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说园》教案

合集下载

陈从周《说园》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陈从周《说园》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陈从周《说园》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

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

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

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

窗外花树一角,即折。

106古典园林

106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式燕且誉 好尔无射
燕誉堂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继后传衣钵
还须立雪中
立雪堂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诗酒琴棋方外客 风云际会此相逢
小方厅
人来问不应 笑指庭前柏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指柏轩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见山楼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花兰厅
(一)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 至今已有650多年的 历史,为元代园林的 代表。园内假山遍布, 长廊环绕,楼台隐现,
古典园林
(二)诗 情 画 意 的 景 观
中国园林之母 拙政园
颐和园
(二)诗 情 画 意 的 景 观
(三)凄 美 回 味 的 爱 情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文天祥碑亭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小溪蜿蜒于山间 曲折幽深
修 竹 阁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何时卧云身 因节遂疏懒
卧 云 室
古典园林分析之 狮子林
堆山理水
游人穿洞,时而登峰巅,时而
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 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岭。
洞穴忽而开朗,忽而幽深,
蹬道参差,或平缓,或险隘。
1.皇 家 园 林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故宫四大花园
2. 私 家 园 林
耦 园
拙 政 园
留园
沧浪亭
3.寺 庙 园 林
张良庙
晋祠
4.公 共 游 豫 园 林
西湖园林
上海豫园
漏 窗




(二)够 景
1.实 景
亭:不设门窗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园林的风格。

2、掌握引用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运用3、领会课文语言典雅凝练的特点。

重点难点:了解中国园林的特点。

教法探讨: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导语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学家,1978年春应上海植物园的邀请,作了题为“说园”的讲话,这是一篇介绍中国园林风格的说明文,作者选取造园这一独特的角度进行说明。

园林是种植树木花草、叠山理水、模拟自然,把环境要素、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小品、室内设施加以组合而形成的风景,是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场所。

四大著名的园林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再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

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可是设计者偏要将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

从_说园_看陈从周的史学思想与方法

从_说园_看陈从周的史学思想与方法

从《说园》看陈从周的史学思想与方法文/李淑云摘要: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古园林家、古建筑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他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

其代表作《说园》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该书集中体现了他的两大历史观。

第一,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的意境观。

第二,造园之学有通哲理的哲理观。

陈从周为了是其独到的见解更具有说服力,他在《说园》一书中主要运用了心理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种史学方法。

关键词:陈从周;《说园》;史学思想;史学方法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4-0087-02陈从周(1918—2000)出生于杭州市,祖籍绍兴。

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字从周,以字名世。

著名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从周曾任中国园林学会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贝聿铭建筑事务所顾问等职[2]。

1938年陈从周以优异成绩被之江大学破格录取,就读于文学部。

1942年毕业后,获文学学士学位。

先后在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学校、上海圣约翰附属高中任国文、历史教员。

1944年拜著名画家张大千为师,攻山水人物花卉。

1948 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

1950年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讲授中国美术史,后又应苏南工专的邀请,兼授中国建筑史,接着受聘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杭州之江大学建筑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4年,陈从周应浙江、江苏文管会之邀,对江南古建筑、古园林、古遗址进行勘察、考察和考证,并于1956年出版了专著《苏州园林》。

1958年以后,他又对浙江绍兴的大禹陵、兰亭的修复,宁波天一阁东园的规划设计和海盐绮园、海宁盐官陈阁老宅等古建筑的勘察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足迹几乎遍及浙江的所有的园林景点。

随后,陈从周的研究工作扩展至全国的故都古城。

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他筹划、主持、设计修复的园林、古建筑已遍布大江南北。

学年苏教版语文教案:必修五第1专题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学年苏教版语文教案:必修五第1专题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能对科学的事物与道理进行解释。

3.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就身边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重点、难点重点:1.把握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2.把握文本说明的逻辑顺序。

难点:理解作者“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理念。

●设计思想《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是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对广东中山歧江公园的设计手记,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对广东中山歧江公园的设计手记,景观设计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

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艺术欣赏,还要考虑到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建筑学、环境保护等科技因素,文中对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要提醒学生注意。

本课以引导和点拨为主要教法,引入思考与评价;以欣赏和探讨为主要学法,展开讨论与交流。

课堂教学应围绕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文中“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具体含义。

