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前言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病案的详细分析,可以揭示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案,对于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中医病案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病案资料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58岁•主诉:头痛、头晕已有三天病史回顾:患者自述头痛头晕已有三天。

无明显诱因,长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有轻度头晕,但此次头晕明显加重。

伴有头痛,位置在额部和两侧颞部,头痛胀痛,感觉像有东西挤压着。

头痛加重时伴有恶心、呕吐。

睡眠质量差,经常失眠。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稍黄,神清,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分析:根据病史回顾和体格检查,患者头痛头晕的症状与中医的“头痛、头晕”证候相符。

根据中医理论,头痛头晕的症状常与气血不足、肝胆郁结、痰湿内蕴等有关。

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症状和辨证分析结果,制定以下中医治疗方案:1.益气养血方主要成药:黄芪、当归、益母草、川芎方剂组成及用法:黄芪15g,当归12g,益母草12g,川芎10g,水煎服。

方剂理论:此方剂主要以黄芪和当归为主药,具有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益母草能调理气血,川芎能舒筋活血,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经络循环,缓解头痛头晕症状。

2.调理肝胆方主要成药:柴胡、香附、白芍、枳壳方剂组成及用法:柴胡10g,香附10g,白芍12g,枳壳10g,水煎服。

方剂理论:此方剂主要以柴胡为主药,能舒肝理气、解郁托表。

香附具有理气活血、行痰止痛的作用,白芍能养血安神,枳壳能行气止痛。

这些药物组合应用可以调理肝胆,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随访与结局:患者按照方剂用药进行治疗,每日三次,连续7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头痛头晕症状逐渐减轻,恶心、呕吐也明显减少。

7天后进行随访,患者症状已完全缓解,头痛头晕已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通过对该病案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头痛头晕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病案的治疗方案基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课堂PPT)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课堂PPT)
3
答:
• 主诉:神志昏糊,半身不遂1天。 • 证名:肝风内动证(肝阳化风证)。 • 病机分析:患者年事已高,高血压病十余载,肝
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血随气逆,亢扰 于上,故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夜不成寐;腰 为肾之府,肝肾阴亏,故见腰膝酸软。 • 饮酒及恼怒,使阳亢化风,气血随风上逆,故见 剧烈头痛;肝风夹痰蒙蔽清窍,则见神志昏糊, 喉中痰鸣,呼吸气粗;风痰窜扰经络,经气不利, 则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绛,苔黄厚腻, 脉弦滑数,为风阳痰浊内盛之象。
10
病案分析六
• 肖某,女,31岁,已婚。就诊时间:2002 年2月1日。3年前因“人工流产”后未能及 时休息,经常感觉心悸,气短,自汗,活 动后加重,腹胀纳呆。虽经中西药治疗, 症情未能明显改善。近半年来,心悸怔忡, 失眠多梦,眩晕,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食后腹胀,大便溏泄,月经先期,淋漓不 尽,舌质淡白而嫩,脉细弱。
4
病案分析三
• 杨某,女,31岁,1月前因母亲病故而悲伤 过度,近半月来时感胸胁脘腹胀闷疼痛,喜 太息,自觉咽部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 之不出,每于思母之时诸症加重。此次月 经未能按期而至,乳房作胀。舌苔薄白, 脉弦细。
5
答:
• 主诉:胸胁脘腹胀闷疼痛伴自觉咽部有物梗阻半 月。
• 证名:肝郁气滞证。 • 证候分析:由于情志因素,肝失疏泄,经气不利,
不化,以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脾气 亏损,气血生化不足,心血不足,心失所 养,心神不宁,则心悸失眠;头目失养, 则眩晕;脾虚不能统血,则可见月经量少 色淡,淋漓不尽.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脉 细弱等,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2
病案分析二
• 李某,男,65岁。2005年4月7日初诊。患 者高血压病十余载,平素经常头晕胀痛, 面红目赤,心悸肢麻,腰膝酸软,夜不成 寐。昨晚饮酒后,因事恼怒,突然剧烈头 痛,随即神志昏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舌红绛,苔黄厚腻, 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案实例分析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病案实例分析

主诉内容解读
患者主诉
头痛、发热、咳嗽、痰多
主诉解读
患者可能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需进一步询问病史和观察症状以明确诊断。
现病史详细描述
01
发病时间
3天前
02
03
04
症状表现
头痛、发热、咳嗽、痰多、胸 闷、乏力
病情变化
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咳嗽明显
诊治经过
自行服用感冒药,症状未见明 显改善
发病过程及诱因探讨
伴有咳嗽,痰声漉漉,提 示痰湿阻肺。
嗅气味
口气重浊,暗示脾胃湿热 内蕴。
问诊关键要点提取
主诉与现病史
患者主诉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长期便溏。现病史中提及近期感
冒后症状加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既往史与家族史
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家族中有 脾胃疾病遗传史。
饮食与睡眠
饮食不规律,偏好油腻辛辣食物; 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
切诊技巧运用与发现
八纲辨证理论框架
虚实辨证
经络辨证
辨别正邪的盛衰,确定疾病的虚实属 性。
根据经络理论,分析疾病与经络的关 系。
气血津液辨证
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变情况,判断脏腑 功能状态。
八纲辨证理论框架
脏腑辨证
根据脏腑理论,分析疾病与脏腑的关系。
六经辨证
根据六经理论,分析疾病在六经中的传变规律。
02 主诉与现病史分析
发病过程
患者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诱因分析
考虑患者因天气变化未及时增添衣物,导致机体受凉,免疫 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等病症。
既往治疗经过及效果评价
既往治疗
患者曾自行服用感冒药治疗,但症状 未见明显改善。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头痛主诉:患者,男性,30岁,头痛已有一周,疼痛部位集中在双侧太阳穴附近,呈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并且光线过敏。

