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概论

合集下载

水产概论

水产概论

水产概论复习题一·解释概念题1·夏花鱼种: :夏花鱼种也称为寸片或火片,即鱼苗饲养15~20天,养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2·2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依次取食其他生物所构成的营养结构传递方式。

3·中层鱼类:白天在中上层,夜晚在上层,垂直移动4·鱼类健康养殖:5·5游钓渔业:有娱乐性渔业,主要指以消遣或水上运动为目的进行的一种捕捞形势6·6水产业:是人们依托水域,通常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值水产资源,已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水产品的物质生产行业7·稻田养鱼:在稻田里适当投放鱼种,可减少稻田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肥水肥田,是鱼稻共生得一种养鱼方式8·水产资源:水产资源是亦称渔业资源。

广义指水域资源、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以及从事水产业的劳动力资源和服务于水产业的科技人员与水产业的物质装备资源。

狭义仅指水域资源和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

9·9栽培渔业:是指通过人工措施培植渔业资源,管理渔场,以达到捕捞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渔业。

10·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水是养鱼的环境条件,是鱼栖息生长的场所水质必须适合养殖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是鱼类生存必要条件和生活场所;种是鱼种。

要质优体健量足规格合适品种齐全的,养殖对象;饵是饵料或饲料,要营养完全,新鲜适口量足,养鱼的物质基础;密是放养密度,要高而合理;混是实行不同规格不同年龄的多种鱼类混养;轮是轮捕轮放,能使养殖过程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密度,以适应高产高效和市场需求;防是做好防病工作;管是饲养管理,要精心科学。

水种饵是池塘养鱼生产的三大要素,也是保证为高产稳定的物质基础。

11·11低碳渔业:是通过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除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也叫可移除的碳汇12·人工繁殖:根据鱼类自然繁殖习性,在人为条件下控制鱼类发育、成熟、产卵和孵化的技术措施13·苗种培育:把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幼苗培育为商品规格苗种的过程。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重点

海洋资源概论复习重点

领海:领海是邻接国家的海岸和内水,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12海里的海域。

滨海湿地:是指低潮时水深浅于多少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

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

上限为大潮线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潮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

港口腹地:港口吞吐货物和旅客集散所及的一个服务区域,即腹地,它有配套的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

它包括潮汐和潮流两种运动方式所包含的能量,潮水在涨落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能量。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由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

大陆架:大陆架:大陆边缘的浅海岸地带,自海岸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加的陆架坡折处为止,其深度不逾200米潮间带:潮间带即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海上城市:在海上建立的可容纳万人以上生产、生活、具有城市功能和交通体系的居住区。

包括漂浮式和大型人工岛填筑式两种。

公海:公海是指海洋上除国家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区域。

简言之,公海是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海域。

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是在沿海国领海以外,但与领海紧密相连的一个国家管辖区。

海洋技术:是指应用海洋科学理论和知识,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所形成并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的总称。

广盐性生物:对于海水盐度的变化有很大的适应性,能忍受海水盐度的剧烈变化,沿海和河口地区的生物以及洄游性动物都属于广盐性生物。

(例如弹涂鱼能生活在淡、海水中)海洋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包括渔业)、损坏海水和海海洋环境质量等有害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07001013003
020503101223
020503101225
020503101231 必修 020503101301
020503101307 020503101221 020502101327 020503101243 020503101312 020503201217 020503201201 020503101229
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业代码 020101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2016 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胜任在海洋经济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科
学研究、经济管理、区域规划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2)系统掌握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3)熟知国内外海洋经济政策与管理规则;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英语口语(64 课时,2 学分)
八、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一)公共基础及通识教育层面
修课 要求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00810110102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Mentality and Morality Improvement and Basics of Law
思想 政治 理论
008101101025 008101101021 008101101019
020504103997 020504104999
008904103998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实验
专业外语 抽样调查与调查方法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海洋资源概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资源概论知识点总结

本知识点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使用,不足之处请指出,谢谢!名词概念1、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相对于陆地资源而言的,其概念也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从狭义上来看,海洋资源包括传统的海洋生物、溶解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从广义来看,除了上述的能量和物质外,还把港湾、海洋交通运输航线、水产资源的加工、海洋上空的风、海底地热、海洋旅游景观、海洋里的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都视为海洋资源。