本课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对作者的设计理念作出评价,选择自己欣赏或感到不足的作大胆发言。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体会作者设计理念所包含的对东西方文化观念的接纳和融合以及作者对生活元素与自然元素的关注,作者对文化的尊重,对记忆的尊重,造就了歧江公园的独特,特别值得读者用心去体会。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俞孔坚: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俞孔坚的城市和景观设计作品遍布全国和海外,曾九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和规划奖,五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次获得全球最佳景观奖,两次获得国际青年建筑师优秀奖,三次获世界滨水设计杰出奖,并获世界建筑奖,ULI全球杰出奖,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说园》五篇中陈从周造园思想初探

《说园》五篇中陈从周造园思想初探

《说园》五篇中陈从周造园思想初探作者:闫爱宾张然来源:《工业设计》2018年第01期摘要:《说园》五篇是著名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的代表作,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手法及对当代园林景观建设的启示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说园》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论著,是以小品文的文体形式展开对造园理论与手法的探讨,形式自由,行文生动,深入浅出。

本文尝试对《说园》“随兴而至”的书写内容进行体系性梳理,从园林景象要素和美学思想两方面出发解读其蕴含的造园思想,以探讨分散自由的书写形式背后的结构性逻辑关系。

关键词:《说园》;陈从周;造园;中国古典园林;景象著名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对中国古典园林情有独钟,早年师从夏承焘学习古诗词,师从张大干学习国画,并获称“兰花国手”。

解放后陆续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苏南工业专门学校等校执教,1952年至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并受业于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研究古建筑古园林历史与理论。

借助其深厚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书画、戏曲艺术等造诣,对中国古典园林展开了别开生面的学术研究。

1956年出版了《苏州园林》一书,以《苏州园林初步分析》一文做理论分析,以简短的古典词句与园林摄影一一对应,激发对园林情境的想象,以两百余幅园林测绘图做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体例新颖,资料翔实,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

其后在建筑园林界的四十余年深耕中,先后出版了《苏州旧住宅》、《扬州园林》、《说园》、《中国名园》、《园林谈丛》、《绍兴石桥》、《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著作,成果丰硕,蔚为大观,而《说园》则代表了陈从周园林学术思想的巅峰。

经历十年文革劫难后,陈从周于1978年到1982年间,先后在《同济大学学报》上发表《说园》、《续说园》、《说园三》、《说园四》、《说园五》等“说园”五篇,这是他十几年古典园林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将造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谓是古为今用、古今结合之完美典范,具有极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同时,《说园》又具有极佳的社会效应,将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推广至全国乃至世界,从而使得陈从周成为了广受大众喜爱的古园林专家。

说园陈从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说园陈从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说园陈从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说园》,陈从周所著书籍。

本书对造园诸⽅⾯皆有独到精辟的见解。

全书谈景⾔情,论虚说实。

⾯店铺为⼤家带来《说园》阅读题⽬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说园》阅读原⽂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着独特风格,⾃来学者从各⽅⾯进⾏分析研究,各抒⾼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点我们在造园之先,⾸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者说来,⼩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前者如苏州“⽹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们进⼊⽹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迎风,⽽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趣。

⾄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随,与“⽇午画船桥下过,⾐⾹⼈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花⽊等组合⽽成的⼀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叠⼭理⽔要造成“虽由⼈作,宛⾃天开”的境界。

⼭与⽔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之,模⼭范⽔,⽤局部之景⽽⾮缩⼩,处理原则悉符画本。

⼭贵有脉,⽔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动。

我曾经⽤“⽔随⼭转,⼭因⽔活”与“溪⽔因⼭成曲折,⼭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真⽔中所得到的启⽰。

明末清初叠⼭家张南垣主张⽤平冈⼩陂、陵⾩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接近⾃然。

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于离⾃然太远,多少能呈现⽔⽯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

窗外花树⼀⾓,即折枝尺幅;⼭间古树三五,幽篁⼀丛,乃模拟枯⽊⽵⽯图。

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样,能“⼊画”。

拙政园的枫杨、⽹师园的古柏,都是⼀园之胜,左右⼤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去了,⼀园景⾊顿减。

