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技术标准[1]
轨道线路维修技术标准
轨道维修技术标准一、轨距1、轨距为两钢轨头部内侧间与轨道中线箱垂直的距离(在钢轨头部内侧顶面下16毫米处测量),线路直线地段的轨距为900毫米,轨距用道尺进行测量,宽不得超过6毫米,窄不得超过2毫米,轨矩的变更必须和缓平顺,每一米距离中不可有2毫米以上的差异。
2、游间为了使轮对沿两钢轨滚动时不致被楔住,在轮缘与钢轨间应有一定空隙称为游小与曲线半径、机车车辆的固定轴距等有关。
曲线加宽是通过把曲线内轨向内移动来实现,外轨位置保持不变。
曲线加宽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递减,没有缓和曲线,应在直线上递减;可太急,在一米距离内不得超过1毫米;三角坑的大小数值18米范围不许超过6毫米;直线方向必须目视平顺,用10米弦量不得超过6毫米。
5、轨底坡:在直线上钢轨不应竖直铺设,而要适当地向内倾斜,这种倾斜度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不足;如果偏向外侧则说明轨底坡过大。
轨底坡设置不当将使钢轨头部磨耗不均,腰部弯曲,在轨头与轨腰处发生纵裂,甚至折损。
6、防爬设备:主要安装在制动地段、驼峰线路及主要道岔上。
二、轨枕1、长度:1.6米 2.0米 2.4米 3.0米宽度:19厘米高度:13.5厘米2、木枕:1公里1600根。
捆扎:心材开裂或长度超过300毫米,应在距木枕端100毫米处捆扎,如有出入也不超过±10毫米,铁线与木枕各边棱垂直,偏斜不超过10毫米,铁线捆紧木枕,不得松驰。
8#铁丝捆扎两圈,10#铁丝捆扎三圈。
3、水泥枕:1公里1600~1520根,开裂、碎及时更换。
接头轨枕间距要较中间轨枕的间距略小,陡坡制动地段轨枕间距略小;4、轨枕失效标准和维修要求轨枕在使用中逐渐形成伤损,对其丧失功能程度判定能否继续使用所制订的标准和对其如何使用所提出的维修要求。
5、失效标准木枕(含木岔枕)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失效:①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②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③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容许速度大于18km/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140mm,其他线路不足100mm;④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
设备维修四大标准(一) 维修技术标准规定设备部位(点)的维修管理值,如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尺寸公差等允许值和检查方法。
维修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装置名称、部位简图、零件名称、材质、维修标准(包括图纸尺寸、图纸间隙、劣化倾向许容量)、点检方法、点检周期、更换或修理周期和检修方面的特点事项等。
维修技术标准是设备维修标准类的基础,它反映设备设计者的思想,是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的技术依据,其编写的难度也较大.维修技术标准中,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的确定,在初期其制订的依据如下:1。
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它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2。
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她体现了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
维修技术标准通常是由各生产厂机动科选派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起草编制,先设定保证安全运行的数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5年)的生产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根据生产量、设备运行工况及维修状况、备品备件质量与使用的实际情况,对维修技术管理值进行相应的修订.以趋向完善合理,便于进行科学管理,即用最少的维修费用,获取最佳的经济效果。
(二)点检标准规定设备各部位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周期、管理值、点检方法、点检分工,以及在什么状态下进行点检等。
点检标准是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
1.点检标准编制依据(1)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图纸资料;(2) 维修技术标准;(3)同类设备的实际资料;(4)实际经验积累;2.点检标准的分类(1)按通用性分类① 专用点检标准用于非通用设备的专用机械设备的点检标准。
② 通用点检标准用于通用设备的电气、动力设备的点检标准.(2)按点检周期分类① 日常点检标准用于短周期的生产操作、运行值班日常点检作业。
② 定期点检标准用于长周期的专业点检员编制周期管理表的依据与定期点检作业。
3.编制方法(1)部位与项目凡A、B类设备与C类设备的重点部位,即被列为预防性维修检查对象,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和劣化的地方如上述六部分,通常把这些部分的大分类填入“部位”,小分类填入“项目”。
航空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
航空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航空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是确保航空器在安全运行状态下的重要文档。
对于维修工作,规范的执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涉及到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维修技术和标准规定的要点入手,分为三个小节,全面探讨航空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维修技术规范维修技术规范是航空器维修中的核心指南。
它规定了航空器维修人员应遵循的标准,涵盖了各个维修领域的细节。
这些规范确保了维修工作的一致性和高质量。
1. 适用范围本章节将介绍维修技术规范适用的航空器类型、等级和系统。
不同的航空器有不同的维修需求,适用范围的明确可以确保正确的维修方法得以使用。
2. 维修项目本章节将详细列举各种可能的维修项目,并为每个项目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标准。
维修项目的分类和细分将帮助维修人员对维修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
3. 工具和设备本章节将对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提出要求,并对其进行规范。
包括工具的选购、校准和维护等方面,以确保在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技术标准规定技术标准规定是维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定了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安全和操作标准,以及质量管理和记录要求。
1. 安全标准本章节将详尽描述维修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标准,包括工作区域安全、维修作业的安全操作、危险物质的处理和排放等。
这些安全标准保证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操作标准本章节将介绍各种维修工作中的操作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拆卸、检查、检验和装配等。
