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大教堂建筑结构分析共23页

合集下载

圣彼得大教堂内景5

圣彼得大教堂内景5

圣彼得大教堂内景5INTERIOR VIEWS OF ST. PETER’ S BASILICA本站将陆续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米辰峰教授编著、也是该大学的选修课《罗马天主教文明鉴赏》,为此本站对作者表示感谢。

1. 圣彼得大教堂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2. 从圣彼得大教堂前门入口放眼展望主堂的情景。

扩建以后的拉丁十字形大教堂,主堂(Nave/navata)长187米,宽58米;主堂内可容纳25000人(全堂可容纳60000人)。

大堂内共有11个小堂,50个祭台,约450尊雕像,500根石柱。

3. 圣彼得大教堂共有5个门,第一门叫圣门(Cape of Holy Doors / Porta Santa),平时是关着的,只有每隔25年的“圣年”(The Holy Year / L’Anno Santo)或其他庆典(Jubilee/Giubileo)才由教皇亲自打开。

因为门上雕有16幅圣经故事画面,使第一门极富工艺价值。

门面分为16格,每格一幅画一个故事,由上而下,从左到右,依次为:(1)天神持剑守地堂(2)亚当、夏娃被逐(3)圣母默祷(4)天神来报(5)耶稣受洗(6)迷途知返(7)浪子回头(8)跛者痊愈(9)圣女玛客达泪洗耶稣足(10)耶稣教导门徒宽恕他人(11)耶稣回头注视三次否认他的彼得。

(12)耶稣被钉十字架(13)巡训万民,(14)圣神降临(15)耶稣显现给保罗(16)教皇开圣门仪式。

每逢圣年就把有幸开门的那位教皇的徽章刻在门上的浮雕下方,现在门上已有27枚徽章,说明已有27位教皇开门27次。

4. 圣彼得大教堂之第三门,中门,它原是旧彼得教堂的大门,由Antonio Averulino Filarete(1400-1465)在1433年所铸,因此也叫费拉来特(Filarete)门,是本堂最古老的门。

这是它的外景。

中门外面共有6幅画像,由左而右,自上而下,依次为:(1)正襟危坐的基督,(2)双手胸前的圣母,(3)执剑肃立的保罗,(4)圣彼得给筹划铸造这扇铜门的教皇欧杰尼四世(Eugenio IV)交付钥匙,(5)视斩如归的圣保罗在等待判决。

圣彼得大教堂解析 PPT课件

圣彼得大教堂解析 PPT课件
1506年开始拆除旧教堂, 1513年,教皇尤利亚二世去 世; 1514年伯拉孟特逝世。 (首次改造宣布失败)
二、1513年——拉斐尔(驯从的宫 廷侍奉)
1、思想:努力向古罗马遗产学习;
2、方案特点:改造旧的拉丁十字, 教堂东部已经施工,保持了原有模 样,在西部加了巴西利卡,长达120 米以上,使西立面成为了主要立面。
立面雕像-圣彼得(左),保罗(右)
大教堂正面-壁柱
教堂正面采用古希腊 科林斯柱式。
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 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 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 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 是罗马时间。
3-3-2.大教堂西南向视点(仰视)
3-3-3.大教堂西南向视点(俯视)
3-4.梯形广场
大教堂与广
有142个高3.5米的教会史上有
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
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
连廊地面




连廊(内)
每个半圆形 长廊都由排成 二行的142根 塔斯干式的圆 石柱支撑。
4-2.她是一个中心
▪ 她是建筑师 的中心,不 同时期,不 同风格的建 筑师先后为 她付出一生 的精力。让 她也成为一 件艺术品!
在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情况下,左右对称突出了沿 轴线的方向性以及空间进深,而若采用两条交叉轴线 则产生了向心性,对称轴增加并形成放射状时就更加 如此。
2.场地分析
梵蒂冈城——世
界上最小的主权国 西北角的梵蒂冈 高地上,四面都与 意大利接壤,是一 个“国中国”。领 土包括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 梵蒂冈宫和梵蒂冈 博物馆。
穹顶外景
穹顶外部采光塔上十 字架尖端高达137.8米 。是罗马全城的最高 点。希腊十字的两臂 ,内部宽27.5米,高 46.2米,通长140多 米。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结构的工程力学设计理念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结构的工程力学设计理念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结构的工程力学设计理念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冈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它的建筑结构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也体现了工程力学设计理念的精髓。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506年,历时120多年。