树⽊品种⼜多有特⾊,如苏州留园原多⽩⽪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各具风貌。

陈从周与《说园》

陈从周与《说园》

周 学 鹰
Zh u Xu yn o e ig
著 《 州园林》 《 园》 《 州园林》 等 , 苏 、 说 、 扬 开 我 国 古 典 园 林 研 究 先 河 ,且 功 力 深 厚 、 视 角 独 到 、境 界 高 妙 , 国 内 外 反 响 巨 大 。
继 梁 、 刘 之 后 ,此 两 者 分 别 站 在 了 我 国 古
a bstact T i perr r s r : h s pa eto pec s a lCh t l en
同 济 大 学 建 筑 系 师 生 测 绘 实 物 整 理 资 料 。
15 6年 , 划 时 代 巨 作 《苏 州 园 林 》 9
c n z o f r f lt c o nsfrhs o g h uSle bi l Ia c u t o i i e y
遗 作—— 片 石山房 。
进行科 研考察 。 15 2年 , 全 国 高 校 院 系 调 整 , 陈 从 9
周 来 到 同 济 大 学 建 筑 系 以 后 ,又 多 次 组 织
位 历 史 贡 献 及 现 实 意 义 关 键 词 : 陈 从 周 《. 》 i d园
都 迥 然 不 同 但 也 正 因 如 此 他 们 相 互 敬 重 以所长 成 为建筑历 史学 界独辟蹊 径 、 各 取 得重 大成果 的杰 出学者 。 本 文主要 简述 陈从周 先生 。
的一 生。
k ywor : e n z o Sh oy a e dsCh nco g h u u u n
我 国著 名 古 建 筑 、古 园 林 学 家 。 陈 先 生 名 郁 文 ຫໍສະໝຸດ 字 从 周 , 以字 名 世 。
中图分类 号
K2 8 61
11 9 8年 . 陈 从 周 出 生 于 浙 江 杭 州 ~

2024年说园教案模板5篇

2024年说园教案模板5篇

2024年说园教案模板5篇说园教案篇1预设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池”。

2.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预设教程:一、导入新课,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猜猜我是什么?三、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四、读通全文,同桌检测。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通过读书,让学生明白水是怎么变的过程。

2.感受云的变化美。

3.写“浮、池”这两个字。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知道云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雹子、雪。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落”、“打”、“飘”这三个词的准确性。

3.再次识记“雹”等生字。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

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

2.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发学生背的兴趣。

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

1.通过读书感受水的脾气的变化: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2.再次巩固记字九、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我是什么雨雹雪水说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重点: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难点:操作发现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活动准备:纸盒、天平、积木、玻璃球、棉花等物品。

活动过程:1、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这些物体是一样重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去比较)用手去掂分量或其他方法。

(2)、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有的物体的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

2、介绍测量工具——天平。

(1)、幼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猜猜这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3、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成正比。

(1)、出示大小不同的盒子比轻重。

(2)、幼儿自由比比其他一些物体。

4、收拾整理物体。

说园教案篇3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群众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陈从周说园(四)

陈从周说园(四)

陈从周说园(四)| 陈从周 |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一年漫游,触景殊多,情随事迁,遂有所感,试以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书生谈兵,容无补于事实,存商而己。

因续前三篇,故以《说园(四)》名之。

造园之学,主其事者须自出己见,以坚定之立意,出宛转之构思,成者誉之,败者贬之。

无我之园,即无生命之园。

水为陆之眼,陆多之地要保水;水多之区要疏水。

因水成景,复利用水以改善环境与气候。

江村湖泽,荷塘菱沼,蟹簖渔庄,水上产物,不减良田,既增收入,又可点景。

王士祯诗云:江干都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神韵天然,最是依人。

旧时城垣,垂杨夹道,杜若连汀,雉堞参差,隐约在望,建筑之美与天然之美交响成曲。

王士祯诗云:绿杨城郭是扬州,今已拆,此景不可再得矣。

故城市特征,首在山川地貌,而花木特色实占一地风光,成都之为蓉城,福州之为榕城,皆予游者以深刻之印象。

恽寿平论画:青绿重色,为浓厚易,为浅淡难。

为浅淡易,而愈见浓厚为尤难。

造园之道,正亦如斯。

所谓实处求虚,虚中得实,淡而不薄,厚而不滞,存天趣也。

今经营风景区园事者,破坏真山,乱堆假山,堵却清流,易置喷泉,抛却天然而善作伪。

大好泉石,随意改观,如无喷泉未是名园者。

明末钱澄之记黄檗山居(在桐城之龙眠山),论及:吴中人好堆假山以相夸诩,而笑吾乡园亭之陋。

予应之日:吾乡有真山水,何以假为?唯任真、故失诸陋,洵不若吴人之工于作伪耳。

又论此园:彼此位置,各不相师,而各臻其妙,则有真山水为之质耳。

此论妙在拈出一个质字。

山林之美,贵于自然,自然者,存真而已。

建筑物起点景作用,其与园林似有所别,所谓锦上添花,花终不能压锦也。

宾馆之作。

在于栖息小休,宜着眼于周围有幽静之境,能信步盘桓,游目骋怀,故室内外空间并互相呼应,以资流通,晨餐朝晖,夕枕落霞。

坐卧其间,小中可以见大。

反之,高楼镇山,汽车环居,喇叭彻耳,好鸟惊飞。

俯视下界,豆人寸屋,大中见小,渺不足观,以城市之建筑,夺山林之野趣,徒令景色受损,游者扫兴而已。

说园阅读理解附答案教学设计3篇

说园阅读理解附答案教学设计3篇

说园阅读理解附答案教学设计3篇Teaching desig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wi th answers说园阅读理解附答案教学设计3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说园》阅读材料教学设计2、篇章2:《说园》阅读习题教学设计3、篇章3:《说园》阅读答案教学设计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子,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那么关于说园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泰整理的说园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篇章1:《说园》阅读材料教学设计说园陈从周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陈从周《说园》教案