操作标准的规定将确保维修工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3. 质量管理和记录要求本章节将说明维修工作中质量管理和记录要求的具体规定,包括质量控制的实施、工作记录的保存和归档等。
这些要求确保了维修工作质量的追溯和可控性。
第三部分:其他规定和指导除了维修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规定外,航空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还包括其他一些规定和指导,以帮助航空器维修过程的管理和执行。
1. 维修组织管理本章节将介绍维修组织的管理要求,包括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维修设备和设施的要求等。
电气点检员考试题(答案卷)
电气点检员考试题(答案卷) 电气点检员资格应会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需填写装订线左边的项目。
2.答卷需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或红笔。
3.本试卷共6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频率和初相角。
2.为减小测量误差,应让电流表的内阻尽量小,电压表的内阻尽量大。
5.电力制动常用的方法有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和再生发电制动。
7.监视电动机运行情况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监视其是否出现温升过高。
8.线型异步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有转子串电阻和频敏变阻器。
9.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相比,区别是它的转速恒定不变和负载大小没有关系。
10.电压互感器在运行时副绕组绝对不允许短路,而电流互感器在运行时副边绝对不允许开路。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将额定值为220V,100W的灯泡接在110V电路中,其实际功率为(C)。
A。
100WB。
50WC。
25WD。
12.5W2.润滑脂一般应占轴承室容积的(B)。
A。
10%左右B。
40%左右C。
80%左右D。
100%4.引起零点漂移最主要的因素是(A)。
A。
温度的变化B。
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C。
电源电压的变化D。
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维修技术标准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维修技术标准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及现场状态,规定设备部位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和点检、修理方法的规范化。
其作用是规范化维修工作,提高设备的维修质量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点检定修制的实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
其目的是通过点检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采取预防性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请简要说明倾向性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
汽车维修技术规范
汽车维修技术规范标题:汽车维修技术规范:确保安全驾驶与优质服务引言:汽车维修技术规范是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正因如此,汽车维修技术规范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从维修流程、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 维修流程的规范化与优化维修流程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质量至关重要。
在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中,应明确规定维修流程的各个环节,并进行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
例如,接待车主时,维修人员应准确记录车辆问题和车主反映的情况,确保问题答案清晰明了。
此外,维修流程中还应强调维修前的车辆检测和故障诊断的重要性,以确保维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遵循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中应设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以确保技术操作符合相关要求。
例如,制定合理的零部件更换标准,明确零部件更换的条件和方法;制定排放控制标准,规范废气排放的质量与方法。
同时,还应建立技术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维修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遵循技术标准。
3. 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为了保证维修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中应制定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问题疏解和质量评估等。
例如,制定车辆修复后的检测标准,确保修复效果符合要求;规定定期的设备校准和维护标准,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措施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中还应重视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规范与实施。
例如,制定维修现场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维修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明确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确保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和环境的保护。
5. 信息化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建立维修记录和维修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维修历史和维修效果的追踪;推广使用远程诊断技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个性化的维修建议和服务。
设备维修标准
设备维修标准1. 前言设备维修是指对各类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和修理的工作。
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设备维修工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 设备维修流程设备维修流程包括故障报修、故障评估、维修计划制定、维修执行和维修记录等环节。
2.1 故障报修当发现设备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向设备维修部门进行报修。
故障报修内容应包含以下要素:•故障设备名称•故障现象描述•故障发生时间•报修人员联系方式2.2 故障评估设备维修部门接到报修信息后,应立即进行故障评估。
故障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故障原因和采取的修复措施。