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采用了许多创新的设计理念来确保教堂的结构稳定和耐久。

首先,教堂的基础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

由于教堂的规模巨大,重量庞大,工程师们选择在罗马长方形车道的一端建造教堂,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此外,为了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他们还使用了巨大的地基块和重新装配的地基混凝土。

除了坚固的基础,教堂的承重结构也经过精心设计。

巨大的圆顶是教堂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为了支撑这个巨大的拱顶,工程师们使用了悬索拱结构,将荷载分散到四个巨大的拱顶柱上。

这种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拱顶的变形,并将荷载传递到地面,从而保持整个教堂的稳定性。

在教堂内部,支撑拱顶的结构也被精心设计。

工程师们使用了许多石柱和拱门来分散荷载,并通过构建组合拱的方式来增加结构的强度。

这些石柱和拱门的间距和布局也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以确保荷载在整个结构中的均匀传递。

此外,教堂的墙壁也是整个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师们使用了大量的花岗岩和大理石来建造墙壁,这些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耐久性强。

墙壁的厚度和高度也是根据需要进行精确计算的,以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在教堂的屋顶部分,工程师们注意到了高风速环境可能对结构的影响。

为了抵御风力和减少风压的影响,他们采用了多层螺旋形结构,以增加屋顶的稳定性。

此外,屋顶还有许多小拱门和支撑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整个屋顶的强度。

最后,教堂的装饰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

工程师们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了装饰元素的重量和对结构的影响。

例如,许多雕塑和壁画被安装在墙壁和拱顶上,工程师们通过加强墙壁和拱顶的结构来确保它们的重量得到合理分配。

综上所述,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结构体现了工程力学设计理念的精髓。

在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通过精确计算和创新设计来确保教堂的结构稳定和耐久。

哥特式圣保罗教堂之旅

哥特式圣保罗教堂之旅

哥特式圣保罗教堂之旅(正文)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其高耸的尖塔和华丽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而位于法国巴黎的圣保罗教堂则是哥特式建筑的一座杰作。

它采用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典型元素,如飞扶壁和尖拱顶。

对于喜爱历史和建筑的人来说,在圣保罗教堂之旅中探索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必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圣保罗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建于12世纪,是法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教堂外貌气势磅礴,高耸的尖塔令人眼前一亮,向人们展示出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进入教堂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宏大而神圣的气氛。

教堂内部装饰典雅,无一不体现了哥特式风格的精髓。

高高的天花板上悬挂着巨大的吊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教堂内的每一个角落。

充满艺术气息的彩色玻璃窗上绘制着圣经故事和圣徒的形象,为教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站在教堂的中央,仰望着高高的穹顶,仿佛能够看到上帝的存在。

圣保罗教堂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其飞扶壁。

这些层层叠叠的支撑结构将教堂的重量分散到了地面,使得教堂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

同时,飞扶壁还起到了增加教堂内部空间的作用。

当游客沿着巨大的螺旋楼梯爬上高塔时,可以俯瞰整个巴黎市区的美景。

在圣保罗教堂之旅中,除了参观教堂本身,游客还可以欣赏各类艺术品和文物。

教堂内陈列着许多宗教雕塑和绘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圣母玛利亚的雕像。

这些雕像和绘画不仅极具艺术价值,还表达了宗教信仰的深刻内涵。

此外,圣保罗教堂附近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景点,如巴黎歌剧院和圣母院。

游客可以在圣保罗教堂之旅结束后,继续探索这些令人着迷的地方。

总之,哥特式圣保罗教堂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它不仅仅是一座教堂,更是一座代表着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宝藏。

如果你对历史和建筑感兴趣,一次哥特式圣保罗教堂之旅绝对不容错过。

你将在这个神圣而优雅的空间中感受到对过去的敬意,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文末)以上是关于哥特式圣保罗教堂之旅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 -英国伦敦教堂圣保罗座堂(英语:St Paul's Cathedral;另译为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圣公会伦敦教区的主教座堂,坐落于英国伦敦市,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

现存建筑建于17世纪。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圣保罗大教堂•外文名称St.Paul's Cathedral•所属地区英国伦敦•建筑设计拉丁十字形•横轴69.3米•纵轴156.9米•主要成就世界第五大教堂1 概述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表。