2、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多因子综合评价的方法是选取对被评价对象—某一资源的质量有影响的多个限制因子作为评价目的,然后将每个评价项目进行指标分级,最后将各种限制因子(即评价项目)评定的级别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综合评判被评价对象的质量等级。

3、等差指数定量评价法等差指数定量评价法是在可以取得资源质量评价因子的定量数据,但各因子相互关系不明确的情况下,将各因子按照作用的大小,人为地等差分配指数,以指数之和,求得资源质量的综合指数,并根据评定资源等级的一种综合方法。

4、主导因子评价法:在影响某以资源质量的多个因子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子作为评价资源质量或划分等级的依据。

然后对这种起主导作用的评价因子(或项目)提出一个或多个能全面确切地表达它的评价指标,并对每一个指标按一定标准作出分级,这样便可得到一张可以用于质量分级的标准表。

5、海洋资源管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其所管辖海洋区域内的海洋资源系统进行干预的复杂过程。

6、内海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水,包括:①海湾、海峡、河口湾;②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③被陆地所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海域。

7、领海是沿海国陆地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海域。

8、大陆架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外边缘的距离不到200n mile,则扩展到200n mile的距离。

海洋资源概论

海洋资源概论

潮流能

tidal current energy
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使海水产生周期性的往 复水平运动时形成的动能,集中在岸边、岛 屿之间的水道或湾口。
海水温差能 seawater thermal energy

海水温差能是指涵养表层海水 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差的热能, 是海洋能的一种重要形式。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 一种工作介质,使表层海水中 的热能向深层冷水中转移,从 而做功发电。海洋温差能发电 主要采用开式和闭式两种循环 系统
12841亿元 5268 亿元
占GDP比重:
3.9%

2005年海洋经济产值
总产值:
增加值: 占GDP比重:
16987亿元
7202 亿元 4%
海洋资源的特点
种类多,储量大

开采技术难度高
地域差异性 利弊两重性
地球上的生物量,海洋占43%; 矿物量,每立方千米海水中大约 含3750×104t;煤炭储量,估计 海洋的储量为整个地球上陆地全 年开采水平的200倍。

多用途性
公共性

海洋资源如何分类
土地资源
国 土 资 源 分 类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水资源 气侯资源
生物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
海洋资源如何分类
生物资源 非生物资源 空间资源 海洋能资源
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渔业资源 fishery

生物资源
养殖业资源 aquaculture 药用资源 medicinal
海洋资源

我国海洋面积概况
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管辖权 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主权 7.5万平方公里国际海底权利

对于海洋资源的认识

对于海洋资源的认识

对于海洋资源的认识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科学家们把希望寄托于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有着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海洋资源的开发列为重要课题。

根据有关报道,文莱是南海周边一个小国,陆地面积为海南岛的1/6,过去十分贫困,然而现已成为世界有名的富国,它就是靠开发海洋石油致富的。

一、海洋生物资源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以上在海洋。

海洋中的生物多达69纲、20多万种,其中动物18万种,仅鱼类就有2.5万种,在不破坏水产资源的条件下,每年最多可提供30亿吨水产品。

然,目前被利用的不到一亿吨。

据科学家估计,海洋的食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倍,它所提供的水产品能养活300亿人口。

可是目前人类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仅占其总量的2%,还有很多可食资源尚未开发。

人们在海洋中若繁殖一公顷水面的海藻,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相当于40公顷耕地每年所产大豆蛋白质的含量。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包建中先生称:光近海领域生长的藻类植物加工成食品,年产量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倍。

海洋提供蛋白质的潜在能力是全球耕地生产能力的1000倍,我国有3亿公顷的海洋国土,其中1.53亿公顷适合养殖和种植。

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目前生活着5亿吨磷虾,磷虾体内含有大约50%的蛋白质,还含有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

磷虾油质多,壳软,味道鲜美可口,不亚于对虾,大约10只磷虾就可抵200克烤肉的营养价值,在不减少磷虾资源的情况下,每年可以捕捞磷虾7000万吨,能向全世界1/3人口提供基本蛋白质。