评估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定位故障原因•分析修复难度和时间成本2.3 维修计划制定根据故障评估结果,设备维修部门应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
维修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修复方案和步骤•维修所需材料和工具•维修时间和人力安排2.4 维修执行按照维修计划,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维修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根据维修步骤有序进行,不得任意添加、删除或变更步骤•严格执行维修计划,确保维修时间的控制2.5 维修记录维修完成后,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完成维修记录。
维修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故障描述和原因分析•维修步骤和过程•维修用时和消耗材料•维修人员签名和日期3. 设备维修标准3.1 响应时间要求故障报修后,设备维修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响应。
一般情况下,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4小时。
3.2 维修时间要求维修部门应制定维修时间的标准。
一般来说,维修时间应尽量缩短,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具体维修时间要求应根据设备种类、规模和重要性等因素进行评估,并在维修计划中明确。
3.3 维修质量要求维修质量是衡量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设备点检四大标准
设备点检四大标准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由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组成。
简称“四大标准”。
四大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点检定修的制度保证体系,是点检定修活动的科学依据,它将点检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推进。
一、维修技术标准维修技术标准是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制定的维修基准,它是四大标准的基础,也是编制另外三个标准的技术依据。
维修技术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
1、维修技术标准的编制依据(1)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图纸;(2)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此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3)实绩经验。
2、维修技术标准的内容(1)对象设备或装置的简明示意图;(2)作为管理对象的零部件的技术性能、构造、材质等;(3)作为管理对象的零部件的维修特性;(4)设定主要更换件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包括零部件的图面尺寸、转配间隙、允许减损量的范围或劣化极限容许值,以及使用的标准等;(5)其他对该零部件所限制的项目内容,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的确定。
二、点检标准在点检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点检作业的基本事项,使所有的检查点都做到了“五定”。
点检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
1、点检标准的作用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
2、点检标准的编制依据(1)维修技术标准(2)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图纸;(3)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4)实绩经验3、点检标准的主要内容点检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对点检对象设备进行了“五定”。
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定点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定法点检方法、设备点检状态;点检结果的判断标准;定标点检周期;定期点检分工。
三、给油脂标准给油脂标准中规定了润滑作业的基本事项,包括了“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的全部内容。
给油脂标准是设备润滑工作的依据。
1、给油脂标准的编写依据(1)维修技术标准(2)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图纸;(3)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4)实绩经验。
设备维修检查准则与规定
设备维修检查准则与规定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设备维修检查准则与规定,以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针对设备维修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定。
2. 设备维修准则2.1. 维修流程- 所有设备维修工作应遵循统一的维修流程,包括故障报告、维修申请、维修排期、维修实施、维修记录等环节。
- 维修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有专人负责,并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安全标准- 所有设备维修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等。
- 设备维修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化学品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事故的发生。
2.3. 维修质量- 设备维修应确保维修质量,维修后的设备应能正常运行,并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 维修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并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指南进行操作,以保证维修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设备维修规定3.1. 维修申请与排期- 设备维修需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维修申请,并详细描述设备故障情况。
- 维修申请应提前提交,以便安排合适的维修排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3.2. 维修记录与报告- 每次设备维修都应记录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并填写维修报告。
- 维修报告应包括维修日期、维修人员、维修内容、更换的零部件等详细信息,以便后续维护和分析。
4.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设备维修的检查准则与规定,以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遵循这些准则和规定,能够提高设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和工作的影响。
电动机维修技术标准
温度计法 温度计法 温度计法
℃ 温度计法
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第2页/共8页