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大教堂原方案的平面是希腊十字形,带有一个突出的门廊。

建筑总高108米,教堂的平面由精确的几何图形组成,布局对称,中央穹顶高耸,由底下两层鼓形座承托。

穹顶直径34.2米,有内外两层,可以减轻结构重量。

正门的柱廊也分为两层,恰当地表现出建筑物的尺度。

四周的墙用双壁柱均匀划分,每个开间和其中的窗子都处理成同一式样,使建筑物显得完整、严谨。

但两旁仍有两座有明显哥特遗风的钟塔。

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目前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

2 地理位置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离奥莱里亚耐城墙两公里远的空旷区域,初建时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为此被人们称作“城外的圣保罗”。

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在据说是传教者圣保罗为主殉道的墓上筑起了这座教堂。

墓地附近有三个缄口苦修会修道院。

传说圣保罗被异教徒斩首之后,头颅落地时反弹着跳了三下,顿时地面上涌出了三股清泉,修道院就是筑在泉眼边上的。

(NEW)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建筑构造
在构造上,罗马建筑重视空间的层次、体型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 纪念性的结果。
(3)建筑材料
在材料上,罗马建筑善用厚实的砖石墙。除砖、木、石之外,罗马建筑 也运用火山灰制成天然混凝土。
图2-1 大角斗场平面图
图2-2 大角斗场局部剖面图 2简述太阳神庙的空间艺术手法。[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取代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 物。太阳神庙的形制是在一条纵轴线上依次排列各种建筑物,屋顶逐层 降低、地面逐层升高、侧墙逐层内收、空间逐层缩小,门前增加方尖 碑。 太阳神庙的空间艺术手法有: (1)门 门采用一对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不大的门道,门道上檐部的高度比石墙 上的大。 (2)圆雕坐像 平正阔大的梯形石墙、浑圆的雕像和方尖碑之间产生强烈对比,特点鲜 明,形成丰富多变的构图。 (3)圣羊像或狮身人首像 夹道的圣羊像行列,有连续超过1km的。它们除能酝酿宗教气氛外,还
②社会需要不同
a.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建设多满足于封建领主、基督教堂以及商业贸易 的需要。
b.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多满足于国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尤其体现
在都城的兴建上。 ③城市格局不同 a.西欧中世纪城市与农村的界限不明显,城市里有种植业与饲养业。 b.中国古代城市功能分区界限明确,格局明朗,城市密度小,城市化 水平低。 ④城市建设思想不同 a.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建设多体现多样性与历史性。 b.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 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9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是建在吉萨的三座相邻的大金字塔,其中 最大的金字塔是______,塔身高______米;其它两座分别是______和 ______。 【答案】库富;146.6;哈弗拉;门卡乌拉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组建筑能代表古埃及陵墓建筑演变的顺序?( ) A.昭塞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曼都赫特普二世墓 B.吉萨金字塔,玛斯塔巴墓,哈特什帕苏墓 C.玛斯塔巴墓,吉萨金字塔,曼都赫特普二世墓 D.玛斯塔巴墓,吉萨金字塔,哈特什帕苏墓 【答案】D 【解析】玛斯塔巴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式,即略有收分的长 方形台子;吉萨金字塔经多层阶梯状金字塔逐渐演化为方锥体式的金字 塔。此后,以方锥体为主要外形特征的金字塔成为埃及陵墓发展重要的 形制,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吉萨金字塔群以体形雄伟著称;哈特什 帕苏墓从埃及陵墓空间的发展来说,位于帝王谷陵墓的因山为陵的形 制,是从以金字塔为象征的外部空间手法走向内部空间气氛塑造的结 果,女法老哈特什帕苏等建在帝王谷的陵墓,特在祭祀厅室外顶部淘汰 金字塔部分,建筑师为珊缪。 2下列两图从左到右分别是( )。

圣保罗大教堂(1)

圣保罗大教堂(1)

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纽盖特街和纽钱吉街的交角处,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和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第一大圆顶教堂是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1675年雷恩的设计方案通过,并开始施工建设,于1710年工程完工。

