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合集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说课稿(教师说课比赛专用)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说课稿(教师说课比赛专用)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说课稿(教师说课比赛专用)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针对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堂优秀说课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和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并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数学词汇,如大、小、多、少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数学符号,如“+”、“-”、“=”等。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如加法和减法。

4.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和排序来理解数学大小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 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3. 加法的简单应用。

本节课的重难点为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以及加法的简单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堂展示物品:数字卡片、计数器、实物小玩具等。

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具软件等。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实物小玩具,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掌握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模仿,帮助学生熟悉数字的外形和书写规则。

3. 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通过对数字卡片的比较和排序演示,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4. 加法的简单应用:通过展示计数器和实物小玩具,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5. 巩固练:通过教具软件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相关练和巩固。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包括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等。

2. 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练,教师批改并评价学生的答题情况。

七、课后拓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建议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的拓展练,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相关的游戏和活动。

以上是本节课的优秀说课稿,希望能够对教师说课比赛有所帮助。

谢谢!。

最新整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最新整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篇二】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

《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1.导入部分: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2024年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2024年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说教材:此教学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8——89页,例1~例4,有一个基本的循环组,以它为基础,重复出现。

例1~例3,循环组中每种图形只有一个,例4,循环组中有的图形不止一个,为从数量角度寻找规律做了铺垫。

说教法: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在设计时我充分的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实现显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找规律的过程,同时挖掘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采取了“大班教学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合作,交流展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说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采取了独立观察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我实施了六步走教学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上课开时,我为数学课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老师请来了极为神秘嘉宾和我们共同学习,你想认识他吗?通过让学生观察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排列发现规律,接着老师表扬(__你真棒__你真棒)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找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及反思(共五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及反思(共五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的计算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

例如20+30,计算时想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

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来组织教学。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算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三、说教学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四、说教法: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花园里美丽的鲜花都开放了,工人叔叔用花布置学校”这样贴近生活的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学生喜爱的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五、说指导学法:1、合作学习的方法。

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2、动手操作的方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

”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合十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合十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合十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约2081字)各位评委: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这个内容是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后,通过学生操作,初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进而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一些转换与联系。

作为“空间与图形”板块的一节重要内容,它对后续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铺垫。

本节课我将根据拼组图形的奇妙变化将课题定为《奇妙的图形》。

如果说一年级上册只是要求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并初步识别,那么这个学期就需要在此基础上从本质来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能够想出一些办法来判断,如折一折、量一量等,继而能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发挥想象,拼组出一些图形。

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重点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除此之外,我是学生能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奇妙关系,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大量地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孩子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识别几种图形了,但是各种图形具体本质的特点孩子尚未掌握。

所以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边的特点,而难点是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区分与判断,这是有理论上升到应用的过程。

我将会组织孩子在拼组中发现奇妙转化进而验证区分来进行难点突破。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言语和时间活动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这一节课又是操作性很强的课,需要要借助具体的学具操作来学习,所以我选择了实验研究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习得新知。

为此我要做的准备还真不少,主要是各种图形的折纸和拼片,以及做风车的相关材料。

二常用的课件在本节课中有在总结和演示时起辅助作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

教科书第75-76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说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五、说教学过程(一)说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图形,你还认识么?看课件说名字。

•再看桌面的立体图形,说给大家听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规范语言:我手里拿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

•刚才大家认得都很清楚,记忆力真不错!•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大家庭里,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另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还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辨认这五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1页例一及8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要求学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会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会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说教法学法】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同时还采用了动手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时间。

2、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设疑导入1、利用学生熟悉的孙捂空给他们带来谜语,让学生猜出闹钟,激发学生兴趣,接着课件出示各种造型的钟表,并提问:小朋友你们也想设计出这么漂亮的钟表吗?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

接着,我继续激励学生,要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设疑:,那么小朋友现在是几点了呢?面对课件上的钟面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那么学生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导语】说课就是教师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何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之前一样要事先写出说课稿。

从性质来看,说课具有说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换性等特点。

说课主要由说课者、说课内容、说课方法和听评者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一、说教材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体会与爱好,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另外新教材以发展人文精神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样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侧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已掌控的100之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之内数的概念的知道,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控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聚沙成塔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成心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

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控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有着广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

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探索,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所熟悉的“六一”儿童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包含着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同时还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3、教学目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因此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基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与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4、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结合农远资源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说学情分析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班孩子们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他们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风格——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敏捷。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加减法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通过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两个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的顺序方面,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从1数到100,并能说出每个数的数位和对应的计数单位。