陈从周《说园》教案

《说园》教案一、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园林的传统、分类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风格。

2.体会文章知识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学习文章优美的文辞。

二、学习要点1.解题关键词陈从周,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说园》5篇;园林;动观;静观;含蓄、“还我自然”的园林艺术。

2.内容提示《说园》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的著作。

文章围绕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展开,按照造园所要考虑的问题,从动、静基本风格入手,再重点介绍园林的布局、景物安排,以及地址之选择,因地制宜造出不同风格之园林。

文章在比较中介绍了不同园林风格的艺术特点,将知识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被叶圣陶先生誉为“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三、作者生平陈从周(1916~2000),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绍兴,原名郁文,晚年自称梓翁,室名梓室。

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且工诗词书画。

1942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历任圣约翰高级中学、圣约翰大学、苏州美专、之江大学教职,同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园林学会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贝聿铭建筑事务所顾问等。

出版著作有:《徐志摩年谱》、《陈从周画集》、《说园》、《园林谈丛》、《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名园》、《绍兴石桥》、《梓室余墨》、《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山湖处处》等二十余种。

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并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陈从周先生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画家,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

1948年,他30岁时,在上海开办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蜚声海上画坛。

说 园

说  园

二、苏州“网师园”是以什么 “观”为主?“拙政园”是大 园还是小园?动静之分,与什 么有关?
答:
网 师 园
网 师 园拙政 园拙政园三、作者说山水处理原则“悉 符画本”,这都是从什么中得 到的启示?作者怎样说明山和 水的关系?(原句回答)第2段 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
答:
四、第3段除了举例子说明外, 还有什么方法?园林花木是从 哪两个角度谈的?
五、本段最后借鉴“我们民族在 欣赏艺术上的一种特性”来谈园 林树木和花卉种植上的“水磨功 夫”。那么,这种“特性”是指 什么?
• 答:(排比句)
六、“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 畔,高柳万蝉声” “绿杨影里, 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是什么 的说明方法?它们是说明园林景 物要注意的“仰视”还是“俯 观”?
说 园
陈从周
四大名园
• 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 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 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 园。
承德避暑山庄
颐和园
留园
给括号内注音,横线上解释 差( )可似之: 。 垣( )陵阜( ) 陂( )阪( ) 幽篁( ) 矶( ) 。 跻( ) 。 尽人皆知: 。
问题回答
• 本文“说园”,是介绍还是议论? 答:“说”,是说说,介绍园林艺术特点的。 属于说明文。
本文主要说了几个方面的园林 知识?
答:1、园林的动观、静观的艺术处理。 (1段) 2、园林的山水、花木等处理都要接近 自然,体现画意的原则。(2—3段) 3、园林景观有俯仰之别。(4段) 4、中国园林妙在含蓄。(5段)
一、什么是静观?动观?课文 用什么说明方法介绍?
答:第2行。先是下定义的说明,再举例说 明。
七、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有哪些 艺术手段?第5段有哪些说明方 法?本段中心句是哪句?

基础版语文教案——说园.doc

基础版语文教案——说园.doc

三说园7才教学要求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受中国园林的美,特别是了解苏州园林、拙政园等园林的特色。

2.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y ,课文说明本文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特别强调了园林欣赏与个人的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文有1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点题。

第二部分(第2〜10日然段):从不同角度着重介绍中国园林的特点,是文章的主体。

第2自然段谈我国园林有“静观”、“动观”之分。

其依据是看园林面积的大小。

“立意在先,文循意出”是以写文章做比,谈造园之前要先确立该园的“静”“动”原则,然后做具体规划。

作者重点介绍了“网师园”和“拙政园”,指出前者属于静观,后者则接近动观, 描写介绍得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

第3〜4自然段谈我国园林讲究诗情画意,并且要达到虽然是由人设计建造的,但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

“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窗户的边框圈出的园中某个角落,就像是在一尺氏的画幅上画的从整株树上截取来的枝条;假山之中种的三五棵树,一丛竹子,是模拟画中常见的枯木竹石的意境。