电 气 维 修 技 术 标 准
设备名称:电机 序号 项目名称 4
发热
装置名称: 三相异步电动机 维修技术标准 技 术 条 件
B级绝缘
名称
定子绕组
转子绕组(绕线式)
允许值
70/80 70/80 80 40 55 80 85/100 85/100 100 40 55 90 105/125 105/125 125 40 55 100
转子绕组(绕线式)
允许值
110/120 110/120 120 80 95 120 125/140 125/140 140 80 95 130 145/165 145/165 165 80 95 140 55/60 55/60 60 40 55 60 65/75 65/75 75 40 55 70
标准性质: 通用 点检或维修 方法 (工具) 量纲 周期
6
直流电阻
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
内部Y接法 内部△接法
相绕组电阻为 相绕组电阻为
rH=rP /2 rH=rP× 3 /2
Ω Ω
电桥法 电桥法
rP:在电机出线端上测量的三个直流电阻的算术 平均值.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机,各线间直流电阻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1%
电 气 维 修 技 术 标 准
设备名称:电机 序号 项目名称 1
定心 刚性联轴器定心的允许偏差值 径向偏差 轴向偏差 联轴器直径400~600㎜ 径向偏差 轴向偏差 联轴器直径600~1000㎜ 径向偏差 轴向偏差 联轴器直径≤150㎜ 径向偏差 轴向偏差 联轴器直径>150㎜ 径向偏差 轴向偏差 联轴器直径≤200㎜ 径向偏差 轴向偏差 联轴器直径>200㎜ 径向偏差 轴向偏差
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一)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提条件(国家标准GB3798-83)1.一般技术要求装配的零件、部件、总成和附件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条件。
各项装备应齐全,并按原设计的装配技术要求安装。
允许在汽车大修中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精品文档,超值下载(1)件改变某些零件、部件的设计,但其性能不得低于原设计(注)要求。
(2)主要结构参数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由于经修理而增加的自重,不得超过原设计自重的3%。
(3)驾驶室、客车楔应形状正确、曲面圆顺、转角处无折绉、蒙皮平整、无松弛、污垢及机械操作等缺陷。
注:原设计是指汽车制造厂或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改造、改装的技术文件(下同)(4)喷漆颜色协调、均匀、光亮、漆层无裂纹、剥落、起泡、流痕和皱纹等现象。
不需涂漆的部位,不得有漆痕。
刷漆部位允许有不明显的流痕和刷纹。
(5)驾驶室、客车厢、货箱及翼子板左右对称。
各对称部位离地面高度差:驾驶室、翼板/客车厢不大于10mm,货箱不大于20mm。
(6)座椅颜色的形状、尺寸、座间距及调节装置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7)门窗启闭灵活,关闭严密,锁卡可靠,合缝匀称,不松旷。
挡风玻璃透明,不眩目。
(8)转向机机构各连接部位不松旷,锁卡可靠。
方向盘自由行程(代转向助力器的除外),总重不小于 4.5t的汽车不大于30o,总重小于 4.5t汽车不大于15o。
(9)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和驻车制动的有效行程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10)仪表、灯光、信号和标志齐全,工作正常。
(11)轮胎充气气压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12)限速装置应铅封。
(13)各部润滑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14)各部件运行温度正常,各处无漏油、漏水和漏电现象。
但润滑油、冷却水密封结合面处允许有不致形成滴状的浸渍。
2.主要性能要求(1)发动机起动容易,在各种转速下运转正常、无异响。
(2)传动机构工作正常,无异响。
离合器结合平稳、分离彻底、操作轻便、工作可靠。
维修技术标准(机械)表格填写说明
维修技术标准(机械)表格填写说明一.编制依据(1)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2)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
二.作表要领(1)按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A、B、C三级设备都要进行编制;(2)设备名称栏填写6为数单项设备名称;(3)装置名称栏填写分部设备名称;(4)填写该设备的分部设备编号9位数;(5)画出装置的示意图,标出装置中需要点检部位的名称及易损部件名称,在备注栏内要写部件安装要求;(6)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名称;(7)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材质;(8)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图纸上所标注的主要尺寸、以及该零件和相关连零件之间主要标准装配间隙和该零件的劣化极限允许值;(9)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进行点检方法和周期时间;(10)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更换周期时间;(11)A、B类设备由地区技术人员编制,设备部有关技术室审核,设备部技术助理批准;C设备由地区技术人员编制,各部门处、室、技术组负责人审核,(12)各部门处、室负责人批准。
三.标准分类维修技术标准(机械)可以分为:(1)通用类标准:如泵、罐、管道、空压机、皮带等类,由大类再分为小类,如泵类中可以分为离心泵、柱塞泵、叶片式泵等,再按作业表要领分类填写,越细越好;(2)国家规定的法定检查标准: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设备等,检查周期、方法及劣化允许值(按国家规定数值);(3)专用设备类标准:如轧机压下、轧机传动、转炉氧枪提升等装置,按作表要领填写。
四.其他要求(1)要求填写数值正确,名称完整,字迹清楚;(2)结合点检实际经验对维修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不断修改;(3)新增设备及技措改造后设备,维修技术标准要进行修改或增补。
维修技术标准(机械)编号:设备名称:(2)装置名称:(3)设备编号: 4)修改码:编制:审核:。
设备维修评定标准与要求
设备维修评定标准与要求1. 引言本文件规定了设备维修评定标准与要求,旨在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质量,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所有从事设备维修工作的员工必须遵循本文件的规定。
2. 评定标准2.1 维修计划- 维修项目: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历史维修记录、预防性维护计划等因素制定维修项目。
维修项目: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历史维修记录、预防性维护计划等因素制定维修项目。
- 维修时间:合理安排维修时间,尽量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避免影响生产。
维修时间:合理安排维修时间,尽量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避免影响生产。
2.2 维修过程- 故障诊断:准确判断设备故障原因,记录故障现象、故障频率等信息。
故障诊断:准确判断设备故障原因,记录故障现象、故障频率等信息。
- 维修方法: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确保维修质量。
维修方法: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确保维修质量。