在比较大小方面,教材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的概念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操作和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从1数到100,并能说出每个数的数位和对应的计数单位;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顺序的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数的顺序的灵活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锦9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锦9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锦9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9加几》。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内容。

它包括课本96-98页的例1、例2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一、说教材《9加几》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能够准确的计算10加几何相应的减法。

这些知识都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也为以后学习其他数的进位加法打下了基础。

二、说学习目标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指定了以下学习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在比较、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题目;同时,学生在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打打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凑十法”,因此,我确定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一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中我了一些概念,能够初步的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思维水品总的来说还很低,思维过程往往只依靠具体的表象,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更高效的完成本节课预设的各项学习目标,我在教法和学法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教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参与与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旋律,结合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世间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教材内容: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列举生活中购物、购门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材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接着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②以角为单位的两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

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学生对人民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

因此,在识别人民币时,采取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识别人民币,不但可以看颜色、大小、图案等,最关键的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币、付币、找币的购物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说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模拟钱币。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学前准备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教材。

本册书共分为八个单元,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20以内的加减法,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统计,数学智趣题和数学广角。

本册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字0~10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故事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方法,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查漏补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

3.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体验与同伴交流获得成功的喜悦,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算理和解答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做以下安排:1.迁移类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谈话引入发现问题时,充分发挥示意图的作用,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课堂上突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设置学生操作、讨论、试说、试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揭示算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PGN0066.TXT/PGN构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从中体会与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像力是创造的灵魂。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

例如,第4道练习题,教师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求结果的可能性。

一题多问,让学生从各种设想出发进行探究,不拘于一种形式,不限于一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发现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作业评比得红花的活动,大家一定都得到了许多红花吧!有3个小朋友也得到了很多红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电脑显示红花榜:(学生们都很有兴趣,注意观察红花榜。

2024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2024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2024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约5228字)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了《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也就是课本第86--87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

在商店的中间,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人民币的计算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逆思考,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比较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材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

”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合七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合七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集合七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二、说教法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三、说学法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整节课以小朋友们为国庆节学校所举办的活动而积极准备为主线,贯穿始终。

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

同时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引出“10”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要举办放飞和平鸽的仪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3页的主题图,34页至36页的例1—例3以及“做一做”。

其中33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

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

例3是通过数纽扣个数,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

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

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

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是:1、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2、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学习目标:1、熟练地数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3、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要让学生准确数出物体的个数,还有困难,即使数出100以内的数,也只是用点数的方法,估数意识薄弱。

学生对100以内数感层次还比较低。

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

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具和学具教具:课件、小棒等四、教法和学法由于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五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引导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直接的感官认识,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认识100以内的数。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同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其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教学流程: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这节课我分为七个部分来进行教学:(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板书:数数数的组成)[设计意图:三言两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

](二)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出示课件)把书翻到33页,手指图,思考:1、猜猜这里有多少只羊?(10只)2、猜猜这里有多少只羊?(20只)3、估一估有多少只羊?(100只)学生观察、估出小羊的只数后,师小结:老师和你们一块儿去大草原看看。

我们一起数数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估计小羊的数量。

哪些同学估的较准确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只一只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有10只,接着出示第二群羊,这样使学生感知20有多少。

先出示一群羊10只,而不是20只一起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是10只,从而为下面出示100只羊打基础。

让学生先估一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自学指导二:(出示课件)(用小棒)读课本34页例1,思考:1、数小棒一根一根的数,从1数到30,数到29时,继续数下去,是几?2、一根一根的数,从1数到100;再10根10根的数,20根20根的数。

3、从35数到42.4、从88数到100.5、35是由()个十,()个一组成。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动手数小棒,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它们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先学1、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2、检测。

(出示课件“填一填”,2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草稿本上。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有学生板演,易暴露学生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后教:评议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的答案请上来更正。

提示:用红粉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议一议)(1)认为做对的举手,为什么这样做?(2)评议板书与对错。

(3)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误的更正。

[设计意图:鼓励其他同学更正,避免老师让更正变成老师长“独角戏”。

让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找规律,让学生紧张的思维,解决疑难问题]。

(六)拓展眼力大比拼(出示课件“眼力大比拼”)(七)当堂训练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就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作业:完成教材35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当堂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检测每位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实际,课外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二、【说学生】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某种看法。

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形成经验,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学生已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也就是说学生能类推出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成了教师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鼓励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相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同时,由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观察、交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借助实物计算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

《认识物体和图形》说课稿一、说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认识物体”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立体图形,并知道相应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准备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出示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形象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

2、活动教学法利用“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在摸一摸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3、通过猜一猜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做一做,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

一年级数学学科《比一比说一说》说课稿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3页的内容。

《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