课情况,补课时间和正常上课时间在同一月份,课时量在正常上课周计算,但在报表上要给予备注;如果补课时间和正常上课周不在同一月份,算在补课周,但仍然要乘以重复系数(要求教学巡检以及系里上报课时量人员核查教师是否补课)。
4、考查课必须在规定时间结课,不得无故推迟结课时间,由于个人原因推迟,不予以计算课时量。
5、同一门课如果授课计划不同,备课内容、教材不同可以按两门课计算,但教学文件(教案,作业批改等)需按两门课准备。
6、一周如果多门课,由于某种原因(运动会或者放假等)冲掉其中1门或者几门课,多门课系数应相应减少。
7、由于公共活动(比如十八大、法定假日等)冲掉的课程,教师不得擅自补课除非教务统一安排;如果不同班级授课进度不统一,在正常上课时间不能调整,确需补课的,需经系里上报教务、督导同意之后才予以计算课时量。
二、课时量上报要求1、各系课时量于下月6-8日之间把纸质版本系和外聘教师课时量报表签好字报送到教务处,电子版报表放在网上邻居—教务处—高学敏—各系上报课时量文件夹下,超期不接受申报;如遇特殊情况,教务处另行通知上报时间。
2、电子版课时量报表要求采用统一格式。
周课时量报表见附件1,月课时量报表见附件2(字体、行间距、页面设置等信息不得擅自调动)。
教师课时计算方法
教师课时计算方法说实话教师课时计算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所在的学校呢,之前计算课时可乱套了。
我就想自己弄清楚到底怎么算合理。
最开始我觉得那还不简单嘛,就按上课的节数来呗。
上了多少节就计多少课时。
可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比如有的课程是大课,一上就是两节课连着,这和单节的课肯定不能一样计算啊。
我还试过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给系数。
比如说主科像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我给设个的系数,那些美术、音乐之类的副科就设个1。
可是这样又有新问题了。
像物理化学这种虽然是主科,但是实验课和理论课花费的精力又不太一样,用这个系数就不合适了。
后来我就参考别的学校。
发现他们有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把课时分成几个部分来看。
首先是纯上课的时间,这个就按实际节数算,但是大课就要适当增加系数,像两节课连着上的大课就乘以左右吧。
为啥呢,因为连着上课老师中间不能休息啊,精力消耗大。
然后对于那些需要课后辅导或者批改大量作业的课程,比如作文课,要额外增加课时。
我就设个每次课后辅导或者作业批改按课时来增加。
像我自己教作文的时候,改作文可累人了,花了不少时间,就应该在课时计算里体现出来。
但是也有不确定的地方。
比如临时代课那种怎么算。
有时候别的老师请假,临时去帮忙代个几节课,这个课时计算是不是应该有个单独的说法。
我觉得可能可以比正常课时系数略高一点,比如说倍,算是一种补偿吧,毕竟是临时任务,可能自己的备课环节就会仓促一些,而且打乱了自己的工作节奏。
还有像公开课,这和平时的上课不一样,老师准备的东西更多,花的精力也更大,这也应该在课时计算里特殊对待。
可以考虑一次公开课按平常课时的2 - 3倍来计算。
那次我上公开课,前前后后准备了好几周呢,要是就按照普通课时计算,真的很不合理。
整个摸索下来,我就觉得确定教师课时计算方法,一定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课程前后的投入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的课时调整,这样才能让这个计算方法对老师们比较公平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沛县电大开放教育网上课程资源建设和网上教学工作的管理规定为保证开放教育网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开放教育教学要求,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建立课程资源区和网上教学要求
1、教师按照课务安排,在省电大2.0平台课程BBS论坛处,建立“沛县电大×年×季××课程‘导学教案区’、‘学习讨论区’、‘形考作业提交区’、‘期末复习资料区’”等4个专区。
实践课建立“学习讨论区(含课程实施细则)”和“形考作业提交区”,职业课程建立“学习讨论区”通过班级群和飞信把链接发给学生。
2、教师访问2.0平台不少于2小时/天。
根据省校下发的《××学期BBS安排表》,制定自己的BBS学习讨论安排,通过班级群及时传达给学生,组织、指导、督促学生登录平台选课进行网上学习和讨论。
二、课程资源内容
1、课程实施细则(4课时)
课程实施细则包含以下内容:
1.1课程基本信息及教师介绍
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考试方式、课程性质、学分、授课对象。
教师
介绍:包括教师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教学值班时间等;同时介绍省电大、
中央电大该课程的责任老师和主持教师的姓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1.2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
1.3面授或网上辅导进度安排
1.4对学员的学习建议
1.5网上BBS 讨论内容设计
课程实施细则上传到BBS课程论坛“学习讨论区”。
2、形成性考核作业(8课时):按教学进度上传本课程形成作业,中央4次,省开课3次,每次3课时。
基于网上考核的,此项为满课时。
学生在BBS课程论坛“形考作业提交区”上传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辅导老师在考前把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上传BBS课程论坛“形考作业提交区”处。
省开课程按课程形考要求进行。
3、导学教案(18课时):本课程单元重点、难点辅导、学习指导等内容上传BBS课程论坛“导学教案区”,每个导学教案3课时,不少于6次。
4、考试复习材料(6课时):整理考试复习资料和参考答案(包括网考课程),并上传到课程论坛“考试复习资料区”。
5、学习讨论(18课时):每学期组织6次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校BBS讨论3
次;自己组织3次。
在组织学生参加省校的实时讨论时,建立“沛县电大学生××时间实时讨论报到处”。
要求学员报到,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自己组织讨论,要有主题,有内容,学生跟(回)帖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内容要有效。
组织1次事实或非事实讨论记为3课时。
6、网上时间(A6)为18课时/门(职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不包括在内),3小时折合1课时。
三、资源上传时间和课时数
四、检查时间及内容
五、课时计算方法
基本课时=A1+A2+A3×作业上交率+A4×回帖率+A5 +A6+面授课时数
作业上交率=上交总次数/(4×班级人数)
回帖率=回帖数/(6×班级人数)
“一村一”无网上教学环节的,按上交纸质作业、教案和实际上课计算。
公共基础合班课程课时计算办法:选课人数100-200之间的,课时按基本课时的1.5倍计算, 程选课人数200以上的, 课时按基本课时的2倍计算。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沛县学院年季网上教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姓名:教研室:教师编号:
本人承诺以上内容真实,否则按实际的一半计算。
承诺人签字: 年月日
说明:1、课程类型专业课、公共基础课、通识课、实践课、职业技能
2、课程形考方式为网上完成的,在“形成性考核A3提交次数”栏目中填写“网考”
3、按课程顺序打印网上佐证材料,在佐证材料上注名课程名,用笔圈出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