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病史:此前无头痛疾病史,健康良好。

最近工作压力较大,日常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差。

家族中无头痛病史。

舌诊:舌体稍红,苔黄腻。

脉诊:脉浮数。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上述症状和舌脉状况,可以初步判断此病为痰火上扰。

痰火上扰是指由于体内湿热郁于脾胃,脾胃不健,痰浊内生,或由于外邪侵袭,郁结气滞,引发头痛等症状。

此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多为双侧太阳穴附近,呈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并且光线过敏。

舌体稍红,苔黄腻,脉浮数。

中医治疗方案:针对病案一的症状和辨证,可以采用以下中医治疗方案:1. 清热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组成:天麻、赤芍、川芎、羌活、佛手、黄芪、薄荷等。

2. 调理脾胃,健脾化痰。

方药组成:白术、茯苓、半夏、山药、陈皮等。

3. 调理作息,改善生活习惯。

针对患者的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适当调整工作压力。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中医治疗方案,通常可以在2-4周内缓解头痛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病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需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理。

结论: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根据病案分析,确定痰火上扰为头痛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医药对于头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减少复发风险。

但是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和长期的调理,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8.①证名:心阴虚证. ②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神过度,暗耗 心阴所致。心阴亏少,心失所养,心动 失常,故见心悸,心失濡养,且虚热扰 心,心神不宁,故心烦,失眠,多 梦.阴不制阳,虚热内生,虚火内扰, 故见五心烦热,盗汗;虚火上炎则颧红; 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9.韩XX,男,42岁.三年来反复咳嗽, 痰中带血,曾诊断为“肺结核”。来诊 时症见形体消瘦,两颧红赤,咳嗽少痰, 胸痛,痰中带血,口燥咽干,盗汗,舌 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写出: ①主诉; ②八纲结论; ③证名诊断; ④辨证分析.

2.吴X,男,52岁.患者十年前因疲劳出现心 悸气短,未经治疗,以后每因劳累则病情加重, 近二月因上症加重而来就诊。现自觉胸闷,心 悸,时有胸痛,畏寒肢冷,医生查体时,望其 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切诊脉微弱,四 肢不温. 要求写出: ①主诉, ②证名诊断, ③辩证分析.




4.王X,女,18岁.近半个月因复习考试,每日 入睡较晚且夜寐多梦,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 尖部有烧灼感,可见红刺,苔黄,脉数. 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辨证分析. ①证名诊断;心火亢盛证. ②辨证分析:患者因复习考试着急紧张而致心 火亢盛. 心火内盛,侵扰心神,故见失眠多梦,心烦;火邪 伤津,肠失濡润,小便化源不足故口渴,便秘,溲 黄, 心火上炎,则舌尖起红刺利并有烧灼感; 苔黄,脉数为火热内盛之征.

13.①主诉:发热、咳嗽三日,加重一日. ②八纲结论:里证,实证,热证,阳 证. ③证名:痰热壅肺证(痰热阻肺证). ④辨证分析;本证病初为表寒证,后因 风寒之邪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热邪炼液 为痰,痰热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故咳喘胸闷,痰多黄粘。里热炽盛,蒸达于 外,故壮热;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 津则口渴.肠道失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 则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 内盛之征。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病案一:慢性胃炎主诉患者李某,女性,45岁,主诉脘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三年。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开始出现脘腹不适感,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症状,经常感觉胀气不顺,影响生活质量。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脾虚湿困型。

治疗方案1.调整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中药调理:益气健脾、祛湿化痰。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脘腹不适明显减轻,食欲有所增加,嗳气减少,大便规律。

病案二:失眠症主诉患者王某,男性,38岁,主诉失眠近半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天疲倦。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每晚入睡困难,常多梦、早醒,导致白天疲倦无力,工作效率下降。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心火亢盛型。

1.调整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2.中药调理:清热安神、养心安神。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入睡时间缩短,多梦减少,早醒明显改善,白天疲倦感明显减轻。

病案三:痛经主诉患者张某,女性,22岁,主诉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持续三年。

现病史患者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三年,每次月经来潮前后1-2天出现上述症状。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气血虚弱型。

治疗方案1.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中药调理:补气养血、理气止痛。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经期腹痛明显减轻,腰腿酸痛症状改善,情绪波动减轻。

病案四:慢性咳嗽主诉患者刘某,女性,60岁,主诉反复慢性咳嗽伴痰,咳嗽持续两年。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伴有痰,经常感觉喉部有异物阻塞,痰液为白色粘稠。

中医辨证:肺热痰壅型。

治疗方案1.忌烟酒刺激: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

2.中药调理: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咳嗽明显减轻,痰液变少,喉部异物感减轻。

病案五:一侧头痛主诉患者陈某,男性,50岁,主诉右侧头痛伴眩晕,持续三个月。

现病史患者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侧头痛,头痛部位固定在右侧头部,伴有眩晕、恶心。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

