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一绪论0.1.1.“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文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

②《论语雍也》曾说:“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化”的本义:改易。

①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

3.文化:①最早合成一《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②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③翻译: culture。

0.1.2.广义文化与狭的定义。

1.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

②《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2.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0.1.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例如农具。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观念:诸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汇总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4.文化内涵是指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但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可以属于文化范畴。

5.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思潮: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9.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0.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应从两方面认识:一、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二、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1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6.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是:答:一、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二、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三、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四、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论资料中国文化概论资料1、文义文化应把握的三种要点?答:(1)文工团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的历史的全过程式是一个传达室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是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隘文化应握的三个要点?答:(1)狭义文化不但发为为中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农场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枋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加紧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因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公是全人类的普遍的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3、中国文化形成的统一文化的原因?答: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第二多地了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丰促进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流器个中华文化中起死回生放导作作,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务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答:(1)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民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拭目以待特色(2)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式中积演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式,只有在各阶文化纵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合文化发民兵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5、文化传统的物点和作用?答:(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务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2)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文化传统即有对社会发展的专心致志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起负面作用的。

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答:(1)首先是从多的河流如血脉一样将大主席大的专区连系在一起(2)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均力敌,大自然总会留给人们以交通的便利。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通常理解为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或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或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4
文化的功能
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凝聚功能(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等)
5
中国文化的特点
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或家庭公社时期,父权系统和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基础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雅俗之分(雅文化、俗文化)、显隐之分(儒家显文化、法家隐文化)、山林庙宇之分(山林文化、庙堂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序号
知识点
描述
1
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
文化的分类
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
3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结构
具有多维性特点,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
6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
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7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
8
自然经济
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9
血缘宗法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课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课资料