一:大教堂的简史圣保罗是伦敦城的保护神,以圣保罗命名的现教堂是该地址上的第五座教堂。

之前共有四个同名的教堂。

第一座:公元604年,墨西塔斯受圣奥古斯丁的委任,作为东撒克逊的主教从罗马到此,在伦敦三座小山之一的顶上建了第一座木教堂。

毁于675年第二座:685年,伦敦主教以石代木,重建教堂,961年被维京人摧毁。

第三座:始建于962年,在1087年大火中与整个城市一同毁灭。

第四座:1087年重建,由主教莫里斯规划的,建造花了几代人的时间,到14世纪完成。

在1666年伦敦的大火灾中毁灭。

设计和建造的第五座教堂的任务落于克里斯托弗·雷恩身上。

二:雷恩及其设计方案雷恩(1632—1723年),他从小聪慧国人,13岁时因发明了一种天文仪器而出名,后来就读于牛津大学,18岁得到学士学位,21岁得硕士学位,25岁成了伦敦格雷沙姆学院的天文学教授。

1663年,受主教谢尔登委托设计牛津大学的谢尔登剧院,开始了他建筑师的生涯。

伦敦大火前,参加了大教堂的修复。

1666年5月1号,雷恩提出了修复方案:折去不稳当的针塔,代之以胸围的圆顶(英国此前未用过的教堂建筑形式),然而不到一个星期,伦敦大火发生了,旧的方案也没用了。

大火消灭了当时伦敦的鼠疫,也为雷恩一展身手的机会。

大火后,雷恩被国王任命为重建伦敦的首席建筑师,参与设计和重建各减去教堂的工作,而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则集中到设计和重建圣保罗大教堂上面。

然而,方案一曲三折,方案一再被否定,在连遭挫折之后,雷恩于1674年设计了一个折衷的混合方案(调和了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纵长的拉丁字形的平面,上面有一个压缩的纺锤式的圆顶,圆顶上又加了一个七级收分的、直指云天的尖塔。

罗马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米 开 朗 琪 罗 设 计 的 穹 顶
教堂内部
穹顶细部装饰,每幅图画表现一名 神灵,形象多变,又有一种恬静而 奢靡的感觉。天窗的采光将装饰照 亮,效果鲜明。从下向上观看,目 光随渐窄的条幅向中心聚拢,达到 顶端。在日光的照射下,仿佛圣光 从天而降,刺痛你的眼睛,将心中 的敬畏与神圣激发。这一刻,你能 感到,天国就在头顶,圣贤正在俯 视;穹顶将你笼罩,控制你的视线, 压抑你的精神。在穹顶之下,个人 是如此的渺小,微不足道,只是芸 芸众生的一份子,只是匆匆岁月的 一刹那。
建筑结构
圣 彼 得 教 堂 的 平 面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平 面走势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 统而神圣的,充满神圣的意味
圣彼得教堂的平面
圣彼得教堂的平 面图,横剖面是一个 希腊十字与一个正方 形的结合,最上面的 半圆处放置着圣彼得 的御座,而十字的交 叉点则放置着贝尔尼 尼制作的青铜主祭坛, 主祭坛正下方的地下 便是圣彼得之墓。
总的来说,教堂内部让人窒息的华丽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正前方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 广场,建于1667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巴洛克艺术之父 贝尔尼尼。
圣彼得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 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他头上的缕缕卷发、脸上的根根皱纹、 下巴上的撮撮胡须和身上的层层长袍无一不被雕琢得细腻、逼真。如果把脸和头发涂上真实的 颜色,一定会被当作真人。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中的第一个,耶稣去了天堂后把金钥匙交给 了他,彼得成为了基督教的首领,他来到罗马传教,后来,罗马的皇帝为了嫁祸基督教,放火 烧了罗马城,然后归罪于基督教,并处死了彼得。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为纪念彼得而修建的。教 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得意门徒保罗,耶稣在世时, 他总是与彼得一起跟随耶稣的左右。

圣保罗大教堂建筑结构分析

圣保罗大教堂建筑结构分析
圣保罗大教堂立面构成简图
最初设计草图
草图
三维形态分析
——造型手法 ——空间序列
仰视实体图 侧面模型图
俯瞰实体图
正视效果图
对称
形式美法则分析
——均衡与稳定 ——节奏与韵律
韵律
基本形通过叠加和渐变产生韵 律,使形象富有动感
建筑与材料
钢பைடு நூலகம்混凝土
材料特性及报价
350元/立方米
混凝土是水泥与骨料的混合 物。通常混凝土结构拥有较强的 抗压强度(大约28MPa)。但是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相较混 凝土而言,钢筋抗拉强度非常高, 一般在200MPa以上,故通常人们 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等抗拉的加 劲材料与之共同工作,由钢筋承 担其中的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应 力部分。
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
世界五大教堂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西班牙塞维尔大教堂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构 成 分
二 维
析形