患者,男,35岁,已婚,从事IT行业,因反复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伴恶心、呕吐3天入院。

患者自述近3个月来,因工作繁忙,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较大。

既往体健,无重大疾病史。

二、中医诊断1. 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中医理论,初步诊断为“胁痛”(肝郁气滞证)。

(1)症状:右侧胁肋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情绪波动较大。

(2)体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2. 证候分析(1)肝郁气滞:患者工作繁忙,情绪波动较大,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

(2)脾胃虚弱: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进而引起恶心、呕吐。

三、中医治疗1.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2.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1)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甘草。

(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加减:若恶心、呕吐明显,可加半夏、生姜;若胁肋部疼痛较重,可加延胡索、郁金。

四、疗效观察1. 症状改善:经过5天的治疗,患者右侧胁肋部疼痛明显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消失。

2. 体征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较前缓和。

1. 病因分析本病例患者因工作繁忙,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同时,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进而引起恶心、呕吐。

2. 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功效;四君子汤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3. 疗效分析经过5天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应用,既可疏肝解郁,又可健脾和胃,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六、总结本病例通过中医诊断和辨证分析,得出患者为“胁痛”(肝郁气滞证),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此病例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运用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七、建议1.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医诊断学病案病机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病机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病机分析病机分析病案1:(1)患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失眠、头昏、健忘、面色少华、舌淡苔白,可见其心血亏虚。

(2)患者气短神疲乏力,纳食呆滞、肢体困重、大便溏烂,可见其脾气虚。

脾虚生湿,故肢体困重、舌胖。

脾气虚,不能升散水谷精微,上不得精气滋养,则头昏、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精微不升反而下流,则见便溏。

病案2:(1)患者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近赤月经闭止,伴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是明显的气滞血瘀症状。

气能行血,气郁则血瘀。

(2)肝气郁结,久而化火。

患者急躁易怒,正是肝火上炎的症状。

病案3:(1)患者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手足发麻,月经量少、色淡,可见其肝血亏虚。

(2)心血与肝血在运行方面密切相关,有见患者头晕眼花,心悸多梦,可知其心血亏虚。

总的来说,患者是“心肝血虚”。

病案4:(1)患者畏寒肢冷,腰酸乏力,大便溏,小便清冷,可见其脾肾阳虚。

(2)患者痛经,经量少,色黑多血块,面色乌暗,眼周及环唇色黑,舌边布满瘀斑,脉沉紧,是血瘀所致,又“伴冷汗淋漓,肢冷如冰”,可知其属寒。

阳气亏虚,虚寒内生,是寒凝血及气虚所致的血瘀。

病案5:患者恶风寒,无汗身痛,发热,痰清稀,是表寒症的表现,风热犯肺。

但后来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是热症的表现。

寒极生热,转为里实热证。

病案6:患者恶寒发热二天,咳嗽,痰稀白,周身酸痛,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犯肺证。

鼻为肺窍,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

病案7:腰膝酸软疼痛,耳鸣,健忘,失眠,月经量逐渐减少,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肾阴虚证。

阴不制阳导致五心烦热。

肾阴不足导致口燥咽干。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体系。

通过对中医病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诊断思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估,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

在众多的中医病案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患者王某,女,45 岁,因反复胃脘疼痛 2 年余前来就诊。

患者自述胃脘部疼痛,以胀痛为主,伴有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

疼痛多在进食后加重,情绪波动时也容易发作。

曾多次服用西药治疗,但症状时好时坏,未能根治。

中医诊断时,首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可见患者面色萎黄,神情焦虑;闻诊未闻及特殊气味;问诊中详细了解了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切诊时,脉象弦细。

综合四诊信息,中医认为患者的胃脘疼痛属于肝郁气滞、脾胃虚弱之证。

肝郁气滞是导致患者胃脘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平素情绪容易波动,肝气不舒,气机郁滞,横逆犯胃,导致胃脘胀痛。

脾胃虚弱则是发病的内在基础。

长期的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损伤了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

在治疗上,中医遵循“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原则。

方剂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柴胡、枳壳、香附等药物疏肝理气,以解肝气之郁滞;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反酸明显者加海螵蛸、瓦楞子以制酸;胃脘胀满甚者加厚朴、陈皮以行气消胀。

患者服用中药 7 剂后,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嗳气、反酸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继续服用 14 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为巩固疗效,嘱患者再服用 7 剂,并注意调畅情志,合理饮食。