二、中国传统经典(略举)
1、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 传》、《周礼》、《仪礼》、《礼记》、《论 语》、《孟子》、《孝经》、《尔雅》
2、前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 《后汉书》(中国古代正史者二十五史,其他为:《晋书》、《宋
(二)、以阴阳五行构建宇宙人世之秩序:董仲舒认为:宇宙由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等“十端”构成。十 端通过五行“相生相克”,演变出和谐完整的宇宙——人事有序 同构。这就明确了自先秦以来就存在的“天人合一”论。如果说, 先秦孔孟儒学是以人情化的伦理亲情为其主要特色,那么,董仲 舒则是以神学化的天人观念为显著标志。而且对于封建统治的更 迭用五行相生相克进行了合理解释。(五行:木、火、土、金、 水。顺位相生,隔位相克。)
第一讲: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五:中国文化是感性型文化,略于理性归纳而强于感性认知,故中国有技术 而乏科学。
推荐参考书目及版本(经典另列) 1、梁漱溟著 《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阴法鲁 许树安主编 《中国古代文化史》(共三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3、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北京) 1994年版 4、吕思勉著《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5、王力等著《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曹顺庆主编《中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7、雷海宗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8、常乃悳著《中国文化小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版
第三讲: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改变和发展
一: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的思想 董仲舒之思想是顺应了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受到了历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精简版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精简版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一.文化(一)文化的基本结构1.物质生产文化(1)含义:指人类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物质生产的实体性,器物性成果;2.制度行为文化(1)构成/含义: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以及在人际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构成制度行为文化;(2)层次:①在上的层面:制度文化②在下的层面:民俗民风文化3.精神心理文化(1)含义/构成: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二)中国文化1.中国当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三元汇一,浑然一体的交融会通型文化二.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一)农业自然经济1.原始农业(第一个阶段)(1)产生:从旧石器时代的采集活动中直接产生出来的2.“独立自由”的手工业者与商人(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家庭手工业,官府手工业发展的同时出现3.行会组织(1)出现:北宋首次出现(二)血缘宗法制度1.商朝(1)世袭:灭夏后,商王及其近亲,外戚组成的统治集团掌握国家政权,王位及官职皆世袭;(2)“家天下”:商朝的国家政体是一个比夏朝更进一步发展的“家天下”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先秦1.制度(1)宗法制度①产生时间:商代晚期②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2)庙数制3)同姓不婚制(2)礼乐制度(二)汉魏六朝1.政治伦理道德(1)提出者:董仲舒(2)内容:①三纲:②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三纲关系的调整原则(三)唐宋:中国文化的成熟与辉煌1.意义:是我国传统文化进入全面辉煌和成熟的鼎盛期2.文学(1)唐代文化:唐诗(2)宋代文学:宋词3.书法绘画:(1)书法:宋不如唐(2)绘画:各有千秋4.科技:许多科技成果居于世界领先地位5.理学:中国古代最完整严密的哲学理论系统(四)明清1.小说: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一)基本精神: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2.人本主义精神1.以民为本2.重人伦,远鬼神3.天人合一精神4.礼治精神(二)价值取向: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3.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五.儒家文化精神(一)先秦儒家人伦1.孔子(1)思想特点:①服务于国家政治②植根于血缘基础③强调伦理本位④重视主体能力⑤抑制个性欲望(2)总结:将“仁”作为儒学的基础范畴,探讨人的价值2.孟子(1)思想特点:①继承孔子的伦理思想(2)主要贡献:将伦理范畴与性善说联系起来,作了比较深刻的探讨(3)四端:仁,义,礼,智;(4)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二)宋明理学1.主要讨论:性与天道2.特点:(1)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2)以儒家思想的内容为主3.开山祖师:周敦颐/濂溪学派的奠基者4.重要派别:关中学派(1)创始人:张载5.第二次改造:福建学派(1)代表:朱熹(2)成就:实现了儒家“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3)朱学成为中国的正宗思想体系(三)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1.内圣外王的要求(1)遵循伦理本位(2)怀抱经世之志(3)注意道德修养六.老子之道的三大内涵(一)“无”与“有”的统一(二)“恒”与“变”的统一(三)“无为”与“自化”的统一七.佛家文化(一)基本教义1.四圣谛——苦,因,灭,道/苦,集,尽,道2.“缘起”论与“四法印”(二)佛教的传入:汉明帝时(三)中国的佛教——禅宗八.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一)中国诗歌(二)中国古代散文(三)中国古典小说1.话本小说(1)起源:宋代(2)演出场所——瓦市①瓦子勾栏②瓦子内又设“勾栏”2.长篇章回体小说(1)由来:由“说话”四家中的“讲史”而来(2)划分:①广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人情,讽刺,公案②狭义:讲史,世情,神魔(四)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1)风格①灵活适用的木结构体系②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③舒展自如,平面铺开的整体外形④封闭内向,严整对称的群体布局⑤绚丽多姿的色彩和装饰九.中国古代科技(一)中医1.春秋战国之际(1)扁鹊,“望,闻,问,切”四法,形成中医的传统方法(2)《黄帝内经》2.秦汉时期(1)《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医药学专著(2)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3.魏晋南北朝(1)王叔和《脉经》我国现存最早脉学专著(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针灸学专著(3)葛洪《肘后救卒方》4.隋唐(1)《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典(2)孙思邈《千金方》5.明清(1)李时珍《本草纲目》(二)农学1.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三)四大发明1.火药(1)影响:①1225-1248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又传入欧洲,②英法各国14世纪中期才逐渐掌握火药制造技术2.造纸术(1)影响:公元7世纪传到越南,朝鲜,日本,公元751年传入阿拉伯,之后传到世界各地3.印刷术(1)影响:公元8世纪传入朝鲜,后传入日本等地,经丝绸之路传入伊朗,阿拉伯,后传入欧洲4.指南针(1)影响:公元12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四)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发展迟滞的原因1.文化传统上(1)中国传统思想以儒学为主,尤其是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2)封建社会后期,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成为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绊脚石(3)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理性精神(4)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封闭性(5)传统思维的原因2.社会制度上十.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论争(一)“中体西用”论1.起源:冯桂芬1861 《校邠庐抗议》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五四新文化运动1.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上海《新青年》2.两大旗帜:民主,科学十一.文化讨论与“文化热”(一)文化讨论的主要内容1.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和核心精神(1)如何把握:从整体上把握(2)强调:“存天理,灭人欲”(3)特质:以伦理为轴心(4)基本精神:实用理性(5)传统文化的特性:刚健有为,崇德利用,和与中,天人协调(6)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特性:①封闭性,单向性,趋同性②思维方式上:缺乏创造性③观念上:中庸之道2.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二)大众文化1.大众文化是传媒发展后的产物2.特点:(1)明显的消费化倾向(2)制作工艺流程化(3)娱乐性本质(三)国学热1.“国学”含义(1)广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2)外延:“一国所有之学”(3)等同概念:“中学”“国故”2.阶段(1)初级阶段:20世纪80年代(2)承前启后的阶段:90年代(3)愈演愈烈:21世纪3.意义:它启动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交互的方向,又受孕于当代市场“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两个巨大无比的时代背景中,其能指攘攘,其所指赫赫,无不令人三思。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介绍和探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礼仪等方面。