基 本 形
基本形:圆柱 造型方法:叠加加渐变— 不同大小圆型石柱叠加 还加入了新基本型形成 基本平面造型,富有生 动性。
建筑形态构成
分析实例: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
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
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 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
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ChristopherWren)在17

建筑赏析——教堂

建筑赏析——教堂
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得意门徒保罗耶稣在世时他总是与彼得一起跟随耶稣的左右大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正面宽115米高45米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8根圆柱对称立在中间4根方柱排在两侧柱间有5扇大门2层楼上有3个阳台中间的一个叫祝福阳台平日里阳台的门关着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祝福阳台上露面为前来的教徒祝福

教堂的外面。玻璃墙的建筑 是教堂和音乐堂。大教堂成 立十周年时,这座钟塔落成。 钟塔中包含了许多高刨光不 锈钢菱镜,并收藏了一个带 有52个钟的钟乐器以对阿维 拉舒乐表示敬意。为纪念约 翰和多纳.克林,尖塔被命名 为克林塔。尖塔的底部是一 座名叫玛丽屋小礼拜堂,在 它的大理石墙上刻着这样一 句话:"此屋应称为---为所有 人祈祷之屋。"里面的一切都 是用石头围砌的。静谧,高 贵,神圣



前面的第三礼拜堂 Cappella del Sacramento里有贝尼尼所 建的祭坛,只有祈祷的人才能进入,不是信徒禁止入内。正 中央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来参观的信徒的吻和手的 触摸,铜像闪耀着金色。左侧以及与第二、第三礼拜堂相对 的墙面上有波莱渥罗为伊诺欠兹奥八世建造的青铜纪念碑。 登上圆顶的入口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尽 管有电梯,要到屋顶庭园还必须要登330级台阶。从屋顶眺 望圣彼得广场的夕阳是最美的。 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 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 着。那扭曲的粗圆柱似的独特形状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 堂里有圣彼得的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 巴作的教皇庀奥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 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彼得的椅子”,里面包着据 说是圣彼得使用过的木制的传教座椅。左边的楼梯通往教皇 的地下陵墓。另外,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那些豪华 的圣器皿类显示着梵蒂冈的力量。

中外建筑史第8章 欧美18—19世纪下半叶建筑

中外建筑史第8章  欧美18—19世纪下半叶建筑

• 外立面上,鼓座和穹项完全采用罗马坦比哀多的 构图,到十字架顶点,总高113m。西面一对钟塔 较高,巴洛克的手法使这对钟塔过于繁琐。
圣保罗大教堂正面
• 8.1.2府邸建筑
• 18世纪初,城郊等处兴建庄园府邸,并使其成为时
尚。这类府邸建筑中最著名的有勃仑罕姆府邸。主楼 前是宽阔的三合院,它两侧又各有—个四合院,一个 是厨房和其他杂用房屋及仆役们的住房,另一个是马 厩,府邸的外立面追求刚强、浑厚的形象,设计中采 用石墙面,罗马的巨柱式柱子和壁柱,形成沉重的体 量感。另一个著名的是霍华德府邸。
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国会大厦
• 2.浪漫主义
• 浪漫主义,l 8世纪 下半叶源于英国, 19世纪20年代开始 普及欧洲。在英国, 浪漫主义与古典复 兴始终是并进的, 它可以分为两个阶 段;前一阶段始于 18世纪60年代,称 为先浪漫主义;后 一阶段始于19世纪 30年代,称为浪漫 主义或哥特复兴。 最突出的例子便是 英国国会大厦。
•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 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的 “水晶宫”展览馆,第一 次大规模采用了预制和构 件标淮化的方法,使总共 大约74400m。的建筑面 积能在9个月时间内完成。 • 1889年在巴黎埃菲尔铁塔, 为巴黎新添了一景。塔高 328m,在17个月内建成, 显示了当时工业生产的巨 大能力。行的世界博览会, 铁塔后的机械馆也以长 420m、跨度115m的大跨 度结构,刷新了世界建筑 的新纪录。
巴 黎 歌 剧 院
• 8.2.2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 在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促使建筑科学快速发展。 新建筑材料、技术、施工的出现也为建筑摆脱旧 有形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首先是采用当时正 在大量生产的铁和玻璃来扩大建筑规模和解决大 空间建筑的采光问题。