这个病案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胃脘疼痛不仅仅是胃本身的问题,还与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在治疗时,不是单纯地针对胃脘疼痛这一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整体出发,调理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患者自绝经二年来,自觉胃脘部重 复胀痛不适。情绪不稳,轻易抑郁及 发怒,遇烦恼则痛甚,嗳气、矢气则 痛舒。胃纳尚可,大便偏干。舌红苔 薄白、脉弦。
胃镜: 慢性浅表性胃炎,HP(-) 。
中医病案分析
15/20
要求: 中医诊疗: 辩证分型: 治 法: 方 药:
中医病案分析
16/20
中医诊疗: 胃 痛 辩证分型: 肝气犯胃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 药: 柴胡疏肝散(柴胡、 陈皮、
20/20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 药、 炙甘草 )
中医病案分析
17/20
病案三
沈××,男,23岁,职员 。
主诉: 目黄、身黄、尿黄三天。
患者一周前无显著诱因下出现发烧, 自认为感冒,服感冒药和消炎药后热渐退, 三天前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小便 短少黄赤。伴恶心呕吐,口干苦,腹胀, 纳呆,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查见: 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 肝肋下3cm,质软,轻压痛,未见其它阳 性体征。
中医病案分析
6/20
• 中医诊疗: 喘证
• 中医证型: 痰浊阻肺
• 辩证分析: 痰浊壅肺,气机不畅,宣降失常, 肺气上逆,故喘咳多痰胸闷。痰湿蕴中,脾 胃不和,健运失司,故恶心纳呆,脘腹胀闷, 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蕴之 征。
中医病案分析
7/20
• 费某,男性,35岁,司机。 • 主诉: 咳嗽咳痰7天。 • 患者7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白稀
粘液痰,咳吐不利,胸中憋闷,恶心纳呆,口粘不 渴。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气候转暖时逐步减轻。 早期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发展到当 前走平路时亦感气急。 • 查体: BP: 125/85mmHg,HR: 85次/分,律齐, P: 25次/分。神志清,精神软。胸廓前后径增加, 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心 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 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 余无阳性体征。舌苔白腻,脉滑。 • 辅助检验: 胸片示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 隙增宽。心电图、腹部B超等均无殊。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总结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总结

一、前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中医诊断方法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我参加了本次中诊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我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对中医诊断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病例分析的总结。

二、病例分析1. 病例一:李某,男,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3年,加重1周。

(1)病史采集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腹痛、腹泻,呈间歇性发作,无规律。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1周症状加重,每日腹泻3-5次,腹痛加剧,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2)四诊合参望诊:患者面色萎黄,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患者语音低沉,有轻微腹泻声。

问诊:患者诉腹痛、腹泻,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饮食、睡眠欠佳。

切诊:脉象沉弦。

(3)诊断分析根据病史、四诊合参,诊断为泄泻。

证型为脾胃虚弱,湿阻中焦。

(4)治疗方案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发热、乏力等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未复发。

2. 病例二:张某,女,50岁,主诉:头晕、头痛、失眠2年,加重1个月。

(1)病史采集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呈持续性,无规律。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1个月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2)四诊合参望诊:患者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患者语音低沉,有轻微头晕声。

问诊:患者诉头晕、头痛、失眠,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饮食、睡眠欠佳。

切诊:脉象弦细。

(3)诊断分析根据病史、四诊合参,诊断为眩晕。

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4)治疗方案治法: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5)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未复发。

三、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病案资料如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头痛已有半年,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头晕,失眠,舌苔白腻,脉弦。

查体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首先需要对症状进行分析。

头痛伴有头晕和失眠,相关症状暗示了患者可能存在阻络不通的问题,而舌苔白腻和脉弦则表明气滞和阻塞的情况。

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初步推测患者的疾病属于气郁血瘀的范畴。

进一步分析病情和病史,患者的头痛已经有半年之久,并且逐渐加重,这表明疾病的本质是气滞血瘀导致的阻塞。

舌苔白腻和脉弦也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患者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说明当前的治疗方法并未改善气郁血瘀的状况。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中医诊断为气郁血瘀。

气郁血瘀是中医疾病的一个重要病机,是指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导致气血阻滞,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治疗气郁血瘀的关键在于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

对于上述病例,中医诊断学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病史:头痛已有半年之久,逐渐加重,治疗效果不佳。

2.主诉:头痛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弦。

3.辨证:气滞血瘀,阻络不通。

4.根据气郁血瘀的病机,进行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治疗。

针对该病症,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药物,可以协助治疗。

此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改善气郁血瘀的症状。

总之,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案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机,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治疗气郁血瘀等病症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基本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法,以达到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目的。

最终实现疾病的根本治愈。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题改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题改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题改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题1、薛某,男,38岁,军人。

患者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

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

【要求】①病情分析;②提出证名。

参考答案:①本证中,因在夏令时劳作过久,暑热炎蒸,暑闭心神,引动肝风,故见突然昏倒;暑性炎热升散,灼气伤津,顾发热,汗出不止;虽神识已清,但精液为炎热所伤,故口渴,尿黄;暑病汗多,气随汗泄,故疲乏而脉虚数。

②辨为暑淫证。

2、王某,女,15岁,学生。

患者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

现症见发热,咳嗽,咳吐黄痰,伴头痛、恶风、汗少、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要求】①病情分析;②提出八纲辩证结论。

参考答案:①患者发热恶风、头痛、汗少、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为外感风热之表热证。

肺合皮毛,外邪袭表犯肺,肺失宣降而发咳嗽。

热邪灼津,则口渴咽痛、尿黄。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传与大肠,则大便干。

②综上诸症,证属外感风热,肺卫失宣之表热证。

3、魏某,男,48岁,干部。

脘腹腰胁坠重酸痛、乏力气2年。

患者胃、肾等内脏下垂已有2年余,现脘腹、两胁及腰部坠重酸痛、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不欲饮食,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小便少,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浅淡、苔薄白,脉缓弱。

【要求】①病情分析;②脏腑辩证结论。

参考答案:①患者食少、腹胀、便溏,可知其病位在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其病性为气虚;脾气亏虚是其病因。