第5自然段谈我国园林有仰观与俯观之别。

强调景物的设置,往往与引导游人仰视或俯视有关。

第6〜7自然段点出中国园林妙在含蓄,耐人寻味的特点。

其中称以白皮松为主要特色的园了为“寒碧山庄”,是因为白皮松树皮片状脱落,露出白色内皮,给人以“寒”意;而它又是常绿乔木,溢关为“碧”,所以合称“寒碧”。

第8日然段写园林中的曲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

指出随直曲折一下,能使游人左右顾盼皆景,信步其间便路程延长,趣味加深。

第9自然段写造园选地后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如圆明园、畅寄园、网师园等都各自代表了园林的各自风貌。

第10自然段谈我国园林像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讲究“意境二第三部分(第11〜16自然段):谈我国园林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

留境于园——读陈从周《说园》

留境于园——读陈从周《说园》

联, 先生将之概 括得极 为精妙 。“ 景有情则 显 , 情之源 来 于人。 ‘ 芳草有情 , 斜阳无语 , 雁横南浦 , 人倚西楼 。 ’ 无楼便无 人 , 无人 即无情 , 无情亦无景 , 此景关键在楼 。 ” 至此 , 无不体现 出建筑物 在 园中的重要地位 。故亭 台楼榭 之境引人入胜 , 使游 园者可 以 醉心于山水 , 流 连在 花 间 , 憩息于亭榭 , 令 人 心 旷神 怡 。 2 园 之情 境 客观 物 象 首 先 要 冲击 到 人 的 视觉 、 听 觉或 嗅觉 , 这 种 感 观 的 美一旦通过概括 、 提炼 、 赋 予 和点 染 , 就会上 升到情与 景相互交 融 的第 二 种 境 界— — 情 境 。 …情境 也 , 园林 所 独 有 的艺 术 之 美 , 即将 自然与生活相融 , 通过布局 的裁剪 、 概括 、 提炼 等各种艺 术 手法 , 上 升 到画 的艺 术境 界 。 ( 1 ) 立意融借画论。画家在作画落笔前讲究 “ 胸有丘壑 , 意 在 笔先 ’ , 于 造 园而 言 , 亦是如此 , 须先有意图, 然才 是 设 计 施 工 。 五代荆浩在《 山水赋》 《 山水诀 》 中说 “ 山要 回抱 , 水要萦 回” , “ 山 立宾主 , 水汪往来 。 ” 此画论在苏州诸 多园林 中都有所 体现。又 如宋代著名 山水画家李成 曾说 : “ 凡画 山水 , 先立宾主之位 , 决定 远近之行 , 然后穿凿景物 , 摆布高低 。 ” 环秀山庄 的布局正是对该 画 论 的诠 释 , 全 园 以 山为 主 , 以水 为宾 ; 主 山在 东 , 次 山在 北 。在 《 说园》 之 中, 先生 多次提到 画论 画理亦 通造 园之理 , 园林 之 中 的观赏点虽遍 布各处 , 却井 然有序 , 看起来 皆似 一幅 幅不 同 的 画, 深 远 而 有层 次 。 “ 常 倚 曲 阑贪 看 水 , 不安 四壁怕遮 山。 ” 若 我 们 能 够 懂得 这 些 道 理 , “ 宜掩者掩之 , 宜屏者屏之 , 宜敞者 敞之 , 宜 隔 者 隔之 , 宜 分者 分 之 , 等等 , 见其片段 , 不逞全形 , 图外有画 , 咫尺千里 , 余 味 无穷 。 ” ( 2 ) 空 间 小 中 见 大 。众 所 周 知 , 作 山水 画 难 于 对 空 间 的 勾 勒, 咫 尺之 间要 有 千 里万 里 之 势 , 造 园 亦 如是 。私 家 园林 占地 有 限, 当 我们 在 园 中 徜 徉 , 常常感 到看不 尽 , 看不 完 , 看 不 够 。 因 此, 要使有 限的空间如计成所 言“ 咫尺 山林 , 多方胜景 ” , 就必 须 做 到空 间之小中见大 , 其造法主要有三 : 曲直之法 。先生认为 园林 中的 曲与直是 相对 的, 要 曲中寓 直, 灵活应用 , 曲直 自如。画家讲画树 , 要无一笔不 曲, 园林也 是 同样 的道理 。正如书中所 言 : “ 园林 中两侧都有 风景 , 随直 曲折 下, 使行 者左 右顾 盼有景 , 信步 其间使 距程 延长 , 趣 味加深 。 由此 可见 , 曲本 直 生 , 重 在 曲 折有 度 。 ” 虚实之法。引起游者的错觉或者 联想 , 于实 中求 虚。先生 在 虚 实 之道 上 亦 有 自 己 的 见 解 , “ 虚实 之道 , 在乎 过渡 得法 , 如 是, 则景不尽而韵无穷 , 实 处求虚 , 正 曲求余 音 , 琴 听尾音声 , 要 于能察及次要 , 而 又重 于 主要 , 配角 有 时能 超于 主 角 之上 者。 ‘ 江 流 天 地外 , 山 色有 无 中 。 ’ 贵在 无 胜 于 有 也 。 ” 藏露之法。明代 唐志契 《 绘事微 言》 有 这样的描述 : “ 景愈 藏, 景界愈大 ; 景愈露 , 景 界愈 小 。 ” 园林 人 口 的艺 术 处 理 , 可 谓 是 藏之典范 : 步人园门, 先 映 入 眼 帘 的 是 狭 小 的入 口 , 然 才 是 通 向 较 为宽敞的前厅 , 从 厅 的旁侧进 入窄长 的廊道 , 经 一番迂 回曲 折, 到达面 向天井的敞厅 , 而从敞厅再一次通窄弄才能进入下 一 个场所 , 其间两道高墙之 间是 曲折走道 。由此可见 , 造 园家充 分 运用其空间大小 、 方向 、 明 暗的变化 , 将单调 的通道处 理得 意趣