解读圣心大教堂的空间功能于结构

解读圣心大教堂的空间功能于结构

解读圣心大教堂的空间功能于结构解读圣心大教堂的空间功能于结构——以广州圣心教堂为例摘要英国复古主义的最特殊特点是新哥特主义的出现。

19世纪初期以来,对英国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进行挑战的主要风格就是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各种建筑和室内的风格。

哥特风格是欧洲的传统风格,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成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的圣心大教堂就是哥特式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是结合当地文化的精华所在,既保存了哥特式的风格,同时也不脱离了当地文化的底蕴。

关键词:哥特式、三段式分割、飞扶壁、扶内、飞肋拱顶、玫瑰窗、束柱、十字翼廊广州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一德东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特色的一间教堂。

该座教堂建于1863年,并落成于1888年,而且分别用了耶路撒冷和罗马两个国家的的石头作为当时教堂的奠基石。

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采用花岗岩所建造的,因此也被命名为“石室”或者是“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圣心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属于当时建筑风格里的“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可与世界闻名的巴黎圣母院媲美。

然而,我们所说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就是建筑以“三段式”为主,分别是左、中、右,上、中、下。

而且,“哥特式”的最大建筑的特点在于:尖塔高耸、尖形拱门(火焰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的花窗彩色玻璃。

在建筑结构上利用了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从正面看“圣心大教堂”,正面是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高插云霄。

石塔中间西侧是一座大钟楼,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形成了三段式,而且左右两侧的高耸的石塔向中间的靠,石塔顶端最为奇特的在于,塔身的建造不是封闭式的建造,而是由很多的小洞洞所组成的,作用在于使塔身降低其作用力,减少负担。

塔与塔之间形成了“扶内”使这座教堂不易倒塌。

从左右方的侧面观看教堂,我们发现的是,教堂的外结构用了很多的弧形的拱作为整个教堂的作用,那就是所谓“哥特式”建筑中,独特的飞扶壁。

巴洛克建筑中的珍珠——圣卡罗教堂

巴洛克建筑中的珍珠——圣卡罗教堂

巴洛克建筑中的珍珠——圣卡罗教堂圣卡罗教堂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是由意大利杰出的建筑师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于1638年设计建造的一座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筑。

巴洛克建筑巴洛克艺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设计中,由于它打破均衡和非理性的特征,被人们称为“畸形的珍珠”。

但巴洛克不仅赋予空间装饰性,又具有灵活的解决空间问题的手法:它运用动态的空间元素、光影、几何学和透视法使建筑获得动势;它以夸张或炫丽的装饰为建筑增添戏剧性的色彩;它以综合性的手法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并和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整体。

圣卡罗教堂圣卡罗教堂作为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品,其独特的平面设计,流动的立面效果以及内部精细高雅的装饰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堪称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

1 选址与平面设计教堂位于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用地十分紧张,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放入当时流行的拉丁十字行。

所以波洛米尼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手法,在横向轴的两端加入了两个等边三角形,在长轴的一端是主入口的门,另一端则是祭坛,而在横向轴的两端又放置了两个次祭坛。

这是教堂整个基本平面的结构。

在教堂的旁边是厢房,后部是花园和僧侣的宿舍。

(图1)设计师将教堂建立在两路直角交叉的一隅,因而教堂的正门面要与修院紧贴在一起,而修院的建筑则延续于直角之外。

因此,从斜角看去,教堂的正门面外观和修院尽在视野之内(图2)这样的平面设计既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建筑用地,并且很好的处理了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教堂在保留其基本形制和功能的前提下,与周边的建筑与街道完美融合。

2 富于流动的主立面在教堂主要立面的处理上具体在立面的处理上,图1 圣卡罗教堂平面图 图2 神卡罗教堂透视图设计师在教堂立面的中央一间凸出,左右两面凹进,均用曲线,形成一个波浪形的曲面(图3),看似在流动而雕像与檐和柱的存在使得建筑的主立面的虚实关系也富于流动性。

更由于建筑立面上有许多装饰及雕刻作品,这样加强了立面的阴影,使得建筑光影效果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使人置身于教堂之前感受到的并不是宗教的统治与威严,更多的则是一种宗教所能带给人的轻快与愉悦,使人无限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