由于脾气亏虚,中气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胃、肾等内脏下垂,故见脘腹腰胁坠重酸痛;脾虚不运水湿,故见尿少而轻度浮肿。

②辩证为脾虚气陷证。

4、马某,女,35岁,家庭妇女。

痛经3年。

患者自诉既往月经规则,无痛经。

3年前出现经前1周左右乳胀,经期第1~2天出现小腹胀痛、拒按,伴月经量减少、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紧。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题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题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32岁,已婚,工人,居住地:某市。

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1周”入院。

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以干咳为主,无痰或少痰,伴有咽痒,偶有胸痛。

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止咳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彻底治愈。

1周前,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伴有发热、乏力,体温最高达38.5℃,遂来我院就诊。

二、中医诊断1. 证候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中医诊断为:(1)证型:肺燥咳嗽(2)证候:咳嗽,干咳为主,无痰或少痰,咽痒,偶有胸痛,发热,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 病机分析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患者长期咳嗽,肺阴受损,肺燥津伤,肺失润降,故出现干咳、咽痒;肺络受损,故有胸痛;热邪侵袭,故发热、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热象。

三、治法及方药1.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止咳2. 方药:(1)基本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 15g,麦冬 15g,玉竹 10g,天花粉 10g,桑白皮 10g,杏仁 10g,桔梗 10g,炙甘草 6g。

(2)加减:发热明显者,加金银花 15g、连翘 10g;乏力明显者,加黄芪 15g;咳嗽明显者,加川贝母 10g、枇杷叶 10g。

四、治疗过程及疗效患者入院后,按照中医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1. 第1周:患者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配合抗感染、止咳等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发热、乏力等症状有所缓解。

2. 第2周:患者继续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症状进一步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

3. 第3周: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基本消失,体力恢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明显改善。

4. 第4周: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舌脉正常,复查肺部CT,未见异常。

患者痊愈出院。

五、总结本病例患者为肺燥咳嗽,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给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具有个体化、整体观的特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1.女,32岁,3天前出现呕吐清水,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畏寒肢冷,舌淡,苔少,脉沉细。

宜诊断为A.寒饮停胃证B.胃阳虚证C.胃气虚证D.寒滞胃肠证E.胃阴虚证答案:1.B2.女,40岁。

失眠3年余,面唇淡白无华;入睡困难,多梦健忘,心烦心悸,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临床辨证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心血虚证D.肝血虚证E.胆郁痰扰答案:2.C3.女,52岁。

心悸胸闷已2年。

近日心悸加剧,且胸部闷痛,入夜加重,伴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迟。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心脉痹阻证D.气虚血痰证E.心血虚证答案:3.B4.男,22岁。

心烦失眠1周,近因面临分配工作,心情烦躁,近1周入夜难眠,手足心自感发热,入夜咽干欲饮,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肝火上炎证D.心血虚证E.心火亢盛证答案:4.A 5.男,70岁。

患有"冠心病〞10年。

今上午突然心痛剧作,面色青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淡苔白润,脉微欲绝。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阳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气虚证D.亡阳证E.心阳暴脱证答案:5.E6.女,60岁。

患"高血压〞8年余,近来,自感心前区闷痛,时有心悸,短气,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临床辨证是A.心脉痹阻证B.痰阻心脉证C.肝气郁结证D.血瘀心脉证E.心气虚证答案:6.B7.女,55岁。

心悸,胸闷,气短已3年,活动后加剧,面包淡白,神疲乏力,语声卑微,入夜不能安睡,舌淡苔自,脉弱。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气虚证D.血虚证E.心阴虚证答案:7.A8.女,50岁。

近来因工作劳累过度,时感气短乏力,近日与他人争吵后感到心前区胀痛,且放射到左肩背部,伴心悸失眠,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肝气郁结证C.气滞血瘀证D.气滞心脉证E.寒阻心脉证答案:8.D9.男,60岁。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辨病辨证来确定疾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分析10个中医诊断的病案,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诊断的方法。

1.病案一:患者主诉胃脘痞闷、恶心欲呕、纳差、腹胀疼痛,舌苔黄厚腻,脉滑。

诊断为食积型胃湿。

中医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主诉和舌脉情况,确定其为食积型胃湿。

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湿浊停滞于胃中。

治疗原则为健脾化湿,行气导滞。

2.病案二: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舌苔白,脉滑。

诊断为痰湿型咳嗽。

中医诊断:患者的主诉以及舌脉情况表明其为痰湿型咳嗽。

病机为湿邪郁闭,痰浊壅滞于肺。

治疗原则为化痰祛湿,清肺散邪。

3.病案三:患者主诉腹痛、腹胀、泄泻,排便中见黏液,舌苔苍厚,脉滑。

诊断为湿热型腹泻。

中医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舌脉情况,可以确定其为湿热型腹泻。

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于腑气,病变以小肠为主。

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调理脾胃。

4.病案四:患者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烦躁易怒,舌红,脉数。

诊断为心火旺盛型心悸。

中医诊断:患者的主诉以及舌脉情况表明其为心火旺盛型心悸。

病机为心脾阳虚,心火上炎。

治疗原则为降火平心,养心补脾。

5.病案五:患者主诉头痛、头晕、眩晕,舌质淡红,脉细弱。

诊断为肝肾阴虚型头痛。

中医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主诉和舌脉情况,可以确定其为肝肾阴虚型头痛。

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

治疗原则为养阴清肝,平肝潜阳。

6.病案六:患者出现腹痛、胀满、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为肝气郁结型肠痉。

中医诊断:患者的主诉以及舌脉情况表明其为肝气郁结型肠痉。

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机不畅。

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调理肠胃。

7.病案七:患者主诉口干欲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燥,舌红燥裂,脉数细。

诊断为肺阴虚型口干。

中医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主诉和舌脉情况,可以确定其为肺阴虚型口干。

病机为肺阴亏损,肺气不调。

治疗原则为养阴润燥,清肺润燥。

8.病案八: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舌质红,脉细数。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