《中外园林史》教案

《中外园林史》教案

绪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含义、发展史、类型、特点、地位;教学重点:园林释义、典型、特点及世界造园系统;教学难点:世界造园系统引言:中国造园的生法要求的目的规定性,主要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可望、可游。

“西方人传统的情形是关切围绕在结构或形象周围的,相反地东方人却更关切所围成客间的特质,及这些客间对去经验它的所产生的智慧及感情方面的影响”。

张家骥认为“园林和园林艺术是同一概念,和建筑不同,凡造园都是一种艺术,园林艺术就是指中国的园林。

园林艺术有高低雅俗之分,却没有不是艺术的园林”。

新课讲授:一、园林的含义园林名词的历史沿革“园林”一词,最早见诸文字者,是在西晋的符文中,(始自公元265年)如:△张翰《杂诗》中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此时园林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唐代诗人亦多用“园林”,但泛称私家建造的宅园,一直到明清还不是专有名词。

仅指称城市中私家建筑的宅园名词就很多,如宅园、园宅、园池、园圃、池亭、林亭、园亭等。

“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称私家宅园)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第一部造园学名青《园冶》。

《兴造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说》:“凡结林园,无分村部,地偏为胜。

”……《园冶》创作原则:“虽由之作,宛自天开”二、园林的定义1.建筑学家童寯(1900—1983)《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需要,完全含于園之内。

園:图解:“口”—围墙;“土”—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衣”—在形似石似树。

2、造园学家陈植(1899—1989)《长物志校注》园林在建筑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

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3.陈从周《说园》近手园林定义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上)

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上)

解读园林经典《说园》(上)PART 0写在《说园》之前大家好,我是小蚂哥。

很多朋友让我聊一些园林经典,所以我准备分几期聊聊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一共五篇,但第一篇提纲挈领,是了解陈从周造园思想的主线,所以我们这次就先聊聊《说园》第一篇。

在此非常推荐同济大学这版说园典藏版。

陈从周先生是我国近代的园林大师,他擅长重建修复古典园林,而我们说重修的难度是远远大于新建的,这对于设计者本身的文化素养要求极高。

陈从周在豫园东部指导工作 1987年这次我们聊得是他的经典文章《说园》。

这些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能够阐明陈先生对于古典园林的认识和态度。

但要说明的是《说园》这篇文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而是陈先生在1978年在上海植物园的讲话稿,所以没有那么严谨的逻辑,所以我在理解的基础上把陈先生文章的逻辑重新梳理了一下,并且加入了一些可以佐证的案例,所以我们下文看到的可能和原文顺序不太一样,推荐你在看完文章后一定要读读原文。

其实陈先生大部分文字写得浅显易懂,不像今天的论文都拐弯抹角。

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陈先生当年所处的环境和园林建设的主要任务可能和今天不同,所以文中有些观点当时看没有问题,但放在今天也许我们有更好的解决思路,所以我们看的是陈先生对于园林理解那些深刻的东西就可以了,没必要钻牛角尖。