- 维修质量:维修后设备应恢复正常功能,不得有新的故障。
维修质量:维修后设备应恢复正常功能,不得有新的故障。
- 维修记录:详细记录维修过程,包括维修措施、更换零部件等信息。
维修记录:详细记录维修过程,包括维修措施、更换零部件等信息。
2.3 维修效果评估- 设备运行状况:维修后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降低。
设备运行状况:维修后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降低。
- 生产效率:维修后设备生产效率提高,不得有因维修质量导致的生产事故。
生产效率:维修后设备生产效率提高,不得有因维修质量导致的生产事故。
- 员工满意度:员工对维修服务满意,无有效投诉。
员工满意度:员工对维修服务满意,无有效投诉。
3. 评定要求3.1 维修人员要求- 专业技能: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专业技能: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 工作经验:维修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设备维修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维修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设备维修工作经验。
3.2 维修工具与设备要求- 工具配备:维修人员应配备齐全、合格的维修工具。
汽车修理的关键技术
汽车修理的关键技术如何确保汽车发动机修理和车身修复能达到维修的技术标准,是车辆维修的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高的技术难点。
(1)发动机修理1)发动机修理始终贯彻根据车辆自身情况而定,防止提前维修造成浪费,或推迟维修造成车辆动力不足,运行速度下降,燃油消耗量上升等不良影响,因此发动机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大修:1.气缸压力:各缸压力差不得超过出厂标准的8%,当发动机气缸压力严重低于出厂标准值时会冒黑烟。
2.功率:发动机功率低于原出厂标准的9%时。
3.燃料消耗率:发动机最低燃油消耗严重超标时。
4.机油消耗率:发动机机油消耗严重,排放超标。
5.发动机有严重异响的。
2)发动机拆卸与分解:发动机从车架上拆下时,必须在完全冷却状况下进行,否则会造成某些零件的变形,拆卸原则按:由副件到主件,有外部到内部的原则。
发动机解体原则是有外到内,按规则顺序拆卸螺栓.螺母,并摆放整齐,并做好相应记号。
3)发动机内部机件的检修,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按标准进行探伤和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机件按规则进行修理或更换,确保各机件的可靠性。
4)配件的采购与管理:配件采购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所采购配件必须符合原厂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公司采购流程执行,入库配件按规则摆放整齐,并做好入库登记。
5)发动机组装前必须认真清洗零部件,并吹干擦净,确保清洁,同时保证场地清洁有序。
6)为保证发动机的维修质量,配备专用的计量工具和设备,并有专人管理。
7)发动机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按公司要求填写过程检验单,有质检员全过程跟踪维修过程,并遵循公司的五级检验准则,检验合格方可出厂,以确保维修质量,并做好出厂后回访作业。
(2)汽车车身修理技术1)拆解将因撞击或翻转造成的铁板翻转造成铁板凹陷,梁架弯曲.尺寸位移等伤害部件折下。
将有可能涉及到的或是将进行喷漆的作业部位所有钣金件折下。
2)修复1.车体修复:车体严重变形的车辆放到专门的车身大梁校正仪上进行修复使其恢复设计要求。
2.板制件的修复:对变形严重的板制件进行更换。
维修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维修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技术能力维修技术能力是评估维修人员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评定维修技术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1. 熟悉产品知识:维修人员应对所维修产品的特点、结构和机制有深入了解,并能准确把握其故障点和维修方法。
2. 维修工具使用:维修人员应熟练操作维修所需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扳手、螺丝刀、焊接设备等,并保证安全使用。
3. 综合分析能力:维修人员应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并作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操作规范维修操作规范对于保证维修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评定维修人员操作规范的几个关键要素:1. 安全操作:维修人员应始终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自身安全和所处环境的安全。
2. 流程执行:维修人员应按照预定维修流程进行操作,并保证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资源利用:维修人员应合理利用维修所需的资源,包括时间、材料和维修设备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问题解决能力维修人员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时,他们的解决能力直接关系到维修效果和客户满意度。
以下是评定维修人员问题解决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1. 迅速响应:维修人员应能够迅速响应客户报修,并及时安排维修计划。
2. 故障判断:维修人员应准确判断故障的性质和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解决方案实施:维修人员应快速有效地执行解决方案,并确保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以上要素将作为维修技术操作考核评分的主要依据,考核评分标准将基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制定,并经过相关人员的一致确认和共识。
评分标准的细则和具体评分范围将进一步明确,并与相关维修操作规程有机结合,以确保其落实和执行。
液压缸技术标准
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编张业建、赵春涛制:审樊建成核:批魏成文准:上海宝钢集团设备部二OO八年八月目录1 总则2 引用标准3 各部分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3.1 缸筒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2 活塞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3 活塞杆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4 端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4 液压缸的检查4.1 缸筒内表面4.2 活塞杆的滑动面4.3 密封4.4 活塞杆导向套的内表面4.5 活塞的表面4.6 其它5 液压缸的装配6 液压缸实验附表1 检查项目和质量分等(摘录JB/JQ20301-88) (16)附表2 螺栓和螺母最大紧固力矩(仅供参考) (17)附表3 螺纹的传动力和拧紧力矩 (18)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维修技术标准规定了液压缸各组成部分的常用材料和技术要求、液压缸的检查、装配以及试验,适用于宝钢股份公司宝钢分公司范围内液压缸的维修,维修单位按本标准执行;1.2 密封选择密封件应选择宝钢股份公司指定生产厂家的标准产品,特殊情况需得到宝钢相关技术部门审核同意;1.3 螺纹防松液压缸的螺纹连接在安装时应涂上宝钢股份公司指定生产厂家的螺纹紧固胶;1.4 液压缸防腐修理好的液压缸,若在仓库或现场存放时间超过半年时间,需采用适当的防腐措施;1.5 螺栓选择10.9级(包括10.9级)以下的高强度螺栓可以采用国内著名生产厂的产品,10.9级(不包括10.9级)以上的高强度螺栓应采用国外著名生产厂的产品;1.6 本标准的解释权属宝钢股份公司宝钢分公司设备部。