答:
• 主诉:脘肋胀痛5天。 主诉:脘肋胀痛5 • 判断证名:肝胃不和证。 判断证名:肝胃不和证。 • 证候分析:患者平素性情较为急燥,肝木偏旺, 证候分析:患者平素性情较为急燥,肝木偏旺, 失于条达;近来因家庭琐事,而烦恼异常, 失于条达;近来因家庭琐事,而烦恼异常,肝气 郁结,疏泄失常;五天前开始出现胃脘、 郁结,疏泄失常;五天前开始出现胃脘、胁肋部 胀满疼痛,乃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气郁滞; 胀满疼痛,乃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气郁滞; 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则呃逆嗳气,饮食减少; 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则呃逆嗳气,饮食减少; 木郁作酸,肝气犯胃,则吞酸嘈杂;肝失条达, 木郁作酸,肝气犯胃,则吞酸嘈杂;肝失条达, 情志失调,则情绪抑郁,喜太息;舌苔薄白, 情志失调,则情绪抑郁,喜太息;舌苔薄白,脉 肝气郁结故也。 弦,肝气郁结故也。
病案分析二
• 李某,男,65岁。2005年4月7日初诊。患 李某, 日初诊。 岁 年 月 日初诊 者高血压病十余载,平素经常头晕胀痛, 者高血压病十余载,平素经常头晕胀痛, 面红目赤,心悸肢麻,腰膝酸软, 面红目赤,心悸肢麻,腰膝酸软,夜不成 昨晚饮酒后,因事恼怒, 寐。昨晚饮酒后,因事恼怒,突然剧烈头 随即神志昏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痛,随即神志昏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舌红绛,苔黄厚腻, 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舌红绛,苔血便两年,加重 月。 主诉:下痢脓血便两年,加重3月 • 证名:脾肾阳虚证。 证名:脾肾阳虚证。 • 证候分析:2年前因饮食不洁而患痢疾,经治疗, 证候分析: 年前因饮食不洁而患痢疾,经治疗, 年前因饮食不洁而患痢疾 病情虽得以控制,但病情迁延日久未痊愈, 病情虽得以控制,但病情迁延日久未痊愈,损伤 脾阳。脾阳虚衰,可见腹痛隐隐,腹泻反复发作, 脾阳。脾阳虚衰,可见腹痛隐隐,腹泻反复发作, 受凉、进食生冷或劳累后尤甚;久病耗伤肾阳, 受凉、进食生冷或劳累后尤甚;久病耗伤肾阳, 脾肾阳虚,可见五更泻,泻下清稀,完谷不化; 脾肾阳虚,可见五更泻,泻下清稀,完谷不化; 阳虚阴寒内盛,腰膝失于温养,可见腰酸膝冷; 阳虚阴寒内盛,腰膝失于温养,可见腰酸膝冷; 阳虚阴盛可见四肢不温,下腹部冷痛。面白少华, 阳虚阴盛可见四肢不温,下腹部冷痛。面白少华,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而弱,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而弱, 两尺尤为无力,均为阳虚失于温运, 两尺尤为无力,均为阳虚失于温运,水寒之气内 停之征。 停之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女,32岁,3天前出现呕吐淸水,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胶痞,畏寒肢冷,舌淡,苔少,脉沉细。

宜诊断为A.寒饮停胃证B.胃阳虚证C.胃气虚证D.寒滞胃肠证E.胃阴虚证答案:1.B2.女,40岁。

失眠3年余,面唇淡白无华;入睡困难,多梦健忘,心烦心悸,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临床辨证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心血虚证D.肝血虚证E.胆郁痰扰答案:2.C3.女,52岁。

心悸胸闷已2年。

近日心悸加剧,且胸部闷痛,入夜加重,伴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迟。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心脉痹阻证D.气虚血痰证E.心血虚证答案:3.B4.男,22岁。

心烦失眠1周,近因面临分配工作,心情烦躁,近1周入夜难眠,手足心自感发热,入夜咽干欲饮,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肝火上炎证D.心血虚证E.心火亢盛证答案:4. A5.男,70岁。

患有“冠心病” 10年。

今上午突然心痛剧作,而色青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淡苔白润,脉微欲绝。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阳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气虚证D.亡阳证E.心阳暴脱证答案:5.E6.女,60岁。

患“髙血压”8年余,近来,自感心前区闷痛,时有心悸,短气,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 脉沉弦。