所以人们把南极磷虾称为未来的“世界蛋白质仓库”。

二、海底矿产资源陆地上主要矿产资源可采年限大多在30年~80年内,天然气的开采也只能维持38年~50年。

而海洋中除盐、镁、金、铀、溴化物外,海滩中的砂矿、浅海底部的石油、磷钙石和海绿石,深海底部的锰结核和重金属软泥及其基岩中的矿脉都十分丰富。

其中石油资源约1350亿吨,占陆地上石油资源的一半,如果包括天然气折算石油储量在内,则世界大陆浅海区石油储量为2400亿吨。

海洋资源概论 复习题2

海洋资源概论 复习题2

第1次作业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滨海湿地:指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近海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

2.广盐性生物:对于海水盐度的变化有很大的适应性,能忍受海水盐度的剧烈变化,沿海和河口地区的生物以及洄游性动物都属于广盐性生物。

(例如弹涂鱼能生活在淡、海水中)3.潮汐能: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由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

4.海洋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包括渔业)、损坏海水和海海洋环境质量等有害的影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海水中的碘被称为“海洋元素”。

(×)2.潜水员在海水中不同的深度看到太阳光的色调是一样的(×)3.我国的黄河和长江最终分别流入渤海和东海。

(√)4.额尔济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5.涠洲岛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古老的火山岛。

(×)6.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约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 km;岛屿岸线长14000 km。

我国海域辽阔,海岛广布,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大约有6500 多个,其中面积最大的三个海岛是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

2.海洋生物资源包括食品、药物、新材料、能源物质、海洋生物农药肥料五大类。

3.生物发光现象可分为三类(迷漫状或乳状海光)、(火花状海光)、(闪光海光)。

生物发光类型主要有:(细胞内发光)、(细胞外发光)、(共生细菌发光)。

4.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统计主要方法有(所有个体直接计数)、(取样调查方法)(鱼类种群的相对密度)5.中国春晓油田由春晓、残雪、断桥、天外天等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 2.2 万km2。

四、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A)A.石英砂矿B.多金属结核C.海底热液矿床D.天然气水合物2.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B)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高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D.海洋污染和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有国界的3.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C)A.海岸B.海洋人工岛C.海上钻井平台D.海洋船舶4.拥有“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最佳避暑胜地和中国十大最美海岛”10张国字号金名片的是(D)。