以下是中国文化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中国的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每一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主张以仁爱、孝道、忠诚等为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佛教:佛教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

佛教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主张舍弃欲望、追求解脱。

佛教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道教:道教也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道教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外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

5.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包括诗、词、曲、小说等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6. 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中国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类型,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

中国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调和韵律。

7.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五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的体现。

8.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食材组合而闻名。

中国菜系分为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每一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口味。

9. 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款式,如汉服、唐装、旗袍等。

中国文化概论-2024鲜版

中国文化概论-2024鲜版

使用规范
遵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现代汉语通 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规范标准, 注意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异体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等。
2024/3/27
12
03
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hapter
2024/3/27
13
儒家思想体系及其影响
2024/3/27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仁、义、礼、智、信等。
经典剧目欣赏
各剧种都有其经典剧目,如京剧《穆 桂英挂帅》、豫剧《花木兰》、越剧 《红楼梦》等。
21
传统美术创作理念和代表作品
传统美术创作理念
注重意境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追求笔墨的韵味和画面的诗意。
代表作品
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丰富多样,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
天文图谱与星表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编制了多种天文图谱和星表,如《石氏 星表》、《步天歌》等,为天文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6
医学理论体系构建及治疗方法探讨
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 基础,构建了独特的医 学理论体系,包括脏腑 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 说、诊法治则学说等。
2024/3/27
中药与方剂
地域性
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饮食、建筑、 艺术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
民族性
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各民族的文化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包容性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形成独 特的文化景观。
5
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
历史传承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自古至今,文化传承从未中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全文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全文
域的拓展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疆域空前辽阔: 东抵日本海、
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 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著名的丝绸之路就 是这个时候开通的,它的重要意义就是加强了中国和中亚、西 亚和欧洲的交往。东汉时期,因为北方的匈奴南侵,疆域缩小。 势力范围不如西汉,辖境内缩主要是因为弃守朔方郡。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
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 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 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 想观念。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 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 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 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 同。
第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 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 闭的。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1 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3 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4 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 与影响
第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愈是远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
(1)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 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
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
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
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商代对中国 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
(3)周朝:其统治范围包括进黄河、长江流 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 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7、唐朝:唐帝国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 唐朝全盛时,疆 域东到大海,南到 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 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北界 包括今俄罗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 包括乌滋别克斯坦的咸湖,号称唐大帝国。唐以后 至宋代中国的疆域有所缩减。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 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一、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中国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是指源自中国古代、经历漫长发展、形成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

2.中国文化的内涵:包括语言文字、思想哲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传统节日、科技经济等各方面。

二、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是在华夏族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1.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勤劳、勇敢、和谐、善良、仁爱、孝顺等传统美德。

2.儒家文化:强调仁爱、礼义廉耻、忠恕、孝道等价值观念。

3.道家文化:主张自然无为、顺乎自然,追求心灵的平和与自由。

4.佛家文化:强调慈悲、般若智慧、解脱生死、修行菩提。

5.文人雅士文化:重视文学艺术、诗词书画,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6.中华传统礼仪:包括尊敬长辈、敬重师长、悌道等传统礼仪规范。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吸纳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

四、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文学艺术传统:包括诗词歌赋、戏曲曲艺、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

2.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故宫、南京明城墙等历史文化遗迹。

3.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粤菜川菜等传统饮食文化。

4.服饰文化: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中医药文化:包括针灸、草药、按摩、气功等传统医学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挑战: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2.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如何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3.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积极谋求民族文化自信。