临床辨证是A.心脉痹阻证B.痰阻心脉证C.肝气郁结证D.I血瘀心脉证E.心气虚证答案:6.B7.女,55岁。

心悸,胸闷,气短已3年,活动后加剧,而包淡白,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入夜不能安睡, 舌淡苔自,脉弱。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气虚证D.血虚证E.心阴虚证答案:7. A8.女,50岁。

近来因工作劳累过度,时感气短乏力,近日与他人争吵后感到心前区胀痛,且放射到左肩背部,伴心悸失眠,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肝气郁结证C.气滞血瘀证D.气滞心脉证E.寒阻心脉证答案:8.D9.男,60岁。

心前区疼痛多年,每逢秋冬季加重,今年入冬以来时感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舌质紫黯,脉沉涩。

临床床辨证为A.痰迷心窍证B.I血瘀心脉证C.心阳虚证D.气滞心脉证E.痰阻心脉证答案:9.B10.男,74岁,一年前出现喘哮痰鸣,咳痰淸稀,量多易咳,形寒肢冷,舌淡,红苔白滑,脉沉迟,宜诊断A.饮停胸胁证B.寒痰阻肺证C.肺气虚证D.肺阴虚i正E.风寒犯肺证11.男,15岁。

昨夜起发热,体温38°C,微恶寒,口干微渴,头痛,汗岀,咳嗽,痰黏稠,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临床辨证为A.表热证B.表虚证C.半表半里证D.风寒束肺E.表寒证答案:11.A12.女,27岁,3天前因受凉后发热,体温38.2°C,微恶风寒,咳嗽,痰少而黏,难咳,口厨、杲咽F燥,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宜诊断为A.痰热壅肺证B.燥邪犯肺证C.风寒犯肺证D.肺热炽盛证E.风热犯肺证答案:12. B13.男,60岁。

3天前受凉,突然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夜间加剧,痰稀色白,舌苔薄白腻,脉浮紧。

临床辨证为A.寒邪客肺证B.风寒犯肺证C.外感风寒证D.风邪袭肺证E.饮邪停肺证答案:13. B14.男,65岁,有冠心病6年余,常感心悸怔忡,今晨突起心胸剧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

证属A.气滞心脉证B.寒凝心脉证C.心阳虚脱证D.痰阻心脉证E.瘀阻心脉证答案:14. B15.男,68岁。

患慢性气管炎多年,今入冬来,经常感冒,咳嗽,痰少而黏,神疲乏力,自汗,舌淡红苔白少津,脉弱。

辨证为A.风寒束肺B.寒邪客肺C.燥邪犯肺D.肝火犯肺E.肺阴虚答案:15. E16.女,33岁。

入秋患感冒后,干咳不止,痰少而黏,心烦,口咽干燥,大便千,舌红苔少而干,脉数。

临床辨证为A.风热犯肺证B.肺阴虚证C.燥邪犯肺证D.肝火犯肺证E.热邪壅肺证答案:16. C17.男,38岁。

高热不退10天余,咳嗽,胸痛并痰中带有脓血,味腥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辨证A.风热犯肺证B.热邪壅肺证C.肝火犯肺证D.燥邪犯肺证E.肺阴虚证答案:17. B18.男,50岁。

咳喘多年,胸闷痰多,稀白滑易咳出,舌苔白腻,脉滑。

临床辨证A.寒邪客肺证B.风寒犯肺证C.痰湿阻肺证D.饮停于肺证E.肺气虚证答案:18. C19.女,32岁,1年前岀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舌淡苔白脉虚者,证属A.心阻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阴虚证D.心血虚证E.心气虚证答案:19. E20.女,65岁。

咳喘15年,每至冬季加重,面色淡白,咳声无力,动则气喘,痰淸稀色白,四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弱。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肾不纳气证B.肺气虚证C.肺肾气虚证D.心肺气虚证E.脾肺气虚证21.女,24岁。

半月前感冒后,咳嗽至今不愈,阵发性呛咳,痰少而黏,痰中偶有血丝,胸胁胀痛,头晕目赤,沒黄便干,舌苔薄黄,脉弦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热邪壅肺证B.风热犯肺证C.肝火犯肺证D.燥邪犯肺证E.肺阴虚证答案:21. C22.女,52岁。

患过敏性鼻炎已近10年,每遇气温变化即鼻塞流淸涕,喷嚏不断,平素怕冷。

而白。

气短, 自汗,舌淡苔白,尺脉沉细。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肾阳虚证B.肺气虚证C.肺肾气虚证D.风寒犯肺证E.肾气虚证答案:22. C23.男,37岁,因要工钱时,遭老板殴打,终日闷闷不乐,出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 食则吐蛔,舌淡红,苔薄黄,脉弱。

证属A.阳明病证B.太阴病证C.少阴病证D.少阳病证E.厥阴病证答案:23. E24.女,45岁。

3天前食后受凉,腹泻不止,日行6〜7次,水样便,腹微痛,纳呆恶心,小便短少,舌苔白厚腻,脉缓。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寒湿困脾证B.胃寒证C.脾阳虚证D.外感寒湿证E.以上都不是答案:24. A25.男,65岁。

肛门脱岀已近3年,每大便稍用力,肛门即会脱出。

面白,神疲,气短,乏力,纳少,大便干,2〜3天一行,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脾气虚证B.脾阴虚证C.脾气下陷证D.气陷证E.肺气虚证答案:25. C26.女,42岁。