2 引用标准液压缸的维修应执行下列国家标准,允许采用要求更高的标准。
3 各部分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3.1 缸筒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1.1 材料和毛坯⑴无缝钢管若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无缝钢管作缸筒毛坯。
一般常用调质的45号钢。
需要焊接时,常用焊接性能较好的20-35号钢,机械粗加工后再调质。
⑵铸件对于形状复杂的缸筒毛坯,可以采用铸件。
灰铸铁铸件常用HT200至HT350之间的几个牌号,要求较高者,可采用球墨铸铁QT450-10、QT500-7、QT600-3等。
离心泵维修技术标准
第一章离心水泵检修标准一、综述五丰塘工程中共装置了各类水泵约台,其中离心水泵占绝大部分,其余有螺杆泵、活塞式高压泵、活塞式加药泵、隔膜泵、屏弊泵等多种型式,但数量并不太多。
离心式水泵中从使用的介质来分有清水泵、污水泵和渣浆泵等;从结构上分类又有单级泵和多级泵;从安装的位置来分,有卧式泵和立式泵之分。
但清水泵大多数是卧式的单级泵,中、高压清水泵大部分是卧式的多级泵,小部分是立式的单级泵和立式的多级泵(如:深井泵和液下泵等等)、污水泵和渣浆泵则大部分是卧式的单级泵。
本检修标准是针对离心泵而编写的,从检修的角度编写了离心泵各主要部件的标准,至于离心泵整体的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判定,在本标准中,作为附录编写在下面。
运行中的离心水泵,判定其是否要进行修理,除了根据离心水泵的使用性能和机械性能而定外,还要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判定、区分各类离心水泵修理的等级及修理的内容,因根据离心水泵各主要部件的技术状况而定,主要的还依赖于良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
二、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 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离心清水泵的检修周期,小修一般为半年左右;中修为1~2年;大修为4~5年。
根据实际使用,管理情况,酌情调整周期。
对于污水泵、渣浆泵,根据介质的含酸,含泥砂以及实际的磨损情况,酌情调整检修周期。
2. 离心水泵的检修内容1)小修:⑴检查并更换密封填料;⑵清洗,检查轴承并调整间隙(如使用锥形可调型轴承),更换润滑脂和润滑油;⑶检查联轴器的零件并校核其同轴度;⑷检查各部螺丝的紧固情况;⑸检查并修理冷却水管及油管;2)中修:⑴包括小修项目;⑵检查离心水泵各部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⑶检查修理轴承,必要时进行更换;⑷核校转子晃动度,必要时进行转子的平衡;⑸检查轴套、压盖、底套,油环,口环,中间口环(多级离心泵)等密封件各处间隙,超标的予以更换;⑹测量并调正泵体水平度;⑺修理或更换吸入阀、逆止阀和输出阀门。
设备维修规范标准
设备维修规范标准在现代社会,各种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设备的使用,维修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设备维修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标准进行。
本文将探讨设备维修的规范标准,以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设备维修前准备在进行设备维修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工具准备确保维修所需的工具齐全,并保持工具的完好状态。
在进行维修时,使用适当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
1.2 材料准备检查维修所需的材料是否充足,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可能导致设备维修效果不佳。
1.3 安全准备在进行设备维修前,必须做好安全准备工作。
包括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维修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二、设备维修流程2.1 故障诊断在进行设备维修时,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故障诊断。
通过观察、测试和检查,确定设备的故障原因。
2.2 维修方案制定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
确保维修方案科学合理,能够有效解决设备故障。
2.3 维修操作按照制定的维修方案,进行维修操作。
在维修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疏忽导致维修失败。
三、设备维修质量检验3.1 维修完成后的检查在设备维修完成后,需要对维修质量进行检查。
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并且没有其他潜在隐患。
3.2 维修记录编制对设备维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方案、维修操作等内容。
维修记录有助于今后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
结语设备维修规范标准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遵循规范标准,才能有效地进行设备维修工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设备维修规范标准有所了解,进而提高设备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维修技术标准汇总
侧间隙b=S/2
滑动轴承轴向间隙:固定端为0。1-0。2mm
自由端轴承移动量应大于轴的热膨胀伸长量
2、接触:
(1)接触角度:=70~90°
(2)接触斑点:普通瓦1—2点/cm2
高级瓦2—3点/cm2
3、磨损许容量:
顶间隙为安装间隙的3-4倍
磨损量为轴瓦油槽深度的60—70%
(五)制动器:
维修技术标准中,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的确定、在初期其制订的依据如下:
1、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它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2、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它体现了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
维修技术标准通常是由各生产厂点检作业区选派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起草编制.先设定保证安全运行的数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5年)的生产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根据生产量、设备运行工况及维修状况、备品备件质量与使用实际情况,对维修技术管理值进行相应的修订、以趋向完善合理,便于进行科学管理。即用最少的维修费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4)接头间隙5mm
(5)左右轨道高低差S/500(s为跨距)
(6)跨距误差:s<25m为±10mm
s=25—40m为±15mm
(十一)风机(离心式)
1、叶片磨损允许量为原厚度的20%
2、主轴瓦顶间隙允许量(1。5—2)D/1000
(D为轴颈)
轴与瓦接触角≤60°
接触面2—3点/cm2
3、转子轴同轴度0.02—0。03mm
(四)滑动轴承
为了使轴与滑动轴承之间形成油膜,进行正常工作,在安装时,规定了轴与滑动轴承之间的安装间隙.