六、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1.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前提。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第一章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概览(一)疆域1.夏朝的版图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秦朝后历代王朝的疆域虽时有盈缩,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3.清乾隆年间,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二)政区(即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1.经济发达或处于统治中心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要比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高2.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秦汉为郡,魏晋南北朝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最基层的行政区划单位——县则最稳定3.在中央集权制前期以二级行政区为主,南北朝以后以三级行政区为主。

(三)民族1.广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称;泛指历史上形成的人类共同体2.狭义: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3.华夏族向汉族转化的前提是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经济的统一国家的建立。

它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汉族提供了产生的条件4.汉民族意识的特点:①强调“大一统”观念,不再把“四夷”看作是外国,而是中国的边疆。

②主动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四)人口(五)气候197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C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范围为1-2°C;在每400-800年期间,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循环二、地理环境决定论功过[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阐述了关于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系于气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的观点,系统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一)气候对婚育年龄的影响(二)气候对生理反应的影响(三)气候对心理感受的影响(四)气候对政治的影响(五)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1.当时非此斩钉截铁的语言难以逆转千年的成见→给予“同情之理解”2.外部因素: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绝对的,没有空气和水,地球将不可能有任何生物的存在,遑论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华文化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由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等组成。

2.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耕经济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3.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强调仁爱、礼仪、忠恕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人们的行为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治”和“自然无欲”,追求心灵的宁静;墨家文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史有一定影响。

5.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1.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有书法、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多个流派,强调审美的内涵和意境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七声音阶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

3.中国传统舞蹈:中国舞蹈分为古典舞和民间舞,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姿和表达方式,如京剧、豫剧等。

4.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平衡,例如故宫、长城等。

5.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意义。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1.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多种学派,丰富了中国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

2.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四个层面,即仁爱、和谐、中庸和天人合一,它们统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注重“仁政”和礼制,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核心是儒家的仁爱道德观念,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建设。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01中国文化概述Chapter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文化强调“仁爱”、“礼制”、“道德”等核心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追求。

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01020302中国传统文化Chapter儒家思想与道德伦理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经典儒家道德伦理儒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经典道家自然哲学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与自然哲学法家思想与政治实践法家思想的核心法家经典法家政治实践法家思想的影响墨家思想与社会正义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非攻、尚贤等社会观念。

墨家经典《墨子》等。

墨家社会正义强调平等、互利、反对战争。

墨家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和科学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佛教思想与宗教信仰佛教思想的核心佛教经典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宗教观念。

《大藏经》等。

佛教宗教信仰佛教思想的影响强调修行、解脱、慈悲为怀。

对中国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03中国文学艺术Chapter《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古代散文四大名著元曲与明清传奇关汉卿、王实甫等戏曲家的作品,以及《牡丹亭》《长生殿》等传奇剧作,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魅力。

古代绘画与书法中国画书法古代音乐与舞蹈古代音乐古代舞蹈01020304现代诗歌与散文现代绘画与书法现代小说与戏剧现代音乐与舞蹈现代文学艺术发展04中国传统节日与风俗Chapter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其他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其他祭祀节日030201清明节、端午节等祭祀节日中秋节、重阳节等团圆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庆祝活动,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敬老节等,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等,也有祭祖和祈福的习俗。

其他团圆节日如七夕节、冬至等,这些节日都与家庭团聚、亲情友情有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庭观念和人情味的重要体现。

少数民族特色节日泼水节01火把节02其他少数民族节日03传统风俗与民间信仰婚嫁习俗01生育习俗02民间信仰0305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Chapter四大发明及其影响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唐代发明,应用于军事,改变了战争方式,也促进了烟花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

它包含了众多的传统价值观念、思想体系、艺术形式和社会习俗,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回顾和总结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哲学与思想体系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哲学与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创立了许多重要的学派和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和墨家等。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孝道和社会秩序,道家注重自然和个体的和谐,而墨家则提倡兼爱和反对战争。

这些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二、文学与艺术形式中国文化还以其独特的文学和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散文和戏剧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唐诗宋词。

这些作品以其深情、含蓄和意境的表达方式而受到全世界的赞赏。

此外,中国的绘画、音乐和舞蹈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绘画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运用,音乐以古筝、琵琶等乐器为代表,舞蹈则以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舞步为特色。