3年来月经量多,每次行经约7〜8天,经色先红后淡,经后小腹隐痛。

而色淡白无华,纳少, 稍多食即感脫腹胀满,气短,神疲乏力,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气血两虚证B.脾不摄血证C.心脾两虚证D.冲任虚寒证E.脾肾气虚证答案:26. B27.女,38岁。

慢性腹泻已5年余,大便每天2〜3次,稀便不成形,纳呆,腹胀,周身乏力,消瘦,舌淡苔白,脉缓。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脾阳虚证B.脾气虚证C.大肠虚寒证D.寒湿困脾证E.肾气虚证28.男,8岁。

平日喜欢吃甜食,近日纳食减少,口气臭秽,腔腹胀满,矢气昧臭,大便干,舌苔厚腻而黄, 脉滑数。

临床辨证为A.湿热蕴脾证B.肝气犯胃C.食滞胃胶证D.大肠湿热证E.胃热证答案:28. E29.男,48岁。

患慢性肝炎5年之久,近日常感两胁胀痛,心烦易怒,食少,腹胀便稀,舌淡苔白,脉弦缓。

临床辨证为A.肝气郁结证B.肝胃不和证C.肝脾不调证D.脾气虚证E.脾阳虚答案:29. C30.男,38岁,近半月来出现,日晡潮热,腹胀满疼痛,便秘,谑语,狂乱,舌红苔黄厚燥,脉沉迟有力,证属A.阳明经证B.阳明腑证C.少阳病证D.气分病证E.中焦病证31.女,20岁。

因过食生冷后,胃腔剧烈痛,口吐淸水,四肢不温,而白无华;大便稀薄,舌苔白滑,脉沉紧。

临床辨证为A.胃寒证B.脾阳虚证C.脾气虚D.食滞胃脫E.脾肾阳虚答案:31. A32.男,34岁。

患“神经性头痛”已3年。

每月发作2~3次,每次头痛延续1〜2天,头胀痛欲裂,耳鸣,目赤,口苦,烦躁易怒,沒赤便干,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肝经风热证B.肝火上炎证C.肝阳上亢证E.肝胆湿热证答案:32. B33.男,12岁,腹泻半年余,伴而色无华,形寒肢冷,腰酸,下腹冷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最宜诊断为A.肾阳虚证B.寒湿困脾证C.肾气不固证D.脾肾阳虚证E.脾阳虚证答案:33. D34.男,43岁。

而目一身俱黃,色鲜如橘色,纳呆呕恶,腕胀,胁痛,胁下有痞块,小便黄,大便澹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临床辨证为A.湿热蕴脾证B.肝胆湿热证C.寒湿困脾证D.大肠温热证E.肝火上炎证答案:34. B35.男,25岁。

因饮食不洁,当天即腹痛腹泻,下利黄糜味臭,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临床辨证A.大肠湿热证B.湿热蕴脾证C.食积胃肠证D.肝郁乘脾证E.胃热证答案:35. A36.女,22岁。

自期末复习考试以来自觉心胸烦闷,喜叹息,并感咽喉部有异物堵塞,咳之不岀,吞之不下,服消炎药,效果不显,舌苔白,脉弦。

临床辨证为A.气逆证B.肝火上炎C.心火亢盛D.肝气郁结E.气滞血瘀答案:36. D37.男,76岁。

患原发性“高血压” 10余年,今春自觉经常头皐耳鸣,腰膝无力,走路发飘。

今晨起床后突然眩晕:仆倒,左半身无力不能行走,口眼斜,语言務涩,舌红苔腻,脉弦滑。

辨证为A.阴虚动风B.血虚生风C.肝阳上亢D.热极生风E.肝阳化风答案:37. E38.女,18岁。

半年前失恋后精神抑郁,时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多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A.痰迷心窍证B.肝气郁结证C.心火亢盛证D.痰火扰心证E.胆郁痰扰证答案:38. A39.男,13岁。

患“乙型脑炎”5天,现髙热39°C,躁狂it语,呼吸气粗,喉中痰鸣,大便五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热入营血证B.痰火扰心证C.心火亢盛证D.痰迷心窍证E.阳明腑实证答案:39. B40•女,30岁。

新婚第3天,即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小肠实热证B.膀胱湿热证C.热结膀胱证D.湿热下注证E.热入营血证41.男,78岁,久病咳喘,乏力气短,动则尤甚,自汗耳鸣,舌淡苔自脉弱,最宜诊断为A.肺气虚证B.肺肾气虚证C.肾阳虚证D.脾肺气虚证E.肾气不固证答案:41. B42.男,51岁。

小便后余沥不尽已数年,西医诊为"前列腺肥大”,伴腰膝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尺无力。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肾气不固证B.肾阳虚证C.肾不纳气证D.肾精不足证E.膀胱湿热证答案:42. A43.男,17岁。

失眠近1年,每晚入睡极难,烦热,盗汗,遗精,头皐乏力,腰酸,耳鸣,舌红苔少,脉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肾阴虚证D.心火亢盛证E.心肾不交证答案:43. E44.女,28岁,月经疑少,色淡质稀3个月,面色无华,乏力身倦,食少腹胀,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细弱,最宜诊断为A.心脾气血虚证B.气不摄血证C.脾不统血证D.心肝血虚证E.血虚证答案:44. A45.男,32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