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

1、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P.3

2、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P.20

二、简答题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

(一)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

(二)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

按教育自身运行的方式,可将其分为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教育思想。以此为参照,按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形态,亦可将其分为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思想。

(三)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规律

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P.15-18

第二章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各构成要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些要素从不同角度作用于总系统。根据不同的要素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分析,高等教育结构的构成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P.25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哪些?

答:(一)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1、学习能力

2、研究能力

3、实践能力

(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

(三)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

P.36-38

2、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答:(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P.40

3、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是什么?

答:“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

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培养人才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1810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是对威斯康星大学20世纪初办学理念和经验的总称)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P.42-46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概念

1、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P.48

2、高等教育目的

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以下三层涵义: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层次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把握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把智、德、美三育同作为其物质基础的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第三个层次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P.56

三、论述题

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目的观的认识。

社会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这种观点强调人是社会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

个人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这种高教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人价值,即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形成和个体生活幸福。

以上两种高教目的观既有合理之处,也各有其局限性。社会本位观肯定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强调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把服务于社会放在首位,这对于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发挥高校的功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绝对的社会本位观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一些问题:导致高等教育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波动而波动,使高等教育缺乏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蠢事;没有分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容易导致高等

教育走偏方向和短视行为;容易助长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忽视和对学生个性的抹杀。与此相反,个体本位观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丰富了人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弥补了社会本位观的某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它没有揭示出真实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集合,过分强调个体本位观也会导致高等教育的某些弊端: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得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把个体需要强调到不适当位置,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下降。

根据社会本位观、个人本位观的基本观点、价值及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我们在高教目的观选择上,应寻求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相适合的整合思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高等教育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单向抉择,已被证明是有弊端的。杜威早就论定这种单向抉择属无谓之举。他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并建立实验学校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当代教育学者也提醒我们,在高等教育价值选择上,不能重复“一边倒”的做法,应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作出动态的调整。但切实措施尚有待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摸索。P.58-60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概念

1、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体制

指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高校各个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即高校的内部管理,它可以按管理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六个要素,也可按管理部门分成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物资管理、后勤管理等,还可以按管理职能分成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P.72

2、高等学校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或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程度上分它属于学制中的最高层次。

3、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即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P.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