1、安装间隙
除图纸资料中有明确规定安装间隙外,在实际工作中,安装顶间隙通常按经验公式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修技术标准一、检修一般要求1.1设备检修,应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存在的缺陷,列出应修项目和改进项目,组织好人员、材料、备品、工具和技术安全措施,做到修前心中有数,修后有鉴别比较。
1.2参加检修人员,修前必须熟悉设备图纸,质量要求,检修工艺。
1.3设备解体时,对于不能更换或需换一定方位装配的零部件应做好标记,标记应打在侧面,禁止打在工作面上。
1.4拆卸方法要适当,使用工具要合适,防止损伤设备。
拆下的零件要放在干燥的木板上,并注意防尘,防止碰撞,细长的轴拆下后应用多支点支持,或垂直放置,防止弯曲。
1.5拆卸带有衬垫的结合面,应注意测量记录衬垫原始厚度或保留原物,以备组装时作为调整间隙的依据。
1.6易生锈的零件,应涂黄油放置,难拆卸的螺栓,要先用煤油渗入,有些零件经加热可拆下的不可用大锤硬打,精密件在拆装时要用铜棒或软性材料敲打。
1.7零件的工作面和配合面应用清洗液清洗,有锈斑的可用刷子刷掉,再用细砂布磨光并涂上油,用清洗液清洗后的零件应及时吹干或擦干以防生锈。
1.8根据不同零件的精度要求选用布或棉纱擦拭,滚动轴承不可用棉纱擦拭。
1.9清洗机体内壁时若发现油漆剥落应及时补刷。
1.10检修后所有保护罩、密封罩和栏杆应及时补刷。
1.11对于精密器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千分表)应正确使用,妥善保管,不能测量表面粗糙的零件,不应与其它工具混放。
二、机械密封的要求2.1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填料的各部尺寸,应与所用的机械密封型号规格相符,填料孔与轴的不同心度不大于0.20㎜。
2.2机械密封应预组合,用着色法检查动环与静环的工作面,其接触面积不少于50%,并应呈环状。
2.3弹簧紧力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调整后将顶丝紧固。
2.4径向密封圈应装配严密,不得偏斜和窜位。
2.5平衡型机械密封其平衡孔不应偏斜,轴的径向晃动应不大于0.04㎜。
三、滑动轴承的检修3.1轴瓦钨金面应光洁,无砂眼、气孔、麻点、裂纹、沟痕、钨金剥落脱壳、变形、变色等缺陷,表面呈现银亮色光泽,无黄色斑点,如需补瓦面时,应选用与原瓦面相同的材质。
3.2轴颈与轴瓦顶部和两侧间隙。
3.2.1轴劲与轴瓦顶部和两侧如图1—1所示,颈和轴瓦装配时,径相间隙首先符合厂家要求,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SS/2S/2图1—1注:侧间隙为S/23.2.2用着色法检查工作瓦面,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分布要均匀,且应保证每平方厘米上面不少于两点。
3.2.4推力环与推力轴承外侧内不得转动,一般为紧配和应有0.02-0.04㎜的过盈。
用着色法检查,不少于1点∕㎝2。
不得用加垫法达到以上目的。
四、滚动轴承的检修4.1代号:数字英文字母×××××××轴承内径精度代号外径系列轴承类型轴承结构特点宽度系列4.2设备所用的轴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无麻点、脱皮、锈蚀、剥落、严重磨损、过热变色、裂纹和破碎等缺陷,保持架完好,转动灵活,无振动、倒转现象。
4.3轴承的各间隙应符合有关规定,轴承间隙的测量可用百分表来测量,即内圈固定,外圈移动,也可用塞尺检查径向间隙。
4.4轴承在轴颈上的装配紧度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的规定(一般可采用gD 配合即过渡配合第四种,最大不超过gC过盈配合第三种),内圈与轴不得产生滑动,不得安放垫片。
一般情况下,轴承内圈与轴劲的配合间隙为0.02-0.05㎜。
4.5复查滑动轴承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的规定,一般不大于直径的1∕1000,滚动轴承的椭圆度和锥度不得大于0.05㎜。
4.6必要时检查轴的弯曲度,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大于0.10㎜。
4.7轴承外圈与外壳间轴向和径向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不得在径向放垫片,膨胀端轴承应当有足够的膨胀间隙,其膨胀间隙无规定时亦可按:c=1.2(t+50)2L∕100公式计算。
4.8轴承外圈与轴承盖间一般有0.03-0.08㎜的径向间隙,此间隙可用压铅丝的方法取得。
4.9拆卸轴承时,一般应着力于内圈,若无法着力于内圈时,也可着力于轴承外圈,凡有条件使用扒子拆卸轴承的地方,均不应采用敲打、硬撬的方法。
4.10凡有紧力配合的轴承都应采取加热安装的方法。
在安装前应测量轴与轴承的配合数值,加执温度不应超过140℃,采用油加热时,油温不得超过140℃,禁止使用火焰直接加热轴承。
4.11安装轴承前应进行清洗,清洗要求如下:4.11.1应将轴承内部的灰尘、变质的润滑油及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4.11.2禁止使用棉纱进行擦拭,用毛刷清洗时禁止转动轴承。
4.11.3清洗后应转动正常,涂上润滑油脂,用布盖好或包好待装。
4.12装配要求:4.12.1装配时应将内外圈轴颈(或轴承座)的接触面擦拭干净。
4.12.2应先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一般应用专用的与内外径直径相匹配的套管。
加力要均匀适中,且垂直于轴承端面,防止单侧受力而使轴承损坏。
4.12.3不得用手锤直接敲击轴承,应垫铜棒或其它硬度较低材料做成的冲击棒。
4.12.4将轴承安装在轴承颈上时,应施力于轴承内圈上。
4.12.5轴承装至轴肩,内圈与轴肩应无间隙,轴承端盖上的垫圈应平整,无毛刺。