海洋管理概论

海洋管理概论

(3)人力资源具有成长性
人力资源与其他一切资源的不同处还 在于, 发展”不是外界所给予的, 在于,其“发展”不是外界所给予的, 而是一种成长过程,人的成长过程, 而是一种成长过程,人的成长过程, 人的成长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协 调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导性的。 调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导性的。因 此,工作的设计和安排必须有利于激 励人的内在动因, 励人的内在动因,只有这样才能最充 分地利用人力资源的特殊属性。 分地利用人力资源的特殊属性。
人力资源通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特征: 特征: (1)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具有协调、综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 人具有协调、综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 当一部分人力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 当一部分人力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他在一切活 动中居于中心位置,起着主导作用, 动中居于中心位置,起着主导作用,能够发挥引 操纵、控制其他资源的功能。 导、操纵、控制其他资源的功能。人力作为一种 资源,与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一样, 资源,与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一样,是可加以利 用的,但是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只能被人所利用, 用的,但是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只能被人所利用, 而人力资源不能被其他资源所利用, 而人力资源不能被其他资源所利用,只有人才能 利用自己的潜在能力。 利用自己的潜在能力。所以人力资源不能对其他 资源的控制是全面的, 资源的控制是全面的,人的因素可以决定整个工 作的绩效。因此, 作的绩效。因此,人是参与现代化的生产的各种 要素中最关键的并占支配地位的要素。
第九章
海洋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海洋资源人力开发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作用 1、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人口总 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值总和。 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值总和。从动态的角度 人力资源既包括符合法定劳动年龄、 讲,人力资源既包括符合法定劳动年龄、正 在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的人, 在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的人,也 包括潜在的人力资源, 包括潜在的人力资源,即尚未达到进入劳动 岗位年龄的或因各种原因退出劳动岗位的人。 岗位年龄的或因各种原因退出劳动岗位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物資源
• 海綿動物門(多孔動物門)
– 海綿
• 腔腸動物門
– 珊瑚(六放珊瑚、八放珊瑚)、海葵、水母…
• 環節動物門
– 海蟲、…
• 棘皮動物門
– 海百合、海星、海膽、海參…
生物礁的形成
• 由生物作用所建構而成,呈現出緊密膠結
的礁體統稱為生物礁 • 疊層石
– 由藍綠藻聚集和膠結碳酸鈣結晶而形成的岩石。 疊層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造礁生物
海洋生物資源
• 海洋生物種源庫
– 潮間帶 – 底棲生物 • 河口灣 • 紅樹林 • 岩礁生態系 • 珊瑚礁生態系 • 草澤生態系 • 潟湖 • 沙灘及泥灘生態系 – 深海生物 – 洄游生物
– 由於鎂比鋁輕,作為合金在航空、太空上使用 – 鎂易於氧化的性質,可用於製造許多純金屬的 還原劑 – 用於閃光燈、吸氣器、煙花、照明彈
• 砂礦床(鈦鐵礦、磁鐵礦…) • 金、銀、鈾、銅…
海洋化學資源
• 海鹽業
– 陽光、土地、海水 – 氣候乾燥、蒸發量大、地勢平坦、土質堅實
• 海水淡化 • 海洋深層水
海洋臺灣-自然篇
• 變動的全球板塊
– 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
• 臺灣島的誕生
– 造山運動