全篇说园不过8/9页,但谈到了园林的方方面面,从静观动观,到俯视仰视;从山水格局,到建筑营造,看上去知识点既琐碎,又密集,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知识整理一下,你会发现陈先生说了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解释造园的内涵,可谓是深入浅出,字字珠玑。

我们接下来就细细讲来。

PART 1造园有法无式我们理解任何事物都需要首先在整体上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也就是“大局观”。

所以在这一部分陈先生讲的都是提纲挈领的大道理,看似泛泛,实则每个点都切中要害。

首先他说造园要有法无式。

“有法无式”当在书中看到这四个字就觉得不明觉厉。

立马就上网搜索,结果发现这个词是陈先生自创的。

说园陈从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教学设计3篇

说园陈从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教学设计3篇

说园陈从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教学设计3篇O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reading comprehen sion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Yuanchen Con gzhou说园陈从周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教学设计3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说园》阅读原文教学设计2、篇章2:《说园》阅读题目教学设计3、篇章3:《说园》阅读答案教学设计《说园》,陈从周所著书籍。

本书对造园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的见解。

全书谈景言情,论虚说实。

面小泰为大家带来《说园》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篇章1:《说园》阅读原文教学设计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园》教案一、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园林的传统、分类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风格。

2.体会文章知识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学习文章优美的文辞。

二、学习要点1.解题关键词陈从周,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说园》5篇;园林;动观;静观;含蓄、“还我自然”的园林艺术。

2.内容提示《说园》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的著作。

文章围绕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展开,按照造园所要考虑的问题,从动、静基本风格入手,再重点介绍园林的布局、景物安排,以及地址之选择,因地制宜造出不同风格之园林。

文章在比较中介绍了不同园林风格的艺术特点,将知识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被叶圣陶先生誉为“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三、作者生平陈从周(1916~2000),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绍兴,原名郁文,晚年自称梓翁,室名梓室。

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且工诗词书画。

1942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历任圣约翰高级中学、圣约翰大学、苏州美专、之江大学教职,同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园林学会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贝聿铭建筑事务所顾问等。

出版著作有:《徐志摩年谱》、《陈从周画集》、《说园》、《园林谈丛》、《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名园》、《绍兴石桥》、《梓室余墨》、《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山湖处处》等二十余种。

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并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陈从周先生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画家,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

1948年,他30岁时,在上海开办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蜚声海上画坛。

随后出版《陈从周画集》,张大千慨然为之题签。

中年以后,所绘兰、竹,评家称为“意多于笔,趣多于法,自出机杼,脱尽前人窠臼”。

1978年冬,他应邀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设计“明轩”,贝聿铭雅嘱他写就长卷水墨丹青《名园青霄图卷》,复请国内文化耆宿、书法名家题咏,现存纽约贝氏园,成为一件极为珍贵的书画名品。

四、作者作品1.作品概述学术著作: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建筑》、《园林谈丛》、《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散文作品: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以及40余万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2.重点作品陈从周先生著作颇丰,其中最为知名的作品似乎均与园林相关。

2.1《惟有园林》中国园林如诗如画,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之精华,是很巧妙的艺术。

在有关谈园林艺术和园林美的著作里,以陈从周先生的《说园》最为有名。

这本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惟有园林》内容以《说园》为主,同时曾加作者有关谈园林文化、园林艺术的文章十余篇,这些文章都保留了《说园》的风格与特点,文字精美,蕴涵作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娓娓而谈,耐人寻味。

2.2《说园》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收入《说园》《续说园》《说园三》《说园四》《说园五》等五篇清丽可诵,引人入胜的美文,谈景言情,论虚说实,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

136幅苏州园林照片,相得益彰。

五、创作背景陈从周先生本在上海同济大学教书。

全国解放之初,他应苏州美专之聘,在该校讲授《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建筑史》。

教学之余,他探访、考察苏州的园林和文物,同时足迹遍留江苏、浙江和山东。

后来有人戏称他是“两江总督”。

1956年,他出版《苏州园林》一书,该书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园林专著,“具有划时代开创意义”,引起全国建筑界的关注。

继之又出版了《苏州旧宅参考图录》《漏窗》。

后来《说园》出版,已是热到洛阳纸贵了。

六、课文讲解1.课文朗读文章文辞优美,极富艺术韵味,可挑选几段由学生朗读。

2.课文分析本文围绕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展开,将观景法、布景、选址、风格搭配等多个方面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字字珠玑,让人读完有唇齿留香之感。

文章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突出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再遵照造园的次序,谈园林艺术的动、静风格,再介绍园林的布局、景物安排,以及地址之选择,并对不同风格之园林艺术进行美学上的分析和概括。