4.12.6轴承上注有规格字样的端面应向外,以便检查。
4.12.7轴承装配后应加足润滑脂,有条件的应检查转动情况。
五、轴承座检修5.1轴承座应无裂纹,砂眼等缺陷,内外应无毛刺。
5.2轴承座冷却水座或油室中的冷却水管在安装前必须经水压试验合格,试验压力为冷却水最高压力的1.25倍。
5.3轴承座与台板的调整片不应超过三片(绝缘片不在内),垫片的面积不应小于轴承座的支承面。
5.4轴与轴封卡圈的径向间隙对于滑动轴承为1.5—2.0㎜,对于滚动轴承为0.3—0.6㎜,密封盘根应采用均匀质密的羊毛毡,严实地嵌入槽内,与轴接触均匀,紧度适宜。
5.5采用润滑脂的滚动轴承装油量,按设备的说明书,一般情况下,对于低速机械不多于整个轴承室容积的2/3,对于1500r/min转速的机械不宜多于1/2。
六、轴与键的检修6.1键与槽的配合,两侧不得有间隙,顶部(即径向)一般有0.1-0.4㎜间隙,较长的键应有键螺栓孔,以便于将键取下。
6.2机轴安装,水平误差一般不大于轴长的0.2∕1000。
6.3将键从轴上拆卸时应采用铜棒等软性材料敲击,禁止使用手锤等坚硬件敲击键的表面。
6.4键拆下后,应检查有无裂纹和损坏变形现象,测量键和键槽的尺寸,并做好记录,若配合公差不符合要求,应更换新键,禁止采用加垫或捻键等方法处理。
6.5新键应严按制造工艺进行配制,对应使用的材料必须确认无误,一般使用45号钢制作。
6.6若键的非工作面有轻微的毛刺,局部压滚等损伤时,可用细砂布修磨,键与键槽装配前,应将键槽内的毛刺、锈蚀、斑点用细砂布或刮刀清理掉。
6.7平键、半圆键与键槽的配合,其工作面应紧密配合符合公差要求,其顶部应留一定的间隙。
6.8钩头楔键与键槽侧面应留有一定的间隙值,装配后键头与轮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值,以便拆卸。
七、内燃机车7.1备用机车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整备7.1.1待机车冷却水温度降至30℃-40℃时,将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各阀及堵打开,排净各部件、管路内的积水。
7.1.2排净燃油箱及燃油管内的燃油。
7.1.3柴油机润滑油,液力传动箱、中间齿轮箱、车轴齿轮箱油,牵引电动机抱轴承及齿轮箱油等,应保持规定的油位。
7.1.4打开空气制动系统各排水阀排出积水,用压力空气吹扫送风管路、风缸、油水分离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和所有电机、电器、车体及走行部,清除油垢。
7.1.5对电器部分的换向器和所有接触点涂工业凡士林7.1.6清除砂箱内的存砂,并清扫涂油。
7.1.7取下蓄电池,由蓄电池组集中保管。
7.1.8对烟筒、冷却风扇上部、车体通风孔、空气过滤器外部、牵引电动机通风口等加盖。
7.1.9自动制动机手柄固定于中立位或取出位,关闭门窗及百叶窗,锁闭车门。
7.1.10每月进行一次柴油机盘车和溜轴。
7.2机车检修7.2.1机车应实行计划预防修,实施主要零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和定期检测状态修。
检修周期应根据机车实际技术状态和走行公里或使用时间确定,机车检修周期及技术标准按机车检修规程执行。
7.2.2机车定期检修的修程分为厂修、架修、大轮修和小辅修。
7.2.3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下列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7.2.3.1机车的牵引、走行、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照明和信号标志,行车安全设备。
7.2.3.2机车制动缸活塞行程要符合规定;采用单元制动器的制动闸瓦与轮箍踏面的缓解间隙为4mm~8mm。
7.2.3.3车钩中心水平线距钢轨顶面高度为815~890mm。
7.2.4轮对:7.2.4.1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mm,允许偏差为±3mm;7.2.4.2轮箍或轮毂不松弛;7.2.4.3轮箍、轮毂、辐板(辐条)、轮辋无裂纹;7.2.4.4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并无碾堆;7.2.4.5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0.7mm;7.2.4.6车轮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深度不超过1mm;7.2.4.7轮缘厚度在距踏面基线向上H距离处测量应符合第2表的规定(轮缘原设计厚度在25mm及其以下);第2表7.2.4.8车轮踏面磨耗深度不超过7mm,采用轮缘高度为25mm的磨耗型踏面时,其磨耗深度不超过10mm。
7.2.5内燃机车的柴油机及辅助装置、主发电机、牵引电机、传动装置、蓄电池组、与操纵机车有关的电器及电线路。
八、车辆检修8.1车辆应有识别的标记:车型、车号、制造厂名及日期、定期修理的日期及自重、载重、容积、换长等;货车应有车号自动识别标签。
车辆实行定期检修,并逐步扩大实施状态修、换件修和主要零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
8.2检修周期及技术标准,按铁道部车辆检修规程执行。
8.3车辆的检查及修理,应根据修程范围,在车辆修理工厂进行。
8.4车辆须装有自动制动机和人力制动机。
车辆的制动梁、下拉杆及交叉杆、横向控制杆及抗侧滚扭杆必须有保安装置。
8.5车辆轮对在装配前,应对车轴各部位进行探伤检查。
检修时,按规定对轴颈、防尘板座、轮座、制动盘座及轴身进行探伤检查。
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 车辆的轮对装车前,应进行动平衡试验。
8.6车辆轮对的内侧距离为1353mm,其允许偏差为±3mm;轮辋宽度小于135mm的,按铁道部车辆检修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