三、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之一。

中国人注重饮食的烹饪技巧、食材的选择和饮食的文化意义。

中国菜系以其多样性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于世,如川菜、粤菜和湘菜等。

此外,中国茶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喜欢品茶、研究茶道,茶艺表演和茶叶的制作工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四、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新年的开始和家庭团聚。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此外,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也是中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不仅有着深厚的宗教和历史背景,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

五、传统医学与养生中国的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它以中草药为基础,强调平衡和和谐的生活方式。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完整版
位和影响力。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完 整版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文化概述 • 中国文化的物质层面 • 中国文化的制度层面 • 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 • 中国文化的艺术层面 • 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饮食与养生
中国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与药用价 值,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如食 疗、食补等。
服饰文化
传统服饰
服饰变迁
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旗袍 等,具有独特的款式和图案,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和文化传统。
中国服饰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迁,吸 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多元化 的服饰文化。
服饰礼仪
中国服饰礼仪体现了身份地位、场合 和礼仪规范的要求,如穿着打扮、颜 色搭配、饰品佩戴等。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起源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在漫长的 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 代表作品。
官僚制度
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各级官员按 照品级高低享有不同的权力和待遇,承担着管理 国家事务的职责。
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
自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

1.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2.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化事象。

3. 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4.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5. 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公元1400 年到1900 年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为寒冷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而得名。

6.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7. 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 年),匈奴贵族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 。

8. 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9. 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11.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13.赌胜:实质是打赌,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的愿望。

如触摸某寺庙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一种定向的神赐。

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1.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

重要的历史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唐宋元明清等。

中国历史的特点包括:分封制、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等。

2.哲学思想:中国哲学产生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等。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与礼仪,提倡社会秩序与和谐;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自由;法家思想重视法律与利益;墨家思想倡导兼爱与非攻;名家思想注重言辞与辩论。

3.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以诗、散文和戏剧为主要形式。

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

4.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中国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中国书法以汉字书写为基础,强调墨韵和意境;京剧、昆曲和豫剧等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5.宗教信仰:中国信仰众多,主要有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尊重祖先和师长;道教追求自然与长生不老;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和悟道。

6.习俗与传统节日: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节日。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有特定的活动和饮食习俗,如舞龙舞狮、放爆竹、吃汤圆等。

7.饮食文化: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和餐桌礼仪等。

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苏菜、浙菜和徽菜,每个菜系有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

8.中医与养生: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广泛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疾病。

养生是重要的健康理念,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调节情绪等方法。

9.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礼仪教育。

现代中国教育制度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中国在科技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如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等。

10.传统节庆活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庆活动,如舞龙舞狮、中国结、灯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2.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3.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6.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7.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8.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9.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0.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态,娇袭一身之病。

(一)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物态文化层,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心态文化层,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答: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答: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答: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

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答: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 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答: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

简要回答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团的不断强化.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完备系统;2、以专制主义为核心严密。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答: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简述汉语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的地位。

答: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产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汉语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法,靠虚词和词序表示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有大量的同音字;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

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十) 简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答: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

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

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

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

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在哪几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哪些作家和作品最具代表性?答:1 《诗经》和《楚辞》 2 先秦散文和汉赋——代表:《左传》左丘明、《论语》孔子;《归田赋》张衡 3 唐诗宋词——代表:《将进酒》李白;《赤壁赋》苏轼 4 元杂曲和明清小说——代表:《西厢记》王实甫;四大名著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答: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答: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2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

3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

4 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的对待古代伦理道德,总之古代伦理道德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十五) 什么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它有哪些主要内容?答:1 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因此,中国文化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不是高深莫测玄思妙想,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2 主要内容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以人为本,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指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刚健有为,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试比较中西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异同,二者对现代文化有何意义?答:中西方文化都肯定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人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但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解决当信世界世界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这种观念可以鼓励人们不断去开始未知世界,但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其进行现代评价?答: 1 传统的以民为本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的统治而采用的政策,其以民为本,目的是使人们甘受其统治,以维护天下太平,而当代以人为本,是中共提出的科学理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同中共全心全意为人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2 但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的道德从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于有明显的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的倾向,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价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因为与现代民本思想还有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