第1部分:第1段我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

什么独特风格呢?后文慢慢道来。

陈从周有次在日本做演讲时曾被问到日本园林和中国园林的不同,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中国园林从人工中见自然,日本园林从自然中见人工”。

可见,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就在于自然、和谐、含蓄,这一点在后文中会有所阐述。

第2部分:第2段说园,要先说如何观园赏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

静观――小园――苏州网师园――槛前细数游鱼,亭中待月迎风动观――大园――苏州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第3部分:第3-14段分别从山水、花木、层次、文化、风格、曲直、因地制宜、借景、法式、空间运用、画理、等方面来谈造园的艺术。

山水(第3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花木(第4段)――不仅是为了绿化,且要由画意。

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

园林里的树木要各具风貌,体现地方特色。

层次(第5段)――山际安亭,水边留矶,引人仰观、俯观文化(第6段)――风景洵美固然是园林令人百看不厌的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

因此,文物应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

风格(第7段)――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

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

皆是含蓄风格之体现。

曲直(第8段)――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

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

因地制宜(第9段)――造园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作为此园之特征。

举例说明。

借景(第10段)——“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

这就为园林美景奠定了基调,所谓“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造园最重要的是要借景。

法式(第11段)——造园有法而无式,在于人们的巧妙运用其规律。

能做到园有大小之分,有静观动观之别,有郊园市园之异等等,各臻其妙,方称“得体”。

并用网师园和狮子林的优劣举例,证明此理。

空间运用(第12、13段)——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园包小园,几成为造园的重要处理方法。

拙政园、颐和园、西湖、瘦西湖,信手拈来,优劣利弊,皆为例证。

画理(第14段)——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

园林的每个观赏点,看来皆一幅幅不同的画,要深远而有层次。

第4部分:第15-16段在谈了造园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之外,文章又接着对不同风格之园林艺术进行美学上的分析和概括,并对园中的装饰品布置进行了分析。

装修(第15段)——从郊园和宅园入手,郊园多野趣,宅园贵清新。

并举蠡园和网师园为例,说明郊园要接近自然,宅园要不落常套的道理。

园林装修同样要强调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建筑物而选择不同的家具陈设,以使游者更全面地领会我国园林艺术。

灯具(第16段)——灯也是园林一部分,其品类与悬挂亦如屏联一样,皆有定格,大小形式各具特征。

照明灯应隐,装饰灯宜显,形式要与建筑协调;装挂地位亦有所讲究,当然,最重要的仍是“要还我自然”。

整篇课文始终围绕“独特”二字展开,虽然谈的内容很多,但线索清晰,特点明确。

本文最大艺术特点使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文章的主旨在于介绍,有一定的专业性,但读来丝毫不觉枯燥,其主要原因是文章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融合了较高的审美品味和丰富的园林知识。

其次,文章善于在比较中介绍不同风格的艺术特点,用大量的园林实例来说明道理,做到了要言不繁,有条不紊。

3.课文难点讨论阅读陈从周先生的另外四篇《说园》,从中提炼造园和品园的几个主要原则,提升自己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能力和品味,并做小组讨论和发言。

4.相关评论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叶圣陶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而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园》,怡神清兴,一册在手,身居斗室,亦能享受林泉花木、池馆亭台之胜。

周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结合起来谈,他的著述既是园林理论,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文,时而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时而旁征博引,解尔疑窦,清丽有深味,让人不忍草草读过。

七、练习1.选择题《说园一文》将知识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被()誉为“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A. 沈从文B. 叶圣陶C. 周作人D. 汪曾祺答案:B2.填空题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画家,是的先生入室弟子。

答案:张大千八、研习与思考1. 简述文章对园林动、静之美的区别。

答:文章对园林的动、静之美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其中有外在的描绘,更对不同形态所寓含美学意义进行了揭示。

动、静的差别,既体现在园林的造型、布局上,更是园林整体特色的写照。

2. 文章谈的内容比较多,简述文章的基本层次。

答:文章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文章首先从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入手,然后,遵照造园的次序,谈园林艺术的动、静风格,再介绍园林的布局、景物安排,以及地址之选择,最后对不同风格之园林艺术进行美学上的分析和概括。

3. 试与中学时期题材相似的说明文作一比较,说说本文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答:本文艺术特点:一是知识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知识面广,文词优美,有艺术韵味:二是运用比较手法,在比较中安排结构和内容。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1.拙政园典雅、淡秀的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街178号,面积78亩。

这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经过几百年的苍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2.网师园网师园在江苏苏州市葑门十全街。

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号称渔隐,后荒废,清乾隆时由宋宗元重建,借“渔隐”原意,自比渔父,故称网师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