• 升降如謎的海平面
– 最後一次冰河時期距今18,000年前,海面下降100 多公尺
海底地形
• 濱海帶(潮間帶) • 大陸棚 • 大陸斜坡 • 大陸隆堆及深海平原或海盆 • 海脊 • 海溝
臺灣海岸地形
• 北部沈降海岸 • 西部隆起海岸
海洋簡介
• 地球在46億年前誕生
– 火山活動(氨、甲烷、氫、水)
• 生命在36億年前出現在海洋
– 藍綠藻cyanobacteria
• 生物在4億年前登上陸地
– 節肢動物
• 鯨豚在5000萬年前回到海洋
五大洋
• 太平洋 Pacific Ocean • 大西洋 Atlantic Ocean • 印度洋 Indian Ocean • 南冰洋 Antarctic Ocean • 北冰洋 Arctic Ocean
– 沒有浮游生物,水質具有終年穩定在低溫的特 性,乾淨清澈較無病原菌且含豐富礦物質、營 養鹽及微量元素,具有永續再生的特性
海洋生物資源
• 海洋植物
– 海藻(綠藻、褐藻、紅藻) – 海草
• 海洋動物
– 無脊椎動物 • 海綿動物門、腔腸動物門、環節動物門、軟體動物
門、節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
– 脊椎動物 • 魚綱、哺乳綱…
• 移民渡海的故事
– 黑水溝(澎湖水道) –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
• 看天靠海的鹽田和魚塭
– 北門、七股、布袋、通霄 – 鰻魚、虱目魚、草蝦、吳郭魚、九孔、文蛤…
海洋資源
• 海底礦產資源 • 海洋化學資源 • 海洋生物資源 • 海洋再生資源 • 海洋空間資源 • 海洋旅遊資源
海底礦產資源
• 海底石油、天然氣 • 鎂(氧化鎂、氫氧化鎂、氯化鎂)
• 海蝕洞
– 波浪的侵蝕作用,在海岬或海崖上切蝕所成的一個石洞
• 海蝕柱
– 因為海岬受到波浪襲打,岬角受到激烈侵蝕而造成部份岩 體被切斷,因而脫離陸地所形成,又稱為顯礁
• 海蝕平台
– 由波浪侵蝕作用在海濱造成的平台,又稱岩台,可上升到 海水面以上
海洋臺灣-自然篇
• 起伏洶湧的波浪
– 瘋狗浪 – 沿岸流
• 海水鹽分
– 鹽分維持在千分之28-40的範圍之間,最適當 的鹽度約為自分之34-36之間
• 生長底質
– 生活在堅硬而穩固的地方
珊瑚的生長
• 水質
– 清潔而溫暖的海域;過多的懸浮物質、有機物質 或沈積物,都會傷害珊瑚
• 陽光強度
– 共生藻須有充足的陽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 大部份的造礁珊瑚分布在水深30公尺以內的淺海
珊瑚礁的分類
• 環礁
– 外形成異盤狀,其邊緣的珊瑚礁會冒出水面, 而中央的珊瑚礁則低於海水面 – 被包圍在中央的海域,則成為潟湖
海洋生物資源
• 軟體動物門
– 斧足綱(文蛤、牡蠣、珍珠貝、硨磲貝…) – 腹足綱(九孔、寶螺、竽螺、笠螺、蠑螺…) – 頭足綱 (魷魚、鎖管、烏賊、章魚…)
• 節肢動物門甲殼綱
– 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崩坍所引起 – 波長達數十至數百公里的巨大波浪
海洋臺灣-生活篇
• 辛苦的近岸討海生活 • 配備精良的遠洋漁業
– 鮪、魷魚…
• 永續經營的海洋牧場
– 箱網養殖 – 淺海養殖
• 無遠弗屆的航運
– 長榮航運、陽明海運…
海洋臺灣-生活篇
• 海洋民族達悟人
– 飛魚祭、新舟下水祭…
• 海流與波浪 • 生物
珊瑚礁的分類
• 裙礁
– 由環繞在大陸或島嶼海岸地帶生長的珊瑚群落 所構成,在空間上與陸地緊密相連,並且向外 生長,形成珊瑚向海側的邊坡較 為陡峻。潟湖與開放的海洋之間,藉由環狀礁 之間的缺口相通 – 出現在大陸棚的邊緣,或是環繞在島嶼的四周
• 漲漲落落的潮汐
– 漲潮、退潮 – 大潮、小潮
波浪
• 海水面因各種因素所造成的週期性波狀起伏 • 可分為風浪(wind eave)海嘯(tsunami)及
潮波(tidal wave)etc., • 受到風速、風的持續吹送時間、風波通過海面 的範圍等因素所控制
海洋臺灣-自然篇
• 隨風推動的洋流 • 詭譎多變的颱風 • 海嘯
• 珊瑚礁 • 藻礁
珊瑚礁的形成
• 經過一連串複雜的生理作用之後,使碳酸
鹽和鈣離子結合沈澱下來,堆積成碳酸鈣 骨骼,並在適當環境中,持續進行鈣化作 用,使碳酸鈣骨骼不斷累積,形成巨大地 質構造的珊瑚稱作「造礁珊瑚」;反之, 則為「非造礁珊瑚」
珊瑚的生長
• 海水溫度
– 水溫攝氏18度以上的淺海,20-28度是最適合 生長的水溫範圍
– 河川泥沙堆積、地盤隆起
• 恆春半島珊瑚礁海岸 • 東部斷層海岸
海岸地形
• 沙洲
– 因波浪和潮流作用,在外海堆積而成的沙礫沈積
• 沙丘
– 因風積作用,常在濱線後方形成,與海濱平行, 呈帶狀分布
• 潟湖
– 指海邊的淺水海灣,以沙洲或珊瑚礁和海洋相隔 離
海岸地形
• 海蝕溝
– 是海水順著岩石脆弱地帶深入侵蝕而成
– 橈足目(藤壺…) – 口足目(蝦蛄…) – 等足目(海蟑螂…) – 十足目(蝦、蟹、寄居蟹…)
海洋生物資源
• 依生態習性區分
– 浮游生物 • 浮游植物(矽藻、渦鞭藻、藍綠藻、鈣板藻…) • 浮游動物 – 底棲生物 – 游泳生物 • 無頜魚綱(盲鰻、八目鰻)、軟骨魚綱(鯊、魟
…)、硬骨魚綱 • 哺乳綱、食肉綱 • 蜥形綱,又名爬蟲綱(海龜、海蛇…) • 鳥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